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理財 » 普惠金融商業銀行如何盈利

普惠金融商業銀行如何盈利

發布時間: 2022-01-26 08:10:37

⑴ 為推動普惠金融發展,智慧銀行應當如何做

2018年中國銀行業發展歷程與現狀分析 五大方面揭露發展,融合大技術自我創新改革

中國銀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改革開放40年,人們充分享受到了銀行業改革開放釋放的紅利。銀行體系也從最初的大一統格局逐步發展成為多元化的銀行業金融機構體系,發展模式從最初的粗放式規模比拼,走向了如今的創新推動、精耕細作。

在並不久遠的上世紀90年代末,四大國有銀行還受困於1.4萬億不良貸款,曾被稱為「技術性破產」,但通過體制改革、財務重組、引入境外戰略投資者、掛牌上市,國有大行實現「脫困」並快速崛起。與此同時,一批股份制商業銀行陸續登陸境內外資本市場,又掀起了銀行業改革開放新浪潮,也標志著銀行走向公眾持股的現代企業制度深化之路。

這20年的改革波瀾壯闊,銀行業綜合實力大幅提升,抗風險能力不斷增強。在今年美國《財富》雜志公布的最新世界500強排行榜中,工農中建四大行仍然穩居前50名,交行、招行、浦發、興業、民生等銀行亦均在前300名之內。

如果說成功化解國際金融危機沖擊、躋身全球銀行業前列,是中國銀行業在十年前就已交出的答卷,那麼如今的中國銀行業更多了一份責任與擔當。四大行已全部躋身巴塞爾協議Ⅲ的全球系統性重要銀行之列,中國銀行業也從銀行間無序競爭、高風險運行走到有序發展、風險可控。

改革沒有終點,只有進行時。隨著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面對新一代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大機遇,中國銀行業順勢而為,掀起數字革命,大力發展綠色金融,成為新時代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的排頭兵。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銀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截止到2018年三季度末,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本外幣資產達到264萬億元,同比增長7.0%。其中,大型商業銀行本外幣資產達到98萬億元,佔比37.2%,資產總額同比增長6.9%;股份制商業銀行本外幣資產為46萬億元,佔比17.3%,資產總額同比增長4.0%。

銀行業金融機構本外幣負債243萬億元,同比增長6.6%。其中,大型商業銀行本外幣負債91萬億元,佔比37.3%,負債總額同比增長6.7%;股份制商業銀行本外幣負債43萬億元,佔比17.5%,負債總額同比增長3.4%。

1、從「大一統」到「專行」再到「商行」

時間回到1978年,人民銀行剛剛從財政部獨立出來,那時的「央媽」既行使中央銀行職能,又辦理具體的商業銀行業務,既是金融行政管理機關,又是經營金融的經濟實體,「既是裁判員,又是運動員」。

當改革的號角吹響,金融體制改革大幕緩緩拉開。1979年10月,鄧小平提出「要把銀行作為發展經濟、革新技術的杠桿,要把銀行辦成真正的銀行」。從1979年到1984年的5年間,國有銀行改革開始起步,先後經歷了農行恢復、中行改革、建行獨立與工行分設,國有銀行破殼而出。其間,1983年9月,國務院作出《關於中國人民銀行專門行使中央銀行職能的決定》,央行制度框架初步確立。

從「大一統」到國家專業銀行基本框架確立,一開始四大國有銀行身上都擔負著專業經營的政策性使命,各有分工。

不過,隨著市場經濟改革進一步深化,新的問題接踵而至。在商品經濟條件下,銀行在性質上應該屬於企業類型,即以盈利為目標,通過合法經營以收入抵補支出,努力實現利潤最大化。當我國經濟體制已從單一的計劃經濟向商品經濟發展,就在客觀上要求國有專業銀行進行商業化改革。

於是,中國銀行業改革更進一步,開啟了從專業銀行到商業銀行的再次轉型。一開始,以四大國有銀行為主,它們的改革目標主要集中在企業化經營或運營機制的轉換方面。四大行分工經營的格局逐步被打破,出現了「中行上岸,農行進城,工行下鄉,建行進廠」的競爭格局。

與此同時,從1986年開始,以交通銀行股份制重組為開端,深圳招商銀行中信實業銀行、深圳發展銀行、廣東發展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等一批商業性股份制銀行陸續成立。

在利益機制的驅動下,各專業銀行不僅突破了專業分工的界限,而且開始突破行業分工的界限,開始組建各自的信託投資公司、開辦大量的證券機構,並向房地產、保險、投資等領域拓展,形成了事實上的綜合經營模式。

