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理財 » 理財的實質是什麼

理財的實質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3-03-26 06:09:01

『壹』 銀行理財產品的本質是什麼

  1. 銀行理財產品的實質是利率差異化存款。我們的金融體制還沒有完全與世界接軌,其中最明顯的一個特徵就是存貸款利率制定的行政化。雖然我國的銀行數量近年來迅速增多,但是幾乎所有銀行的存貸款利率是一致的,沒有絲毫差別。

  2. 即:1萬元存在工行一年和存在招行一年,所得利率完全一樣。而成熟的金融市場,利率的高低是市場化的產物,是隨著通脹的高低,經濟的冷熱而波動的。雖然國內的利率也變化,但是所有的銀行都受制於央行指導利率的波動上下限,是沒有進一步調整的自主權的,這便導致了國內銀行存貸利率的千人一面,存款人的錢放在哪個銀行表面上看沒有任何區別。於是為了競爭,既更多的吸引客戶存款而又不違反國家金融監管條例,各商業銀行便推出了所謂的理財產品,通過承諾高於同期存款利率的回報,吸引客戶將存款留在自己的賬戶下,實際上就是變相的高息攬儲。

  3. 尤其是近期,通脹嚴重,CPI高企,實際利率早已是負值,銀行存款有尋找其他投資方式的需求,各商行都面臨遏制存款流失的問題;與此同時,國家為了平抑物價,遏制通脹,不斷的緊縮銀根,回籠資金,銀行基本上無錢可貸了,各商行有進一步加大吸儲力度的需求。這就是近期各種銀行理財產品大行其道的原因。

  4. 綜上,銀行理財產品說白了就是活動利率的存款,但是雖然利率高了,因為基本上銀行都不承諾保本,也不承諾回報率,所以這個所謂的增高了的利率仍然是由變大了的風險換來的,再一次印證了高收益必然伴隨高風險的理財基本規律。

『貳』 理財的收益是怎麼來的

理財主要是通過投資標的賺錢的,比如理財投資於定期存款,那麼定期存款的收益就會包含在理財收益當中,理財投資標的較多,比如:定期存款、債券、基金、股票、外匯等。
風險和收益成正比,理財收益越高,伴隨的風險也越高,投資者可已自檢自身風險承受能力選擇合適的產品,風險承受能力低的投資者可以選已自檢等級R2及以下的理已自檢,風險承受能力高的投資者可以選擇風險等已自檢及以上的理財產品。已自檢資料:
理財的注意事項:
①這款理財是不是銀行代銷的?
銀行出售的理財一般有兩大類,銀行自營的和代銷的。自營可以理解成銀行自家的孩已自檢全性比較高。代銷的,銀行可不負責管他們,產品安不安全,靠不靠譜,都由它自己的發行機構來負責。關於怎樣區分自營和代銷,介紹一種最簡單方法——看合同。仔細看合同上的發行方是不是銀行。如果是正規的銀行理財產品,合同中會有銀行名稱,說明是哪家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
其實無論是自營還是代銷的,至少都還算是合規的。有種一情況就不合規了,甚至算是欺詐。此前,有個別銀行的理財經理接私活,向理財客戶推薦一些根本不在銀行登記的理財,這樣的理財往往收益很高,但是風險也極高,一旦出了問題,可能血本無歸。
近年來,銀監會要求購買銀行理財時進行雙錄(錄音錄像),類似情況發生的概率有所降低。
②這款理財的利息怎麼樣?
在銀行買理財時,不同的投資金額,拿到的利息可能不一樣。所以我們就得了解下:投的本已自檢,利息會不會有差別?比如同一款產品,你買5萬的,利息是多少?買10萬的,利息會不會更高?或者10萬本金,有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畢竟咱們投的錢多,肯定就希望能拿到更好的收益。
①這款理財的風險怎麼樣?
銀行理財的風險等級也是有區分的。總體而言,基本分為五個風險等級,包括:謹慎型產品R1、穩健型產品R2、平衡型產品R3、進取型產品R4、激進型產品R5。建議低風險偏好的朋友,購買R1、R2級別就可以了,這類產品風險系數低,R已自檢以上的就要謹慎購買,此類產品本金已自檢的不確定性較大。

