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怎麼和人才融合在一起
① 金融與科技深度融合,中小城商行如何翻過「三座大山」
移動互聯網的興起,不僅讓民眾的生產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對銀行生態系統也帶來了革命性的影響,誰在 科技 金融方面佔領制高點,誰就將取得競爭優勢。
中小城商行在金融 科技 領域面臨哪些困難,並如何解決呢?我從一位行業監管者的角度,談幾點看法。
與國有大行、全國性股份制銀行相比,地市城商行在 科技 金融領域普遍面臨資金投入少、數據治理難、 科技 人才缺的三大難題,也就是大家所謂的「三座大山」。
科技 金融是一項投入高、回報慢的投資,需要長期的投入和 探索 。城商行受制於其業務規模,在專項資金預算、產品更新迭代、高端人才引進等方面長期處於劣勢。
在大型銀行依託大數據進行場景化的授信管理成為常態的當下,大部分城商行還未搭建完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 科技 金融體系。
所頃陪陵以,我們在現實中可以看到,包括城商行在內的中小銀行轉而求其次,將重心放在了與三方互聯網平台的合作上,在該模式受到監管約束時,變得更加被動。
通過自身努力,搭建自己的 科技 金融體系才是城商行解決「卡脖子」問題的根本出路。
鑒於 科技 金融的上述特點,城商行企圖依靠自身實力在 科技 金融領域實現追趕超越幾乎成為不可能,最可具執行性的方式就是加強合作,包括與同業機構之間的合作、與互聯網 科技 公司的合作。
目前該領域最有雀戚名的就是創立於2008年的山東城商行聯盟,目前在全國已經有超過65家成員農商行,在業內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成績。
一些上市城商行依託其較為豐厚的資金實力,與第三方企業(如騰訊、浪潮等)合作開發了自己的 科技 金融體系,在系統搭建和數據治理方面開展了大刀闊斧的改革重建,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銀行同業競爭的加劇,這個行業的未來一定會在 科技 金融領域展開激烈競爭,這符合「向 科技 要效益」的准則。
金融監管從業者,良心做事,用心行文,亂蠢如有幫助,歡迎關注,我們一起成長!
② 如何推進科技創新和人才隊伍的建設
為深入實施人才高地策略,加快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集聚,實現區域發展模式由要素驅動向人才驅動、科技驅動、創新驅動的轉變,提高區域自主創新能力,增強建鄴發展的內生動力和競爭優勢,促進區域又好又快發展,現就推進全區科技創新工作和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創新突破、科學發展」的主題,牢固樹立「人才是科學發展第一資源」的理念,把自主創新作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力,立足「一區五城」產業發展格局,立足優先發展的重點產業和重大項目,立足重大應用型科技成果的轉化和產業化,以體制機制創新為動力,以創新創業人才集聚為重點,充分發揮新城產業發展載體、平台和項目對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的集聚作用,推進項目、資金、技術、人才的「四位一體」,為打造「四個適宜」的現代濱江生態新城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二、主要目標
通過實施科技創新「十百千」計劃(3—5年內,培育國家級工程技術中心和重點實驗室10個,培育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00家,建設科技創新創業載體1000萬平方米)和人才隊伍建設「十百千」計劃(3—5年內,引進10名海內外領軍人才、100名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1000名經營管理、專業技術和高技能人才),迅速集聚一支擁有自主創新成果、通曉國際先進管理經驗、善於整合運作國內外資源的高素質企業管理和科技創新人才隊伍,建成以新加坡·南京生態科技島、南京新城科技園為主體的科技城,形成高新技術、先進科技成果轉化和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的集聚地,努力實現經濟發展方式從資源依賴型向創新驅動型的根本轉變,區域自主創新和重大科技成果轉化能力顯著增強,成為南京乃至長三角地區重要的創新資源集聚地和創新成果輻射中心。
三、實現路徑
以「打造功能園區、培育產業集群、創新體制機制、優化服務環境、集聚領軍人才」為基本路徑,加快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的聚集,實現科技資源優勢向現實生產力優勢轉化,為實現跨越發展提供強大驅動。
打造功能園區。全區域打造現代服務業集聚區,重點打造科技城、金融城、會展城、文體城、商貿城,實施新加坡·南京生態科技島、南京新城科技園、街道特色產業園的梯度建設,分別集聚高端資本和產業形態、高新技術產業和中小科技企業。結合功能園區建設,引進和培養各類各層次的創新創業人才,為產業培育夯實基礎。
培育產業集群。加快科技企業孵化器、加速器建設,制定並實施中長期產業發展規劃,形成高新技術企業、高技術服務企業集聚;聚焦一批具有高成長性的龍頭企業,進行重點扶持和培育,加快構築若干高端產業集群。以新的區域支柱產業發展吸引高端人才,形成產業促人才成長,人才促產業壯大的良性互動機制。
創新體制機制。建立完善有利於科技創新和人才集聚的政策體系和配套措施,創新人才和科技企業引進、培育機制,以新城科技園為主要創新創業基地,形成具有區域特點的科技成果孵化和產業化機制、科技企業成長機制、領軍人才集聚和培養機制。
優化服務環境。著力打造科技創新服務和人才服務兩個平台,為科技企業和各類人才提供全方位的創新創業服務。積極引進科技成果轉化、科技中介服務機構,優化投融資平台,著力營造鼓勵人才幹事業、支持人才幹成事業、幫助人才幹好事業的良好環境。
聚集領軍人才。大力實施領軍人才和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聚集工程,加快高層次人才集聚,形成一支有競爭力的領軍型企業家和科技創新創業人才隊伍,重點吸引在產業核心領域有突出創新創業能力的領軍人才,為打造創新型城區提供有力支持。
四、主要措施
