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崛起金融如何影響世界歷史
1. 《貨幣崛起:金融如何影響世界歷史》
《貨幣崛起:金融如何影響世界歷史》作者從一個全新的角度描述了貨幣的歷史,讓你知道金融演化進程背後發生的事情。
2. 金融危機對世界政治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金融危機將加快地緣政治變遷,並推動世界政治、經濟格局向多極化方向發展。
每一次危機都引起一次地緣政治變化。比如1933年經濟大蕭條,比如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此次金融危機的發源地美國最先感受到危機即將引發深遠影響。去年11月,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發表報告稱,二戰後構建的國際體系,到2025年將變得「難以辨認」,原因包括全球化、新興強國的崛起,以及「財富和經濟實力相對地從西方到東方的歷史性轉移」。
報告說,柏林牆倒塌後美國霸權不受挑戰的「單極時刻」行將終結,一個多極的世界體系正在形成。
而僅僅在4年前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的上一次報告中,還預測到2020年,「美國將繼續處於主宰地位,大多數主要國家已經放棄與美國平起平坐的想法」。
接受《瞭望》新聞周刊采訪的專家表示,金融危機帶來的全球經濟衰退將加快地緣政治變遷,並推動世界政治、經濟格局向多極化方向發展。
金融危機加速力量東移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陳向陽認為,金融危機是地緣政治生態發生變化的重要催化劑。伴隨新興國家的崛起,全球地緣政治重心逐漸東移,而金融危機加快了這一進程。
「最終的決定因素是經濟實力。」他說,金融危機將加快世界地緣政治重心東移的趨勢,即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從西方到東方,從歐洲到亞洲。不僅是財富,還包括大國在該地區的雲集,以及地緣政治熱點的集中。
今年2月,美國中央情報局對2008年底世界各國GDP進行了一番描述:2008年全球生產總值為78.36萬億美元。其中歐盟18.93萬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5%,為第一大經濟體。按國別,美國以14.33萬億美元高居榜首,排在其後的是日本、中國和德國。5到15名分別為法國、英國、義大利、俄羅斯、西班牙、巴西、加拿大、印度、墨西哥、澳大利亞和韓國。
在這份榜單中,金磚四國除印度(第12位)外都進入前十。中國排在第3,與日本的GDP相差約6200億美元,俄羅斯從第10位上升到第8,巴西上升一位至第10。2008年盡管受到金融危機影響,金磚四國的經濟增長率仍然大大高於發達國家,中國實際增長9.0%,俄巴印三國盡管受到貨幣貶值影響,最慢的巴西也有5.2%的實際增長。排在第13和第15位的墨西哥和韓國,也屬於新興經濟體國家。
與之比較,發達國家的增長率大多在1%之下,日本為零增長。
一般認為,新興經濟體在經濟上的崛起是在全球化過程中進行的,不難發現,全球經濟衰退正在加速世界經濟版圖的調整。其表現,也正是財富和經濟實力從西方向東方「歷史性的轉移」。
一方面,經濟衰退加速了經濟力量向新興經濟體的轉移,另一方面,加速的程度將日益明顯。
中國今年確立的增長目標是8%,從剛剛公布的第一季度數字看,實現這個目標有一定困難,但已經是全球最好。根據世界銀行的預測,日本2009年的經濟增長為負5.3%,這意味著中國2009年很有希望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按照世界銀行3月30日發布的預測,預計全球GDP在2009年將會收縮1.7%,高收入國家今年陷入深度衰退,GDP總體下跌2.9%,而發展中國家GDP增長可能從2008年的5.8%放緩至2.1%。世界銀行預測中國今年的GDP增長為6.5%,印度4.0%,在全球經濟下滑的壓力下,仍是表現最好的經濟體。新興市場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將明顯好於發達國家。
《2025年全球趨勢》預測,到2040年至2050年,金磚四國加在一起將趕上原先的七國集團佔全球國內生產總值的份額。到2025年,8個最大的經濟體按遞減順序排列將是:美國、中國、印度、日本、德國、英國、法國和俄羅斯。報告認為,雖然美國仍維持著相對優勢,但中國和印度作為多極化時代的新興大國,在影響力方面將和美國展開競爭。
20年內美國仍有相對優勢
顯然,金融危機加速了大國力量對比的變化。主要表現在,現有的由西方國家主導的國際政治經濟體系,其優勢在金融危機背景下有所削弱。
