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金融科技的發展是什麼
『壹』 未來金融科技有哪些發展路徑
原標題:2019年中國金融科技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5G技術帶來新沖擊和新機遇
我國金融科技發展水平保持領先地位
在由中關村互聯網金融研究院、中國互聯網金融三十人論壇、國培機構聯合主辦的第三屆金融科技與金融安全峰會上,中關村互聯網金融研究院發布了《2019中國金融科技競爭力100強榜單》。
課題組認為,人工智慧、物聯網、雲計算、下一代互聯網技術等新技術正以其獨有的滲透性、沖擊性、倍增性和創新性推動金融行業發展到一個全新階段。我國金融科技發展水平保持領先地位,金融科技市場表現活躍,行業融資規模快速增長;優秀金融科技公司數量、金融科技融資額位於世界前列;技術創新取得了巨大進步。在地區發展態勢方面,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已成為金融科技發展領先城市。
我國金融科技進入第四階段 開啟「金融+科技」的深層次融合
目前,我國金融科技進入第四階段,金融機構利用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和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將業務進行革新和分解,提供更加精準高效的金融服務。新一代信息技術正在形成融合生態,持續推動金融科技發展。銀行、保險等傳統金融機構依靠新技術實現自身轉型發展。科技對於金融的促進不再局限於渠道等淺層次方面,而是開啟了「金融+科技」的深層次融合。
2018年中國金融科技市場規模已突破百億
金融科技具有跨市場跨行業特性,目標市場不僅包括金融、證券、保險等行業,也涉及到實體產業。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金融行業創新趨勢與企業發展戰略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測算2018年中國金融科技市場規模超過115萬億元,其中:智能投顧、在線交易平台市場規模超過51萬億元;互聯網消費金融、智能風控市場規模超過3萬億元;互聯網證券/保險、量化交易工具等市場規模超過60萬億元;金融雲服務、大數據徵信市場規模超過1萬億元。
到2020年,中國金融科技市場規模超過157萬億元,其中:智能投顧、在線交易平台市場規模超過65萬億元;互聯網消費金融、智能風控市場規模超過10萬億元;互聯網證券/保險、量化交易工具等市場規模超過80萬億元;金融雲服務、大數據徵信市場規模超過2萬億元。
2018-2020年中國金融科技細分市場規模統計情況及預測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中國金融科技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課題組認為,金融科技已經成為信息化時代背景下各國金融競爭和金融資源布局的新興領域。展望未來,金融科技行業發展將呈現6大發展趨勢:
1、5G將為金融科技產業帶來新沖擊和新機遇;
2、全球金融中心的競爭焦點將在金融科技;
3、組織架構調整成為新趨勢,金融科技子公司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4、高校將加速金融科技學科建設和課程重構,加強金融科技人才培養;
5、技術將進一步推進科技和金融的深度融合,金融科技企業技術賦能屬性增強;
6、金融安全逐步成為金融科技發展焦點,「監管沙盒」將加速落地實施。
『貳』 金融科技推動金融業數字化轉型
多位監管部門人士和專家10月21日在2020金融街論壇年會上表示,金融 科技 的發展和大數據的運用推動了整個金融業向數字化方向轉型,也加大了風險防控難度,需從多方面加以應對。此外,還需加強監管 科技 應用,用 科技 手段來監管 科技 。
大數據是金融服務的基礎
