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理財 » 如何認識金融危機部分

如何認識金融危機部分

發布時間: 2024-11-11 02:26:53

① 哪位能簡單概述一下金融危機是怎麼回事

國際金融危機:是指發生一國的資本市場和銀行體系等國內金融市場上的價格波動以及金融機構的經營困難與破產,而且這種危機通過各種渠道傳遞到其它國家從而引起國際范圍的危機大爆發。
從世界經濟的歷史發展來看,金融危機所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嚴重破壞一國的銀行信用體系、貨幣資本市場、對外經濟貿易、國際收支平衡甚至整個國民經濟。金融危機爆發時的表現主要有:股票市場暴跌、資本外逃、市場利率急劇上揚,銀行支付體系混亂、金融機構倒閉破產、外匯儲備下降、本國貨幣迅速貶值。
(一)1929-1933年的金融危機
(二)美元危機和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瓦解
(三)1992年英鎊危機
(四)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機
(五)1997年開始的亞洲金融危機
國際債務危機和國際貨幣危機是重要的表現形式
國際債務危機:是個運用廣泛的術語,可以描述各種並不一定相關的金融現象。其中包括美國債務在80年代的迅速增長;高收益率「垃圾債券」市場的突然興起和消失;大多數非洲和拉丁美洲國家的經濟問題——前者可追溯到1973~1974年國際石油價格上漲,後者可追溯到80年代早期;及1989~1990年美國政府對其東南部許多儲蓄和貸款機構代價高昂的救援努力等。由於大多數金融恐慌和崩潰是由於某人或某機構無力按計劃承擔其義務而引起的——如在股市崩潰之後,靠貸款或「保證金」買入股票的投機者在其用作抵押的股票價值變得太低而資不抵債時無力償還其債務——因此,大多數金融危機在某種意義上講就是「債務危機」。
國際貨幣危機:又稱國際收支危機。貨幣危機的含義有廣義與狹義兩種。從廣義來看,一國貨幣的匯率變動在短期內超過一定幅度就可以稱為貨幣危機。(有的學者認為該幅度為15%~20%)從狹義上看,貨幣危機主要是發生在固定匯率制下,市場參與者對一國的固定匯率失去信心的情況下,通過對外匯市場進行拋售等操作導致該國固定匯率制度崩潰,外匯市場持續動盪等
國際金融危機發生的原因
(一)國際金融危機的制度背景
(1)國際金本位制下的制度缺陷
(2)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的制度缺陷
(3)牙買加體系下的制度缺陷
(二)國際資本與國際金融危機
國際資本流動已經成為當前國際經濟政策討論的中心環節。傳統上,資本流動被看作一種被動的、調整性的附屬物。但是,對每一次金融危機後的考察,尤其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頻繁爆發的危機表明,資本流動本身也會促成經濟形勢的變化和金融危機的爆發。一些發展中國家的資本流入遠遠超過其經常項目賬戶赤字,過度的資本流入難以被國內經濟部門吸收。資本流入增加了資本進入國的外匯儲備,而這些外匯儲備最終又以種種方式迴流到了資本出口國,這種資本的大進大出使得資本流入國正常的經濟循環惡化,這些國家通過提供的外部融資,使得經濟周期的擴張階段得以延長和加強,同時推動國內需求和資產價格的膨脹。
(三)國際資本流動的易變性
