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理財 » 金融檔案管理美國怎麼做

金融檔案管理美國怎麼做

發布時間: 2023-03-09 21:17:49

⑴ 金融行業的檔案管理工作,有誰從事過該工作,有問題請教,感謝!

金融行業檔案管理是根據《檔案法》要求建立的,和普通企業是一致的,檔案管理的歸口管理部門是檔案局。

⑵ 請問誰有《美國新金融監管法案》的文本容或者請問誰知道美國《新金融監管法案》的核心思想是什麼

貨幣戰爭 控制世界
1.1新聞主要內容
2010年7月16日星期五,美國參議院繼眾議院之後,以六十票對三十九票,通過最終版本的金融監管改革法案,為法案最終成為法律清除最後障礙。總統奧巴馬將於下星期(注釋,已經簽完了,點這里)簽署生效這部厚達兩千三百頁的法案。這是美國自上世紀三十年代大蕭條以來,影響最深遠的金融監管改革,包括設立新機構,保障進行金融交易的客戶利益,以及限制銀行參與多項高風險的交易活動。
1.2法案內容(與歷史1930s比較)
美國參議院周四遞交給總統奧巴馬(Barack Obama)簽字立法的金融監管法案成為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以來美國金融監管史上最為矚目的改革法案。這項金融法案旨在彌補監管空缺,並對引發2008年金融危機的罪魁禍首-投機性交易操作實施禁令。這份法案名為《Dodd-Frank華爾街改革與消費者保護法》,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新監管職權
法案賦予聯邦監管機構一項新權利,使其能夠對未接受納稅人資金救助但陷入困境的大型金融公司進行接管和分拆,以防止此類公司的倒閉引發整個金融體系的動盪。將設立一個由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 簡稱FDIC)運作的流動性程序。美國財政部(Treasury)將預先支付有關接管倒閉金融公司的前期成本,但美國政府則必須制訂出一項資金償付方案。接管後期中,監管機構將泰國評估費的方式收回接管資產超過500億美元金融機構過程中發生的任何損失。
金融穩定委員會
將建立一個由10名成員組成的金融穩定監管委員會(Financial Stability Oversight Council),該委員會成員由負責監控和管理美國金融系統性風險的現有監管者組成。該委員會的職責中包括:如果經評估後某家大型綜合性金融機構對金融體系穩定構成威脅,則該委員會將建議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ederal Reserve, 簡稱Fed)在資本金、杠桿以及其他規定方面對該金融機構實施更加嚴格的要求。在極端情況下,該委員會有權對金融機構進行分拆。
沃爾克規則(VOLCKER RULE)
將限制大型金融機構的自營交易業務,但這些銀行可以小規模地投資於對沖基金和私募股權基金,這類投資規模在第一級資本中所佔比例最高不得超過3%。銀行不得對其所投資的基金進行救助。
衍生品
將對場外衍生品交易市場實施全面監管,其中包括針對衍生品交易和出售衍生品的公司的監管。將要求日常衍生品交易在交易所或類似電子交易系統中進行,並通過清算所進行清算。定製的掉期產品交易將仍可以在場外市場進行,但相關交易必須上報至中央儲存庫,以便使監管機構能夠對整體市場形勢有更加全面的掌握。將在資本金、保證金、報告、紀錄保存以及業務活動方面對從事衍生品交易的公司實施新的規定。
掉期產品的剝離
只要求銀行剝離風險最高的衍生品交易業務並轉至關聯公司。這是根據民主黨參議員Blanche Lincoln提出的更廣泛監管提議而最新達成的一項折衷方案。銀行可以保留利率掉期、外匯掉期、黃金和白銀等掉期交易業務。法案要求公司把農產品、未明確大宗商品、能源及多數金屬的掉期交易業務轉給關聯公司。
消費者機構
將在Fed內部建立一個新的消費者金融保護局(Consumer Financial Protection Bureau)。該機構將負責向提供信用卡或抵押貸款等消費者金融產品及服務的銀行和非銀行機構頒布和實施規定。這個新監管機構研究和實施的規定適用於所有抵押貸款相關業務、資產超過100億美元的銀行和信貸機構、發薪日貸款方、支票兌換機構以及其他某些非銀行金融機構。汽車經銷商不在該機構監管范圍之內。
優先購買權
將允許各州自行頒布的更嚴格消費者保護法適用於全國性銀行。全國性銀行將可依情況和所在州的不同而尋求享受州級法律豁免權。如果州級法律妨礙或嚴重干擾了銀行的業務經營能力,那麼銀行則可以申請法律豁免權。州級首席檢察官有權執行新消費者金融保護局頒布的部分規定。