1、建設創新創業載體,打造科技功能園區。圍繞「一區五城」的產業布局,立足區域優先發展的重點產業和重大項目,合理確定開發建設的時序和方針,整合各類要素資源,集中投入,實施梯度建設,著力打造適合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的載體,加快建成各具特色和優勢的功能園區,以良好的產業平台加速形成產業集群,快速集聚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致力將新加坡·南京生態科技島打造成國際一流的頂級研發中心、頂級投資人聚集中心、頂級人才聚集中心,吸引國際國內的頂尖人才。新城科技園實施「533」工程,建設500萬平方米科技創新產業載體,引進或培育規模以上科技型企業300家,引進或培育在重點產業核心科研領域有突出創新能力和重大業績貢獻度的領軍型人才30名。有條件的街道要成立特色產業園,形成多元化、個性化的產業發展格局。力爭3—5年內,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品牌和國際競爭力的高新技術產業集群5個以上,引進和培育年銷售收入超億元的科技企業30個,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超過50%,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0%。
2、創新人才引進方式,拓寬人才引進渠道。立足重大科技成果的轉化和產業化,不斷創新人才引進和培育機制,把招商引資與招才引智緊密結合,綜合運用招商引才、園區引才、企業引才、以才引才等多種方法,定期組織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推介會,積極組團參與境內外各類引才活動;充分發揮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大學科技園、科技企業孵化器等創業平台的重要引才作用,以重點項目帶動人才引進;鼓勵領軍人才通過師承關系、同窗關系、同事關系、合作關系等引進人才,組建團隊,做大做強企業;引導企業加大技術創新和人才開發投入,鼓勵企業建設院士和博士後工作站,打造國家級、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重點實驗室;鼓勵科技領軍人才參與企業自主創新活動和實施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帶動科研人才向創新主體流動。
3、加大扶持引導力度,增加專項資金投入。區財政設立億元規模的人才和科技專項資金,其中:人才專項資金主要用於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的引進和培育,適當資助企業人才引進項目,鼓勵企業引進領軍人才,並通過創業投資、風險投資、資金擔保、貢獻獎勵等方式直接資助符合條件的創新創業人才;對科技創新的投入,主要用於設立科技引導資金和知識產權專項資金,支持企業開展自主創新,設立信用擔保體系建設專項資金,提高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擔保的能力,創新科技經費的使用管理制度,提高財政科技投入的效益。加強與金融機構的合作,通過經常組織銀企對接活動,促進金融機構創新信貸產品和金融服務,增強對科技企業的扶持,優化資本環境。加強人才、科技、金融政策的研究和靈活運用,發揮風險投資、中小企業創新資金的作用,選擇、推薦一批成長性好的科技企業,爭取風投和創新資金的資助;與投資銀行、證券機構進行戰略合作,幫助企業拓寬直接融資渠道;實施創新型企業上市培訓計劃,培育和扶植一批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強的科技企業上市融資,實現創新型產業與資本市場的高效融合。
4、有效整合資源要素,帶動高層次人才集聚。整合南京國際企業孵化器、金陵留學生創業園、東南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等創新創業平台,建立高層次研發中心,創建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鼓勵企業自主創新,培養科技領軍人才。建立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信息庫,完善人才市場、高層人才服務中心建設,加強與科研院所的合作,吸納科研人員創業。幫助創新創業人才掌握現代管理理論,全面提升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和創新效率,大力宣傳表彰有突出貢獻的創新創業人才,提升他們的社會知名度和影響力。加強與上級組織、人事、科技等部門的聯系溝通,積極爭取對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的政策支持。優化培育機制和流程,適時成立企業孵化器、加速器管理(服務)公司,集成各類資源,創新服務模式,優化工作流程,滿足企業對信息、人才、資本等方面的個性化需求;完善企業發展不同階段的扶持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加快構建科技企業的快速發展通道,培育一批創新能力強、成長性好、示範作用明顯的一流科技企業。
5、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優化創新創業環境。推進政府職能轉變,通過「數字建鄴」工程和政務流程再造,提高服務效率和服務質量,形成透明高效的一流政務環境。完善和發展與國際接軌的人才服務,以新城人才市場為依託,全方位提供人才招聘、求職推薦、人事代理、人才培訓等方面的服務。建立專門的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服務機構,注重對高層次人才的創新創業輔導。完善和落實高層次人才項目資助、創新創業、子女入學等各項扶持政策,打通「綠色通道」,實行「一站式」服務。分類建立高層次人才協會,定期舉報高層次人才沙龍和論壇,深入開展以「職能部門聯系重點企業、領導幹部聯系高層人才」為重點的「雙聯系」活動,傾聽呼聲,掌握情況,解決問題。加快引進科技中介服務機構,積極組織和參與境內外的科技合作與交流活動,為入駐新區的高新技術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在重點科技企業、重大科技項目的審批、規劃、建設等環節上提前介入,落實「一對一」項目幫辦制,提升行政效能,降低政務、商務運行成本,致力將河西新城打造成為人才和企業服務示範區,為高新技術研發人員和管理人員提供一流的生活環境、工作環境、居住環境和人文環境。
五、組織保障
