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處理財產損益可以核算什麼
⑴ 待處理財產損益是什麼科目費用類么一般怎麼用啊
待處理財產損益科目類似固定資產清理科目,都是過渡性科目,一般期末是沒有餘額的,它的余額都進入了當期損益類科目。待纖渣盯處理財產損益科目用於企業在清查財產過程中查明的財產盤盈、盤虧和毀損的價值,包括盤盈存貨的價值。
「待處理財產損溢」是會計里邊的科目,屬於資產類帳戶,核算企業在清查財產過程中已經查明的各種財產物資的盤盈、盤虧和毀損。「待處理財產損溢」帳戶經常設置兩個明細科目,
即「待處理固定資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待處理財產損溢在未報經批准前與資產直接相關,在報經批准後與當期損溢直接相關。
(1)待處理財產損益可以核算什麼擴展閱讀:
待處理財產損溢審查的審查方法:
1、檢查「待處理財產損溢」貸方發生額是否長期掛賬。
2、檢查「待處理財產損溢」的會計處理。
3、檢查企業發生的財產盤虧或毀和毀損,是否將責任單位、個人賠款、殘料價值等作為損失的減項扣除。
4、檢梁御查企業存貨發生的非正常損失,是否作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處理。
⑵ 待處理財產損益是什麼 待處理財產損益介紹
1、「待處理財產損溢」是會計里邊的科目,屬於資產類賬戶,核算企業在清查財產過程中已經查明的各種財產物資的盤盈、盤虧和毀損。「待處理財產損溢」賬戶經毀哪常設置兩個明細科目,即「待處理固定資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待處理財產損溢在未報經批准前與資產直接相關,在報經批准後與當期損溢直接相關。
2、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介紹:「待處理財產損溢笑緩」賬戶其實是個資產類科目(編號1901)。但它對應的資產類科目肯定符合「借方記增加,貸方記減少」這一規則,「待處理財碰余模產損溢」科目有點類似「固定資產清理」科目,都是過渡性科目,一般期末是沒有餘額的,它的余額都進入了當期損溢類科目了,而進入損益類科目,借貸規則正好反過來,貸方是收入增加(或成本費用減少),借方是費用增加,如流動資產盤盈是沖減管理費用。
⑶ 會計科目中的待處理財產損益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待處理財產損益」科目,核算公司在清查財產過程中查明的各種財產物資的盤盈、盤虧和毀損。本科目下設置「待處理固定資產損益」和「待處理流動資產損益」兩個明細科目。盤盈時貸記本科目,盤虧時寬猛借記本科目。
待處理財產損益是資產類賬戶。符合「借方記增加,貸方記減少」這一規則,「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有點類似「固定資產清理」科目,都是過渡性科目,一般期末是沒有餘額的,它的余額都進入了當期損益類科目了,而進入損益類科目。
(3)待處理財產損益可以核算什麼擴展閱讀:
待處理財產損溢的核算
1、本科目核算單位在清查財產過程中查明的各種財產物資的盤盈、盤虧和毀損。
2、盤盈的各種材料、管材、庫存產品、固定資產等,借記「材料」、「管材」、「產成品」「固定資產」等科目,貸記本科目和「管材攤銷」、「累計折舊」等科目。
盤虧、毀損的各種材料、管材、庫存產品、固定資產等,借記本科目和「管材攤銷」、「累計折舊」等科目,貸記「材料」、「管材」、「器材成本差異」、「產成品」、「固定資產」等科目。
3、各種盤盈、盤虧和毀損的財產物資,按照規定程序經批准轉銷時,對盤虧、毀損的財產物資,應先扣除殘料價值和可收回的保險賠償及過失人賠償,即借記「材料」、「其他應收款」等科目,貸記本科目;再按照扣除後的凈損失轉銷。
4、材料、管材在運輸途中發生的短缺和損耗,屬於合理的損耗,應計入材料、管材的采購成本;能確定由過失人負責的,應自「器材采購」科目轉入「應付賬款」、「其他應收款」等科目明態;尚待查明原因和需經批准才能轉銷的損失,先通過本科目核算,查明原因後,再分別處理。
5、本科目應設置「待處理固定資產損溢」和「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兩個明細科目。
6、本科目月末如為借方余額,反映尚未處理的各種財產物資的凈溢余;如為貸方余額,反映尚未處理的各種財產物資的凈損失。
⑷ 什麼是待處理財產損益
待處理財產損益是核算公司在清查財產過程中查明的各種財產物資的盤盈、盤虧和毀損,那麼你對待處理財產損益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我整理關於什麼是待處理財產損益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待處理財產損益規定
