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理財 » 南平金融怎麼樣

南平金融怎麼樣

發布時間: 2025-02-20 09:22:38

⑴ 南孚電池已經好象被人收購了,南平的經濟好差.還不如寧德.

近日南孚公開披露,截至去年10月上旬,南孚已經實現銷售收入8.8億元,2007年完全可以實現9億元的銷售目標。然而大多數中國人並沒有注意到,剛剛過去的兩個年頭里南孚電池經歷了巨大變化,在大多數中國人的記憶中,南孚電池仍然是我國最可信賴的電池品牌,而事實上,在經歷了一系列眼花繚亂的股權變更後,站在業績背後微笑的已不是中國的股東們而是美國寶潔公司。
中國第一
" U3 o/ C( @) x: ] 1988年,南平電池廠與福建興業銀行、中國出口商品基地建設福建分公司、香港華潤集團百孚有限公司基地福建公司的子公司合資組建福建南平南孚電池有限公司。其中,百孚公司當時持有南孚電池25%股份,基地福建公司持股20%,南平電池廠以280萬元左右的固定資產投入,佔40%股份,而興業銀行則投了90萬元人民幣,佔15%股份。南孚電池的成立被稱為當時電池行業第一家合資企業。然而太過分散的股權為日後南孚對股權的失控埋下了隱患。
8 n, @: m, T* X: o( \. a' J9 k1 S 1990年7月15日,南孚以6000多萬元代價引進的第一條日本富士鹼性鋅錳電池生產線並正式投產。1993年南孚再次引進了國內第一條鹼性高能鋅錳電池生產線,此後,南孚電池進入高速發展期。到1998年,南孚電池固定資產已經達到4億元,到了2003年,南孚電池以近8億元人民幣的銷售收入占據中國電池市場半壁江山,位列世界第五大鹼性電池生產商。而南孚的競爭對手美國吉列公司面對南孚的強勁競爭,進入中國10年,始終無法在中國打開局面,市場份額不及南孚的10%。
當年,足球名將孫雯那句鏗鏘有力的「民族力量」曾讓「南孚」這個響亮的品牌傳遍中國的大江南北。南孚已成為中國第一、世界第五大鹼性電池生產商。
引入國外戰略機構' ]( F: Z" W! `. M$ V
1999年,我國開始出現大規模引進外資熱潮。當年,正值南孚的黃金時期,在福建南平市政府吸引外資的要求下,南孚引入摩根斯坦利等國外戰略機構。
1999年9月8日,在中國廈門舉辦的第三屆投資貿易洽談會上,南平市政府找來了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此後,中金公司與南孚簽約,南孚原來的數家股東以企業存量資產評估後的69%出資,與摩根斯坦利、荷蘭國家投資銀行、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合資組建控股公司——中國電池有限公司,總股本1萬股,其股東結構為中方各股東佔51%、外方投資機構佔49%。由於中國電池擁有南孚的絕對控制權,外方股東如果增加2%股份,就可通過中國電池間接控股南孚電池。事實正是如此,中方逐漸失去對南孚股權的控制,最終未能避免被競爭對手收購的悲劇。# h5 o8 w# q5 {! Q8 n# r6 L$ t
股權控制旁落
股份公司的成立從此改變了南孚電池的命運。
2000年,百孚公司在香港炒金虧損了幾千萬美元,為了償還債務,將其持有的中國電池20%的股份轉讓給基地總公司的另外一個子公司,並將餘下的股份賣給摩根斯坦利,這8.25%的股份出讓,意味著中方已經失去中國電池的控股權。, ~% ]" k- |5 p1 [. S
2001年,基地總公司的子公司將其持有的20%中國電池股份,以7800萬元的價格轉讓給了富邦控股集團,之後,摩根斯坦利以1500萬美元的價格從富邦控股手中買回了這些股份。
據了解,本來摩根斯坦利希望中國電池有限公司能夠在海外上市,從而給它帶來巨額的股票收益,但是由於股權變動頻繁,中國電池沒有取得在香港上市的資格。上市擱淺後,南平地方政府也將其持有的中國電池股權以1000萬美元的價格轉讓給外資股東。
2003年8月,生產剃須刀和金霸王電池等消費產品的美國吉列(Gillette)公司,從摩根斯坦利、鼎暉投資、新加坡政府投資等公司手中買走了香港(中國)電池公司的全部股權,進而控股南孚電池。經過數次的轉讓,中國電池的股份已經完全轉移到了外資股東手中。中國電池公司大約擁有南孚72%的股份。另外28%的股份分別由南平國投、中國出口商品基地總公司、大豐電器公司持有。8 W4 ~7 c; G s
