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是怎麼算出來的
① 1998年索羅福是怎樣沖擊港股的
2018年1月,印尼盾再次受到攻擊而下滑,新一輪金融危機的浪潮襲來。港元又一次受到攻擊。據香港金管局事後調查,國際炒家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多方組織,借入港元。
他們一方面通過國際金融機構在香港發行債券融資,另一方面將手中的美元債權轉換為港元債權,神不知鬼不覺地備足了「彈葯」。
同時,國際炒家在恆指9000點附近不斷購買看跌的恆生指數期貨合約,手中累積起大量淡倉,布好了「地雷陣」。
炒家的如意算盤是:首先拋出港元佯攻港幣匯率,逼金管局使出「挾息」的慣用招數,拖垮股市,造成恆生指數暴跌,把市場逼向他們預先布好的「地雷陣」里,然後「引爆」期指淡倉,利用期指巨大的杠桿效應,賺個缽滿盆溢。
6月,炒家再次試探性沖擊港元,金管局此時已經覺察到有操控市場的情況,但也並未行動。這使得大小投機商們更加膽大妄為,公然將香港稱為他們的「自動提款機」。
8月,數字顯示,香港第二季出現5%的經濟負增長,失業率上升至4.8%。3日,香港匯豐銀行宣布上半年業績出現大幅倒退,與同期相較,竟然減少四成;匯豐銀行的母公司匯豐控股的盈利也下跌了16%,這是匯控成立9年來的首次盈利倒退,消息一出,股價急挫5.29%,整體拖累大市,恆指跌穿7700點關口。
對沖基金認為時機已到,首先派出「先頭部隊」,開始大量拋售港元。
金管局看準了財政庫房需要提取港元的時機,沽售美元換取港元,讓銀行體系結算余額沒有下降,並沒有出現炒家盼望的「高息」。
然而,炒家亦是有備而來,他們一計不成,又施一計,大肆散播人民幣貶值及港元脫鉤的謠言。再加上香港經濟持續下調,美國股市大跌的種種不利因素,雖然沒有出現高息,但香港股市還是一路下滑。
6日,港股下挫212點,恆指報收7254點;10日,恆指跌破7000點心理大關,一時間拋盤如潮。這當中可能既有故意砸盤的炒家,又有見勢不妙、風緊扯乎的散戶和機構投資者。11日,港股繼續下破6800點;13日,破位6500低點。
14日時至中午,市場上開始傳出港府攜外匯基金入市的風聲。當日,恆指大漲564點,終盤收復7000點大關,報收7224點,升幅8%,創下6年來單日升幅之最。
港府所用的中銀、和升等4大經紀行力托重磅藍籌股香港電訊,當日恆指報收7210點。自此,攻堅戰、陣地戰、游擊戰、集團軍作戰,甚至心理戰輪番登場。
8月21日,港府入市第5天。對沖基金對此前連日失利極為不甘,決定反撲,當日期貨市場出現了令人咋舌的一幕。
下午臨近收市,對沖基金的出市代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推出了大約3000張期指沽盤合約。
27日3時45分之後,炒家在數分鍾內風速賣出4千萬股,狂砸香港電訊,攻勢洶洶。有「御貓」見勢不妙,急忙將買盤收起,守方一下亂了陣腳,被攻方沖散。「御貓」被迫退守,最終以15.45元收市。這最後的15分鍾內,成交額高達每分鍾5.5億元!
