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理財 » 金融對外開放有哪些問題

金融對外開放有哪些問題

發布時間: 2025-01-18 02:47:12

⑴ 4鏈1鏃ラ噾鋙嶅叏闈㈠悜緹庡紑鏀炬湁浣曞獎鍝

1. 2020騫4鏈1鏃ワ紝涓鍥介噾鋙嶅競鍦烘e紡鍚戝栬祫鍏ㄩ潰寮鏀撅紝榪欎竴鍙樺寲琚騫挎硾鍏蟲敞鐨勫悓鏃訛紝涔熸倓鐒跺獎鍝嶄簡閲戣瀺琛屼笟鐨勬牸灞銆
2. 寮鏀炬斂絳栧厑璁稿栧浗淇濋櫓鍏鍙搞佹湡璐у叕鍙稿拰璇佸埜鍏鍙哥瓑鍦ㄤ腑鍥藉紑璁懼叏璧勬垨鎺ц偂鍏鍙革紝榪欐槸涓鍥介噾鋙嶅競鍦洪暱鏈熷瑰栧紑鏀劇瓥鐣ョ殑涓閮ㄥ垎錛屽苟涓嶄粎浠呮槸鐤鎯呮湡闂寸殑搴旀ユ帾鏂姐
3. 瀵逛簬璇佸埜琛屼笟鑰岃█錛屽叏闈㈠紑鏀懼甫鏉ヤ簡澶栬祫鍒稿晢榪涘叆涓鍥界殑鏈轟細錛岃繖鏃犵枒澧炲姞浜嗗競鍦虹珵浜夈傚敖綆″浗鍐呭埜鍟嗗湪緇忕邯涓氬姟鍜岃祫浜х$悊鏂歸潰鏈夋槑鏄句紭鍔匡紝浣嗗栬祫鍒稿晢鍦ㄦ姇璧勯摱琛屼笟鍔★紝濡傝瘉鍒告壙閿鍜屽苟璐閲嶇粍鏂歸潰鎷ユ湁涓板瘜緇忛獙錛岃繖鍙鑳藉瑰浗鍐呭埜鍟嗘瀯鎴愭寫鎴樸傚洜姝わ紝涓浜涘皬鍨嬩笖緙轟箯鐗硅壊鐨勫埜鍟嗗彲鑳戒細琚甯傚満娣樻卑鎴栬鏇村ぇ鐨勬満鏋勫苟璐銆
4. 璧勭¤屼笟涔熷彈鍒伴噾鋙嶅紑鏀劇殑褰卞搷銆傚湪寮鏀劇殑絎涓澶╋紝鍏ㄧ悆棰嗗厛鐨勮祫綆″叕鍙歌礉鑾卞痙鍜岃礬鍗氳繄渚垮悜涓鍥界殑璇佸埜鐩戠潱綆$悊鏈烘瀯鎻愪氦浜嗗叕鍕熷熀閲戠$悊璧勬牸鐨勭敵璇鳳紝棰勭ず鐫澶栬祫鐙璧勫叕鍕熷熀閲戝嵆灝嗚繘鍏ヤ腑鍥藉競鍦恆傚栬祫宸ㄥご鐨勮繘鍏ュ姞鍓т簡鍥藉唴璧勭¤屼笟鐨勭珵浜夛紝浣嗗悓鏃朵篃鎺ㄥ姩浜嗚屼笟鏁翠綋姘村鉤鐨勬彁鍗囥
5. 緇間笂鎵榪幫紝涓鍥介噾鋙嶅競鍦虹殑鍏ㄩ潰寮鏀炬棦鏄鎸戞垬涔熸槸鏈洪亣銆傚畠涓哄栬祫閲戣瀺浼佷笟鎻愪緵浜嗘洿渚挎嵎榪涘叆涓鍥藉競鍦虹殑閫斿緞錛屽炲己浜嗗浗鍐呴噾鋙嶅競鍦虹殑璧勯噾瀹炲姏錛屼絾鍚屾椂涔熷姞鍓т簡甯傚満絝炰簤鍜岄噾鋙嶉庨櫓鐨勫嶆潅鎬с

