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金融業對外資開放
⑴ 國家為什麼開放金融業
進入本世紀以來,金融抑制政策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已經由正轉負,未來中國經濟增長新舊動能轉換需要金融創新的支持,而對外開放的經驗也證明開放較徹底的領域是競爭力強且國際化程度高的領域。除了開放不足帶來的與國際接軌不充分之外,金融開放將從三方面為中國提供支持。
金融開放也有助於防控系統性金融風險,先進經營理念有助於強化市場紀律,分散風險。金融開放也是中國積極參與國際經濟治理的重要途徑。
⑵ 外資金融機構進入中國的研究目的及意義
從積極的方面來看,擴大金融服務開放,引進競爭機制對提高市場效率、促進我國國內金融機構改進經營管理是十分必要的。缺乏充分競爭,作為市場主體的金融服務提供者就沒有足夠的壓力來提供最優質高效的服務。結果,使其可獲得最初壟斷利潤而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入世後將在一定時候取消設立外資銀行的地域限制,允許更多的外資銀行開辦人民幣業務。這一承諾打破了對金融服務市場維持數量限製造成的金融服務部門效率低下的局面,使未來的市場競爭更為激烈。外資金融機構進入的積極意義還在於能夠帶來先進的金融產品和更好的金融服務。
外資金融機構進入中國,沖擊的首先是風險小、成本低、利潤高的國際結算等中間業務。其次是對中資金融機構擁用的客戶群會沖擊。銀行出售的是服務,服務質量是銀行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因素。外國商業銀行十分注重服務理念,塑造服務形象。一旦外資銀行進入中國市場,他們將以成熟的金融工具、良好的服務手段、優質的品牌、獨特的營銷方式來推銷他們的產品,搶占居民和企業的「購買」服務,這樣將有可能使國有銀行的客戶群迅速減少,大量優質客戶可能會轉入外資金融機構。
從部門來看,由於外資金融機構與我國金融機構相比,擁有更為豐富的經營經驗和我國機構所無法比擬的靈活性,實力也更為強大,如果全面進入我國市場,將會在競爭中搶占市場。從人才競爭看,中資金融機構將面臨優秀金融人才的競爭。加入世貿組織後,外資銀行將突破地域和數量限制在中國設立分支機構,對國內管理專業人才的需求較旺盛。他們將以高薪、出國培訓、委以重任等優厚的條件來吸引我國金融機構的專業人才,而我們對一些高級管理人才在工資、福利、社會保障等方面缺乏吸引力。在未來的人才競爭中,如果不能很好地完善培育、激勵機制,將會造成金融機構優秀人才的大量流失。
⑶ 中國股市對外資開放嗎
你好,中國股市對外資開放。從資本市場的角度來看,金融開放使中國獲益很多,對中國市場發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請採納,謝謝!
⑷ 中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的利弊分析
利:國內金融市場效率太低,開放引入國外競爭者,提高資本市場效率。
弊:國內金融市場不穩定,國家貨幣政策實施難度加大,過快開放可能引發金融危機。
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按照《服務貿易總協定》和《金融服務
貿易協定》的要求, 我國承諾將開放資
本市場, 允許外國公司享有國民待遇,
在我國資本市場建立中介組織, 取消
跨國界服務限制, 逐步開放資本項目,
走向自由化。為了履行加入WTO 的承
諾, 中國政府將在2006 年底取消外資
投資金融業的股權、地區和數量上的
限制, 迎來金融業全面對外開放的新
局面。目前, 外資銀行、券商、保險公
司、投資銀行等金融企業大多數都已
經在中國設立了分支機構。今後QFII
(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即合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制度, 是指
允許合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 在一定