陳向陽認為,大國力量此消彼長使各自的地緣政治地位產生變化,促使世界格局向多極化發展。或者按照《2025年全球趨勢》的說法,由於中國和印度等國的崛起,「一個全球范圍的多極體系正在出現。非國家行為主體——企業、部落、宗教組織,甚至還有犯罪網路——的相對實力也會加強。」
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所研究員姜毅贊同金融危機對地緣政治帶來沖擊,但他同時認為,地緣政治是個相對穩定的范疇,冷戰時期美蘇爭霸,冷戰結束以來美國一超獨霸,都是最大的地緣政治,金融危機的影響會有多大,是不是本質性的影響,或者說能否促使地緣政治版圖和走向發生根本性的變化,不好說。
「不過」,他承認,「從影響力上講,金融危機是現在世界上發生的一個最大事件。」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龐中英的看法是,傳統的地緣政治的變化,無非指的是一個國家衰落,另一個或者另一些國家力量上升,國際權力平衡發生改變,而且是長期性的根本改變。這次金融危機被叫做全球化時代的第一場金融危機,或者是全球化遇到的最大的系統性挑戰。世界體系或者全球化的中心,而非邊緣,正是危機的根源,美國霸權是否因此衰落是最關鍵的大問題。
「但即使美國霸權衰落了,並不意味著其他力量就興起了。全球化幾乎是美國推動下的全球化,或者以美國為中心的全球化,美國遭到自我毀滅,連帶全球化的其他部分,從歐洲到亞洲,幾乎沒有哪個國家能倖免於世界體系危機的沖擊。尤其是新興國家遭到的打擊更大。」龐中英說。
據他觀察,危機之下,不少人想到與美國「脫鉤」,但實際情況是,因為與美國的關系很深入,「脫鉤」已經來不及了。大多數國家都與美國經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簡單地「脫鉤」,還不是應付危機的根本出路。因此,金融危機雖然重創美國,但世界權力平衡卻沒有發生根本變化。
僅就經濟實力而言,美國在全球經濟總量中所佔份額是下降的。但美國2008年的GDP超過日本、中國、德國的總和1.4萬億美元,表明美國的相對領先優勢20年內很難動搖。
而從軍事實力來說,一定時間內美國仍有很大優勢。軟實力方面,盡管美國的國家形象受損,但它的科技優勢、自我恢復能力、對世界的吸引力和影響力並未受到多大損害。
總之,金融危機讓放任自流的美式自由資本主義付出慘重代價,但美國主導世界的地位受傷不深。可見,金融危機使得多極化進程加速,但一個全球性的多極體系,仍然是一個遠景目標。
「後西方」時代打破對西方迷信
專家指出,金融危機一方面帶來各大力量實力對比的此消彼長,因而影響著相互間的政治行為,另一方面,金融危機帶來的一個直接後果是,一些國家的社會矛盾加劇,導致社會動盪和政局不穩。
從歐洲到亞洲,到拉美和非洲,政治動盪之後又會產生一些新的地區熱點。比如,危機已經直接導致拉脫維亞和冰島政府倒台。雖然危機的影響是不均衡的,但沒有哪個國家可以在政治上免疫。
與此同時,金融危機促生區域合作新的態勢。陳向陽說,金融危機不斷深化和蔓延表明,僅靠單個國家的力量不足以抵禦金融危機的影響。首先就是要和周邊國家「抱團取暖」,聯合自強。比如在東亞,雖然東亞系列峰會因泰國局勢原因未能如期舉行,但在日前結束的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上,建立亞洲區域外匯儲備庫再次被提上議事日程;第5屆美洲國家峰會上,冷凍了半個世紀的美國與古巴關系松動,奧巴馬與「反美鬥士」——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握手言歡」,成為反映美拉關系回暖的晴雨表。陳向陽認為,所有這些,「投射到地緣政治領域,新的大的地緣政治板塊結構更為清晰。」
當前,應對金融危機已成為各國面臨的當務之急。為此,各國既對各自的對外政策作出調整,同時也對自身的發展道路進行反思。世界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一個變化中的時代。
龐中英稱之為「後西方」時代。「『後西方』時代的到來,主要是由於金融危機打破了人們對西方的迷信。」這個時代,西方不再獨大。而非西方國家,則必須自主地探尋適合自己的新的發展道路。因此,這也將是一個充滿多種可能性的時代。
綜合各方觀點,最大的變化將屬於中國,中國將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大國。
專家同時指出,這里最大的決定因素,是「中國如何辦好自己的事」。他們認為,一定要看到我們國內的問題和困難也很多,當前面臨著經濟從出口拉動型增長調整到大幅擴張國內需求的巨大挑戰。
歐盟則面臨很大不確定性。今年的歐盟春季峰會上,新「鐵幕」這樣的冷戰詞彙重現。新「鐵幕」兩側的東、西歐國家政府都誓言要促進歐洲融合,但各自國內的保護主義勢力和極右政治力量,卻因經濟惡化而日益抬頭。
