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理財 » 看科技引擎如何助力金融創新

看科技引擎如何助力金融創新

發布時間: 2024-04-16 08:47:23

㈠ 科技助力金融智變,金融科技如何抓住新機遇

8月3日,以「智變新金融」為主題的獵雲網2018年度金融科技產業創新峰會,在北京四季酒店成功舉辦。此次峰會由獵雲網主辦,銳視角、獵雲資本、獵雲財經、AI星球、創頭條、蜂巢協辦。

在剛過去的6、7月, 網貸 行業爆雷不斷,許多互聯網金融企業正在面臨著生死存亡的選擇,一些已向金融科技轉型了的公司,因還存在借貸業務,也同樣遭遇著挑戰,借貸領域不安情緒也向整個金融科技領域蔓延。

在此市場環境較差的背景下,獵雲網主辦的2018年度金融科技產業創新峰會得以成功舉辦,也足以看到各位行業人士對金融科技領域的認可與堅信,堅信這個領域帶來的發展與變革是可推進行業進步。本次峰會也有借貸領域代表性平台高管參加,在這個已經遭遇著信任危機的領域,他們願意站出來,重建行業信任體系,向人們展示這個曾被一些投機分子帶偏的領域依然值得人們相信,在科技賦能下,能為個人及中小企業解決更多問題;另外,嘉賓們也探討了在困境中如何突圍、在質疑聲中如何發展等問題,共同為行業燃眉之急出謀劃策,尋找解決方案。

此次獵雲網主辦的金融科技峰會,也為金融科技行業頂級專家、投資界精英搭建了溝通平台,面對去杠桿、嚴監管、重風控的新市場,他們聚焦金融科技領域的技術、資本、產業和生態等話題,共同交流國內風潮下的新變革與新變化,探索技術驅動下的新機遇,為業內人士提供了可借鑒的思路。獵雲網會繼續深耕國內創業服務市場,同時也會積極參與整合全球創業和投資資源,將力爭搭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創投服務平台。

智變伊始

在整個廣義的金融科技領域里,經過監管洗禮、牌照限制,金融科技行業准入門檻提高,市場也逐步趨於規范及理性。但隨著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 區塊鏈 技術在應用場景中不斷驗證及迭代,新科技又將會如何重塑金融未來?2018年,在監管、技術、資金、資產的考驗中,如何面向新變革,擁抱新變化,也成為金融科技企業最大的挑戰點。

金融科技興起,不過短短的兩三年的時間,進入2018年,金融科技迎來新的考驗,監管洗牌,模式遇困,場景缺乏,技術挑戰,創新成謎,面對新金融的巨變,金融科技企業又將如何破局?技術的不斷革新迭代,金融也越發成為技術的「試驗田」,特別是在金融風控方面,技術成為核心競爭力,隨著技術壁壘的逐漸打破,智能金融新風口或將形成,金融智變,勢不可擋。
獵雲網創始人兼CEO靳繼磊作為主辦方代表作開幕致辭時表示,「智變新金融」已是金融業新的主流趨勢,早期互聯網金融存在的一些缺陷,在當期的金融科技下,必將得到更好的解決。科技變革,技術迭代,給金融行業帶來了很多驚喜,大數據、人工智慧技術在風控反欺詐方面已有很大的應用,處於初期階段的區塊鏈技術,也將會給這個行業帶來更大的突破。科技驅動金融變革,重塑金融,同時,促使行業競爭進入一個新的關鍵點,形成新的金融生態。

中國中小企業協會副秘書長聶賢祝出席本次峰會並致辭稱,傳統的金融環境下,一個弱勢群體,想融入金融環境,實際上很難。而新金融出現後,這一過程變得更為簡單,讓更多的人享受到金融服務。另外,從一定程度上,很多中小企業就是「弱勢群體」。

聶賢祝同時表示,當前,中小企業的發展卻受到多種因素制約,其中最主要的一個就是融資難且融資成本高。而各項政策的出台,也是要「穩金融」,防範化解金融風險、並實現去杠桿,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與傳統的金融體系相比,新金融具有廣覆蓋的特性,也更了解中小企業,結合互聯網、大數據、區塊鏈、生物識別等前沿技術,將其整合成更適合中小企業的產品,為中小企業融資做出了貢獻;同時,新金融的出現也為中小企業融資提供更多的新通路。

在智能新金融概念下,對新金融領域的企業來說,已進局者面臨著困境與未來發展的困擾,未進局者在等待著新的創業方向。獵雲網作為一家優秀的科技創投媒體,依託自身的平台優勢以及創投資源,吸引了行業內的精英人士及眾多大咖嘉賓。針對行業的各種疑問,在本次峰會上,與會嘉賓也是各抒己見,從風控、規范、創新、融合等多個視角出發,並在重構「新技術、新場景、新生態」下,發表了自己對金融科技革新與發展的觀點。

本次峰會與會嘉賓既有頂級專家和創業精英,也有科技狂人和投資達人。峰會上,投資大咖國科嘉和創始合夥人王戈和創世夥伴資本合夥人梁宇從投資人角度分享了其對金融科技新方向發展的觀點;另外,還有德聯資本合夥人賈靜、寬頻資本董事歐陽琦瑋、華創資本副總裁余振波和芳晟基金投資總監趙楠,四位嘉賓共同探討了金融變革下的投融資機會。

還有來自互聯網證券、互聯網保險、財富 理財 等多個領域的眾多嘉賓齊聚一堂,共同探討當下智變新金融的新變革和新機遇。其中,中子星金融COO黃旭、91金融聯合創始人吳文雄、大象保險大數據專家田立文和湧泉金服CEO張椿,四位嘉賓共同探討了互聯網金融的困境與重生。

思考新生態與新出路

有人說,金融科技已不復當日;也有人說,金融科技新的風口將形成;那在智變金融趨勢下,金融科技真的會顛覆傳統金融行業嗎?同樣值得深思。現在的互聯網金融行業環境並不是特別的好,但互聯網金融應該要有個美好的未來,那這條路又該怎麼走?行業人士又該怎麼做?
對此,峰會上,國科嘉和創始合夥人王戈以《金融科技冷思考:敢問路在何方》為主題做分享時表示,互聯網金融要想有個美好的未來,首先要先邁過「生存坎兒」。主要需要做到三點,一是隨著政策監管趨嚴,要保持健康的現金流;二是把控融資節奏,提前積累糧草;三是做好長期抗戰的准備,調整商業模式,提高自身造血能力。另外,在他看來,金融的本質就是風險,金融業就是風險差價,所以談金融首先要談風險。
關於風控,融慧金科副總裁張羽更是認為,大數據風控在真正的金融科技領域里應用,深層次的碰撞可能恰當其時。在客戶對業務體驗要求越來越高的時候,怎麼用大數據把金融科技做好,讓客戶用得更爽方面看,大數據風控應用這個風口才剛剛來到。

另外,在張羽看來,許多比較敏感的數據,擁有巨大的商業價值,能夠很好地幫助持牌金融機構和金融科技提升風控、精準獲客,幫助消費者獲得更加便捷的普惠金融服務,但這些數據如何才能在合規前提下得到充分挖掘,提煉出更大的風控能力?這裡面還有很多事要做。
除了風控,技術賦能也為證券行業建立新生態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富途證券董事陳宇在分享「互聯網證券如何以服務占據傳統市場」時表示,技術手段在過去包括未來會繼續改變證券行業的發展格局和商業模式,即利用海量的數據挖掘在用戶畫像、精準營銷和增值服務等環節來提高用戶體驗。經紀業務會成為互聯網證券行業里非常重要的爭奪入口。整個產業鏈會從傳統上的傭金收入,開始向增值服務包括財富管理、資產管理等方向做延伸。

探尋新趨勢與新場景

重構生態後的互聯網證券行業,是新趨勢;而在互聯網保險行業,健康險也將成為此行業的一大發展趨勢。
健康險市場,從保費規模來說,相比傳統壽險和財險,它不是保險的主流,健康險是一個純保障型的產品,但輕松籌、輕松e保副總裁徐爍認為健康險在未來應該是中國最大的保險發展方向。在我國的商業健康險市場,需求強大卻發展不起來,依然面臨著渠道、產品、保障意識弱、人民群眾對於保險公司的信任度低等痛點。針對這些問題,徐爍建議首先對於用戶進行潛移默化的市場教育,然後對於教育後的客戶做精準用戶畫像,主要通過精確推送、精確定價、交互優化三種方式促進商業健康險轉化。

