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金融市場其具體內涵如何
① 金融市場的含義功能及其現階段主要問題有哪些
金融市場,指具有一定規模的資金融通、貨幣借貸和買賣有價證券的活動和場所。金融市場不一定要在固定的場所中,通過電子通訊等方式完成的交易也可以被認為是金融市場的一部分。
遠在金融市場形成以前,信用工具便已產生。它是商業信用發展的產物。但是由於商業信用的局限性,這些信用工具只能存在於商品買賣雙方,並不具有廣泛的流動性。隨著商品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在商業信用的基礎上,又產生了銀行信用和金融市場。
形成:
銀行信用和金融市場的產生和發展反過來又促進了商業信用的發展,使信用工具成為金融市場上的交易工具,激發了信用工具潛在的重要性。
在現代金融市場上,信用工具雖然仍是主要的交易工具,但具有廣泛流動性的還有反映股權或所有權關系的股票以及其他金融衍生商品,它們都是市場金融交易的工具,因而統稱為金融工具。
② 如何理解金融和金融市場含義
你可以參考網路啊
金融市場:
是指資金供應者和資金需求者雙方通過信用工具進行交易而融通資金的市場,廣而言之,是實現貨幣借貸和資金融通、辦理各種票據和有價證券交易活動的市場。 金融市場又稱為資金市場,包括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是資金融通市場。
金融;
簡單來說,金融就是資金的融通。
金融是貨幣流通和信用活動以及與之相聯系的經濟活動的總稱,廣義的金融泛指一切與信用貨幣的發行、保管、兌換、結算,融通有關的經濟活動,甚至包括金銀的買賣,狹義的金融專指信用貨幣的融通。
③ 金融的含義
什麼是金融
其他回答 共 3 條金融學的歷史在經濟學中令人吒舌的短。經濟學家們早就意識到信用市場的基本經濟功能,但他們並未熱衷到在此基礎之上做進一步的分析研究。正因為如此,關於金融市場的早期觀點大多非常直觀,而且絕大多數都是由實業家們提出來的。而對金融市場進行開創性理論研究的 Louis Bachelier (1900) 似乎根本就被理論家和實業家們所忽視和遺忘了。
投資組合理論
以上事實並不意味著早期經濟學家們忽視了金融市場。Irving Fisher (1906, 1907, 1930) 早就描述了信用市場在經濟活動中的基本功能,尤其是其作為在時間上分配資源的作用--他已經認識到風險在這一過程中的重要性。之後 John Maynard Keynes (1930, 1936), John Hicks (1934, 1935, 1939), Nicholas Kaldor (1939) 及 Jacob Marschak (1938) 在他們發展貨幣理論的過程中,也已經開始孕育不確定性 (uncertainty) 具有重要意義的投資組合理論了。
但是對於那一時期的很多經濟學家來說,金融市場仍然被認為只不過是純粹的「賭場」而非真正的「市場」。他們認為資產價值大多是由資本收益的期望和反期望決定的,因此它們是「自己被自己套牢」了。John Maynard Keynes 的「選美」類比是其中代表性的觀點。
因為如此,很多人對投機行為的研究費了不少筆墨(投機行為即為今後零售所需而進行的商品或資產買入或短期賣出的行為)。比如說,John Maynard Keynes (1923, 1930) 和 John Hicks (1939) 在其對期貨市場的開創性文章中論述道,商品交割的期貨合同的價格通常要低於該商品未來現貨交割價的期望值 (Keynes稱之為「正常交割延遲」) Keynes 和 Hicks 認為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套期保值者將他們的價格風險轉讓給了投機者以換取風險溢價(Cat 註:亦稱風險貼水)。Nicholas Kaldor (1939)則分析了投機活動是不是能穩定價格的問題,這在很大程度上擴展了Keynes 的流動性偏好理論。
(後來 Holbrook Working (1953, 1962) 則認為套期保值者和投機者的動機沒有任何區別。這一論點引發了早期的實證研究浪潮-- Hendrik Houthakker (1957, 1961, 1968, 1969) 發現有利於正常交割延遲的證據而 Lester Telser (1958, 1981)則發現了不利證據。)
John Burr Williams (1938) 是挑戰經濟學家對金融市場是「賭場」觀點及資產定價問題的先鋒之一。他認為金融資產的價格反映了該資產的「內在價值」,其可以用該資產未來預期股利現金流的折現價來表示。這一「基本派」觀點與 Irving Fisher (1907, 1930) 的理論,以及諸如Benjamin Graham等實業家的「價值投資」方法不謀而合。