⑵ 中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的利弊分析

利:國內金融市場效率太低,開放引入國外競爭者,提高資本市場效率。
弊:國內金融市場不穩定,國家貨幣政策實施難度加大,過快開放可能引發金融危機。

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按照《服務貿易總協定》和《金融服務
貿易協定》的要求, 我國承諾將開放資
本市場, 允許外國公司享有國民待遇,
在我國資本市場建立中介組織, 取消
跨國界服務限制, 逐步開放資本項目,
走向自由化。為了履行加入WTO 的承
諾, 中國政府將在2006 年底取消外資
投資金融業的股權、地區和數量上的
限制, 迎來金融業全面對外開放的新
局面。目前, 外資銀行、券商、保險公
司、投資銀行等金融企業大多數都已
經在中國設立了分支機構。今後QFII
(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即合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制度, 是指
允許合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 在一定
規定和限制下匯入一定額度的外匯資
金, 並轉換為當地貨幣, 通過嚴格監管
的專門帳戶投資當地證券市場, 其資
本利得、股息等經批准後可轉為外匯
匯出的一種市場開放模式) , 將會以更
快的速度、更大的規模進入我國金融
業。本文採用哈佛大學的梅森和貝恩
等人構造的「市場結構」- 「企業行為」-
「市場績效」分析框架( 簡稱為分析范
式) , 研究金融領域全面開放後對我國
金融業的產業組織的影響。
一、對我國金融市場結構的影響
1.進入壁壘。限制外部企業進入的
壁壘主要包括政策性壁壘和經濟性壁
壘。金融業全面開放後, 政策性壁壘將
逐步取消, 經濟性壁壘主要體現為絕
對成本優勢、規模經濟、產品差異化和
對特殊資源佔有所形成的壁壘。跨國
金融企業進入後可以利用價格優勢,
提高絕對成本壁壘, 國內金融企業即
使與之經營相同的產品也不具有任何
價格優勢。跨國金融企業可以通過多
種途徑降低產品成本, 對其他投資者
造成絕對成本壁壘。比如, 跨國金融企
業具有龐大的營銷網路和資本實力,
能夠快速調整策略和不同市場的產
品, 加速資金的周轉, 降低服務價格。
另外, 跨國金融集團對我國企業進行
壟斷性並購, 大量挖走人才, 將對我國
金融企業形成絕對成本壁壘。金融業
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增加服務量後邊
際成本比製造業增加產量後邊際成本
下降的更快, 存在明顯的規模經濟效
應。國內金融企業規模小, 規模經濟效
應不顯著。跨國金融企業資本實力雄
厚, 具有明顯的規模經濟優勢, 將提高
我國金融業的規模經濟壁壘。
2. 市場集中度。2005 年9 月25
日, 以恆生銀行新增5000 萬美元額度
為標志, 跨國金融企業繼續擴容, 富通
銀行、美林國際、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
等相繼獲得新增或新批的額度。根據
國家國內貿易局金融企業信息中心的
資料計算, 2001 年我國最大的50 家金
融企業集團的服務額為680.1 億元, 僅
佔全國社會產品金融總額29152.5 億
元的2.33% , 金融市場的集中度
CR50=2.33, 而美國同期金融產業的市
場集中度指標是我國的9.16 倍。隨著
跨國金融企業的進入, 我國金融業的
市場集中度將會進一步提高。
3.縱向一體化。跨國金融企業的
縱向一體化, 一方面表現在批零業務
的一體化, 另一方面則表現為與我國
金融業組成戰略聯盟, 甚至入股兼並
我國金融業。在品牌經營方面, 除採取
降價、網路等手法外, 還通過跨文化營
銷與熱心公益樹立社會形象, 從而實
施縱向一體化策略。
二、對我國金融企業行為的影響
QFII進入金融領域後, 由於其規
模優勢和價格優勢提高了整個金融市
場集中度和進入壁壘, 增強了市場競
爭程度, 這必將影響到企業的行為。
1.價格行為。金融業是高度競爭
的行業, 價格是其主要的競爭手段。跨
國金融企業為了提高在中國市場上的
佔有率往往採取各種靈活的定價策
略, 國內金融企業紛紛因此而加入價
