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構建鄉村場景金融
①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開辦郵惠萬家銀行是什麼原因
原因是提高金融服務效率,降低金融服務成本,增加「三農」金融服務供給,高效。
6月30日,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全資控股子公司中郵郵惠萬家銀行有限責任公司舉辦開業啟動會,宣布正式開業並推出產品。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愛力在啟動會上講話,宣布郵惠萬家銀行開業並啟動第一筆貸款發放;郵儲銀行管理層成員出席,郵儲銀行行長劉建軍、副行長邵智寶分別在北京和上海會場主持;郵惠萬家銀行董事長梁世棟作匯報發言。
探索服務鄉村振興新模式
劉愛力表示,郵儲銀行作為中國郵政集團的控股子公司,要提高政治站位,心懷「國之大者」,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守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本源,立足中國郵政自身資源稟賦,對標高質量發展要求,加快推進普惠金融改革創新,促進經濟和金融的良性循環、健康發展。成立郵惠萬家銀行,是郵儲銀行積極落實金融改革要求,加快數字化轉型的重要舉措。郵惠萬家銀行要堅決落實監管要求,真正走出一條服務「三農」、服務小微、服務實體經濟的數字化發展之路。
劉愛力指出,服務鄉村振興是中國郵政落實黨中央戰略部署的政治責任所在,是履行央企擔當、助力共同富裕的社會責任所在,更是自身生存發展的需要所在。成立郵惠萬家銀行,是中國郵政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堅持創新發展,把握數字經濟和數字產業機遇,培育新發展動力的重要實踐;也是強化協調發展,發揮郵政服務面廣的優勢,助力鄉村振興的央企責任;更是郵儲銀行堅持開放發展,打造與眾多合作夥伴聯接互通、融合共贏的數字生態銀行的積極探索。
劉愛力強調,郵惠萬家銀行要堅持黨建引領,加強黨對金融工作的領導,強化全局觀念、系統思維、前瞻意識,確保改革發展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
據了解,郵惠萬家銀行以「服務『三農』、助力小微、普惠大眾」為使命,以協同、聯接、創新為目標,著力構建先進的金融科技和智能風控能力,積極推動場景生態協同建設與線上線下渠道融合,打造一家輕型智慧銀行,重點構建場景金融、普惠信貸、大眾財富和數字鄉村四大業務平台。
郵惠萬家銀行具有與郵政集團、郵儲銀行協同的優勢。郵政集團作為擁有百年歷史的大型中央企業,以普遍服務、快遞物流、金融業務、農村電商等為主業。郵儲銀行定位於服務「三農」、城鄉居民和中小企業,致力打造一流大型零售銀行。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3月末,郵儲銀行資產總額突破13萬億元;擁有近4萬個營業網點,其中70%的網點分布在縣及縣以下地區;服務個人客戶超6.4億戶,其中4億多戶分布在縣及縣以下地區。
據了解,郵惠萬家銀行將與郵政集團、郵儲銀行建立協同發展模式,更好地滿足縣域地區多樣化、多層次的金融需求。依託協同優勢及金融科技賦能,郵惠萬家銀行將把金融服務嵌入日常生產生活場景,提高金融服務效率,降低金融服務成本,增加「三農」金融服務供給,高效、精準地服務客戶。
② 打造什麼金融
打造數字化普惠金融
隨著科技的發展,金融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已成為一種必然趨勢。特別是在數字化技術的推動下,打造數字化普惠金融成為當前的重要任務。以下是關於如何打造數字化普惠金融的詳細解釋:
一、明確數字化普惠金融的概念
數字化普惠金融是指藉助數字化技術,將金融服務更加普惠、便捷地觸達廣大民眾,特別是偏遠地區和低收入群體。其目標是實現金融服務的全覆蓋,讓更多人享受到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務。
二、加強金融科技創新
打造數字化普惠金融需要不斷加強金融科技創新。利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優化金融服務流程,提高服務效率。同時,通過創新金融產品,滿足不同層次、不同需求的客戶的金融需求,特別是為小微企業和農戶提供量身定製的金融服務。
三 修通數字化金融服務渠道
構建多元化的金融服務渠道是實現數字化普惠金融的關鍵。通過建設數字化銀行、移動支付、網路借貸等渠道,打破傳統金融服務的時空限制,使金融服務更加便捷地觸達每一個個體。特別是要推動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建設,將金融服務延伸到農村地區,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四、注重風險防範與金融監管
在打造數字化普惠金融的過程中,必須高度重視金融風險和監管問題。加強金融監管,確保金融市場的穩健運行。同時,建立健全風險預警和防範機制,保護消費者權益,為數字化普惠金融的健康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打造數字化普惠金融是實現金融市場繁榮和社會共享發展的重要途徑。通過加強金融科技創新、修通數字化金融服務渠道、注重風險防範與金融監管等方面的工作,我們可以推動數字化普惠金融的發展,讓更多人享受到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務。
③ 金融支持鞏固鄉村振興 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
6月30日,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財政部、農業農村部、鄉村振興局聯合發布《關於金融支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意見》。
《意見》提出,金融機構要圍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大對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的金融資源傾斜、強化對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的融資保障、建立健全種業發展融資支持體系、支持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增加對農業農村綠色發展的資金投入、研究支持鄉村建設行動的有效模式、做好城鄉融合發展的綜合金融服務等八個重點領域,加大金融資源投入。
《意見》對原金融精準扶貧產品和金融支農產品、民生領域貸款產品等進行整合優化,以小額信用貸款、產業帶動貸款、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貸款、民生領域貸款、農村資產抵押質押貸款、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貸款、保險產品等十類金融產品為重點,充分發揮信貸、債券、股權、期貨、保險等金融子市場合力,增強政策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意見》對銀行業金融機構提升服務能力提出了明確要求,督促銀行業金融機構健全農村金融組織體系、改進內部資源配置和政策安排、強化金融科技賦能。
同時,《意見》明確,將通過推進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改善農村支付服務環境、推動儲蓄國債下鄉、開展金融知識宣傳教育和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持續完善農村基礎金融服務,優化農村金融生態環境,並通過資金支持、財稅獎補和風險分擔、考核評價和監管約束等措施,強化對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激勵約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