Harry Markowitz (1952, 1959)意識到當「基本派」觀點依賴於對未來的預期時,風險因素必須要起作用,從而由Jonh von Neumann 和 Oskar Morgenstern (1944) 創立的預期效用理論可以得到非常有效的利用。Markowitzd 在風險-收益協調均衡的前提下系統闡述了最佳投資組合選擇理論--該理論從此成為「現代投資組合理論」(簡稱「MPT」)的前身。
如之前所述,關於最優投資組合分配的早期觀點早就已經在Keynes, Hicks, 及Kaldor等人的貨幣理論中被提及和考慮到,因而James Tobin (1958) 將貨幣因素加入Markowitz的理論中得到著名的「兩基金分離定理」也是非常符合邏輯的一步。Tobin 有效的論證了經濟個體將通過投資在一種無風險資產(貨幣)和唯一的風險資產組合(這一組合對所有人都相同)來分散其儲蓄風險。Tobin 聲稱,對風險的不同態度,僅導致貨幣和該唯一風險資產的組合不同而已。
Markowitz-Tobin理論並不是非常實用。特別是估計風險分散化利益時要求實業家們計算每一對資產收益間的協方差。William Sharpe (1961, 1964) 和 John Lintner (1965) 在他們的資產定價模型(CAPM)中解決了這一操作性困難。他們論證了只要計算每一種資產和一個市場指數之間的協方差便可以得到和Markowitz-Tobin同樣的結果。由於計算量大大減少到這一模型中少量的幾項(betas,貝塔系數),最優投資組合選擇具備了計算上的可行性。很快的,實業家們就開始運用CAPM了。
CAPM後來受到了Richard Roll (1977, 1978)一系列實證上的批判。可以對其取而代之的改良理論之一為Robert Merton (1973) 的跨期資產定價模型。Merton的方法和理性預期假設引導了後來Cox, Ingersoll 和 Ross (1985) 的資產價格偏微分方程,他的模型可能離Robert E. Lucas (1978) 的資產定價理論僅一步之遙。
另一個更有意思的可以取代CAPM的理論是Stephen A. Ross (1976) 的「套利定價理論」(APT)。他的方法偏離了CAPM中風險與資產的邏輯,卻全面發展了關於「套利定價」的觀點。如Ross所聲稱的,套利的理論推導在他的這一理論中並不具有唯一性,但實質上卻是所有金融理論中的基礎邏輯和方法論。如下的著名金融定理解釋了Ross的觀點。
Fisher Black 和Myron Scholes (1973) 著名的期權定價理論及Robert Merton (1973) 的理論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對套利的邏輯推導。直覺上來說,如果期權收益可以由一個由其他資產組成的投資組合復制的話,那麼這個期權的價值一定等於該投資組合的價值,否則的話就會存在套利的機會。套利的邏輯還被M. Harrison 和David M. Kreps (1979), 及Darrell J. Duffie 和Chi-Fu Huang (1985) 用來計算多期(即「長期存在的」)證券。所有這些還反映在由Roy Radner (1967, 1968, 1972), Oliver D. Hart (1975) 及其他經濟學家等創立的關於(完全和不完全)資產市場一般均衡的新瓦爾拉斯理論中。
著名的關於公司金融結構與公司價值無關性的Modigliani-Miller定理(簡稱「MM」定理)也應用了套利的基本邏輯。這一由Franco Modigliani 和 Merton H. Miller (1958, 1963) 創立的著名定理可以看成是最初由Irving Fisher (1930) 創立的「分離定理」的一個推廣。事實上,Fisher認為在完全和有效的資本市場上,私人企業主的生產決策和企業主自己多期的消費決定應當是相互獨立的。他的意思是說,企業的利潤最大化生產計劃將不會受到企業主的借貸決定的影響,即生產決策和融資決策是相互獨立的。
Modigliani-Miller 在套利假設下擴展了Fisher 的這一定理。將企業看作是資產,對具有不同融資政策的企業來說,如果它們基本的生產決策是相同的話,那麼這些企業的市場價值就應當是相同的。否則的話就會存在套利機會。因此,不管公司的融資結構如何,套利機會的存在保證了公司的價值一定相同。
④ 如何理解金融市場的內涵,它與普通商品市場有何不同
金融市場是指以金融資產為交易對象而形成的供求關系及其機制的總和。金融資產是指一切代表未來收益或資產合法要求權的憑證,亦稱為金融工具或證券。可分為基礎性金融資產和衍生性金融資產。前者包括債務性和權益性資產;後者包括遠期、期貨、期權和互換。
⑤ 國際金融市場的概念是什麼
