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應對去杠桿引起的金融風險
㈠ 如何貫徹落實金融去杠桿防風險工作
推進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穩健的貨幣政策需要加大靈活度,貨幣政策應為結構性改革提供合適的條件;積極的財政政策需要更加有力,財政赤字需要逐步提高;中國將努力化解過剩產能和房地產庫存,將幫助農村居民在城市定居置業;中國將更注重供給側改革;承諾堅持開放政策;繼續採取措施防範金融風險;繼續創新驅動的策略;將鼓勵大眾創新和萬眾創新。 中國將鼓勵房地產開發商降低房價,以此作為去房地產庫存的措施之一;將促進房地產開發企業整合,鼓勵其轉變營銷策略;過時的(房地產市場)限制措施應予以撤銷
㈡ 中國如何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
近日,央行行長周小川在《黨的十九大報告輔導讀本》發表題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的署名文章。周小川在解讀十九大報告時,重點圍繞當前我國面臨的金融風險表現、成因及對策展開論述,著重強調防止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是金融工作的永恆主題。
在周小川的文章中,透露著未來金融行業發展大的政策方向,包括進一步推進金融業的改革開放,這是主動防範金融風險的未來抉擇;金融監管還會進一步強化,除當前實行的加強影子銀行、同業業務、互聯網金融監管外,建立健全對金融控股公司的監管、對非法金融活動和亂辦交易所等亂象嚴格監管,以及加強對監管幹部被監管對象俘獲的利益輸送行為的問責也是未來監管重點;金融監管部門之間的監管協調也將進一步加強,央行將在維護貨幣穩定的職責上進一步維護金融穩定,這也意味著其權責進一步提升;高杠桿是宏觀金融脆弱性的根源,去杠桿會持續下去,在此背景下,貨幣政策不會放鬆,將繼續保持穩健中性;金融企業的公司治理將進一步推進。
此外,周小川還提及了中央和地方監管部門未來監管的幾大重點領域,「一手抓金融機構亂搞同業、亂加杠桿、亂做表外業務、違法違規套利,一手抓非法集資、亂辦交易場所等嚴重擾亂金融市場秩序的非法金融活動。」
在加強黨的領導方面,周小川則強調,黨的領導要同金融企業法人治理必須一體化,必須貫徹到公司治理全過程,形成符合我國國情的金融企業公司治理機制。
系統性風險是指金融機構從事金融活動或交易所在的整個系統(機構系統或市場系統)因外部因素的沖擊或內部因素的牽連而發生劇烈波動、危機或癱瘓,使單個金融機構不能倖免,從而遭受經濟損失的可能性。系統性風險包括政策風險、經濟周期性波動風險、利率風險、購買力風險、匯率風險等。這種風險不能通過分散投資加以消除,因此又被稱為不可分散風險。 系統性風險可以用貝塔系數來衡量。
㈢ 去杠桿引發了經濟金融風險上升,具體表現為哪些方面
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積極穩妥化解產能過剩、化解企業剩餘庫存、防範金融風險金融杠桿簡單地說來就是一個乘號。使用這個工具,可以放大投資的結果,無論最終的結果是收益還是損失,都會以一個固定的比例增加。所以,在使用這個工具之前必須仔細分析投資項目中的收益預期和可能遭遇的風險。另外,還必須注意,使用金融杠桿這個工具的時候,現金流的支出可能會增大,否則資金鏈一旦斷裂,即使最後的結果可能是巨大的收益,投資者也必須要提前出局。
㈣ 我國下半年經濟發展應警惕去杠桿中金融風險嗎
上半年我國為防控金融風險而加大結構性去杠桿力度,金融嚴監管配合穩健中性貨幣政策,廣義貨幣供應和貸款增速穩中略降,但新增社會融資大幅萎縮。1月份至5月份新增社會融資累計減少1.4萬億元,同比下降15.5%,非標融資大幅下降,債市違約增多。我國下半年仍會堅持「結構性去杠桿」,信用條件依然偏緊。
簡言之,可以把去杠桿比作「排雷」或者「拆彈」,既要有針對性地化解處理風險點,又要防止風險點擴散為系統性風險,是一項技術性強、涉及面廣、對政策智慧要求高、難以一蹴而就的工作。具體到今年下半年,需要高度關注、密切防範信用違約傳染擴散風險。
