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理財被騙
㈠ 做生意投資虧了,如何正確看待這種經濟損失
第1招努力才有收獲
在聊天的時候,甲給乙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大家每天幾乎都是在同一時間來到地鐵站,時間長了,車上的乘客便成為老相識。其中一個是乞丐,穿得破破爛爛,拖著一條殘腿,樣子很可憐。他踏進車廂,必先掏出一根竹笛,吹出《敖包相會》曲子的前半段,然後一拐一拐地沿著車廂往前走,同時唱出那曲子的後半段。最初,甲幾乎每次都給他一些錢,不過發現其他給錢的人卻很少,漸漸地,對他那每目重復乏味的曲子不感興趣了,甲也給得少了,有時就不想給了。
這使乙想起留學時生活工作了近l2年的異國城市的一個乞丐。也幾乎是每一天下班回家的路上,在那美麗的地鐵小站口,總能看見他熟悉的身影,他的身體也有殘疾,也是一邊演奏一邊唱。不同的是,他每天變換樂器和曲目。有時彈奏他的舊吉他,有時拉起他那已經掉色的小提琴;節假日時他往往來一段歡快的曲子,天氣不好時他的曲子則可能婉轉悠揚。別以為他是賣藝者,其實他是乞丐,每天睡在公園的紙箱子里,屬於地地道道的無家可歸者。可每次總能看見不少人中途駐足,或給他些錢,或欣賞他的曲子,他那盒子里的錢也總比其他乞丐多。
有一次,乙忍不住問他:「這樣每天變換樂器和曲目難道不累嗎?」「如果不努力,今後的日子會更難過的。」他說。
世上的道理就這么簡單,優秀的人才靠的是努力,優秀的企業靠的是努力,先進的國家靠的是努力,即使乞丐也需要努力。
面對日新月異變化莫測的股市,每一個渴望成為股市贏家的人每時每刻都需要更加努力。
第2招不以利小而不為
一個股迷自從高位吃套以後,就一直茶飯不思,神情恍惚,夜不安枕。他不明白,自己不畏艱苦勞累,上下求索,歷經磨難後竟一事無成,為何到頭來兩手空空。一天,他聽說黃粱夢有一位道士頗有道行,便急匆匆求問。
走進道觀,先到正殿參拜呂祖。那呂祖塑像雙目微閉,口唇微啟念念有詞。拜畢,遂問旁邊一道士:「我們常人有事來求神,如果呂祖有事求哪位神仙?」
那道士頗有幾分仙風道骨:「求純陽真人。」他不解:「純陽真人不就是呂祖嗎?」
「施主不聞求人不如求己乎?」道士說話倒也爽快。
他繼續向寺廟邊走去,見到道裝模樣的就一律畢恭畢敬地尊稱「師父」,然後往其手裡塞一張幣值20元的鈔票。他渴望解惑,更希望得到炒股真經。一小道士見他一臉虔誠,就主動帶他去見觀主。觀主問明來意,語重心長地說:「世道莫測,人心不古,江湖上化緣的假和尚比比皆是,就連本觀也未能倖免,施主也要擦亮眼睛,明辨是非,把銀子花在正道才是啊!」
他若有所思:師父所言極是。股市裡找俺化緣的上市公司那才叫多哩,招股說明上的墨跡還彌漫著醉人的清香,可上市沒幾天就出現了嚴重的虧損。也不知道當初他們是用的什麼障眼法矇混過關的。
他又向觀主訴說自己被套後就像著了魔似的,一天不看股評就睡不著,看了股評不到半夜就驚醒了。觀主說:「那惡魔恐怕源自施主自己愛聽鬼話吧?」
他說:「正是。但如何才能不信鬼話呢?還請觀主賜教。」
