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大放水對理財有什麼影響
Ⅰ 銀行理財越來越低說明什麼
導致理財收益越來越低的主要原因如下:
1、理財收益率和銀行存貸款利率,基本上是正相關的關系,近期以來,銀行的存貸款利率在不斷的下降。
2、受一些經濟政策影響,全球央行加大了放水力度,降息力度加大,導致市場上錢多了,不缺錢了,理財收益率自然就會下降。
3、債券收益率普遍走低。一般來說,大部分中低風險的理財產品多少都會配置債券,比如定期理財。
雖然理財收益越來越低,但是它仍然比較受投資者歡迎,其主要原因是,它相對於投資股票、期貨來說,其風險性要小,收益比較穩定。
當然,對於追求較高收益的投資者來說,可以適量的配置一些股票,減少一些理財,來增加收益。
拓展資料:
「理財」一詞,根據眾銀網數據中心統計最早見諸於20世紀90年代初期的末端。隨著國內股票債券市場的擴容,商業銀行、零售業務的日趨豐富和市民總體收入的逐年上升,「理財」概念逐漸走俏。個人理財品種大致可以分為個人資產品種和個人負債品種,共同基金、股票、債券、存款、人壽保險、黃金、網貸等屬於個人資產品種;而個人住房抵押貸款、個人消費信貸則屬於個人負債品種。
什麼是理財
一般人談到理財,想到的不是投資,就是賺錢。實際上理財的范圍很廣,理財是理一生的財,也就是個人一生的現金流量與風險管理。包含以下涵義:
1、理財是理一生的財,不僅僅是解決燃眉之急的金錢問題而已。
2、理財是現金流量管理,每一個人一出生就需要用錢(現金流出),也需要賺錢來產生現金流入。因此不管現在是否有錢,每一個人都需要理財。
3、理財也涵蓋了風險管理。因為未來的更多流量具有不確定性,包括人身風險、財產風險與市場風險,都會影響到現金流入(收入中斷風險)或現金流出(費用遞增風險)。
哪裡能理財
目前國內能夠為客戶提供理財服務的機構主要有銀行、證券公司、投資公司、經濟管理公司等。
1、銀行理財
目前我國商業銀行提供的理財產品分為保本固定收益產品、保本浮動收益產品與非保本浮動收益產品三類。
2、證券公司理財
證券理財一般包括股票、基金、商品期貨、股指期貨、外匯期貨等,個人或機構投資者可以按照其不同需求及投資偏好選擇不同理財工具。
3、投資公司理財
投資公司理財一般包括信託基金、黃金投資,玉石,珠寶,鑽石等,需要的起步資金較高,適合高端理財人士。
4、APP理財
目前手機上出現了很多一系列APP理財方式,零起步資金,適合大眾所有人群。
Ⅱ 全球放水,貨幣超發,下一個蓄水池會是什麼百姓資產如何保值
窮人持幣貶值,富人買資產增值。
以2020年為例,全球放水後,大宗商品及權益類產品大漲,富人不僅有更多的渠道進行投資,還能從放水中以更低的成本拿到更多的錢進行再投資。
股市2020年,股市整體走強,深證全年大漲38%,創業板更是大漲近65%。2020年公募基金資產管理規模同比增長34.7%,突破20萬億大關,盈利更是逼近2萬億元,都刷新了 歷史 記錄。
在A股中,漲的最好的就是基本面向好的核心資產。疫情對經濟的沖擊是實實在在的,導致經濟基本面整體比較脆弱,但市場上的錢不減反增,出於防禦性的投資策略,最好的辦法就是將錢投資於核心資產,從而出現了「基金抱團」的現象,這其實是用腳投票的必然結果,而不是機構不講武德。
2020年,貴州茅台(600519)全年漲幅71.36%;比亞迪(002594)全年漲幅308.1%,寧德時代(300750)全年漲幅230.7%;海天味業(603288)全年漲幅126.1%,金龍魚(300999)不到兩個月的時間漲了121.2%;邁瑞醫療(300760)全年漲幅136.1%等等。可以看到,各行業的龍頭在資金的推動下,2020年都大漲收尾。
不止A股,港、美股也是一樣的邏輯。騰訊、美團、農夫山泉,亞馬遜、蘋果、特斯拉等,漲幅也都在50%以上。
樓市2020年初,很多人以為房價受疫情影響會下跌。從結果看,部分城市房價確實開始下跌,部分地區甚至跌幅在30%以上。但是,四大一線城市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漲。
統計局數據顯示,和2019年12月相比,2020年12月一線城市二手住宅價格上漲8.6%,漲幅比二線和三線城市分別高出6.4和7.2個百分點。