1993年12月,《國務院關於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中明確提出:實現政策性金融和商業性金融分離,並將國家專業銀行辦成真正的國有商業銀行。至此,我國四大國有專業銀行的改革方向正式定位於商業銀行。

從一元銀行體制到多種類型銀行業金融機構並存,中國銀行業翻開了歷史巨變的第一章。

2、躍谷底:借力AMC脫困重生,飛躍谷底股改上市

中國銀行業的改革並非一帆風順,有輝煌也有低谷。

事實上,前一階段國有專業銀行向國有商業銀行的轉變並不徹底,仍然存在著發展主要靠國家信用和行業壟斷、管理體制實行官本位等諸多問題。

亞洲金融風暴中的1999年,受困於國外金融劇烈波動與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雙重影響,國有商業銀行陷入資本金嚴重不足、不良貸款比例飆升的窘境,機構和人員臃腫、盈利能力和競爭力下降等問題也相繼暴露。1999年,受困於1.4萬億不良貸款的四大國有銀行進退維谷,處境艱難。

抱著壯士斷腕的決心,銀行業商業化改革開始了緊鑼密鼓的布局。1999年,國務院在借鑒國際經驗的基礎上相繼成立東方、信達、華融、長城四大國有資產管理公司(AMC),並規定存續期為10年,分別負責收購、管理、處置相對應的建行、中行和國家開發銀行、工行、農行所剝離的不良資產。

將四大行巨額壞賬剝離,使其成為干凈的「好銀行」,這是一場脫胎換骨的改革。

從不良泥沼中抽身的四大行,終於有餘力將改革的重點聚焦公司治理的現代化,這也為後續上市騰飛蓄力。亞洲金融合作協會秘書長、中國銀行業協會原專職副會長楊再平說,國有銀行改革是中國銀行業改革的主線和主戰場,其一是業務經營商業化和市場化,第二是公司治理現代化,二者缺一不可。

隨著2003年銀監會正式掛牌成立,對銀行業的監管由新成立的銀監會來行使,人民銀行不再肩負具體的金融監管職責,最重要的使命變成了維護金融穩定。至此,正式形成了由人民銀行負責貨幣政策,銀監會、證監會和保監會實施分業監管的「一行三會」格局。

從危機中走出的四大行,在經歷了拆分、專業化、商業化的涅槃後,終於迎來了上市的小輝煌。

2005年10月,建行率先在香港公開發行股票。2006年6月1日和7月5日,中行在香港聯合交易所和上海證券交易所先後公開發行上市;同年10月27日,工行實現A+H股同步上市。2008年10月農行股改方案獲批,標志著國有銀行改革進入收官之戰。

這是一場與自己的賽跑,中國銀行業在發展賽道上不斷超越自我。截至2018年三季度,中國銀行業金融機構本外幣資產達264萬億元,是1999年的約16倍,是1978年的約1389倍。

3、乘東風:股份行快速崛起,走向公眾持股

事實上,比四大行更早上市的,是股份制商業銀行。股份行的掛牌上市,成為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的突破口。

1987年5月,深圳發展銀行以自由認購形式首次向社會公開發售人民幣普通股,成為中國第一家公開發行股票的股份行。1999年11月,浦發銀行成功在上交所掛牌上市,標志著中國股份行的快速崛起。

公眾持股對一家銀行的好處不言而喻,資本金進一步夯實、股權結構清晰、公司治理優化,為銀行業的改革和發展提供了新的支點,更為股份行自身注入了迅速擴展經營領域和規模的巨大動能。

事實上,上市後的股份行均呈現出資產規模快速擴張、負債結構優化、利潤高速增長、資產質量提高、盈利能力趨穩等特點,並實現了全國性甚至跨國的網點鋪設和業務經營等巨大變化。

回顧股份行的發展歷程,在成立之初,不少銀行都起步於服務改革開放最具活力的地區經濟。從中國改革開放最具活力的地方輻射到全國,從全國輻射到全球,股份行在迎來自身黃金成長期的同時,也實現著從「立足本地」到「輻射全國、走向世界」的蝶變。

隨著我國對外開放進程的持續推進,股份行「走向世界」的腳步逐漸加快。包括引入境外戰略投資者,開展中外銀行間的深度合作;一些股份制銀行在境外開設分支機構,並購海外銀行,拓寬業務領域,提升跨境金融實力。