國際資本流動容易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國際間利率的周期性變化、不同國家之間盈利機會的出現或喪失以及投機者信心因素和匯率預期的改變等都會對資本流動造成一定程度的沖擊。尤其是短期資本進入時來勢洶涌,撤離時也是勞師動眾,亞洲金融危機證明了這樣的事實:外國直接投資是比較穩定的資本流入,而證券資本的流入卻很不確定。
國際資本流動的易變性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1.新興市場國家金融市場相對較小。和發達國家的整體經濟規模、信用體系以及資本市場相比,這些國家金融市場的規模太小了,而吸收的資本凈流入太多了。
2.信息不對稱。由於缺乏信息溝通和了解,投資者的觀點和預期很不穩定,無法與東道國的經濟基本面相銜接。更為關鍵的是對於那些缺乏對信息的認識和了解的投資者來說更易產生「羊群效應」,而大量被推出歪曲的信息和評論以及暗箱操作更加劇了問題的復雜化。
3.資本流動的逆向效應。
在發生金融危機時,資本流動有一個重要的特徵是逆轉性——它一方面使資本輸入國由於風險預期的不斷變化而要償付更多的成本;另一方面國外的資本流入停止,停留在國內的國際資本開始逃離。即便是經營良好的企業,在利率攀升,匯率下跌和經濟前景暗淡的背景下都會劇烈地改變企業的利潤預期。
(四)國際資本流動與金融危機的實證研究
在金融危機爆發前,危機國一般都會出現資本大量流入、股票價格和房地產價格以及本幣升值的過程。本幣升值會抑制一國的出口和經濟增長,經常項目赤字,實質經濟因素發生逆轉。在此基礎上,金融市場就會出現貨幣貶值預期,當市場恐慌積累到一定程度後,投機資金便會發動攻擊,拋售本幣,本幣貶值,貨幣危機爆發。
(五)國際金融危機發生的內部因素
當一國爆發貨幣危機時,如果此時該國並不存在由國內因素導致的金融危機,那麼這一危機必然是由投機沖擊引起。實際上,投機沖擊更多是在一國經濟基礎出現明顯弊端時才會發動,與經濟基礎無關,純粹由於心理預期變化而導致的金融危機並不多見。這里以亞洲金融危機為例探討金融危機發生的內在原因。
(1)宏觀經濟政策失誤
綜觀亞洲各國的經濟發展,發現「亞洲奇跡」的很多方面是依託政府引導和行政強制實現的,這樣不可避免有很多的經濟政策失誤和權力腐敗,進而侵蝕一國經濟機體。如韓國從50年代開始,政府就沒有停止過對經濟的強力干預,為了加入GATT(WTO前身),韓國在30多年前,進行了半個世紀以來第一次戰略調整:從進口替代到出口導向。在1967年成為GATT成員以後,雖然在一些領域減低了關稅(總體關稅下降到14%),但在相當多的重要領域仍舊保持著強大的產業政策。比如汽車工業,韓國保護了20年時間。政府主導(關稅+產業護持)與「出口導向」共同構成了曾被當作發展典範的「韓國模式」的全部內容。韓國政府通過行政性手段拼湊大型企業集團,企業依靠國家保護盲目投資,金融機構呆壞賬日益積累,最後造成一種「尾大不掉」的尷尬局面。經濟內部結構問題和政府的深度參與必然產生的低效率和腐敗很快將韓國導入金融危機的困境。1998年,金大中政府推出「經濟復甦三年計劃」,把發展戰略從政府主導向市場主導轉變。
在一些亞洲國家,權力腐敗是經濟基本層面惡化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如印度尼西亞拒絕進行民主改革,實行家族式的集權統治,使國際的權力腐敗和權錢交易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總統蘇哈托家族甚至集聚了12個行業近400億美元的社會財富。在這樣一種背景下,不可能指望政府宏觀經濟政策能夠有什麼成效。
亞洲各國都大量舉借外債,經濟發展對外資的依賴性很強,對外債的管理失控,外債結構中短期外債太多,而且大肆揮霍進行房地產和資本市場的炒作。為了進行償付,必須保持高的出口增長和不斷增加的外資進入,一旦這兩者出現問題,資金鏈就會裂開,金融危機就要到來。