另外,徐爍認為保險科技是一個應用科技,不需要特別高精尖的東西服務保險公司,大家不要試圖做顛覆式的改變,保險行業是非常老的行業,所有的公司有自己的內部流程,科技可以解決很多事情,但是如果走的太快,保險公司對於科技的接受程度可能會比較低。
對於徐爍的這個觀點,格上財富首席資產配置分析師金洙雄也甚是認同,金洙雄表示,不要嘗試顛覆性的改變,在金融發展的領域中還是要看金融的本質,金融本質是控制風險。那狂性科技與理性金融該如何平衡?在金洙雄看來,科技的輸出是無限的,金融的風險是有邊界,他們天然有一個矛盾沖突存在。

另外,金洙雄認為,人工智慧可以提升整個金融行業人員的從業體驗。利用大數據,可簡單快速地通過客戶畫像、客戶行為為其配置資產;利用AI,未來金融行業的人工成本會大大降低,並且會形成全智能化的金融平台。可能未來三年五年,我們討論的就是全智能化的金融平台下,金融從業人員的出路在哪兒。

金洙雄還談了在科技新金融下,非標准化產品體驗如何進化問題,他認為,這需要實現財富端和資產端的智能雙向匹配:識別用戶模型和標簽的智能客服、基於大數據和演算法的智能精選,和人工智慧輔助場景下的定性分析。
不止私募領域,在商辦服務領域,也產生了一些新金融力量。好租聯合創始人兼數據研究中心主任匡健鋒在峰會上表示,近兩年很多新興的金融類企業,尤其是科技金融類初創企業的出現,催生了大量選址和辦公後服務需求。但是金融行業多年以來一直是租金承受能力最高的一個行業。傳統金融企業分布相對集中,CBD、金融街等地配套服務完善,樓宇高大上,但相應的價格也非常昂貴。而對於科技金融企業來說,通常呈現出規模小、聚焦於科技類企業更多的區域,大部分玩家為創業者的現狀。這就導致這列企業面臨著辦公相對更為分散、租金成本相對高,以及人才可能不願意來的狀況。而好租要做的就是在整個蓬勃發展的產業中成為一個助力者,扮演為「淘金者」送水的角色。
另外,同盾科技聯合創始人、副總裁祝偉以《AI賦能金融,Fintech進入新時代》為主題發表演講時表示,AI在金融領域會有一些核心的應用場景,包括智能風控、智能客服以及智能投顧。

在祝偉看來,隨著底層技術的升級,包括底層的算力,雲計算、數據的存儲能力,以及資本的湧入和政策的支持,使得AI現在已經進入到落地和規模化應用的階段。

同時,祝偉介紹到,同盾科技基於人工智慧與大數據,結合特定場景與上層具體行業以及行業中的應用、解決的問題相結合,賦予客戶數據分析的服務能力,並提出了AaaS,智能分析即服務的概念。去解決金融業務逐步線上化的風控問題,盤活存量客戶,提升客戶轉化率。

抓住新技術與新機遇

金融變革下,科技賦能金融伴隨的是各種機會。那金融科技行業的新機遇到底在哪?新技術與金融如何實現更好的融合?
對於水滴籌、水滴互助創始人沈鵬來說,水滴公司要走一條中國版的凱撒醫療之路。在沈鵬看來,水滴籌目前最大的難度是風控,一方面風控要靠線下手把手做驗證做審核,基於社交網路的輿情監控,社交網路風控全鏈條的把控也是非常重要。水滴籌則運用區塊鏈技術、金融科技開發屬於自己專利的風控產品。另外,水滴籌還通過社群和工具來提升用戶活躍度和黏性。

著名的美國凱撒醫療模式,實現了患者、醫生、醫療機構、保險機構的整合;相比而言,咱中國的互聯網醫療模式,還缺些爆點,但另一面,也說明這個行業還有很多機會。
技術與金融融合,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創世夥伴資本合夥人宗俊以互聯網保險為例,從投資視角審視互聯網保險行業的機遇與挑戰。在他看來,互聯網保險不等於在互聯網上銷售的保險,而是要依託大數據、人工智慧、深度學習、雲計算等互聯網技術,同時運用互聯網思維,做到用戶導向、產品+服務、化被動低頻的保險行為為主動高頻的行為。

那互聯網保險場景如何突圍?宗俊則認為,場景化是原來線下保險不具備的,原來的保險是推出一個產品,這個產品是針對全國人民的,而互聯網保險的場景是碎片化的,要精準定向、聚焦深入和技術驅動。
講科技,又怎少得了目前正處於風口尖上的區塊鏈技術。在區塊鏈應用方面,TigerWitFintechCTORick表示,其公司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到合規科技中。針對當下國家監管機構對企業監管存在的監管的滯後性、企業數據真實性驗證難、客戶與企業之間的沖突取證難等問題,TigerWitFintech採用區塊鏈模型提供了一個解決方案,模型採用授權和認證機制,將監管方引入網路。Rick表示,希望通過這樣的模型將經濟商和監管方加入,發揮區塊鏈對合規監管的價值。

科技賦能的力量毋庸置疑,技術不斷突破,創業者們在運用技術賦能金融的同時也尋找技術賦能監管的出路,在智變趨勢下,實現技術、監管、金融更加融合,以助力金融科技行業健康發展。

互聯網金融如何重生?

回顧曾紅極一時的互聯網金融,其發展到今天,一些細分領域正面臨著重新洗牌,比如網貸行業;一些卻正值發展勢頭,比如互聯網保險、財富管理等。在生命之輪里,這些企業會如何重塑自我並獲重生?
對於2018年以來,金融環境整體呈現不景氣的態勢,中子星金融COO黃旭表示,實際上對有獲客需求的企業來說,仍存在一定機遇。換言之,需求在,市場也在。並且中子星也會做很多諸如財稅培訓的增值服務提高客戶的黏性。

湧泉金服CEO張椿表示,湧泉金服的打法是深耕垂直行業供應鏈金融,依託核心企業,以及核心企業上游的供應商,和下游的客戶,通過這個鏈條,在這個鏈條上獲取客戶。此外,面對大量的客戶,張椿表示要做好客戶服務,做好品牌,提高客戶的感知,這樣就能夠更好地留住客戶。

91金融聯合創始人吳文雄認為,在金融環境不太景氣,客戶信任低下的大環境下,金融科技企業要按照監管的要求,將業務控制在一定規模,把風險降到最低,而不應該花精力在用戶層面。

大象保險大數據專家田立文表示,互聯網保險形勢非常嚴峻,去年保險上市給互聯網保險帶來發展的高潮期,但是目前高潮期很快過去,隨著大數據、人工智慧這些技術賦能保險,也沒有特別好的站住腳,原來想一兩年達到質變,現在看起來可能三到五年。而大象保險一直做做創新險的開發創新,力求通過好玩的小的場景化的保險去和用戶更好的互動,滿足用戶風險保障,促進用戶購買意願。

金融變革下的投融資機會

在企業自我改變、突破的過程中,很多時候離不開資本的助推。如今金融科技正處於嚴峻的市場環境中,那在科技賦能、金融變革下,其還存在哪些投融資機會呢?
對此,德聯資本合夥人賈靜表示,從金融和科技領域方向看,一則是本身金融和機構有所結合,二則是金融和科技結合的點上,本身的科技屬性可能跨行業或者擴展能力相對強,這些領域可能會有一些機會。

嚴峻的投融資環境下,創業者又該如何應對?賈靜表示,一定要足夠耐心。她認為,現在走到深水區,就要和業務做深度的結合,特別是下游資金比較大的公司。

寬頻資本董事歐陽琦瑋則認為,創始人的企業發展邏輯也十分重要。創業者需要權衡要爆發性增長,還是尋求企業運營效率。雖然資本追尋增長,但是金融行業是一個周期性行業,不是一分鍾兩分鍾、一個月兩個月甚至半年一年就能夠看出好壞的。