2005年,寶潔公司以570億美元的價格並購吉列,南孚又成了寶潔公司的子公司。+ f% X" E: d# K6 t5 h
南孚電池的啟示+ F7 p& Y8 ]) i/ N/ @+ c9 ~
吉列入主南孚在當時引起業界嘩然。南孚這一民族品牌即將消失、南孚將成為金霸王(吉列的電池品牌)的加工基地等傳言充斥坊間。" }( A- @, F- K* K
吉列公司下屬的美國金霸王電池是全球最大的電池生產商,而南孚則是中國第一、世界第五大電池生產商。在中國內地,金霸王和南孚一直是競爭對手。
短短幾年時間,南孚由中國電池生產業的巨頭變成了其競爭對手的子公司,而且這個競爭對手曾是它的手下敗將。而現在,最大的競爭對手消失了,而且還得到了一家年利潤8000萬美元、擁有300多萬個銷售點的電池生產企業,更重要的是獲得了大半個中國市場。
據了解,本來南孚的優質鹼性電池已打入國際市場,可是為了避免和母公司旗下的金霸王電池在海外市場正面沖突,只好放棄海外發展戰略和母公司爭奪市場份額。現在南孚有一半的生產能力被閑置著。南孚正漸漸地失去活力。南孚被並購,不僅對其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也對其員工產生了巨大的心理沖擊。南孚被收購後不久,原總經理陳來茂便黯然辭職。他用十幾年的辛勤奮斗換來的知名品牌——「南孚」,已經是別人的了。南孚的員工們心裡都感到了極大的失落——南孚已經不屬於他們了、南孚已經不是中國的了。% q6 L% ] {) o. D8 i
有專家曾撰文指出,由於目前國家對出售國有資產缺乏統一標准和完善的機制,地方各級政府為了各自的利益,往往是從「小局」出發而不是從大局出發,為了獲得短期回報,把一些經營得比較好的合資企業或國內企業出售給外商,拱手讓出國內市場和未來的收益,造成國有資產變相流失。南孚走上的也許就是這條不歸路。我們無法譴責摩根斯坦利的投機買賣行為,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本的流動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獲利也是市場行為的惟一目的。通過出售南孚股權,摩根斯坦利等中國電池有限公司的外國股東將4200萬美元的資產迅速翻了一番,然後抽身而退。我們也不能把矛頭指向吉列公司,擺平最大競爭對手的同時還可以獲得一家年利潤8000萬美元,擁有300多萬個銷售點的電池生產企業,外帶大半個中國市場,這種買賣換了誰都會趨之若鶩。
新華信副總經理閆冬認為,在1999年的股權轉讓中,南孚電池沒有能夠很好地規避風險,對資本運作的風險嚴重估計不足,地方政府和當時的國有企業缺乏資本運作的經驗。事實上,我們看到摩根斯坦利僅持有中國電池股權3年多時間,之後就受讓給吉列一家企業。事後有學者提出,如果當時在股權設置上設定一些風險控制的條款,比如股權轉讓的期限、受讓方的限制、優先回購權甚至一票否決權等,南孚也許會把握住企業的控制權。
也有專家指出,國有資本退出競爭性領域是一個趨勢。國退後是民進、管理層進還是洋進都可以,關鍵的一點是制度安排以及在執行過程中如何控制風險。這里有個定價機制的問題,也就是「國退」一步值多少錢的問題。南孚電池在股權轉讓中是否被低估,還要將南孚電池以後的收益情況與初始轉讓的溢價作比較,目前距離並購只有不到兩年的時間,不足以給出這一問題的答案.

熱點內容
蘋果為什麼重返市值 發布:2025-02-21 11:11:04 瀏覽:515
基金買哪些板塊的股票 發布:2025-02-21 10:32:04 瀏覽:652
國恩老師教你投資股票 發布:2025-02-21 03:11:17 瀏覽:818
百達精工股票歷史交易數據 發布:2025-02-21 03:09:44 瀏覽:634
古代中國什麼時候有貨幣 發布:2025-02-21 03:02:11 瀏覽:545
股票軟體有監測的嗎 發布:2025-02-21 03:00:43 瀏覽:593
股票漲停尾牌 發布:2025-02-21 02:54:18 瀏覽:587
新加坡的基金屬於什麼性質 發布:2025-02-21 02:48:34 瀏覽:419
沒有綠色的基金怎麼買 發布:2025-02-21 02:42:15 瀏覽:547
可以最低投資100元的股票軟體 發布:2025-02-21 02:37:07 瀏覽: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