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理財 » 金融服務職能如何發展

金融服務職能如何發展

發布時間: 2024-10-05 18:11:58

1. 當前金融服務的發展方向如何應對金融服務的同質化

發展方向:
引導信貸資金有重點地向符合產業政策的企業傾斜,向經濟社會薄弱環節、戰略性新興產業、產業轉移等方面傾斜,向擴內需、保民生領域傾斜,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
運用貨幣政策工具,進一步提高調控水平。加快推進再貸款、再貼現業務,進一步解決中小金融機構流動性不足問題。有效發揮支農再貸款政策的引導作用,擴大「三農」信貸投放。

應對金融服務的同質化:
可通過品牌建設應對服務同質化
一、商業銀行同質化競爭嚴重

目前,境內銀行同業競爭之所以如此激烈,主要源於其在客戶、產品、區域等方面定位異常雷同,而低水平的同質化競爭,不僅侵蝕我國商業銀行的盈利水平,也惡化了銀行業的競爭環境。

首先,各商業銀行均高度重視零售銀行業務的發展,由於服務對象細分不夠,競爭策略大同小異,導致零售業務領域同質化競爭加劇。

其次,各商業銀行推出的產品功能、服務內容相差並不明顯,創新產品、服務趨同化嚴重,既形不成特色,更形不成競爭優勢。

第三,大多數商業銀行無論其規模大小,都實施跨區域經營,而且各商業銀行都將經營精力主要集中在經濟發達區域尤其是中心城市。

二、提升品牌價值是應對同質化競爭的必由之路

雖然競爭對手可以復制產品、服務、技術以及流程,但是它們無法復制一個卓越品牌。對於一家商業銀行來說,一個卓越品牌就意味著長期的成功營銷和利潤。

從微觀層面上來說,銀行業戰略可以分為產品戰略、市場戰略、人才戰略、並購戰略等,商業銀行依靠某一項職能戰略最多隻能獲得短暫的優勢,唯有確立品牌發展戰略,才能打造核心競爭力。品牌競爭力是商業銀行最持久和最根本的核心競爭力。

中國銀行業要有質的飛躍,提升市場地位,必然需要新的品牌發展戰略,以使品牌重新定位,賦予中國銀行業品牌新的內涵,早日把握市場機遇,實現高層次的跨越。

三、中國銀行業品牌建設的現狀和差距

目前,我國商業銀行品牌建設尚處於初期階段,在理念、文化、定位、管理以及品牌維護上離真正的品牌戰略標准還存在著不小的差距,品牌戰略對我國商業銀行發展任重道遠。

(一)品牌理念尚在發育

一些商業銀行還沒有意識到品牌戰略的重要性,或是雖然從形式上接受了品牌理念,但卻錯誤地理解了其內容和實質,往往覺得品牌就是做廣告、招牌、標志和圖案設計,卻忽視了品牌戰略中最本質的部分,即營造品牌資產、確立提升品牌價值行為方式的內容並付之實踐。這也是客戶整日穿梭在各種銀行卡、理財寶、外匯寶等銀行產品的宣傳和派送中,卻絲毫感受不到品牌感染力的原因所在。

(二)品牌文化含量不足

從目前情況看,盡管我國商業銀行品牌意識有所增強,但文化含量不足,很難通過建築物、裝修、員工的服飾服務等感受到不同商業銀行的個性和沉澱。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本身企業文化積淀單薄,另一方面缺少對客戶真情的關懷。事實上所有的品牌文化都是建立在永遠把客戶擺在第一位的基礎之上的。只有始終以滿足客戶的需求、讓客戶滿意作為發自內心的要求才能孕育服務的文化,才能真正建立起有生命力的銀行品牌。

(三)品牌定位缺乏個性

細分的市場是品牌戰略的邏輯內涵,也是品牌戰略最基本的特徵。目前中國商業銀行在品牌定位時最欠缺的就是個性。重「品」不重「牌」,品牌定位基本上缺乏自身獨特的附加值。銀行重視的是提供產品,而不是孕育一個特色的品牌。無論從命名上還是產品內容上,雷同痕跡比較嚴重,品牌作用並不明顯。

(四)品牌管理各自為政

突出表現在品牌戰略在上下級行之間、部門之間的執行缺乏整體性和一致性,直接影響了品牌戰略的效果。品牌產品基本上由各業務部門分散營銷,缺乏整合;宣傳、廣告、推廣活動往往被認為是行政管理部門的附屬職能,與業務運作隔離使得品牌營銷難以與社會需求形成良性對接。