2020年,四個一線城市中,除深圳房價上漲14.1%外,廣州上漲7.5%,北京和上海漲幅均為6.3%。
一線城市房價一騎絕塵,也是大量資金出於購買優質資產的考慮。深圳房價暴漲,甚至出現了眾籌買房、萬人炒新等事件,引得央媒痛批。
除了股市與樓市外,黃金等大宗商品的價格也有不同幅度的上漲。2020年,黃金價格上漲了25.15%,甚至突破了2000美元/盎司,最高達到2072美元/盎司。玉米、大豆、鐵礦石等,也都在暴漲。
綜上,在全球放水的時候,購買核心資產才是保值增值的最好方式。經濟危機時的現金為王,也是為了在適當的時候,以更低的價格入手核心資產。只是單純的持有現金,只會在貶值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全球放水,貨幣超發,我等草民資產保值的最好辦法,就是持有人民幣。具體理由是:
1,我國產業體系健全且龐大,有能力確保人民幣幣值的穩定。
2,我國不會讓人民幣貶值,不會讓我國產品、資產相對於美元變得便宜。我國不會讓美國將超發的美元,引向我國。我國不允許美國在我國大薅羊毛!人民幣對美元,肯定會升一點值。
3,有鑒於全球貨幣超發,全球經濟不景氣,因此我國的證券市場會被很多人看好。然而,人多的地方,一般沒錢。所以我國股市也風險不小,目前不適合我等草民投資。
4,由於大家都知道黃金丶白銀丶債券適合保值。因此,全球貨幣超發之初,金丶銀、債券就已經大漲。現在再殺進去,恐怕凶多吉少。
綜上可知,當下咱小老百姓資產保值的最好辦法,就是持有人民幣。等到美國局勢穩定,美國暫停放水,美國經濟開始企穩回升時,咱再投資我國股市,主要購買一些銀行股、物流股。理由是:
1,美國停止放水後,世界各國也會停止放水,人民幣上漲的空間就會被壓縮。
2,我國經濟增長加速,再加上美國經濟企穩回升,全球經濟就會復甦。我國外貿額將上升,物流運輸行業的營收也會上升。上市大銀行丶上市大型物流公司的業績,得到改善後,必然會在股價上有所體現!
通貨膨脹的背景下,老百姓辛辛苦苦一輩子努力的財富,卻被印鈔機無情的稀釋了。很多人問去買黃金,黃金能夠達到資產保值嗎?黃金的用途是很少的,其價值是建立在共同的信仰之上,如果這種信仰崩塌了,黃金也就一文不值了。買房也是為數不多的,老百姓認為穩妥的資產保值手段,但隨著人口生育率的降低,房價未來的走勢難以預計,但不管怎麼樣,總是有房子可以住的。買股票,買期貨,買古董進行資產保值,更需要專業知識,老百姓似乎也不太懂。德國的智能投顧錦萌,通過智能系統判斷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為客戶挑選量身定製的資產配置方式,實現全球分散化多元化投資,有效降低風險,最終實現資產保值增值。
抗通脹的資產有很多,比如黃金、原油、有色股、煤炭股、必需消費品股票(豬肉股、白酒股)、農業生產資料股(比如化肥股)、建材股、航運股、生活資料股(燃氣股、商業零售股)。。。非常多。
但由於通脹也有不同的類型(引起通脹的原因很多),所以每個類型的通脹,都是不同原因引發的,因此不好說通脹來了就買什麼資產或者股票。
而是應該針對當前通脹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做詳盡分析,然後才可以去投資相關資產。
比如上面說的原油,在繁榮型通脹環境下,就是很好的抵禦通脹的工具,但如果遇到了衰退型通脹,其實是看跌的。但相反,黃金有可能是在衰退和蕭條中的保值利器。所以無法用單一的答案來回答一個籠統的問題。
房地產最保值;
其次是黃金。
說明:
房地產保值原因: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國家的政策把全國老百姓都推向商品房,因此需求遠遠大於供應,這是個結構因素。
另外舉個例子,民國的時候,2兩黃金可以在北京買個四合院,兒如今2兩黃金大概30多萬左右,在北京、上海差不多隻能買一個廁所。這就能說明房產的保值面多高了。
黃金:地殼中黃金逐年開采,也是需求大於供給。而且價格由市場奠定,不可能會便宜得離譜,所以也是保值,只不過不如房產。
凡是需求大於供給的東西都能保值。當然前提是這個供需關系是延續的。
如果你資金比較少的話就去買國債,就是說借錢給國家,國家以高利率還給你。
謝謝!