新「鐵幕」不僅妨礙歐洲經濟復甦,甚至可能危及那裡的政治穩定。而面對自覺重新崛起的俄羅斯,歐洲各國表現出的是分裂。《2025年全球趨勢》將歐洲稱為「跛足的巨人」。不過,歐盟仍是世界最大的經濟體。
對非洲而言,那裡有能源和資源的優勢,在危機背景下,無論從客觀資源條件、各國尋求自身發展的努力,還是大國對非洲的借重,顯示非洲的戰略地位還會進一步上升。
此外,由於擁有石油資源,波斯灣國家的地位也將增強。
在傳統的地緣政治熱點地區中東和中亞,由於奧巴馬推行多邊外交政策和展開對話,專家預計主要力量在這些地區的爭奪烈度可能會有所降低。但是,在南亞和東南亞,由於面臨極端主義的挑釁,而且國內的社會問題受金融危機影響被激發出來,內外因素交織在一起,短期內將成為地區熱點。
3. 具體分析:本次金融危機是如何從華爾街蔓延到整個美國,又如何從美國蔓延至全世界,影響世界經濟的
這個問題只有劉先生最懂 如果你真心求解,你應該去找劉先生。
在此只簡單提幾點吧:華爾街就是美國金融中心了,華爾街出問題就等於整個美國金融出問題。
此次金融危機本身其實對世界經濟並無多大影響,說沒影響是相對於危機之前的秩序,之前之後並無多大變化,好比一棵莊稼 是爛根還是爛葉的問題。
其它的經濟問題好比是另一個拳頭,兩個拳頭一起砸,大家就認為是金融危機導致的經濟問題。其實金融的危機是金融的危機 經濟的問題是經濟的問題,這是兩個可以分別獨立發生的事情,現在兩個事情湊在一起發生而已。或者說金融危機是個幌子而已。
假如經濟本來就好的話 金融再危機也沒問題。如果經濟本來就爛了 金融情況再好也沒用。
4. 世界金融發展歷史
世界經濟是在人類社會發展到資本主義階段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是國際經濟關系的最初形式,是國際間的商品交換。早在14~15世紀,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國家出現了資本主義的萌芽,國際間的商品交換較前頻繁。16世紀~18世紀中期,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地理大發現、殖民地的開拓和資本原始積累的進行,國際商品交換有了相當發展,並出現了國際分工的萌芽。18世紀中葉~19世紀70年代,歐美發達國家先後完成了產業革命。隨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確立,機器大工業的出現,需求一國國內的生產和市場已無法滿足。一些先進國家迫切需要到海外去尋找銷售市場、原料和生活資料來源。而這時,交通運輸業的大發展促進了國際間的經濟交流。因此,形成先進國家向落後國家大量銷售工業品;落後國家的自然經濟逐漸被打破,變成先進國家傾銷工業品的市場和提供原料、糧食、勞動力基地的格局。原來一國內部工業與農業之間的分工和對立,開始轉化為世界范圍內以先進技術為基礎的工業國與以自然條件為基礎的農業國之間的國際分工和對立。由於不同經濟發展水平的國家和地區都捲入了國際分工的范圍,通過國際商品交換,各國經濟開始建成一個整體,世界經濟初步形成。
19世紀後半期發生的以電力的應用為代表的科技革命,極大地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一系列規模巨大的重工業部門的形成和發展,交通運輸的長足進步,使國際經濟的聯系更加頻繁和緊密。這個時期,壟斷的形成加速了生產擴張和資本積累,出現了工業壟斷資本與銀行壟斷資本的溶合。勢力龐大的金融資本必然要對外擴張、輸出資本。各壟斷資本主義國家也展開了爭奪世界市場、瓜分殖民地的斗爭。這樣,不僅交換關系國際化空前發展,而且生產過程也國際化了。各國國民經濟的相互依存和緊密結合,形成為一個世界范圍的經濟整體世界經濟最終形成。這一階段的世界經濟主要由壟斷資本主義國家經濟與殖民地、附屬國經濟兩大部分構成。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之後,新生的社會主義經濟出現,打破了世界經濟的舊格局。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的40多年間,出現了一些社會主義國家和大批民族獨立國家,因而形成了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中的民族主義國家經濟和社會主義國家經濟並存的格局。