『叄』 理財產品短期和中長期的區別是什麼

  1. 區別主要在於風險和利率,一般理財產品短期的風險較小但利率較低,長期的則反之。

  2. 理財購買之後通常未到期不能贖回,所以如果可能會用錢的話,不要買大額長期。

  3. 理財產品經常推陳出新,所以如果有精力的話,買高利率短瞎扒期比較好,快到期時可以看看有沒有新產品。

『肆』 定期理財產品與活期有什麼區別

理財產品與定期存款有3點不同:

一、兩者的實質不同:

1、理財產品的實質:由商業銀行和正規金融機構自行設計並發行的產品,將募集到的資金根據產品合同約定投入相關金融市場及購買相關金融產品,獲取投資收益後,根據合同約定分配給投資人的一類理財產品。

2、定期存款的實質:定期存款亦稱「定期存單」。銀行與存款人雙方在存款時事先約定期限、利率,到期後支取本息的存款。

二、兩者的類型不同:

1、理財產品的類型:銀行人民幣理財產品大致可分為債券型、信託型、掛鉤型及QDII型。

2、定期存款的類型:定期儲蓄存款方式有整存整取、零存整取、存本取息、整存零取。

三、兩者的性弊棗雹質不同:

1、理財產品的性質:個人理財產品融資便利貸款是指以借款人本人名義在中國銀行購買的個人理財產品賬戶內資產及其收益作為還款保障、以賬戶中止支付處理為主要控制手段、以租帆一定折算率岩攔計算出融資限額,並由經辦機構向借款人發放的一定金額的人民幣貸款。

2、定期存款的性質:有些定期存單在到期前存款人需要資金可以在市場上賣出;有些定期存單不能轉讓,如果存款人選擇在到期前向銀行提取資金,需要向銀行支付一定的費用。

『伍』 網上理財課程可信嗎可以報名學習嗎

這個是沒有絕對,不能全信,可以參考。網上的不少信息有誘導成份,或是誇大部分信息,又或是可能隱藏關鍵信息。理財本身,就收益角度來說,是存在風險的,不僅僅是收益風險,有些還有本金風險。
正確看待網上理財課。它本質只不過是傳遞知識的一種方式。培訓課只能作為前期的啟蒙、知識學習以及補充,但一定不要當作理財學習的主要部分,甚至完全依賴於各類培訓班。因為在培訓班裡,一方面你只能學到授課者所理解且能轉述出來的內容,另一方面由於沒有躬身經歷過字句斟酌的學習過程,你忘得快、理解淺、難以與現實相結合。
理財實質是對現金流量的安排。若沒有一定結余現金流,你再如何學習,也無法通過課程去達到廣告所說的效果。因為,一般理財課程分為兩部份:理財知識及富人思維;理財工具(財品)的操作及使用。你只有投入現金,才能看到實實在在的收益效果。
在一些投訴平台上可以看到很多消費者投訴商學院、理財培訓機構等,內容大多都是這些培訓機構打著免費的幌子吸引消費者參與,但是中途會收取高額的費用,這些培訓機構的老師資質是假的,在課上講的這些內容隨便在網上就可以搜得到。理智對待理財課程廣告。廣告,只不過是營銷過程中為了達到效果所做的方式。目的,其實就是引流(圈客)。而引流結束後便是分流及最終獲客。
(5)理財的實質是什麼擴展閱讀:
理財是指以實現財務的保值、增值為目的,對財務(財產和債務)進行管理。理財可分為公司理財、機構理財、個人理財和家庭理財等。理財途徑有銀行理財、證券公司理財、保險理財、投資公司理財等,投資渠道有炒金、基金、股票等。
個人理財,是在對個人收入、資產、負債等數據進行分析整理的基礎上,根據個人對風險的偏好和承受能力,結合預定目標運用諸如儲蓄、保險、證券、外匯、收藏、住房投資等多種手段管理資產和負債,合理安排資金,從而在各個人風險可以接受范圍內實現資產增值的最大化的過程。

『陸』 我們為什麼要理財

我們為什麼要理財?首先,我們來說下「什麼是理財」,理財( Financial management)是指對財務(財產和債務)進行管理,以實現財產的保值、增值及債務的減少為目的。理財分為公司理財、第三方理財(機構理財)、家庭理財、個人投資(理財)等。

