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凈值與收益型哪個好
『壹』 銀行理財產品收益型和凈值型有什麼區別
1. 產品定義的區別
過去的銀行理財都是預期收益型,經常被客戶理解為「剛兌」產品,也就是不管產品到期能否達到收益預期,管理人通常都將按照產品說明書上列示的預期收益率支付給投資者本金+收益。
2. 產品收益的展現形式不同
由上文的定義解釋,不難理解,凈值型和預期收益型產品的收益展現形式不同:前者的產品收益隨市場行情波動,類似基金,以凈值和份額的方式,來計算收益率;而後者突出預期收益,凈值走勢較為平穩。
3. 「業績基準」取代了「預期收益率」
以前買理財很簡單,看個「預期收益率」就行了。然而凈值型產品的出現,刷新了大家對銀行理財的認知——「預期收益率」齊刷刷都改成了「業績基準」。
4. 收益更有潛力
相比傳統理財相對固定的收益率,凈值型產品的業績基準打破了預期收益率封頂的固有模式,或有更高的收益空間。通過超額業績的分成,投資者可能獲得比預期收益率更高的實際收益。
5. 流動性相對更好
開放式凈值型理財產品通常會約定最短持有期,期滿後投資者每周或每月都可在開放日進行申購和贖回。相比傳統預期收益型產品未到期無法贖回的特點,凈值型產品在流動性上更加靈活。
6. 估值方式不同
預期收益率產品多數以「攤余成本法」進行估值。所謂攤余成本法,簡單來說就是將持有到期的利息平攤到每個計息日中。這種估值方式凈值波動小,持有體驗好,但缺點是無法及時反映市場波動,若產品達不到預期收益,資管機構則會通過剛兌操作支付投資者本金+收益,潛在風險較大。
7. 信息披露更加透明
對於投資者來說,預期收益型產品的最大弊端是信息的不對稱,在產品運作過程中,投資者無法了解產品底層投資邏輯和實際凈值走勢。
8. 風險評級更豐富
雖然傳統的預期收益型理財產品也有風險等級上的差異,但因其隱含「剛兌」性質,所以從風險收益上對投資者來說感受不明顯。
拓展資料:
銀行理財產品是商業銀行在對潛在目標客戶群分析研究的基礎上,針對特定目標客戶群開發設計並銷售的資金投資和管理計劃。在理財產品這種投資方式中,銀行只是接受客戶的授權管理資金,投資收益與風險由客戶或客戶與銀行按照約定方式雙方承擔。
『貳』 預期收益型和凈值型的區別
1、投資期限有區別:預期收益型理財有明確的投資期限,而凈值型理財則沒有;
2、預期收益有區別:預期收益型理財有預期的預期收益率,有相對穩定的預期收益;而凈值型理財收益每天浮動,無法保障收益大小;
3.投資風險有區別:預期收益型理財由於有預期收益的保障,風險較小,凈值型理財的產品盈虧變化較大,風險也較大。
拓展資料:
一、預期收益型和凈值型理財產品概念的區別
凈值理財是指價值以單位凈值為標志,購買、贖回和收益以單位凈值計算的理財產品。這是一種無擔保浮動收益理財產品。此類產品不具備預期的概念,收益率銀行將根據相關協議在指定日期公布產品的凈值,並最終根據客戶持有的產品份額和相應的凈值支付給客戶。
凈值產品的收益以凈值的形式顯示,能夠准確、真實、及時地反映投資產品的價值。客戶可以根據產品的實際經營情況享受收益或承擔損失。這不僅更有利於保護投資者的利益,也有利於資產管理行業的健康發展,消除風險錯配的隱患。
從本質上講,很難將預期回報產品投資的產品風險及時反映到產品的價值變化上,客戶也無法判斷自己的風險和真實回報。因此,具有不同風險承受能力的客戶很可能購買相同的產品,這導致投資者的收益和風險不匹配,預期收益型和凈值型的區別也主要體現在這兩個方面。
2.兩者收益的區別
預期收益理財產品通過「預期收益率",」顯示其盈利能力,而凈值理財產品顯示其業績基準。根據規定,凈值理財產品不允許使用「年化收入」和「年利率」等詞。