1、加強組織領導。成立區人才隊伍建設和科技創新工作領導小組,由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區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統籌協調和全面推進相關工作。領導小組分設人才隊伍建設辦公室和科技創新工作辦公室,負責落實專項工作。全區各部門、街道要切實增強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明確職責,落實措施,
③ 金融機構發力金融科技背後,150萬的人才緊口急需補上
盡管各大金融機構都在加大對金融 科技 的重視和投入,但金融 科技 在為金融行業帶來巨大發展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不少挑戰,其中金融 科技 人才的緊缺已成為行業發展的共性問題。
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在近日舉行的2019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上表示,人才是目前金融 科技 發展面臨的最重大的挑戰。
金融機構走向 科技 戰
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2019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的發言稿中表示,金融 科技 在中國發展迅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如今所有金融 科技 公司都與大中型銀行結成了合作夥伴關系,其它銀行也大力發展金融 科技 ,與 科技 公司在資金籌集、帳戶開例、支付結算、普惠金融等方面開展全方位的合作,相互取長補短,效果十分顯著。
事實上,無論是自建還是與第三方合作,不可否認的是,金融 科技 已經成為了金融機構的下一個「戰場」,各機構普遍加大了對金融 科技 的投入。
銀保監會數據顯示,去年銀行對 科技 總投入同比增長13%,信息 科技 人員同比增長了近10%,一些股份制銀行 科技 人員同比增長超過20%, 科技 人員佔比超過4%,增長近一倍,一些互聯網民營銀行 科技 人員佔比超過35%。
中國銀保監會統計信息與風險監測部副主任李丹日前公開表示,目前主要銀行機構均已建立了信息 科技 管理委員會,超過半數的銀行機構設置了CIO(首席信息官)。
同時,據統計,從2015年興業銀行設立興業數金揭開了國內銀行系金融 科技 子公司的序幕開始,目前已有9家銀行系金融 科技 子公司成立,其中5月就有工商銀行旗下工銀 科技 、北京銀行旗下北銀金融 科技 密集揭牌開業。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去年9月發布的報告預測,樂觀估計2020年中國金融 科技 銀行應用市場規模將達到245億元。2020-2025年,金融 科技 銀行應用的市場規模受監管、技術發展等因素影響會比較大,保守估計2025年金融 科技 銀行應用市場規模為313億元,樂觀估計市場規模為493億元。
而在保險行業中,雖然沒有具體的行業性投入數據,但是從幾家上市險企的2018年年報中可以看出對金融 科技 的重視程度。
例如中國人壽將「 科技 國壽」作為自己的重要發展戰略;中國太保新增了兩位「首席」職位,其中一個即為首席 科技 官;而今年將自己的標識從「保險+銀行+投資」改為「金融+ 科技 」的中國平安, 科技 已成為其重要業務板塊,其每年將收入的1%用於 科技 研發。數據顯示,中國平安目前擁有金融 科技 與醫療 科技 業務從業人員9.9萬名、研發人員2.9萬名。截至2018年12月31日,平安的 科技 專利申請數較年初增加9021項,累計達12051項,位居國際金融機構前列。
金融 科技 人才緊缺
盡管各大金融機構正在盡力擁抱 科技 浪潮,但橫亘在面前的一大現實是金融 科技 人才的緊缺。
國際人力招聘公司Michael Page(中國)去年7月發布的《2018年中國金融 科技 就業報告》顯示,92%的受訪從業者預測金融 科技 行業未來前景光明,同時受訪者認為高素質人才是推動這一行業持續成功的關鍵因素。然而,92%的受訪金融 科技 企業發現中國目前正面臨嚴重的金融 科技 專業人才短缺。
而在該機構此前發布的《2017中國薪資和就業報告》中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國內金融 科技 人才總缺口達150萬。
「事實上,我覺得150萬這個數字可能還是嚴重低估了實際的人才缺口。因為這150萬實際上是在各種招聘渠道統計出來正在招聘的,但如果加上一些在三四五線城市的中小型銀行機構可能的潛在人才需求,將遠遠超過150萬人。所以我們相信這個缺口是非常大的,而關鍵是供給又很少。」金融壹賬通首席發展官王曉園表示。
邱寒對本報表示,金融 科技 的人才緊缺不僅是中國的問題,而是全球性的問題,但每個地區的稀缺性特徵有略微不同。
她舉例稱,例如美國由於金融機構做數字化的時間較早,尤其在零售銀行端較為成熟,因此大數據人才在所有金融 科技 緊缺人才中顯得相對充沛,但中國的零售銀行近幾年來開始爆發,因此大數據人才相對稀缺。但在人工智慧方面,美國的人工智慧技術雖然先進,但由於隱私等各方面的因素因此在金融行業的應用其實並不是特別深入;而中國數據積累非常快,再加上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使得人工智慧在金融機構的運用上相對較快,所以中國在金融行業的人工智慧實戰人才反倒比美國多一點,但美國高校相關專業開設較早,所以基礎性人才方面則會比中國多一點。
據了解,中國的高校近兩年已開始著重培養金融 科技 人才,清華、北大、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交大、南京大學等數十所高校陸續開設了金融 科技 或人工智慧等相關學院或專業。人才缺口巨大的企業們顯然已經等不及幾年後的院校畢業生,金融壹賬通選擇聯手量化對沖基金Two Sigma及全球著名的沃頓商學院開展「金融 科技 新星」的短期高強度培訓計劃,直接為自己以及外部金融機構輸送實戰人才;平安銀行則選擇直接將金融 科技 人才的視野投向海外,去年中旬將人才招聘會直接開到了矽谷、紐約。
④ 人工智慧深度賦能金融 科技風口呼喚領軍人才
科技 改變世界,創新引領時代。
8月29日至31日,2019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在上海世博中心召開,大會圍繞「智聯世界 無限可能」的主題,從技術趨勢、應用落地、產業生態、人才培養和公共治理等多角度,對人工智慧領域的前沿技術、重點行業和重要話題進行深入探討。
AI深度賦能金融