FED監管職責
將批准針對金融危機期間Fed實施的所有應急借款計劃進行一次性審計。 Fed還將披露通過貼現窗口和公開市場操作向銀行放貸的相關細節。將取消銀行成員推選Fed 12家地區聯邦儲備銀行行長的職責。將限制Fed的應急借款權,即不允許Fed向私人公司發放緊急貸款,所有貸款計劃均需要獲得美國財政部長批准方可實施,並禁止破產公司參與緊急貸款計劃。
監管變更
將撤銷美國儲蓄管理局(Office of Thrift Supervision),相應監管職責將由美國財政部金融局(Comptroller of the Currency)承擔。在經過各方爭論之後,Fed最終保留對數千家社區銀行的監管權。將授權Fed對大型綜合性金融機構實施監管,以確保政府對那些可能給整體經濟帶來風險的金融機構的風險性和復雜程度有所了解。
銀行資本金要求
將基於規模和風險設定新的資本金要求,其中包括禁止擁有子公司的大型銀行將信託優先債券作為一級資本。將允許資本規模不足150億美元的銀行將信託優先債券繼續作為一級資本。大型銀行將有5年時間把信託優先債券從一級資本中逐步剔除。
結束問題資產救助計劃
決定提前結束7,000億美元問題資產救助計劃(Troubled Asset Relief Program, 簡稱TARP),剩餘資金將用於支付金融法案的相關成本。金融法案將立即終止TARP計劃,原定結束日期為10月1日;財政部不得將剩餘資金投入新計劃或其他新措施中。據議員表示,這項變更將節省約110億美元。該法案還將銀行向FDIC交付的存款保險額度再次上調,並以此籌得另外57億美元。這兩項填補法案成本費用的措施取代了此前有關向資產規模分別超過500億美元和100億美元的銀行機構和對沖基金收取180億美元費用的提議。
存款保險
將把銀行、非銀行存款機構和信貸機構的聯邦存款保險額度永久性提升至250,000美元;這一標准可回溯至2008年1月1日執行。
抵押貸款
將設立新的住房抵押貸款國家最低承貸標准。將首次要求銀行在放貸時對借款人收入、信用紀錄及工作狀況進行查證,以確保借款人具備償還房貸的能力。將禁止銀行向引導借款人借入高息貸款的經紀人支付傭金。
證券化
對貸款進行打包的銀行必須把其中5%的信貸風險保留在銀行自己的資產負債表中。監管機構可以讓符合特定最低標準的低風險抵押貸款類證券免受相關規定的約束。監管機構可以批准商業不動產抵押貸款市場的其他風險自留型證券。
信用評級機構
將完善信用評級行業;待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簡稱:SEC)研究之後,將建立一個新的半官方性質機構,旨在解決信用評級行業內慣有的利益沖突。如果信用評級機構故意或因疏忽而未能給出合理的評估結果,則投資者可以對評級機構提起訴訟。此外,還將在SEC內部設立一個新的監管辦公室。
投資建議機構
SEC將有權在相關研究完成後對發布投資建議的經紀交易商實施更高要求。允許SEC要求經紀交易商遵循類似於投資顧問秉承的受託責任標准,但並不強制要求SEC必須這么做。
公司治理
針對高管薪酬和豐厚福利問題,公開上市公司股東將擁有一票無約束投票權;SEC將有權賦予股東向董事會提名董事候選人的權利。
對沖基金
將要求對沖基金和私募股權基金以投資顧問名義在SEC登記注冊,並要求其提供交易信息以幫助監管機構管控系統性風險。
保險業
將在美國財政部內部設立一個新的聯邦保險辦公室(Federal Insurance Office),主要負責保險行業的監管工作,並向系統性風險委員會提供那些被視為具有系統重要性的保險商名單。這個新機構需要向國會(Congress)提交改善保險業監管規定的意見和建議。
1.3美國啟動金融改革的背景
1.3.1次貸危機
金融危機產生之前,其他國家一直對美國強調要加強金融監管,特別是各種創新金融工具,但美國卻一直認為衍生工具是經濟的活力之源。當次級貸款所引發的經濟危機為國家甚至全球經濟帶來重創之後,美國才決定對金融行業出台改革法案,嚴厲整改整個國家的金融體系。自危機爆發以來,美國政府和金融監管機構就開始策劃研究一系列的金融改革方案,並且不斷與各個利益集團進行談判和辯論。迄今為止,雖然仍有不少的利益妥協,但一定程度上仍然反映了美國金融監管的發展趨勢和美國政府的態度。
1.3.2 金融創新過度
