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理財 » 帝國金融什麼時候上市

帝國金融什麼時候上市

發布時間: 2023-03-21 05:48:54

㈠ 螞蟻金服什麼時候會上市具體時間

截止到2021年4月15日,螞蟻金服還沒有上市。2019年1月30日,被視為中國資本市場改革「試驗田」的科創板終於落地,在金融科技浪潮席捲全行業的背景下,金融科技公司登陸科創板呼聲漸起。

業內已經出現諸多預測,中泰證券此前對科創板潛力標的的猜想中,螞蟻金服、陸金所、京東數科等金融科技獨角獸赫然在列。對於此次消息,外界也猜測螞蟻金服上市或將臨近。但螞蟻金服隨後出面表示,目前沒有上市時間表。

(1)帝國金融什麼時候上市擴展閱讀:

「作為一個金融帝國,螞蟻金服是很多互聯網金融巨頭學習的對象,其在何處上市對很多公司有很大的引導和參考意義。

如果螞蟻金服登陸科創板,很多同類型的企業可能也會將科創板作為首選,」麻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詩強指出,他同時表示,監管部門還是希望螞蟻金服在國內上市,而滬深交易所相關制度要求可能導致螞蟻金服管理層失去控制權,並不符合監管期望,因此,登陸科創板的概率較大。

㈡ 金融帝國2

關於股票:
1.融資

國外的創業學課程中,首先講的必然是融資。在國內,融資卻只有做投行的人才會接觸到。這部分是因為國外的資本市場發達,融資的成本低,不像國內有種種中國國情和中國特色,上市資格是稀缺資源,要向證監會和省級申核單位進貢才能拿到,而銀行融資對於私人資本是有歧視的。部分是因為中國傳統缺乏信用體系和信用文化,騙子太多了,在一個連中央都還在強調依賴人治而非法治的社會,無法建立強有力的契約社會,小企業創業只能依賴於自我積累和親朋的投資。

游戲中的融資包括貸款和增發股票兩種。貸款和增發的上限是由你的總公司的利潤決定的,具體的演算法公式不明。增發的價格是市價,而貸款的利率波動的原因不明。

在游戲初期,貸款的總額只得幾個或者十幾個百萬元(雖然游戲的基本單位是元,定價時甚至有分,但百萬元是一個你作規劃時的基本單位,象一個礦場連地皮帶建築需要8-15個百萬元,一家大型工廠連帶車間大約是3.5個百萬元),只能作為流動資金不足時的應急,初期的投資仍需依賴於增發新股。

增發新股雖然不要利息,但是會稀釋你的股權。相對於你公司壯大後的股票回購所付出的代價,貸款的利息簡直微不足道。一般而言,貸款的年利率在10%上下,也就是月利率在千分之八左右。貸10M的月利息才80k,而10M所能購得的經營類資產的月利潤至少要比這個數多一個0(現實世界中當然不可能有這種事,游戲中作生意比現實中要容易很多)。所以初期過後你的資金鏈站穩腳跟了,就可以用貸款去擴張,並且習慣於債務的存在,因為在自有資金不多(十幾個M)的情況下,用幾十個M的貸款去擴張,有助於你利潤的迅速擴大和股票價值的上升。我有次借了200多M的資金去收購對手50%的股權,後來股價上揚,只賣了5%就還掉了貸款。

2.股價

因為股價主要取決於業績,所以長期而言股票都能成長。除非是NPC在AI上出了BUG,造了工廠卻不生產,或者生產出產品卻不設零售店或者下游工廠來吸收產品。我遇到過一次,NPC的公司非常弱智地持續虧損,最後倒閉了。可能這種情況只有在一家NPC對手時才會發生,因為NPC之間的上下游合作是很密切的。另一種NPC業績下降的情況是玩家在所有行業對NPC的全面圍剿,不過這種情況很難發生,幾十個行業的管理是件非常可怕的事情,而並購相對來說相簡單得多。

資本主義2中只有增發,沒有紅股或者象鐵路大亨2中的拆細,所以比較象艾倫.巴菲特,幾年之後股價就會飛到天上去,我最快的記錄是7年從10元升到了3千多元每股。

股價的其它影響因素包括:

(1)分紅。適當的分紅有助於增加投資者的信心,可以提高你的市盈率。(2)投資者關系部。每個月在這個部分上花一點錢也有助於提高市盈率。(3)對股票的買賣行為。每一筆買賣都會對股價發生影響,不論這個買賣行為是投資人還是某家上司公司作出的。游戲中有十幾個獨立投資人,這些人可以被你聘為部門總監,他們也會在城市購置自用的房產(你也可以用個人的錢買個人自用的房產,沒有什麼意義,大概只能用來哄抬地價),以及在股市自行投資。當所有的NPC的公司都倒掉或者被兼並後,這些獨立投資人還會開設新的公司。(4)隨機因素。這個有點象大富翁里的股市突發事件。這兒的隨機因素主要是股市突然崩盤或者長紅,以及家畜的流行病(讓你的農場在相當長時間內無法生產),我碰到過一次科研突發事件,才研發半個月就通知我研發完成,而且完成度相當於研發了10年。

初期通過增發新股進行融資時,股價很重要,因為這時的貸款上限太小,無法以貸款擴張。在資金鏈上站穩腳跟後,利潤開始上升,每個月能達到1個M以上,這時貸款上限上升了許多,就不需要再通過增發新股進行融資了,股價就變得不太重要了。等到貸款所作的投資出效益後,利潤大幅增加,每個月的營業利潤能達到10個M以上,就主要以營業利潤作為擴張資金來源了。

除了對股價和總市值有要求的幾關,我一般不太注意股市,而且一般是只有買進沒有賣出。除非是准備以股市為經營重點的,否則主要的資金和注意力還是放在其它行業比較好。

3.股權控制和並購

資本主義2對於股權控制有兩條:

一是控股超過50%時,就可以對NPC公司的資金實現部分控制。此時NPC的身份從董事長兼CEO變成了CEO。你不能控制NPC公司的投資,所謂的部分控制就是,你可以用NPC公司的資金去買第三家公司的股票。NPC的公司是否仍會自行進行股市投資的決策,自行進行股市買賣,這點目前還不清楚。但是NPC公司如果手中現金多的話,會自行進行回購。

二是控股超過75%時,會出現一個並購的選項。根據中國或者美國的證券法應該是強制合並的事,在游戲中卻變成了可並可不並,大概是為了減低游戲難度吧。

大概是為了演算法上的方便,相互持股在游戲中是禁止的。即A公司持有B公司的股票,同時B公司也持有A公司的股票,這只有在A和B之間沒有相互控制(即持股50%以上)時才允許,當你的A公司控制了B公司,這時你就無法讓B公司去買A公司的股票,只能去買第三家公司的股票。相互持股在會計上的處理是很復雜的,持股比例小的尚可以用原始成本或者市價作價,持股比例大的需要合並報表的會計處理就會復雜到讓人想跳樓,沒學過會計的人大概是無法體會這種痛苦。

控制的標准,是指所有你控制的公司對目標公司的持股比例。例如你作為投資人持有C公司10%,你游戲一開始就有的A公司持有C公司20%,A公司控制的B公司持有C公司20%,這時你或者A或者B再購入1股,你就達成了對C的控制。因此你作為投資人在股市的買進賣出,除了增加你的個人資產外,還可以用來控制別的公司。

感覺資本主義2在股權控制上做得不如鐵路大亨2。鐵路大亨2中的概念是相對控制,而資本主義2中則要求絕對控制,增加了股權控制的難度。鐵路大亨2中即使股權比例上處於少數的地位,只要在並購案的開價上足夠高,仍能拿到許多贊成票,這樣在對手未能絕對控股的情況下,降低了控股的難度,同時也降低了對手控制我的公司的難度,若我一再增發之後股權大多稀釋,很容易就被對手搶走控制權。而在要求絕對控制的情況下,即使我控股比例處於少數,有對手控股比我多,在未滿50%的情況下仍無法奪取我任董事長的地位。所以在資本主義2中不需要顧及對一上手就有的A公司的控制,不需要對別人進行狙擊,即使在聯網時,對手也很難拿到你50%的股權,這點做得不如鐵路大亨真實。

不過我有次一上手把自己的股權稀釋到31%,而我僱用的一個市場總監有強烈的購買自家公司的慾望,不斷地從市場和別人手中買股票,持股到了47%,差一點就過半了。不知如果過半的話是否會發生失去控制的事。