(2)亞洲模式的局限
亞洲國家的發展模式大體上可以歸結為「出口導向型發展戰略」。60、70年代,日本用出口導向發展戰略,選擇了「貿易立國」政策,最終成為世界經濟大國,80年代後,東南亞國家爭相模仿,也帶來了這一地區10多年的繁榮。90年代以後,隨著收入的增長,傳統產品的市場容量已經飽和,市場相對縮小。而發展中國家普遍實行這一戰略,加上初級產品的技術進步,每個出口國的供給能力增長。東南亞各國的出口能下降,比較利益的轉移造成這些國家經濟的基本層面上出現結構失衡。
亞洲模式使得這些國家經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是外延投入的增加和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發展,建立在這種增長方式基礎上的經濟發展是很難持久的。克魯格曼曾經警告過:「亞洲的經濟奇跡與其說是由於良好的計劃和生產率的提高,還不如說是由於有充足的勞動力和資本。」隨著勞動力成本的上升和周邊國家的競爭,這種低附加值產品的出口受阻,在推動經濟增長中的作用就被削弱。要維持經濟增長面臨兩個選擇:其一,像日本、韓國、台灣一樣進行產業技術結構升級;其二,開拓國內市場,降低工資率水平和進行本幣貶值。要在高附加值高技術產品市場上參與國際競爭,很多國家並無這樣的實力。經濟發展使工資水平增長,缺少向下彈性,就只有希望貶值來緩解出口壓力。亞洲各國在出口商品中的同質性非常明顯,在國際市場上構成了嚴重的惡性競爭,各國為了在國際貿易中占據有利位置,都有強烈的本幣貶值的願望。
(3)匯率政策的失誤
亞洲各國在匯率選擇上主要是與美元掛鉤的釘住匯率制和聯系匯率制。90年代以來美元對其它主要貨幣匯率大幅升值的情況下,引起了亞洲各國貨幣的相應升值趨勢,貨幣被人為地高估了,從而導致該地區的商品出口競爭力下降。為了維護固定匯率制,各國的中央銀行必須大量拋售外匯儲備,使外匯儲備大幅度減少,這樣就給國際的投機者提供了投機缺口。
不發達國家經濟增長的一個瓶頸就是資金短缺,與發達國家相比較,發展中國家資本市場的信譽遠遠不足以吸引到足夠的外資流入,各國紛紛進行了以放鬆管制為特徵的金融改革,80年代的拉丁美洲、90年代的東南亞,概莫能外。放鬆管制,吸引外資有兩個做法:一是提高利率吸引國際套利資本;二是開放金融市場吸引國際投機和投資資本。拉丁美洲和東南亞的金融放鬆面臨著很大風險,高利率使貸款在成本增加,容易誘發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亞洲大部分國家在實行固定匯率制的同時,也開放了本國的資本賬戶,大量的游動資本就可以無所阻攔的進入,使各國的金融體系潛伏著巨大的金融風險。
(六)金融危機的國際傳遞機制
國際金融危機傳遞是指引起各國匯率劇烈波動和金融市場秩序混亂的國際資本流動,它不僅由一國的金融危機影響到另一國,而且造成各國和地區之間的連鎖反應,即危機「傳染」。在金融一體化的今天,一國發生金融危機極易傳播到其它國家,這種因其它國家爆發的金融危機的傳播而發生的金融危機可稱為「傳染性金融危機」
(2)貨幣一體化安排
如果國家之間實行貨幣一體化制度安排,必須保持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和匯率政策的一致性,在這種區域經濟鏈條最薄弱的環節容易受到沖擊,而一旦沖擊成功就具有連鎖效應。1992年,索羅斯旗下的量子基金正是利用歐洲各國在同一匯率機制問題上步調不一致的失誤,發動了拋售英鎊的投機風潮,迫使具有300年歷史的英格蘭銀行認虧出場。