美國監管體系的缺陷是多方面的,但金融創新無疑是危機最重要的誘因之一。金融創新的速度和品種隨著專業人員知識水平提升和信息技術的不斷完善,創新工具已經脫離了金融監管的能力范圍(如對沖基金、次級貸款,CDs等)。經營復雜金融產品的金融機構杠桿率過高,最終導致了風險爆發。而美國政府鼓勵自由市場和鼓勵金融創新的態度更是加速了危機的產生。所以美國這次法案的改革也試圖限制金融創新和復雜金融工具的經營,以期金融創新更加規范和理性。
1.3.3 美國金融機構現有模式
美國金融實行的是傘形監管(如右圖)。對於金融控股公司下屬的非銀行分支機構,美聯儲在一般情況下不能對其進行檢查、提出資本金比例要求或要求其提供報告,除非美聯儲確定金融控股公司的非銀行分支機構出現重大問題,將危及其銀行類子公司的安全,並且功能監管者無法有效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在調查中了解到,美聯儲真正實施這種監管非銀行分支機構權力的機會很少,因為美聯儲必須首先獲知非銀行分支機構出現了問題,然後才能做出判斷是否應對其進行監管,而在功能監管者與美聯儲之間缺乏良好溝通的情況下,美聯儲是很難及時獲得這類信息的。由此可見,目前美國的金融監管仍然是分業管理模式。
而在新法案中,金融穩定委員會,消費者金融保護局等條目的出現使監管有了混業監管的趨勢。美國政府期望用這樣的方式化解系統風險。但對於華爾街的金融企業而言,引起問題的主要原因不只是因為業務的經營范圍,更是由於金融產品自身的高風險性等。所以除監管模式的改革之外還要有對表外業務和杠桿率的監督加以配合,才能使法案實施後取得期望的收效。
2.對於新法案的各方意見
根據這一法案,美國金融監管體系將全面重塑,原先金融企業「大到不能倒」的狀況將得到改變。新法案規定,政府不會再拿納稅人的錢救助類似雷曼、美林銀行這種面臨倒閉的金融機構,如果再出現資金問題,它們將直接被清盤;另外,美國的大銀行、對沖基金,私募公司和衍生產品市場也將受到更加嚴格的監管。
據此業內人士預計,該法案的通過將對整個華爾街產生重大影響。一些大型金融機構都將面臨巨大的變革,這些變革將涉及其業務的方方面面,從借記卡業務到衍生產品交易,以及對沖基金投資業務。華爾街分析師預計,新法案中有關限制銀行自營交易、剝離部分衍生品交易等條款將使大型證券公司盈利下降10%以上。
短期看來,這一影響也的確立竿見影。在法案通過後不到24小時,美股金融股便全線走低。16日,美股開盤大跌百餘點。分析人士表示,金融監管法的通過可能在短期內會對華爾街銀行的盈利帶來負面影響,同時也可能令美國的信貸狀況更加吃緊。
但是從長遠來看,金融監管新規能否真正有效防範系統性風險、避免金融危機重演,目前還難以斷言,甚至令人不敢樂觀。至少從目前美國的一些主流媒體判斷來看,經濟學家們對此是褒貶不一,多數人認為它只是輕微減少了經濟風險,甚至不足以立法。在法案通過後,《華爾街日報》對43名經濟學家進行調查後發現,僅有6%的受訪經濟學家認為該法案將對未來產生重大影響,而高達58%的受訪經濟學家則認為,法案只會略微降低另一場危機發生的風險。
美國《新聞周刊》雜志網站7月15日也發表文章稱,該金融改革法案並沒有解決許多潛在的問題,未來危機恐怕仍然難以避免。
文章指出,此次通過的金融監管法案的確賦予了監管機構更大的權力,使其能夠更及時發現未來可能出現的危機並作出應對。但是,法案更多考慮的是如何發現和解決危機而不是從根本上阻止危機的發生。這就像是改善醫療和公共衛生之間的區別一樣,法案更像是幫助醫生診斷和治療病人的疾病,而不是改變生活環境避免人們生病。這也就是說,很多可能導致金融危機的薄弱環節和問題依然存在。
在這其中,家庭負債就是未來人們仍需關注和警惕的主要問題之一。美國家庭負債額佔GDP的比例從上世紀90年代初不足60%飆升至2006年的近100%。對此,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家拉古拉姆·拉詹指出,「這就是收支不平衡。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大部分人收入增長遲緩,於是借貸開始大行其道,人們開始非理性消費。」如今,人們的收入情況依然不佳,失業率已達9%。這還要考慮到社會分配不均的問題,自經濟衰退出現之前,經濟不平等現象就呈上升勢頭。現實情況是,窮人失業率依然居高不下,而富人經濟則已迅速復甦。家庭借貸目前仍相當於GDP的90%以上,而且導致這一現象的問題還在惡化。
在這種情況下,這一被奧巴馬及其支持者們認為是「史上最有力的保護消費者的法規」無疑要遭到外界的廣泛質疑。有人甚至表示,「消費者根本不會從中受益。」在各種批評聲中,最常見的一種是:改革只是徒有其名,要想落實談何容易。丹佛大學企業和證券法教授布朗就指出,「一大堆問題,法案都因為無解而乾脆丟給了監管單位。例如,什麼叫做大到不能倒只有天知道。」更有人稱,法案中新設的消費者金融保護局只會給銀行增加新的負擔,他們把這種負擔轉嫁給消費者,會讓獲得按揭貸款、信用卡貸款的成本更高。