華創資本副總裁余振波認為,雖然最近P2P爆雷很多,但是不管是消費信貸還是小微企業融資,現在依然是非常火的市場。不過,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作為企業本身,一定要自己守好風險底線,是不是能夠按照比較嚴格的標准,在道德風險和操作風險中穩住自己。

面對當前嚴峻的融資環境,余振波建議創業者首先要對融資這件事情有一個很好的定位;其次要豐富融資渠道,從VC、銀行、政府等多渠道融資;同時要保持融資的熱情,把自己的企業情況、戰略方向向VC市場、資本市場和有錢的買家不停地推廣,做一個持續的投入。

芳晟基金投資總監趙楠則表示,如果項目一直融不到錢,或者市場長期沒有正反饋,創業者應該把預期調低。如果預期不調整好,遇到事情的時候,創業者會扛不住而比較容易崩潰。

AD:8月30日,獵雲網2018年度「智慧+新服務」企業服務峰會落地上海!攜手眾多行業先鋒領袖,共同探討企業服務行業新風向。

㈡ 互聯網科技與金融的結合帶來了哪些互聯網金融創新業務

消費互聯網已逐漸進入拐點,5G背景下,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物聯網等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將帶來產業互聯網的飛速發展。未來金融科技的核心基礎是產業互聯網與傳統金融的結合——產業互聯網金融,其五個構成環節包括產業鏈、產業鏈上的中小微企業、產業互聯網平台、產業互聯網金融平台以及銀行或保險等金融機構。其中,產業互聯網金融平台公司將是今後金融科技的主戰場,承擔著中小微企業融資服務者的角色。對此,黃奇帆進一步闡述了他對產業互聯網金融平台的理解:金融有金融的基因,金融業務的本質是要處理好信用、杠桿和風險的關系;數字化平台也有自己的基因,它特有的「五全信息特徵」:全空域、全流程、全場景、全解析和全價值的信息,具有強大的顛覆性,從而對經濟社會產生更強大的推動力。五全信息和金融三位一體基因的有機結合,就是金融科技或科技金融。金融科技發展的重要基礎是產業互聯網,主體是產業互聯網金融,而成功的產業互聯網金融平台,必然是這兩個優勢的有機結合。

㈢ 科技如何賦能未來金融 融金所孫明達:科技金融先行

金融科技近年來發展迅速,目前已滲透到金融業各個領域。其中零售業務的融資額最高,大部分業務都被「顛覆」,而資本市場、支持類和技術類則以「賦能」為主。融金所創始人孫明達提出,中國金融科技市場正經歷一場格局演進、價值遷移、生態重構、監管趨嚴的變化,金融機構在科技金融方面的應對應遵循三大原則:「定位積極」,保證對尖端科技創新的參與;「有所取捨」,保持優勢業務領先;「靈活支撐」,用靈活的體制、容錯的文化支撐數字化創新。
微軟亞洲研究院副院長張益肇認為,AI在金融科技未來發展里占據重要角色,如金融、交通、教育、醫療、法律、就業等。他認為,AI在金融投資中擁有端到端的學習能力、強大的處理數據能力、基於客觀目標優化、永遠保持冷靜、根據實時回饋快速響應等獨特優勢,是推動金融界實現數字化轉型和精準金融實現的有力助手。孫明達對此表示十分贊同,他提到金融科技時代是大機遇時代,科技賦能金融帶來的巨大機遇引起了金融業系統性變化,要以開放包容的態度去擁抱轉變,融金所也正是這么做的。
孫明達指出,信息技術的發展深刻地改變了金融。金融是建立在信息和信心基礎上的特殊行業,信息科技的發展降低了交易成本,促進了商品交換的快捷,在跨時間分配的維度顯著增強了跨時間調配金融資源的能力,也使得高風險項目越來越容易得到融資,這給金融業帶來了很大的變化,融金所的金融科技也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日前,央行正在考慮提出「負責任的金融」(Responsible Finance)理念,要讓金融消費者獲得合適的金融服務,並且承擔適當的金融風險。把信息告訴消費者,要讓他們知道會承擔什麼樣的風險以及他們的金融行為和金融服務的後果。12月2日,CF40學術顧問、央行副行長潘功勝在談及最新出台的現金貸監管新規時也強調,面向長尾人群的金融服務更應當是負責任的金融。對此,孫明達認為,普惠金融的本身就是一種「社會責任」,要將金融普惠天下,讓更多的人享受到平等的金融服務,這也是融金所的目標。
孫明達指出,所謂「負責任的金融」,就是金融機構、監管部門與第三方、消費者三者要共同承擔相應責任的一種三角關系。在這一關系中,金融機構要做到自我約束、合規經營,監管部門和第三方要適當監管和積極幫扶,消費者則應做到理性選擇和行為擔當。融金所作為國內領先的汽車金融科技平台,一定要擔負起這種社會責任,身體力行,運用自身的科技優勢不斷提升服務水平,打破地域阻隔,解決傳統普惠金融服務面臨的最後一公里能力問題。

㈣ 金融科技創新應用思考

2019年,中國人民銀行印發了《金融 科技 (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明確提出了近三年以來金融 科技 工作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浙江省把數字化改革作為新發展階段全面深化改革的總抓手,全面推進「數字浙江」建設。2021年以來,浙商銀行深入貫徹中央與浙江省委的戰略部署,圍繞「兩最」總目標全面實施平台化服務戰略,在雲計算、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慧、物聯網等前沿技術與金融業務深度融合基礎上,進一步深化數字化思維和理念,提升數字化能力和方法,構建數字化體系與機制,積極打造「 科技 +金融+行業+客戶」綜合服務平台,更好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實現銀行經營提質增效。


一、金融 科技 創新基礎

近年來,隨著新興 科技 的快速發展,各類數字化技術不斷涌現,在政務、金融、產業鏈等各領域進行了大量應用,逐漸拉開了各行各業乃至全 社會 的數字化轉型大幕。銀行業作為中國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經歷了近三十年來的電子化、信息化建設和迭代後,對 科技 手段的重要性與 科技 引領金融創新具有清晰的認知。

從20世紀80年代至今,我國銀行業在技術變革浪潮中持續推動金融 科技 發展與轉型升級,電子化取代了原有的手工操作、登記簿記賬模式,信息化實現了數據大集中、應用互聯互通以及線上業務辦理。當前,隨著區塊鏈、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技術在金融行業的 探索 與應用,銀行業對數字化轉型發展也有了新的認識與理解。銀行通過金融 科技 深化服務實體經濟,在推動銀行自身數字化轉型發展的同時,還推動了各行各業的產業鏈轉型升級,為經濟 社會 全面數字化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二、金融 科技 創新挑戰

盡管銀行業開始加快金融 科技 在金融業務中的應用,但在數字化轉型進程中還是存在來自內外部的制約與挑戰。

第一,技術成熟度制約業務場景落地。 數字化轉型浪潮得益於數字化技術的飛速進步,然而技術在各自領域的成熟度存在差異,每種技術均有各自發展時期特定的業務場景產物,技術的不確定性以及局限性制約了應用場景的落地。以人工智慧技術為例,其在圖像識別、生物識別技術已經進行了較多應用,但在語義識別、邏輯推理等領域仍處於技術發展上升期,尚未形成具有較好效果的示範應用。另外,如區塊鏈在供應鏈金融等領域進行了較多應用,但在跨鏈、鏈上鏈下一致性以及作為基礎設施構建更大范圍聯盟鏈等關鍵技術上仍然需要突破。因此,銀行數字化轉型需要將金融 科技 作為核心競爭力,通過技術創新創造場景、重塑流程。

第二,安全自主可控尚待內外部能力提升。 我國銀行應用的大部分操作系統、伺服器等基礎設施以及資料庫、技術平台等軟體較多依賴於國外相關技術廠商,自主創新與研發能力尚待提升。以區塊鏈技術為例,部分銀行及廠商基於Hyperledger Fabric等國外開源區塊鏈底層平台進行二次開發,最終應用於金融業務之中,雖然是開源產品並且實現了國密等符合國情與監管要求的特性,但仍可能存在安全後門、制裁使用等問題。對應領域的人才不足也使得國產化進程較為困難,國產基礎設施、軟體的能力、易用性、生態等也需要時間來檢驗。