提及金融業務,腦海中立馬浮現風控、反欺詐、大數據等系列專業名詞,但這些在普通人看來,未免太過晦澀難懂。現在,在今年人工智慧大會的浦東世博展覽館中,金融 科技 公司提供一種更為精彩的體驗,以更加「好玩」的方式,高效拉近我們與金融之間的「最後一公里」。
「微表情識別技術,可以識別人類開心、憤怒、厭惡、恐懼、傷心、驚訝以及面無表情這七大類情緒,總計54種情緒的識別能力、39種面部動作單元,並且可以識別90%以上表情變化。」在展覽現場,金融壹賬通技術人員介紹稱。
據了解,該微表情識別技術曾斬獲國際面部動作單元識別競賽世界第一名的榮譽,並大量運用在貸款面審環節中,幫助面審人員提示騙貸風險。
「不僅是表情上的情緒,機器甚至都可以識別出文字的情緒。」現場人員介紹稱,體驗者打開「Gamma O」開放平台,裡面有各式各樣的人工智慧技術,其中有一項便是文字情緒識別。只要體驗者輸入一段話,就可智能識別出體驗者輸入文字的情緒。
值得注意的是,AI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並不僅僅限於To B(針對行業)領域,在其他To C(針對個人)的金融服務領域,比如客服方面,也可以大展身手。
此次大會上,金融壹賬通還展示了多輪對話、語義理解等技術,無論是體驗者說的、寫的,聰明的機器都能理解,並通過對應邏輯分析所需結果。相關工作人員向體驗者介紹稱,多輪對話、語義理解技術可以應用到智能外呼機器人中,通過搭建AI機器人代替人工完成基礎工作。在智能外呼機器人中,增加情緒識別技術,還可以感知客戶的情緒變化,減少人工投訴的同時,能夠找到業務突破口。該服務可應用於多個金融業務場景,包括存量客戶經營、新產品推薦、還款提醒、客戶回訪調研等。通過機器人取代大量人工客服,從而大幅降低呼叫中心的人力成本,提高服務效率。
隨著人工智慧 科技 的快速發展,被譽為金融 科技 「無人區」的AI 科技 ,正成為財富管理行業的重要創新方向,同時也是「兵家必爭之地」。在大會期間,陸金所宣布,其正通過金融 科技 的技術與經驗,用 科技 賦能信託行業,幫助傳統信託行業解決資產風控難、運營效率低、客戶體驗差、市場觸達難、獲客成本高等五大痛點。
同時,陸金所正式對外展示「4KY」體系,即陸金所將AI技術融入全財富管理場景,全面升級智能理財交互體驗,為用戶提供個性化財富管理服務,重塑財富管理行業。
目前,陸金所平台已經開始嘗試,使用智能理財機器人與用戶進行自然語言交流與開放式對話,並為用戶提供涵蓋賬戶查詢、產品咨詢、市場分析、投資者教育在內的各種金融服務。通過運用人工智慧進行客戶服務,陸金所力求解決用戶與產品的匹配問題,並解決更多用戶仍未滿足的大量金融服務需求,希望能夠扭轉金融服務僅為部分頂層人群服務的刻板印象,讓金融服務普惠大眾。
數據顯示,藉助AI的幫助,陸金所平台的用戶服務交互頻率比以往提升了5倍,極大地提升用戶服務面及響應速度。同時,人工智慧客服的問題解決率提升了2倍,大大提升了用戶的服務效率。
事實上,客服智能化、人性化服務的背後,正是AI、大數據、雲計算等 科技 力量共同驅動的。螞蟻金服和埃森哲近日聯合推出的《新客服行業白皮書》用戶調研顯示,80%的用戶希望客服更加了解自己;71%的用戶表示,相比與人溝通,希望可以自助解決問題。消費者對客戶服務的普惠性、技術化、定製化,以及洞察力、自助化程度有了更高要求。
2017年8月,支付寶提出「新客服」理念,並藉助AI等手段,將被動式、等待式的傳統服務模式轉變為主動挖掘用戶潛在需求,給用戶提供更為普惠的服務。兩年間,隨著人工智慧技術、大數據等技術發展,新客服進一升級為完整的行業解決方案。在服務好海量支付寶用戶的同時,還可以把新客服的系統技術能力輸出給行業,提高整個行業的效能,減少呼叫中心的運維成本。
螞蟻金服方面數據顯示,相較於2016年,2018年整體業務量增長了120%,但人力僅增長11%,滿意度達到80%,大大提升服務效能。通過數據分析和人工智慧手段,可以更加准確地掃描客戶全程行為,同時預判、識別客戶服務需求點,使得呼叫中心資源的調配使用更加精確。
浪潮之巔的「生產力」
在這些神奇且令人驚嘆的技術背後,是AI正在潛移默化地改變著金融行業的業態。
目前,AI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想像的翅膀已為外界所塑造,但事實上,除了金融領域,自動駕駛、醫療、語音識別、圖像識別等領域也是AI的重要賽道。那麼,為什麼偏偏金融會成為更加令人矚目的「幸運兒」呢?
具體來說,朱明傑分析到,能夠讓AI成功應用的行業有一些共通點:
首先是信息化基礎和數據量充沛;其次是應用場景和用戶體量足夠大,核心業務數據驅動;再次是付費意願。因此,最先得到成功應用的是互聯網行業。今天的金融行業也具備了這些條件,數據是金融的核心價值,通過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等信息技術與金融業務深度融合的金融 科技 ,成為推動金融轉型升級的新引擎。
不過,吳中也坦言,結合DATAVISOR的領域——智能風控反欺詐來看,其實也存在著不少難點。「在數據積累方面有很多的前期工作需要做,金融機構重視數據採集的結構化,電子化是基礎。和其他領域有所不同,AI在智能風控領域的應用,擁有較強的攻防演變。壞人惡意欺詐的標簽其實積累的比較少,而且需要不停的變化,因為攻擊者一旦被攔截,會變化手法。
「在反欺詐的領域里,怎麼在沒有標簽數據或者很少的標簽數據情況下,解決一個比較大的問題,值得思考。其實很多AI的落地,使用大的數據樣本,去解決一個小問題或者一個單點問題。但在金融領域,特別是反欺詐領域,是要用小的訓練數據去解決很大的問題。」吳中說。
而在財富管理行業,「我們不僅要知道客戶現在需要什麼、能買什麼,更要預測用戶以後需要什麼、適合什麼。」 陸金所CTO毛進亮總結道,「AI技術正在從各個層面重塑財富管理行業。它不僅能解決傳統人力理財顧問普遍面臨的供需失衡、利益導向、成本高、門檻高、服務水平參差不齊的痛點,還可以通過大數據、機器學習等技術為投資者進行『精準畫像』,讓機構更加了解客戶需求、資產狀況、風險偏好等方面,真正實現千人千面的個性化服務。從監管層面來說,AI技術與其他技術的配合,也能讓財富管理服務流程更加公開透明,並且擁有完整的服務記錄,為有效監管提供支持。」
事實上,除了金融行業,金融 科技 的玩家們也在 探索 其他能夠用上AI這把「錘子」的場景。吳中談及,「我們現在除了金融方面,也在對互聯網領域進行有益的 探索 。結合無監督技術,我們會變得更加開放,並且變成一個平台化的產品。可以賦能更多不同的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讓他們在信息化的過程中,以較小的成本去接入比較好機器學習和無監督的技術,不用重新造輪子。 」
同時,「我們也看到,比如保險業中的車險、壽險和社保,還有航旅等場景,都還擁有很多機會。」吳中說。
垂青AI創新人才
支撐AI向前發展的動力,是不斷創新更迭的技術。而在技術背後,更是一代代「AI人」的持續 探索 與精進。我們不禁發問,一個優秀的「AI人」,應該是怎樣的呢?