(五)品牌維護有待加強

品牌建立是一個動態的概念,需要時間的積累,需要歷史的沉澱。從品牌的創立到品牌的成熟和成功,需要精心細致的維護。而我國商業銀行大都還停留在推出品牌產品的階段,缺乏對產品的維護和更新,難以形成強勢品牌。突出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服務規范比較剛性,缺乏情感滲透。商業銀行作為服務行業,服務更體現差別,也是增強其品牌競爭力的關鍵。然而,各銀行雖然都有很嚴格的服務規章制度,但實際效果卻體現不出對客戶的尊重和珍惜。員工雖然微笑著面對客戶,但是缺乏情感滲透。所以,客戶在接受銀行服務時,仍然沒有「上帝」的感覺。另一方面,迄今為止市場上金融產品還是「理財寶」、「外匯寶」、「銀證通」等基礎產品系列,具有沖擊力的新產品較少。根基不穩的品牌戰略缺乏創新產品的支持,顯得更加脆弱。

四、商業銀行品牌建設的重點和注意事項

品牌戰略是銀行業發展到高端競爭後的邏輯結果。在將品牌理念滲入到自身的每一個細胞的基礎上,商業銀行應該認真分析市場環境,結合自身特點和優勢,揚長避短,以實施品牌戰略為核心,打造一流品牌銀行,促使我國銀行實現從品牌向名牌的跨越。

(一)依託文化「外化」鮮明的品牌形象

創立著名的品牌離不開文化的沃土,文化是創造強勢銀行品牌的基礎。如果商業銀行企業文化建設能邁上一個新的台階,必然會「外化」為更鮮明的文化品牌形象,並對社會公眾產生更大的品牌魅力。具體到操作層面,首先,要樹立文化的觀念。品牌本身就是一種文化,具有文化底蘊的品牌才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其次,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品牌文化。最後,從小處做起,從平時做起。因為文化本身就是一種生活和歷史的積累。一件更有吸引力的產品、一個更加真誠的微笑、一次更快捷的服務,都可能在客戶心中沉澱下來,成為銀行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

(二)差異化品牌定位創造品牌核心價值

差異化的定位能夠增加競爭者模仿的成本和難度,吸引特殊的客戶群體形成品牌忠誠,創造品牌的核心價值,是品牌戰略的精髓。我國商業銀行根據當今市場環境的差異性和競爭階段的特殊性,可以選擇以下定位策略:

1、創新型定位策略。我國銀行供給市場上產品的單一性既對創新提出了要求,也隱含著創新的巨大空間。將創新作為品牌定位的重要策略,是因為創新能給品牌帶來在同類產品中領導者地位的機會,而市場的規律是幾乎一切的優勢都歸之於領導者,客戶將更傾向於購買領導品牌。

2、求異型定位策略。亦即產品差異策略。中小商業銀行由於實力和客戶資源的弱勢,可以通過銀行形象、產品特性、優質服務等形式,努力創造產品特色,以便將自己的產品與競爭對手區別開來,使客戶建立起品牌偏好與忠誠。

3、演進型定位策略。在我國銀行產品市場發育尚不夠成熟導致產品數量較少的現實條件下,對現有產品的微小變革都會使其向前演進一步,吸引客戶的眼球,無疑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完善組織結構,形成整合的戰略性管理

建立專門的品牌管理部門,對於商業銀行推行品牌戰略至關重要,因此,銀行應該加快完善自己的組織結構,適應新的競爭環境的要求。專門的品牌管理應該包含兩個層次的內容:一是建立戰略性的品牌管理機構,專業負責整個銀行的品牌運營,這是提高品牌管理水平的制度保證;二是培養一批高素質的品牌經理,負責銀行的品牌戰略決策,這是提高品牌管理水平的人才保證。

(四)服務與創新維護品牌生命

品牌產品的推出只是品牌戰略的開始,而對品牌的維護才是品牌戰略的關鍵,是品牌生命力能夠持久的基礎。對於商業銀行品牌的確立,這種維護就是提供情感滲透的服務和不斷創造新的產品去詮釋品牌的靈魂。

高水平的服務是維護銀行品牌的必要手段。需要注意的是服務業中服務不僅指態度,每一個環節都是在做服務,而且是需要情感滲透的服務,所以,銀行服務應該有更高的標准。從內心出發,透過各個環節,向客戶提供優良的服務,展現銀行的形象,維護銀行的品牌。具體來說,不僅僅指前台的服務效率、熱情、規范,還要包括服務網點的便捷性,營業廳的檔次感、空間大小、服務信息,前台監控設施的完備性,咨詢問題時得到答案的及時性和確定性,輔助設備運行的穩定性,銀行管理者在公共場合的形象,等等。

銀行創新產品的推出有利於對品牌的反復強調,保證品牌的生命力。首先,銀行在創新產品的時候要注意產品對品牌風格的繼承性和延續性,這樣才能使新產品達到繼續詮釋品牌理念的目的。其次,要建立健全創新產品開發和推廣的運作機制,實行品牌項目責任制。第三,產品創新要始終面向市場和客戶。建立品牌和產品創新的目的都是為了擴大市場,吸引客戶,所以,產品創新必須圍繞市場、圍繞客戶進行。

此外,商業銀行在品牌建設中應注意以下事項:

注重品牌整體打造,從產品的研發、設計、包裝、廣告投放、新聞發布、戶外營銷、宣傳推廣等環節整體規劃,提升整體品牌形象。

注重品牌產權保護,從品牌經營、法律和社會保護等多方面維護銀行的品牌權益,採取有效措施,避免和制止對品牌形象的侵權行為。

注重品牌營銷危機管理。針對可能會影響品牌的突發事件,制訂周密的應對方案,最大限度維護品牌形象。

2. 基層央行如何加強金融管理

新形勢下如何提高基層人民銀行金融服務工作

金融服務是人民銀行的一項長期性的基礎工作,也是人民銀行的重要職能之一,多年來,這項職能並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隨著金融監管職能的分離,金融服務在基層央行職能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越來越重要。目前強化服務職能,提高服務水平,成為我們思考研究和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轉變思想觀念,增強服務意識,提高員工對金融服務職能重要性的認識。一是轉變思想觀念,增強服務意識。提供金融服務是人民銀行三大職能之一,與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維護金融穩定同等重要。人民銀行職能轉變後,金融服務的職能不是減輕了,而是更重了。我們要適應金融改革的要求,轉變金融服務觀念,樹立「寓管理於服務之中」的理念,在履行人民銀行各項職能的過程中強化服務意識,把工作重心從防化金融風險轉移到貫徹執行貨幣信貸政策上來,向提供高質量的金融服務為主的方向轉變。二是培養人民銀行幹部職工履行金融服務職責的榮譽感、使命感和責任感。明確金融服務是人民銀行的重要職責以及搞好金融服務工作,對強化人民銀行職能、履行人民銀行職責、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把更多的精力和人力用在為社會各界提供優質高效的金融服務方面。三是樹立大服務理念,要在履行各項職能的過程中強化服務意識,寓管理於服務之中,不僅要服務於金融機構,還要服務於地方政府,服務於企業單位以及廣大社會公眾,要把人民銀行的金融服務滲透到社會經濟的各個方面。

二、健全管理機制,提升服務效率。在金融服務管理方面,要改進過去那種寬泛的工作規則、粗放的管理制度,促使金融服務工作與日新月異的經濟社會發展形勢相適應。一是健全內控管理工作機制,要加強內控制度的建設,從組織上、制度上、管理上採取有效措施,確保各項服務工作的到位,要結合人民銀行職能調整後的工作需要,對現有的規章制度進行全面梳理,確保各項工作制度完整、有效、可操作。二是加大對金融服務工作的監督檢查,規范服務行為,著力塑造良好的基層央行形象。要建立科學、量化、公開的金融服務考核指標和評價機制,加快建立以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為核心的考核指標評價體系,注重考核指標的量化、細化,以有利於基層央行的金融服務更能滿足客戶需求和更貼近服務對象。三是加強內部協調,提升服務合力,本著機構設置精簡化、職能分工專業化、整體運作高效化的原則,對內部服務力量進行整合,使各部門之間的配合和服務得到有效加強。四是完善激勵機制,嚴格按行員職位和實際工作的績效定工資收入與獎勵高低,切實解決員工工作責任、工作量與工作收入不對稱的問題,調動員工在金融服務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提升服務質量和效率。

三、提供優質高效金融服務,滿足服務對象實際需要。一是改進和完善「窗口」指導方式。總結近幾年「窗口」指導經驗,完善金融工作例會制度,爭取地方黨政領導和有關部門對金融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為貫徹執行貨幣信貸政策鋪平道路;適時召開銀企座談會和項目推介會,進行銀企信息溝通,了解不同企業對貨幣政策的需求和對政策執行的敏感度,研究分析和反饋貨幣信貸政策傳導終端的作用和效果;建立信貸徵信建設聯席會議制度,促進社會信用體系的建設;建立反洗錢、反假幣聯席會議制度,分析通報存在問題和情況,形成職責明確,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建立人民銀行與銀監部門聯席會議制度,使人民銀行和金融監管機構能夠信息共享、風險共防、良性互動,共同維護轄內金融穩定。二是整合調研力量,設立課題研究組,選擇重點課題,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減少低水平重復調研,提高整體調研質量。加強對各項貨幣信貸政策措施的調查分析,及時掌握並反饋政策實施效果,為金融機構、各級政府部門和上級行提供具有較高信息含量和決策參考價值的信息服務,使中央銀行貨幣政策各項操作目標和傳導措施落到實處。三是在保證資金安全的前提下,搭建金融與經濟信息平台,定期統計和採集信息資源,運用數據分析軟體對轄區金融經濟運行中的重大問題進行深度分析,得出客觀評價,形成相應對策,增強人民銀行統計信息的可用性,滿足上級行、地方政府、金融機構和社會對金融統計信息的需要。

四、建立基層央行金融服務的社會監督機制,樹立央行社會化大服務的品牌。建立金融服務社會監督機制就是要把各類金融服務活動置於社會公眾的監督之下,讓社會公眾參與,提高服務質量,確保各類金融活動的健康發展。一要建立支付結算社會監督機制,將銀行結算納入社會監督之下,嚴禁壓票壓匯、無理拒付,截留他行及客戶的資金等違規行為,嚴禁違反規定開設銀行賬戶或利用結算卡壓客戶開立銀行賬戶,建立暢通的結算渠道,服務地方經濟。二是要建立人民幣管理社會監督機制,設立舉報獎勵制度,做好殘損人民幣的兌換和人民幣反假防假的群防群治工作,加大社會反假力度,凈化人民幣流通環境,讓人民群眾放心。三是推行金融服務首問負責制