㈤ 企業面對金融風險該怎麼防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今後3年,要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重點是防控金融風險,要服務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促進形成金融和實體經濟、金融和房地產、金融體系內部的良性循環,做好重點領域風險防範和處置,堅決打擊違法違規金融活動,加強薄弱環節監管制度建設。
「金融和實體經濟的良性循環,指的是要求金融回歸本源,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與房地產的良性循環,則應是要求重塑金融與房地產之間的關系,金融不但要配合房地產調控,防範房地產泡沫引發金融風險,同時也要服務於房地產長效機制的建立,以資金和服務創新支持廉租房建設和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金融體系內部的良性循環,則是要繼續減少資金空轉,禁止過度期限錯配、嚴禁監管套利等,繼續深入整治市場亂象,減少由此產生的跨市場、跨行業、跨領域的金融風險,促進脫實向虛的資金進一步回歸本源,更多投向實體經濟。」中國社科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說。
降低宏觀杠桿率,防範重點領域風險
12月13日,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和建行、中國人壽簽署《中船集團降杠桿暨市場化債轉股投資協議》,合力推進市場化債轉股業務。中船集團與建行簽訂240億元意向性投資額的債轉股框架協議,再由三方共同出資設立中船降本增效私募投資基金,首期規模75億元,由建信(北京)投資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國壽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共同負責管理運作。三方運營所獲資金主要用於償還存量債務,降低企業杠桿率。
高杠桿是金融脆弱性的總根源。曾剛分析說,宏觀杠桿率高會帶來潛在的金融風險:一是貨幣信貸增長超過實體經濟需要,容易導致金融脫實向虛和資產泡沫,尤其是房地產市場泡沫;二是部分經濟主體的債務負擔過高,如地方政府過度負債,不僅存在潛在的償付危機,還扭曲了金融資源的配置。
2017年,通過強監管治理金融脫實向虛,同時積極推動企業部門,尤其是國有企業降杠桿,我國宏觀杠桿率呈現穩中趨降的態勢,債務風險趨於下降。根據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最新數據,截至2017年三季度末,我國總體杠桿率為239%,較一季度累計微升1.5個百分點,總體態勢趨穩。而企業杠桿率則開始下降,2017年三季度末我國非金融企業杠桿率為154.8%,連續3個季度環比下降或持平,較一季度末累計下降2.9個百分點,非金融企業杠桿率下降趨勢進一步確立,宏觀高杠桿的風險正在有序消解過程中。
重點領域風險防範和處置,堅決打擊違法違規金融活動。中國銀行業協會行業發展研究委員會副主任董希淼分析:「監管部門對銀行業、證券業和保險業『強監管』將持續推進,比如,銀行體系的同業業務和資管業務,而非持牌金融機構從事的違法違規金融活動將會被清理,現在風險主要集中在互聯網金融和民間金融領域。下一步,應繼續抓好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活動不放鬆,進一步彌補在監管協調和制度建設等方面的監管短板,從源頭把控、過程嚴管、事後追責等方面採取更有力措施,構建針對互聯網金融和民間金融的監管閉環,切實防範和化解突出風險,維護好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維護好金融秩序和社會穩定。」
建立強監管長效機制
未來金融監管將怎麼走?曾剛說,在防控金融風險方面,基本延續了今年7月召開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提出的幾個方向。2017年,金融監管部門專項整治市場亂象,彌補制度短板,下一步則是要加強薄弱環節監管制度建設,建立防控風險的長效機制,把短期治理亂象的成效通過更完善的制度建設鞏固起來。防風險、強監管並不是短期內抑制資產泡沫,而是會延續之前的政策,在長期內「將防風險進行到底」。