從金融和 科技 的關系看,浙江大學校長吳朝暉表示, 科技 正從外在的輔助支撐變沒薯成內在的改造力量,已經成為金融發展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等顛覆性 科技 在金融中的創新應用,正在深刻地影響著金融服務供給的方式。
「市場一般將金融 科技 概括為『ABCDE』:A是指人工智慧,B是指大數據,C是指雲計算、雲存儲,D是指分布式記賬、區塊鏈,E是電子商務。」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表示,在「ABCDE」中,大數據最為重要。它是所有 科技 的支點,也是金融服務的基礎。人工智慧、雲存儲、分布式記賬和電子商務都離不開大數據。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常務理事會副主席、中國銀監會原副主席蔡鄂生表示,金融智能化是金融 科技 創新發展的必然趨勢,以人工智慧為核心的金融智能化代表了更高的生產效率和更廣的生產要素內涵,是金融 科技 發展的高級形態和必然方向。目前,圍繞人工智慧,我國已經將一批金融 科技 產品投入試點,相信將來我國可以在金融智能化的頂端占據一席之地。
數據安全保護刻不容緩
易綱認為,金融 科技 發展和大數據運用推動了整個金融業向數字化方向轉型,同時也造成了商業李察衫秘密、個人隱私保護和數據鴻溝等問題。
在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范一飛看來,金融與 科技 的深度融合在創新金融產品、再造業務流程、提升服務質效的同時,也改變了金融運行機理,加大了風險防控難度,金融創新發展面臨新形勢與新挑戰。比如,數據安全保護刻不容緩。越來越多的哪腔數據傳輸從內部專網轉向互聯網,大量敏感信息直接暴露在開放網路環境下。同時,部分消費者和金融機構數據保護意識相對不足,對數據泄露環節和危害認識不到位,而不法分子竊取數據的手段卻不斷翻新,從面對面誘騙到遠程網路攻擊,從木馬病毒到「簡訊嗅探」,個人隱私泄露等安全事件頻頻發生,甚至危及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業務交叉風險也不容忽視。范一飛稱,金融 科技 背景下,金融混業經營更加普遍,多種業務交叉融合,導致風險交織復雜、難以識別、外溢加劇。從隱蔽性來看,一些金融 科技 創新產品通過粉飾包裝,增加了金融監管界定和識別的難度,使風險隱蔽性增加。業務交叉風險對金融機構風險管理、穩健經營提出了更高要求,給金融管理部門穿透式監管、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帶來了嚴峻挑戰。
提高監管 科技 水平
易綱認為,針對商業秘密、個人隱私保護和數據鴻溝等問題,應從多方面應對。一是建立清晰的法律框架,營造公平競爭的環境。該透明的一定要透明,該保護的一定要保護,嚴防隱私和商業秘密被濫用。二是完善金融監管體系。三是加強國際合作。四是要保留傳統的、有效的金融交易渠道和服務方式。
范一飛表示,要固本強基,發揮數據要素倍增作用。比如,優化數據治理。建立健全數據治理機制,加強數據標准、數據模型、資產目錄建設和管理,理清數據權屬關系,做好數據所有權、使用權、管理權和收益權的科學界定,打造金融數據「通用語言」,切實提升數據質量和管理水平。同時,強化數據保護。遵循「用戶授權、最小夠用、專事專用、全程防護」原則,充分評估潛在風險,加強數據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綜合國家安全、公眾權益、個人隱私和企業合法利益等因素做好數據分類分級,實現數據的精細化管理與差異化防護,把好安全關口,嚴防數據泄露、篡改和濫用。
蔡鄂生表示,金融 科技 發展給監管帶來挑戰,金融 科技 正在重構金融監管與金融業務之間的邏輯,使得很多新興業態游離於傳統的金融監管體系外。監管者缺乏充分技術手段對金融 科技 進行動態監測、實時追蹤和及時預警,從而可能出現監管缺失,產生眾多問題。強化 科技 監管的應用實踐是一個全球性的重要課題, 科技 發展使傳統的監管方式已經無法實現穿透性監管,不過基於 科技 的金融監管方式正在日漸發展成熟,用 科技 手段來監管 科技 ,有助於加快發展金融 科技 。
本文源自中國證券報
『叄』 人工智慧賦能金融科技:技術驅動及未來機遇
