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資產配置有哪些方式
A. 什麼是金融資產配置
金融資產配置是指對金融資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
詳細解釋如下:
一、金融資產配置的含義
金融資產配置是指經濟體對金融資源的配置行為,這些資源包括貨幣、證券、保險、房地產等多種形式。它通過不同的方式,如投資、儲蓄、貸款等,將資金分配到不同的領域和項目,以實現金融資源的有效利用和最大化價值。
二、金融資產配置的重要性
在金融市場中,有效的金融資產配置對於經濟的穩定和發展至關重要。它直接影響到資金的流動性和效率,關繫到企業和個人的融資、投資活動,以及整個社會的經濟發展。合理的金融資產配置能夠降低金融風險,提高市場效率,促進資本形成和經濟增長。
三、金融資產配置的過程
金融資源配置的過程涉及多個環節。首先,決策者需要根據宏觀經濟形勢、市場狀況、未來發展潛力等因素,對投資項目進行評估和選擇。其次,通過金融市場,如股市、債市、外匯市場等,實現資金的融通和配置。這一過程需要金融機構如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等的參與。最後,對配置後的金融資產進行監控和管理,確保資產的安全性和收益性。
四、金融資產配置的目標
金融資產配置的主要目標是實現收益最大化、風險最小化和流動性平衡。通過優化投資組合、分散投資風險、選擇優質投資標的等方式,實現金融資產的合理配置,以滿足個人、企業和社會的財富增值需求。
總之,金融資產配置是金融市場和經濟發展的核心環節,對於促進資本形成、提高市場效率、管理金融風險具有重要意義。
B. 大道至簡,家庭金融資產配置的進攻與防守
說起資產配置,就好比一場足球比賽,有前鋒,也有後衛,如何排兵布陣,如何調整策略,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比賽能否取得最終的勝利。
這些年,在金融投資領域的實踐,愈發感覺,所謂大道至簡,背後的深意。越是復雜的事情,就越應該關注最重要的事。
所以下面就跟大家聊聊,家庭金融資產配置的那點事。
簡單來說,我把金融資產,會分為進攻性資產和防守型資產。
進攻性資產,是為了資產的增值,實現財富的跨越式增長。比如:股權類的資產,無論是一級市場、還是二級市場,無論是公募基金、還是私募基金等。
防守型資產,是為了防風險、避險用的,用於生活中的一些剛性需求。比如,日常的基本開銷、孩子的教育支出、自己的養老金等。這部分資產,不能有損失的風險,畢竟是確定要花的錢,無論是現在要花,還是未來要花。
實現財富的積累,做好防守是第一步。
實際上,越是頂級的投資大師,往往也是風險管理的高手。
防守型資產,是家庭的基石資產,基石越厚,大廈越不容易倒塌。
從實操層面來看,首先,短期內隨時要花的資金,可以選擇活期存款、貨幣基金(比如余額寶,幾乎無風險)等,滿足流動性的偏好。
擔心遇到緊急狀況,需要應急資金,具有杠桿作用的保險產品(比如重疾險、醫療險等),以及可以貸款的人壽保單,都是不錯的選擇。
未來一定要花的剛性支出,可以配置國債、儲蓄型保險、以及定期存款。
只有做了這樣的配置,未來在機會來臨的時候,才能更加從容淡定的,把剩下的資金去下大的「賭注」,抓住財富躍遷的可能。盡管全賠了,至少「基石」都還在,還能有翻身的機會。如果具有「全賠了也無所謂」的心態,那賺了便是給生活平添了很多色彩,豈不妙哉。
「防守」是一種底線思維,是一種睿智的表現,因為防守是為了更好的進攻。
說起足球場上,最令人興奮不已、熱血沸騰的場景,當屬進攻時的破門而入。
同樣,投資領域中的「進攻」,就是實現資產的增值、財富的跨越式增長。
但平心而論,投資真的挺難,因為它註定是一場拉鋸戰,更是一場馬拉松。
「長期」,這或許是投資領域中最為重要的概念。巴菲特20%左右的年化復合收益,重點不是那20%,最為關鍵的是,人家老爺子是做到了60多年的復利。短期內翻好幾倍的比比皆是,但把時間一拉長,比如20年甚至更長,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事實上,絕大多數人,實現財富跨越式增長的方式,是依靠場外的賺錢能力。
當認識到這一點,並且你是站在一個長期視角的時候,我相信你所做出的選擇,會跟很多人都不一樣。
所謂的長期主義、價值投資、做時間的朋友,到底是不是只屬於別人的盛宴,到底是不是只是停留在虛無縹緲的概念之中?有沒有切實可行的、落地的方式呢?
下面就說說我對進攻型資產配置的一些體會:
我會比較傾向於私募基金,因為自己實在沒有精力去盯盤,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騰出時間精進主業,享受生活。重點是,找到人品好、真正專業的基金管理人。
目前市場上資金規模千億以上的私募基金,感覺同質化、公募化越來越明顯,投資回報也趨於平庸,很難有超額收益。而一些百億規模成長型的私募基金,會更加有自己獨特的風格,策略方面也比較靈活上進。當然也是各有各的優勢和短板,看自己適合的風格了。
那如果私募夠不著,有沒有退而求其次的方式呢?
這里,建議配置被動型的指數基金、或者ETF。
因為一方面,相比較私募,主動型的公募基金很多都是給他的私募接盤的,這一點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
另一方面,大部分公募基金,出於這樣或那樣的原因,從長期看,是跑不贏指數的。當然最好能對所投資的領域有一個大方面的判斷:是不是符合長期上漲的趨勢。其中,「定投」是不錯的選擇,適合大部分人。
再進一步,如果不想讓別人管理自己的資產,要親自操盤。我會建議:優先配置「所有人都知道」的資產,比如A股市場的貴州茅台、港股的騰訊、美股的蘋果、特斯拉等等(只是舉例,不構成投資建議)。有意思的是,世界上「最好」的投資標的,或許所有人都知道,但真正配置的人絕對是少數。
說到這兒,你可能會有疑問:「說完了進攻和防守,那有沒有進可攻退可守的資產?」,就好比足球場上的中場球員,堪比場上的中樞大腦。
實際上,科學的資產配置,和足球場上的排兵布陣,還是有不一樣的地方的。
比如,銀行代銷的、最終資金流向房地產的信託計劃,看似比較穩定,年化收益 8% 左右,暫且我們把它叫做「中場球員」。
但仔細一想,這種理財產品其實非常不值得投。說是進攻也不算進攻,因為無法獲得超額回報;說是防守也不算防守,因為本身就有很大的風險,怎麼又能抵禦風險呢!
總之,就是對 風險收益比 的一個把控。
除此之外,很多所謂中風險、低收益、沒有靈動性的理財產品,絕大多數的房產等,很負責的說,可以從你的投資標的當中剔除出去了。
寫在最後:
資產配置,不僅是一種財務規劃,更是一種生活方式的規劃。
投資,除了用錢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就是時間。
所謂財富自由,本質上也是時間的自由。
將有限的時間,花費在自己熱愛的、美好的事物上,減少在市場博弈中的無用功,少一些沖動與幻覺,多一些自律、剋制,多關注自己的成長,多陪陪家人,才是最重要的。
大道至簡,進攻型配置,找好專業的管理人;防守型配置,找對專業的經紀人,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