一:存銀行
這個是傳統的做法,也是一個人不進行理財的做法;
大家都知道,一般情況下利息一定趕不上物價上漲的,有人作過對比;按照每年物價的上漲5%而言,30年之後實際購買價值就會縮水50%+;
點評:不建議非常不建議,不過錢很少的話,放銀行有個好處就是取拿方便;
二、買房子
其實從房奴的痛苦我們就可以看到,在中國,大部分人買房子是為了自己居住,不是投資手段,而一部分所謂投資的,卻又是在投機,整個中國市場的物價上漲,不得不說不拜這些人所賜;
因此,且不說有多少人具有足夠的錢來投資房產,甚至連專業的炒房者也要理性入手。近幾年來,樓價上漲的速度已經遠遠超過了樓盤正常的價值增長速度,甚至到了比較危險的程度。
點評:不過有錢的話建議可以買房子,短期內中國的房子還是蠻升值的;
三、買黃金
黃金可以抵禦通脹的沖擊,但未必一定能使投資者資產增值。如今,國際金價處於高位振盪的格局,如果此時以較高價格購入黃金,未來美元持續走強、金價受到打壓,不一定能做到資產保值。
點評:前一段時間看金融訪談,倒是看到很多專業人士推薦白銀,但是個人也是建議作為長期持有理財產品;
四:債券
債券投資,其風險比股票小、信譽高、收益穩定。
有一些基本金融常識的人都知道,在通縮背景下,國債收益率顯著為正,可有效抵禦通貨緊縮。相反,在通脹周期下,股票收益率作為整體顯著為正,並大大超過通貨膨脹率,更可有效抵禦通脹。也就是目前通脹買債券是錯誤的選擇;難以有效的抵禦通貨膨脹。
點評:不建議購買債券;
五:股票
在說債券的時候說到,在通脹的經濟周期下,股票的收益是放大的,那麼對於普通投資人是不是就可以買股票了?