而除了眾多尚待制定的規則外,此次金融改革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沒有解決,那就是處於本輪金融風暴中心的「兩房」(房利美和房地美)根本沒有被觸及。正如共和黨參議員麥凱恩批評說,改革法案中不包括解決兩房的辦法,「這就等同於向恐怖主義宣戰,卻忽視了基地組織」。
正因如此,在大多數反對該項法案的經濟學家們看來,奧巴馬的改革動作過快,太過忙於打已經過去的仗,而未來的金融危機幾乎沒有可能再次出於同一根源。他們認為這項立法是超越了人們對危機本質的認識,在政府立法之前,美國應該確保自己從錯誤中學到了什麼。美國第一信託顧問布賴恩·維斯博里的一番話或許能夠代表人們的擔心,「只是輕微地減少金融風險並不值得立法一項重大改革,這將產生其他意想不到的後果。」
3.華爾街各方的應對措施
投資銀行Keefe, Bruyette & Woods, Inc.的銀行分析師坎農(Frederick Cannon)說,由於對衍生品的最新限制等於也限制了把貸款打包再出售給外部投資者的證券化市場,因此新的改革法案將增加借款成本。他說,證券化市場使貸款更便宜。
民主黨人及自由分析師說這是一個政治恐嚇策略。他們說,新規將使銀行業更穩健。消費者和公司均將從旨在打壓濫用行為的規定中受益。
美國國家消費者法律中心(National Consumer Law Center)華盛頓辦公室律師桑德斯(Lauren Saunders)說,我們認為,由於成本將更公開、更透明,新規定將帶動價格下降。人們將能夠貨比三家。貸方能夠隱藏成本時,信貸更昂貴。
華爾街的分析師說,對特定自營交易的限制、銀行部門與部分衍生品業務的分業經營以及大量其它變化將使最大型證券公司的利潤減少10%以上
花旗集團(Citigroup Inc.)法律總顧問、董事會秘書赫爾弗(Michael Helfer)說,花旗很快就會指定一位高管牽頭成立一個內部特別行動小組,以評估那些為使新法生效將被制定出來的規則將會產生何種商業影響。赫爾弗周四在一場由證券業及金融市場協會(Securities Instry and Financial Market Association)組織的活動上說,這種商業模式評估最終將導致花旗作出判斷:遵守新規究竟意味著公司應「收取更多費用」、「不增加收費」,還是「不做這塊業務」。
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 & Co.)的分析師阿鮑海珊(Kian Abouhossein)說,金融監管改革可能會把銀行的長期股本收益率(即公司凈收益與股東的股本之比)從19 %壓低到16%。他說,投資銀行可以通過削減員工薪酬來部分挽回失去的利潤。
對沖基金和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經理們正面臨著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更加嚴格的監管。
許多資產不少於一億美元的基金公司,以及差不多所有資產在1.5億美元以上的基金公司,都需要在SEC登記,這一規定將在新法頒布一年後生效。規模小於上述企業的基金公司將受到州政府的監管,這可能會導致其費用增加。大小基金公司都將被要求更加詳細地披露它們的投資產品、客戶、交易對手和借錢交易時資金的具體用途等等。
未知數仍然還有很多。比如一些大型對沖基金可能會被認為由於規模太大而不能倒閉,因而它們對財務杠桿的使用及其他冒險行為可能會受到更加嚴格的控制。
一些消費者已經看到了變化。雖然新法案尚未簽署成為法律,但抵押貸款發放機構已經在加強對貸款申請人償債能力的審核。很多機構還要求借款人提供更多能證明其收入和財產的文件。消費者很快還會看到其他變化。
但是,新設立的消費者金融保護局(Consumer Financial Protection Bureau)要發揮職能,可能還要等上至少一年的時間。消費者金融保護局在針對抵押貸款、信用卡、短期高利貸等一系列產品制定、實施監管規則方面,將用油廣泛的權力。
與此同時,財政部官員將努力使該局盡快運轉起來。財政部一位高級官員說,當務之急包括創建一種簡單的抵押貸款披露機制,並開辟一條集中化的消費者投訴熱線。
銀業行監管機構還將很快制定旨在重塑抵押貸款發放行為的新規。監管層必須決定,有關首付款、信用記錄和借款人債務水平的具體規則將是什麼模樣。

