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匯理財哪個收益高
A. 請教下,證券公司有沒有像余額寶一樣的產品,不買股票時可以投貨幣基金,買股票時可以隨時使用
有啊,東方證券近期推出的「東方匯」
B. 東方證券最近出了個叫東方匯的,有哪位了解過,好不好啊
東方匯
東方匯是東方證券與其子公司匯添富基金聯袂推出的保證金余額增值服務,通過對接匯添富旗下添富快線貨幣基金「升級版」,為投資者打造更為強大的保證金賬戶。
賣點一:
資金余額自動增值收益性:東方匯享有貨幣基金收益並且天天兌付,普通資金賬戶只享有活期收益。——場內貨幣基金也有此功能,非東方匯獨有。
自動化:自動份額交易,資金賬戶超出預留金額,自動歸集到東方匯。
100元起。——物盡其用(財盡啟用),可全額歸集。
賣點二:隨時購買股票
流動性:隨時可用,不耽誤炒股。
賣點三:便利簽約、快捷簽約、隨時簽約 7*24小時線上簽約東方匯產品分析
簡而言之 原來第三方存管的閑置過夜資金可以享受貨幣基金的收益了
C. 現在什麼理財產品收益比較高而且比較安全
網商銀行的餘利寶、網路金融的百賺、京東金融的京東小金庫、騰訊的理財通,等等。
1、網商銀行的餘利寶
餘利寶是主要面向個人、小微企業和小微經營者的現金管理產品,產品本身為由天弘基金推出的雲商寶貨幣基金,具備低風險、高流動性的特點,由網商銀行和天弘基金聯手打造。。
余額寶在支付寶里買賣,眾人皆知;餘利寶在網商銀行APP里買賣,支付寶如今有個很大的缺點,提現超免費額度2W後,要收0.1%手續費。不過用網商銀行沒有這個阻礙了,用它轉賬免費。
2、網路金融的百賺
網路百賺是網路理財旗下的專業化理財產品,是與嘉實活期寶這一款貨幣基金掛鉤的貨幣基金。網路百賺和余額寶相比,取現最低額度和購買該基金最大額度上總體而言網路百賺的額度和收益要高一些。在取現時間的長短這方面,余額寶的取現速度相對要快一些。
3、京東金融的京東小金庫
京東小金庫是由嘉實基金、鵬華基金共同提供的貨幣基金理財增值服務,購買京東小金庫就是購買了一支貨幣基金,能得到風險低且穩定可觀的投資收益。小金庫目前還沒有轉出的金額限制。另外,理財賬戶里的資金余額也可以可以直接上京東購物。
4、騰訊的理財通
理財通是騰訊官方的理財平台,主要以貨幣基金、保險理財、指數基金等多款理財產品。可在官網、微信、手機QQ三平台靈活操作,隨時隨地無縫理財,理財通和余額寶一樣,支付比較順暢,5秒之內便可以完成申購。
(3)東方匯理財哪個收益高擴展閱讀:
選擇理財產品注意事項:
1、風險
無論選擇那一款理財產品,都要考慮到風險的問題,一般都會選擇穩健型的,說白了點就是要保本的,這種一般都是選擇銀行的貨幣基金。
2、贖回
購買理財產品最關鍵的就是贖回,要考慮贖回是否需要手續費(有的手續費比較高,你賺取的那點利益扣除了手續費就沒剩下多少),贖回來好久到賬,這就是是通常說的t+幾(t+0表示當天到賬)。
D. 哪些理財產品收益比較高
一、 銀行定期存款,起存50元起,受存款保險條例保護的政策兜底,各家銀行50萬額度以內100%償付,可以視為近似無信用風險,可以選民營銀行的網上直銷銀行,收益相對較高。
二、儲蓄國債,只要持有到期,本息收益都是有保障的,國家信用擔保,可以視為無市場風險。目前電子式儲蓄國債較多,如最近發行的,3年期3.8%。
三、基金,貨幣基金收益目前年化利2%~2.8%,類活期理財。如果想找收益高點的低風險產品,建議選擇排名靠前的純債或打新基金,我本人買過,如打新封閉產品鵬華興泰,體驗特別好。
當然,如果你風險能力承受較強,還可以配置指數型基金,如中證500等,還有各種股票型基金,買這類基金從靠譜的皮型基金經理管理的基金中選擇。
各大理財產品排行
第一名:中國銀行:搏弈睿選200170-原油2008合約期末燃模猜看漲價差型
第二名:中國銀行:搏弈睿選200169-原油2008合約碼蘆期末看漲價差型。
第三名:桂林銀行:灕江理財2020-47期理財產品(新客專屬)
理財產品排行第一是哪個
交通銀行理財產品,並根據收益做了排行榜,供大家參考:
第一名:「得利寶·滬深300掛鉤」系列人民幣理財產品
它是一款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的交行理財產品,投資期限僅有34天,起投金額為5萬元,預期年化收益率高達6.75%。
第二名:得利寶黃金掛鉤34天結構性人民幣理財產品
「得利寶黃金掛鉤34天」屬於非保本浮動收益型,投資期限僅有34天,起投金額為5萬元,預期年化收益率為6.0%。
第三名:得利寶黃金掛鉤34天結構性人民幣理財產品
它的投資期限、收益率、起投金額、產品類型均與「2461150044」相同,分別為34天、5萬元、6.0%。
第四名:穩添利新客專享
「穩添利新客專享」是一款保本固定收益產品,投資期限為98天,起投金額為5萬元,預期年化收益率為4.4%。
第五名:「得利寶·穩添利」人民幣理財產品
這款理財產品的投資期限相對較長,為189天,但它的收益相對前四款產品較低,僅有3.04%。它是保本固定收益型產品,起投金額為5萬元。