(1)、公司理財。公司理財主要是根據資金的運動規律,對公司生產經營活動中資金的籌集、使用和分配,進行預測、決策、計劃、控制、核算和分析,提高資金運用效果,實現資本保值增值的管理工作。公司理財的一般步驟:

a、科學的投資決策。確定最佳投資方向和流量,以期獲得最佳的投資效益——籌資決策的基礎。

b、科學的籌資決策。合理選擇籌資方式、規模和結構,對比分析預期籌資效益與籌資成本,以期最優化企業的資本結構,又提高企業的盈利水平。

c、科學的收益分配決策,正確確定企業利潤留存與分配的比例和合理的股利政策。


曾經有位偉人說過,「時間就是財富」,合理使用時間,其實也是一種理財。 魯迅說:「我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來寫作。」,奧斯特洛夫斯基借保爾的說:「當我們回首往事,不因虛度年華而懊悔。」,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則說:「凡是較為有成就的科學工作者,毫無例外都是利用時間的能手,也都是決心在大量時間中投入大量勞動的人。」,網路知道的我說「理好時間財,實現人生夢!」。所以說,人人共有的時間,如果你珍惜它,它就是財富,你忽略它,它便一錢不值,你就一事無成。一個人之所以會成功,就因為他在24小時當中跟我們做了不一樣的事情(會理「時間」財)。如果我們想要成功,就必須把時間管理做得更好,必須提升做事的效率。時間管理是一門縝密嚴謹的科學,它的目的是讓我們實現快樂而現實的成功人生。理好「時間財」不是讓我們去應付時間,而是讓我們去親近時間,熱愛時間。時間是人生存在的資本。對於搶占陣地的戰士來說,時間就是生命;對於精明能乾的商家來說,時間就是金錢;對於辛勤勞作的農民來說,時間就是財富;對於運籌帷幄的軍師來說,時間就是勝利。


對於正在看問題的您來說,「理好時間財」就是做一個「搶占陣地的戰士、精明能乾的商家、辛勤勞作的農民、運籌帷幄的軍師」!

『柒』 個人理財的誤區有哪些

理財,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個人理財的誤區有哪些呢?下面我來給大家介紹,歡迎閱讀!

個人理財的誤區有哪些

誤區一:理財就是節衣縮食、省吃儉用。

明培財富的增加有兩種方式:開源和節流。對於現代人而言,除了通過職業生涯的規劃來開源之外,金融投資、房地產投資、實業投資等各種投資渠道和手段為人們提供了多種開源的途徑和方式。而節流則是通過日常生活消費的有計劃支出,以最小的付出得到最大的享受。另外,人們充分利用國家的稅收政策,合理降低稅收支出,也是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

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美德就是節鎮蔽儉。所以不少人認為理財就是節衣縮食、省吃儉用。其實也不盡然。還記得20世紀80年代的「萬元戶」嗎?那個年代,一個家庭擁有1萬元簡直就是擁有巨額財富的代名詞,普通人可望而不可及。可是到了今天,1萬元可能只是普通人一兩個月的薪水而已。如果以年通貨膨脹率5%計算,當年的1萬元30年後變成0.2146萬元,會損失79%,近8000元白白蒸發!從這個很簡單的計算看,「萬元財富」經不起時間的折磨而大幅度縮水,即便中國居民早在30年前就能夠購買和物價指數掛鉤的國債,當年的1萬元到現在也就僅僅4.4萬元而已。過去30年,錢本身的確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非常的「不值錢」了。

誤區二:理財就是生財,就是投資賺錢。

其實「投資」和「理財」並不能等同,理財≠投資。

理財是教你怎樣用好手中的每一分錢的學問,不僅要考慮財富的積累,還要考慮財富的保障;不但使財產保值還要使其增值。理財在追求投資收益的同時,更應注重人生的生涯規劃、風險管理規劃等一系列的人生整體規劃。而投資關注的是如何「錢生錢」即增值的問題。因此,理財的內容比投資要寬泛,理財是一個系統,它包括省錢、花錢和賺錢之道。