⑶ 美國怎麼應對金融危機

首先,加強對金融機構監管。白皮書指出,所有可能給金融系統帶來嚴重風險的金融機構都必須受到嚴格監管。為此,政府將推行以下六方面改革:

·成立金融服務監管委員會,以監視系統性風險,同時促進跨部門合作。

·強化美聯儲權力,監管范圍擴大到所有可能對金融穩定造成威脅的企業。除銀行控股公司外,對沖基金、保險公司等也將被納入美聯儲的監管范圍。

·對金融企業設立更嚴格的資本金和其他標准,大型、關聯性強的企業將被設置更高標准。

·成立全國銀行監管機構,以監管所有擁有聯邦執照的銀行。

·撤銷儲蓄管理局及其他可能導致監管漏洞的機構,避免部分吸儲機構藉此規避監管。

·對沖基金和其他私募資本機構需在證券交易委員會注冊。

其次,建立對金融市場的全方位監管。為此,白皮書建議:

·強化對證券化市場的監管,包括增加市場透明度,強化對信用評級機構管理,創設和發行方需在相關信貸證券化產品中承擔一定風險責任。

·全面監管金融衍生品的場外交易。

·賦予美聯儲監督金融市場支付、結算和清算系統的權力。

第三,保護消費者和投資者不受不當金融行為損害。白皮書指出,為了重建對金融市場的信心,需對消費者金融服務和投資市場進行嚴格、協調地監管。政府必須促進這一市場透明、簡便、公平、負責、開放。為此,白皮書建議:

·建立消費者金融保護局,以保護消費者不受金融系統中不公平、欺詐行為損害。

·對消費者和投資者金融產品及服務強化監管,促進這些產品透明、公平、合理。

·提高消費者金融產品和服務提供商的行業標准,促進公平競爭。

第四,賦予政府應對金融危機所必需的政策工具,以避免政府為是否應救助困難企業或讓其破產而左右為難。

·建立新機制,使政府可以自主決定如何處理發生危機、並可能帶來系統風險的非銀行金融機構。

·美聯儲在向企業提供緊急金融救援前需獲得財政部許可。

第五,建立國際監管標准,促進國際合作。為此,白皮書建議,改革企業資本框架,強化對國際金融市場監管,對跨國企業加強合作監管,並且強化國際危機應對能力。

⑷ 美國針對金融危機採取的措施

2007年4月,以美國第二大次級抵押貸款機構新世紀金融公司申請破產保護作為標志,美國次貸危機正式拉開帷幕。此後,危機愈演愈烈,大量從事次貸業務的機構相繼破產,主要金融機構陸續出現巨額虧損,國際金融市場劇烈動盪。市場預計,全球與次貸相關的損失將達到1.5萬億美元。2008年以來,美國已有13家商業銀行破產倒閉。在美國前五大投資銀行中,貝爾斯登被摩根大通收購,美林被美洲銀行收購,雷曼兄弟申請破產保護,摩根士丹利和高盛也轉變成為銀行控股公司。
為應對金融危機的沖擊,美國財政部和美聯儲相繼出台了一系列應對措施,其頻率之高、規模之大、范圍之廣、力度之強是在美國近100年以來的歷史上少見的。 美聯儲應對危機的非常規措施
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大規模信貸緊縮,嚴重打擊了市場信心,盡管美聯儲連續大幅度地調低聯邦基金利率、降低再貼現率,將常規貨幣政策手段幾乎用到極致,仍然不能阻止國際金融市場劇烈動盪、美國經濟持續放緩的趨勢。為此,美聯儲不得不選擇各種非常規措施,來增加市場的流動性供給,擴大信貸規模,恢復市場信心。
(一)新的流動性管理手段
一是調整貼現窗口貸款政策。從2007年8月起,美聯儲多次通過調整貼現政策,鼓勵出現財務困難的商業銀行向美聯儲借款。2007年8月17日,美聯儲下調貼現率50個基點,使其與美聯邦基金利率之差由此前100個基點縮小為50個基點,貸款期限延長至30天,並可應請求展期。2008年3月18日,美聯儲再次下調貼現率75個基點,使其貼現率與聯邦基金利率進一步縮小至25個基點,貸款期限延長至90天。 </P>
<P> 二是啟用新的融資機制。2007年12月12日,美聯儲推出對合格存款類金融機構的創新融資機制(TAF)。在TAF中,美聯儲通過拍賣提供為期28天的抵押貸款,每月兩次,利率由競標過程決定,每次的TAF有固定金額,抵押品與貼現窗口借款相同。由於TAF事前確定數量並採用市場化的拍賣方式,既能有效解決銀行間市場的流動性問題,又不會導致銀行准備金和聯邦基金利率管理的復雜化,被視為美聯儲40年來最偉大的金融創新。2008年7月30日,作為28天TAF的補充,美聯儲推出84天期TAF,以更好地緩解3個月期短期融資市場的資金緊張情況。2008年9月29日,美聯儲又表示計劃將於11月推出兩次總額為1500億的遠期TAF,時間和期限將在與存款機構協商後確定,以確保年底前市場參與者資金充足。此後,又於2008年10月6日將總規模擴大至3000億。
三是啟用新的融券機制。2008年3月11日,美聯儲推出了另一項創新流動性支持工具(TSLF)。TSLF是由美聯儲以拍賣方式用國債置換一級證券交易商抵押資產,到期後換回的一種資產互換協議,有效期為六個月。TSLF的交易對手僅限於以投資銀行為主的一級證券交易商,交易商可提供的合格抵押資產包括聯邦機構債券、聯邦機構發行的住房抵押貸款支持證券和住房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等。
四是啟用一級交易商信貸工具(PDCF),向一級交易商開放貼現窗口。在貝爾斯登事件發生後,為進一步緩解金融市場短期向下的壓力,2008年3月17日,美聯儲決定利用其緊急貸款權力,啟用PDCF,其實質是向符合條件的一級交易商(主要指投資銀行)開放傳統上只向商業銀行開放的貼現窗口,提供隔夜貸款。
五是推出資產支持商業票據,即貨幣市場共同基金流動性工具(AMLF),通過支持貨幣市場共同基金支持商業票據市場。2008年9月19日,針對雷曼兄弟倒閉引發華爾街震盪、大量投資者紛紛從貨幣市場共同基金撤資的形勢,美聯儲宣布推出AMLF,以貼現率向儲蓄機構和銀行控股公司提供無追索權貸款,供其從貨幣市場共同基金(MMMF)購入資產抵押商業票據。同時,美聯儲還計劃直接從一級交易商手中購買房利美、房地美和聯邦房屋貸款銀行等發行的聯邦機構貼現票據,以進一步支持商業票據市場的順利運行。 </P>