交通銀行理財產品排行第一的產品收益率達到了6.75%,緊隨其後的是得利寶黃金掛鉤34天結構性人民幣理財產品2461150044,預期年化收益率為6.0%,而普通的理財產品收益率大概在3%左右。
E. 銀行理財哪個銀行收益最高
銀行理財中各銀行都有,而且各不相同。通常是風險高的收益也高,但是,也有可能顆粒無收,甚至本金也賠光!風險低的,收益也低。但基本上不會全部賠光。對於銀行來講,中、工、建、農和交行這五家國有大銀行收益一般低一些,而其它地方性銀行收益會高一些,而最高的很可能是農商銀行。
F. 銀行理財哪家收益高又穩
1、中國銀行:理財收益適中,地域差異較小,不適合追求高收益的投資者。
2、工商銀行:工商銀行會不定期推出針對50萬元以上的高凈值客戶的理財產品,這類理財產品收益率高,因此選擇工行的理財產品應仔細了解各種產品的不同特點之後再進行購買。
3、建設銀行:收益率相對於其他4大銀行來說是比較高的,另外建行的日薪月溢(按日)型收益率最高,並且建行的投資門檻差別比較大,不同投資門檻的理財銷臘產品的收益率差別也大,針對10萬元以上的高凈值客戶的理財產品有較高收益,有冒險精神和高收益需求的投資者可以選擇建行。
4、農業銀行:投資收益不高,但是風險低,適合保守型的投資者。
5、交通銀行:50萬元以上的高端理財產品有較高收益,適合閑置資金較多的投資者。
理財怎麼選
根據預期收益來選擇理財方式,絕大多數的中國人對理財的理解是錯誤的。理財最重要的問題是期望收益率,而不是保本或者保證多少收益。
案例 年收入凈剩餘10萬,同在上海,有房和無房的理財方案就完全不一樣,因為一個目標是首付,一個目標是跑過cpi。
總體而言,理財方面的風險度配比應該是7比2比1,70%的固定資產投資或穩健型投資,房子、貨基、理財產品優先端、保險都屬於此類產品。20%中等風險產品,公募基金、指數基金大概都屬於這一類。剩下的10%,配置高風險高收益產品,股票、期貨、私募基金屬於這個類別。
如果固定資產配置過多,那就應該多配置高風險高收益產品,利用投資杠桿將整體配置的風險度提高,反之亦然。
舉個例子,有個私募基金經理在期貨投資獲得高尺巨額收益,為了攤平風險度,購買了大量的房產,寫字樓一買就是一層樓。
財務杠桿決定了人和人之間的區別,當你還屬於窮這個階層時,建議用超大的財務杠桿去淘金。當你已經有房有車成為中產階層時,財務杠桿應該略大於1.5但不要超過2,在保證跑贏Cpi的情況下能戚斗高夠實現超額收益,向財務自由靠攏。如果已經能夠財務自由,建議採用保守理財方式,財務杠桿下降到0.5左右,保證不會因為CPI而遭受大損失就可以了。
G. 求最新券商集合理財產品收益率排行
根據財匯金融分析平台數據顯示,在混合型集合理財中,興業證券[17.02 0.53% 股吧]的「玉麒麟1號」以全年6.2%的總回報列首位;第一創業證券的「創金價值成長」排在其後,回報率2.92%;東北證券[20.98 0.58% 股吧]的「融通一期」列第三位,回報率1.94%。而浙商證券的2隻產品則排到了上半年的業績排名倒數,金惠2號半年回報-23.25%、金惠1號半年回報-17.11%,分別位列倒數第一和第三;倒數第二位由東吳證券的「財富1號」摘取,半年回報-17.92%。
在固定收益類產品中,國泰君安的「君享穩健」摘得了半年總冠軍,期間回報5.01%。興業證券金麒麟1號以1.84%的半年回報位列第二,安信證券的理財1號上半年回報為1.8%,列老三。該類產品中的墊底者是國元證券[11.41 0.09% 股吧]的「黃山2號」,上半年回報率-12.31%;浙商證券的匯金1號倒數第二。
而實際上,在大盤今年6月20日反彈前,所有的集合理財產品中,排名第一位的還是國泰君安的「君享穩健」,半年回報4.87%。而「玉麒麟1號」只有2.8%,可以說,憑借上半年最後兩周大盤的強勢反彈,「玉麒麟1號」的半年回報率就猛增到6.2%,一舉超越了固定收益類的「君享穩健」,成為2011年上半年的業績冠軍。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業績墊底的「浙商系」,曾憑借大量配置中小盤股且保持高倉位,在去年獲得了不錯的成績———「金惠1號」在2010年以29.81%的年度回報成為當年的業績冠軍。但今年中小盤股的集體洗盤,「浙商系」就從天堂掉到了地獄。顯然,「浙商系」的操盤風格一如既往。
同樣隕落的還有「國信系」。
財匯數據顯示,2009年,國信證券所有集合理財產品的業績都位居同行業同類產品的第一。今年,國信旗下目前有9隻產品處於存續期,今年來全部虧損,平均跌幅8.86%。
今年上半年,共發行了52隻集合理財產品,比去年同期增長了三成。目前223隻成立未到期產品合計規模1606.734億份。東方證券管理16隻,產品數量最多;中信證券[13.29 0.23% 股吧]管理的資產凈值169億元,規模最大。不過,規模的迅速擴張並未帶來亮麗的業績。截至6月30日,成立超過半年的171隻券商集合理財產品,整體平均虧損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