我國《股份有限公司會計制度》規定,“待處理固定資產損益”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公司尚未處理的各種財產物資的凈損失,期末如為貸方余額,反映公司尚未處理的各種財產物資的凈益余。在制度中同時明確規定年度終了本科目一般無余額。而我國的《企業會計准則》中並未明確提到這一科目,只是在講到存貨與固定資產時,提到“對於發生的盤盈、盤虧應及時進行處理,記入當期損益”。可以說,上述相關規定在理論上講是合理的。但問題在於,當“待處理財產損益”科目有餘額時,按照《股份有限公司會計制度》,就要將其明細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額分別作為“待處理流動資產凈損失”或“待處理固定資產凈損失”項目,列示於資產負債表的資產一方 (若為貸方余額,以“—”號填列)。這就意味著將“待處理財產凈損失”在沖銷之前視為企業資產。
待處理財產損益的主要缺陷
從理論上看,這一處理方式存在下列缺陷:一是“待處理財產凈損失”不符合資產的定義。它既不能給企業帶來未來的經濟利益,也不是企業的一種經濟資源,正相反,它是企業的盤虧,是損失;對於它的處理企業也不再擁有控制權,重大的項目,還需經過股東大會決議或經過主管部門的批示。二是將“待處理財產凈損失”列作資產,嚴重違背了謹慎性原則,虛誇了資產、所有者權益,有可能多計了利潤。三是這一做法不符合相關性與可靠性的要求。將“待處理財產凈損失”列作資產,或把“待處理財產損益”的貸方余額列為資產的減項,即用盤盈的資產來抵消企業資產總額,都會造成會計信息失真,還會影響企業財務比率等指標計算的准確性,顯然不利於會計信息使用者作出正確的決策。例如,把待處理財產損失列在“資產”項下,因資產基數被不適當的放大了,會導致資產負債率縮小;反映變現能力的流動比率、速動比率也會放大;其他財務比率也被不同程度的粉飾,這將會干擾對企業財務狀況的正確評價。四是不符合權責發生制原則和配比原則,因為期末"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保留余額時,是作為資產在報表上列示,會使當期的費用或損失不能得到及時確認,收入和費用則不能進行正確配比。
從現實來看,將待處理流動資產損益、待處理固定資產損益等有關損失掛賬,即潛虧掛賬,已成為我國上市公司及其他企業進行利潤操縱的主要方式之一。目前,會計信息失真是我國經濟生活中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不少企業存在資產不實、利潤虛增、甚至虛盈實虧的現象。這種報表列示方法無疑為企業粉飾'經營業績留下了可乘之機。
待處理財產損益的應急規定
《企業會計制度》對這一急待解決的問題作出了相應規定:“企業清查的各種財產的損益,應於期末前查明原因,並根據企業的管理許可權,經股東大會或董事會,或經理(廠長)會議或類似機構批准後,在期末結賬前處理完畢。如清查的各種財產損益,在期末結賬前尚未經批準的,在對外提供財務會計報告時,先按上述規定進行處理,並在會計報表附註中作出說明;如果其後批准處理的金額與已處理的金額不一致的,調整會計報表相關項目的年初數。此舉對於提高企業的資產質量,使企業賬面上的資產真正符合資產的定義無疑起到了關鍵的作用。《企業會計制度》於2001年1月1日在股份有限公司范圍內開始實施,《股份有限公司會計制度》同時廢止。相信隨著《企業會計制度》在我國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之後在其他各類企業(除小企業和金融企業)中的實施,“待處理財產損溢”一定會得到很好的處理。
待處理財產損益會計分錄方法
在現金盤點時,如發生賬款不符,發現的有待查明原因的現金短缺或益余,應先通過“待處理財產損溢”即“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科目核算。
例如:出現盤盈狀況時,在查明原因前,應記:
借:庫存現金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查出原因後,應記:(如果應支付給有關人員的)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
貸:其他應付款
(如果無法查明原因,經批准後,)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
貸:營業外收入
出現盤虧狀況時,正好相反,查明原因前,應記: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
貸:庫存現金
查出原因後,沖回,應記:
借:管理費用(一般經營損失部分、定額內損耗)
其他應收款(殘料價值、賠償收回)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對於固定資產的盤虧通過“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核算。盤盈則通過“以前年度損溢調整”核算