格戰的行列。價格競爭中採用最多的
是根據不同投資者需求差異性的特點
制定價格歧視策略, 如會員制就是將
投資者分成會員顧客和普通顧客等兩
類, 對價格敏感並且經常光顧的客戶
實行會員顧客優惠價。還有搭配服務、
優惠折扣、返還式降價等方式都是不
同類型的價格歧視策略。
2.促銷策略。跨國金融企業在促
銷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 通常採取各
種廣告、主題活動等形式促銷。以貢獻
度把客戶分為三類: 最有價值客戶及
最具增長性客戶及負值顧客。以個人
金融業務為例, 目前操作中主要以資
產多少劃分, 15 萬人民幣以下為大眾
零售客戶, 15~50 萬的為個人理財客
戶, 50~100 萬的為私人銀行客戶。據
中國農業銀行內部研究機構的測算,
客戶每筆存款只有超過1500 元銀行
才有可能贏利, 但我國商業銀行卻存
在大量低客額儲蓄賬戶, 目前僅工商
銀行100 元以下的賬戶占總賬戶的
5.16%, 其平均存款只有13 元。
三、對金融市場績效的影響
金融業全面開放後, 面對市場結
構的變化, 企業採取了更加靈活的價
格策略和促銷策略, 必將影響到金融
業的市場績效。我們將從資源配置效
果、技術進步和利潤水平等方面綜合
評價QFII 進入金融領域後對金融業
市場績效的影響。
1.資源配置效果。跨國金融企業
進入後, 國內外企業之間的競爭日益
激烈, 企業之間採取各種降價促銷策
略, 投資者就可以在貨幣收入不變的
情況下, 購買到更多的產品組合, 從而
提高社會福利水平。目前, 跨國金融企
業投資銀行、保險、金融經營的品種
多、服務的批量大、服務價格較低, 國
內金融企業採取低價跟進策略, 會使
市場上總體價格水平下降, 優化金融
業的資源配置, 提高社會福利水平。
2.技術水平。大型跨國金融集團
在日常經營中已實現了網路化和智能
化管理, 公司總部及時制定決策, 通過
網路系統及時協調金融商和顧客的關
系。國內金融企業將在技術水平方面
向跨國公司模仿、學習, 甚至進一步創
新, 使中國金融業整體技術水平得到
提高。3.利潤水平。跨國金融企業為了站穩腳
跟, 擴大市場佔有率採取的低價促銷策略,
必將影響到國內金融企業的服務額和利潤
水平, 一批規模小、管理差的金融企業在競
爭中將被淘汰甚至倒閉破產。
中國金融領域全面開放, 將給國內企業
帶來了嚴峻的挑戰, 為了提高我國金融業的
市場績效, 增強我國金融業的核心競爭力,
要加強國內金融企業的並購與重組, 按照專
業化分工和規模經濟的要求, 培育一批跨地
區、跨行業,跨部門的大型金融企業集團; 加
強金融企業的內部管理, 降低管理費用, 提
高企業競爭力; 以信息技術帶動金融企業的
發展, 在全面普及計算機應用的基礎上, 改
造傳統的業務流程, 提高服務效率, 進一步
提升金融業的整體競爭力。同時, 如前所述,
我國目前的金融從業機構在公司治理、管理
能力、運營理念、投資技巧乃至資金實力等
方面與這些國際上領先的境外金融機構投
資者都有明顯差距, 所面臨的挑戰也將是十
分嚴峻的。如何在新的形勢下提高自己的生
存競爭能力, 是我們的金融從業機構必須思
考和解決的問題。
四、小結
優化金融行業結構, 促進保險業、證券
業和其他金融業的發展。首先, 培育適合整
個金融業成長的土壤。要研究金融各業存在
的共性和特性問題, 制定金融各業改革和發
展的模式和路徑, 以利於保險業、證券業和
其他金融業的成長和壯大。其次, 協調好間
接金融和直接金融的關系, 重視證券市場的
改革發展, 充分認識證券市場所獨有的重要
作用, 徹底改變和扭轉「重銀行、輕股市」的
做法, 盡可能避免政策因素引致證券市場頻
繁的大起大落, 以免影響了金融業的穩定發
展。
過去幾十年, 發達國家金融業者的投資
觀念發生了深刻轉變, 可待續發展的新金融
投資理論等學術研究已經深入開展, 並取得
相當成果; 國外金融企業亦已行動起來, 自
覺地實踐新型的企業發展戰略, 將企業競爭
力和改善環境聯結在一起。反觀國內, 雖然
已有金融企業開始在實踐中探索, 但國內金
融業整體對環境風險、環境價值的認識還不
足, 公共部門對適應可持續發展的金融業的
認知和關注程度也還很不夠。借鑒國外的研
究成果, 盡快縮短與國際同行的差距, 改變
傳統的貸款方針, 在信貸投資安排上盡可能
體現環境與經濟的和諧, 引導經濟發展走上
「綠色」之路, 這是國內金融業應有的思路和
應承擔的社會責任。