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壟斷特別是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發展到了很高的程度。以原子能利用、電子計算機和空間技術的發展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極大地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50~60年代,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實現了高速增長,但自70~80年代以來,經濟發展中的問題和矛盾加劇,出現了滯脹(見停滯膨脹)長期存在的局面。由於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實力對比發生變化。戰後初期美國一家獨霸的局面,逐漸演變為美國、西歐、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70年代以後,壟斷資本主義各國之間的貿易戰、投資戰等日益加劇;它們之間經濟往來和互相依賴也同時加強,所有這些已構成當今世界經濟的重要內容。
新興的民族獨立國家,它們的共同特點是曾長期遭受殖民掠奪,生產力水平低,經濟畸形發展。在戰後幾十年,它們依據各自不同的條件逐步發展民族經濟,取得一定成就,但在很大程度上仍受到舊的國際分工的束縛,在全面發展民族經濟方面存在諸多困難,特別是一些國家還受到債務問題的困擾。這些國家都積極地調整經濟發展戰略和政策,開展相互合作南南合作)和同發達國家的經濟聯系(南北對話),爭取建立合理的國際經濟新秩序。
社會主義國家幾十年的經濟發展經驗表明:不但要在社會主義國家之間和同廣大發展中國家加強經濟聯系,而且要和資本主義國家發展經濟關系,在廣泛的國際經濟聯系中發展本國經濟。當今社會主義國家都在實行對外開放,積極參與世界經濟事務,在與他國互利合作中發展壯大。
世界經濟是國際分工、生產國際化和資本國際化的產物,並將隨著各國經濟的國際化而進一步發展。表現在各國之間的相互依存空前深化,各國經濟聯系的形式日趨多樣化,乃至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經濟一體化組織。如歐洲共同體、美、加自由貿易區等。它們已構成今日世界經濟發展的新特點。
5. 金錢的崛起 有翻譯成中文的嗎
貨幣崛起:金融如何影響世界歷史 [新品]
市場價 : ¥39.00
普通會員 : ¥31.20
1-3星會員: ¥30.42
4-5星會員: ¥29.25(75折)
校園優惠價 :¥30.42(78折) (馬上了解)
加入教材預訂單 new (50天教材預留服務)
基本信息
【評 價】 (共 0 條) 參與評論
【原 書 名】 The Ascent of Money: A Financial History of the World
【原出版社】 Penguin Press HC
【作 者】(美)尼爾.弗格森 [同作者作品] [作譯者介紹]
【譯 者】 高誠[同譯者作品]
【出 版 社】 中信出版社 【書 號】 9787508615073
【上架時間】 2009-5-31
【出版日期】 2009 年6月 【開 本】 16 【頁 碼】 286 【版 次】1-1
【所屬分類】 經濟管理 > 超級暢銷書(Bestseller) > 經濟現象/金融環境(Economy/Finance) > 次貸/金融/經濟危機(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內容簡介】
在全球信貸緊縮、金融行業出現危機的形勢下,「貨幣」已成為全球最熱門的詞語之一。貨幣究竟怎樣影響到我們今天的社會?本書作者從一個全新的角度描述了貨幣的歷史,讓你知道金融演化進程背後發生的事情。.
在書中,我們隨貨幣進行了一次穿越時間的旅行。從歐洲大陸流通的古羅馬銀幣,到成為第一批銀行家的義大利高利貸者,從五千年前流通的泥土「貨幣」,到今天銀行外匯顯示屏卜閃爍的數字,在人類社會的進步中,金融常常是背後的推手。羅斯柴爾德家族為什麼能在滑鐵盧戰役中大賺一筆?文藝復興的深層推動力是什麼?中國和美國如何開始成為共同體?本書告訴我們,每個歷史故事背後都有一條金融線索。透過弗格森的專業視角,許多為人熟知的歷史事件被賦予新的意義,更清晰地成為金融史上的一座座里程碑,而金融的發展進程則構成一切歷史背後最為本質的故事背景。..
在金融危機的時代,我們應該怎樣看待金融這個虛擬市場?又怎樣整頓自我,重新出發?本書給大家提供了一個歷史的視角來理解今日的世界,無疑,它將是當前我們處在歷史分歧點,站在人類文明一路走來的位置時,為我們提供的一部寶貴的指南。...
【作譯者介紹】
本書提供作譯者介紹
尼爾·弗格森,英國最著名的歷史學家之一。哈佛大學歷史系教授、牛津大學耶穌學院高級研究員,同時也是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他是極少數能橫跨學術界。金融界和媒體的專家之一。著有暢銷書《紙和鐵》、《現金關系》、《帝國》、《巨人》、《世界戰爭》,同時還為多家報紙和雜志撰稿。此外,他還為第四頻道撰寫並製作了四部非常成功的電視紀錄片:《帝國》、《美國巨人》、《世界戰爭》,以及最近的《貨幣崛起》。2004年被《寸代》周刊評為「影響世界韻100人」之一。...