數字化轉型和新興技術顛覆大潮正在不斷地重塑各行各業。高速發展的金融科技在人工智慧的「加持」下,展現出更多關於未來的想像。「新基建」浪潮加速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等信息技術,在金融科技領域的融合應用,為行業轉型升級持續賦能。
金融科技生態關鍵技術ABCD,包括人工智慧(A)、區塊鏈技術(B)、雲計算(C)、大數據等(D)。ABCD技術逐漸成為金融行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因素,逐漸形成融合生態,推動金融科技發展進入新階段。
金融科技產業生態逐漸形成
金融與科技之間的關系是「互相賦能」。科技企業以強大的技術驅動力賦能金融服務,通過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為金融市場、金融機構或金融服務,提供新的業務、模式、應用、流程或產品服務,科技驅動加速重構整個金融行業的生態。隨著新技術與實際場景的不斷融合以及創新應用,新技術在金融科技的邊界不斷突破,創新性的服務模式及業態不斷涌現,且在實際的應用場景中逐漸落地並迭代優化。
一個新的金融科技時代,正在加速到來。
加速金融科技業務模式重構
人工智慧時代已然到來,技術驅動下,金融科技的邊界不斷被突破,為金融服務帶來更多可能。金融新基建的「新」,一方面是新技術應用對於傳統金融市場硬體設施的優化,另一方面是如何革現有的制度、原則和法規以適應新型金融服務的需求。而後者是 基於技術創新及用戶體驗雙向驅動不斷生成並逐漸完善的生態圈模式。 以銀行為例,銀行通過開放API與創新科技公司合作,提升自身技術創新能力和效率,利用人工智慧、物聯網等領先科技,降低銀行運營成本、擴大數據積累、提升客戶體驗,以科技為驅動解決客戶痛點。
場景為王 金融科技服務的更多可能
金融不單是一個場所而是一種服務,將會碎片化地融入我們的生活場景中。 金融科技的強大賦能,以科技力量為驅動,以場景化、智能化的用戶體驗,為金融服務的場景提供更多的想像空間。 金融與科技的融合,通過線數字化營銷活動,幫助銀行、保險、互金的用戶創造服務場景,打通線上營銷渠道,這其實是場景化的金融需求。以開放銀行為例,銀行通過API開放賦能給更多金融科技服務提供商,一方面是幫助更多的互聯網產品提升價值,另一方面則是切入更多場景化應用,在數字化金融、產品服務創新和營銷運營等核心業務能力上實現深度連接。
人工智慧等在金融科技的場景應用,主要表現在反欺詐領域以及獲客拓展場景的運用等。科技的創新應用以及疫情的推動,加速金融機構業務線上化轉型,隨著跨行業的數據海量增加,基於線上業務的服務能力是否跟得上客戶的需求變化,目前的線上業務渠道是否經得起承擔主營市場拓展的責任考驗,這些也需要金融科技和智能風控的支撐。
業務反欺詐是AI+金融科技的下一個藍海
由於建立在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技術的基礎之上,金融科技兼具金融和科技的雙重屬性,由此也形成了二者交織混合的風險特性。金融科技的開放性、互聯互通性、科技含量更高的特徵,使得金融風險更加隱蔽。人工智慧下的金融科技的業務風控管理已經不能單純依靠傳統風控機制,場景化、智能化的業務場景,更需要用技術與監管相結合來重塑。
Garter《在線反欺詐市場指南》指出:到2023年,第三方欺詐檢測服務應用覆蓋將超過75%,相比當前25%的覆蓋程度有較大提升空間。智能風控在金融機構的覆蓋范圍有較大提升空間。
人人雲圖賦能金融科技業務安全的應用實踐
基於金融行業數據多且隱私性要求極高,人人雲圖結合金融業務線下業務線上化,著重加強了移動端安全防護體系的建設,在保護用戶隱私前提下,構建以用戶行為數據及業務數據為基礎的自進化智能化防護體系,賦能機構移動安全防護,助力金融機構更敏捷、智能和自適應地處理安全危機,形成新的安全防護閉環。
金融科技的快速融合發展,要求科技企業為金融風控提供更加「模塊化」的在線業務全流程的風險評估服務。 人人雲圖打破傳統的以數據為核心平台模式,採用高技術、高穩定、高性能的模塊化設計,靈活易用,不僅符合金融行業數據合規要求,還具備高穩定性、高兼容性特徵。靈活的策略交互組件,助力金融機構根據欺詐行為快速調整風控策略,快速應對風險,保障業務的穩定運營。
未來已來