「一直以來,政策就是在穩增長和防風險目標之間尋求平衡點。前幾年,更多強調穩增長。現在把防風險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意味著明年的貨幣政策、監管政策會保持定力,不會因為經濟增速放緩而放鬆金融強監管的趨勢。」曾剛說。
「貨幣政策保持穩健中性,充分體現了中央高層為經濟穩增長、配合去杠桿營造合適貨幣金融環境的初衷。」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分析,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管住貨幣供給總閘門」,這意味著明年貨幣政策保持流動性合理穩定仍是主要目標,強調「中性」意味著不會進一步收緊,特別是考慮到強監管、嚴規范下金融部門會有收緊的實際效果,「中性」政策要求更加靈活地運用多重工具平抑市場波動,化解金融體系中可能存在的潛在流動性風險,以保持宏觀流動性總體適度和利率水平相對穩定。
連平說,預計未來一個時期金融去杠桿進一步深化推進,金融強監管力度不減,一系列類似資管新規的監管新政還將陸續出台。從主要領域來看,預計銀行表外業務、互聯網金融、「僵屍企業」處置以及金融控股公司等將被重點監管。
做好每一步,決策就是正確。
㈥ 怎樣把握好金融去杠桿與服務實體經濟的關系
目前來看,去杠桿在推進過程中確實存在「一刀切」等現象,一些杠桿率比較低的民營企業更感到融資困難。一方面,這是由於我國以間接融資為主,商業銀行又傾向於把資金投向具有預算軟約束的國有企業;另一方面,民營企業往往缺乏抵押品、財務制度不完善、生產經營信息不透明,風險比較大,金融機構在信用收緊下更不願意把資金投向民營企業。
相關人士建議,應繼續通過定向降准、加強MPA(宏觀審慎評估體系)考核等方式引導資金流向民營企業,限制高杠桿率企業融資。鑒於信用收縮容易造成「一刀切」,去杠桿還可通過加快處理僵屍企業、債轉股、資產證券化、混改等多種方式進行。同時,我國企業生產經營成本較高,可通過減稅、增厚企業利潤的方式去杠桿。
㈦ 金融業如何去杠桿防風險
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金融業成為大規模外溢效應的渠道,國際資本流動透過金融機構網路跨境交易形成的外部沖擊日益顯著,實行靈活匯率的國家也難免資本流動沖擊。2008年面對外部沖擊,歐盟內部各國紛紛「以鄰為壑」,各自為國內所有銀行存款提供全額擔保,避免資金外流維持銀行系統的流動性。「蒙代爾三難困境」理論框架受到質疑,美元作為最主要國際儲備貨幣美國貨幣政策是全球流動性周期的重要驅動力之一,對國際跨境信貸流動和金融市場杠桿有重大影響,匯率自由浮動難以抑制資本流動確保貨幣政策獨立。受流動性周期影響的經濟體,從「三難困境」:無法同時實現貨幣政策獨立、匯率穩定、資本自由流動,變為資本自由流動還是貨幣政策獨立的「兩難」選擇。其政策含義是:實施宏觀審慎管理,加強金融市場杠桿交易監管,切斷外部沖擊傳導渠道,可確保貨幣政策獨立穩定金融形勢。
流動性的實質源於貨幣創造,第一層次是貨幣當局供應基礎貨幣創造流動性。第二層次是銀行以及影子銀行體系通過信用擴張期限轉換派生存款創造流動性。這意味貨幣政策能否不受干擾服務於充分就業、物價穩定等宏觀經濟目標,取決於貨幣當局是否能夠控制流動性來源。
從流動性供給層次看,基礎貨幣提供的流動性要比市場內生杠桿交易衍生的流動性穩定。貨幣乘數代表了銀行、影子銀行體系等信用(債務)創造貨幣的程度,一定程度也表明了金融系統的杠桿水平。中國貨幣乘數從2011年3.79升至2017年4月的5.33,達到1997年以來的歷史高位。
貨幣乘數高表明基礎貨幣不足,貨幣供應的增長嚴重倚賴貨幣派生渠道信用創造貨幣,流動性更多是由債務杠桿交易提供。這類杠桿交易主要由風險偏好上升驅動,金融機構加杠桿加大同業拆借、回購等短期融資,配置公司債券、信託受益人權益(公司貸款、信託產品和理財產品)等長期限風險資產,減持優質流動性資產,導致風險資產價格上漲,扭曲風險溢價信用利差縮窄,催生資產泡沫。市場交易量增加烘托下,表面上市場流動性充裕,但這類債務杠桿交易衍生的流動性具有脆弱屬性,資金流動對境內外息差、匯差極敏感。一旦出現市場壓力撤資,這些流動性就可能迅速消失,刺破資產泡沫引致危機。
㈧ 美國在金融危機中去杠桿化有哪些措施
小馬的政策你也看到了 目前來看 危機還具有深層次的沖擊 短期仍不容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