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資產的分類以什麼為標准
❶ 金融資產分成三類,有哪些分類啊
有以下三類
1、以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
2、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 ;
3、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對於金融資產的分類一經確認,那麼就不能隨意變更的。
1.金融資產是實物資產的對稱,指單位或個人所擁有的以價值形態存在的資產。金融資產是一種索取實物資產的無形的權利。是一切可以在有組織的金融市場上進行交易、具有現實價格和未來估價的金融工具的總稱。金融資產的最大特徵是能夠在市場交易中為其所有者提供即期或遠期的貨幣收入流量。
2.金融資產包括一切提供到金融市場上的金融工具。但不論是實物資產還是金融資產,只有當它們是持有者的投資對象時方能稱作資產。如孤立地考察中央銀行所發行的現金和企業所發行的股票、債券,就不能說它們是金融資產,因為對發行它們的中央銀行和企業來說,現金和股票、債券是一種負債。因此,不能將現金、存款、憑證、股票、債券等簡單地稱為金融資產,而應稱之為金融工具。金融工具對其持有者來說才是金融資產。例如,持有商業票據者,就表明他有索取與該商品價值相等的貨幣的權利;持有股票者,表示有索取與投入資本份額相應的紅利的權利;持有債券者,表示有一定額度的債款索取權。金融工具分為所有權憑證和債權憑證。股票是所有權憑證,票據、債券、存款憑證均屬債權憑證。但在習慣上,這些金融工具有時也稱之為金融資產。
3.金融資產通常指企業的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如:外埠存款、企業的外匯存款、銀行本票存款、銀行匯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證保證金存款、存出投資款等)應收賬款、應收票據、貸款、其他應收款、股權投資、債權投資和衍生金融工具形成的資產等。
❷ 金融資產分類到底怎麼分類
金融資產主要包括庫存現金、應收賬款、應收票據、貸款、墊款、其他應收款、應收利息、債權投資、股權投資、基金投資、衍生金融資產等。
(一)金融資產分類的原則
企業應當在初始確認金融資產時將其劃分為下列四類:
(1)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2)持有至到期投資;
(3)貸款和應收款項;
(4)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金融資產的分類一旦確定,不得隨意改變,以下對各類金融資產的分類原則予以說明:
(1)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此類金融資產可以進一步劃分為,交易性金融資產和直接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①交易性金融資產,主要是指企業為了近期內出售的金融資產。衍生工具不作為有效套期工具的也應當劃分為交易性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
②直接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主要是指企業基於風險管理戰略投資需要等,而將其直接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公允價值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2)持有至到期投資
此類金融資產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額固定或可確定,且企業有明確意圖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資產。通常情況下,企業持有的、在活躍市場上有公開報價的國債、企業債券、金融債券等,可以劃分為持有至到期投資。
①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額固定或可確定
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額固定或可確定,是指相關合同明確了投資者在確定的期間內獲得或應收取現金流量(例如投資利息和本金等)的金額和時間。因此,從投資者角度看,如果不考慮其他條件,在將某項投資劃分為持有至到期投資時可以不考慮可能存在的發行方重大支付風險。其次,由於要求到期日固定,從而權益工具投資不能劃分為持有至到期投資。再者,如果符合其他條件,不能由於某債務工具投資是浮動利率投資而不將其劃分為持有至到期投資。
②有明確意圖持有至到期
有明確意圖持有至到期,是指投資者在取得投資時意圖就是明確的,除非遇到一些企業所不能控制、預期不會重復發生且難以合理預計的獨立事件,否則將持有至到期。
存在下列情況之一的,表明企業沒有明確意圖將金融資產投資持有至到期,
A、持有該金融資產的期限不確定。
B、發生市場利率變化、流動性需要變化、替代投資機會及其投資收益率變化、融資來源和條件變化、外匯風險變化等情況時,將出售該金融資產。但是,無法控制、預期不會重復發生且難以合理預計的獨立事項引起的金融資產出售除外;
C、該金融資產的發行方可以按照明顯低於其攤余成本的金額清償;
D、其他表明企業沒有明確意圖將該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的情況。
③有能力持有至到期
有能力持有至到期,是指企業有足夠的財務資源,並不受外部因素影響將投資持有至到期
存在下列情況之一的,表明企業沒有能力將具有固定期限的金融資產投資持有至到期:
(1)沒有可利用的財務資源持續地為該金融資產投資提供資金支持,以使該金融資產投資持有至到期。
(2)受法律行政法規的限制,使企業難以將該金融資產投資持有至到期。
❸ 金融資產劃分為哪三類
1、以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
持有目的是按照本金收取利息,到期收回本金,中途不涉及買賣,按照成本計價,利息計入當期損益,不考慮公允價值變動。
一般購買債券屬於這類。
2、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
這類與上一類的區別就是中途可能會出售,所以需要按照公允價值計量,但是買賣的不確定性導致公允價值的變動不會計入當期損益,而是計入其他綜合收益,不會影響利潤表數據。
一般包括其他債權投資和其他權益工具投資。
3、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資產的持有目的就是等到價格上漲就出售賺取收益,所以公允價值變動直接計入當期損益,影響利潤表。
一般是交易性金融資產。
劃分三類資產第一要看合同現金流量特徵,是要求本金+利息,還是賺取買賣的價差;第二要看管理的業務模式,是准備持有到期還是准備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