對於預期收益型理財產品,投資者持有到期後,可以獲得相當於預期收益率,的實際收益,這稱為剛性贖回。如果實際回報低於預期回報,它將由銀行承擔。同樣,如果實際回報高於預期回報,投資者將得不到資金的這一部分。
凈值理財產品的收益不具有剛性贖回的性質,損益全部由投資者自己承擔,這使得收益更加不穩定。投資者持有到期後的實際回報可能低於業績基準或高於業績基準。
3.兩者風險的區別
凈資產理財產品的投資范圍比預期收益理財產品更廣。除了現金、存款、國債和央行票據等固定收益資產,它還包括風險稍高的產品,如可轉換債券和可交換債券。但總的來說,凈資產理財產品的風險與預期收益理財產品的風險相似,大多數屬於中低風險產品。
凈值型是目前銀行財務管理的主流趨勢,預計未來收益型產品將越來越少。最重要的是選擇風險承受能力范圍內的產品。
『叄』 凈值型和收益型理財產品哪個好
1、從收益計算方式來看
收益型理財產品有預期收益率,對於投資者來說較為直觀,可通過預測來了解可能獲得的預期收益。計算公式為:到期收益=本金*理財天數*年化收益率/365天。
凈值型理財產品不設預期收益率,以單位凈值標示價值,收益和產品凈值有關系。為了方便投資者理解,有些凈值型理財產品也會提供一個預估年化收益率。計算公式為:到期收益=贖回日凈值*贖回份額*(1-贖回費)。
2、從流動性來看
收益型理財產品會有投資期限,一般最短為為一個月,在產品沒有到期前無法贖回資金。
凈值型理財產品的流動性相對更靈活一些,會約定一個最短持有期,期滿後有固定的開放日,方便投資者進行申購和贖回。
3、從信息透明度來看
凈值型理財產品類似公募基金,其信息相對更加透明化,需定期發布該產品的當前凈值,公開投資的盈虧情況,投資者也可以根據當前凈值來計算逾期年化收益率。
『肆』 理財產品凈值型和預期收益型有什麼區別
區別的含義
區別是一個漢語詞彙,有區分;辨別的意思。
更多詳情
『伍』 凈值型和收益型理財產品的區別
1、收益計算方式不同:收益型理財產品到期的收益=本金*理財天數*年化收益率/365天,凈值型理財產品到期的收益=贖回日凈值*贖回份額*(1-贖回費率)。
2、投資期限不同:收益型理財產品會有固定的投資期限,只有在到期後才能贖回。而凈值型理財產品沒有固定的投資期限,可隨時贖回。
3、風險的透明程度不同:收益型理財產品的風險不透明,只會顯示預估收益。而凈值型的理財產品透明,每天都會顯示具體的收益情況。
凈值型理財產品與開放式基金類似,為開放式、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沒有預期收益,沒有投資期限。產品每周或者每月開放,用戶在開放期內可以進行申購贖回等操作。
凈值型理財產品沒有預期收益,銀行也不承諾固定收益,實際用戶獲得的收益與產品凈值有關。簡單來說,假設用戶購買時產品的凈值為1,則到了下一個開放日,如果產品凈值變為1.2,則用戶的收益就是1.2-1=0.2;如果凈值變為0.9,則收益為0.9-1=-0.1,也就是虧損0.1。銀行會根據簽署的協議書,在每日、每周或者每月等固定日期公布凈值,用戶可以進行凈值查詢。
基金單位凈值:是當前的基金總凈資產除以基金總份額。人們平常所說的基金主要就是指證券投資基金。證券投資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如下三種:基本分析、技術分析、演化分析,其中基本分析主要應用於投資標的物的選擇上,技術分析和演化分析則主要應用於具體投資操作的時間和空間判斷上,作為提高投資分析有效性和可靠性的重要補充。
1、凈值型理財的收益是和產品凈值有關系的,而收益型理財產品可以在沒有特殊情況下,通過預測來得知可能會獲得的收益。