第三,標准化體系建設需要創新與迭代。 區塊鏈、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數字化技術通過產學研、迭代開發等機制快速推進,甚至在關鍵技術的攻關上採用了「揭榜掛帥」「賽馬」等方式加快突破,而標准化建設往往需要在技術與應用進入初步推廣期之後進行立項,標准制定的周期相對較長,可能無法跟隨新技術、新應用的變化,需盡快建立適合數字化轉型的標准化體系快速迭代建設機制,為金融 科技 應用提供規范指引。

第四,互聯網對銀行組織架構、管理模式帶來沖擊。 頭部互聯網公司在零售端產品、架構、運營等方面的理念與管理模式獨具特色,銀行在吸納融合互聯網典型機制的同時,也對自身的組織架構與管理模式形成了沖擊。一是在組織架構上,銀行因為特有的金融屬性需在審慎框架內進行有限嘗試,而互聯網公司可通過扁平化管理加快決策,其 科技 公司屬性允許進行試錯;二是在運行模式上,業務部門與信息 科技 部門相互獨立,以需求為驅動開展研發工作,難以支撐數字化轉型階段新技術應用的敏捷反應、快速決策、技術儲備,而互聯網公司通過以客戶為中心、以場景為切入點的理念在零售端布局產品占據了大量入口。銀行如何平衡兩者,推動產品創新與應用推廣,需要根據自身情況進行綜合考慮。


三、金融 科技 創新對策

銀行的數字化轉型不僅是新技術與金融場景的融合應用,更是對體制機制的重塑。以浙商銀行近年來的實踐為例,銀行數字化轉型之路有四大核心。

第一,加速 科技 前置,引領業務創新 。浙商銀行目前已成立研究院,綜合運用區塊鏈、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等數字化技術落地金融應用,優化經營模式、改造業務流程,加強數據運用,提升各條線業務和系統的數字化、自動化、智能化水平。同時,浙商銀行與知名高校以及頭部高新技術企業共建聯合研究中心、金融 科技 實驗室,加強產學研合作, 探索 區塊鏈、物聯網、人工智慧等前沿數字技術,加強研究成果落地轉化,以 科技 引領業務創新。

第二,強化自主可控,加強技術攻堅 。浙商銀行堅持關鍵技術自主可控、核心應用自主研發,近年來在區塊鏈、知識圖譜等底層基礎技術與應用建設上完全自主可控,積極擁抱鴻蒙、鯤鵬、麒麟、泰山等國產軟硬體基礎設施生態,並通過多方安全計算、TEE等技術加強對敏感個人信息數據的保護。自主可控離不開關鍵技術的研究與創新,浙商銀行積極參與各項省部級重點課題項目、「揭榜掛帥」項目等,以最大限度激活企業 科技 人員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效率,攻堅核心關鍵技術,助力打造國產自主可控的金融 科技 發展模式。

第三,以標准化建設引領,有序推進技術發展 。浙商銀行廣泛參與區塊鏈、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技術的標准制定。目前已參與《信息安全 區塊鏈和分布式記賬技術 參考架構》、《信息安全技術 區塊鏈信息服務安全規范》等國家標准制定,參與工信部電子標准院、北京金融 科技 產業聯盟等機構主導的具有行業、產業示範意義的標准制定,為金融 科技 技術的標准化建設添磚加瓦。同時,浙商銀行積極參與中國人民銀行企業標准「領跑者」活動,加強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向行內標準的轉化和引導,切實做到以標准為指引,推進產品實施,提升各項技術與應用的標准建設。

第四,轉變 科技 管理,創新協同機制。 浙商銀行全面構建適應於平台化服務等全行戰略發展要求的全新金融 科技 組織架構,實施以產品為中心的創新協同機制,推行一體化敏捷研發機制;實施「引進來、輸出去」工程,持續加大 科技 投入和高精尖人才引進力度,培養金融 科技 復合型人才,充實金融 科技 隊伍,通過金融 科技 產品輸出加強服務實體經濟,構建生態,形成標准;強化知識產權保護,持續申請區塊鏈、人工智慧金融 科技 基礎技術相關專利,截至2021年8月末,區塊鏈發明專利授權數9項,位居股份制行第一。


四、金融 科技 創新

一是區塊鏈和物聯網技術雙引擎驅動業務創新。浙商銀行於2017年在同業首創基於自主可控區塊鏈技術的供應鏈金融服務解決方案,將企業各類資產轉化為區塊鏈電子金融工具,幫助供應鏈核心企業及上下游企業盤活應收賬款,有效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與 社會 效益。同時,為解決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數據一致的問題,提升鏈上數據的真實性、時效性,浙商銀行通過採用物聯網技術,採集真實、實時的企業經營動態、動產質押數據,建立了「客觀信用體系」,通過邊緣端統一管控、原生數據上鏈、多維度交叉驗證等機制,提升銀行風險管控能力,構建良好的產業鏈供應鏈金融生態,目前已在金屬加工、養殖、倉儲等行業進行了試點與推廣。

二是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技術綜合運用提升風控能力。浙商銀行大數據風控平台綜合應用了「人工智慧+大數據+知識圖譜」技術,廣泛引入外部相關數據、模型,填補了客戶准入、關聯關系、授信審批、貸後管理、預警管理、財務分析等系統支持能力的空白。浙商銀行充分整合利用內外部數據構建10億級企業畫像知識圖譜,結合自然語言處理、深度學習技術實現輿情分析預警自動化處理,根據大數據風控規則或模型形成預警信號或風控結論,進一步深化金融 科技 各項技術的綜合運用,實現了全行風險管控的數據化、移動化、智能化。


五、金融 科技 創新展望

第一、縱橫驅動,構建金融 科技 應用創新基石 。一是頂層縱向驅動,設立「金融 科技 管理委員會」,創新 科技 體制機制頂層設計,由「一部N中心」向「一部一公司一研究院」轉型,實現組織架構變革;二是業務橫向驅動,通過金融 科技 支持團隊派駐業務條線協同業務創新,由被動接受轉為主動提出,主動在業務模式中融入金融 科技 能力,提升數字化能力轉化率;三是 科技 橫向驅動,加強基礎設施平台建設,建立適應數字化轉型、實現快速迭代的研發機制,構建適應不同行業技術輸出和業務服務於一體的基礎性平台。

第二、對標同業,加強新技術綜合運用 。通過對標先進同業的產品服務體系、先進的金融 科技 手段,研究先進同業好的理念、好的做法、好的機制; 探索 5G、區塊鏈、物聯網、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數字化技術的融合交叉解決方案,激發技術創新的活力,形成新一代金融應用技術,從而加速推動銀行業金融 科技 創新進程。

第三、場景切入,聚焦服務實體經濟 。圍繞企業生產經營痛點、難點,以客戶需求為導向、以場景服務為切入點,提供「 科技 金融 行業 客戶」綜合服務解決方案,加大對民營企業、小微企業、製造業、鄉村振興、「雙碳」、綠色產業等重點領域的支持力度,在有效服務實體經濟中推進自身金融 科技 的高質量發展。