⑶ 試論述我國金融對外開放所面臨的風險挑戰及應對舉措。

【答案】:一)我國金融對外開放所面臨的風險挑戰
1、資本賬戶開放:對金融穩定的挑戰
在持續推進更高水平金融市場開放的大背景下,我國的資本賬戶已逐漸開放。
一方面,開放資本賬戶會帶來國際金融資本的自由流動,而資本的流動方向和數量都具有不確定性,可能導致不同程度的通貨膨脹、財政赤字以及內外經濟失衡等經濟問題。
另一方面,資本流通的便利性有助於金融資產的轉移,本國經濟的穩定增長會吸引外資的流人。
2、證券市場開放:競爭與管控風險
十一條金融開放政策措施將取消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期貨公司外資股比限制的時點提前到 2020年,這將進一步擴大證券業的開放程度,吸引國外更為專業、成熟的機構投資者參與,推動我國證券市場的發展。
挑戰:一方面,這些國外金融機構進人我國,不僅有助於改善證券市場環境,還能推動國內二級市場與相關企業的發展。另一方面,外資金融機構的進人在增強我國同國際金融聯系的同時,也擴大了我國金融業的資金來源。
3、債券市場開放:市場聯動性帶來的危機
支持外資機構對我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及交易所債券市場的所有種類債券進行信用評級,是我國擴大債券市場開放的重大舉措。
一方面,人民幣境外使用范圍的擴大並納入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為債券市場的開放與擴容提供良好條件。
另一方面,通過債券市場開放引進先進制度和理念,推進我國交易方式和交易制度的完善。
(二)舉措:構建防範體系
為有效防範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我們必須把握金融開放過程中系統性金融風險的特徵,加快構建防範體系。
1、健全宏觀審慎和微觀監管「兩位一體」的管理框架
2、完善金融市場基礎設施與法律制度建設
(1)首先,進一步完善和提升金融市場的基礎設施建設,如完善債券市場的信息平台,為國際評級機構進人中國市場拓寬道路,通過提高金融市場透明度繼續吸引外資,深化資本市場發展,逐步優化開放水平。
(2)其次,在金融市場的發行、交易、信息披露以及退出等多個環節,完善投資者保護機制,並建立健全相關領域的法律法規制度,實現金融市場交易的規范化,保證國內外金融機構競爭的公平化。
3、深化金融市場改革,提升對外開放水平
高水平的金融市場開放對我國系統性風險管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⑷ 中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不利的方面