當然鐵路大亨在股價的影響因素上做得不如資本主義2。鐵路大亨中,你賣1股和1萬股,股價下跌的幅度是一樣的,所以你可以先控股55%,再1股1股地賣,賣到股價跌到底限再也跌不下去了,同時你手中仍有51%以上的股權,這時再提出並購案,可以以最小的成本實現並購。

資本主義2的絕對控股要求造成另一個後果就是,你無法收購一家持續虧損的企業。一家持續虧損的企業,其股價並不一定立刻就跌到地板上,雖然有網易這種從上市第一天的23美元慢慢地跌破1美元的事例,但中國的ST、PT依然股價堅挺,美國的安然和WorldCom也是突然間崩潰的。許多持續虧損的企業後來扭虧為盈,在虧損期間雖然股價低迷,但也沒有跌到地板上。在資本主義2中,持續虧損的企業,其股價仍高於凈資產,但是控股超過50%的要求,而不是投票願意合並超過50%的要求,使得你無法接手這家公司。當這家公司倒閉時,你只能分到它資產變賣後的所得,而它的無形資產就成了凈損失,另外它資產變賣後,那些工廠和公司並沒有變成無主的小企業,而是就此人間蒸發。鐵路大亨中有許多無主的小企業,作為中性的第三方提供資源,是一個很好的設計。

A並購B之後,你可以得到B的科技,但是無法得到B的其它無形資產,主要是品牌。B的產品全部以A的品牌出售,而B的部分產品在品牌上比A要強,這是製作公司在邏輯設計上的弱點。這些在後面的品牌一節中會提到。

在收購中,當公眾持股為0,全部為機構或者獨立投資人持股時,你可以直接向機構或者投資人買股票,價格是協商的,對方的要價一般會比市價高一些,視你控股的程度而定,若你的控股達到了90%以上,要價甚至會是市價的3-4倍。這一點做得比較好,你不需要等待別人把股票賣到市場上之後再去買進來。

4.回購

公司在現金多時可以回購股票,因為回購不會造成股價的變動。我的一個慣常作法是,上市時先圈一大筆錢,因為第一年我的重點在研發上面,往往股價一種下跌,跌到研發結束要開設工廠和店面進入贏利階段 時,就開始准備回購。回購前先把工廠和店面建設好,這時手中應該還有大量資金。這時拋一點股票,以把價格砸下去,再用公司的現金進行回購,只要留點流動資金就可以了。因為虧損的公司很少有投資人願意長期持有,所以大部分股份都是在公眾手中,回購之後你被稀釋的控股權又回來
關於房產:
物業租賃很簡單,正常玩法:當公司現金太多,而游戲中放銀行沒利息時,選擇投資房產,物業租賃收點租金也算是資產保值增值了。其中有個bug,就是利用合同隨時可以修改,月初房客入住0房租,月末提價100元,下月初再調回0房租,房客流失很少。如此操作理念下,物業租賃也成了暴利行業,我們可以選擇貸款建房,開局就做房產。
隨著房子租賃收益率的不斷提高,房子價值也在不斷提升,有時NPC會眼紅,高價接盤,也常常由於經營管理不善(它可不會合同修改秘籍),出現巨額虧損,從而低價出售。這時我們殺個回馬槍,高出低進,大賺一筆,繼續上述操作,周而復始的炒房牟利。(炒房部分個人感覺很難找到合適下家接盤,又有錢又傻的自投羅網的NPC可遇不可求,偶只有一次順利高拋又低接)
參考資料:摘自網路

㈢ 起底「美的系」的資本帝國:依附美的而生,家族坐擁多家上市公司



時間追溯回2020年6月14日晚上17時33分左右,在順德北滘君蘭國際高爾夫生活村A60號別墅中,因為新冠疫情影響,本來都在國外的兒子何劍鋒、兒媳盧德燕以及小孫子都回到了國內。美的集團創始人何享健正在享受難得一聚的家庭之樂。

突然緊家中便闖進了5名陌生男子,其中一人還聲稱自己綁著炸葯。隨後表明了來意,目標就是直接控制何享健,向其索要大量錢財。

然而在犯罪嫌疑人將注意力集中在何享健身上時,何享健的兒子何劍峰臨危不亂,立即跳入別墅旁的河中,一路游泳到對岸,並成功報警。

接到報警後,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三級警力緊急出動,迅速將何家別墅團團包圍,經過12小時漫長的談判,第二天早上5點制服了犯罪嫌疑人,成功解救了79歲的何享健。一生經歷過諸多大風大浪的何老爺子,好在最終虛驚一場,何家全部被安全解救,毫發無傷。