文章轉載自《中國金融》2021年第22期

㈤ 如何發揮科技對銀行業務發展的支撐作用

社會、經濟的發展需要科技的推動,金融和科技的有機結合將極大地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速度與效率。國際實踐經驗表明,良好的金融環境和完善的金融體系是實現科學技術蓬勃發展的基礎和保障。當前正是我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和提升產業結構的關鍵時期,探討如何發揮商業銀行對科技創新的支持作用,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商業銀行支持科技創新的路徑
(一)商業銀行實現自身的科技創新。從全球銀行業的發展趨勢看,信息技術已全面融入到現代商業銀行的各項經營管理活動之中,成為決定商業銀行客戶服務以及經營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正因為如此,國際上競爭能力強大的大銀行無不對信息系統建設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以期取得領先同行的競爭優勢。
商業銀行自身的科技創新途徑體現在制定科技發展戰略、培養科技人才隊伍、搭建科技應用平台,從理念、軟體、硬體全方面貫徹科技在商業銀行中的應用,提升銀行的競爭力。以工商銀行為例,堅定「科技引領」的發展戰略,加大科技投入,在自主應用創新、科技基礎設施建設、自助設備投放等方面年均投入專項資金近50億元;持續加大科技方面的人力資源投入,建成一支規模達12000人的科技人才隊伍,強大的研發能力大大豐富了工商銀行的知識產權儲備,其擁有的專利數量同業佔比超過50%,是國內擁有專利數量最多、層次最高的商業銀行。目前,工商銀行的大型數據中心管理和維護著超過6億個賬戶的數據,信息系統的整體可用率始終保持在99.98%以上的水平。此外,著眼於國際化發展目標,工商銀行自主研發推出了境外統一的核心業務系統(FOVA),目前已經推廣至其大部分的境外分支機構,為全球化布局提供了強有力的IT支撐。
(二)商業銀行支持科技創新企業或項目。商業銀行對科技創新企業或項目直接提供金融支持。商業銀行向科技創新企業或項目直接提供金融支持,無需中介,該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幾點:一是向企業或項目提供如結算、現金管理等中間業務以及存款服務等非融資性支持。二是向現金流較為穩定的創新主體貸款,個別項目的創新失敗不致影響企業的償還能力。三是支持已處於擴張期或成熟期的創新項目,鑒於其市場風險、技術風險已較小,銀行信貸風險相應較小。四是對於風險較大的創新企業(項目),銀行可以通過信貸資產組合、利率上浮、財產抵押等方式有效降低、化解、覆蓋風險。
商業銀行向風險投資公司、創業投資基金、科技項目孵化器等科技創新平台提供金融支持。商業銀行通過支持風險投資公司、創業投資基金、科技項目孵化器等科技創新平台,提高其支持創新公司(項目)的資金實力和管理能力。該方式充分利用了平台對項目創新含金量的鑒別能力,使銀行避免了對大量企業或項目的評估、審查,只需對風險投資公司等機構的管理能力、還款能力加以監督檢查,降低了銀行的貸款成本和風險。
商業銀行通過擔保機構向科技創新企業或項目直接提供金融支持。對於創業投資項目或中小型高科技企業,商業銀行可通過引進擔保機構有效化解信貸風險。擔保機構既可以是政府附屬的非盈利機構,也可以是商業性機構。銀行對創投項目或新興企業發放貸款,擔保機構提供政策性擔保並收取一定比例的乾股、期權。通過擔保比例的設定、擔保機制的創新,有效規避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的發生。該方式在向科技創新提供資金的同時調動了擔保機構的積極性、確保了銀行信貸資產的安全,疏通了融資渠道。
商業銀行支持科技創新目前存在的問題
(一)科技金融體制不完善。在我國,科技金融產業融合發展遲緩,究其原因是缺少一個完善的科技金融體制。對於科技金融是科技工作還是金融工作的界定不明確,組織管理、執行機構主體定位含糊,缺乏推動科技金融的統一載體。具體而言,科技與金融分離成兩個相對封閉的運作系統,各自根據本系統的規則進行條條管理、塊塊運作,並未形成合力。科技和金融各行其是,並沒有被放到整個社會經濟發展的角度進行重新綜合定位。可見阻礙科技金融發展的關鍵就在於力量分散,需要建立一個以專業性質的商業銀行為核心的新體制。
(二)商業銀行信息科技價值隱性化。目前多數商業銀行的績效考核更多是從信貸、資金、中間業務等業務條線,對余額新增、佔比、增長率等傳統指標進行考核。信息科技雖然以各種形式為商業銀行創造了顯著的經濟效益,但由於信息科技產生的巨大經濟效益難以被直接反映到財務報表中,也就無法生成考核績效。這也反映出,企業對信息技術的認識還存在一定偏差,信息科技部門創造的經濟效益往往被業務部門所掩蓋,多數商業銀行將其歸為後台保障線,而沒有列入更能反映信息科技本質的業務推動線。事實上,信息技術不僅推動著新產品的產生,而且即便是傳統概念的新產品,其背後支撐的IT系統對產品盈利的貢獻度,在某種意義上也超過了產品定價等業務要素。
(三)商業銀行信貸風險不可控。高新技術企業是典型的高投入、高風險,資金佔用期長,且多為新興產業的中小企業。而商業銀行放貸以流動性和安全性為本、以能夠保證收回貸款為前提,為了規避風險,銀行貸款進入科技型企業的時機大多在企業處於擴張期或成熟期。科技創新企業融資難既有一般企業的原因,如缺乏有效的抵押擔保、財務信息不透明、銀行信貸管理模式僵化等原因,更有一些特殊原因:一是科技項目價值難評估,難轉讓。這樣不利於商業銀行實施知識產權質押,也不利於投資機構確定企業項目的投資價值並予以轉讓。二是企業信用難判斷。高科技中小企業一般處於初創期,商業銀行無法知曉企業的資信狀況。三是技術成果難保護。核心技術大多掌握在個別科研人員手中,一旦科研人員跳槽或核心技術泄密,對企業發展影響很大。
(四)中介服務存在缺位、錯位現象。破解科技創新的不確定性和信息的不對稱性,必須引入第三方中介,通過擔保機制或信息媒介,實現資金供給方向資金需求方的資金轉移,實現商業銀行對科技創新的有效介入。但是,目前我國相關中介服務體系仍存在若干問題,一是針對科技創新的擔保體系不完備。缺乏全國性的科技創新擔保機構或擔保基金,地方性機構實力不強,管理能力較弱,且動力機制不完善,部分擔保機構經營方向偏移。二是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信用評級機構和資產(尤其是無形資產)評估機構存在人才、品牌、管理等方面的缺陷。三是部分中介機構出現品質不良現象,甚至行業整體缺乏公信力。如信用評估行業出現的惡性競爭、承諾級別、貶低他人等現象,擾亂了正常的評級市場環境,使市場出現誠信真空。
商業銀行支持科技創新的幾點建議
(一)繼續加強商業銀行自身的科技創新。一是加強對信息系統經濟效益評價方法的研究,通過科學、量化的體系方法,促使信息科技隱性價值顯性化,提升信息科技對商業銀行發展的自主推動力。二是加強數據應用,挖掘數據價值。充分利用數據挖掘等現代技術,服務於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和科學決策。三是加強信息資產管理,優化資源配置。從整體提高資源效益的角度,將信息科技資源進行整合,以降低成本、提高收益。
(二)定製金融產品滿足高科技企業需求。科技企業對金融產品需求具有個性化、多元化的特點,商業銀行必須根據科技企業的特點量體裁衣,加強產品創新,滿足其全方位的金融需求。一是根據科技企業缺乏有形資產的特點加強擔保方式創新。例如開展知識產權、股權、應收賬款質押以及其他權益質押等擔保方式創新,對現金流持續穩定的企業設計收入質押貸款,對有訂單的企業設計訂單質押貸款。二是根據科技企業成長期經營管理不規范的特點開展中間業務創新。例如可以充分發揮商業銀行在信息資源、系統網路、金融人才等方面的優勢,為企業提供支付結算、財務咨詢、現金管理、理財等全方位的服務。
(三)建立健全的風險控制與分散機制。商業銀行有效支持科技創新,必須要有一套健全的風險控制與分散機制。一是積極推動包括知識產權評估和交易、技術先進性鑒定和專門服務於科技企業貸款的融資擔保等中介機構的健康發展。通過公正的第三方機構的介入,化解金融與科技產業信息不對稱問題,解決由於商業銀行對知識產權現狀和科技水平缺乏了解造成的價值難以評估問題。二是探索和創新分散風險的有效途徑,包括在既定市場定位下,為不同發展階段、風險程度、地域空間的科技項目融資,通過信貸資產組合的方式實現風險分散;充分發揮擔保公司、科技保險、高科技企業孵化器、科技企業網路聯保等分散風險的作用;開展聯合貸款以及推進科技企業貸款交易轉讓和資產證券化,及時進行風險轉移。三是實現有效的風險隔離。將科技金融業務與一般金融業務在資產負債表上分離開來,實施相對獨立的管理,保證一般業務安全。
(四)構建完善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根據科技金融的特點,結合我國的基本國情,構建一個集金融制度、金融政策、金融工具、金融服務為一體,由政府、企業、社會中介機構等各種主體集中參與,覆蓋技術創新、金融創新全過程的多功能、多層次的系統性、創新性體系安排。一是探索科技貸款的多種組織形式。既可以通過在大型商業銀行內部設立專門從事科技貸款的組織機構,實行單獨的內部管理模式,也可以探索大型商業銀行作為出資人發起設立獨立法人資格的科技貸款組織。二是建立完善的中介機構信息分享機制。金融產業和科技產業對信貸中介機構的資質、信譽度等信息實現共享,實行中介機構造假一票否決制。這樣既保障了商業銀行的信貸安全,也保證了科技企業的有效資金來源,通過市場的監督機制維持中介機構健康的市場秩序。三是根據科技企業初創期、成長期財務不健全的特點,淡化財務指標在信貸決策中的比重,增加企業研發能力和創新能力等軟指標的比重,提高員工主觀判斷在信貸決策中的權重。
(五)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協同效應。科技創新事關戰略得失,財政資金應當發揮關鍵的作用。一是建立戰略性新興產業科技項目貸款風險補償獎勵制度,對1年期以上的新興戰略性科技項目貸款、科技貸款余額同比增長20%以上的商業銀行給予一定的風險補償資金,激發貸款投放的積極性。二是政府直接參與認購中小企業集合信託基金,既提高了經濟主體購買信託計劃的信心,又實現了財政資金循環使用和保值增值。三是財政出資專門設立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擔保基金。四是財政對支持科技創新企業的擔保機構給予資助,對擔保機構為創新型企業獨立擔保或聯合擔保的擔保費和因擔保發生代償的凈損失按一定比例予以補助

