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理財 » 商業銀行如何應對金融風險損失

商業銀行如何應對金融風險損失

發布時間: 2024-04-06 17:04:37

A. 題目:試述商業銀行在經濟中的作用,面對目前的金融危機,商業銀行應如何發揮調節作用

首先,商業銀行作為社會的一員,履行社會責任義不容辭。從經濟關系角度看,要正確處理與股東或投資者的關系,在經營過程中做到合法誠信,致力於企業的長期可持續經營,提供更多的平等就業崗位,為社會創造更多的財富;從社會關系角度看,需要處理好與員工、消費者及社區等主要利益相關者之間的關系;從環境關系角度看,需要正確處理企業活動與環境的關系,追求與環境的可持續協調發展。因此,銀行必須在關注自己發展的同時也關注社會的發展,處理好銀行與社會之間局部與整體的關系,在社會經濟快速健康發展的同時,獲得自身的發展空間和肥沃土壤。

其次,商業銀行是社會經濟關系的重要載體。商業銀行面向千家萬戶,與社會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商業銀行經營的原則除盈利性、流動性和安全性外,社會性也十分重要,這種獨特的社會性決定其必須面對社會,承擔應有的責任。商業銀行是連接社會經濟發展與老百姓私人資產不斷累積之間關系的最重要紐帶。商業銀行信用越高,老百姓與社會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就越協調,建設和諧社會才有基礎。

第三,商業銀行是實現協調發展最重要的社會工具。商業銀行經營的貨幣信用業務,直接影響整個社會的貨幣流通,因而具有調節國民經濟的特殊作用。通過發揮服務功能和調控作用,優化資源配置,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和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實現經濟可持續協調發展,實現金融政策與建設和諧社會的要求高度一致,在和諧中實現高質量發展,努力實現銀行經濟目標和社會和諧的雙重目標。

應著力抓好三方面的工作:
第一,重視防範和管理風險,切實從源頭上負起責任

商業銀行本身是一個經營風險的行業,在市場配置資源和維護金融經濟安全中起核心作用。因此,銀行風險的防範和管理有著更為重要的意義,只有銀行自身防範好了風險,才能維護存款人及金融消費者的權益,也才能為經濟社會穩健運行提供保障。
一是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根據現代公司治理要求,建立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聘任高級管理層,並依照章程和有關法律法規規定,規范運作。
二是建立獨立、有效的風險管理體系。要形成先進的風險管理理念,通過使用先進的風險度量和管理技術,提高風險管理水平。根據監管要求,建立與商業銀行的業務性質、規模和復雜程度相適應的、完善的、可靠的風險管理體系。

三是強化資本約束機制。銀行業是高杠桿率行業,充足的資本不僅是銀行業自身從事正常經營活動、應對各種風險的基石,也是強化自我約束、增強公眾信心的保證。建立和強化資本約束,是商業銀行擺脫盲目發展行為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我國銀行體系穩健性的重要保證。

第二,注重發揮服務功能,充當社會和諧的潤滑劑
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既是銀行的職能,也是銀行應承擔的社會責任。銀行發揮服務功能,要把握好服務方向,按照國家的宏觀政策要求,運用信貸杠桿,高效配置信貸資源;要不斷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手段,滿足社會對金融產品和服務需求的變化。商業銀行要在向廣大人民群眾提供符合他們需要的金融產品的同時,也要讓他們享受到優質的、個性化的、高效率的金融服務。銀行提供的金融服務質量和水平越高,客戶才能享受到優質的服務,這樣做,不僅銀行業務能得到發展,而且銀行也切實履行了社會責任,也才能與客戶真正實現「雙贏」。

第三,推進企業文化建設,積極開展和諧創建活動
建設和諧文化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任務。企業作為社會的重要細胞,企業文化建設是和諧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進程中,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引領,通過培育健康向上的企業文化,建設以人為本、健康和諧的企業環境,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基礎和保證。通過推進企業文化建設,鼓勵員工廣泛開展和諧創建活動,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形成具有強烈的核心力、向心力、凝聚力和戰鬥力的企業精神,激勵員工齊心協力地實現企業目標,把企業的共同理想化為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金融產品和服務需要的具體的實踐。