技術及用戶體驗「雙輪驅動」,基於人工智慧的金融科技變革正在迅速到來,且只會加速到來。
人人雲圖
人人雲圖2017年6月由資深數據科學家和安全專家共同創立,致力於互聯網業務風控合規的數據技術服務,打擊黑產上下游。通過聚焦銀行、證券、O2O、航旅、電商等行業業務場景,為用戶提供基於行為的用戶畫像,幫助鑒別用戶質量、及時調整運營策略,助力業務健康、持續增長。
『肆』 什麼是金融科技金融科技的未來又有著怎樣的發展趨勢
金融科技就是金融和科技的結合,提供金融產品和服務,金融科技的未來將會影響新興的金融服務以及金融業務,能夠給金融行業開拓更多的市場和新型的模式。
金融科技就是利用高科技的手段來發展和開展金融業務和金融服務它在未來將會成為金融行業的標桿和風向,發展將會越來越全面,越來越普及。
『伍』 你認為金融科技未來將會如何發展
科技一直都在不斷地進步,所以我們這個時候也應該關注有關信息,而且未來金融科技應該也會有很大的發展前景,並且我們的生活也能夠得到翻天覆地的變化。科技能夠讓我們的生活發生改變,並且也能夠提高大家的生活質量。
總結
我們每個人的想法都是不一樣的,但是科技的確能夠改變我們的生活。而且平時在生活中,我們也一定要做好相關的。如果你不知道科技發展會怎樣改變我們的生活,那麼我們也可以去看一下科技展覽館,你也會有更加清晰的認知。
『陸』 金融科技發展的三個階段是如何劃分的標志性事件是什麼有何特點
金融科技發展的三個階段是從科技推動金融變革的角度來劃分的標志性事件,特點如下:
業界把金融科技的發展劃分為三個階段:
在這個階段,大量原有的金融業務通過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技術來改變傳統的金融信息採集來源、風險定價模型、投資決策過程、信用中介角色等,不僅實現提質增效,更激發出新的金融行為,例如大數據徵信、智能投顧、非現場監管等。
『柒』 解讀《關於推動金融服務科技創新發展的工作方案》
近日,為充分發揮財政 科技 資金引導作用,強化政策支持,推動金融機構服務 科技 創新,河北省 科技 廳印發了《關於推動金融服務 科技 創新發展的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著重通過強化 科技 資金引導作用,加大 科技 金融政策宣傳和落地實施,優化金融支持創新服務體系,謀劃開展系列專題活動,吸引各類 社會 資本服務 科技 創新,形成 科技 、產業、金融互動新格局。
科技 金融是 科技 與金融結合的產物,為創新驅動實踐發展和相關理論提供了有力支撐。《工作方案》旨在引導更多金融資本投向 科技 創新,促進 科技 、產業、金融融合發展,通過完善 科技 金融服務體系,不斷創新 科技 金融產品和工具,持續改善 科技 金融服務環境。
一、《工作方案》制定的背景
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創新型省份和 科技 強省,是《河北省 科技 創新「十四五」規劃》的 重要內容,「創新驅動, 科技 強省」是明確的目標,而 科技 與金融的結合,既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也是因應 建設創新型省份和 科技 強省 的一個嶄新命題。
近年來,河北省的 科技 金融在政府的強有力支持和對創新的重視下快速發展,其作為金融體系創新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引領我省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建設創新型省份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我省積極完善 科技 企業融資環境,深化 科技 金融融合,加強金融、企業對接,深入推進 科技 型企業高質量發展,全省 科技 企業融資環境明顯改善,中小企業貸款額明顯增加。