對此,在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毛軍發看來,扎實的數理基礎、寬廣的知識面、敏捷的思維必不可少。他還提出,對於有心從事人工智慧行業的學生而言,如果真正喜歡的就去做,不喜歡也不要去湊熱鬧,選準的話就要堅持。「可能你會發現做AI這個行業沒有你想像那麼熱鬧,沒有那麼浪漫,但選準的話,就長時間堅持下去,一定會成功」。
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沈向洋認為,對人工智慧而言,現在是很激動人心的時代,有很多事項可去執行。然而,最重要的事情還是要志向高遠。如果有機會做人工智慧的科研,並且有這樣的志向,一定可以做出了不起的工作。
2017年,國務院發布《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設定以2030年為期限的AI發展目標。為了達到這一目標,到2020年,許多里程碑需要達到,包括在基礎研究領域做出重大貢獻、成為吸引世界新興人才的目的地,以及在人工智慧產業上達到世界領先水平等。
以世界人工智慧大會為契機,上海加快推進人工智慧深度應用和產業發展,努力打造國家人工智慧發展高地,成為全國領先的人工智慧創新策源地、應用示範地、產業集聚地和人才高地。目前,上海已擁有人工智慧核心企業1000餘家,泛人工智慧企業超過3000家,相關產業規模超700億元,位居全國第一梯隊。
朱明傑在AI青年科學家高端會議上拋出了這樣的問題:
「今天的世界人工智慧大會,有AI時代最優秀的年輕人們,最傑出的科學家們,富有經驗的工業界前輩們,與這么多關心智能產業的領導們齊聚在上海,在這個剛剛開啟的AI時代,能不能在上海也打造這樣的閉環呢?」
在此次人工智慧大會上,除了全球AI知名企業領袖齊聚、頂級學術大咖雲集、人工智慧新銳勢力集體亮相外,AI青年科學家聯盟的「A班計劃」亦浮出水面。
對此,同為「A班計劃」發起人的朱明傑表示:「對比矽谷的創業氛圍和資源,我們要給年輕人更多的機會,讓他們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他認為,「相較更年輕的AI人才,我們年長幾歲,有過創業經驗,學術界教授也有很好的實驗室資源。希望通過『A班計劃』這樣一個項目,加速AI人才走向成功的速度。」
據了解,A班計劃在遴選之初,即將目光瞄向全球范圍內的優秀博士生和初創企業創始人(融資不超過A輪),「硬性條件」包括年齡在20-30歲之間,世界頂級學術會議的認可度,創業方向的 科技 含量等。
結合在氪信 科技 的實踐經驗,朱明傑表示,AI的時代風口,更加垂青於全才型AI創業者,創業公司首先要解答好商業本質問題,完成「從產品到客戶到研發再投入」的商業閉環,確保自身茁壯成長,才有可能成為偉大的 科技 企業。人才之外,有效的環境是人才、市場、科研之間形成不斷迭代的成功閉環。
本文源自國際金融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⑤ 銀行信息科技如何發揮引領作用
發布《中資商業銀行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在簡政放權的大背景下,《辦法》對很多准入條件進行了刪減,但對信息科技的准入標准反而有所加強,對機構設立、業務准入等都提出了明確的信息科技核準的條件。首次將首席信息官(CIO)納入商業銀行高級管理層,對其任職資格制定了標准。這顯示了銀監會對商業銀行信息科技風險的重視,強調了信息科技風險管控前移至准入關口的機制安排。
推動成立信息科技外包風險聯合監督平台和外包合作自律組織。銀監會出台了《銀行業金融機構信息科技外包風險監管指引》,開展外包風險的專項治理工作,以提高銀行業信息科技外包風險的防範能力。
建立銀行業自主可控信息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推動銀行機構、企業和大學把資源聯合起來,圍繞國產信息技術應用落地的關鍵問題開展技術合作,實施技術轉移,加快科技成果的商業化運用,以應用和市場需求倒逼技術創新,培育國產信息技術在銀行業發展應用的良性生態環境。
守住信息安全底線。科技與金融的融合,以信息科技為基礎和核心,信息安全是構建互聯網金融信任體系的基石。2013年以來,銀行業信息科技突發事件數量有所下降。雖然突發事件不可預知,但某些事件源起於管理疏漏,說明銀行在增強內控、提高責任心方面要投入更多精力。
開展信息科技頂層設計。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當前信息科技工作很多矛盾的根源在於缺乏頂層設計,無論是重建設輕管理、重開發輕運維的矛盾,還是業務和科技脫節,創新不足的問題,都源於此。
改革發展沒有止境,科技創新沒有盡頭。銀行業在牢牢守住信息安全底線、切實開展科技頂層設計、全面激發自主創新活力的總體要求下,加強科技引領作用,不斷提高銀行業整體競爭實力,增強風險抵禦能力,切實推動「自主可控、持續發展、科技創新」三大戰略目標的實現,使信息科技工作引領銀行業走向下一個輝煌。
⑥ 解讀《關於推動金融服務科技創新發展的工作方案》
近日,為充分發揮財政 科技 資金引導作用,強化政策支持,推動金融機構服務 科技 創新,河北省 科技 廳印發了《關於推動金融服務 科技 創新發展的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著重通過強化 科技 資金引導作用,加大 科技 金融政策宣傳和落地實施,優化金融支持創新服務體系,謀劃開展系列專題活動,吸引各類 社會 資本服務 科技 創新,形成 科技 、產業、金融互動新格局。