規定和限制下匯入一定額度的外匯資
金, 並轉換為當地貨幣, 通過嚴格監管
的專門帳戶投資當地證券市場, 其資
本利得、股息等經批准後可轉為外匯
匯出的一種市場開放模式) , 將會以更
快的速度、更大的規模進入我國金融
業。本文採用哈佛大學的梅森和貝恩
等人構造的「市場結構」- 「企業行為」-
「市場績效」分析框架( 簡稱為分析范
式) , 研究金融領域全面開放後對我國
金融業的產業組織的影響。
一、對我國金融市場結構的影響
1.進入壁壘。限制外部企業進入的
壁壘主要包括政策性壁壘和經濟性壁
壘。金融業全面開放後, 政策性壁壘將
逐步取消, 經濟性壁壘主要體現為絕
對成本優勢、規模經濟、產品差異化和
對特殊資源佔有所形成的壁壘。跨國
金融企業進入後可以利用價格優勢,
提高絕對成本壁壘, 國內金融企業即
使與之經營相同的產品也不具有任何
價格優勢。跨國金融企業可以通過多
種途徑降低產品成本, 對其他投資者
造成絕對成本壁壘。比如, 跨國金融企
業具有龐大的營銷網路和資本實力,
能夠快速調整策略和不同市場的產
品, 加速資金的周轉, 降低服務價格。
另外, 跨國金融集團對我國企業進行
壟斷性並購, 大量挖走人才, 將對我國
金融企業形成絕對成本壁壘。金融業
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增加服務量後邊
際成本比製造業增加產量後邊際成本
下降的更快, 存在明顯的規模經濟效
應。國內金融企業規模小, 規模經濟效
應不顯著。跨國金融企業資本實力雄
厚, 具有明顯的規模經濟優勢, 將提高
我國金融業的規模經濟壁壘。
2. 市場集中度。2005 年9 月25
日, 以恆生銀行新增5000 萬美元額度
為標志, 跨國金融企業繼續擴容, 富通
銀行、美林國際、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
等相繼獲得新增或新批的額度。根據
國家國內貿易局金融企業信息中心的
資料計算, 2001 年我國最大的50 家金
融企業集團的服務額為680.1 億元, 僅
佔全國社會產品金融總額29152.5 億
元的2.33% , 金融市場的集中度
CR50=2.33, 而美國同期金融產業的市
場集中度指標是我國的9.16 倍。隨著
跨國金融企業的進入, 我國金融業的
市場集中度將會進一步提高。
3.縱向一體化。跨國金融企業的
縱向一體化, 一方面表現在批零業務
的一體化, 另一方面則表現為與我國
金融業組成戰略聯盟, 甚至入股兼並
我國金融業。在品牌經營方面, 除採取
降價、網路等手法外, 還通過跨文化營
銷與熱心公益樹立社會形象, 從而實
施縱向一體化策略。
二、對我國金融企業行為的影響
QFII進入金融領域後, 由於其規
模優勢和價格優勢提高了整個金融市
場集中度和進入壁壘, 增強了市場競
爭程度, 這必將影響到企業的行為。
1.價格行為。金融業是高度競爭
的行業, 價格是其主要的競爭手段。跨
國金融企業為了提高在中國市場上的
佔有率往往採取各種靈活的定價策
略, 國內金融企業紛紛因此而加入價
格戰的行列。價格競爭中採用最多的
是根據不同投資者需求差異性的特點
制定價格歧視策略, 如會員制就是將
投資者分成會員顧客和普通顧客等兩
類, 對價格敏感並且經常光顧的客戶
實行會員顧客優惠價。還有搭配服務、
優惠折扣、返還式降價等方式都是不
同類型的價格歧視策略。
2.促銷策略。跨國金融企業在促
銷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 通常採取各
種廣告、主題活動等形式促銷。以貢獻
度把客戶分為三類: 最有價值客戶及
最具增長性客戶及負值顧客。以個人
金融業務為例, 目前操作中主要以資
產多少劃分, 15 萬人民幣以下為大眾
零售客戶, 15~50 萬的為個人理財客
戶, 50~100 萬的為私人銀行客戶。據
中國農業銀行內部研究機構的測算,
客戶每筆存款只有超過1500 元銀行
才有可能贏利, 但我國商業銀行卻存
在大量低客額儲蓄賬戶, 目前僅工商
銀行100 元以下的賬戶占總賬戶的
5.16%, 其平均存款只有13 元。
三、對金融市場績效的影響
金融業全面開放後, 面對市場結
構的變化, 企業採取了更加靈活的價
格策略和促銷策略, 必將影響到金融
業的市場績效。我們將從資源配置效