盡管 科技 型中小企業融資環境較以往有了改善,但仍存在融資困難。首先, 科技 企業尤其是初創期, 科技 企業和 科技 創業企業資產規模普遍較小、經營體制不健全、盈利能力波動較大,面臨著產品研發失敗的技術風險和新產品接受程度低的市場風險;同時又缺乏土地、廠房、設備等硬資產作抵押,銀行傳統的信貸模式難以滿足 科技 企業的信貸需求。其次,由於 科技 小企業融資量小面廣,特別是貸款利率定價無法完全覆蓋風險損失,導致銀行缺乏為 科技 型中小企業服務的動力。第三,由於銀行的差異化程度不高,專門為小企業服務的中小銀行機構數量有限,導致對 科技 小企業融資服務供應不足。第四,缺少針對 科技 型中小企業的金融產品,銀行過分強調企業抵押資產和擔保。第五,對 科技 企業的風險投資、私募股權投資都傾向於投資上市前項目。由於我國目前並購市場並不發達,多層次資本市場仍不完善,風險投資、私募股權投資退出渠道往往限於企業上市後在二級市場轉讓股權。一般來說, 科技 企業從研發到上市基本都在8年以上,而目前多數VC、PE基金年限大多在6年左右。因此,VC、PE都傾向於投資上市前項目,而相對不太願意投資早中期項目。
針對上述 科技 企業經營體制不健全、缺乏抵押資產,以及金融機構服務 科技 企業動力不足和金融產品創新不足的問題,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和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精神,河北省 科技 廳出台了《工作方案》,旨在著重通過政策引導推動金融機構完善 科技 金融服務體系,不斷創新 科技 金融產品和工具,持續改善 科技 金融服務環境。
二、《工作方案》主要內容
《工作方案》明確了四方面重點任務。
(一)強化政策激勵,支持企業 科技 創新。
河北省 科技 廳把2022年確定為「河北 科技 政策落實年」,充分發揮 科技 金融政策的引導帶動作用,廣泛開展政策宣傳,推動政策落實落地,通過企業創新積分、貸款風險補償、股權投資獎勵等措施,打好「增信、分險、獎勵」政策組合拳,支持企業科研攻關和成果轉化,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
1.落實貸款風險補償和保費補貼。鼓勵銀行、金融機構加大 科技 企業支持力度,對合作銀行向符合條件企業發放的貸款,按照有關規定給予獎勵和風險補償。鼓勵我省裝備製造企業自主創新,對納入《河北省重點領域首台(套)重大技術裝備產品公告目錄》的產品,投保經銀保監會備案的首台(套)重大技術裝備綜合保險,按不高於3%的費率上限及實際投保年度保費的80%給予投保企業補貼。
2.實施定向貸款貼息。對成立時間不超過10年、獲得過私募投資尚未上市且估值5億美元以上的「獨角獸」「潛在獨角獸」企業,按其新增中長期貸款合同簽訂日LPR的30%給予一年期貼息,每年最高不超過3000萬元。
3.鼓勵 科技 企業上市融資。對在「新三板」基礎層、創新層掛牌的企業,給予一次性前期費用補助10萬元,實現首次股權融資的再給予融資額1%且不超過50萬元的補助。對在河北股權交易所主板掛牌的高新技術企業、 科技 型中小企業或脫貧縣注冊的製造業企業,給予一次性前期費用補助5萬元。
4.加大股權投資基金獎勵。鼓勵各類投資基金採用股權方式投資省內企業,對投資規模達到3000萬元、期限滿兩年(含)以上的,按不超過其實際投資額1%的比例給予一次性獎勵(扣除政府引導基金),獎勵金額最高不超過2000萬元。
5.推動 科技 保險補償。支持保險機構為 科技 企業提供風險保障,鼓勵開展 科技 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在我省設立 科技 保險服務試點。鼓勵保險機構在我省廣泛投放關鍵研發設備保險、產品質量保證保險、關鍵研發人員團體意外傷害保險等 科技 保險險種,豐富 科技 保險產品種類。優化我省 科技 企業保險服務相關政策,分險種提出補償措施。
(二)完善投融資體系,服務產業高質量發展。
以河北主導產業為重點支持方向,構建從天使基金支持項目落地、銀行信貸支持 科技 創新創業、風險投資支持高速成長到資本市場助力壯大騰飛的 科技 金融服務體系。到2023年,河北省新增 科技 引導基金子基金3-6支,全省 科技 企業獲得銀行、金融機構直接投融資超過10萬次。
1. 探索 建立早期研發項目概念驗證種子基金。依託省內外知名高校院所,建設概念驗證中心, 探索 設立河北省概念驗證種子基金,篩選支持一批具有引領性、顛覆性、高商業價值潛力的早期原發創意項目,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持,填補早期研發資金缺口,打開高校院所基礎研究成果走向市場的關鍵通道。