「你不妨抓一把黃豆,見到說鬼話的人你就問他,'我手裡有幾顆黃豆你可知否?'倘若說鬼話的人答不上來,那鬼便會離你而去。」
「我只是在電視上聽那鬼影子說話,根本見不到本人,我如何問他?」股迷如實道來。
觀主仰天大笑:「一個連面也見不到的人,你怎能信他?施主,我敢肯定,即使你面對那說鬼話的人,料他也猜不出你手裡有幾顆豆子。一個連幾顆豆子都猜不出的人,他又如何猜得出大盤和一千多隻股票的漲跌呢?」股迷若有所思:股評是一種輸贏都吃糖的職業。
他接著向觀主討教如何選股。
「選股如選雞。」
「怎講?」
「那隻雞如光打鳴不下蛋,肯定是只公雞。不打鳴也不下蛋,那就是只落窩雞。這種雞留它何用。要麼賣掉,要麼宰掉。」
觀主接著說:「最近本觀來了一位法號叫'剃光'的道士,按說你們還是同道,他因炒股失敗才出家的。現在懺悔室閉門思過。如果你有興趣,本主引你見上一面?」
股迷連連點頭。
聽完股迷的炒股經歷,剃光面無表情,半天沒有說話,直到股迷要離開時,剃光才給他講了一個漁夫的故事。
從前有個漁夫,是個聞名遐邇的捕魚高手,什麼樣的魚他都能捕上來。可他有個好高騖遠的毛病,總想一口吃個胖子,希望把值錢的魚都捕上來。一年春天,他見市面上的墨魚走俏,便發誓這一次只捕墨魚。但他撈出來的全是龍蝦,他只得扔到海里空手而歸。回到岸上,方才得知龍蝦的價格最高。漁夫後悔不已,第二天,他聚精會神地盯著龍蝦,對魚貫而過的帶魚視而不見,結果又空手而歸。回到岸上,發現帶魚銷得極好。晚上,漁夫忍著飢餓發誓:下次出海,無論龍蝦,還是墨魚、帶魚統統的來者不拒。但老天彷彿有意和他作對。第三天,他既沒見到墨魚,也沒見到龍蝦和帶魚。
剃光的話像一道驚雷,在股迷腦間炸響,驅散了多年來籠罩在他眼前的迷霧。
人是需要點悟的。否則一輩子都只能在黑暗中摸索。也許一句話、一個理念,就能改變你的一生。
第3招正確看待風險和收益
風險和收益,就像孿生兄弟,永遠都是結著伴,出沒在你的個人或家庭理財的整個過程中。
有人說,投資就是要追逐收益,杜絕風險。聽上去似乎很對,但是實際上是不可能的,因為風險對投資者來說,只可能減小或減少,不可能徹底杜絕。
正確的觀念應該是,追逐收益,承擔風險。我們承擔風險是為了取得並增加獲取收益的機會;我們承擔風險是為了把收益放得更大,如果不承擔風險,就可能連收益的面都見不到。
我們甚至應該把風險看做是對收益的補償。很多時候,5%、l0%、20%的風險承擔,就是為了後面有個30%、50%、80%甚至更多的收益回報。這些收益回報是對之前風險承擔的補償,是我們付出這么多之後才贏得的補償,所以要加倍珍惜。
曾有一位期貨投資老手Z,喜歡做短線,他的正確率很低,只有30%左右,有時候甚至連續錯10次、20次,但最終他每個月要麼是贏利的、要麼只是略有虧損,每年的收益率在50%左右。為什麼呢?因為首先他不怕做錯,其次他每次做錯時都嚴格止損,決不讓損失放大,而每次做對都敢於留單,讓收益放大。所以,他每一筆錯單可以虧幾十塊、幾百塊,但
是每一筆對單總能賺上千塊、上萬塊,最終結果就必然是贏利的。Z說:「我知道一筆單下去,我多半會虧損,但虧損是我的責任,我不承擔虧損的責任,我就得不到贏利的機會。」
第4招不要讓虧損失控
你的投資在你的掌控之中,還是已經失控了?