但是大家看到的都是別人賺錢的時候得風光,普通投資人缺乏專業的技術和經驗,也欠缺靈通的消息渠道,對大勢難以做出正確的判斷,較難在股市中取得穩定收益。如果無法准確的把握買進和賣出的時機,最後哭得就是自己了;
此外,炒股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一般人白領有點難度;
點評:總而言之,專業人士以及資深投資人可以建議買股票;
六、基金
基金其實上就是基金公司把普通人的錢收集過來,找專業的人來買股票或者其他理財產品,最終獲取收益;
因為主要是由專業人士把控,可以精心選擇投資品種,隨時調整投資組合,獲得更佳的投資回報,因此基金對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分析能力,非個人投資者能及。基金相比普通個人投資者的資金規模,基金產品的資金總額非常龐大,可以進行分散投資,通過投資組合達到風險最小化,收益最大化。
Ⅲ 今日央行放水對理財產品收益有影響嗎
1.貨幣基金和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會繼續下降
央行開閘放水,市場上的錢就多了,用錢的成本也就跟著降低了,所以主要投資於貨幣市場工具的產品,比如貨幣基金(包括你上手的各種「寶」)和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就會下降。
未來央行繼續放水的可能性很大,從此前的「降准降息」的模式上看,接下來的降息或許近在咫尺。所以,想買理財產品的話,優先選擇期限長的,提早鎖定一個較高的收益率。
2.短期內利好股市
毋庸置疑的是,降准對股市而言的確是重大利好。但是,降准這類利好經常被主力用作出貨工具,再加上新股發行,市場的資金面又會處於偏緊的狀態,股市繼續上漲的壓力不小。長期看,能否持續保持向上的態勢,好規劃理財師不敢妄下結論。
另外,考慮到2008年以來歷次降准後上證指數均高開低走,甚至大跌,投資者還是要謹防「歷史會重演」的悲劇。短期內有可能會出現震盪,所以建議股民們不要沖動入市。炒股是高風險投資,入市需謹慎!
3.債券市場或繼續保持慢牛格局
降准為債券市場營造了一個寬松的環境,這對債市形成利好,2014年的債券牛市行情並未走遠,未來仍值得期待。
那麼問題來了,該如何投資債券市場呢?嗯。往下看吧
4.基金的又一波「春風」撲面而來
此前市場的震盪,讓很多基金凈值出現了明顯的波動。而央行此番大幅降准,或將改變很多基金的命運。作為投資標的為股票的權益類基金,尤其是重倉大盤藍籌股的基金,短期的收益可能會有明顯的反彈。同樣,債券基金,尤其是二級債基,依然可以長期布局。
5.P2P短期收益穩定,優選平台很重要
降准對P2P網貸的整體影響並不大,但從長遠看,隨著市場的貨幣成本進一步降低,P2P的收益率出現下滑也是可能的。
盡管未來P2P網貸的收益率會下降,但還是很有吸引力的,投資者應優選優質平台來投資,盡量避免選擇收益率畸高的,比如在15%以上的平台。
6.有購房剛需的,可提上日程
降准後,銀行可用於貸款的資金多了,這樣對於購房剛需的老百姓來講,貸款買房也更容易了。再加上國家不斷出台針對樓市的「救市」政策,有購房剛需的小夥伴,可以盡早提上日程了。
7.國債的收益率是否會下降,有待未來驗證
如果你已經購買了此前發行的國債,那麼無論是今天開始的大幅降准,還是未來的降息,都跟你沒關系。但是如果央媽繼續降息,那麼後期發行的國債,收益下調的幾率很大。
Ⅳ 2022開年的「四萬億放水」,對我們的生活影響有多大
要聊這個問題,我們得先弄清楚資金是如何流入市場的?以及什麼是資金空轉?
我們都知道,自去年12月份以來,央行開始頻繁降准、降息。
每次數據公布之後,所有人都要跟著HIGH起來,各種嗶嗶的雜音都出來了。
比如說什麼樓市要反彈,股市要騰飛,2022大水漫灌的時代來了之類的······
千萬,別聽他們瞎嗶嗶。
天黑路滑,小心駕駛才是王道!
在現代信用經濟環境下,完整的放水過程是這樣的:
央媽通過MLF之類的貨幣工具放水給金融系統,金融系統通過信貸放水給市場,市場中的企業和個人用錢投資或消費,整個市場經濟鏈條就活了。
資金空轉 指的則是央媽放給金融系統的水在銀行間流動,無法到市場中去,導致資金的經濟效應無法顯現。關於這個現象,我有一篇文章進行過詳細的解讀,大家可以點擊看一下:為什麼央行放水了,仍然感覺市場上沒錢用,手頭緊?