6. 《金融如何影響世界歷史:貨幣崛起》TXT電子書
可到網路搜一搜。
7. 貨幣崛起:金融如何影響世界歷史 (英)尼
《貨幣崛起:金融如何影響世界歷史》作者從一個全新的角度描述了貨幣的歷史,讓你知道金融演化進程背後發生的事情。
在全球信貸緊縮、金融行業出現危機的形勢下,「貨幣」已成為全球最熱門的詞語之一。貨幣究竟怎樣影響到我們今天的社會?在書中,我們隨貨幣進行了一次穿越時間的旅行。從歐洲大陸流通的古羅馬銀幣,到成為第一批銀行家的義大利高利貸者;從五千年前流通的泥土「貨幣」,到今天銀行外匯顯示屏卜閃爍的數字,在人類社會的進步中,金融常常是背後的推手。羅斯柴爾德家族為什麼能在滑鐵盧戰役中大賺一筆?文藝復興的深層推動力是什麼?中國和美國如何開始成為共同體?《貨幣崛起:金融如何影響世界歷史》告訴我們,每個歷史故事背後都有一條金融線索。透過弗格森的專業視角,許多為人熟知的歷史事件被賦予新的意義,更清晰地成為金融史上的一座座里程碑,而金融的發展進程則構成一切歷史背後最為本質的故事背景。
在金融危機的時代,我們應該怎樣看待金融這個虛擬市場?又怎樣整頓自我,重新出發?《貨幣崛起:金融如何影響世界歷史》給大家提供廠一個歷史的視角來理解今口的世界,無疑,它將是當前我們處在歷史分歧點,站在人類文明一路走來的位置時,為我們提供的一部寶貴的指南。
8. 世界歷史上的通貨膨脹及其影響
美國經濟大蕭條時
我國民國後期
①紙幣因發行過多而急劇貶值。在流通中所需的金屬貨幣量已定的情況下,紙幣發行越多,單位紙幣所能代表的金屬貨幣量就越少,紙幣的貶值程度就越大。紙幣的貶值程度即紙幣貶值率的計算公式是:紙幣貶值率=(1-)×100%例如,一個國家某個時期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屬貨幣量是100億元,實際發行的紙幣是200億元,紙幣貶值率
②物價因紙幣貶值而全面上漲。紙幣貶值率越高,物價上漲率也就越高,物價上漲率的計算公式是:物價上漲率=(-1)×100%例如,一個國家某個時期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屬貨幣量為100億元,實際發行的紙幣是200億元,物價上漲率=(-1)×100%=100%。
通貨膨脹的後果
從不同的角度來看,通貨膨脹對一國國民經濟發展的影響有:
①對經濟發展的影響。通貨膨脹的物價上漲,使價格信號失真,容易使生產者誤入生產歧途,導致生產的盲目發展,造成國民經濟的非正常發展,使產業結構和經濟結構發生畸形化,從而導致整個國民經濟的比例失調。當通貨膨脹所引起的經濟結構畸形化需要矯正時,國家必然會採取各種措施來抑制通貨膨脹,結果會導致生產和建設的大幅度下降,出現經濟的萎縮,因此,通貨膨脹不利於經濟的穩定、協調發展。
②對收入分配的影響。通貨膨脹的貨幣貶值,使一些收入較低的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斷下降,使廣大的居民生活水平難以提高。當通貨膨脹持續發生時,就有可能造成社會的動盪與不安寧。
③對對外經濟關系的影響。通貨膨脹會降低本國產品的出口競爭能力,引起黃金外匯儲備的外流,從而使匯率貶值。
相關理論
1.【貨幣主義的解釋】
對於通貨膨脹最廣為人知也最直接的理論是:通貨膨脹導因於貨幣供給率高於經濟規模增長。此說主張以比較GDP平減指數與貨幣供給增長來作測量,並由中央銀行設定利率來維持貨幣數量。此觀點不同於下述之奧地利學派者在於其著重於貨幣之數量而非實質。在貨幣主義架構下,貨幣的聚集是重點所在。
貨幣數量理論,簡單的說,就是經濟體所耗貨幣總量取決於現存貨幣總量。下列公式創自此說:p 為一般消費品物價水平,dc為消費品總需求量,而sc消費品總供給量。
公式背後的觀念是:在消費品總供應量對消費品總需求量相對下降,或消費品總需求量對消費品總供應量相對上升時,一般消費品物價會隨之提高。基於總開銷主要基於現存貨幣總量的觀點,經濟學者們以貨幣總量計算消費品總需求量。於是乎,他們斷定總開銷與消費品總需求量隨著貨幣總量提高。於是相信貨幣數量理論的學者們同樣也相信物價上漲的唯一原因就是經濟成長(表示消費品總供給量正提高),以及央行因之以貨幣政策提高現存貨幣總量。