<P> 六是推出商業票據融資工具(CPFF),直接支持商業票據市場。2008年10月7日,美聯儲宣布創建CPFF,運作機制是通過特殊目的載體(SPV),直接從符合條件的商業票據發行方購買評級較高且以美元標價的3個月期資產抵押商業票據(ABCP)和無抵押的商業票據,為美國的銀行、大企業、地方政府等商業票據發行方提供日常流動性支持。
七是向商業銀行的准備金付息。長期以來,美聯儲和其他主要國家的中央銀行均不為商業銀行的法定存款准備金和超額准備金支付利息。在次貸危機的沖擊下,為了增加商業銀行的可貸資金,2008年10月6日,美聯儲宣布向商業銀行法定存款准備金和超額准備金支付利息。其中,向法定準備金支付的利息比准備金交存期的聯邦基金目標利率均值低10個基點,向超額准備金支付的利息初定為比准備金交存期的最低聯邦基金目標利率低75個基點。 </P>
(二)對金融機構的直接救助 </P>
救助投資銀行貝爾斯登。2008年3月14日,美第五大投行——貝爾斯登出現了流動性危機,為了援助貝爾斯登,美聯儲緊急批准了JP摩根與貝爾斯登的特殊交易,即紐聯儲通過JP摩根向貝爾斯登提供應急資金,以緩解其流動性短缺問題。貝爾斯登將其流動性最差的300億美元資產作抵押,紐聯儲通過JP摩根向其提供為期28天的等額融資。這是自上世紀30年代美國經濟「大蕭條」以來,美聯儲首次向非銀行金融機構開放貼現窗口。
救助房利美和房地美。2008年7月13日,美聯儲和美國財政部聯合宣布對陷入財務困境的「兩房」提供救助。其中,美聯儲將允許「兩房」直接從紐聯儲貼現窗口借款,條件是美聯儲將在兩家企業的資本充足率監管和其他審慎性監管中發揮咨詢作用。在9月7日美國政府接管「兩房」方案中,紐聯儲成為美國財政部向「兩房」提供信用貸款的財務代理人。 </P>
救助美國國際集團(AIG)。美國次貸危機爆發以來,由於市場違約風險急劇上升,作為全球信用違約掉期市場主要賣方的AIG受到嚴重影響。2008年9月16日,美聯儲宣布向AIG提供850億美元的高息抵押貸款,條件是美政府需獲得AIG79.9%的股權,並持有其向其他股東分紅的否決權。2008年10月8日,美聯儲再度聲明,此前向AIG提供的850億美元貸款額度已用盡,允許AIG以投資級固定收益證券作抵押,美聯儲將再度給予AIG378億美元的貸款額度。
採取國際聯合救助行動。2007年12月12日、2008年3月11日和9月18日、10月8日和10月13日,為了應對不斷惡化的金融危機沖擊,美聯儲先後與歐洲中央銀行、英格蘭銀行和日本銀行等進行了大規模的國際聯合援助行動。主要內容包括:(1)各主要國家中央銀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等渠道向本國貨幣市場注入流動性。(2)美聯儲與主要國家的中央銀行建立臨時貨幣互換安排,並根據形勢發展調整互換的期限和規模。從2008年10月13日起,為配合其他國家中央銀行的救市行動,聯儲宣布,暫時上調與歐洲中央銀行、英格蘭銀行、瑞士國家銀行和日本銀行的美元互換額度至無上限。(3)2008年10月8日,美聯儲、歐洲中央銀行、英格蘭銀行、加拿大中央銀行、瑞典中央銀行和瑞士國家銀行等聯合宣布降息50個基點。
美國財政部應對危機的非常規措施
2007年上半年,美國次貸危機剛剛發生時,美國財政部採取了常規性政策措施進行應對,後來隨著金融危機的不斷升級、美國經濟金融形勢的不斷惡化,美國財政部被迫出台了一系列非常規措施來應對危機的挑戰。 (一)1500億美元的一攬子財政刺激計劃
2008年1月4日,美國國會宣布實施1500億美元的一攬子財政刺激計劃。根據這一計劃,美國家庭將得到不同程度的稅收返還,商業投資第一年可以享受50%折舊,中小企業還可以享受到額外稅收優惠。另外,房利美和房地美證券化限額被臨時上調,聯邦住房委員會的擔保額也相應增加。
(二)援助並接管「兩房」