還是在這一天,索羅斯旗下量子基金駐港基金經理斯坦利·德拉肯米勒公然叫陣。
就在港府全力托市的同時,對沖基金在俄羅斯市場上投資失敗,被迫回撤,也就沒再攻擊香港。
(1)金融危機是怎麼算出來的擴展閱讀:
這次金融危機中,在國際投機資本的推波助瀾下,各國紛紛放棄固定匯率制,泰國、馬來西亞、印尼等國貨幣競相貶值,給中國香港的港幣和股市帶來很大壓力。
1997年10月,國際投機資本開始狙擊香港金融市場,香港股市在初期以大跌收場,之後在中央政府支持下,香港特區政府開始救市,在外匯市場保持現行匯率制度不變,股票市場信心大增,恆生指數重上一萬點,基本維持住金融穩定。
1998年,國際投機資本再次狙擊香港金融市場,香港特區政府再次動用大量外匯儲備救市,將匯率穩定住,打贏了香港金融保衛戰。
可以說,在這次危機中,除了中國大陸和香港外,東南亞各國和地區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影響。由於中國政府的審時度勢,在危機發生前後實行的各種政策措施,保證了中國金融和經濟的穩定運行,這也客觀上對亞洲乃至世界金融穩定和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撐作用。
② 金融學中的M1,M2,M3,M4是指什麼
貨幣供應量 按流動性劃分為 M0、M1、M2、M3四個層次; 現階段我國貨幣供應量劃分為以下三個層次: M0 --流通中的現金 M1 -- M0 +企業單位活期存款+機關團體部隊存款+農村存款 ; M2 -- M1 +企業單位定期存款+自籌基本建設存款+個人儲蓄存款+其他存款。 M1 是狹義貨幣供應量, M2 是廣義貨幣供應量; M1 與 M2 之差是准貨幣。 ======================================= 中美兩國的區別: 在薩繆爾森的《宏觀經濟學》中M1=現鈔+支票;M2=M1+儲蓄存款。而在英國的銀行體系中還有M0、M3等項目。根據我們國家統計局的公開資料,我國是以M0、M1、M2為框架體系。其中貨幣總量:M0、M1、M2。 M0=流通中現金 M1=M0+非金融性公司的活期存款 M2=M1+非金融性公司的定期存款+儲蓄存款+其他存款。 毫無疑問,我們是模仿國外的所謂現代銀行管理、統計體系設立的M系統。但我們多年了的M系統僅僅是模仿,而沒有實際經濟意義。 比如,中美兩國的M系統,若M1數值相同,則美國的有實際經濟意義的現鈔就是M1,而中國有實際經濟意義的現鈔則要遠遠小於M1。這個差別使中國經濟單位沒有足夠的流通貨幣,而美國相對於中國則有充裕的貨幣。 造成這個差別的原因在於,中國的支票不能直接兌換成現鈔,盡管它是貨幣。 再比如在M2項目下,若M2相同,則中國的儲蓄額很大,但流通的、有實際經濟意義的貨幣卻很少,因為中國的M2被高額儲蓄佔掉了,而美國卻幾乎全部是M1(美國儲蓄率很低)實際也就是全是M0,即決大部分是現鈔,市場有經濟意義的貨幣充足。而中國卻是市場嚴重缺少有實際經濟意義的貨幣。 這就是為什麼美國一直傾向於使用M2來調控貨幣的原因。 中國金融界無論是理論家還是主管部分一直有一個非常固執和愚蠢的見解,認為美國人不儲蓄。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見解,美國人也是人、也需要穿衣、吃飯、養老等支付,這些支付同樣需要持有貨幣存量,那麼為什麼美國的儲蓄率很低呢?其實既不是美國人不儲蓄,也不是美國人沒有錢,而是這些貨幣存量不在儲蓄項目下,而是在支票項目下,即在M1項目下。 因此,同樣的M2、M1、M0水準,美國的M體系有大量的具有實際經濟學意義的貨幣,而中國則是嚴重貨幣短缺。 如果中國金融改革僅僅改變這個M系統,則中國實際有經濟學意義的貨幣就將增加十萬億以上(儲蓄轉成支票,支票可自由兌換現鈔),而貨幣總量卻不需要任何改變。 另外一個方面,美國及西方國家設立M系統是為了便於統計和調控印鈔數量及觀測經濟動向。其中支票有大額和一般額度,這才是區分M1和M2的關鍵,也就是說有多少交易是以大額交易的、有多少交易是以一般額度交易的。大額交易主要發生在大型公司之間和投資性交易。 正如前文所述,無論M1、M2,由於支票的自由兌換性,二者都有實際的經濟學意義。在貨幣總量上意義相同,但在資金用途上卻有重要的經濟學意義。貨幣總量以M1出現,則消費和終端市場活躍;以M2出現,則投資和中間市場活躍。 美聯儲和各商業銀行可以據此判定應如何判定貨幣政策。M2過高而M1過低,表明投資過熱、需求不旺,有危機風險;M1過高M2過低,表明需求強勁、投資不足,有漲價風險。在貨幣總量則基本保持穩定。