2、收益型理財產品的投資是有時間限制的,投資以後如果沒有到期是不可以贖回資金的。而凈值型理財就比較靈活,有固定的開放日,可以在開放期間隨意的申購、贖回。
3、凈值型理財產品收益比收益型理財高,但是如果行情不好,也會有虧損。而收益型理財就較穩定。
『陸』 理財凈值型和收益型區別
首先,凈值型的理財產品是沒有預期收益率的,銀行不會承諾固定收益。一般是在產品到期後,根據產品的實際市場投資報價來計算客戶的收益的,這一點和普通的收益型理財產品不同。一般收益型理財產品的收益=本金×理財天數×年化收益率/365天,而凈值型理財產品的收益=贖回日凈值×贖回份額×(1-贖回費)。
其次,凈值型理財產品的流動性一般也要高於普通的收益型理財產品,因為通常收益型理財產品不到期是無法贖回的。但凈值型的理財產品,是沒有投資期限的,像那些開放式的產品在每周或每月有開放日,申購贖回就相對會靈活一些。
拓展資料:
常見產品
第一大類是固定收益類的理財產品、常見的有銀行理財產品、信託理財產品。
第二大類是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以銀行發行為主。
第三類是非保本浮動收益類理財產品、主要分為銀行理財產品和證券投資理財產品。
貨幣基金
所謂貨幣基金是一種主要投資央行票據、記賬式國債、金融債、協議存款等穩健型金融產品的開放式基金,因為它不像其他開放式基金一樣有認購和贖回費用,所以投資者可以把它當成「活期儲蓄」,而隨時購買和贖回,從發出贖回指令到可以取現一般需要2至3個工作日。
申購基金
定期定額申購基金很適合工薪族達到強制儲蓄的目標。已上市的各種開放式基金的數目已達到上百隻,它們的主發行渠道就是銀行。那麼,經常光顧銀行的工薪族,不妨選定其代銷的某隻基金,跟銀行簽訂一個協議約定每月扣款金額,以後每月銀行就會從你的資金賬戶中扣除約定款項,劃到基金賬戶完成基金的申購。
這種方式有利於分散風險,長期穩定增值。這種投資法,不必掌握太多的專業知識,不必費心選定購買的時點,只需耐心一些堅持中長期持有,並且在一般情況下,基金定投的收益會高於零存整取的利息。正因為此,它甚至是工薪族為孩子儲備教育金或籌劃養老金的一個優良選擇。
定期定額買基金,選定哪只基金特別重要。一般來說,這種投資方式適合股票型基金或偏股票型混合基金,選擇的重要標準是看它的長期贏利能力。
月計劃
一些股份制銀行有一種「月計劃」的存款方式,年收益可達到活期存款的3.3倍,通知存款的1.5倍,只要單個賬戶余額超過1萬元,就可以在每月下旬與銀行約定理財月計劃,銀行每月1日對外發布上期收益情況,並容許投資者在每月5日至25日終止方案,以保證資金的流動性,預期年收益率為1.7%至2.05%。
『柒』 凈值型和預期收益型區別是什麼
區別如下:
1、收益計算方式不同。
凈值型的理財產品是沒有預期收益率的,銀行不會承諾固定收益。一般是在產品到期後,根據產品的實際市場投資資產估值來計算客戶的收益,這一點和普通的收益型理財產品不同。一般收益型理財產品的收益=本金×理財天數×年化收益率/365天,而凈值型理財產品的收益=贖回日凈值×贖回份額×(1-贖回費)。
2、流動性不同。
以往的收益型產品一般為封閉式產品,而資管新規要求封閉式產品最短期限為90天,封閉期客戶不能申購或贖回產品,產品到期日,客戶收回本金和收益。而凈值型產品多為開放式產品,在開放期內客戶可以根據自身資金安排申購或贖回產品份額,目前市場上的凈值型產品開放期較多:每日開放、每周開放、雙周開放、每月開放、每季開放、半年開放、1年開放等等。客戶選擇較多,利於客戶資金合理安排,實現收益最大化和流動性最優的安排。
(7)理財凈值與收益型哪個好擴展閱讀:
凈值型理財是以單位凈值標示價值,並以該凈值來申購、贖回和計算收益,。它沒有預期收益的概念,產品根據運作情況享受到期或贖回損益,屬於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
凈值型理財的特點呢
(1)產品初始凈值為1,有盈虧時就會變動。客戶根據產品到期日或贖回日凈值自負盈虧。
(2)凈值不是實時變動的,而是根據產品說明書,選擇固定周期公布。
(3)一般會設置業績比較基準,超額收益部分也會在產品說明書里進行說明,如何分層後端收益。
需要說明的是,在投資組合中,可能會有個別資產的收益率小於0,這說明,這項資產的投資回報率會小於無風險利率。一般來講,要避免這樣的投資項目,除非你已經很好到做到分散化。下面一個問題是單個資產的收益率:一項資產的預期收益率與其β值線形相關:資產i的預期收益率E(Ri)=Rf+βi[E(Rm)-Rf]其中: Rf:無風險收益率E(Rm):市場投資組合的預期收益率βi: 投資i的β值。E(Rm)-Rf為投資組合的風險溢酬。整個投資組合的β值是投資組合中各資產β值的加權平均數,在不存在套利的情況下,資產收益率。對於多要素的情況:E(R)=Rf+∑βi[E(Ri)-Rf]其中,E(Ri): 要素i的β值為1而其它要素的β均為0的投資組合的預期收益率。首先確定一個可接受的收益率,即風險溢酬。風險溢酬衡量了一個投資者將其資產從無風險投資轉移到一個平均的風險投資時所需要的額外收益。風險溢酬是你投資組合的預期收益率減去無風險投資的收益率的差額。這個數字一般情況下要大於1才有意義,否則說明你的投資組合選擇是有問題的。風險越高,所期望的風險溢酬就應該越大。風險收益性在美國等發達市場,有完善的股票市場作為參考依據。就目前我國的情況,從股票市場尚難得出一個合適的結論,結合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率來估計風險溢酬未嘗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捌』 凈值型和收益型理財產品哪個好
1、從收益計算方式來看
收益型理財產品有預期收益率,對於投資者來說較為直觀,可通過預測來了解可能獲得的預期收益。計算公式為:到期收益=本金*理財天數*年化收益率/365天。
凈值型理財產品不設預期收益率,以單位凈值標示價值,收益和產品凈值有關系。為了方便投資者理解,有些凈值型理財產品也會提供一個預估年化收益率。計算公式為:到期收益=贖回日凈值*贖回份額*(1-贖回費)。
2、從流動性來看
收益型理財產品會有投資期限,一般最短為為一個月,在產品沒有到期前無法贖回資金。
凈值型理財產品的流動性相對更靈活一些,會約定一個最短持有期,期滿後有固定的開放日,方便投資者進行申購和贖回。
3、從信息透明度來看
凈值型理財產品類似公募基金,其信息相對更加透明化,需定期發布該產品的當前凈值,公開投資的盈虧情況,投資者也可以根據當前凈值來計算逾期年化收益率。
拓展資料
理財產品,即由商業銀行和正規金融機構自行設計並發行的產品,將募集到的資金根據產品合同約定投入相關金融市場及購買相關金融產品,獲取投資收益後,根據合同約定分配給投資人的一類產品。
銀保監會發布《理財公司理財產品銷售管理暫行辦法》,強化理財產品銷售流程管理,明確了理財產品銷售過程中的多項禁止性行為,以切實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辦法自2021年6月27日起施行。
債券型
投資於貨幣市場中,投資的產品一般為央行票據與企業短期融資券。因為央行票據與企業短期融資券個人無法直接投資,這類人民幣理財產品實際上為客戶提供了分享貨幣市場投資收益的機會。
掛鉤型