3. 如何提高金融服務質量

金融服務提供者指希望提供或正在提供金融服務的一成員的自然人或法人,但「金融服務提供者」一詞不包括公共實體。「公共實體」指一成員的政府、中央銀行或貨幣管理機關,或由一成員擁有或控制的、主要為政府目的執行政府職能或進行的活動的實體,不包括主要在商業條件下從事金融服務提供的實體;或在行使通常由中央銀行或貨幣管理機關行使的職能時的私營實體。
提升銀行業作風 ,提高金融服務水平,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學習金融知識,讓員工了解金融、了解金融產品、了解金融服務,提升員工業務素質和業務技能;
二、學習現代禮儀,讓員工熟悉服務流程,熟悉金融服務流程;
三、建立員工「雙贏的服務意識」,把握的知識用禮儀服務於客戶,讓客戶在享受服務中為你創造收益,達到雙贏的目的。

4. 地方政府如何發揮金融作用支持地方經濟發展

發揮政府職能 為金融機構
支持地方經濟發展創造環境

蔡宜春

金融機構一般都是中央直屬單位,管理體制也是自上而下的總分行制,但其服務對象卻是當地民眾與當地經濟,在服務當地的過程中才能壯大自己。所以,地方政府發揮金融機構的作用以提升當地經濟的快速發展是非常必要的。地方政府應當利用不同金融機構各自的特點,正確協調金融機構之間的競爭,充分發揮金融機構的作用,支持地方經濟建設快速發展。

一、地方政府要與各級人民銀行協調關系,充分了解掌握中央金融政策的變動與貫徹落實情況,及時調整當地經濟發展方向。我區的金融發展情況與全國有很大不同。為了及時調動資金,保證經濟正常、均衡發展,商業銀行往往不得不向政府有關部門發放臨時周轉貸款。但不同時期金融貨幣政策的不同常常給貸款帶來困難,使商業銀行在執行金融貨幣政策與支持地方經濟發展中處於兩難的 尷尬境地。地方政府如果能預先了解掌握金融貨幣政策的發展趨勢,就能在制定地方經濟發展重點時把握輕重緩急,從而有效取捨,做到發展與資源配置更趨合理。

二、地方政府要與銀行監管部門保持實時聯系與溝通,及時了解掌握當地金融運行情況,為商業銀行健康運行提供有利環境和通道,確保金融穩健運行。由於金融市場規模有限,金融行業內部的競爭也相對激烈,特別是政府類存款這一塊,更是肥美可羨。有時會出現人為因素的介入,導致競爭的不公平,使金融機構之間產生不必要的矛盾。由於受當地從業人員的制度執行水平限制,稍有不慎,就有可能發生一些問題,影響地方經濟正常運行,並造成不良社會影響。政府應責成銀監部門嚴格監管,避免人為問題的發生。要加強協調與指導,創造適當環境,治理「三亂」,有力打擊逃廢銀行債務的行為。

三、雖然銀行商業化已經多年,但各家銀行在專業銀行時期的長處並未完全消失,在執行不同領域金融服務時可能還存在差別。如中行的國際金融業務、農行的農業金融業務、建行的中長期金融業務、郵儲銀行的與郵局匯款緊密聯系的郵政儲蓄業務,以及與此相關聯的服務內容與特點等方面,都仍然有別人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在有意識地引導各商業銀行使其短處變長的同時,更要充分發揮其原有的長處,保證金融服務的質量與速度。

四、在用好用足國家優惠金融政策的同時,關注各金融管理條線政策、制度的平衡性,及時協調、充分調動金融從業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從形勢看,我區將長期處於執行國家優惠金融政策的局面。怎樣用好用活用足國家優惠金融政策,政府應當關注、支持、鼓勵、創造條件,不放棄任何有利於我區經濟快速發展的機會。在各商業銀行管理條線中,經營虧損或高成本現象給商業銀行帶來經營困難,其總行對於經營補貼的情況是不一樣的。補貼與否、補貼多少都不一樣。這常常影響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政府應當及時出面協調,努力縮小這種差距,為金融員工爭取更多的應得的利益,使經營環境更加公平合理,這對於化解矛盾、激發熱情是大有助益的。

地方政府是當地經濟的領航員,各金融機構服務於地方政府確定的經濟工作重心,這是毋庸置疑的。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必須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如果其它因素過多,必將會影響經濟的正常運轉和快速發展。