根據事後警方通報中,說明了整件事的起因:主犯李某龍,湛江人,無業且嗜賭,後面心生邪念,想通過綁架順德最有錢的人賺筆「大錢」。於是,他糾集了朋友陳某斯和3位同鄉,約定好拿到巨款之後的分配方案。還通過了數月的精心策劃,並決定於6月14日付諸行動。


這五名犯罪嫌疑人知道何享健有錢,但不知道何享健究竟多有錢。

2020年,何享健家族以1652.7億元的身家雄踞新財富500富人榜第6位,而近7年來,何享健都是中國最富十人中唯一的傳統製造業者。也曾被董明珠視為「最大的敵人」。

凝其一生心血的美的集團,目前市值超4000億元,過去1年就增長了1000億元。2019年美的營收超2700億元,凈利潤253億元,是2015年凈利潤的近2倍。無論是業績還是市值,美的都向資本市場展現了製造業巨頭的強勁增長力。何享健的主要財富來源於持有31.07%的美的集團股份。

作為與格力比肩的白電巨頭,美的集團仍牢牢掌握在以何享健為實控人的美的控股手中。何享健是美的集團和何氏家族的靈魂人物。而何享健的獨子何劍鋒、兒媳盧德燕,兩女何倩興、何倩娥則是這個家族的左膀右臂。

在早年完成簡單並購後,輕車熟路的何享健開始在上市公司中大施拳腳。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何享健家族成員一共控制著8家上市公司,其中A股6家,有1家新三板公司,港股1家,還有德國1家,還曾參股10餘家金融機構。

此外,萬東醫療(600055.SH)在今年2月披露將被美的集團收購,目前已經出具權益變動報告書,意味著也已經被何享健家族收入囊中。

一個以何享健為核心,涵蓋製造、 汽車 、醫療、地產、文化、環保、影視、金融和新能源等的資本版圖已蔚然呈現,並在不斷的發展擴張中……

一位美的集團員工曾透露,何享健除了美的集團的年會晚宴,平時極少出現在公司。美的集團員工曾對媒體這樣描述晚宴上的何享健:「老闆很隨和、很安靜、愛微笑,就像一個鄰家老先生一樣。」不過即便如此,這絲毫沒有影響他作為美的集團靈魂人物的角色。

1968年5月,何享健集資5000元,在老家順德創辦了「北街辦塑料生產組」,1980年開始製造風扇,進入家電行業,次年注冊了「美的」商標。1992年推動美的進行股份制改造。

美的電器於1993年在深交所上市,成為了中國第一家由鄉鎮企業改組而成的上市公司,市值18億元。收入從1993年的4.87億增長到1996年的25億,發展可謂飛速。

2001年完成了公司高層經理人股權收購,進一步完善現代企業制度。

在剛上市的幾年,美的電器仍然專注於做實業,2007年美的資本化路線初現端倪,引入了知名投行高盛作為二股東。

何享健在2012年8月26日卸任美的集團董事長,現任美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廣東省和的慈善基金會榮譽主席。交棒職業經理人方洪波。美的也開始進入職業經理人時代。

方洪波上任後,以「壯士斷腕」般的姿態,推行了「暴風驟雨」的改革。其第一件大事就是完成了美的集團換股吸收合並美的電器整體上市,讓美的成為了A股家電龍頭。2016年~2017年,美的迎來高光時刻,市值多次沖到深市第一的位置。

不過,無論「交班」與否,何享健從未停下擴張的腳步。美的集團於2017年開啟了並購擴張之路。美的集團公告顯示,2017年1月6日美的集團以292億元收購了德國上市的工業機器人庫卡公司(KU2.DF),其中何享健以94.55%間接控股。

恆大、寶能等地產、保險業巨頭痴迷跨界造車,美的也沒有放棄湊這個「熱鬧」。2020年,美的暖通設備有限公司以7.4億元價格收購了 汽車 行業的合康新能(300048.SZ)。何享健持股23.73% ,成為了實控人。美的集團對外表示,合康新能在節能環保、新能源 汽車 等業務方面的業務布局,將會增加美的集團業務的多元性。