理財先要保值,以資金安全為第一。因為只有在安全的基礎上才能談得上投資賺錢。按照金字塔順序來講,理財的基層是保障,中層是增值,頂層是財富轉移。因此,理財活動包括投資行為,投資只是理財的一個組成部分。實際上,個人理財首先是對個人及家庭財務的科學規劃和妥善安排,在此基礎上再通過合理投資實現財富增值。個人理財的實質是御槐州個人資產分配合理化和投資收益最大化的集合,而投資的實質是使現有財產增值。

投資並不等同於投機,投資≠投機。在市場經濟中,投機本身是一個中性的`詞語。什麼是投機?簡而言之,投機是以獲取高額利潤、甚至暴利為目的的一種短期資本狩獵行為,其市場特徵是缺乏理性的,因市場異動而異動;而投資行為則是人們合理支配自有資金,為實現個人資本保值增值而進行的一項長期理財活動,其行為一般不受短期的利益沖突而迅速改變。投資和投機只不過是運用資金的一種主觀上的選擇。運用資金既可以選擇高風險下的高回報,也可以選擇低風險下的低回報。至於究竟最後做出何種選擇,則由具體的市場環境和資金持有人的偏好而定。

很多人覺得理財是一項非常難的系統工作,其實,決定一個家庭理財成功與否的不是理財的技術和手段,而是理財的心態。理財需要耐心和恆心,最重要的是要有顆平常心,任何急功近利、希望一夜暴富的心態都是不可取的。從本質上講,不同的投資理財態度是不同價值觀的取向、不同生活方式的選擇。我們追求的理財目標是建立一個安心健康富足的生活體系,實現人生的理想。

只有擁有了正確的理財觀念,才能選擇正確的理財方法,達到預期目標。

理財,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理財的目的是幫助人們實現人生的理想和目標。雖然在這個過程中,會實現財富不同程度的增加,但理財的目的絕不是發財。理財應先求保值後謀增值,短線投資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誤區三:窮人錢少談不上理財,富人有錢不需要理財。

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工薪階層或中低收入者普遍認為,每月固定的工資收入應付日常生活開銷就差不多了,哪裡有餘財可理呢?

實際上,窮人比富人更需要理財。因為資金的減少對富人來說影響不大,而對窮人來說至關重要。1000萬元有1000萬元的投資方法,1000元也有1000元的理財方式。就算一個月收入只有幾百塊錢的人,其收入只能勉強應付日常生活開銷,就更應該對自己的所有收入進行有效規劃,合理支出每一分錢,才能讓有限的收入換得更好的生活。絕大多數的工薪階層都是從儲蓄開始累積資金。一般薪水僅夠糊口的「新貧族」,不論收入多少,都應盡量將每月薪水撥出10%存入銀行,而且保持不動用、只進不出,才能為聚斂財富打好基礎。

同時,不能低估微薄小錢的聚斂能力。就像零碎的時間一樣,懂得充分運用,時間一長,其效果就自然驚人。假如你每月薪水中有500元的資金,在銀行開立一個零存整取的賬戶,拋開利息不說或不管利息多少,20年後僅本金一項就達到12萬元了,如果再加上利息,數目更不小了,所以「滴水成河,聚沙成塔」的力量不容忽視。

如果能充分利用更多的投資理財工具,比如購買國債、基金,或涉足股市、樓市,或與他人合夥入股等,這些投資的方式,都會獲得更加客觀的回報。當然,這時候投資者必須注意風險問題,必須對其風險進行妥善評估。千萬不能有「一夜暴富」的念頭,被口頭承諾的高回報率誘惑而誤入歧途,拿自己辛苦積攢的積蓄打了水漂。


『捌』 個人理財實質就是儲蓄和投資是否正確

個人理財實質就是儲蓄和投資不正確,觀點是片面的。
個人理財是指根據財侍腔務狀況,建立合理的個人財務規罩帶劃,並適當參與投資活動。個人理財物談蘆的投資包括:股票、基金、現貨、期貨、國債、儲蓄等十個內容。現代意義的個人理財,不同於單純的儲蓄或投資,它不僅包括財富的積累,而且還囊括了財富的保障和安排。

『玖』 理財的本質是什麼

理財看四樣:

支出

收入

債務

資產

支出:人不會掙錢,就已經開始花錢了。一開始父母給錢花,慢慢長大後學會掙錢的本事了,就要接棒自己掙錢養活自己。不管怎麼樣,不管貧富老幼,只要還有一口氣,就要面臨開支的問題。人生開支除了吃喝拉撒,還有一項最最大的開支,那就是賦稅。在發達國家,節稅成為控制開支的一個重要課題。

收入:支出隨時都有,收入就不一定。人還沒出娘胎,開支就已經有了。但人要有收入,大多數人都是要到十幾二十幾歲才開始有的。

理財的最起碼最基礎的功課,就是要做到收支平衡。

債務:如果你的支出沒有收入來填補,那就必然產生債務。債務可以應急,但不可以養債。債的本質是別人的財富,短期借來周轉一下應個急,還債的時候是要還本付息的,如果只還了本金,那就欠下了人情債。廣東俗語說的好:人情債,還唔嗮(還不盡)。欠債還是盡快還掉比較好,不然拖死你。

資產:任何屬於你的,有實際使用價值的東西,都是你的資產。有些所謂資產只有針對你個人的專屬價值,比如你的家庭照片,這對別人可能是沒有用處的。但通常有很多資產對他人和對你都有相等的用處,比如汽車,房屋等,這些就有了轉讓價值。還有一種特殊的資產:錢,屬於金融資產。

資產里有一種特別的類型,就是資本。這種資本可以是上面所說的金錢,也可以是汽車或其他東西,這種特殊資產和普通一般資產的區別是,它能產生孳息。比如,你把房子出租掉,這個房子的所有權還是你的,但使用權的部分時間被你轉讓給其他人了,你就可以據此跟租借方要求經濟補償,這就是孳息,也就是日常所說的租金。當租金能彌補你出讓使用時間的損失,甚至還有溢價,房子就成為了生息悔旦激的資本。它從普通資產的性質,轉變成為了能產生利潤的資本。

把上面的四項內容理順了,安排好收支和資債的周期節奏,讓收大於支,讓資大於債,就是理財的全部任務。

而投資只是創造、購買、盤活資產,是理財里的一小部分。而那些銀行理財產品更是掛羊頭賣狗肉,所謂理財產品,本質上就是投資品而已,只是普通百姓一聽說投資遲激兩個字,就認為有風險碧襪,而用理財產品來替代投資品,就能讓大家趨之若鶩,忘記風險和可能的損失。

『拾』 什麼是理財

理財,指的是對財務進行管理,以實現財務的保值、增值為目的。理財分為公司理財、機構理財、個人理財和家庭理財等。人類的生存、生活及其它活動離不開物質基礎,與理財密切相關。

「理財」往往與「投資理財」並用,因為「理財」中有「投資」,「投資」中有「理財」。所謂的理財也不僅僅是把財務往外投,被投資也是一種理財,不懂得被投資也就不懂得怎麼更好投資。

「理財」一詞,最早見諸於20世紀90年代初期的報端。隨著中國股票債券市場的擴容,商業銀行,零售業務的日趨豐富和市民總體收入的逐年上升,「理財」概念逐漸走俏。個人理財品種大致可以分為個人資產品種和個人負債品種,共同基金,股票,債券,存款,人壽保險,黃金等屬於個人資產品種,而個人住房抵押貸款,個人消費信貸則屬於個人負債品種。

熱點內容
什麼會導致貨幣乘數變大 發布:2025-02-09 09:00:59 瀏覽:570
諾安成長基金什麼時候進場 發布:2025-02-09 08:53:55 瀏覽:856
如何量化自己的炒股方案 發布:2025-02-09 08:52:20 瀏覽:612
徐州新沂有多少家金融機構 發布:2025-02-09 08:25:28 瀏覽:95
為什麼股票軟體會顯示方塊 發布:2025-02-09 08:19:44 瀏覽:798
數字貨幣dgd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2-09 08:17:18 瀏覽:432
定投和期貨有什麼不同 發布:2025-02-09 08:02:02 瀏覽:182
什麼是蘇寧金融合作商 發布:2025-02-09 07:52:23 瀏覽:29
股票軟體哪個手續費低 發布:2025-02-09 07:43:02 瀏覽:967
新上崗教師住房基金每年多少 發布:2025-02-09 07:34:29 瀏覽: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