對概念驗證種子基金支持的項目,項目成熟後,定向推送給天使投資引導子基金,將概念驗證種子基金的股權以市場化的方式,轉讓給天使投資引導子基金,形成科研項目全鏈條閉環支持。
2.引導設立天使投資子基金。鼓勵 科技 投資引導基金與多方共建天使投資子基金,對投資我省天使期、早中期 科技 型企業的收益部分,向天使基金管理機構和其他 社會 出資人進行讓利。對投資在河北省境內的天使期企業產生的收益中歸屬於 科技 投資引導基金部分的40%進行讓利。對投資在河北省境內的早中期 科技 企業產生的收益中歸屬於 科技 投資引導基金部分的30%進行讓利。
對天使投資子基金投資成長性好的 科技 企業,分行業、分領域推送 科技 投資基金,將天使投資子基金的股權以市場化的方式,轉讓給 科技 投資引導基金,形成 科技 引導基金全程跟蹤支持。
3.合作共建 科技 投資子基金。發揮 科技 投資引導基金作用,圍繞我省12個主導產業和107個縣域特色產業,積極推進與地方政府、高新區管委會合作共建子基金,以地方特色產業為主要投資方向,廣泛吸收上市龍頭企業、鏈主企業、頭部投資機構的 社會 資本,形成資金合力。圍繞產業鏈上下游配套,發現一批、投資一批、落戶一批 科技 屬性強、成長性好的優質企業,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
在 科技 投資引導基金投資的企業中,篩選組織架構清晰、盈利能力強、財務狀況良好、具備一定科創屬性的企業,開展上市培育專項輔導,組織專家、證券公司、第三方中介機構進行精準對接,爭取資本市場助力。
4. 探索 「投貸聯動」機制。與銀行金融機構洽談合作共建子基金事宜,並由銀行金融機構旗下的基金管理公司作為子基金管理機構,發揮銀行內部風險防控、信用體系一致的優勢,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的前提下, 探索 先投後貸聯動機制,對子基金管理機構投資認定的 科技 企業納入所在行優質客戶名單,獲得銀行一定授信額度,快速獲得無抵押貸款。
5.創新 科技 信貸產品。鼓勵金融機構結合 科技 企業特點,運用增信工具,創新 科技 貸、科創貸、知識產權質押貸等信用類金融產品,支持企業 科技 創新。支持金融機構、供應鏈核心企業和融資擔保機構等開展合作,形成產業鏈優化提升聯動機制,開發供應鏈金融產品,提升供應鏈融資效能。
6.利用評估評價推動落實「企業創新積分制」。省產業技術研究院組織對企業的科研項目產業化交付物和關鍵技術成熟程度進行定量評價,准確表徵項目的技術先進性、技術成熟度和市場價值等,將項目評估評價情況推送銀行、金融機構,優化「企業創新積分制」指標體系,開發「 科技 企業創新積分貸」專屬產品,精準支持創新能力突出的 科技 企業,形成支持積分企業的專屬政策、專項信貸、專業服務體系。
(三)開展專題活動,營造 科技 金融融合良好氛圍。
打造 科技 金融系列品牌活動,推動河北省 科技 企業與省內外金融機構對接,與各有關商業銀行開展 科技 金融深度合作,通過創新金融產品、建立綠色通道、實施優惠利率、配置信貸規模等,解決 科技 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到2023年,向銀行、金融機構、創投引導基金推送評估評價的優質 科技 項目和成果1000項以上,全省新增 科技 企業貸款累計超過2000億元。全省 科技 企業、銀行、金融機構融合發展氛圍日益濃厚。
1.舉辦「政銀聯動助力 科技 園區」專題活動。深化與建設銀行河北省分行合作,充分發揮地方 科技 主管部門和建設銀行分支行各自在 科技 創新、金融服務方面優勢,聯動組成工作小組,為32家省級以上高新區和京南 科技 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開展科研攻關、成果轉化和重點項目建設提供一站式服務。省 科技 廳與省建行聯合啟動專題活動,各地 科技 管理部門與建行分支行結對服務,建立綠色通道,對 科技 企業優先受理、優先放行、應批盡批。 科技 園區內重點項目採取一事一議方式,定製「債權+股權」的一體化融資方案,對於緊急需求隨時開展上門服務,開綠燈、保時效。對2022年在建省重點項目、 科技 企業執行差別化優惠利率,優先配置信貸規模。對受疫情影響的 科技 企業提供貸款延期服務,不盲目抽貸、斷貸、壓貸。通過政銀聯動專題活動,省建行安排400億元信貸規模賦能 科技 園區創新發展。