在股市大跌時,很多人的投資失控,而且是往壞的方向失控,也許很無奈,也許損失慘重,總之,面對失控的投資局面,自信會受打擊、心情會很差、工作和生活會受影響。
為了避免或終結可憐的投資生涯。你應該學會把握投資掌控力,掌控你的投資理財,讓投資成為錦上添花甚至雪中送炭的美事,而不是你天天擔心的衰事。
掌控投資理財,要掌控的不是收益,而是風險。實際上,我們最好讓收益失控。把風險掌控,讓收益失控,實際上就是要敢於止損,更要敢於收益。
把風險掌控:是指主動止損,說到底,虧損過大是因為自己存有幻想或是不肯否定自己的錯誤,沒有在合適的點位及時止損。最終,你的損失從10%到20%甚至到了50%、60%,這個時候你再想掌控你的投資已是夢話。所以,要掌控風險,就要執行嚴格的止損制度,比如8%或l0%為絕對止損點,這個時候你要忽略你自己的任何想法,要做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毫不留情地止損。一刀砍下去,讓血流出來,是為了不再流更多的血。
讓收益失控:是指你對自己的投資回報不要報太大的希望,一筆資金投下去,不要老想著200%、500%的收益,要想著20%的收益就不錯了,因為到底能有多少收益在你投下去的那一刻是不知道的,也是沒有任何人能真正預知的。我們要讓高收益成為一種意外,並且勇敢地接受這種意外。當收益超過20%、30%時,你要告訴自己,這絕對不是自己的本事,這是額外的收益,甚至是對你之前及時止損的補償,這樣你才會快樂,才不至於貪婪。這樣,看似只有20%收益預期的一筆投資,由於你相信快樂的意外,由於你敢於讓收益放大,所以你不需要止贏,除非你缺錢花,否則,只要在你的投資過了最高點回調8%(或者你自己先前設置的止損點位)的時候執行止損就可以了,也只有這樣你的收益率才可能達到最高。
我們應該厭惡的是風險而不是收益,我們必須明確如果有了損失把單子留著等待損失變小,以及有了收益之後害怕收益變小而早早平倉都是極其錯誤的。做對了就該留著,我們沒有必要害怕收益,也不要淺嘗輒止,我們應該一直等到方向錯誤時再平倉。
期貨私募基金經理F,操作一個100萬的賬戶,大豆0809合約是配置組合之一。5月上旬開始建倉,經歷了2個多月震盪為主的行情,F先生嚴格止損,砍倉多次,到7月底,在該品種上的凈虧損為7萬元。但在8月1日啟動的一波大跌行情中,F則牢牢地握著手中的空單,並在中途還適當地追加了空單,最後在8月下旬平倉時贏利22萬,去掉前期虧損7萬,2個多月在該品種的凈贏利達l5萬。
所以說,我們要勇敢止損,更要勇敢收益,我們要把風險掌控、讓收益失控。或者說主動止損、被動收益,應該成為你投資理財的不二法門。如果你具備了這樣的投資心態,你就具備了投資掌控力,你的財富將毫無疑問的穩定增長。
投資無非就是心態的較量,是自己與自己的較量,你要掌控的正是你自己的投資心態,而不是其他任何人或者任何行情,所以讓自己勇敢一些,贏的概率就大一些。
第5招止損不止盈
在投資中,如何選擇個股或期貨合約,如何選擇時機,如何建倉、平倉等,往往被看做是贏錢的最高秘訣。很多投資專家或理財大師也都是一再強調止損和止贏的重要性。
正確的投資理念中應該只有「止損」概念,而不應該有「止贏」概念,也就是說,我們應該把所謂的「止贏」也都看成是「止損」。
如果你投入市場100萬,方向做對了,權益最高到了l50萬,然後市場走勢扭轉,資金權益快速下滑,這時你的成本是l00萬,還是l50萬?如果你設的止損率是10%,那麼應在135萬平倉,還是要等回到90萬再平倉?
