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物流如何與金融產業融合
『壹』 數字經濟如何推動智慧物流的發展
數字經濟如何推動智慧物流的發展方法如下。
1、需要通過物流全流程的數字化,實現物流的可視化管理。
2、在可視化的基礎上實現透明化管理。
3、可視化、透明化均實現之後,最後一步是智能化管理。
『貳』 物流企業如何打造供應鏈金融模式
物流企業如何打造供應鏈金融模式
引導語:物流金融和供應鏈金融拓展了物流發展的想像空間,為物流企業帶來了新的創收渠道,如國際著名物流巨頭馬士基和UPS的主要收益來源都是物流金融服務。
以UPS為例,其物流金融服務集中於倉儲質押、代付款、代收款三個環節;同時,由於成立了自己的金融機構,UPS能夠為客戶提供更專業、便捷的金融與物流服務,並以此為基礎研發拓展更多高附加值的供應鏈金融產品。
就國內來看,由於非金融類機構沒有經營融資類業務的資質,因此供應鏈金融是以銀行等金融機構為主導、物流企業處於從屬地位的運作模式。具體的供應鏈金融產品和服務包括:不動產質押融資、代收貨款、保兌倉、融通倉、海陸倉、墊付貨款、倉單提單質押、池融資、保理等。
雖然處於從屬地位,但物流企業在供應鏈金融中也有著不可替代的價值。以較受歡迎的保兌倉業務為例,銀行一般青睞自己指定物流企業進行貨物的質押監管;物流企業則可以通過這一服務獲得物流運營和貨物評估與質押監管兩方面的收益。同時,作為銀行的合作夥伴,物流企業也能夠藉此構築競爭壁壘,打造核心競爭力。
不過,能夠像中儲運、中外運、中遠那樣與銀行達成合作關系從而有機會承接質押監管業務的物流企業顯然並不多。特別是對眾多中小型物流企業來說,在規模、資質、網路、管理等各個方面都很難符合銀行對物流合作夥伴的要求。
深層來看,中小物流企業要想在供應鏈金融模式中分一杯羹,關鍵還是要解決資信問題,藉助多種途徑提高自身的資信水平。比如,當前很多物流地產企業除了布局保稅物流中心,還積極在各個城市建立物流園區,而這些物流園區常常具有多元化的功能定位和綜合服務能力,如區域配送中心(RDC)、快運轉運中心、運輸攬貨站、配載服務部、售後配件中心、VMI中心、城市共同配送中心、期貨物流、展銷展示中心、信息服務和附屬服務等。
如果中小物流企業能夠與物流園區合作承接銀行的質押監管業務,那麼便可以藉助物流園區的參與或擔保,大大提升申請成功的概率;對銀行來說,由於有著物流園區的參與或擔保,因此可以更好的規避金融風險,實現業務拓展;而運營物流園區的物流地產商也能夠藉此獲得新的.創收渠道。
對中小物流企業來說,雖然很多時候都無法獲得供應鏈金融的主要產品,但這一創新性的金融服務形態仍然有很多產品和服務讓眾多企業從中獲益。比如,國內很多商業銀行都上線了保理服務,即企業通過把國內貿易中形成的應收賬款轉讓給銀行的方式,獲得銀行提供的應收賬款融資、財務管理、賬款催收、承擔壞賬風險等綜合金融服務。對物流企業來說,如果應收賬款的債務方滿足了銀行的信譽評定標准,那麼物流企業便可獲得此項服務。
整體上看,物流供應鏈金融的主要參與者與獲益者仍是實力雄厚的大型物流公司;但不可否認的是,供應鏈金融為各個物流企業帶來了供應鏈管理思維,從“單打獨斗”轉向更加註重供應鏈整體建構的“團隊合作”,從而極大推動了我國物流產業的優化整合與進步。
對眾多中小企業而言,應該順應物流供應鏈管理的趨勢,努力提升自身服務水平和信用評級,積極參與到以優秀企業為核心的強勢供應鏈中,從而獲取供應鏈金融產品和服務,突破融資瓶頸,實現更好更快的成長。 ;
『叄』 物流金融如何推動和激活市場活力
物流金融推動和激活市場活力必須營造良好的物流金融市場環境。推動和激活市場活力,必須營造良好的物流金融市場環境,全力打造寬松便捷市場准入環境、公平有序市場競爭環境、安全放心市場消費環境、開放包容創新創業環境,才能激發物流金融市場主體活力和發展動力。
『肆』 物流企業做供應鏈金融有何優勢如何控制風險
物流企業做供應鏈金融主要就有以下幾種優勢,第一種優勢就可以有助於業務范圍的拓展,物流企業跟供應鏈金融服務,可以在某些方面達成一種合作,然後再為自己創造了新的增長空間,提升了綜合價值,還有就是穩定和吸引了眾多的客戶。
第二個就是可以形成競爭的優勢,物流企業作為銀行和客戶都互相互信任的第三方,可以更好地融入到客戶的供應鏈當中,還有就是可以加強跟銀行的同盟關系。控制風險的時候就需要按照形式去進行判定,然後就是去控制風險,控制風險的時候可以按照當時的形勢去進行控制。
物流企業做供應鏈金融就有以上這幾種優勢,控制風險的話是需要去根據形式進行變化。
『伍』 冷鏈物流和供應鏈金融之間的關系
物流金融是基於物流增值鏈中的供應商、終端用戶、金融機構和物流企業等各方的共同需要所產生和發展的,是近幾年才在我國流行起來的。廣義的物流金融是指在整個供應鏈管理過程中,通過應用和開發各種金融產品,有效地組織和調劑物流領域中貨幣資金的運動,實現商品流、實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有機統一,提高供應鏈運作效率的融資經營活動,最終實現物流業與金融業融合化發展的狀態。狹義的物流金融是指在供應鏈管理過程中,第三方物流供應商和金融機構向客戶提供商品和貨幣,完成結算和實現融資的活動,實現同生共長的一種經濟模式。
物流金融作為物流業和金融業的有機結合,不僅是金融資本業務創新的結果,也是物流業發展壯大的需要,可從三個方面理解和把握物流金融。首先,整個供應鏈的有效運轉需要金融業的大力支持。其次,金融機構金融服務業務創新更需要參與物流供應鏈的實際運作。主要表現在信用貸款、倉單質押、權利質押、信託、貼現、融資租賃、保險、有價證券的交易和擔保業務中。再次,供應鏈管理的效率有賴於物流金融的發展。物流金融的提出和物流金融業務的應運而生,解決了供應鏈上相關企業因資金不足而產生的困難,拓寬了供應鏈上相關企業發展的空間,提升了供應鏈的運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