以此觀點來說,通貨膨脹的最根本原因是貨幣供給量多於需求量,於是「通貨膨脹是一定會到處發生的貨幣現象」,弗里德曼如是說。意指通貨膨脹的控制有賴於貨幣上與財政上的限制。政府不可令借支過於容易,其自身亦不可超額貸款。此觀點著重於中央政府預算赤字與利率,以及經濟生產力,也就是由生產成本(總供應)所推動的通貨膨脹( cost - pull inflation )。
2.【新凱恩斯主義的解釋】
(neo-keynesian) 依新凱恩斯主義,通貨膨脹有三種主要的形式,為robert j. gordon所說的「三角模型」的一部分:
·需求拉動通脹 ——通貨膨脹發生於因GDP所產生的高需求與低失業,又稱菲利普斯曲線型通貨膨脹。
·成本推動通脹 ——今稱「供給震盪型通貨膨脹」(supply shock inflation),發生於油價突然提高時。
·固有型通貨膨脹(built-in inflation)—— 因合理預期所引起,通常與物價/薪資螺旋(price/wage spiral)有關。工人希望持續提高薪資,其費用傳遞至產品成本與價格,形成惡性循環。固有型通貨膨脹反應已發生的事件,被視為殘留型通貨膨脹,又稱「慣性通貨膨脹」,甚至是「結構性通貨膨脹」。
這三型的通貨膨脹可隨時合並解釋現行的通貨膨脹率。然而,大多時前兩種型態的通貨膨脹(及其實際的通貨膨脹率)會影響固有型通貨膨脹的大小:持續性的高(或低)通貨膨脹帶動提高(或降低)固有型通貨膨脹。
三角模型中有兩項基本元素:沿著菲利普斯曲線移動,如低失業率刺激升高通貨膨脹;以及轉移其曲線,如通貨膨脹升高或降低對失業率的影響。
3.【菲利普斯曲線通貨膨脹說】
(phillips curve)(或稱需求面):需求帶動理論主要集中於貨幣供給:通貨膨脹可由流通中的貨幣數量與經濟供應力(其潛在輸出)相關。這點在政府(可能於對外戰爭或內戰期間)印行超額的貨幣引起金融危機時特別鮮明,有時會導致惡性通貨膨脹使得物價飛漲(或達每月上漲一倍的程度)。
貨幣供給在程度溫和的通貨膨脹中也扮演主要角色,但其重要性有爭議。貨幣主義經濟學家相信其具強力連結;相反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者強調總體需求在其中的角色,而貨幣供給僅只是總體需求的決定性因素。
凱恩斯主義解釋法的基本觀念為通貨膨脹與失業率之間的關系,稱之為菲利普斯曲線模型。此模型在物價穩定度與失業率之間權衡(trade off);故為將失業率降至最低,可允許一定程度的通貨膨脹。菲利普斯曲線模型極佳的描述出美國在1960年代的經歷,但不足以詮釋其於1970年所遭遇到的通貨膨脹升高與經濟停滯結合。現今菲利普斯曲線用以關聯薪資總額增長與一般性通貨膨脹的關系而非失業率與通貨膨脹率。
·菲利普斯曲線之位移
因為供給震盪與通貨膨脹已成為經濟活動的固定因素,當代整體經濟使用『位移』過的菲利普斯曲線(以及物價穩定度與失業率之間的取捨平衡)來描述通貨膨脹。供給震盪意指1970年的油價震盪,而固有型的通貨膨脹意指物價/薪資循環與通貨膨脹預期,表示在正常經濟情況下容忍通貨膨脹。因此,菲利普斯曲線僅代表三角模式中的需求拉動通脹。
另一個凱恩斯主義的觀點為潛在產出(有時稱為國內生產總值)——也就是達到最高生產力的狀況下經濟體之gdp水準——為習慣性且固有的限制。此種輸出標准對應於nairu——固有失業率、自然失業率或全職性的失業率。在如此架構下,固有型通貨膨脹率為內因性地取決於經濟體內的勞動量:
GDP超出其潛在水準(且失業率低於nairu)時。該理論指出,在其他條件相等時,通貨膨脹隨著供應者提高價格而加劇,且固有型通貨膨脹會更惡化。進一步將導致菲利普斯曲線朝著高通脹與高失業擺向滯脹。這種「加速型通貨膨脹」曾見於1960年代的美國,當時越戰的開銷(由小額加稅抵消)在數年間將失業率壓低在百分之四以下。
GDP低於其潛在水準(且失業率高於nairu),而其他條件相等時,通貨膨脹隨著供應者企圖降價,讓市場消化超額數量,並低估固有型通貨膨脹而減低;即阻止通貨膨脹。將導致菲利普斯曲線朝著低通脹與低失業擺向期望的方向。阻止通貨膨脹曾見於1980年代的美國,當時美聯儲主席保羅•沃爾克的抗通脹措施帶來數年的高失業率,其中兩年曾高達百分之十。
gdp相等於其潛在水準(且失業率也等於nairu)時,只要沒有供給震盪,通貨膨脹率即不變。長期說來,大多數的新凱恩斯總體經濟學者視菲利普斯曲線為垂直。也就是說,若通貨膨脹率高到可以壓過失業率的情況下,失業率為其前提,且等相於nairu。