金融機構的經營發展和服務是具有能動性的。金融機構應當嚴格貫徹執行國家各項金融政策,嚴格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密切配合各級人民銀行和監管部門,開展文明、有效的行業競爭,不斷研究市場,強化體制與機制改革,實行規范可行的內部管理制度,積極創新產品和服務,採取適合群眾和地方經濟發展的服務方式和措施,防範各類風險,千方百計支持地方經濟發展,在地方經濟大發展中尋求自身的發展,不斷壯大自己的實力。
------轉

5. 如何做好新形勢下的「三農」金融服務

「三農」工作關系國計民生,歷來是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全面加快農村改革做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對於加強和改善「三農」金融服務提供了新機遇,提出了新要求。但也要看到,「三農」金融服務仍然是我國金融服務中比較薄弱的地帶,「三農」金融發展中仍存在不少兩難問題。筆者認為,做好新形勢下的「三農」金融服務,必須處理好以下幾個關系問題,努力把「三農」金融服務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首先,要處理好商業化經營與社會責任的關系,這是困擾「三農」金融服務的根本問題。筆者認為,金融機構服務「三農」應該堅守兩個底線:一個是黨和國家要求的社會責任底線。金融機構特別是國有控股的金融機構開展「三農」金融服務,是履行國有資本意志的必然要求,不能單純地追求利潤最大化,風險偏好也要建立在履行社會責任的基礎上。另一個是商業化經營要求的保本底線。實踐證明,不計成本、不講風險地服務「三農」,會挫傷金融機構的積極性,也會削弱金融機構的長期服務能力。
金融機構在服務「三農」過程中,應當將這兩個底線有機地統一起來。一是堅持以發展帶動服務「三農」能力提升。金融機構要積極探索商業化服務「三農」的新路子,寓服務於發展之中。二是努力尋求商業化經營和踐行社會責任的結合點與平衡點。在對外服務上,金融機構要積極運用商業金融模式支持政策性、公益性強的「三農」發展事業;在考評機制設計上,金融機構在考核基層機構點均、人均業務量和效益時,可探索加入對服務「三農」社會責任相關指標的考量,引導金融機構積極主動地服務「三農」。三是樹立和增強「雪中送炭」的責任感。比如,在西藏、新疆等老少邊窮地區,雖然經營成本較高,但當地群眾對金融服務的需求和願望仍然較強,金融機構應堅持在這些地區設立多種服務網點,以發揚和體現社會責任感和擔當精神。
其次,要處理好關於統籌管理和放權搞活的關系。「三農」客戶具有受自然條件影響大、區域差異顯著、信息不對稱等特徵,難以與一些金融機構過於集約化的經營體制相適應,這就要求金融機構妥善處理好統籌管理和放權搞活的關系,以進一步貼近市場、貼近「三農」,提高「三農」金融服務的效率。
一是釐清各級機構的職能分工。金融機構要深入基層、員工和客戶,理清哪些事項需要總部統籌管理,哪些需要放權到分支機構,在此基礎上合理確定各級機構的經營管理許可權。二是積極穩妥地推動適度簡政放權。金融機構可以採取「試點-評估-優化-推廣」的方式,做到既放權於基層,縮短管理和決策鏈條,又「放而不亂」、風險可控。三是要做好管控引導。在具體經營事項交由分支機構負責的同時,金融機構總部也要切實加強管理、督導,形成服務「三農」的整體合力。
第三,要處理好業務發展與風險控制的關系。能不能科學而藝術地把握好業務發展和風險管理的平衡點,是決定「三農」金融服務成敗的關鍵,最能考驗出金融機構的服務能力和管理水平。應注意把握以下幾點:
一是要堅守「三農」業務發展的風險底線。金融機構在服務「三農」的過程中,必須始終綳緊風險控制這根弦,堅持底線思維,任何時候都要將不良貸款控制在能「承受」范圍內。二是適度提高對「三農」業務的風險容忍度。金融機構應通過優化調整經濟增加值、內部轉移定價等管理考核指標,打消基層機構服務「三農」的顧慮。監管部門也應堅持差別監管,適當放寬「三農」業務不良貸款等考核指標的監管標准。三是切實加強「三農」業務專業化風險管控能力。這是應對「三農」金融業務風險大的根本之道。
第四,要處理好資源投入和效益產出的關系。現階段,農村金融資源投入大、經營成本高、效益產出低的問題仍比較突出,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金融機構對「三農」和縣域市場增加資源投入的積極性。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多方努力。
一方面,金融機構要以戰略眼光來審視和衡量「三農」金融業務。金融機構要從近景、中景、遠景等不同角度進行對比分析,發掘「三農」業務的戰略價值和長期效益,做好資源投入的總體規劃。另一方面,要積極營造有利於增加農村金融資源投入的外部環境。各級政府應當進一步完善和落實好對農村金融服務的各類財稅、保險、貨幣和監管政策支持,強化正向激勵。
此外,在發展創新型「三農」金融業務方面,一是要推動服務模式創新。重點是要強化城鄉聯動、行司聯動、境內外聯動,提供信貸、發債、票據、租賃、理財、保險等跨領域金融服務,構建新型綜合化農村金融服務新模式。二是要推動產品創新。近年來,「三農」金融產品創新聚焦在破除農村抵押擔保瓶頸上。農業銀行在這方面也進行了積極探索,2009年推出了林權抵押貸款,近三年來累計投放林權抵押貸款172億元。2014年,農行又率先在同業中推出《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管理辦法》,受到了廣大農民的歡迎。三是要推動技術創新。當前要著力把互聯網金融的理念、技術和產品運用到「三農」金融服務中。