4、超車道:經受金融危機考驗,國際化突飛猛進

2008年一場國際金融危機席捲全球,曾經叱吒風雲的「大而不能倒」的華爾街五大投行幾乎全軍覆沒。中國銀行業在危機沖擊下,雖未獨善其身,但卻獨樹一幟。2008年中國銀行業利潤總額、利潤增速、全行業資本回報率三大指標名列世界前茅。

這讓危機籠罩下的全球金融業看到了一線生機,也為中國率先走出金融危機打下了扎實基礎。楊再平說,美國金融行業遭受重創時,中國的銀行業恰恰在全球范圍內表現良好,可謂「一枝獨秀」,這完全得益於中國改革開放。

金融危機前,由於國外銀行絕大部分財務狀況良好,不願意接受被並購,即便有好的並購標的,也會面臨諸多競爭對手,中國銀行業很難對其實施並購。不過金融危機讓全球銀行業,特別是華爾街大銀行損失慘重,而中國商業銀行卻平穩渡過難關,全球銀行業洗牌,為中國商業銀行的跨國經營帶來了良好契機。

雖然中國銀行機構已經做到規模足夠大,但更多是依託中國巨大的經濟體量和市場,真正面向全球客戶,為不同市場類別提供不同產品的國際化能力還有待加強。進一步加強對外開放,便成為突破藩籬的唯一選擇。

通過海外並購實現國際化經營漸成趨勢。經過多年探索,中資銀行的國際化理念正在發生改變,逐漸從設立海外分支機構、代理處轉向參股、並購海外銀行。這是中國銀行業國際化戰略突飛猛進的階段。

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正式提出,在企業「走出去」步伐加快、「一帶一路」倡議縱深發展等契機下,中國銀行業的國際化經營能力不斷提升,並呈現出一些新的發展特徵。中資銀行海外機構布局中,圍繞「一帶一路」的發展尤其迅猛,「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僅三年間,約22家中資銀行在全球63個國家和地區開設了1353家境外分支機構,其中五家大型商業銀行的境外機構數約為1279家。

5、升維度:科技賦能,打造開放銀行

近年來,全球經濟正面臨以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為核心的新一代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重大機遇,創新驅動發展成為引領中國經濟加速發展的新動力。這其中,自然也有中國銀行業科技改革的影子。

從2012年開始,中國銀行業經歷了與互聯網金融同台PK,「如果銀行不改變,我們就改變銀行」的「1.0時代」。隨後,傳統銀行如工、農、中、建與互聯網金融巨頭一拍即合,合作進入蜜月期的「2.0時代」。不過,實際上仍只有極少數銀行能夠主導與互聯網巨頭的合作。

為了擺脫單一渠道對自己發展的局限,銀行一面低調培育自己的內生科技力量,強調技術獨立,用活用好自己的數據稟賦,另一面不斷向外拓展自己的「朋友圈」,打造開放式銀行,終於迎來了「無界開放銀行」的「3.0時代」。

目前,多家銀行紛紛釋放了打造開放銀行的信號。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業務三部主任楊彬認為,開放銀行有三個顯著的特點,即:秉承以服務用戶為中心的理念;通過API介面或SDK等技術實現銀行與第三方之間的數據共享;構建一個生態,聯合產品和服務提供方,滿足用戶的全部需求。

傳統銀行業一貫的優勢是信用風險管控,是流動性管理,是KYC(清楚你的客戶及其產品),是合規,是穩健,是品牌;是線下網點遍布全省、全國甚至境內外;是牌照賦予的存款吸收能力,帶來互聯網金融垂涎的資金成本,以及多牌照框架里的綜合金融能力(不少銀行集團同時具有券商、信託、基金、保險、金融租賃等多牌照)。

而互聯網金融和科技金融公司的生存邏輯,則是流量入口、獲客成本、線上場景以及深得客戶體驗優化之道的產品模式。

傳統銀行實施進一步金融科技賦能,已經初嘗甜頭。智慧銀行與IT系統升級後,差錯率大幅下降,而客戶的便捷程度大大提升。

這是一輪科技推動的改革,也是一輪銀行自我驅動的改革。從自身的優勢出發,銀行將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技術與銀行傳統業務進行深度融合,各顯所長。中國銀行業已經吹響了「科技賦能銀行」的「集結號」。