B. 商業銀行如何降低風險

降低風險就是需要做好風險管理!!!!風險管理 ( Risk Management )的定義為,當企業面臨市場開放、法規解禁、產品創新,均使變化波動程度提高,連帶增加經營的風險性。良好的風險管理有助於降低決策錯誤之幾率、避免損失之可能、相對提高企業本身之附加價值
商業銀行面臨的風險問題,可分成三個最基本的方面。他們有信貸方面的風險,比如說潛在的壞賬;他們還要面臨流動性的風險,這會涉及到資產和債務的不匹配;另外他們還要應對操作的風險,如虛假個人消費貸款、關聯企業騙貸、票據詐騙等等。
銀行的操作風險管理不僅涉及到銀行內的程序和流程,同時也涉及到銀行的組織結構、政策以及操作風險的管理流程。對於機構來說,處理操作風險應該有適當的針對操作風險的政策,首先要確定這些政策,同時要把這些政策告知整個銀行的人員。在這個過程當中要考慮幾個方面:首先要有一個明確的治理結構,必須了解在什麼情況下應該向誰匯報。在一個典型的銀行案例中,應有一個單獨的信用風險管理機構,還有不同業務部門負責日常業務的管理,即有兩個報告機制,有關日常運作,向這種業務部門經理匯報;而有關信用方面,必須向有關信用經理匯報。在銀行涉及的信息當中還有一點非常重要,即獲得信息的人和信息在不同層面的細節。比如董事會所需要的是一個概括性的信息,因而不可能把同樣信息交給所有的人。另外,信息應當是具有靈活度的,還需要有靈活收集信息的方法。
制定商業銀行風險監管核心指標是加強對商業銀行風險的識別、評價和預警,防範金融風險的有效手段。銀監會已於05年12月31日頒布了《商業銀行風險監管核心指標》(試行)制度,系統的提出了對商業銀行業務風險的控制辦法。
核心指標分為三個層次,即風險水平、風險遷徙和風險抵補。
(一)風險水平類指標包括流動性風險指標、信用風險指標、市場風險指標和操作風險指標,以時點數據為基礎,屬於靜態指標。
1.流動性風險指標衡量商業銀行流動性狀況及其波動性,包括流動性比例、核心負債比例和流動性缺口率,按照本幣和外幣分別計算。
1.1流動性比例為流動性資產余額與流動性負債余額之比,衡量商業銀行流動性的總體水平,不應低於25%。
1.2核心負債比例為核心負債與負債總額之比,不應低於60%。
1.3流動性缺口率為90天內表內外流動性缺口與90天內到期表內外流動性資產之比,不應低於-10%。
2.信用風險指標包括不良資產率、單一集團客戶授信集中度、全部關聯度三類指標。
2.1不良資產率為不良資產與資產總額之比,不應高於4%。該項指標為一級指標,包括不良貸款率一個二級指標;不良貸款率為不良貸款與貸款總額之比,不應高於5%。
2.2單一集團客戶授信集中度為最大一家集團客戶授信總額與資本凈額之比,不應高於15%。該項指標為一級指標,包括單一客戶貸款集中度一個二級指標;單一客戶貸款集中度為最大一家客戶貸款總額與資本凈額之比,不應高於10%。
2.3全部關聯度為全部關聯授信與資本凈額之比,不應高於50%。
3.市場風險指標衡量商業銀行因匯率和利率變化而面臨的風險,包括累計外匯敞口頭寸比例和利率風險敏感度。
3.1累計外匯敞口頭寸比例為累計外匯敞口頭寸與資本凈額之比,不應高於20%。具備條件的商業銀行可同時採用其他方法(比如在險價值法和基本點現值法)計量外匯風險。
3.2利率風險敏感度為利率上升200個基點對銀行凈值的影響與資本凈額之比,指標值將在相關政策出台後根據風險監管實際需要另行制定。
4.操作風險指標衡量由於內部程序不完善、操作人員差錯或舞弊以及外部事件造成的風險,表示為操作風險損失率,即操作造成的損失與前三期凈利息收入加上非利息收入平均值之比。
(二)風險遷徙類指標衡量商業銀行風險變化的程度,表示為資產質量從前期到本期變化的比率,屬於動態指標。風險遷徙類指標包括正常貸款遷徙率和不良貸款遷徙率。
1.正常貸款遷徙率為正常貸款中變為不良貸款的金額與正常貸款之比,正常貸款包括正常類和關注類貸款。該項指標為一級指標,包括正常類貸款遷徙率和關注類貸款遷徙率兩個二級指標。正常類貸款遷徙率為正常類貸款中變為後四類貸款的金額與正常類貸款之比,關注類貸款遷徙率為關注類貸款中變為不良貸款的金額與關注類貸款之比。
2.不良貸款遷徙率包括次級類貸款遷徙率和可疑類貸款遷徙率。次級類貸款遷徙率為次級類貸款中變為可疑類貸款和損失類貸款的金額與次級類貸款之比,可疑類貸款遷徙率為可疑類貸款中變為損失類貸款的金額與可疑類貸款之比。
(三)風險抵補類指標衡量商業銀行抵補風險損失的能力,包括盈利能力、准備金充足程度和資本充足程度三個方面。
1.盈利能力指標包括成本收入比、資產利潤率和資本利潤率。成本收入比為營業費用加折舊與營業收入之比,不應高於45%;資產利潤率為稅後凈利潤與平均資產總額之比,不應低於0.6%;資本利潤率為稅後凈利潤與平均凈資產之比,不應低於11%。
2.准備金充足程度指標包括資產損失准備充足率和貸款損失准備充足率。資產損失准備充足率為一級指標,為信用風險資產實際計提准備與應提准備之比,不應低於100%;貸款損失准備充足率為貸款實際計提准備與應提准備之比,不應低於100%,屬二級指標。
3.資本充足程度指標包括核心資本充足率和資本充足率,核心資本充足率為核心資本與風險加權資產之比,不應低於4%;資本充足率為核心資本加附屬資本與風險加權資產之比,不應低於8%。
核心指標的設置實質是將風險量化的方法,同時通過持續監測,衡量哪些做法是可行的,而哪些是不可行的,從而逐漸減少風險,將風險降至最低。風險量化的第一階段主要是計量和跟蹤,必須要知道如何對數據進行量化,這是一項極具挑戰的工作。大多數歐洲和美國的銀行,目前都在經歷這樣一個階段。這些信息要以一種系統的方式收集,而且必須量化。第二階段是評估的階段。當銀行量化有關信息之後,要對它進行衡量,因此在第二階段需要很多相關技術的開發。銀行可以建立來自於內部和外部的風險損失事件資料庫,並從數據中擬合風險損失的分布,通過設置一個置信區間,比如95%,銀行就可以計算出風險損失,也就可以為其分配資本了。為風險分配資本的最大好處就在於,當銀行遭受某種災難性損失的時候不至於癱瘓,甚至於倒閉。而到了第三階段,就是向各個管理層提供數據,以讓他們採取適當的補救措施,解決所面臨的問題。
通過組織與制度流程設置、風險監測以及風險分配預測資本能夠對銀行的風險實施有效控制,支持銀行健康持續的發展。