今年2月,美的集團公告將收購萬東醫療29.09%的股權,成為其控股股東。

當然,美的擴張的腳步還在繼續。美的創新投資有限公司持有半導體和智能設備公司樂鑫 科技 (688018.SH)1.13%的股份,美的集團持有機器人製造公司埃夫特-U(688165.SH)9.1%股份;美的智能 科技 產業投資基金管理中心持有產業物聯網公司有方 科技 (688159.SH)2.18%股份。

然而,美的投資主導的多元化發展策略也備受考驗。292億元收購的庫卡機器人,目前市值僅為16.67億歐元(摺合人民幣128.86億元,匯率7.73)。

家電行業分析師梁振鵬對野馬 財經 表示,美的多元化步子邁得太大,都是非相關多元化,連一些小公司也收購,像菱王電梯這樣的三線品牌,這個和美的地產業務還有一定的協同。但收購過來大量非相關業務,沒有專業人士打理,還佔用主業的發展資源,這樣的多元化很危險。 歷史 上像小天鵝、澳柯瑪、春蘭等企業,都是由於多元化擴張拖垮主業。

家族二代中游泳救父的美的「太子」——何劍峰選擇不接班。但是,大家要知道其家族財富主要來自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廣為人知的美的集團。而另一部分則是由何享健之子何劍鋒所掌控的盈峰系。所以看似何劍鋒是另創一番事業,但其發展依舊和美的保持著密切的聯系。

何劍鋒出生於1967年,畢業於華南理工大學,27歲就開始自立門戶,最初干起了父親的老本行。

1994年,何劍鋒在順德成立公司,為美的貼牌生產電飯煲、電磁爐等起家。2002年,成立了盈峰控股,業務涵蓋風扇、電暖器、電飯煲等。

然而,何劍峰很快意識到他的長項不在於做實業。何劍鋒在2004年套現了將近七千萬,就是通過將自己旗下兩家公司賣給美的電器所賺取的。

2006年,美的集團和中山市佳域投資有限公司將ST上風(000967.SZ)部分股權轉讓給了何劍峰,一分錢沒賺,讓何劍峰成了上市公司控制人。終歸,何劍鋒還是沾了美的的光。

據悉,何劍鋒早已開始醞釀自己在投資領域的收購計劃。2008年,何劍鋒調整了公司的發展戰略,將公司名字改為「廣東盈峰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宣告了廣東盈峰從實業公司向投資公司的徹底轉型。

2016年3月,上風高科更名為盈峰環境。何劍峰開始有了第一家上市平台——盈峰環境。

何劍峰在2018年3月,斥資18億入主影視公司華錄百納(300291.SZ),個人持股4.45%,通過盈峰控股和關聯公司合計持有17.55%股份,何劍峰總計持股34.1%,為最終受益人。

其中何劍鋒控股的盈峰環境、華錄百納,主要高管都來自美的舊部,比如方剛、陳建武、張靜萍、鄺廣雄,且方剛曾同時擔任盈峰環境、華錄百納的董事長,鄺廣雄也曾同時擔任兩家公司董事。

盈峰環境在2020年5月出示公告,擬推動旗下風機產業上市。估計何劍峰很快迎來第3家上市公司。

之後,在何劍鋒的帶領下,盈峰控股一路高歌。盈峰控股旗下的盈峰資本布局了AI、機器人賽道。盈峰資本分別投資商湯 科技 4.1億美元(摺合人民幣26.84億元)、酷哇機器人1.35億元,還投資了雲知聲、雲鯨智能等AI領域的獨角獸。

伴隨著科創板的開閘,曠視等AI企業上市潮來襲,何享健家族的「上市公司俱樂部」也將迎來更多的玩家。

與此同時,何氏父子聯合行動,悄然控制了眾多金融機構,並大有收獲。

據私募排排網數據,目前盈峰資本管理規模在100億元以上,旗下基金共43隻。

2015年7月,何劍鋒捲入了「做空」傳聞,二級市場私募布局曝光。在這場「做空中國」風波中,滬深交易所34個賬戶被限制交易。盈峰資本4隻量化對沖基金賬戶名列其中。

易方達基金的並列第一大股東是盈峰控股,持股佔22.65%;同時也是廣東省民營企業聯合投資平台——粵民投發起人之一。根據天眼查顯示,盈峰控股旗下擁有4隻基金,全都屬於商業服務行業,其對外投資基金就高達19隻。