⑵ 請問大型商業銀行如何參與普惠金融構建

無疑,這個課題極具挑戰性,無論在國際學術界還是在國內學術界,關於,如何支持農業與農村發展,如何在可持續前提下實現對微型客戶的金融支持,均沒有形成共識。 對於很多大型商業銀行而言,支持農村與農業發展仍屬於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范疇,它們將支持農村微型客戶作為一項能夠為金融機構帶來社會認同度與美譽的義務性行為,但並不將其視為能為金融機構帶來盈利機會並實現財務可持續的商業性行為。 出於這樣的理解,大多數大型商業銀行在支持農村與農業發展過程中盡管付出了巨大努力,也進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創新,但農村與農業業務在其業務結構中始終處於陪襯性、補充性的地位。這里要討論的關鍵問題,並非主觀意願問題,而是涉及到大型商業銀行支持農村與農業能否實現財務可持續以及如何以創新性機制實現盈利的問題。 信息經濟學、交易成本理論以及規模匹配理論,為大型商業銀行能否為農業與農村的微型客戶提供金融支持提供了傳統的經典答案。這些理論一致認為,大型商業銀行在服務農業與農村的微型客戶方面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大型商業銀行在搜尋與處理微型客戶信息方面不具備優勢,它們甄別微型客戶信用並防範風險的交易成本較高。因此這些理論認為,從成本-收益的角度考慮,大型商業銀行天然不具備為微型客戶服務的能力。 但問題在於,大型商業銀行難道不能為農村與農業領域的微型客戶服務嗎?全球已有若干成功案例為這個問題提供了答案,其中的關鍵在於機制、體制的創新。通過系統的產品創新、機制創新與制度創新,大型商業銀行不僅可以為農村與農業領域的微型客戶服務,而且可以大幅降低成本、有效控制風險,並從農村與農業領域獲得較為豐厚的商業回報。 筆者最近的研究試圖對傳統的信息不對稱理論、交易成本理論與規模匹配理論提供補充性的解釋框架,這一解釋框架概括來說,就是優勢匹配與要素對接理論。 所謂優勢匹配理論,即每一個商業銀行因其發展歷史、規模、人才結構、內部治理等原因而具備不同的優勢,每一家商業銀行在選擇服務對象時均須考慮其各自的比較優勢,按其比較優勢確定自己戰略定位、服務產業的結構以及服務客戶的結構。 所謂要素對接或要素整合的理論,是指每一家商業銀行在服務微型客戶時均應從整個金融體系的客觀視角去考察,以期實現商業銀行與其他金融機構以及其他市場主體的要素對接。要素對接與要素整合理論的意義在於,要從整個金融體系甚至從整個經濟系統角度來考慮問題,如此則商業銀行服務微型客戶的所有機制障礙與瓶頸均可能得到緩解。而要素對接與要素整合的全部目的,在於降低商業銀行服務於農村微型客戶的信息搜尋成本、信用甄別成本,有效控制信貸風險、客戶道德風險以及系統性風險。 因此,若從單個商業銀行來看,則很多障礙與瓶頸均將極大提升其服務微型客戶的成本,導致其服務微型客戶的意願與績效均極低;但從金融體系以至其他市場主體的系統視角來看,假若商業銀行與保險機構、微型金融機構、擔保機構、農村合作組織進行有效的要素整合,則其服務於微型客戶的績效與意願就會大為提高。 因此,從宏觀決策的角度來說,重點在於為商業銀行服務微型客戶提供機制支持,要從「大金融」的視角來看問題,所謂「功夫在詩外」。筆者從優勢匹配與要素對接理論出發,以大量田野調查與實證研究證明,大型商業銀行的比較優勢在於支持產業化農村市場主體,並以此為契機,引領農業的現代化、產業化與結構提升;同時大型商業銀行應通過機制創新、產品創新與體制創新,通過與其他金融機構和市場主體的有效對接,降低其運營成本與風險。 但從另一方面來說,這些嘗試與探索仍具有試錯的性質,在不同的市場環境、文化環境、法律環境下,商業銀行應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需制宜,根據自己的比較優勢,探索屬於自己的服務農村與農業微型客戶之路。特別應該強調指出的是,商業銀行在整個金融體系乃至市場體系中並不是孤立存在的,商業銀行能否為農村與農業微型客戶提供有效的信貸支持,當然一方面取決於其自身運營能力,但另一方面也在極大程度上受制於整個市場體系的發育程度以及市場機制的完善性與有效性,其中也包括政府的有效運作。 無論抵押擔保機制創新,還是農業保險與農產品期貨市場的發展;無論是農民合作組織的發育,還是現代農業企業的成長;無論是信用產品提供商的有效運作,還是整個社會徵信體系的完善;無論是政府行政管理與協調服務能力的塑造,還是司法體系的有效性與公正性的提升,乃至土地制度變遷、產權保護的嚴格執行等,都會對商業銀行服務農村與農業微型客戶的方式與績效造成極大影響。因此,筆者提出的優勢匹配與要素對接理論,不僅考慮到商業銀行自身的比較優勢與稟賦特徵,而且更要考慮到整個市場體系中的要素整合。 大型商業銀行在構建現代農村普惠金融體系中有著特殊重要的作用,但它只是現代農村普惠金融體系中的一個要素。構建現代農村普惠金融體系必須既要有科學系統的頂層設計,又要有扎實的基礎設施建設。現代農村普惠金融體系的主要特徵是多元化(包含多種產權主體)、多層次(包括大、中、小、微各層次金融機構)、多市場主體(包括信貸市場、保險市場、農產品期貨市場、資本市場等)、廣覆蓋(能惠及最廣大地區、最廣大人群,尤其是邊遠地區、弱勢群體)、可持續(實現財務可持續)。 要建立這樣一個現代農村普惠金融體系,需要付出極大的努力,也需要有相當的耐心。 (作者: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⑶ 什麼叫普惠金融