㈥ 山東中行:科技金融賦能科創企業,金融活水澆灌創新之花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科技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十四五」規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 科技 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中國銀行落實規劃要求,讓金融深度賦能 科技 ,著力推進 科技 金融蓬勃發展。在中國銀行成立110周年之際,本文聚焦「 科技 金融」,講述山東中行利用金融力量賦能 科技 型企業,助力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良好實踐。

經濟的發展依靠 科技 推動,而 科技 產業的發展需要金融的強力助推。《中國銀行「十四五」 科技 金融規劃》提出, 科技 金融是指 科技 研發、成果轉化和產業壯大的一系列金融工具、金融政策與金融服務。中國銀行山東省分行(下稱「山東中行」)緊緊圍繞總行戰略部署,致力於成為金融支持 科技 創新的全要素整合者、全鏈條創新者和全周期服務者。

作為國內持續經營時間最長的商業銀行,一直以來,中國銀行擔當大行責任,著力發展 科技 金融。20世紀80年代。中國銀行貸款支持我國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福日電視機廠落成;90年代,授信支持中國第一條中外合資金溫鐵路順利通車,為當時中國 科技 產業的發展提供助力。進入新時代,山東中行結合山東省內 科技 創新市場發展現狀,著力提高科創企業服務水平。截至2021年末,該行提供授信支持各類科創型企業460多家、貸款總額超200億元。

優化組織聚焦集群,提升科創服務能力

隨著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工程深入推進,山東省內涌現出若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和一大批發展潛力大的中小企業,創新能力強、引領帶動能力強的產業集群成效明顯。山東中行深度融入山東省「十四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戰略,發揮集團綜合化經營優勢,重點扶持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技術企業,為提升山東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競爭力注入新動力。

濟南市章丘區素有「鍛造之鄉」的美譽,城東工業園內匯集了大量鍛造企業,形成了以鍛造為主的產業集群。工業園內某能源裝備公司是一家以「鍛造」為主業,進行多元產品經營的 科技 型企業。2021年,該企業進行核電深海工程高端裝備科創產業園項目,急需貸款支持。濟南中行深入企業調研,第一時間為該企業籌組了9億元銀團貸款,緩解了企業的燃眉之急。

同時,山東中行持續優化內外部工作機制,內部組建了 科技 金融專門服務領導小組,建立協同聯動的工作機制,為 科技 創新企業打造全方位差異化金融服務鏈; 探索 科技 型企業綠色審批機制以及給予基層機構更多自主權等多種方式,著力推動 科技 金融擴面提質增效。

銀政合作、資源整合,打造創新支持平台

一直以來,山東中行積極對接省 科技 廳和各地市 科技 局。2021年10月,該行與省工信廳簽訂了信貸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戰略合作協議,同步加入山東省中小企業投融資聯盟,並作為首批六家銀行入駐工信廳「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信貸對接服務系統,並納入風險補償體系。截至2021年底,該行「專精特新」企業貸款余額超50億元,戶數近600戶。

山東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當地規模較大的聚氯乙烯生產企業。2021年,企業憑借其優秀的科研技術與豐富的科研成果,榮獲山東省「瞪羚企業」「隱形冠軍」「專精特新」企業稱號。臨近年末,企業存在大量未完成訂單,在無法結匯的情況下存在資金需求,濰坊中行向企業介紹該行對於「專精特新」企業優惠政策,最終該企業選擇中行敘作短期流貸業務,在批復的第二天順利完成投放1000萬元。

山東中行積極參與2021山東省創新創業共同體首屆「揭榜掛帥」活動,在項目評估與准入環節給予技術指導並在融資治談環節深入參與。活動開展以來,該行累計參與洽談客戶64家,達成授信意向金額9070萬元。

聚焦全周期專業服務,全面支持 科技 企業發展

(濟南)科創金融試驗區的獲批,讓山東省內 科技 金融的發展迎來了黃金機遇期。山東中行認真研究試驗區總體方案,針對金融支持 科技 創新的重點領域和突出問題,先行先試,加強金融支持 科技 型企業的產品創新、制度創新和服務創新,形成了山東中行服務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總體方案。

下一步,山東中行將深度融入山東省 科技 創新戰略,進一步開拓新思路,創新模式,將金融支持 科技 放在更加重要的地位,全力推動金融與 科技 的融合發展,為推動山東省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中行力量」。

㈦ 解讀《關於推動金融服務科技創新發展的工作方案》

近日,為充分發揮財政 科技 資金引導作用,強化政策支持,推動金融機構服務 科技 創新,河北省 科技 廳印發了《關於推動金融服務 科技 創新發展的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著重通過強化 科技 資金引導作用,加大 科技 金融政策宣傳和落地實施,優化金融支持創新服務體系,謀劃開展系列專題活動,吸引各類 社會 資本服務 科技 創新,形成 科技 、產業、金融互動新格局。

科技 金融是 科技 與金融結合的產物,為創新驅動實踐發展和相關理論提供了有力支撐。《工作方案》旨在引導更多金融資本投向 科技 創新,促進 科技 、產業、金融融合發展,通過完善 科技 金融服務體系,不斷創新 科技 金融產品和工具,持續改善 科技 金融服務環境。

一、《工作方案》制定的背景

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創新型省份和 科技 強省,是《河北省 科技 創新「十四五」規劃》的 重要內容,「創新驅動, 科技 強省」是明確的目標,而 科技 與金融的結合,既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也是因應 建設創新型省份和 科技 強省 的一個嶄新命題。

近年來,河北省的 科技 金融在政府的強有力支持和對創新的重視下快速發展,其作為金融體系創新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引領我省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建設創新型省份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我省積極完善 科技 企業融資環境,深化 科技 金融融合,加強金融、企業對接,深入推進 科技 型企業高質量發展,全省 科技 企業融資環境明顯改善,中小企業貸款額明顯增加。