市場上大部分散戶為什麼虧錢,無非就是兩個原因:第一,做錯了老是記著自己的初始資金成本是多少,想回來一點再砍,結果越虧越多;第二,做對了還是記著自己建倉時的初始資金,漲了一段怕回調就拋掉了,結果後面大段的收益都沒有吃到。
人們總是把建倉時的資金投入看做是自己這一次投資的成本,而沒有把成本看做是動態的,這就是大部分投資者虧了不願砍、贏了急著跑的原因。
實際上,我們應該把投資成本看做是動態的,也就是說,永遠把賬戶資金的最高點看做是自己這次投資的成本。(股票投資者不妨以每日收盤價來計算資金權益,以此來觀察賬戶的盈虧)
如果你是中線投資者,止損點是8%,l00萬資金做下去,方向錯了,資金馬上就開始縮水,那麼應該92萬平倉;如果做下去方向對了一小段,到了l05萬後盤面就反轉,則應該在96.6萬平倉;如果方向對了,權益一直到l50萬盤面才反轉,則應在138萬平倉。
記住,你的成本只有一個,這個成本不是你的初始資金,而是你賬戶持倉資金的最高點,以此成本為基點只要資金回撤幅度達到止損點就平倉。也就是說在贏利的時候要把浮動贏利全部看做成本,把每次平倉都看做是「止損」,千萬不要等到利潤吐回去了再平。
第6招盈利的永遠是少數人
不管是投資股市還是期市,似乎能贏利的都只是少數人,而大部分參與者都是虧損的。為什麼呢?
市場每時每刻都在變化,不管是一年、一個月、一天、-Ib時還是一分一秒,只要有成交產生,投資品種的價格都在發生變化。你無法預測明天的K線是往上走還是往下走,往上走多少還是往下走多少,什麼時候開始往上走,以怎樣的速度往上走等等,永恆不變的只是:K線是往右走的。
在變幻莫測的投資市場,在漲漲跌跌的行情走勢中,如果你不變化就會虧損;如果你變化的速度沒有市場快,那麼你可能也是虧損的;或者你變化的方向和行情相反,那麼你必定是虧損的。
簡單來說,在無時無刻不在變幻的市場中,當你的判斷和市場相反或是跟不上市場時,你就會虧損或可能虧損。
其實虧損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沒有人一入市場就贏利,並且持續贏利下去。也就是說虧損不可避免、虧損也並不可怕,因為只要懂得如何減少不必要的虧損,並且在不可避免的虧損來臨時把損失控制在最小范圍內,贏利還是可以期待的。
那麼很多投資者從輕微虧損演變為損失慘重,又是什麼原因呢?很簡單,虧損之所以會從小變大,就是不止損所致。100萬的投資,出現2萬虧損時,你不止損,虧損可能就變大到5萬,你還不止損,虧損就會變大到10萬,再不止損就到20萬,還不止損就到30萬、50萬甚至更多,當然最終也有司能虧完本金。
有人從虧損走向贏利,是因為他懂得及時止損;而有人從小虧損走向大虧損,是因為他不懂得及時止損。
其實,止損的概念不但在投資領域相當重要,在生活中、事業上也同樣適用。凡是你投入了時間、精力或錢財的事物,當產出是負數時就該及時止損,如果不止損只會讓你的損失越來越大。比如你和朋友合夥做生意,眼看著天天付房租和員工工資,可是訂單卻不見增多,本金變得越來越少時,你是坐等虧完本金破產,還是及早結束合作,止損出局?或者你和戀愛對象結婚後,每天都為一個夢想中的幸福家庭打拚,可是卻發現不管你怎麼努力,對方都是有意無意地和你爭吵,不給你安穩日子過、嚴重影響你的日常情緒、工作表現和身體健康狀況時,你是繼續撐下去,還是及早結束這段婚姻,止損重來?
所以說,不管是在虛擬的資本市場還是在實實在在的生活工作中,遇到損失如果不及時止損,而放任損失擴大,最終只能慘敗收場。但為什麼還是有很多人在投資中一輸再輸、在生活中狼狽不堪、在事業上耗費青春呢?