2021年12月,央媽開始頻繁降准降息,加上各種高級別發布會上領導們也頻頻放風,直指寬貨幣環境。
那個時候的情況是這樣的:
先看新增貸款數據。12月份,人民幣貸款新增1.13萬億元,弱於預期的1.24萬億元,同比少增1300億元,也低於前值的1.27萬億元。
再看貨幣供應量M2同比增長9%,好於預期8.7%,前值為8.5%。
貨幣供應量增加,對應的是央行的降准降息釋放的貨幣增多。
貸款規模的減少,對應的是商業銀行並未把貨幣釋放的市場上。
意思就是說: 2021年12月份,央行的降准、降息以及各項寬鬆手段釋放的貨幣,並沒有進入實體,消費,還有資產領域,而是在金融機構內部以極低成本空轉。
那麼問題就來了,2022年這4萬億是國家公信力背景提供的數據,是切實流入市場的貨幣數量,為什麼還說是資金換了另一種形式在空轉呢?
對於國家公信力權威給出的相關數據,並無質疑的必要,而且中國金融市場一向講究開門紅,這個成績高層一定是滿意的,的確是個好兆頭。
而我們要細化討論的是信貸規模的內部結構,也就是具體哪些指標漲了?又有哪些指標降了,這樣才能看出經濟的現實狀態和貨幣流動的真實反應。
2022年開年首月的金融數據已經公布,我們一起看下具體的幾個關鍵數據:
從總量上看,確實可以說開門紅、超出預期。
社融增量創新高,M2增速超預期……很容易讓人直接聯想到一個結論
——水來了,錢多了,形勢一片大好。
當絕大多數人都把目光聚集在「M2增速達到9.8%,遠超預期」時,卻忽視了下面這組數據
——1月份,M1增速為「-1.9%」。
中國M1有數據 歷史 以來,首次負增長。
M1是指活期現金,M2是M1加上定期存款或定期理財,兩者相背離,證明活期現金在向定金存款轉化。
M1負增長,簡單地講就是:消費意願在走低,投資意願在持續萎靡,經濟活躍度依舊很差。
M1反應的是現實生活中的購買力。
高了,說明老百姓手頭寬裕,願意花錢,企業願意投資,對於未來投資預期較高,資金流動性好。
低了,說明老百姓手頭緊,沒啥花錢慾望,企業對未來收益不看好,不願意投資,現實經濟中缺少流動性。
而M2的增加,只是說明了央媽給銀行的錢確實是多了。
信貸總金額的增加,也說明銀行確實把央媽給的錢通過信貸釋放到市場中去了。
但是,市場拿到錢,花沒花是另外一件事。
而這MI與M2相背離,正好說明了:市場拿到錢,但是卻沒花,而是轉手又被人們存到了銀行,再一次回到金融機構裡面去了。
就像過年時候,親戚中的長輩給孩子發了壓歲錢,孩子拿到錢之後,不是拿去買東西消費了,而是轉手又交給了自己家長。
那麼,為啥呢?為啥要貸款出來又轉手存起來了呢?
當然是因為覺得投資賺錢不靠譜,不如吃息差啊!
說到底,還是沒信心,市場對於投資預期很悲觀啊!
央媽給銀行資金成本調低了之後,銀行貸款的利息也在走低,資金使用成本已經降了下來。疊加上銀行為了完成任務,各種無息/低息貸款產品開始推向市場,這種情況下,一些機構便順勢開啟了信貸轉存套利模式。
比如說,中信證券在央行全面降准降息以後,立馬啟動配股募資,結果錢到手之後卻拿了80億去華夏銀行存了個定期,券商都要吃利息賺錢,這種躺贏不香么?
錢繞了一圈,還是回到金融系統裡面空轉,只不過區別於去年12月份來說,市場下局,參與了這次資金空轉。
好歹資金到市場中走了一圈,對於實體經濟、企業投資和個人消費起到什麼作用了嗎?
自然是沒什麼毛用!
不信?我們再看下新增人民幣貸款的細類:
1月份人民幣總貸款規模增加了3944億,而企業部門的中長期貸款只增加了600億,居民短期貸款和中長期貸款卻都是減少。
居民短期貸款對應的是生活消費,這個又減少了,說明了消費端不行;
居民中長期貸款對應的是房貸,這個也在萎縮,說明樓市不太可能有啥小陽春;
這兩樣都在減少,那些看到4萬億就開始高呼樓市反彈,價格上漲的聲音是不是該停停了?打不打臉?