在歐洲貨幣體系下,成員國之間雖然安排了相互間匯率浮動上下不超過2.25%的界限,但是這種貨幣一體化客觀上要求各國一致的貨幣政策和利率水平。當時德國剛剛統一,為了化解財政赤字實行緊的貨幣政策,形成歐洲貨幣體系內的其它貨幣貶值的強烈預期,最終以英鎊為首,波及到義大利、瑞典,芬蘭遭受投機者拋空而跌破界限。紛紛宣布退出歐洲的釘住匯率制。
(3)過分依賴國際資本
當影響比較大的金融危機發生以後,國際金融市場上的投機資本一般都會調整或收縮它們在國外的資產,至少會減少較大風險國家的資產。許多國家將不可避免地發生相當部分資本流出的現象,如果該國不能承受這種資本流出,該國就可能發生金融危機。
由於能源價格上漲和寬松的財政政策,美國在1980-1981年間面臨高通貨膨脹。不得不大幅收緊貨幣政策。美元利率上漲,拉丁美洲國家不得不借更多的錢維持資本運轉,到了1982年春天,受「馬島戰爭」影響,債權人對拉丁美洲國家迅速膨脹的貸款失去了信心,停止繼續增加貸款。這對於長期依靠資本注入的拉丁美洲國家無疑是致命的。
國際金融危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
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一體化發展,各國在經濟、貿易、金融等領域的一體化程度加強了,一國或一地區在經濟金融領域出現危機後,或多或少總要影響其它國家乃至全球。1997年秋季從泰銖貶值開始引發的亞洲金融危機波及了幾乎所有的東南亞國家和地區,並最終演變成沖擊全球的金融狂飆,引起了世界性的金融動盪和經濟困擾。
(一)經濟衰退,全球經濟增長放慢
1929-1933年的金融危機對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的影響無疑是深刻的。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工業水平下降37.2%,其中美國下降40.6%,主要國家的經濟狀況退回到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水平。而爆發在20世紀末的這場最大的金融危機給我們的教訓更為直觀。日本、韓國、東南亞國家和俄羅斯陷入嚴重衰退,其它國家經濟增長率都不同程度受挫。
拉丁美洲地區經濟增長率1998年比1997年下降了1.6個百分點,巴西從1997年的3.5%下降到1%。前些年保持強勁勢頭經濟增長的歐美國家也難以獨善其身。亞洲地區經濟增長停滯或成衰退,與該地區有密切貿易聯系的美國出口減少,在該地區投資的跨國公司利潤下降。1998年上半年,美國出口貿易出現90年代以來第一次負增長。據標准普爾公司估計,亞洲金融危機使美國所有部門在1998-2000年損失4180億美元。亞洲金融危機遲遲難以走出,使本已出現經濟泡沫的西方股市更加脆弱,美歐股市在危機期間持續暴跌,從而會減少投資者的財富效應,影響消費者開支和企業投資,導致經濟增長下降。
(二)貿易、投資自由化進程受阻
金融危機對世界經濟的另一個負面影響是貨易自由化和投資自由化進程受阻。一方面,遭受危機打擊的國家會重新考慮過去在貿易、投資自由化方面所作的承諾,在以後的政策決定中更加謹慎。另一方面,經濟勢力強,經濟結構良好,受危機沖擊小的國家在危機後會由於本幣走強而使競爭力削弱,一旦危機國家出口恢復,貿易順差增多,貿易保持主義的呼聲就會增強。
(三)對國際金融體系的沖擊
每一次國際金融危機的爆發,往往都因現存的國際金融體系的一些致命缺陷而起。從而對國際金融的制度安排構成巨大沖擊,同時也提出嶄新的課題。就目前而言,國際資本流動規模如此龐大,甚至可以迅速吞噬一國的金融構架。如何防止貨幣危機的發生,需要各國共同努力來尋求辦法,需不需要管制?如何進行管制?需要採取什麼樣的匯率制度抵禦危機?政府之間,國際金融組織與政府之間如何協調?