果、技術進步和利潤水平等方面綜合
評價QFII 進入金融領域後對金融業
市場績效的影響。
1.資源配置效果。跨國金融企業
進入後, 國內外企業之間的競爭日益
激烈, 企業之間採取各種降價促銷策
略, 投資者就可以在貨幣收入不變的
情況下, 購買到更多的產品組合, 從而
提高社會福利水平。目前, 跨國金融企
業投資銀行、保險、金融經營的品種
多、服務的批量大、服務價格較低, 國
內金融企業採取低價跟進策略, 會使
市場上總體價格水平下降, 優化金融
業的資源配置, 提高社會福利水平。
2.技術水平。大型跨國金融集團
在日常經營中已實現了網路化和智能
化管理, 公司總部及時制定決策, 通過
網路系統及時協調金融商和顧客的關
系。國內金融企業將在技術水平方面
向跨國公司模仿、學習, 甚至進一步創
新, 使中國金融業整體技術水平得到
提高。3.利潤水平。跨國金融企業為了站穩腳
跟, 擴大市場佔有率採取的低價促銷策略,
必將影響到國內金融企業的服務額和利潤
水平, 一批規模小、管理差的金融企業在競
爭中將被淘汰甚至倒閉破產。
中國金融領域全面開放, 將給國內企業
帶來了嚴峻的挑戰, 為了提高我國金融業的
市場績效, 增強我國金融業的核心競爭力,
要加強國內金融企業的並購與重組, 按照專
業化分工和規模經濟的要求, 培育一批跨地
區、跨行業,跨部門的大型金融企業集團; 加
強金融企業的內部管理, 降低管理費用, 提
高企業競爭力; 以信息技術帶動金融企業的
發展, 在全面普及計算機應用的基礎上, 改
造傳統的業務流程, 提高服務效率, 進一步
提升金融業的整體競爭力。同時, 如前所述,
我國目前的金融從業機構在公司治理、管理
能力、運營理念、投資技巧乃至資金實力等
方面與這些國際上領先的境外金融機構投
資者都有明顯差距, 所面臨的挑戰也將是十
分嚴峻的。如何在新的形勢下提高自己的生
存競爭能力, 是我們的金融從業機構必須思
考和解決的問題。
四、小結
優化金融行業結構, 促進保險業、證券
業和其他金融業的發展。首先, 培育適合整
個金融業成長的土壤。要研究金融各業存在
的共性和特性問題, 制定金融各業改革和發
展的模式和路徑, 以利於保險業、證券業和
其他金融業的成長和壯大。其次, 協調好間
接金融和直接金融的關系, 重視證券市場的
改革發展, 充分認識證券市場所獨有的重要
作用, 徹底改變和扭轉「重銀行、輕股市」的
做法, 盡可能避免政策因素引致證券市場頻
繁的大起大落, 以免影響了金融業的穩定發
展。
過去幾十年, 發達國家金融業者的投資
觀念發生了深刻轉變, 可待續發展的新金融
投資理論等學術研究已經深入開展, 並取得
相當成果; 國外金融企業亦已行動起來, 自
覺地實踐新型的企業發展戰略, 將企業競爭
力和改善環境聯結在一起。反觀國內, 雖然
已有金融企業開始在實踐中探索, 但國內金
融業整體對環境風險、環境價值的認識還不
足, 公共部門對適應可持續發展的金融業的
認知和關注程度也還很不夠。借鑒國外的研
究成果, 盡快縮短與國際同行的差距, 改變
傳統的貸款方針, 在信貸投資安排上盡可能
體現環境與經濟的和諧, 引導經濟發展走上
「綠色」之路, 這是國內金融業應有的思路和
應承擔的社會責任。
⑸ 中國銀行業的IPO為什麼要引入外資
中國其實並不缺錢,為什麼還要加緊引進外資?在引進外資問題上,中國政府與學者們普遍認為,吸引外資是為了彌補國內投資資金的不足和引進國際先進技術。中國缺少國內建設資金嗎?好像並非如此。目前,中國的居民儲蓄總量十分龐大,金融機構的存貸差(存款余額大於貸款余額之差)不斷擴大:截至2003年7月末,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已達10.61萬億元,全部金融機構(含外資機構)本外幣並表的各項存款余額為20.79萬億元,而各項貸款余額僅為16萬億元,存貸差高達4.79萬億元。[1]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半數的存貸差說明,金融機構有數萬億的巨額資金未能貸放出去,中國目前並不存在資金短缺問題。同時,連年外貿贏余和巨額外匯儲備亦表明中國的國際收支狀況良好,不存在引進外資平衡國際收支的強烈需求,況且外商直接投資也遠未帶動中國產業的技術進步並明顯改善工業結構[2],那麼中國千方百計地引進外資的動機究竟為何?