普惠金融,是指立足機會平等要求和商業可持續原則,以可負擔的成本為有金融服務需求的社會各階層和群體提供適當、有效的金融服務。
小微企業、農民、城鎮低收入人群、貧困人群和殘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體是當前我國普惠金融重點服務對象。大力發展普惠金融,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有利於促進金融業可持續均衡發展,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助推經濟發展方式轉型升級,增進社會公平和社會和諧。
2018年8月5日,由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與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微眾銀行合作編寫的中國普惠金融創新報告(2018)在北京公開發布。10月,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中國普惠金融發展情況報告》摘編版。

⑷ 普惠金融是怎樣發展壯大和紅利釋放的

普惠金融,只是一種低息貸款,並不是慈善,捐贈,其根本還是通過商業可持續的方式,將金融服務覆蓋到非傳統金融用戶人群。隨著國家經濟高速增長,中產階級人口大量增長,中國已經逐步成為中等收入國家,但是中國還有7000多萬貧困人口,減貧任務仍然艱巨。中國政府積極推進普惠金融,可謂是天地良心,於國於民,都是大大有益。


普惠金融過去依靠行政命令,如今依靠技術紅利和制度改革紅利,再加上法律制度的規范和有效執行,整個領域的新的市場紀律和市場規范建立起來,那就是普惠金融大顯身手、大展宏圖的時候,也將給社會和諧發展添加新的助力。

⑸ 鄉里的普惠金融站盈利如何

還想盈利。。這種幾乎不可能盈利,除非你認識一些企業老闆,能拉幾千萬存款。而且這種提成很低的,都被宜農公司扣走了,如果你能拉到幾千萬存款就給農信社當農金員,比這個要好一些。拉不到幾千萬就別搞了,純屬騙押金的

⑹ 普惠金融背景下,銀行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首先,我們需要明白什麼是普惠金融?

普惠金融,是指立足機會平等要求和商業可持續原則,以可負擔的成本為有金融服務需求的社會各階層和群體提供適當、有效的金融服務。

3、設立小微、三農專營支行。很多銀行為了提升服務普惠小微的力度和專業度,設立了小微專營支行或者三農專營支行,專門安排客戶經理做普惠貸款,如農行、農商行、郵儲銀行等。

最後,普惠金融是未來商業銀行的重點工作。

普惠金融自2017年開始大范圍實施,在未來一段時候都將是商業銀行工作的重點,另外,當前除了商業銀行,監管部門還要求螞蟻集團等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也加大服務普惠的力度。

熱點內容
單位股權證丟失怎麼補辦 發布:2024-09-17 19:18:28 瀏覽:771
期貨倉單交易如何開票 發布:2024-09-17 18:59:59 瀏覽:360
雷賽智能是市值多少的股票 發布:2024-09-17 18:59:20 瀏覽:996
如何查詢新數字貨幣 發布:2024-09-17 18:54:23 瀏覽:613
明辛股票軟體 發布:2024-09-17 18:53:29 瀏覽:709
股市閑錢如何理財 發布:2024-09-17 18:48:23 瀏覽:321
買歷史新低的股票 發布:2024-09-17 18:34:47 瀏覽:852
怎麼辨認退市股票 發布:2024-09-17 18:31:56 瀏覽:917
我不是葯神對股票的影響 發布:2024-09-17 18:10:27 瀏覽:440
股票交易的分價 發布:2024-09-17 17:55:06 瀏覽: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