30年代的大危機宣告了國際金本位制的滅亡,隨後誕生了以固定匯率制下的「雙掛鉤」為特徵的布雷頓森林體系。70年代的美元危機,牙買加體系取代了布雷頓森林體系。進入90年代以來,國際金融危機爆發的頻率更高,而原因也更為復雜,浮動匯率制也並沒有像設想中那樣自動實現內外均衡。1997年11月,亞太地區高級財政金融會議上通過了旨在加強亞洲地區金融合作的新機制,「亞元區」也開始進入政府間和學者討論的熱點話題。世界各國就如何防範金融危機的爆發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國際金融危機對東道國經濟的影響
(一)金融危機引發經濟、社會危機
金融危機的爆發極易引發經濟危機乃至於政治危機、社會危機,1994年墨西哥債務危機,新政府上台宣布比索貶值。1998提5月出現印度尼西亞政權更迭,阿根廷在危機中更是處於社會混亂、政府頻繁變動之中,一月之內,5個總統先後上台和下台。
金融危機中,外國資金往往大舉外逃,給該國經濟帶來沉重打擊。墨西哥1995年出現近200億美元的資金凈流出,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韓國和菲律賓私人資本凈流入由1996年的938億美元轉為1998年的凈流出246億美元,僅私人資本一項的資金逆轉就超過1000億美元,外資在短期內大量外流破壞了原來建立在外資流入基礎上的資金平衡。在外債管理松馳的一些國家,外債的總量和結構基本上處於失控狀態,外債與國內投資期限結構中的短借長放的「錯配」現象中十分嚴重,資金鏈一斷,損害是致命的。
金融危機的爆發還會引起匯率制度上的一些變革,給正常的生產貿易帶來不利影響。如30年代大危機後資本主義世界的普遍的外匯管制現象,1999年英鎊危機後歐洲區一些國家脫離了歐洲貨幣體系開始自由浮動,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後一些國家被迫採用了浮動匯率制。從短期看,這些新制度的實行往往因為政府的無效管理而給經濟帶來更大波動。
(二)金融危機對經濟秩序的影響。
危機爆發首先會造成金融市場劇烈動盪,1929年10月28日紐約股票市場價格在一天之內下跌12.8%,危機期間僅銀行破產倒閉達到上萬家。亞洲金融危機期間外匯市場和股票市場劇烈動盪,各國貨幣對美元的匯率跌幅在10%或70%以上,大批企業、金融機構破產、韓國排名前20位的企業中有4家破產。
危機期間,各國政府往往採取緊縮性的財政貨幣政策更加加重了經濟困難,對外匯市場的管制可能維持很長時間,會對經濟帶來嚴重影響。從國際資本流動看,大量資本的頻繁進出擾亂了該國金融秩序,市場價格處於極不穩定狀態。這種不穩定的局勢也給公眾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帶來很大幹擾,一國經濟秩序陷入混亂。
(三)補救性措施對危機國的不利影響
一國發生金融危機後,政府將被迫採用一些補救性措施,緊縮性的宏觀經濟政策是最常用的手段,而危機的爆發有時候並不是因為政策的失誤導致的,這一措施的後果可能是災難性的。另外,為獲取國際金融組織和外國政府的資金援助,一國政府往往被迫實施這些援助所附加的種種條件,例如開放本國金融商品市場等,給本國經濟發展帶來很大負擔。
在解決80年代債務危機中,一方面各國政府、商業銀行和國際機構向債務國提供了大量臨時貸款。另一方面要求債務國實行緊縮的國內政學,以保證債務利息的支付。同時要求債務國進行以貿易自由化、私有化為特徵的政策調整,這些要求對發展中國家而言是比較苛刻的。

熱點內容
貨幣發行量是如何影響到物價的 發布:2024-11-11 03:09:18 瀏覽:677
疫情下金融如何保值 發布:2024-11-11 03:07:03 瀏覽:698
中國股市10年前多少點 發布:2024-11-11 02:54:34 瀏覽:152
股權類型怎麼區分 發布:2024-11-11 02:48:04 瀏覽:283
投資公司是否可以買股票 發布:2024-11-11 02:48:03 瀏覽:318
三板股票退市規則 發布:2024-11-11 02:47:57 瀏覽:895
怎樣在股票軟體截圖 發布:2024-11-11 02:37:16 瀏覽:706
新增股票上市會有什麼影響 發布:2024-11-11 02:31:38 瀏覽:915
如何認識金融危機部分 發布:2024-11-11 02:26:53 瀏覽:746
基金每月投資200元五年多少錢 發布:2024-11-11 02:17:23 瀏覽: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