一、國內投資需求乏力的幾大因素
1.資金投向效率低下的國有企業
從1995年開始,國有企業進入了破產、倒閉的高潮。由於國內工業技術落後,大量小規模的重復投資,使得主要工業品生產能力的利用率相當低,同業之間陷入過度競爭的長期消耗戰。1995年全國工業普查發現,主要工業品有三分之二生產能力閑置,其中的37.2%利用率不到50%[3],工業企業的盈利率迅速下滑。在此情況下,國內企業為了提高自己的市場地位而努力尋求與外商合資,甚至不惜讓渡大量的股權,外商趁機大批進入中國。跨國公司在資金、技術、品牌和企業管理方面處於全面競爭優勢,因此中國的國有企業面臨更大的生存壓力,大批國有企業被擠垮,特別是跨國公司在華的資本技術密集型投資項目大量增加,對中國的石化、機械、電子、鋼鐵等國有重化工業構成了重大打擊。隨著越來越多的國有企業陷入經營困境,大批工人下崗失業,就業安全感的普遍消失使人們的收入預期下降,社會購買力明顯萎縮。
直接面對就業壓力的地方政府為了發展本地經濟、確保財稅收入,一方面採用一切手段招商引資,吸引外資的數量成了考核各級政府官員政績的重要指標;另一方面又施加各種壓力,迫使國有銀行大量放貸給與當地政府存在各種利益關系的國有企業,75%的貸款依然流向效率低下的國有企業。但這些國有企業的產品並沒有充分的市場需求,形成嚴重的產品積壓,不但加大了通貨緊縮壓力[4],也令國有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隨之上升。1998年國有銀行不良貸款實際上升4,900多億元,1999年實際上升5,800多億元,2000年實際上升3,700多億元。[5]國有銀行為了在每年的不良貸款指標考核中過關,不得不「惜貸」,對求貸企業提出過苛的要求,以規避壞帳風險和相應的政治責任。這就出現上述巨額「存貸差」。在目前的經濟體制下,中國出現了存貸差過高與「資金飢渴症」同時並存的情況。
2.國債投資效應遞減
1997年以後,中國出現了在社會購買力不足基礎上的商品過剩,通貨緊縮接踵而至,亞洲金融危機的爆發導致出口嚴重受阻,國內生產和就業壓力驟然增大。鑒於國內外泡沫經濟的教訓以及90年代以來國內兩極分化的加劇,中國政府認識到通貨膨脹對經濟和社會的破壞性後果,於是在1998年採用積極財政政策,通過赤字財政和國債投資來刺激內需。截至2002年12月末,國債余額已達1.93萬億元,比上一年增長23.7%,約占當年國內生產總值的19%;政策性銀行金融債余額為10,054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7.8%,占當年國內生產總值的9.9%,兩項合計已接近國內生產總值的30%[6]。再加上目前靠財政支撐的養老金支付有3萬至7萬億元左右的資金缺口[7],國家債務的實際規模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已遠遠超出了國際公認的警戒線。所以,依靠發行國債刺激內需這一政策已經達到極限,無法再進一步製造需求了。
3.經濟信用缺失導致投資短期化
影響企業投資擴大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國內信用的嚴重缺失。合同失效和大量的假冒偽劣產品造成國內商業信用極其低下,各種經濟欺詐行為泛濫,嚴重沖擊了市場競爭秩序,使得投機取巧、惡意鑽營成為企業行為的「典範」,從而大大惡化了企業經營的外部環境,抑制了企業正常的投資需求,加劇了個人和企業投資行為的短期化。個人投資者寧可選擇投資風險較大、但交易體系電子化的股票債券,也不願意投資實業。不少國內企業根本無意於改進技術和管理,以提高企業的競爭力,而是競相鑽政策和法律的空子,投機鑽營獲取短期利益,甚至一些正當經營的企業為了維持生存也不得不從事部份非法經營。在這種情況下,國內企業即使想尋找新的長期投資項目,也越來越艱難,本國企業的長期投資沒有空間,意味著中國企業的成長前景日益暗淡,破產倒閉的數量會越來越多。
4.出口市場不穩定
中國出口的比較優勢集中在勞動密集型產品上,質量、檔次偏低,主要依靠價格和數量競爭,因此容易遭致貿易保護主義的抵制。中國在入世談判中對美國歧視性貿易壁壘的妥協,進一步加劇了出口市場的不穩定。目前,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特別是今年以來美國、日本與歐盟一再要求人民幣升值,反映出各國保護本國產品和市場、禁止中國商品低價傾銷的意願。中國的出口越來越明顯地受到國際市場風險的影響和制約[8],粗放型的出口必然要面臨越來越大的挑戰。