盡管 科技 型中小企業融資環境較以往有了改善,但仍存在融資困難。首先, 科技 企業尤其是初創期, 科技 企業和 科技 創業企業資產規模普遍較小、經營體制不健全、盈利能力波動較大,面臨著產品研發失敗的技術風險和新產品接受程度低的市場風險;同時又缺乏土地、廠房、設備等硬資產作抵押,銀行傳統的信貸模式難以滿足 科技 企業的信貸需求。其次,由於 科技 小企業融資量小面廣,特別是貸款利率定價無法完全覆蓋風險損失,導致銀行缺乏為 科技 型中小企業服務的動力。第三,由於銀行的差異化程度不高,專門為小企業服務的中小銀行機構數量有限,導致對 科技 小企業融資服務供應不足。第四,缺少針對 科技 型中小企業的金融產品,銀行過分強調企業抵押資產和擔保。第五,對 科技 企業的風險投資、私募股權投資都傾向於投資上市前項目。由於我國目前並購市場並不發達,多層次資本市場仍不完善,風險投資、私募股權投資退出渠道往往限於企業上市後在二級市場轉讓股權。一般來說, 科技 企業從研發到上市基本都在8年以上,而目前多數VC、PE基金年限大多在6年左右。因此,VC、PE都傾向於投資上市前項目,而相對不太願意投資早中期項目。

針對上述 科技 企業經營體制不健全、缺乏抵押資產,以及金融機構服務 科技 企業動力不足和金融產品創新不足的問題,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和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精神,河北省 科技 廳出台了《工作方案》,旨在著重通過政策引導推動金融機構完善 科技 金融服務體系,不斷創新 科技 金融產品和工具,持續改善 科技 金融服務環境。

二、《工作方案》主要內容

《工作方案》明確了四方面重點任務。

(一)強化政策激勵,支持企業 科技 創新。

河北省 科技 廳把2022年確定為「河北 科技 政策落實年」,充分發揮 科技 金融政策的引導帶動作用,廣泛開展政策宣傳,推動政策落實落地,通過企業創新積分、貸款風險補償、股權投資獎勵等措施,打好「增信、分險、獎勵」政策組合拳,支持企業科研攻關和成果轉化,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

1.落實貸款風險補償和保費補貼。鼓勵銀行、金融機構加大 科技 企業支持力度,對合作銀行向符合條件企業發放的貸款,按照有關規定給予獎勵和風險補償。鼓勵我省裝備製造企業自主創新,對納入《河北省重點領域首台(套)重大技術裝備產品公告目錄》的產品,投保經銀保監會備案的首台(套)重大技術裝備綜合保險,按不高於3%的費率上限及實際投保年度保費的80%給予投保企業補貼。

2.實施定向貸款貼息。對成立時間不超過10年、獲得過私募投資尚未上市且估值5億美元以上的「獨角獸」「潛在獨角獸」企業,按其新增中長期貸款合同簽訂日LPR的30%給予一年期貼息,每年最高不超過3000萬元。

3.鼓勵 科技 企業上市融資。對在「新三板」基礎層、創新層掛牌的企業,給予一次性前期費用補助10萬元,實現首次股權融資的再給予融資額1%且不超過50萬元的補助。對在河北股權交易所主板掛牌的高新技術企業、 科技 型中小企業或脫貧縣注冊的製造業企業,給予一次性前期費用補助5萬元。

4.加大股權投資基金獎勵。鼓勵各類投資基金採用股權方式投資省內企業,對投資規模達到3000萬元、期限滿兩年(含)以上的,按不超過其實際投資額1%的比例給予一次性獎勵(扣除政府引導基金),獎勵金額最高不超過2000萬元。

5.推動 科技 保險補償。支持保險機構為 科技 企業提供風險保障,鼓勵開展 科技 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在我省設立 科技 保險服務試點。鼓勵保險機構在我省廣泛投放關鍵研發設備保險、產品質量保證保險、關鍵研發人員團體意外傷害保險等 科技 保險險種,豐富 科技 保險產品種類。優化我省 科技 企業保險服務相關政策,分險種提出補償措施。

(二)完善投融資體系,服務產業高質量發展。

以河北主導產業為重點支持方向,構建從天使基金支持項目落地、銀行信貸支持 科技 創新創業、風險投資支持高速成長到資本市場助力壯大騰飛的 科技 金融服務體系。到2023年,河北省新增 科技 引導基金子基金3-6支,全省 科技 企業獲得銀行、金融機構直接投融資超過10萬次。

1. 探索 建立早期研發項目概念驗證種子基金。依託省內外知名高校院所,建設概念驗證中心, 探索 設立河北省概念驗證種子基金,篩選支持一批具有引領性、顛覆性、高商業價值潛力的早期原發創意項目,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持,填補早期研發資金缺口,打開高校院所基礎研究成果走向市場的關鍵通道。

對概念驗證種子基金支持的項目,項目成熟後,定向推送給天使投資引導子基金,將概念驗證種子基金的股權以市場化的方式,轉讓給天使投資引導子基金,形成科研項目全鏈條閉環支持。

2.引導設立天使投資子基金。鼓勵 科技 投資引導基金與多方共建天使投資子基金,對投資我省天使期、早中期 科技 型企業的收益部分,向天使基金管理機構和其他 社會 出資人進行讓利。對投資在河北省境內的天使期企業產生的收益中歸屬於 科技 投資引導基金部分的40%進行讓利。對投資在河北省境內的早中期 科技 企業產生的收益中歸屬於 科技 投資引導基金部分的30%進行讓利。

對天使投資子基金投資成長性好的 科技 企業,分行業、分領域推送 科技 投資基金,將天使投資子基金的股權以市場化的方式,轉讓給 科技 投資引導基金,形成 科技 引導基金全程跟蹤支持。

3.合作共建 科技 投資子基金。發揮 科技 投資引導基金作用,圍繞我省12個主導產業和107個縣域特色產業,積極推進與地方政府、高新區管委會合作共建子基金,以地方特色產業為主要投資方向,廣泛吸收上市龍頭企業、鏈主企業、頭部投資機構的 社會 資本,形成資金合力。圍繞產業鏈上下游配套,發現一批、投資一批、落戶一批 科技 屬性強、成長性好的優質企業,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

在 科技 投資引導基金投資的企業中,篩選組織架構清晰、盈利能力強、財務狀況良好、具備一定科創屬性的企業,開展上市培育專項輔導,組織專家、證券公司、第三方中介機構進行精準對接,爭取資本市場助力。

4. 探索 「投貸聯動」機制。與銀行金融機構洽談合作共建子基金事宜,並由銀行金融機構旗下的基金管理公司作為子基金管理機構,發揮銀行內部風險防控、信用體系一致的優勢,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的前提下, 探索 先投後貸聯動機制,對子基金管理機構投資認定的 科技 企業納入所在行優質客戶名單,獲得銀行一定授信額度,快速獲得無抵押貸款。

5.創新 科技 信貸產品。鼓勵金融機構結合 科技 企業特點,運用增信工具,創新 科技 貸、科創貸、知識產權質押貸等信用類金融產品,支持企業 科技 創新。支持金融機構、供應鏈核心企業和融資擔保機構等開展合作,形成產業鏈優化提升聯動機制,開發供應鏈金融產品,提升供應鏈融資效能。

6.利用評估評價推動落實「企業創新積分制」。省產業技術研究院組織對企業的科研項目產業化交付物和關鍵技術成熟程度進行定量評價,准確表徵項目的技術先進性、技術成熟度和市場價值等,將項目評估評價情況推送銀行、金融機構,優化「企業創新積分制」指標體系,開發「 科技 企業創新積分貸」專屬產品,精準支持創新能力突出的 科技 企業,形成支持積分企業的專屬政策、專項信貸、專業服務體系。

(三)開展專題活動,營造 科技 金融融合良好氛圍。

打造 科技 金融系列品牌活動,推動河北省 科技 企業與省內外金融機構對接,與各有關商業銀行開展 科技 金融深度合作,通過創新金融產品、建立綠色通道、實施優惠利率、配置信貸規模等,解決 科技 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到2023年,向銀行、金融機構、創投引導基金推送評估評價的優質 科技 項目和成果1000項以上,全省新增 科技 企業貸款累計超過2000億元。全省 科技 企業、銀行、金融機構融合發展氛圍日益濃厚。