C. 面對金融風險造成預期損失,商業銀行一般採取哪種措施加以應付

金融風險造成的預期損失,可以通過產品或服務定價時,將這部分預期損失計入的方式加以補償。也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的方式,將預期損失轉嫁到終端消費者的身上。
而針對非預期風險造成的損失,則只能通過資本金覆蓋的方式加以補償。

熱點內容
與寒武紀科技相關股票 發布:2024-11-27 02:18:37 瀏覽:899
股票漲停再大跌 發布:2024-11-27 02:09:54 瀏覽:722
金融危機在什麼時候結束 發布:2024-11-27 01:54:59 瀏覽:860
滴滴金融和哪些銀行合作 發布:2024-11-27 01:46:12 瀏覽:25
嶺南股份股票歷史最低價格是多少 發布:2024-11-27 01:29:07 瀏覽:399
中新科技股票st後怎麼賣掉 發布:2024-11-27 01:28:29 瀏覽:364
數字貨幣怎麼查密碼 發布:2024-11-27 01:13:57 瀏覽:72
精功科技股票代碼是多少 發布:2024-11-27 01:13:53 瀏覽:447
股票長線投資一般獲利多少賣掉 發布:2024-11-27 01:12:05 瀏覽:541
禾賽科技技股票代碼 發布:2024-11-27 00:51:30 瀏覽: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