只是這數據上,錢的金額對不上啊,剩下的錢都去哪兒了?放出來的水到底流向了哪裡?
當然是企業短期貸款和企業票據!
其中,企業短期貸款創下 歷史 最高!
大家都知道,企業短期貸款都屬於一年期以內的貸款,利息低,放款快,操作簡單。
短期貸款大幅增加,中長期貸款卻在縮減。
這說明什麼問題?
銀行在利用短期貸款沖指標,市場上一些機構配合著銀行,一同造出了個開門紅!
所謂的信貸規模增長,剖開來看,數據反應出的並不是真實的市場需求,更不會帶來經濟效益的增長,而是人為的強拉貸款指標,主動推高信貸規模,為的,是數據好看!
可笑吧?
2021年12月,央行高層提出了「主動出擊、支持實體、貨幣政策靠前發力」的信貸任務。其言語之懇切,態度之強烈前所未有,金融系統也有信貸壓力啊,需要給市場釋放積極的信號提振市場信息和投資預期啊。
於是,各大商業銀行都在通過大量投放「短期貸款」,沖刺高層提出的信貸任務。紛紛找到一些信用不錯,經濟效益良好的合作單位,低息貸款走個任務,轉手又存到銀行里吃個利息,一來一回任務完成了,誰都沒有虧,數據一上去,央行和金融系統臉上就都好看了,銀企之間的關系更加緊密了······
這個銀行開門紅,銀行也確實努力了,主動出擊,積極放貸,忙的馬不停蹄。
現實經濟環境中呢,有錢的企業玩著短借轉存的 游戲 ,真正缺錢的企業因為風險指標高依舊是融不到錢,依舊沒法搞好生產,企業運營,擴大規模,提高就業仍舊沒法得到根上的解決······
但這也沒辦法的事兒不是么?中國國內經濟環境和市場的寒蟬效應哪裡會一下子就突然消失的、。
想想銀行的信貸口,為啥放貸難,不僅僅是疫情影響下的企業躺平,不敢貸款,銀行放貸也怕風險啊,現在信貸都是終身負責制,銀行負責人既要完成任務也要規避壞債啊。
這樣的思維導向下,與其冒著大風險把錢放給真正需要的實體企業,不如拆借給同行或者和不需要錢的企業玩一玩短貸換存款的 游戲 呢。
有人總結,央行費了那麼大勁,從寬貨幣(央行放水給銀行)到寬信用(銀行放水給市場)一直無法真正的有效發力,根本原因不就是市場不敢投資,人群不敢消費么?
他們所擔憂的不就是貸款利息太高,怕還不上么?
那就把利息持續往下走,或者直接干到0不就行了!
白給錢花,誰會拒絕?
而且,發達國家不都是低利息,有的甚至還是負利息么,為的就是防止人們躺平,把錢存起來而不是去投資,中國遲早也要走這一步的,為什麼不再來幾次全面降准降息呢?
這樣有用么?
當然沒有用,而且風險很大!
首先,中國國內目前的經濟環境,已經面臨著很大的債務風險,不再適合加大杠桿了。具體大家可以看一下我的這篇文章:中國現在面臨著什麼樣的債務危機?
疫情影響下,實體經濟不敢借錢,就算把寬信用降低到最低,也沒有行業敢借錢。更何況,原先的支柱性產業房地產行業一直在出清縮表,就算他們敢借,國家也絕不會允許資金再往樓市裡流入。
為啥?
因為脫實就虛不能再繼續下去了!這樣對實體經濟沖擊更大,國家放水的目的是為了托底經濟,更是為了發展實業,實現共同富裕。
而房地產行業早就是金融屬性了,它要出清轉型成真正的實體經濟,實現其真正的居住屬性。
進一步將,如果讓資金進一步流入房產,讓擁有更多房產的人群財富持續增長,無異於加大貧富差距,這與國家調控的初衷完全是相背離的。
而且,2021年中國住戶部門杠桿率已經高達72.2%,已經高出了國際平均水平,還繼續給居民加杠桿?這不鬧么?