5.中央財政面臨巨大壓力
近幾年,中國宣稱實現了8%的經濟增長,但銀行的經營狀況卻未根本好轉。四大國有商業銀行於1999年至2000年間向國有資產管理公司轉移了1.4萬億元的不良資產,使當年的不良貸款率下降了約10個百分點。盡管如此,按照國際5級分類標准,2002年末4大國有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率仍高達26.1%,不僅遠遠高於4%至6%的國際同業水平,而且也大大超出了10%的國際警戒線。
國有商業銀行的壞帳轉移給國有資產管理公司,實質上只是將債務從銀行的帳面上轉移到中央財政的帳外記錄里而已。國有資產管理公司「收購」這1.4萬億不良貸款的資金大部份是通過由中央財政擔保發行的特別債券來籌集的[9]。這些由政府開辦的資產管理公司處置一小部份不良資產、回收一些現金後,剩餘的無法解決的不良資產就在資產管理公司的帳面上表現為巨額資產損失,這筆損失構成了事實上的中央財政赤字。按照比較樂觀的估計,不良資產的30%可能回收為現金,那麼4大資產管理公司的資產損失將高達9,800億元[10]。其結果不外是兩種,或者是國有商業銀行為成立國有資產管理公司認購的債券在銀行帳面上表現為「垃圾債券」或資產損失,這實際上等於銀行轉移出去的壞帳又回來了,如果不加以改變將導致銀行系統的金融危機;或者是中央財政承認國有商業銀行的這筆巨額資產損失,用財政撥款逐年彌補,這將表現為中央財政的債務負擔一次性增加1萬億左右,構成對已經不勝負荷的中央財政的沉重壓力。在潛在的金融危機和巨大的財政赤字的壓力之下,中國政府更需要有大量的外匯儲備以應付不測。
正因為上述幾大不利因素的存在,中國政府遂不遺餘力引進外資以維持經濟的增長。隨著國債投資效應的遞減和本國企業可選擇投資項目告罄,吸引外資變得更加緊迫,許多地方紛紛加大招商引資的力度,對下級政府和直屬的政府機構層層分解、下達招商引資的責任指標,甚至對招商引資有功的單位和個人實行重金獎勵政策。近年來中國國內的穩定依賴於經濟的增長,而經濟增長則在相當大程度上得益於大量流入的外資。如果外資流入量下降,中國經濟可能會發生嚴重困難。
二、用引進外資抵消資本外逃
各地地方政府官員和國有企業經理熱衷於引進外資,並不完全是出於急國家建設之需,還有他們希望與國外掛鉤、以便安排在國外的後路的個人考慮。從這層意義上看,中國特色的引進外資有一個副產品,即資本外逃。這自然使中國政府深為苦惱。
當外商被中國經濟「一枝獨秀」的幻象所吸引時,中國的資本外逃也同時擴大,日益嚴重。中國外逃的貪官到底有多少?這恐怕永遠是個無法確知的謎。
據一份未經證實、網上流傳的資料,截至2003年6月30日,在黨政部門、機關、國有企業和事業單位的中共黨員及黨員幹部失蹤、外逃最多的前5個省份依次為:
廣東省:失蹤790名、外逃1,240名
河南省:失蹤512名、外逃854名
福建省:失蹤414名、外逃586名
遼寧省:失蹤318名、外逃403名
江蘇省:失蹤316名、外逃227名
3個直轄市的數量為:
北京:失蹤112名、外逃442名
上海:失蹤187名、外逃354名
天津:失蹤60名、外逃182名
流傳說,僅僅是今年8月3日至8月5日這3天當中,在北京、天津、上海、廣州、瀋陽、深圳、珠海、蛇口、昆明等口岸與航空港,就查獲了60多名持護照或通行證、企圖外逃的官員,其中有7名是來自北京、沈陽、武漢、鄭州和南京等地的副廳級官員。最引人注目的是,這些企圖外逃的官員多持有中國金融機構與海關核准攜帶大量外匯出境的合法證明;攜帶外匯最少的一名經貿幹部即持有60萬歐元(相當於50萬美元左右)。被查扣後這些官員們竟一致聲稱,攜巨款出國是為了「考察」招商引資環境。這些官員在海關被截住是中央的一次全國性突擊檢查的結果。中共中央於2003年8月初頒發了「關於黨政機關、司法公安部門人員出境、出國通行證、護照管理措施」,並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派出9個組分赴9省、市召開緊急會議,突擊收繳高官的出境通行證和出國護照。據傳上述3天中外逃被扣的官員們由於未及時得到「通風報信」,在突擊檢查中被逮個正著。[11]