6. 如何發揮金融業在支持中國城鎮化發展中的作用

城鎮化是十八大部署的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戰略之一,也是我國未來最大的發展紅利與增長引擎。城鎮化對擴大消費和投資需求、統籌城鄉發展、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協調發展等具有重大意義,積極穩妥地推進城鎮化是未來一段時期各級政府的重要任務。城鎮化過程中的基礎設施建設、擴大公共服務、促進區域經濟發展、農村勞動力轉移等都需要大量資金的支持,但地方政府財力很難滿足如此巨大的資金需求。因此,認真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發揮職能作用全力支持新型城鎮化建設,充分發揮金融業的資金融通功能和優勢,對推進城鎮化發展意義重大。
近年來,城鎮化作為我國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金融內生於經濟,其自身的特點決定了金融只能按照市場經濟規律支持城鎮化建設,而金融機構追求盈利目標和城鎮化建設的社會效益存在矛盾。在我國金融資源相對稀缺的背景下,金融支持城鎮化建設必須找准著力點和切入點。
隨著經濟和社會的持續發展,我國的城鎮化建設進程正逐年加快。而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城鎮化建設自然離不開金融的支持。城鎮化建設作為新型經濟社會發展模式的主要戰略選擇之一,實現其預定目標有賴於相關政策的配合和支持,其中金融政策市必不可少的。 (一)當前金融支持城鎮化建設存在的難點問題
1、 金融業逐利性和城鎮化建設的社會性存在矛盾。城鎮化建設對於提升內需、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改善民生、拉動投資和促進經濟增長有著積極的社會意義。但是城鎮化建設所涉及的大多數項目和中國人壽保險業追求盈利的經營宗旨存在矛盾。所以,保險業也要擴展信貸及同銀行業務攜手做好城鎮化的建設。城鎮化建設首先要保證基礎設施的完善,但是基礎設施中有很多項目不符合保險業投資要求,如城市垃圾處理、廢水處理等公益性項目,基本不產生現金流,需要政府財政補貼或者提供政策優惠維持經營,因此還款來源較難保障。
2、 城鎮化建設中項目承貸主體難落實。城鎮化建設以城鎮基礎設施和公共事業建設為主,承辦單位主要是地方政府的相關主管部門,這些部門不具備承貸主體的資格。我國法律明確規定地方政府不得向保險業借款,而地方政府通過創新融資方式組建政府投融資平台作為承貸主體。
3、 金融機構市場定位與城鎮化戰略存在矛盾。一是一些政策性保險公司如中國人壽保險股份公司,金融政策界定不清楚,服務范圍寬泛化,政策性引導作用發揮不充分,對區域經濟、城鄉經濟協調發展和城鎮化功能完善支持力度不夠。相反,一味地追逐利潤最大化,在信貸投向上出現商業化的趨勢,依靠政策性金融支持城鎮基礎設施建設、重點項目建設的功能相對弱化了,不利於城鎮化戰略的實施;二是長期以來各金融機構實行粗放式經營,追求點多面廣、機構層層下設,即便是在一些金融資源匱乏的偏遠鄉村,農村人壽保險公司、平安保險公司甚至一些其他的保險公司紛紛設立機構,竟相搶拉投資,導致低效率勞動、無效勞動。與此同時,城鎮的網點布局不合理,服務功能不完善,以城鎮化建設帶動農村發展的金融組織體系和服務網路未真正的建立起來。三是採取因噎廢食的做法,為了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眾多的城市大型保險公司下設農村保險所,不利於把握保險公司的性質和服務的方向的,減弱了對城鎮中小企業和個體私營客戶的投資,不利於城鎮經濟發展和城鎮規模的壯大。
4、 在城鎮化建設中金融資源配置效率總體不高。目前,金融資源過多地集中、流入大城市,
有的省會城市的存貸款已經佔到全省的一半以上,而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建設資金卻較為缺乏,沒有充裕的資金作為物質基礎,不利於城鎮化過程中不同規模的城市與城鎮的和諧發展。而對於資金集聚的大城市而言,其信貸資金分布也呈現出許多不合理的現象。一方面,金融機構之間只是競爭對手,不是合作夥伴,資金畫地為牢,銀團貸款形式很少出現,資源集聚度不高,另一方面,貸款趨同現象十分普遍,各金融機構競相盲目的把大量信貸資金投向相同的大項目、大企業,造成低水平重復投入,降低了金融資源配置效率。這樣真正需要信貸資金的項目或企業的融資需求卻得不到滿足,自然不利於城市建設中小型基礎項目正常的資金供給與配置,不就不利於城市的全面可持續、協調的發展。