第7招僥幸心理要不得
你明明做的是短線,到了止損位(比如5%)卻告訴自己應該還會漲上去的,這點兒損失很快就回來了,就當成是做中線吧;而盤面很不給你面子,繼續下跌,等到了中線止損點(比如l0%),你又告訴自己它還是應該會漲上去的,反正虧損也不算太大,就當成是做長線吧。在這種一而再再而三的僥幸心理支配下,結果必然是越虧越多。
確定了自己的交易規則就要嚴格執行,交易規則的改變不能是隨意的,而應該是堅持一段時間後發現這個規則不能贏利才去放棄,而一旦放棄就應該徹底放棄,換成另一種規則,一種根據目前市場特點和自身需求相結合的規則,一種能贏利的規則。一虧損就安慰自己換一種交易規則就不用止損了,只會越虧越多;另外如果同時想用幾種交易規則進行交易,除非是幾個賬戶分別使用,不然也幾乎註定是要虧損的。
在投資中僥幸心理就像是掩耳盜鈴,因為既然危害已經發生,就應該及時止損,而如果你不想面對,只想用各種理由逃避的話,後果只會讓你後悔不已。
凡是懷揣夢想或良好希望的人,在遇到一時的不順利時,有點僥幸心理是相當正常的。僥幸說白了就是不去分析錯誤、挫折為何產生,如何解決,而是簡單地逃避問題,安慰自己說事態會很快扭轉,很快又會轉向夢想的方向。與其說僥幸是一種懶惰的希望,還不說是一種脫離實際的奢望。
當我們的賬戶出現虧損時,我們不應心存僥幸,而是更應該對自己苛刻一點,首先是迅速在設定的止損點止損,然後再仔細思考或是向別人討教虧損的原因。對自己苛刻一點,在第一時間止損,不會讓我們終止希望,而是更加靠近希望。
第8招不甘心的賭徒心態要摒棄
多人在做股票或其他投資時,總想向別人證明自己是對的。所以常常看到某些投資者在少數幾個交易日會手舞足蹈、極其興奮地向大家展示他對行情判斷的正確性;而在大部分交易日則是深鎖眉頭、垂頭喪氣地待在一個角落不說話。
證明自己是對的真的這么重要嗎,為了證明自己是對的就要忍受賬戶資金的減少而不去及時糾正自己的錯誤嗎?為了證明自己是對的就一定要和市場對著於嗎?
在投資中,這種不甘心認輸、不甘心承認自己在犯錯的心態會導致在做錯方向時不肯止損。
「根據我的分析,它一定會漲上去。」可是它就是跌下來了,怎麼辦呢?也許你有很多個上漲的理由,但是既然它跌下來了,就必然有更多下跌的理由,只是你沒有了解到而已。所以沒有必要不甘心,因為你不是神仙,不可能每次判斷都是正確的。
要想肯定自己,就用賬戶的最終收益率來說話,而不是一時一事地和市場賭氣。我們在必要的時候否定自己是為了讓自己的財富免受損失。
不要總想證明自己是對的,因為即使你是投資大師,也不可能是永遠正確的。如果事實證明自己是錯的,就應該欣然接受,快速改正或補救,告訴自己前一次判斷錯了是好事,因為你可以從中吸取教訓,這樣下一次正確的概率就高了。
錯了卻不甘心承認自己的失誤、失敗,只會讓你在下一次類似情形下犯下同樣的甚至更嚴重的錯誤,從而遭受更多的損失。有能力的人、努力付出想要成功的人,當然要想辦法證明自己的能耐,以此獲得他人和社會的肯定,達成自我價值的提升和實現。但人的一生有數十載,即便是投資也可以半年、一年甚至三年、五年來衡量成敗與否,成功的級別有多高,根本不需要急於在一時一事證明自己的偉大。
另外,即便一時一事證明自己的正確和成功又如何呢?如果你的行為方式從長遠來看是錯誤的,那麼獲得的榮耀也就終止於這一時一事了。
因此,虧損的時候,千萬不要因為不甘心的心態、不要因為害怕否定自己而一而再、再而三地不去止損,那樣只會讓你更快地證明自己沒有能耐。
第9招不能對財富縮水說無所謂