另外,有著順德「金庫」之稱的順德農商行也被何劍鋒攜手美的入股了。目前該銀行正在准備IPO,《招股書》顯示,第二和第五大股東為美的集團、美的財務公司,何劍鋒個人持股0.02%,三者合計持股9.71%,大大超過了誠順資產和廣東萬和集團在內的股東。

除了上述金融機構之外,據《第一 財經 日報》於2015年8月刊發《美的少東家捲入做空疑雲》一文, 當時何享健父子還參股了金鷹基金、江蘇銀行、湖北銀行、江西樟樹順銀村鎮銀行、豐城順銀村鎮銀行、浙江上虞農村合作銀行,以及開源證券。

像何氏父子這樣「一代做實業、二代搞金融」的例子並不少見,比如合生創展的朱孟依和女兒朱桔榕。

經業內人士分析,「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宏觀環境等不一樣了,實業沒有以前那麼好乾,轉向金融等新經濟領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而且中國財富市場才剛剛開始,公眾的錢會更多地流到權益類資產中,投資行業會是一個爆發行業。

何氏家族的女性在美的的角色變化始於1997年,那年何享健為了更好推進企業的現代化,勸退了一批創業元老們,其中就包括他的妻子、當時的倉庫管理員梁鳳釵。

何享健兒媳盧德燕在2020胡潤女企業家榜中,以295億身家位列榜單第21位。

盧德燕也非常低調,外界只知道她是1967年生人,是香港永久居民,擁有境外永久居留權。其他很少暴露在公眾信息中。

其中,盧德燕與公公何享健共同執掌美的集團大股東美的控股。據悉,美的集團控股股東為美的控股有限公司,持股35.49%,美的控股由何享健實際控制,持股94.55%。美的控股剩餘的5.45%股份,則是由何劍鋒的妻子盧德燕持有,市值104.28億元。

除了兒媳,兩個女兒在家族中也占據重要的地位。何享健大女兒叫何倩嫦,小女兒叫何倩興,都是商界人士。

不久前,有一家名叫「會通新材」合肥企業遞交了科創板上市材料,引起不少關注。這家公司就是何倩嫦控制的企業,只是由一位叫李健益的女士任董事長,何倩嫦直接持有會通新材34.01%的股權。而李健益曾是美的集團旗下企業的總監。其妹妹何倩興,也是合肥市會通新材料有限公司的自然人股東。

同時,何倩嫦還是合肥一家百年模塑 科技 有限公司的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上述企業主要生產模具、塑膠製品,屬於美的集團的上游產業。

工商資料顯示,何倩嫦、何倩興均為佛山市順德區盈海投資有限公司(均持股4.55%)。

兒媳婦盧德燕,除了持有美的控股股份外,她還是美的置業的掌門人。美的置業在香港上市,年銷售額上千億,持有20多個商業中心,以及幾千萬平方米的儲備土地。現如今就由她掌管著家族的地產業務——她是港股公司美的置業(03990.HK)和新三板公司美的物業的實際控制人。

2004年,美的置業正式成立,並在廣東省佛山開發了他們的第一個項目君蘭國際高爾夫社區,也就是這次劫持事件的事發地。2008年末,地產迎來一波大行情,但當時美的正在經歷主業危機,地產業務處於停滯狀態。

其實,早在1995年美的置業就成立了,但一直沒有發展起來。2013年,何享健將美的置業全部股權轉至盧德燕名下,之後地產業務獨立發展,美的置業逐漸有了起色。並於2018年10月在港交所登陸。

2019年,美的置業銷售金額達到1012.3億元。2020年銷售了1261.6億元。

何享健的兩個女兒何倩嫦與其妹妹何倩興也對家族企業貢獻良多。

天眼查顯示,大女兒何倩嫦控制著10家公司,其中7家為新材料公司。主要生產模具、塑膠製品,屬於美的集團的上游產業。據美的集團財報顯示,2018年—2020年上半年,美的集團從何倩嫦控制的會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采購商品金額分別為:3.33億元、11.6億元、5.19億元。

