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懂理財故事
1. 理財小故事四則,激活你的理財思維
故事一
國外一位富豪開著豪車到一家銀行貸款,奇怪的是,他的貸款金額只有1萬元,期限為半個月,既然是貸款,那無論如何都要有抵押或者證明,這位富豪沒有選擇證明,而是將自己的豪車用做抵押,半個月後,富豪來銀行還款,並支付了貸款利息30元。負責辦理這筆業務的銀行職員非常好奇,富豪為什麼會貸這么點款呢?出於好奇,便向富豪詢問原因,富豪呵呵一笑,答道,“像你們這種30元就可以把車停半個月的‘停車場’,在這附近可是找不到的!”
理財啟示:理財很多時候需要轉換思維,其宗旨就是讓自己的每一分錢都發揮到最大價值。
故事二
大學同學甲和乙,在校期間,成績都差不多,工作後,也從事的是同樣的行業,大概五六年之後,兩人都存下了20萬元。甲選擇買房,用這筆錢的一大部分付了首付,而乙則用十幾萬購買了一輛中高檔汽車;又過了五六年,房價大漲,甲所買的房子市場價已經超過百萬,而乙的車已經是二手車了,轉手賣出去也就三四萬塊錢。
理財啟示:盡管都是花錢買東西,但依據所買東西的屬性,其購買行為也有“投資理財”和“消費”的不同,所以,在花錢時應該側重投資和升值,盡量避免資產縮水的花錢行為。
故事三
很久之前,有兩個長途跋涉、肚子餓的咕咕叫的旅人得到了一位老人的幫助:幾條新鮮的活魚和一根魚竿,讓他們從中選擇。兩個人倒沒有鬧什麼矛盾,選擇很乾脆,一個人選了活魚,另一個人選擇了那根魚竿。選到活魚的人,在周圍找了些乾柴,又找了些石頭,很快就做成了鮮美的烤魚,然後他不管三七二十一,一頓狼吞虎咽,連魚刺都沒怎麼細挑,不久,那幾條魚吃完後,這個人便餓死了。至於另一個人,他在拿到魚竿後,就繼續忍受著肚子的飢餓,開始尋找起了江河湖泊,然而,當他已經遠遠地看到有一塊湖泊時,身體卻再也堅持不住了,最後死在了離湖泊不遠的地方。
理財啟示:一心考慮眼前利益,往往只能得到一時的歡愉;目標再高遠,也要考慮現實生活。將目標和現實有機結合起來,才最有可能成功,而理財正是能將這兩者結合好的有力工具,它有助於讓你不因為當下的生活而“苟且”,追逐心中的“詩和遠方”。
以上就是關於理財小故事的分享,送給大家,希望對你的理財之路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