在國際領域中,國際金融市場顯得十分重要,商品與勞務的國際性轉移,資本的國際性轉移、黃金輸出入、外匯的買賣到國際貨幣體系運轉等各方面的國際經濟交往都離不開國際金融市場,國際金融市場上新的融資手段、投資機會和投資方式層出不窮,金融活動也凌駕於傳統實質經濟活動之上,成為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主導因素。
國際金融市場的含義
(1)狹義概念:國際間長短期資金借貸的場所。
(2)廣義概念:指從事各種國際金融業務活動的場所。此種活動包括居民與非居民之間或非居民與非居民之間,一般指的概念國際金融市場的劃分
國際金融市場可以按照不同的分類方法來劃分。
(一)、按性質不同:
傳統國際金融市場:從事市場所在國貨幣的國際信貸和國際債券業務,交易主要發生在市場所在國的居民與非居民之間,並受市場所在國政府的金融法律法規管轄。
新興離岸金融市場:其交易涉及所有可自由兌換的貨幣,大部分交易是在市場所在國的非居民之間進行的,業務活動也不受任何國家金融體系規章制度的管轄。
(二)、功能不同劃分:
國際外匯市場:由各類外匯提供者和需求者組成的,進行外匯買賣,外匯資金調撥,外匯資金清算等活動的場所。
國際貨幣市場:指資金借貸期在1年以內(含1年)的交易市場,或稱短期資金市場。
國際資本市場:指資金借貸期在1年以上的中長期信貸或證券發行,或稱長期資金市場。
國際黃金市場:指專門從事黃金交易買賣的市場。
(三)融資渠道不同:
國際信貸市場:主要從事資金借貸業務,按照借貸期限長短由可劃分為短期信貸市場和長期信貸市場。
證券市場:是股票,公司債券,和政府債券等有價證券發行和交易的市場,長期資本投資人和需求者之間的有效中介,是金融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
國際金融市場的作用
1.大規模的國際資金的運用、調撥,合理高效地進行配置調節。生產和資本國際化。
2.調節各國國際收支。①匯率自動調節;②國際儲備動用;③金融市場上借貸籌措資金,維護一國國際收支。
3.暢通國際融資渠道,能使一些國家;產順利地獲得經濟發展所需資金。聯邦德國和日本的興起就依賴歐洲貨幣市場;亞洲貨幣市場對亞太地區經濟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4.銀行業務國際化。跨國銀行,各國銀行通過市場有機地聯系在一起,在國際間建立了良好信用關系。
資金餘缺的調配,極大地推動了第三世界經濟發展,從而使整個世界煥然一新。
當然也會產生消極影響,游資的沖擊,危機傳播,投機存在帶來了諸多不安。
⑥ 如何理解金融市場的內涵
你這個問題可以寫成一本百萬字的巨著,這些書很多,你到書店金融管理類區就很多。
歸根結底金融市場不就是是尋求利益的增長嘛。
⑦ 金融的涵義是什麼,具體指的又是什麼
中文「金融」所涵蓋的范圍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金融 ——指與物價有緊密聯系的貨幣供給,銀行與非銀行金融機構體系,短期資金拆借市場,證券市場,保險系統,以及通常以國際金融概括的這諸多方面在國際之間的存在,等等。狹義「金融」——指有價證券及其衍生物的市場,指資本市場。洋人對Finance一詞的用法也並非一種,而有最寬的、最窄的和介於兩者中間的三種。寬口徑的如Oxford、Webster』s這類字典和一些網路全書對Finance的解釋是:Monetary affairs, management of money, pecuniary resources…..;窄口徑的如Palgrave新經濟學詞典對Finance釋則是:The primary focus of finance is the working of the capital market and the supply and the pricing of capital assets.可見,中文「金融」與英文「Finance」雖然都有廣義與狹義之分,但並非一一對應。
我們認為,簡單地說,金融就是資金的融通,即由資金融通的工具、機構、市場和制度構成的有機系統,是經濟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含義是一種廣義的金融涵義。本書將根據這一涵義來討論金融問題和構建金融學體系。
根據金融系統中個體與整體的差異,我們可以把金融劃分為微觀金融和宏觀金融兩部分。微觀金融(Micro-finance)是指金融市場主體(投資者、融資者;政府、機構和個人)個體的投資融資行為及其金融資產的價格決定等微觀層次的金融活動。宏觀金融(Macro-finance)則是金融系統各構成部分作為整體的行為及其相互影響以及金融與經濟的相互作用。金融作為資金融通活動的一個系統,是以各個微觀主體個體的投融資行為為基礎,工具、機構、市場和制度等構成要素相互作用並與經濟系統的其他子系統相互作用的一個有機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