1997年12月13日金融服務貿易協議於1999年3月1日起生效,金融服務貿易協議要求各參加方對外開放銀行、證券、保險和金融信息市場。1999年11月15日,中美雙方簽署了《中美關於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雙邊協議》。這一協議的簽署將加快我國加入WTO的進程,全球金融服務貿易協議最終將適用於我國。
以中國十六屆三中全會《中共中央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為契機,我國打響了全面跨入市場經濟體系的攻堅戰。加快融入國際市場化經濟體系而不是閉關自守,已經成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如今,作為包括WTO在內三大國際經濟組織的重要成員國,在享受權力、為自身發展贏得有利的國際經濟環境的同時,我國也積極信守承諾,履行自己應當承擔的義務與責任。而作為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對外開放更是首當其沖。
中國金融市場的對外開放,遵循的是循序漸進、謹慎管理的原則,在取得試點經驗的基礎上逐步擴大開放的地域,增加引進的機構和數量。[1]1997年初,中國人民銀行首次批准9家外資銀行在上海浦東試點經營人民幣業務。到2000年3月,在我國獲准經營人民幣業務的外資銀行已選32家,其中上海24家,深圳8家。保險市場的開放始於1992年上海引進外資保險公司的試點,截至刊1999年底,已有25家外資保險機構獲准在中國營業。來自17個國家的外資保險公司代表處2l2家。不久前,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又批准了4家外資保險公司在華設立舟公司或台資壽險公司。證券市場的開放程度較低。外國證券公司可以在中國設立代表處,若干外資金融機構獲得了上海和深圳證券所定數量的B股席位,可直接參與B 股交易,國外金融機構還參與了我國政府債券和部分企業的H股,N股的上市發行工作。

對外開放金融市場,對我國民族金融業發展也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因此,在看到積極因素的同時,我們不得不考慮到金融市場對外開放帶來的不利因素。
(一)客戶資源的無形流失
一些外資金融機構的優勢體現在體制優勢、管理優勢、規模優勢、跨國服務網路優勢。這些優勢集中起來形成了綜合性服務的業務優勢。一些外資金融機構可以憑借這些優勢和雄厚的實力、良好的市場形象贏得優質客戶,這對我國金融機構將造成強烈地沖擊。
如中國加入WTO後,人民幣業務會逐漸對外資銀行開放,而外資銀行一般會選擇向國內一些優質企業發放貸款,這些優質企業為擴大生產,增加出口,降低成本,出於自身考慮,往往也會選擇那些服務方式靈活、效率高的外資銀行,久而久之,中資銀行不可避免地會丟失一批優質客戶;而對保險業來說,沖擊可能更為厲害,中國的保險業由於服務質量較低,外商投資如果從目前的壽險再擴展至財險、再保險及保險業,中國的民族保險業將喪失較大的市場份額;由於A股市場還不能放開,證券行業可能好一點,但隨著B股向國內居民放開,開放的步伐也在加快。[2]中資金融機構若不能發揮自身的優勢,提高服務質量,保持相當的業務份額,就會面臨由業務萎縮導致的財務風險。
(二)在國際經驗方面
除中國銀行外,中國金融業長期以來都限於國內經營,與國際市場缺乏密切的聯系。特別是由於國內金融體制與國際慣例的差距,國內金融業和國際金融市場處於幾乎隔絕的狀態。這種狀態,使中國金融業缺乏精通國際金融業務的人才。缺乏具有廣泛國際服務網路的客戶關系。
(三)人才競爭
現代企業競爭說到底就是人才的競爭,如果沒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妙法,則現在的中資金融機構就難以留住人才。加入WTO後,外資金融機構在中國的業務會逐漸擴大,外資金融機構將隨業務規模的擴展和業務領域的拓展招募大量本土員工,憑借其先進的經營管理、優越的工作條件、優厚的待遇以及誘人的出國培訓機會等,會吸引大量國內金融界的優秀人才,使人才流失嚴重。從而可能導致國內金融界整體員工素質和經營管理水平的下降。[3]
與外資金融機構在個人收入、員工技術培訓、業務新技術支持等方面的差距將導致我國本土金融機構中一些優秀業務骨幹「跳槽」,這將導致我國金融業人才的流失,而人才的流失將會影響中資金融機構的相對競爭地位。
(四)金融市場將受到國際游資沖擊
目前,我國的宏觀調控能力有待提高。企業的自我表現、自我約束、自我管理能力也有待加強。市場經濟的法律體系和行為規范還比較薄弱,如過早地開放國內金融市場。特別是實現資本項目下的自由兌換,就會形成資本的大量流入、流出,沖擊國內金融市場,影響整個宏觀經濟的平穩發展。
(五)對我國貨幣政策的調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金融市場開放程度較高的情況下,一國匯率和利率變化所產生的效應。將被相應的資本的流動效應所抵消。從而加大了金融調控的難度,這就要求使用更有效的宏觀調控政策加以控制。
我國金融機構與國外金融機構相比,無論是資金實力還是經營管理經驗,都處於弱勢地位。外國金融機構的進入,將會以其龐大的虛擬經濟切割我國實體經濟的利潤,在基本沒有風險的情況下分享中國經濟發展的成果。四是外資銀行將同中資銀行爭奪優質客戶和核心業務,包括信用卡、住房信貸抵押證券化、代客理財和私人銀行等業務。如果優質客戶和核心業務被外資銀行壟斷,將不利於中資銀行的長遠發展。