例:甲公司於2009年8月30日對企業全部的固定資產進行盤查,盤盈一台5成新的機器設備,該設備同類產品市場價格為120000元,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5%。
那麼該企業的有關會計處理為:
a、 借:固定資產 120000
貸:累計折舊 60000
以前年度損溢調整 60000
b、 借:以前年度損溢調整 15000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15000
c、 借:以前年度損溢調整 4500
貸:盈餘公積——法定盈餘公積 4500 [(60000-15000)*10%]
d、借:以前年度損溢調整 40500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40500 (60000-15000-4500=40500)
待處理財產損溢帳戶應該注意的涉稅問題
“待處理財產損溢”賬戶具有暫時性的特點。企業財產盤盈、盤虧時在該帳戶掛賬,一旦批准後就根據批準的結果進行結轉的帳務處理。並且在一般情況下,該帳戶佔用資金的數額較小,不易引起稅務檢查人員的注意。但該帳戶對財產物資盤盈、盤虧的結轉直接涉及到企業的成本費用和營業外收支,因此該帳戶是一個容易舞弊的賬戶,其對納稅的影響不可忽視。“待處理財產損溢”賬戶在財務處理中涉稅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1、掛賬的財產盤盈、盤虧或毀損數有誤。如固定資產的盤盈、盤虧應按扣除折舊後的凈值記入“待處理財產損溢”帳戶,有的企業卻不扣除折舊而按原值記入。又如,存貨在運輸途中的損失,首先應查明責任,能確定由過失人負責的,應直接轉入“應付賬款”或“其他應收款”賬戶,而不通過本帳戶核算,有的企業卻不認真追究原因,統統納入本帳戶核算,然後在費用支出中轉銷。再如,發生非正常損失盤虧的存貨,按規定應作進項稅額轉出處理,但有的企業卻不作此項處理,致使少列了存貨損失,在少納了增值稅的同時多納了企業所得稅。
2、隨意轉銷企業財產發生的損失。按照企業財務制度的規定,企業財產的短缺要查明原因,分清責任,在報批後才能按規定轉銷。但有的企業為了逃避責任,對發生的財產損失未經批準直接轉入當期損益,不合法地抵減了當期計稅所得額。
⑸ 待處理財產損益是固定資產清理,還是待處理財產損溢
1、概念不一樣
待處理財產損溢:核算企業在清查財產過程中查明的各種財產盤盈、盤虧和毀損的價值。
固定資產清理:核算企業因出售、報廢和毀損等原因轉入清理的固定資產價值及其在清理過程中所發生的清理費用和清理收入等。
2、會計處理方式不一樣
如果是固定資產的盤盈,盤虧,那就計入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固定資產損益。慎虛陪
如果是寬蠢出售固定資產,那就計入固定資產清理。
3、性質不同
待處理財產損益期末可以有餘額,表示尚未處理的固定資產損益;而固定資產清理一般無余額,當即清理當即處理,一般是一個過度科目。
(5)待處理財產損益可以核算什麼擴展閱讀:
待處理財產損益的核算
1、本科目核算單位在清查財產過程中查明的各種財產物資的盤盈、盤虧和毀損。
2、盤盈的各種材料、管材、庫存產品、固定資產等,借記「材料」、「管材」、「產成品」「固定資產」等科目,貸記本科目和「管材攤銷」、「累計折舊」等科目。
盤虧、毀損的各種材料、管材、庫存產品、固定資產等,借記本科目和「管材攤銷」、「累計折舊」等科目,貸記「材料」、「管材」、「器材成本差異」、「產成品」、「固定資產」等科目。
3、各種盤盈、盤虧和毀損的財產物資,按照規定程序經批准轉銷時,對盤虧、毀損的財產物資,應先扣除殘料價值和可收回的保險賠償及過失人賠償,即借記「材譽盯料」、「其他應收款」等科目,貸記本科目;再按照扣除後的凈損失轉銷:
流動資產的盤盈,借記本科目,貸記「營業外收入」科目。
流動資產的盤虧、毀損,借記「管理費用」科目,貸記本科目。
固定資產的盤虧,借記「營業外支出——固定資產盤虧」科目,貸記本科目。
⑹ 待處理財產損益是個什麼性質的科目怎麼使用
待處理財產損御早溢」屬於資產類科目,屬於資產類賬戶鎮弊雀,核算企業在清查財產過程中已經查明的各種財產物資的盤盈、盤虧和毀損。
「待處理財產損溢」賬戶經常設置兩個明細科目,即「待處理固定資產損益」、「待處理流動資產損益」。待處理財產損益在未報經批准前與資產直接相關,在報經批准後與當期損益直接相關。
(6)待處理財產損益可以核算什麼擴展閱讀
1、卜氏本科目核算單位在清查財產過程中查明的各種財產物資的盤盈、盤虧和毀損。
2、盤盈的各種材料、管材、庫存產品、固定資產等,借記「材料」、「管材」、「產成品」「固定資產」等科目,貸記本科目和「管材攤銷」、「累計折舊」等科目。
盤虧、毀損的各種材料、管材、庫存產品、固定資產等,借記本科目和「管材攤銷」、「累計折舊」等科目,貸記「材料」、「管材」、「器材成本差異」、「產成品」、「固定資產」等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