1.舉辦「政銀聯動助力 科技 園區」專題活動。深化與建設銀行河北省分行合作,充分發揮地方 科技 主管部門和建設銀行分支行各自在 科技 創新、金融服務方面優勢,聯動組成工作小組,為32家省級以上高新區和京南 科技 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開展科研攻關、成果轉化和重點項目建設提供一站式服務。省 科技 廳與省建行聯合啟動專題活動,各地 科技 管理部門與建行分支行結對服務,建立綠色通道,對 科技 企業優先受理、優先放行、應批盡批。 科技 園區內重點項目採取一事一議方式,定製「債權+股權」的一體化融資方案,對於緊急需求隨時開展上門服務,開綠燈、保時效。對2022年在建省重點項目、 科技 企業執行差別化優惠利率,優先配置信貸規模。對受疫情影響的 科技 企業提供貸款延期服務,不盲目抽貸、斷貸、壓貸。通過政銀聯動專題活動,省建行安排400億元信貸規模賦能 科技 園區創新發展。

2.實施 科技 金融服務「十百千萬」專項行動。加強與工商銀行河北省分行聯動,與省工行聯合開展我省 科技 金融服務「十百千萬」專項行動,遴選推薦10家 科技 領軍企業、100項重大 科技 成果、1000家高新技術企業、10000家 科技 型中小企業納入重點支持范圍。一是遴選重點支持對象納入工商銀行新動能客戶名單。利用火炬中心、工商銀行合作建立的「企業創新積分制」等工具和專屬信貸產品,為新動能客戶提供定製化融資產品和各類增值服務,精準支持 科技 企業融資。二是建立重大 科技 成果轉化項目與金融服務精準對接機制。省 科技 廳向工商銀行河北省分行推薦重大 科技 成果轉化項目,符合條件的可納入工商銀行重大 科技 創新項目專項金融服務。三是以「金融服務+」為核心,為新動能客戶提供差異化服務產品和配套資源,完善 科技 政策辦理、 科技 企業輔導、資源整合對接等服務。四是支持石家莊高新區作為 科技 部火炬中心 科技 金融創新服務「十百千萬」專項行動試點地區,加快培育創建 科技 金融創新服務中心,加強資源配置,加大創新力度,加快落地實施。

3.推進「一體兩翼」提升行動。推進與中國銀行河北省分行的合作。落實 科技 部火炬中心、中國銀行 科技 金融「一體兩翼」助力企業創新能力提升行動,與省中行合作打造「四重四新」合作框架,圍繞重點客戶、重點區域、重點園區、重點產業,創新服務機構、創新評價體系、創新特色產品、創新數字平台,以企業金融需求為導向, 探索 政銀合作新機制新模式。一是助力 科技 企業「出海」。徵集有「出海」需求的 科技 企業向省中行推送,發揮中國銀行全球化優勢,為企業提供海外項目融資、跨境結算、跨境 科技 項目等全方位金融支持。二是支持 科技 企業精準融資。利用中國銀行「中銀創新積分貸」,篩選推薦我省創新能力突出的 科技 企業,積極爭取積分制 科技 企業的專屬政策、專項信貸、專業服務體系。三是支持 科技 創新創業。優選推薦國家級 科技 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新型研發機構等平台與中國銀行分支機構建立常態化對接服務機制,精準發現成長潛力大、創新能力強的 科技 初創企業,為企業優先提供股權投資、普惠貸款、項目融資、設備租賃、個人金融等綜合服務。

4.打造「冀創會」系列活動品牌。將河北 科技 創新與投資大會(簡稱「冀創會」)打造成我省展示 科技 力量、推動 科技 與資本融合發展的舞台和窗口,深入開展 科技 企業與全國知名創投機構深度對接,推動域外創新團隊和科創企業落地河北,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 科技 金融服務品牌。一是舉辦投融資洽談會、高新區 科技 招商對接等活動,邀請國內知名創投基金代表參會,遴選優質企業進行融資路演。二是舉辦第二屆河北 科技 創新與投資大會暨第六屆京津冀創業投資高峰論壇,邀請國內知名專家學者作為特邀嘉賓,全國知名創投機構和 科技 領軍企業共同參與。三是持續舉行「全球百佳技術轉移案例重點推介及優秀國際創新創業項目路演」「創新需求揭榜掛帥」等活動。

(四)多部門協同,完善 科技 金融聯動機制。

強化省直各有關部門協調聯動,按照各自職能,促進「 科技 」+「金融」雙輪驅動,通過省、市、縣三級協同,推進各項 科技 政策、金融產品快速落地見效。省 科技 廳主動對接金融機構,全力構建內外協調、上下聯動的工作機制。與省直有關部門、地方政府、金融機構等廣泛合作,共建 科技 信息共享、 科技 金融培訓、科創上市輔導、 科技 資源對接等長效工作機制。到2023年,覆蓋 科技 創新鏈條的金融服務體系更加完善。

1.合力推動 科技 企業上市培育。篩選優質科創企業,建立 科技 企業上市培育庫,發揮「上海證券交易所資本市場服務河北基地」作用,開展上市培訓和路演,指導企業完善內部管理制度、梳理企業財稅體系、制定上市培育方案等。聯合省直有關部門組織權威專家對進入上市輔導期的企業進行對接幫扶,建立審前咨詢機制,幫助解決難點問題。

2.完善跨行業、跨領域、跨層級的信息共享長效機制。支持銀行、金融機構依託全國融資信用服務平台省級節點,共享我省 科技 企業、重點研發平台、 科技 計劃項目等信息,對銀行、金融機構開放 科技 企業數據埠,推動商業銀行加快信貸融資模式創新、信用服務產品創新,支持各銀行深入分析 科技 企業,對未開戶或開戶未開展貸款業務的企業進行精準服務,大幅度提高 科技 企業首貸率、獲貸率、信用貸款率,降低貸款利率,合理控制不良貸款率。

3.建立「 科技 金融特派員」制度。立足 科技 企業融資需求,協同高校院所、銀行等服務機構,遴選 科技 金融服務人員,培養建立懂 科技 、悉金融、熟政策的專業化、高素質 科技 金融特派員隊伍,形成 科技 金融聯動服務。 科技 金融特派員深入一線及時跟蹤了解 科技 企業需求,開展 科技 金融政策宣講、業務輔導培訓、投融資對接等服務,為企業融資發展提供個性化解決方案。

4.聯合開展 科技 企業金融培訓。省 科技 廳、省金融局在 科技 創新、高新技術企業、 科技 型中小企業、重點產業鏈保障等方面,摸排有關項目和企業具體融資需求,持續開展 科技 企業金融培訓服務,組織線上線下形式多樣的融資對接活動。

三、《工作方案》出台意義

深化 科技 金融雙向融合發展,是我省加快建設創新型河北、加快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加快打造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手段,《工作計劃》明確了通過省、市、縣三級多部門協調聯動,促進「 科技 」+「金融」雙輪驅動,推進各項 科技 政策、金融產品快速落地見效。《工作計劃》聚焦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科技 成果轉化、 科技 型和創新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等重點領域,充分發揮財政 科技 資金引導作用,強化政策支持,推動金融機構服務 科技 創新,構建多層次資本市場、多樣化融資渠道、多元化金融產品、多系列宣介活動的 科技 金融服務體系,不斷優化 科技 創新生態,激發市場活力和發展內生動力。全省 科技 企業、銀行、金融機構融合發展氛圍日益濃厚,覆蓋 科技 創新鏈條的金融服務體系更加完善,對促進資本市場更好服務於河北實體經濟具有重要意義。

熱點內容
數字貨幣怎麼開戶老人怎樣過這關 發布:2025-01-18 02:57:06 瀏覽:828
日本股市跌多少點熔斷 發布:2025-01-18 02:57:05 瀏覽:551
京東金融隱私怎麼處理 發布:2025-01-18 02:48:31 瀏覽:320
金融對外開放有哪些問題 發布:2025-01-18 02:47:12 瀏覽:792
st摘帽漲停板最多的股票 發布:2025-01-18 02:42:03 瀏覽:110
金融板塊前景如何 發布:2025-01-18 02:32:18 瀏覽:184
如何收集a股股票歷史數據 發布:2025-01-18 02:27:30 瀏覽:573
股票歷史價格查詢網站 發布:2025-01-18 02:08:42 瀏覽:988
生物科技指的是哪種股票 發布:2025-01-18 01:58:54 瀏覽:708
有色金屬基金包括哪些 發布:2025-01-18 01:38:51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