科技 金融是 科技 與金融結合的產物,為創新驅動實踐發展和相關理論提供了有力支撐。《工作方案》旨在引導更多金融資本投向 科技 創新,促進 科技 、產業、金融融合發展,通過完善 科技 金融服務體系,不斷創新 科技 金融產品和工具,持續改善 科技 金融服務環境。
一、《工作方案》制定的背景
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創新型省份和 科技 強省,是《河北省 科技 創新「十四五」規劃》的 重要內容,「創新驅動, 科技 強省」是明確的目標,而 科技 與金融的結合,既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也是因應 建設創新型省份和 科技 強省 的一個嶄新命題。
近年來,河北省的 科技 金融在政府的強有力支持和對創新的重視下快速發展,其作為金融體系創新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引領我省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建設創新型省份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我省積極完善 科技 企業融資環境,深化 科技 金融融合,加強金融、企業對接,深入推進 科技 型企業高質量發展,全省 科技 企業融資環境明顯改善,中小企業貸款額明顯增加。
盡管 科技 型中小企業融資環境較以往有了改善,但仍存在融資困難。首先, 科技 企業尤其是初創期, 科技 企業和 科技 創業企業資產規模普遍較小、經營體制不健全、盈利能力波動較大,面臨著產品研發失敗的技術風險和新產品接受程度低的市場風險;同時又缺乏土地、廠房、設備等硬資產作抵押,銀行傳統的信貸模式難以滿足 科技 企業的信貸需求。其次,由於 科技 小企業融資量小面廣,特別是貸款利率定價無法完全覆蓋風險損失,導致銀行缺乏為 科技 型中小企業服務的動力。第三,由於銀行的差異化程度不高,專門為小企業服務的中小銀行機構數量有限,導致對 科技 小企業融資服務供應不足。第四,缺少針對 科技 型中小企業的金融產品,銀行過分強調企業抵押資產和擔保。第五,對 科技 企業的風險投資、私募股權投資都傾向於投資上市前項目。由於我國目前並購市場並不發達,多層次資本市場仍不完善,風險投資、私募股權投資退出渠道往往限於企業上市後在二級市場轉讓股權。一般來說, 科技 企業從研發到上市基本都在8年以上,而目前多數VC、PE基金年限大多在6年左右。因此,VC、PE都傾向於投資上市前項目,而相對不太願意投資早中期項目。
針對上述 科技 企業經營體制不健全、缺乏抵押資產,以及金融機構服務 科技 企業動力不足和金融產品創新不足的問題,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和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精神,河北省 科技 廳出台了《工作方案》,旨在著重通過政策引導推動金融機構完善 科技 金融服務體系,不斷創新 科技 金融產品和工具,持續改善 科技 金融服務環境。
二、《工作方案》主要內容
《工作方案》明確了四方面重點任務。
(一)強化政策激勵,支持企業 科技 創新。
河北省 科技 廳把2022年確定為「河北 科技 政策落實年」,充分發揮 科技 金融政策的引導帶動作用,廣泛開展政策宣傳,推動政策落實落地,通過企業創新積分、貸款風險補償、股權投資獎勵等措施,打好「增信、分險、獎勵」政策組合拳,支持企業科研攻關和成果轉化,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
1.落實貸款風險補償和保費補貼。鼓勵銀行、金融機構加大 科技 企業支持力度,對合作銀行向符合條件企業發放的貸款,按照有關規定給予獎勵和風險補償。鼓勵我省裝備製造企業自主創新,對納入《河北省重點領域首台(套)重大技術裝備產品公告目錄》的產品,投保經銀保監會備案的首台(套)重大技術裝備綜合保險,按不高於3%的費率上限及實際投保年度保費的80%給予投保企業補貼。
2.實施定向貸款貼息。對成立時間不超過10年、獲得過私募投資尚未上市且估值5億美元以上的「獨角獸」「潛在獨角獸」企業,按其新增中長期貸款合同簽訂日LPR的30%給予一年期貼息,每年最高不超過3000萬元。
3.鼓勵 科技 企業上市融資。對在「新三板」基礎層、創新層掛牌的企業,給予一次性前期費用補助10萬元,實現首次股權融資的再給予融資額1%且不超過50萬元的補助。對在河北股權交易所主板掛牌的高新技術企業、 科技 型中小企業或脫貧縣注冊的製造業企業,給予一次性前期費用補助5萬元。
4.加大股權投資基金獎勵。鼓勵各類投資基金採用股權方式投資省內企業,對投資規模達到3000萬元、期限滿兩年(含)以上的,按不超過其實際投資額1%的比例給予一次性獎勵(扣除政府引導基金),獎勵金額最高不超過2000萬元。
5.推動 科技 保險補償。支持保險機構為 科技 企業提供風險保障,鼓勵開展 科技 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在我省設立 科技 保險服務試點。鼓勵保險機構在我省廣泛投放關鍵研發設備保險、產品質量保證保險、關鍵研發人員團體意外傷害保險等 科技 保險險種,豐富 科技 保險產品種類。優化我省 科技 企業保險服務相關政策,分險種提出補償措施。
(二)完善投融資體系,服務產業高質量發展。
以河北主導產業為重點支持方向,構建從天使基金支持項目落地、銀行信貸支持 科技 創新創業、風險投資支持高速成長到資本市場助力壯大騰飛的 科技 金融服務體系。到2023年,河北省新增 科技 引導基金子基金3-6支,全省 科技 企業獲得銀行、金融機構直接投融資超過10萬次。