2020年11月,何倩嫦的會通股份(688219.SH)也在科創板上市,她持股30.61%,按市值計算,身家約48億元。

小妹何倩興則在美的控股等7家企業擔任高管。據《時代周報》報道,何倩興從事過電子器件行業,經營過廣東新的 科技 集團等。何享健後來將香港方面的一些業務交由她打理。

此外,何倩嫦、何倩興均為盈峰控股旗下的盈海投資公司股東,各持股4.55%。

其中何家還出過一位「最牛游資」女婿。也頗為傳奇,在2007年前,曾炒賣復旦復華、法爾勝、蓮花味精、漢商集團等多家股票,獲利非常豐厚,因此被稱為「最牛游資」,頗有聲名。2010年《財商》雜志A股財富1000富豪榜還榜上有名。

不得不承認何家的子、女、媳,各個是人才,但是美的經營主要依靠的還是職業經理人方洪波團隊,美的集團2020半年報數據顯示,擔任董事長、總裁的方洪波 ,2020年從公司獲得的稅前報酬963萬元;副總裁殷必彤、顧炎民、朱鳳濤,分別為765 萬元、348萬元、494萬元。或許「分享」或許才是「美的系」最重要的獨家秘訣。

「美的在接班問題上最關鍵的一點就是「管好自己的權力,用好能用的人」。何氏家族掌握好了股權、控制權,用好了方洪波這樣的職業經理人團隊。而現在美的多元化擴張下最重要的問題就是能不能找到第二個、第三個方洪波。」知名 財經 大V、德林社創始人李德林表示。

在空調一波接一波的價格戰中,美的活下來的戰略,一手錨定支柱產品空調,開展精技術、上產量、擴規模、降價格、占市場的連鎖動作,一手開發多元化產品線,生產電飯煲、飲水機、微波爐等小家電產品,增加現金流,隨時可以為空調戰場補充彈葯。在增量市場,美的以低價走量的規模戰術,從野蠻競爭中脫穎而出,奠定了白電龍頭的行業地位。

在全球 科技 快速迭代的浪潮下,美的集團的定位升級為「全球化經營的 科技 公司」。2016年起,美的連續收購東芝白電業務和德國庫卡集團95%股權,產業版圖延伸至智能機器人和自動化系統業務,構建消費電器、暖通空調、機器人與自動化系統、數字化業務四大業務板塊。截至2019年底,美的集團員工超15萬人,業務覆蓋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年繳納所得稅46.52億元,成為響當當的全品類白電龍頭。

美的集團的未來成長仍不可估量。以方洪波為核心的美的職業經理人團隊,包括顧炎民、王建國等副總裁,多是在美的集團工作20年、從事業部業務線上提拔起來、與美的一起成長的悍將。

可以看出,美的集團可能是整個A股中最善於運用職業經理人的上市公司,而家族成員通過投資和協同,逐漸構建起一個龐大的「美的系」,橫跨製造、 汽車 、醫療、地產、環保、影視、金融等行業,並仍在不斷擴張……美的集團完成兩代掌舵人順利交接,不僅推動其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向前一步,這種模式也給A股市場上,也給諸多面臨傳承問題的家族式民營企業帶來了思考,用實際發展展示了家族財富的傳承不一定要靠二代接班來實現的。

發現 「分享」「評論」 「贊」 了嗎,戳我看看吧

熱點內容
股票交易所幾號開市 發布:2025-02-10 23:32:48 瀏覽:562
若自己買的股票退市了 發布:2025-02-10 23:27:31 瀏覽:394
起步股份股票歷史價 發布:2025-02-10 23:26:39 瀏覽:97
通達訊如何查找以往漲停股票 發布:2025-02-10 23:12:51 瀏覽:639
郵儲銀行基金定投如何宣傳 發布:2025-02-10 23:07:09 瀏覽:279
平安網點預約理財如何取消 發布:2025-02-10 22:54:35 瀏覽:647
房地產的股權是什麼 發布:2025-02-10 22:51:46 瀏覽:612
理財通普通取回最高能取多少錢 發布:2025-02-10 22:28:09 瀏覽:827
寶明科技股票目標價 發布:2025-02-10 22:25:48 瀏覽:492
天天基金綁定的銀行卡怎麼看卡號 發布:2025-02-10 22:25:46 瀏覽: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