5、 金融服務功能還不完善。金融信息網路建設與發達國家比還有很大的差距。一些金融機構尚未實現不同城鎮之間業務的聯網和異地存取資金。金融服務手段還是以傳統的投保業務為主,咨詢、結算、代理等中間業務發展緩慢,金融創新能力不前,隨著我國城鎮化和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居民在金融需求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多。對於目前城鎮化發展中不斷出現的新的金融需求,例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財務顧問。投資銀行業務、基金託管,保險業等新型業務的需求,我國保險業的金融服務功能還十分有限,尚不能緊跟時代的發展,不斷滿足這些新穎的金融需求,因此也不利於我國城鎮化進程的進一步推進。
6、 完善我國城鎮化進程中金融支持作用的策略分析。
第一,優化金融市場結構,推行融資證券化。市場經濟經濟發展客觀上要求金融市場結構優化,進行融資證券化,其理論根源在與:
(1)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隨著居民儲蓄佔主體地位。人們對投資工具的選擇呈現多樣化,投資者不僅需要安全性和流動性錢的投保存款,也需要風險大但收益高的證券:
(2)融資證券化相較於以保險為代表的間接融資具有更強的利益約束能力,這種硬約束的融資方式在約束機制方面更能體現市場經濟的一般要求。而以保險信用為主的間接融資時一種軟約束性用:
(3)融資證券化對於整個經濟具有重要的制度創新功能。有大量低成本的資本供給無疑是發展我國經濟和推進城鎮化必須解決的問題,通過融資證券化推動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和在資源配置中引入市場機制,由此獲得的增長效應要比單純地引進外資中得到的更加明顯。因此我國必須大力發展資本市場,擴大證券化融資在融資總量中的比重,逐步改變目前間接融資比重偏大的金童市場結構。
首先,通過不斷加快構建多層次的資本市場,結合金融工具的創新,以拓寬融資渠道來推行融資證券化的進程。
其一,應進一步大力發展主板市場。股權分置改革的順利完成,使主板市場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隨著工行、中國人壽保險公司等一批大市值公司相繼上市,不僅市場規模大幅擴張,上市公司結構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市場功能進一步發揮。
其二,堅持不懈地發展中小企業板。中小企業板自2004年設立以來得到了較塊的發展,制度創新力度不斷加大,已成為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重要的組成部分。
(二)發展中小金融機構,完善金融組織系統以民營企業為主的中小企業是發展市場經濟,推動城鎮化的一個主要推動力。因此,我國要擴大城市規模,提高城市質量和縮小城市發展差距,必須建立中小企業融資體系,為中小企業提供有效的融資渠道。支持中小企業做大做強,中小金融機構是最適宜勞動密集型中小企業融資的金融組織形式。發展中小金融機構,首先必須通過制度供給,改變不利於中小金融機構發展的政策,營造公平競爭的環境,促進和扶持中小金融機構的發展。如實行有差別的金融機構設置管理辦法;改變市場准入條件,為民間資本進入金融機構打開方便之門;應該在投保利率、資金來源和運用渠道、業務創新等方面為中小金融機構提供優惠政策;其次,科學合理地規劃地方性中小金融機構的設立,填補國有人壽保險基層分支機構撤並後留下的服務空白。在規劃時應把握好中小保險公司與國有人壽保險公司的市場定位,做到取長補短、優勢互補、良性競爭、廣泛合作。在發展地方性中小金融機構的基礎上進一步建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組織,直接為中小企業發展進行融資服務。同時改革和發展農村合作金融組織,使其更好地為發展農村經濟服務。
(三)鼓勵多種形式的城市建設融資方式
首先,要加大財政投入,把財政支出的重點放在基礎設施、公用事業及公益性項目上,並充分發揮財政投資的杠桿作用,通過部分投資、貼息、信貸擔保和減免稅等多種方式來吸收全社會投資;
其次,應實行建設投資的多元化、市場化、規范化,發揮各類投資者、經營者共同建設城市的積極性。在項目建設上,鼓勵招商引資。在堅持項目資本金制度的原則下,鼓勵金融機構進行項目貸款、固定資產貸款、地方政府貼息貸款;
再次,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金融機構應放寬向城鎮基礎設施貸款的限制,適當安排一定比例的城鎮基礎設施建設資金與發展中長期貸款。
(四)各金融機構應找准切入點,加大支持力度各金融機構要在堅持三性原則的前提條件下,根據自身的業務特點,積極探索並找准支持城鎮建設的切入點。中國人壽保險、城市保險業及股份制保險業應主要在健全城鎮功能和發展城鎮社會服務中尋求商機,重點解決距離中心城市較近的衛星鎮的金融需求,如交通、 能源、信息、防災減災等基礎設施建設需求,城鎮居民住房消費、教育消費、耐用消費品需求及企業化運作方式的污染綜合治理需求等。 中國人壽保險和農村保險所主要在發展城鎮經濟、促進社區服務水平提高上開展金融服務,同時積極支持面向城鎮社區服務的各類服務機構,特別是有需求潛力和就業容量大的服務業,促進城鎮第三產業發展。當然優化工業結構、提升產業素質和競爭力,是城鎮經濟上規模、上水平,增強發展後勁的重要途徑。並且小城鎮在一定時期內重點發展有優勢的勞動密集型工業和為中心城市配套的工業,吸收中心城市轉移出來的加工業,對此,金融部門應積極支持。對於新成立的農村經濟實體和組織,金融機構應引導其在建制鎮中落戶發展。