2.實施 科技 金融服務「十百千萬」專項行動。加強與工商銀行河北省分行聯動,與省工行聯合開展我省 科技 金融服務「十百千萬」專項行動,遴選推薦10家 科技 領軍企業、100項重大 科技 成果、1000家高新技術企業、10000家 科技 型中小企業納入重點支持范圍。一是遴選重點支持對象納入工商銀行新動能客戶名單。利用火炬中心、工商銀行合作建立的「企業創新積分制」等工具和專屬信貸產品,為新動能客戶提供定製化融資產品和各類增值服務,精準支持 科技 企業融資。二是建立重大 科技 成果轉化項目與金融服務精準對接機制。省 科技 廳向工商銀行河北省分行推薦重大 科技 成果轉化項目,符合條件的可納入工商銀行重大 科技 創新項目專項金融服務。三是以「金融服務+」為核心,為新動能客戶提供差異化服務產品和配套資源,完善 科技 政策辦理、 科技 企業輔導、資源整合對接等服務。四是支持石家莊高新區作為 科技 部火炬中心 科技 金融創新服務「十百千萬」專項行動試點地區,加快培育創建 科技 金融創新服務中心,加強資源配置,加大創新力度,加快落地實施。
3.推進「一體兩翼」提升行動。推進與中國銀行河北省分行的合作。落實 科技 部火炬中心、中國銀行 科技 金融「一體兩翼」助力企業創新能力提升行動,與省中行合作打造「四重四新」合作框架,圍繞重點客戶、重點區域、重點園區、重點產業,創新服務機構、創新評價體系、創新特色產品、創新數字平台,以企業金融需求為導向, 探索 政銀合作新機制新模式。一是助力 科技 企業「出海」。徵集有「出海」需求的 科技 企業向省中行推送,發揮中國銀行全球化優勢,為企業提供海外項目融資、跨境結算、跨境 科技 項目等全方位金融支持。二是支持 科技 企業精準融資。利用中國銀行「中銀創新積分貸」,篩選推薦我省創新能力突出的 科技 企業,積極爭取積分制 科技 企業的專屬政策、專項信貸、專業服務體系。三是支持 科技 創新創業。優選推薦國家級 科技 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新型研發機構等平台與中國銀行分支機構建立常態化對接服務機制,精準發現成長潛力大、創新能力強的 科技 初創企業,為企業優先提供股權投資、普惠貸款、項目融資、設備租賃、個人金融等綜合服務。
4.打造「冀創會」系列活動品牌。將河北 科技 創新與投資大會(簡稱「冀創會」)打造成我省展示 科技 力量、推動 科技 與資本融合發展的舞台和窗口,深入開展 科技 企業與全國知名創投機構深度對接,推動域外創新團隊和科創企業落地河北,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 科技 金融服務品牌。一是舉辦投融資洽談會、高新區 科技 招商對接等活動,邀請國內知名創投基金代表參會,遴選優質企業進行融資路演。二是舉辦第二屆河北 科技 創新與投資大會暨第六屆京津冀創業投資高峰論壇,邀請國內知名專家學者作為特邀嘉賓,全國知名創投機構和 科技 領軍企業共同參與。三是持續舉行「全球百佳技術轉移案例重點推介及優秀國際創新創業項目路演」「創新需求揭榜掛帥」等活動。
(四)多部門協同,完善 科技 金融聯動機制。
強化省直各有關部門協調聯動,按照各自職能,促進「 科技 」+「金融」雙輪驅動,通過省、市、縣三級協同,推進各項 科技 政策、金融產品快速落地見效。省 科技 廳主動對接金融機構,全力構建內外協調、上下聯動的工作機制。與省直有關部門、地方政府、金融機構等廣泛合作,共建 科技 信息共享、 科技 金融培訓、科創上市輔導、 科技 資源對接等長效工作機制。到2023年,覆蓋 科技 創新鏈條的金融服務體系更加完善。
1.合力推動 科技 企業上市培育。篩選優質科創企業,建立 科技 企業上市培育庫,發揮「上海證券交易所資本市場服務河北基地」作用,開展上市培訓和路演,指導企業完善內部管理制度、梳理企業財稅體系、制定上市培育方案等。聯合省直有關部門組織權威專家對進入上市輔導期的企業進行對接幫扶,建立審前咨詢機制,幫助解決難點問題。