回想下,日本房產泡沫危機爆發時候,多少個家庭被債務拖下深淵。加大居民杠桿,無異於持續透支居民未來購買力,寅吃卯糧的做法不可取!
最實際的,還是要從根上著手,通過給實體企業注入資金托底經濟,有效提高居民就業,實現經濟增長。
其次,美聯儲加息預期日益強烈,美國為了促進資本迴流,方便它收割擄掠,正在全球各處搞事製造危機。先是哈薩克開年暴亂,現在全世界還盯著俄烏的形勢,局勢如此不穩定的情況下,大放水刺激對於國內資本市場無異是添亂。
大水漫灌,那是主動製造通脹,推高資產泡沫,難道還主動給美元收割提供機會不成?
很顯然,中國「以我為主」的貨幣規劃策略不會這么干!
最後,疫情仍然是最大的不確定性。
中國的經濟環境與政治息息相關,絕大多數時候,是政治決定經濟。
2022年上半年是冬奧會,下半年是二十大召開,這兩件大事,決定了中國的「疫情動態清零政策」會更加趨嚴。
因為,冬奧會的重點是中國向世界展示其城市治理水平,目的是為了收獲一定的政治正向輿論支持和經濟投入回報。所以,2022年的上半年,國內頂層絕不會允許疫情失控,只會更加嚴守嚴防,而付出的必定是經濟相對收緊帶來的損失。
而下半年,在二十大正式召開之前,中國的民生保障,經濟穩定,就業指標,疫情管控等各個方面更是不會被允許出現任何問題,這是政治正確!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2022年的中國貨幣政策,不會有什麼大水漫灌!
2021年中國的GDP再創新高,全年GDP總量高達114.3萬億,比上年增長了8.1%。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初步核算數據,高技術製造業同比增長18.2%,位居各大產業之首。
沒想到吧?
2021年拉動GDP增長的不是房地產行業,不是消費口復甦,竟然也不是外貿增長,而是高技術製造業!
其中,新能源 汽車 ,工業機器人,集成電路,微型計算機設備產量分別增長145.6%、44.9%、33.3%、22.3%,保持了強勁增長動能。
在房地產業、建築業等投資持續收縮、嚴重拖累GDP增長的前提下,高新技術製造業憑著超高增長率硬是把GDP拉到了8.1%的數值。
這說明了什麼?
國家經濟結構變革已初見成效!
從2021年年底開始的貨幣寬松表達,以及2022年真金白銀的開始往市場放水,到今天的信貸規模開始放大,國家維穩經濟的步伐一直在前行,每一步都走的很穩!
只不過,這宏觀貨幣政策調整就像開車一樣,需要穩著來:
輕輕踩上一腳油門感受下車的動能;
不行了,加重點力道再踩;
還不行,就加了力連續踩——直到車開始啟動。
如今,經歷了數次積極的貨幣政策調控,雖然資金仍舊在空轉,其主要的原因,是因為貨幣流通遇到了堵點。
但我們要明白,一切政策的出台和落地都需要時間和過程,所有的堵點都需要有形之手一點點地去疏通,去解決。
而且,效果已經初現,市場已經開始接觸到資金了不是么?
有了這第一步,就會有第二步,那麼接下來給市場中的實體企業注入動力,重塑市場信心和預期還會遠么?
分享完畢,感謝閱讀,歡迎關注@觀眾席上的阿景
Ⅳ 多個銀行理財產品收益遠低於業績比較基準,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為什麼這么低
這個很好理解的,中國經濟發展的高峰期也過去了,過去年20年是中國經濟突飛猛進的時代,實體經濟形勢不錯,經營收益高,當然銀行相應的理財收益也是水漲船高。
理財產品做的就是錢生錢的生意,願意承擔高風險,可以去適當配置基金或股票,慢慢學習一下價值投資之路,也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以上是個人見解,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