(五)把握金融需求變化趨勢,提高綜合化和個性化服務能力隨著我國城市化和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數量、質量隨之提高。居民在金融需求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多。一是金融需求呈多樣化趨勢。中國人壽保險公司要把握這一發展趨勢,加強與證券、銀行、投資基金等其他相關行業之間的合作,滿足客戶多方面的金融需求。在做好傳統業務的同時,積極開拓網路結算與服務、股票質押貸款、證券資金結算、資產管理、財務顧問、投資銀行業務、基金託管等業務領域,增加保險業的綜合服務能力。 二是居民的金融需求呈個性化趨勢。要適應金融需求個性化發展趨勢,中國人壽保險業就必須加大金融創新力度,提高個性化金融服務的能力。因此,中國人壽保險業要積極跟進市場,掌握客戶需求,實施和完善以市場和客戶需求為中心、以優質服務為宗旨的客戶經理制,加大培訓力度,培養一批懂金融、證券、銀行、基金等多種業務的綜合金融理財師,不斷進行業務重組、內部結構重組、保險業與市場關系重組、保險業與同業關系重組,建立個性化的服務營銷和產品創新機制,為客戶量體裁衣地提供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提高自身的市場競爭力。 可以肯定的是,城鎮化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如何挖掘這種潛力?更多人意識到目前城鎮化的核心不再僅僅是土地的城鎮化,更是人的城鎮化。要實現這一目標,既需要土地、社會保障、公共服務以及金融的支持,也需要它們的調整以適應新型城鎮化的需要。通過調整尋找支持城鎮化的切入口,抓住發展新機遇成為包括金融在內的許多行業的目標。毫無疑問,金融支持是城鎮化的必要條件,金融也會在助推城鎮化進程中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某金融機構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對於金融機構來說,城鎮化帶來的機遇與挑戰並存。」
作為保險業的員工我們,應在上級領導的正確領導下,緊密圍繞保險業務發展的工作中心,把保險業務工作融入經濟的業務建設、思想建設、隊伍建設和績效管理中,以「三個確保」為目標,努力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不斷完善服務體系,開創我公司保險工作的新局面。我們的主要做到以下:
夯實基礎,強化培訓我公司營業部始終抓好業務員的培訓工作為基礎作用,加大開發各大企業的保障作用, 加強城鄉統籌,服務於城鄉一體化發展。在遼**鎮化發展進程中,中國人壽保險公司要圍繞四個關鍵領域,積極提供保險保障和多種金融服務。與各大銀行的網點和溝通,全力保障公司業務的發展,把監督貫穿於公司各項工作業務中,加大懲罰力度,確保各項工作廉政到位,構成「不敢為」的監督防線。這樣才能是金融業的發展得到更有利的保障。建立個性化的服務營銷和產品創新機制,為客戶量體裁衣地提供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提高自身的市場競爭力。
在新的時期,我們將緊隨中國人壽保險公司繼續嚴格貫徹國家產業政策,繼續積極參與公益事業,通過組織員工開展愛心捐建、愛心助學等活動,支持農村改善人畜飲水環境和留守兒童的學習生活條件。積極維護地方金融秩序,切實藉助廣覆蓋的機構和網點,開展保險知識和金融產品下鄉進村活動,向農村地區普及保險知識,幫助農戶更加熟練地使用保險產品,提高保險產品在農村的認知度和使用率。積極與地方政府推進信用村建設,加強與金融同業協作,共同防範地方金融風險,打造良好的農村誠信環境。

熱點內容
期貨合約換月時開始計算怎麼表達 發布:2024-10-05 20:19:56 瀏覽:336
跌破2500點後股市怎麼樣 發布:2024-10-05 20:07:57 瀏覽:658
持有股票公司退市後怎麼辦 發布:2024-10-05 19:58:26 瀏覽:255
如果想玩股票基金應該報什麼專業 發布:2024-10-05 19:31:55 瀏覽:234
期貨開戶在線回訪十三題怎麼做 發布:2024-10-05 18:47:16 瀏覽:481
金點子股票軟體下載 發布:2024-10-05 18:21:03 瀏覽:331
裸K怎麼做好期貨嗎 發布:2024-10-05 18:15:13 瀏覽:131
轉載股票下跌對企業影響 發布:2024-10-05 18:15:09 瀏覽:459
股市需要要是什麼 發布:2024-10-05 18:14:34 瀏覽:184
股票軟體龍虎榜哪裡看 發布:2024-10-05 18:12:04 瀏覽: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