然而,以該理論作為政策制訂的標的存在缺陷。潛在產出(以及nairu)的數量通常為未知,且會隨時間改變。另外,通貨膨脹率的發生並不對稱,上升的速度較下降為快;更糟的是還趨向隨政策而變。例如說,在撒切爾首相主政時期,失業者發覺自己處於結構性失業,也就是無法在不列顛經濟體內找到適才適所的就業機會,當時英國的高失業率可能提高了nairu(且潛力降低)。在一經濟體避免跨越高通貨膨脹的門坎時,結構性失業率的提高暗示著只有小量的人力可在nairu中找到就業機會。
若假定nairu與潛在產出兩者皆具獨特性且迅速達成,則絕大多數的非凱恩斯主義的通貨膨脹理論可理解為包含於新凱恩斯主義的觀點中。當"供給面"固定時,通貨膨脹取決於總體需求(aggregate demand)。固定供給面也暗示著公私機構的開銷定然相互沖突。故政府的赤字開支會對私營機構產生排擠效果,而對就業水準並無影響。也就是說,資金供給與金融政策為唯一可影響通貨膨脹者。
4.【供給面學說】
供給面經濟學說假定通貨膨脹一定由資金供給過剩與資金需求不足所引起。對這兩個因素而言,資金數量純粹只是標的物。於是,歐洲於中世紀的黑死病流行期間所發生的通貨膨脹,可視為因資金需求降低所引起;而1970年代的通貨膨脹可歸因於美國脫離布雷頓森林體系所訂定的金本位後所產生的資金供給過剩。供給學派假定,資金供給與需求同時提高時,不會導致通貨膨脹。
供給面經濟學說所闡述的一個要素,稱美國1980年代由低稅負所引領的經濟擴張為結束高通貨膨脹的手段。其論點在經濟擴張提高對基本資金的需求,且此種作法抵銷通貨膨脹的影響。經濟擴張可視為經常性的帶來對資金的高需求,且其他條件等同於提高資金數量。在國際貨幣市場中,此種政策無可置辯。供給面經濟學說主張,經濟擴張不僅提高國內對資金的評價,也會提高國際上的評價。
9. 貨幣的歷史及其在現代經濟中的作用和意義
關於中國貨幣,有人說,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有人說,有四五千年的歷史。之所以會有不同的看法,是因為考證的標准不同。 在中國貨幣史上,最早取得支付手段的是一些自然物,眾所周知,海貝便是其中之一,海貝在中國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已經取得了實物貨幣的地位,這個約是四五千年以前的事情。 根據科學考古的發掘資料,在中國殷商時代的中、晚期,已經有了原始的金屬鑄幣——青銅仿製的海貝,也就是說中國早期的鑄幣孕育於偉大的青銅時代,誕生於公元前14-11世紀,距今已有3100年以上的歷史。在西周時代(公元前11-8世紀),青銅塊成為中國普制的一種稱量貨幣。青銅仿製的貝殼在這個時期也有鑄行。
春秋戰國時代(公元前770-221年),由於諸候割據,中國的貨幣文化呈現出自由奔放的勢頭,就青銅鑄幣而言,逐步形成了區域性的貨幣。不同地區的鑄幣,它們的器形、重量、文字標志、貨幣單位、合金成分都不一樣。中原地區的貨幣形制起源於工具刀削,稱之為刀幣;南部地區的貨幣形制起源於青銅貝。稱之為蟻鼻錢;中西部地區的貨幣形制起源於紡輪(或是玉壁),稱之為圜錢;大約在戰國中期以後出現了方孔圓錢。就目前掌握的資料,除了大量的青銅鑄幣外,偶而我們還會發現鉛質的鑄幣。戰國時期,南方的楚國還使用黃金,稱之為金鈑,也有人稱之為印子金。西方的秦也曾仿製過金鈑,中原也有過金貝、銀貝,還發現過銀幣。
戰國中期以後,秦國的主要貨幣是「半兩」方孔圓錢。公元前221年,秦統一中國,秦始皇把他的貨幣制度推廣到全國,於是貨幣也得到了統一。統一秦的金幣形制猶如曬幹了柿子餅,稱之為柿子金,和戰國時一樣,也可以切割使用。 因為「錢重難行」,西漢早期,銅錢也曾幾度減重,到西漢武帝的時候,最終確立了法定銅錢重五銖的制度,並且第一次推行中央集權的政策,由上林三官負責鑄錢。王莽篡位以後,打出復古旗號,實際是推行大錢制度,收斂錢財,於是在中國貨幣史上第一次出現了當千、當五千的大錢,並且恢復了布幣、刀幣等錢制。但它只是曇花一現,漢光武帝重建東漢政權以後,很快便恢復了五銖錢制。從此,五銖錢一直沿用到隋末唐初。西漢是中國歷史上用黃金最多的時期,主要是用於帝王的賞賜。金幣的器形仿照馬蹄形狀,故稱之為馬蹄金和麒趾金。 唐高祖武德四年開始鑄行的開元通寶錢,開創了中國貨幣史上的寶貨制時期,從此鑄幣不再以重量銘名,徹底擺脫了稱量貨幣的影印。
用年號作為錢銘,在中國貨幣史上最早出現於十六國時期的「漢興」錢,即成漢李壽漢興年間(338-343年)鑄行的錢幣。但年號錢真正盛行是唐宋以後的事情,到北宋淳化(990-994年)以後,一般情況下,每更換一次年號,便會改鑄新錢。