產品最終收益率與相關市場或產品的表現掛鉤,如與匯率掛鉤、與利率掛鉤、與國際黃金價格掛鉤、與國際原油價格掛鉤、與道·瓊斯指數及與港股掛鉤等。
QDII型
所謂QDII,即合格的境內投資機構代客境外理財,是指取得代客境外理財業務資格的商業銀行。
QDII型人民幣理財產品,簡單說,即是客戶將手中的人民幣資金委託給合格商業銀行,由合格商業銀行將人民幣資金兌換成美元,直接在境外投資,到期後將美元收益及本金結匯成人民幣後分配給客戶的理財產品。
電子現貨
新型的投資理財產品
投資渠道
理財產品一般通過商業銀行或非銀行金融機構可以購買。
傳統渠道包括: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期貨公司、基金公司。
新興渠道包括:第三方理財機構、綜合理財服務機構
收益率
如廣告中的收益率是年收益率還是累積收益率;產品是否代扣稅、廣告中的收益率是稅前收益率還是實際收益率。
『玖』 理財收益型和凈值型區別
首先,凈值型的理財產品是沒有預期收益率的,銀行不會承諾固定收益。一般是在產品到期後,根據產品的實際市場投資報價來計算客戶的收益的,這一點和普通的收益型理財產品不同。一般收益型理財產品的收益=本金×理財天數×年化收益率/365天,而凈值型理財產品的收益=贖回日凈值×贖回份額×(1-贖回費)。
其次,凈值型理財產品的流動性一般也要高於普通的收益型理財產品,因為通常收益型理財產品不到期是無法贖回的。但凈值型的理財產品,是沒有投資期限的,像那些開放式的產品在每周或每月有開放日,申購贖回就相對會靈活一些。
『拾』 凈值型理財和收益型理財的區別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凈值型理財和收益型理財投資期限不同,收益不同,風險也不相同。
一、投資期限
收益型理財有明確的投資期限,到期投資人贖回,拿到收益;而凈值型理財沒有投資期限,在開放期隨時可贖回。凈值型理財產品可以隨時贖回,靈活性比收益型理財高。收益型理財一般不允許提前贖回,即使能夠提前贖回,也要扣除手續費,不太劃算。投資期限不同:收益型理財產品會有固定的投資期限,只有在到期後才能贖回。而凈值型理財產品沒有固定的投資期限,可隨時贖回。
二、收益
收益型理財有預期的收益率,收益有一定保障;而凈值型理財不知道有多少收益,收益按照凈值增減來計算,每天浮動。收益計算方式不同:收益型理財產品到期的收益=本金*理財天數*年化收益率/365天,凈值型理財產品到期的收益=贖回日凈值*贖回份額*(1-贖回費率)。
三、風險
凈值型理財屬於非保本浮動型產品,而收益型理財有「預期收益」保障,容易讓投資人忽視理財風險。風險的透明程度不同:收益型理財產品的風險不透明,只會顯示預估收益。而凈值型的理財產品透明,每天都會顯示具體的收益情況。凈值型理財產品類似開放式基金,在開放期內可隨時申購、贖回,凈值類產品收益與產品凈值有關。【舉例:購買時產品凈值為1,下一個交易日,如果產品凈值變為1.2,則每份收益為1.2-1=0.2
關於凈值型理財產品與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的區別?
在實踐中,收益率上,「凈值型理財」也要低於「銀行預期收益理財」。
因為對銀行來說,雖然負債型產品型的「銀行預期收益理財」所超額實現的收益,會被銀行沒收作為浮動管理費。但凈值型理財,卻使用了「前端扣費」,以收取更高的「銷售費+管理費+託管費」來變相地把超額收益也收取掉了(個別銀行還要加收申購費和贖回費)。而後者的收費形式可謂是旱澇保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