1. 探索 建立早期研發項目概念驗證種子基金。依託省內外知名高校院所,建設概念驗證中心, 探索 設立河北省概念驗證種子基金,篩選支持一批具有引領性、顛覆性、高商業價值潛力的早期原發創意項目,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持,填補早期研發資金缺口,打開高校院所基礎研究成果走向市場的關鍵通道。
對概念驗證種子基金支持的項目,項目成熟後,定向推送給天使投資引導子基金,將概念驗證種子基金的股權以市場化的方式,轉讓給天使投資引導子基金,形成科研項目全鏈條閉環支持。
2.引導設立天使投資子基金。鼓勵 科技 投資引導基金與多方共建天使投資子基金,對投資我省天使期、早中期 科技 型企業的收益部分,向天使基金管理機構和其他 社會 出資人進行讓利。對投資在河北省境內的天使期企業產生的收益中歸屬於 科技 投資引導基金部分的40%進行讓利。對投資在河北省境內的早中期 科技 企業產生的收益中歸屬於 科技 投資引導基金部分的30%進行讓利。
對天使投資子基金投資成長性好的 科技 企業,分行業、分領域推送 科技 投資基金,將天使投資子基金的股權以市場化的方式,轉讓給 科技 投資引導基金,形成 科技 引導基金全程跟蹤支持。
3.合作共建 科技 投資子基金。發揮 科技 投資引導基金作用,圍繞我省12個主導產業和107個縣域特色產業,積極推進與地方政府、高新區管委會合作共建子基金,以地方特色產業為主要投資方向,廣泛吸收上市龍頭企業、鏈主企業、頭部投資機構的 社會 資本,形成資金合力。圍繞產業鏈上下游配套,發現一批、投資一批、落戶一批 科技 屬性強、成長性好的優質企業,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
在 科技 投資引導基金投資的企業中,篩選組織架構清晰、盈利能力強、財務狀況良好、具備一定科創屬性的企業,開展上市培育專項輔導,組織專家、證券公司、第三方中介機構進行精準對接,爭取資本市場助力。
4. 探索 「投貸聯動」機制。與銀行金融機構洽談合作共建子基金事宜,並由銀行金融機構旗下的基金管理公司作為子基金管理機構,發揮銀行內部風險防控、信用體系一致的優勢,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的前提下, 探索 先投後貸聯動機制,對子基金管理機構投資認定的 科技 企業納入所在行優質客戶名單,獲得銀行一定授信額度,快速獲得無抵押貸款。
5.創新 科技 信貸產品。鼓勵金融機構結合 科技 企業特點,運用增信工具,創新 科技 貸、科創貸、知識產權質押貸等信用類金融產品,支持企業 科技 創新。支持金融機構、供應鏈核心企業和融資擔保機構等開展合作,形成產業鏈優化提升聯動機制,開發供應鏈金融產品,提升供應鏈融資效能。
6.利用評估評價推動落實「企業創新積分制」。省產業技術研究院組織對企業的科研項目產業化交付物和關鍵技術成熟程度進行定量評價,准確表徵項目的技術先進性、技術成熟度和市場價值等,將項目評估評價情況推送銀行、金融機構,優化「企業創新積分制」指標體系,開發「 科技 企業創新積分貸」專屬產品,精準支持創新能力突出的 科技 企業,形成支持積分企業的專屬政策、專項信貸、專業服務體系。
(三)開展專題活動,營造 科技 金融融合良好氛圍。
打造 科技 金融系列品牌活動,推動河北省 科技 企業與省內外金融機構對接,與各有關商業銀行開展 科技 金融深度合作,通過創新金融產品、建立綠色通道、實施優惠利率、配置信貸規模等,解決 科技 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到2023年,向銀行、金融機構、創投引導基金推送評估評價的優質 科技 項目和成果1000項以上,全省新增 科技 企業貸款累計超過2000億元。全省 科技 企業、銀行、金融機構融合發展氛圍日益濃厚。
1.舉辦「政銀聯動助力 科技 園區」專題活動。深化與建設銀行河北省分行合作,充分發揮地方 科技 主管部門和建設銀行分支行各自在 科技 創新、金融服務方面優勢,聯動組成工作小組,為32家省級以上高新區和京南 科技 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開展科研攻關、成果轉化和重點項目建設提供一站式服務。省 科技 廳與省建行聯合啟動專題活動,各地 科技 管理部門與建行分支行結對服務,建立綠色通道,對 科技 企業優先受理、優先放行、應批盡批。 科技 園區內重點項目採取一事一議方式,定製「債權+股權」的一體化融資方案,對於緊急需求隨時開展上門服務,開綠燈、保時效。對2022年在建省重點項目、 科技 企業執行差別化優惠利率,優先配置信貸規模。對受疫情影響的 科技 企業提供貸款延期服務,不盲目抽貸、斷貸、壓貸。通過政銀聯動專題活動,省建行安排400億元信貸規模賦能 科技 園區創新發展。
2.實施 科技 金融服務「十百千萬」專項行動。加強與工商銀行河北省分行聯動,與省工行聯合開展我省 科技 金融服務「十百千萬」專項行動,遴選推薦10家 科技 領軍企業、100項重大 科技 成果、1000家高新技術企業、10000家 科技 型中小企業納入重點支持范圍。一是遴選重點支持對象納入工商銀行新動能客戶名單。利用火炬中心、工商銀行合作建立的「企業創新積分制」等工具和專屬信貸產品,為新動能客戶提供定製化融資產品和各類增值服務,精準支持 科技 企業融資。二是建立重大 科技 成果轉化項目與金融服務精準對接機制。省 科技 廳向工商銀行河北省分行推薦重大 科技 成果轉化項目,符合條件的可納入工商銀行重大 科技 創新項目專項金融服務。三是以「金融服務+」為核心,為新動能客戶提供差異化服務產品和配套資源,完善 科技 政策辦理、 科技 企業輔導、資源整合對接等服務。四是支持石家莊高新區作為 科技 部火炬中心 科技 金融創新服務「十百千萬」專項行動試點地區,加快培育創建 科技 金融創新服務中心,加強資源配置,加大創新力度,加快落地實施。