③ 金融危機是哪一年
金融危機是2007年。
2007-2009年環球金融危機,又稱世界金融危機、信貸危機、信用危機,更於2008年起名為金融海嘯及華爾街海嘯等,是一場在2007年8月9日開始浮現的金融危機。
早期次級房屋信貸危機爆發後,投資者開始對按揭證券的價值失去信心,引發流動性危機。即使多國中央銀行多次向金融市場注入巨額資金,也無法阻止這場金融危機的爆發。直到2008年9月9日,這場金融危機開始失控,並導致多個相當大型的金融機構倒閉或被政府接管。
影響:
2009年4月13日經濟學權威於演講中表示,如果各國政府的做法依然不變,甚至認為金融海嘯已經近尾聲,那麼很快史上最慘烈的大蕭條即將來襲,因為不管股市反彈與否、數據降幅縮小與否、銀行業打消狀況好壞,整體世界經濟下墜中並且工作數量持續下墜是不可扭轉的既定事實。
30年代大蕭條也是先有一段看似好轉期後續第二波的主海嘯卻突然來襲,就算在最佳狀態的假設成立;真的觸底也會陷入日本失落十年重演,到了底部後就從此盤整再也沒有爬起來,而現在與未來的世界情勢卻比當年日本面對的嚴重十倍。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全球經濟危機
④ 金融危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原因如下:
1,過度投機性的炒作,比如時常說的鬱金香泡沫,它便是因為資產的集中追求造成的;
2、是集中型的壟斷性與集聚,這一就例如近現代2008年的金融危機,投資者將資產過度集中到房地產業引起了金融危機;
3、貯備貨幣過少,這一比較顯著的便是中東的一些弱國,也有泰國,它們因為國際儲備比較少而被阻擊,最終造成中國金融危機產生。
拓展資料:
一,關於金融危機,書面上的定義是指金融資產或金融機構或金融市場的危機。一般指一個國家或幾個國家與地區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標的急劇、短暫和超周期的惡化,從而造成的一系列的危機。通俗點說,就是當金融系統的某個部分出現故障,使得借款人尤其是存款人和投資人對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失去信任的時候,金融危機就會產生。隨著經濟越來越發達、越來越全球化,金融系統也變得越來越復雜、適應性越來越強、創新程度越來越高、國內外相互之間的聯系也越來越緊密。這個龐大金融網路的正常運作取決於良好的信息傳播、透明度、信任和信心。不計其數的各種原因會增加金融系統的風險和不確定性,引起金融危機。
二,金融動盪和危機已成為一種世界性現象。據IMF資料表明,自1980年以來,該組織181個成員中有133個成員發生過重大金融動盪,52個國家的大多數銀行多次失去支付能力。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金融動盪和危機頻繁發生,主要有:1991年英國貨幣危機,1992年歐洲匯率機制危機,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機和全球債券市場危機,1995年美元狂跌,英國巴林銀行破產,1996年捷克、保加利亞和俄羅斯的銀行倒閉,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等。
1994年底爆發的墨西哥金融危機,人們在很大程度上將其視為個別國家的偶然現象,而1997年爆發的亞洲金融危機則促使人們不得不從更廣闊和深刻的角度來看待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和後果、金融動盪和危機在不同國家爆發都有其特有的內在原因,而且內因往往是上要的,但它作為一種世界性現象,卻有其值得注意的共同性原因:那就是金融動盪和危機與經濟全球化過程特別是金融自由化過程密切相關。由於金融自由化發展迅速,而許多發展中國家金融體制尚不健全,政府缺乏有效的調控和管制手段,在條件還不具備的情況下過早地實行金融自由化,這是導致發展中國家產生金融危機的最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