兩宋(960-1279年)是中國古代鑄幣的巔峰時期,不僅鑄幣的數量最多、品種復雜,而且鑄錢工藝技術的運用也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中國的書法藝術,在宋錢上有很好的反映,真、草、行、隸、篆各種書體在宋錢的錢文上都有應用。而且一種年號錢的錢文往往同時採用兩種以上的書體,稱之為「對錢」,形成了風氣,使宋錢具有更高的藝術性。南宋孝宗淳熙年間對幣制有過一次變革,從淳熙七年起,銅錢的錢文統一改為宋體字,並且在錢背開始紀年。
元朝以後,中國銅鑄幣的製作趨向簡單,錢文的書法一般都採用真書體,而且錢幣的名稱也多以「通寶」銘名。明朝中期以後,大約從嘉靖年間起,銅錢逐漸改為黃銅鑄幣,從此結束了青銅鑄幣的歷史。由於紙幣和白銀貨幣的使用,也在銅錢上有所反映,元朝惠宗至正年間曾有過權鈔錢,而明末清初又出現了權銀錢。
中國的古代一直採取澆鑄工藝,方孔圓錢的形制則一直沿用到清末民國初年,到民國三年才最後退出歷史舞台。受西方貨幣文化的影響,清光緒二十六年,在廣東首先製造了新式的機制銅元,一時間,各地紛紛仿效,大量發行。新式銅元開始是作為機制銀元的一種輔幣出現的,但在流通過程中,實際上很大程度上取代了方孔圓錢。機制銅元只有短短三十幾年歷史舞台,1935年實行法幣政策以後,也逐步退出歷史舞台,但銅元的種類卻極其繁雜。
中國在唐朝以前,白銀的使用是很有限的,而且多數用於對外貿易。白銀的使用從兩宋以後漸漸多起來,就遺存的實物看,宋、元的銀鋌已經很多。但白銀真正取得價值尺度的地位,是在明英宗正統年間。在中國貨幣史上,白銀長期作為一種稱量貨幣,到清道光以後,才有了自鑄的地方銀元。光緒十五年廣東試鑄光緒元寶大龍圖案的機制銀元以後,各省才競相仿製,廣為流通。而銀元作為真正統一的國幣,是民國三年發行袁世凱頭像的銀元以後,到民國二十四年實行法幣政策為止,只有20多年的時間。
中國的紙幣產生於北宋時期,先是由四川地區的一些富商發起,(1023年),政策在益州設「交子務」,並於第二年正式發行官交子,以取代私交子,這便是由政策發行的最早的紙幣。早期的紙幣,名目繁雜,制度也不規范,經過宋、金時期的實踐之後,到元朝(1279-1368年),紙幣成為中國的主要通貨,這對西方也曾經有過很大的影響。到明朝(1368-1644年)紙幣名稱統一為「大明通行寶鈔」。清朝曾一度禁行紙幣,到咸豐三年,因財政拮據,才又重新發行「大清寶鈔」和「戶部官票」。對於這些古代的紙幣,錢幣界統稱之為古鈔。中國的新式紙幣,出現於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即由北洋鐵軌官路總局和台灣先後發行的銀元票。光緒二十三年成立的中國通商銀行是中國最早的銀行,從此中國才有了銀行發行的兌換券。1948年12月,中國人民銀行成立,並且開始發行人民幣,中國的貨幣又重新統一發行。 縱觀中國貨幣的歷史,在漫長的古代社會,它走過了一條獨立發展的道路,創造了一種極具個性特色的貨幣文化,還影響到東亞、東南亞等地區和國家。它和西方的貨幣文化相映生輝,成為東方貨幣文化的代表。 人類社會已進入21世紀,世界經濟正在發生一些顯著的變化。有兩個基本特徵將更加突出,這就是現代科學技術和現代金融在經濟發展中的決定性作用。如果只有發達的科學技術,我們可以說這個國家只是一個科技強國,要由科技強國變為經濟強國,就必須引進一個新的要素:現代金融體系。所以,我把現代科學技術和現代金融能力概括成21世紀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兩個輪子。
沒有一個功能強大的現代金融體系,科學技術的經濟增長效應將嚴重縮水,其對產業的催化作用不會以乘數的效應呈現出來,科學技術的資源將會浪費。當然,如果僅有一個發達的現代金融體系而沒有強大的科學技術的支持,這種經濟遲早會進入泡沫經濟狀態。
與20世紀相比較,21世紀經濟的軸心將發生顯著的變化。20世紀經濟發展的核心是以鋼鐵工業、汽車製造業等為代表的現代工業,它們創造了整個20世 紀的工業文明。在21世紀,這些在20世紀被稱為現代工業的產業會慢慢地變為傳統產業,經濟運行的軸心將會發生轉移。有越來越明顯的跡象表明,現代產業越來越輕型化,經濟發展的軸心正在慢慢轉向現代金融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