3.推進「一體兩翼」提升行動。推進與中國銀行河北省分行的合作。落實 科技 部火炬中心、中國銀行 科技 金融「一體兩翼」助力企業創新能力提升行動,與省中行合作打造「四重四新」合作框架,圍繞重點客戶、重點區域、重點園區、重點產業,創新服務機構、創新評價體系、創新特色產品、創新數字平台,以企業金融需求為導向, 探索 政銀合作新機制新模式。一是助力 科技 企業「出海」。徵集有「出海」需求的 科技 企業向省中行推送,發揮中國銀行全球化優勢,為企業提供海外項目融資、跨境結算、跨境 科技 項目等全方位金融支持。二是支持 科技 企業精準融資。利用中國銀行「中銀創新積分貸」,篩選推薦我省創新能力突出的 科技 企業,積極爭取積分制 科技 企業的專屬政策、專項信貸、專業服務體系。三是支持 科技 創新創業。優選推薦國家級 科技 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新型研發機構等平台與中國銀行分支機構建立常態化對接服務機制,精準發現成長潛力大、創新能力強的 科技 初創企業,為企業優先提供股權投資、普惠貸款、項目融資、設備租賃、個人金融等綜合服務。
4.打造「冀創會」系列活動品牌。將河北 科技 創新與投資大會(簡稱「冀創會」)打造成我省展示 科技 力量、推動 科技 與資本融合發展的舞台和窗口,深入開展 科技 企業與全國知名創投機構深度對接,推動域外創新團隊和科創企業落地河北,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 科技 金融服務品牌。一是舉辦投融資洽談會、高新區 科技 招商對接等活動,邀請國內知名創投基金代表參會,遴選優質企業進行融資路演。二是舉辦第二屆河北 科技 創新與投資大會暨第六屆京津冀創業投資高峰論壇,邀請國內知名專家學者作為特邀嘉賓,全國知名創投機構和 科技 領軍企業共同參與。三是持續舉行「全球百佳技術轉移案例重點推介及優秀國際創新創業項目路演」「創新需求揭榜掛帥」等活動。
(四)多部門協同,完善 科技 金融聯動機制。
強化省直各有關部門協調聯動,按照各自職能,促進「 科技 」+「金融」雙輪驅動,通過省、市、縣三級協同,推進各項 科技 政策、金融產品快速落地見效。省 科技 廳主動對接金融機構,全力構建內外協調、上下聯動的工作機制。與省直有關部門、地方政府、金融機構等廣泛合作,共建 科技 信息共享、 科技 金融培訓、科創上市輔導、 科技 資源對接等長效工作機制。到2023年,覆蓋 科技 創新鏈條的金融服務體系更加完善。
1.合力推動 科技 企業上市培育。篩選優質科創企業,建立 科技 企業上市培育庫,發揮「上海證券交易所資本市場服務河北基地」作用,開展上市培訓和路演,指導企業完善內部管理制度、梳理企業財稅體系、制定上市培育方案等。聯合省直有關部門組織權威專家對進入上市輔導期的企業進行對接幫扶,建立審前咨詢機制,幫助解決難點問題。
2.完善跨行業、跨領域、跨層級的信息共享長效機制。支持銀行、金融機構依託全國融資信用服務平台省級節點,共享我省 科技 企業、重點研發平台、 科技 計劃項目等信息,對銀行、金融機構開放 科技 企業數據埠,推動商業銀行加快信貸融資模式創新、信用服務產品創新,支持各銀行深入分析 科技 企業,對未開戶或開戶未開展貸款業務的企業進行精準服務,大幅度提高 科技 企業首貸率、獲貸率、信用貸款率,降低貸款利率,合理控制不良貸款率。
3.建立「 科技 金融特派員」制度。立足 科技 企業融資需求,協同高校院所、銀行等服務機構,遴選 科技 金融服務人員,培養建立懂 科技 、悉金融、熟政策的專業化、高素質 科技 金融特派員隊伍,形成 科技 金融聯動服務。 科技 金融特派員深入一線及時跟蹤了解 科技 企業需求,開展 科技 金融政策宣講、業務輔導培訓、投融資對接等服務,為企業融資發展提供個性化解決方案。
4.聯合開展 科技 企業金融培訓。省 科技 廳、省金融局在 科技 創新、高新技術企業、 科技 型中小企業、重點產業鏈保障等方面,摸排有關項目和企業具體融資需求,持續開展 科技 企業金融培訓服務,組織線上線下形式多樣的融資對接活動。
三、《工作方案》出台意義
深化 科技 金融雙向融合發展,是我省加快建設創新型河北、加快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加快打造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手段,《工作計劃》明確了通過省、市、縣三級多部門協調聯動,促進「 科技 」+「金融」雙輪驅動,推進各項 科技 政策、金融產品快速落地見效。《工作計劃》聚焦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科技 成果轉化、 科技 型和創新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等重點領域,充分發揮財政 科技 資金引導作用,強化政策支持,推動金融機構服務 科技 創新,構建多層次資本市場、多樣化融資渠道、多元化金融產品、多系列宣介活動的 科技 金融服務體系,不斷優化 科技 創新生態,激發市場活力和發展內生動力。全省 科技 企業、銀行、金融機構融合發展氛圍日益濃厚,覆蓋 科技 創新鏈條的金融服務體系更加完善,對促進資本市場更好服務於河北實體經濟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