有些投資者一旦本金虧了30%,就告訴自己,算了不止損了,反正虧這么多了,看它能跌到哪裡去。除非真的對自己的錢不在乎,否則還是盡早止損,因為能跌30%,或許還能跌40%、50%甚至70%、80%,從6124.04點跌到1664.93點,大盤都跌了72.8%,很多個股恐怕跌得更多(比如000617石油濟柴,2007年10月17日最高點62.99元跌到2008年10月28日最低點5.19元,跌了91.8%)。不管是否真的無所謂,資金縮水2/3、4/5、9/10可不是什麼好受的事情。
實際上,很多人對自己說「我虧這點無所謂」是安慰自己、解脫自己而已;而對別人說「我虧這點無所謂」則多半是不想在別人面前證明自己太爛了、證明自己輸不起。
虧損之後,如果無所謂只是自欺欺人、自我安慰和自我逃避的話,那麼由這樣的無所謂造成的不止損,造成的擴大虧損一定會影響你的信心、情緒、工作狀態和生活質量。在投資中我們要對自己的錢負責,對錢負責就是對自己的勞動付出、對自我價值、對家庭穩定的負責。已經虧損較多了卻不去止損而是採取無所謂的態度,是極不負責的行為,如果你不要這些錢,可以捐給災區、捐給希望工程、捐給重病的窮人,也可以孝敬父母、送給朋友、給愛人買禮物、帶全家去旅遊等。你沒有必要把錢送給資本市場,因為贏錢的人不知道你,更不會感謝你。
如果你的無所謂只是一種逃避一種安慰,如果你本質上還是「有所謂」的,那就盡快行動、盡量保住你的資金,不要讓它縮水之後再縮水。此外,在止損之後,還要時刻尋找讓資金增值的機會。
希望回答對你有幫助,感覺回答的可以,望點贊採納,謝謝。
㈡ 1元學理財被騙近萬元上熱搜,理財課都是騙人的嗎
理財課一般情況下都是騙人的,因為如果這個人會理財的話,這個人就不需要上課了。
學霸圈裡經常流行一句話:會學的不用報補習班,報補習班的也學不會。
這句話雖然講起來有些抬杠,但是話糙理不糙,現實生活中就是如此。
一元學理財,竟然會被騙近萬元。
北京的一名女士花了一塊錢,報了一個所謂的理財小白營。在學習課程的過程當中又有了新的課程,於是這名女士又花了一些錢,之後又有了一些所謂的進階課程,這個女士又花了一些錢,前前後後一共花了幾萬塊錢錢,後面她才發現這些錢打水漂了,這位女士才知道自己上當受騙了。
這個新聞讓人覺得又可氣又好笑,可氣的是一個機構竟然用一元的噱頭來欺騙消費者,可笑的是有人竟然會相信這樣的理財課。
㈢ 漲樂財富通數據造假,你如何看待這件事呢
我認為這件事情十分惡劣,而且給用戶造成巨額財產損失,要嚴肅處理。
隨著時代腳步越來越快速,我國的各個行業也在快速發展。尤其是去年許多年輕人了解到投資理財並且購買基金,讓基金圈大火。而說到投資理財就不得不說理財平台,因為是信息化時代,因此許多老牌投資理財公司都將自己的平台上線。並且製作自己的APP,讓用戶進行注冊並且為用戶提供服務。但是有一些不法分子也利用虛假的公司背景製作相應的理財平台,使受害者上當受騙。
㈣ 如何看待網路投資理財
網路投資理財在網上進行,人們可以節省時間,足不出戶就能投資理財。在網上購買理財產品省去了去銀行的時間,排隊的時間。網路投資理財的程序還簡單,為眾多投資者提供了方便。
網路理財的高效便捷吸引了不少投資者。但是,網路投資理財也給一些人帶來了困擾:網路理財受騙現象的存在。雖然網路投資理財方便、快捷,但是也存在一定的缺陷。網路上投資理財的項目眾多,有的可信有的不可信。一時間真假難辨。如果不能辨別真偽,很容易上當受騙。
網路投資理財為廣大投資理財者提供了便捷,但是我們在選擇產品時還要謹慎,防止掉入騙子編織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