中國的貪官歷年來到底攜帶了多少資金外逃,恐怕同樣是一個無法確知的謎。據中國財政部辦公廳「積極財政政策」課題組的專題研究資料顯示,1997年和1998年資本外逃額分別為364.74億美元和386.37億美元;1999年這一局面雖然得到一定的控制,但資本外逃額仍高達238.3億美元。2000年資本外逃又急劇增加,總額大約在480億美元左右,當年比外商對中國實際投資的407億美元還要多。無疑,資本外逃對於急需投資資金以維持經濟增長的中國來說不啻雪上加霜。可以說,如果不是成功地吸引了大量外資,讓引進外資與外逃資本進行了大置換,中國定會陷入嚴重的資金飢渴症。
三、外資大量進入中國的利與弊
毫無疑問,在短期內,外資規模的擴大可以維持中國的經濟增長。加入世貿組織後,外資進入中國的市場准入程度也將大大提高。但受現行體制束縛的本國企業能否在巨大的競爭壓力下「置之死地而後生」,卻是個不得不考慮的問題。事實上,從各地政府全力以赴「招商引資」就足以看出,中國已承認並接受了外資在中國經濟中的優勢地位。
隨著今後外資在華競爭優勢的進一步加強,究竟是會加重政治買辦意識和民族失敗主義情緒,還是會激起部份民眾的民族主義型經濟抵抗心理,仍待觀察。在國際經濟交往中,經濟技術實力的差距往往構成有關各方利益分配上的差異,由此進一步拉大國家總體實力和國際地位上的差距,造成國家間談判地位的不對稱,使談判結果更可能有利於實力強大的一方。也就是說,當雙方經濟實力相當時,相互大規模開放市場往往會帶來真正的「雙贏」,形成經濟上的相互依存關系;而當雙方經濟實力懸殊時,弱者就容易形成對強者的經濟乃至政治依賴,使得「雙贏」成為掩蓋自身經濟弱勢和依賴地位的托辭。
中國現在已經取代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吸引外商直接投資的國家,但一個必須正視的基本事實是:在過去的20多年裡,盡管中國的經濟開放是逐步的、有限度的,國產品牌的產品被外資打敗並逐出市場的例子比比皆是,不僅在中方處於劣勢的高科技領域如此,甚至在中方佔有比較優勢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不少國產品牌的產品也喪師失地。這使人對中國產業入世後「置之死地而後生」的能力表示懷疑。
作為世界頭號人口大國,勞動力的出路問題將長期困擾著中國。依賴外資的大量進入所形成的就業機會遠遠不能緩解龐大的就業壓力,中國需要重新開始發展製造業,也需要政府提出長期的產業政策引導。適度藉助外力倒逼國內改革的策略無可厚非,但必須基於一系列條件,如本國體制的靈活性、民族工業承受國際競爭的能力、國家產業政策的有效性以及實現國家強盛的民族共識和堅強意志。這是區分是否掌握了改革的主動權和主導權的重要標志。世貿規則的全面實施將導致中國難以實施產業政策,在世貿規則的約束下,中國國內市場的競爭將完全國際化,置身於「全球公平競爭」(global level playing field)之下的中國民族工業,將要面對空前嚴峻的競爭形勢和異常強大的競爭對手。
⑹ 開放金融市場利弊
中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的有利方面:
金融市場對外開放是我國改革開放基本國策的重要組成部分。從長期來看,逐步擴大金融開放並最終融入全球金融體系,不僅可以使我國在吸引外資及促進經濟增長方面獲得巨大收益,也有助於加快國內金融業的改革與發展,增強國際競爭力。
中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的不利方面:
客戶資源的無形流失一些外資金融機構的優勢體現在體制優勢、管理優勢、規模優勢、跨國服務網路優勢。這些優勢集中起來形成了綜合性服務的業務優勢。一些外資金融機構可以憑借這些優勢和雄厚的實力、良好的市場形象贏得優質客戶,這對我國金融機構將造成強烈地沖擊。
⑺ 為什麼中國金融忽然開放
我覺得有以下原因,
第一就是國力不斷的上升,已經是第二大國家是有能力經受住國際金融的考驗
第二,提升國內金融市場良性競爭
第三,走向國際增加自己對世界的發展的影響力
第四,學習國外的先進技術和管理模式
第五,引進國家的先有設備和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