一些國家盲目過度開放金融市場帶來的沉重教訓

縱觀世界各國發展的歷史,有的國家能夠抓住機遇迅速步入現代化行列,有的國家經濟危機頻繁發生、發展緩慢,這些無不與能否有效維護本國經濟安全密切相關,而維護金融安全又成為維護經濟安全的核心。最近20多年,拉美地區成為世界上銀行危機發生最為頻繁和最嚴重的地區,35%以上的拉美國家曾經歷過數次危機,發生危機的次數是世界其他地區的3倍以上。拉美國家頻繁出現銀行危機的主要原因,一是大都與外部因素有關。外資銀行的大量進入曾經對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發揮過重要作用,一些拉美國家曾把外國獨資銀行的進入視為對外開放的成就而引以為豪。但是,經濟一旦出現波動,國外資金流入突然中止,即彌補經常賬戶赤字的資金流入量突然減少,同時,資金流出量增加,造成資金鏈斷裂,引起乃至加劇了這些國家的經濟危機。如1998年拉美7個地區大國的資金流入突然中斷,造成信貸規模急劇減少,債務鏈條斷裂,經濟危機使GDP的增長率由7%下降到-2%。二是資本賬戶自由化的錯誤安排。在缺乏對銀行有效監管的情況下,貸款規模迅速膨脹,導致大量不良資產,而貸款的需求又使得銀行無限制地通過國外資本融資,銀行系統對國外客戶的負債迅速擴大,增加了這些國家面對外部資金流動的風險。三是公共債務占貸款總額的比重增加。在1998~2003年的拉美經濟衰退時期,政府通過國內銀行獲得大量貸款,數量龐大的公共債務,成為銀行有價證券不穩定的根源。四是銀行債務過度集中到某一種國際貨幣上。一旦該種貨幣出現問題,就會牽動負債國的金融市場。在銀行負債高度集中到一種國際貨幣的國家中,資本流動突然中斷導致金融危機的概率是75%。負債幣種的高度集中導致了風險的增加。

⑸ 開放金融市場利弊

中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的有利方面:
金融市場對外開放是我國改革開放基本國策的重要組成部分。從長期來看,逐步擴大金融開放並最終融入全球金融體系,不僅可以使我國在吸引外資及促進經濟增長方面獲得巨大收益,也有助於加快國內金融業的改革與發展,增強國際競爭力。
中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的不利方面:

客戶資源的無形流失一些外資金融機構的優勢體現在體制優勢、管理優勢、規模優勢、跨國服務網路優勢。這些優勢集中起來形成了綜合性服務的業務優勢。一些外資金融機構可以憑借這些優勢和雄厚的實力、良好的市場形象贏得優質客戶,這對我國金融機構將造成強烈地沖擊。

熱點內容
京東金融隱私怎麼處理 發布:2025-01-18 02:48:31 瀏覽:320
金融對外開放有哪些問題 發布:2025-01-18 02:47:12 瀏覽:792
st摘帽漲停板最多的股票 發布:2025-01-18 02:42:03 瀏覽:110
金融板塊前景如何 發布:2025-01-18 02:32:18 瀏覽:184
如何收集a股股票歷史數據 發布:2025-01-18 02:27:30 瀏覽:573
股票歷史價格查詢網站 發布:2025-01-18 02:08:42 瀏覽:988
生物科技指的是哪種股票 發布:2025-01-18 01:58:54 瀏覽:708
有色金屬基金包括哪些 發布:2025-01-18 01:38:51 瀏覽:792
利好政策對股票的影響多久 發布:2025-01-18 01:22:31 瀏覽:496
期貨一直鎖倉會有什麼問題 發布:2025-01-18 01:06:03 瀏覽: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