2008年7月13日,美國政府宣布,美國財政部和美聯儲將聯手對深陷困境的「兩房」提供援助:一是提高這兩家公司能夠從財政部獲得貸款的額度。二是為了保證「兩房」能夠獲得足夠的資本,財政部將擁有在必要時收購其中任何一家公司的股份的權力。三是允許這兩家公司直接從紐聯儲的貼現窗口借款。2008年7月22日,當世界還在議論美國政府是否應該救助「兩房」時,美國眾議院批准總額3000億美元的住房援助法案,這一法案授予財政部向「兩房」提供援助的權力,並可以為陷入困境的房貸戶提供幫助。根據這一法案,聯邦住房委員會可以向約40萬個面臨喪失抵押品贖回權風險的房貸戶提供上限為3000億美元的再融資擔保,幫助他們將目前利率較高的按揭貸款轉換為利率較低的30年固定利率貸款。2008年9月7日,由於「兩房」形勢進一步惡化,美國政府宣布這兩家公司的四步走計劃:一是聯邦住房金融局牽頭接管「兩房」;二是財政部與「兩房」分別簽署高級優先股購買計劃;三是為「兩房」和聯邦住房貸款銀行建立一個新的、有擔保的借貸工具;四是推出購買政府資助企業按揭抵押證券的臨時計劃。
(三)推出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金融救援計劃
2008年10月3日,美國總統布希批准了《2008年緊急經濟穩定法案》,推出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7000億美元的金融救援計劃。主要內容包括:一是授權美國財政部建立受損資產處置計劃(TARP),在兩年有效期內分步使用7000億美元資金購買金融機構受損資產;二是建立受損資產處置計劃後,允許財政部向金融機構受損失資產提供保險;三是成立金融穩定監督委員會和獨立委員會對法案的實施進行監督;四是對接受政府援助企業的高管薪酬做出限制;五是與國外金融監管部門和中央銀行合作;六是將保護納稅人利益放在重要位置;七是增加對喪失抵押品贖回權的房貸申請人的幫助。
(四)金融監管體制改革
從某種意義上講,美國金融監管體制改革是此次金融危機中美國政府採取的意義最為重大、影響最為深遠的非常規應對措施。在以往的金融危機中,美國政府主要是採取包括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在內的多種宏觀經濟政策組合來應對。
2007年春天,美國財政部長亨利·保爾森呼籲重新檢查美國的金融監管體系,以便更好地處理保護投資者與增強市場競爭性的關系。2007年秋天,保爾森宣布美國財政部將設計金融監管體制改革方案。2008年3月31日,美國財政部公布了長達218頁的美國金融監管體制改革藍圖。
美國金融監管體制改革藍圖包括三個目標:一是短期目標:強化總統金融市場工作組的使命,並將銀行監管者納入小組;美聯儲進一步推進拓展貸款渠道;對抵押貸款發起設立全國統一標准;為各州對抵押貸款市場參與者頒發執照設定統一的最低標准。二是中期目標:合並儲蓄機構監管署(OTS)和貨幣監理署(OCC);美聯儲負責監管支付和結算體系;設立聯邦保險監管體系,隸屬於財政部的全國保險管理署負責管理聯邦保險監管體系;合並美國證券管理委員會(SEC)與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三是長期目標:設立美國三大金融監管體,即美聯儲擔當「市場穩定監管者」的角色,維護美國金融市場穩定;成立「金融誠信監管者」,負責對銀行業的監管;成立「商業行為監管者」,負責規范商業活動並保護消費者利益。

熱點內容
豐光精密股票歷史交易數據 發布:2025-02-12 15:28:56 瀏覽:959
股票前一天漲停後一天出貨 發布:2025-02-12 15:26:09 瀏覽:216
工程造價和金融哪個專業好 發布:2025-02-12 15:23:52 瀏覽:813
中央金融改革對什麼行業利好 發布:2025-02-12 15:23:49 瀏覽:122
雙創50基金的概念是什麼 發布:2025-02-12 15:21:43 瀏覽:689
臨時救助基金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2-12 14:56:59 瀏覽:959
我買了1500基金賣出去怎麼才1000 發布:2025-02-12 14:55:21 瀏覽:155
如何注冊數碼貨幣錢包 發布:2025-02-12 14:41:01 瀏覽:119
金融公司說還了4期怎麼處理 發布:2025-02-12 14:37:17 瀏覽:517
睿遠基金什麼時候能再買 發布:2025-02-12 14:36:36 瀏覽: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