2.完善跨行業、跨領域、跨層級的信息共享長效機制。支持銀行、金融機構依託全國融資信用服務平台省級節點,共享我省 科技 企業、重點研發平台、 科技 計劃項目等信息,對銀行、金融機構開放 科技 企業數據埠,推動商業銀行加快信貸融資模式創新、信用服務產品創新,支持各銀行深入分析 科技 企業,對未開戶或開戶未開展貸款業務的企業進行精準服務,大幅度提高 科技 企業首貸率、獲貸率、信用貸款率,降低貸款利率,合理控制不良貸款率。
3.建立「 科技 金融特派員」制度。立足 科技 企業融資需求,協同高校院所、銀行等服務機構,遴選 科技 金融服務人員,培養建立懂 科技 、悉金融、熟政策的專業化、高素質 科技 金融特派員隊伍,形成 科技 金融聯動服務。 科技 金融特派員深入一線及時跟蹤了解 科技 企業需求,開展 科技 金融政策宣講、業務輔導培訓、投融資對接等服務,為企業融資發展提供個性化解決方案。
4.聯合開展 科技 企業金融培訓。省 科技 廳、省金融局在 科技 創新、高新技術企業、 科技 型中小企業、重點產業鏈保障等方面,摸排有關項目和企業具體融資需求,持續開展 科技 企業金融培訓服務,組織線上線下形式多樣的融資對接活動。
三、《工作方案》出台意義
深化 科技 金融雙向融合發展,是我省加快建設創新型河北、加快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加快打造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手段,《工作計劃》明確了通過省、市、縣三級多部門協調聯動,促進「 科技 」+「金融」雙輪驅動,推進各項 科技 政策、金融產品快速落地見效。《工作計劃》聚焦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科技 成果轉化、 科技 型和創新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等重點領域,充分發揮財政 科技 資金引導作用,強化政策支持,推動金融機構服務 科技 創新,構建多層次資本市場、多樣化融資渠道、多元化金融產品、多系列宣介活動的 科技 金融服務體系,不斷優化 科技 創新生態,激發市場活力和發展內生動力。全省 科技 企業、銀行、金融機構融合發展氛圍日益濃厚,覆蓋 科技 創新鏈條的金融服務體系更加完善,對促進資本市場更好服務於河北實體經濟具有重要意義。
『捌』 為什麼說金融科技有助於推動普惠金融發展呢
第一、金融科技有助於推動金融機構的轉型升級。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所有金融機構共同關注、共同推動的行業趨勢。拓展金融服務的邊界,提高金融供給的效率,拓寬金融機構的發展空間,已成為金老含灶融機構的重要戰略選擇。金融科技簡化供需雙方的交易環節,降低資金融通邊際成本,開辟融達客戶的全新途徑,推動金融機構實現服務模式創新、業務流程再造、運營管理變革,不斷增強核心競爭力,為金融業轉型升級持續賦能。例如各大銀行都在加大企業手機銀行建設用於服務企業,對於中小企業、初創企業來說,線上服務能更加便捷的滿足企業需求。
第二、金融科技有助於推動普惠金融發展。大數據分析等新技術應用是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的一把金鑰匙。通過線上服務、生物識別等便利化服務,同時通過引進海關數據、工商數據、稅務數據等第三方侍扮數老判據建立模型,提升風控能力,使業務能覆蓋到更多的中小企業,促進普惠金融加快發展。應用線上模式促進中小企業、中小客戶以及初創企業融資,是突破物理網點局限、推動普惠金融發展的新途徑。
【拓展資料】
金融科技的關鍵是金融和科技的相互融合,技術突破是金融科技發展的原動力。所以結合信息技術對金融的推動,可以將金融科技的發展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傳統金融觸網
2005-2010年是互聯網時代,互聯網加快世界互通互聯,使得互聯網商業迅速發展起來,對金融業也產生了些許改變。
具體表現為金融觸網,簡單的傳統金融業務線上化,通過IT技術應用實現辦公和業務的電子化自動化,從而提高業務效率。典型代表為網上銀行,將線下櫃台業務轉移至PC端。此時,IT作為後台部門存在,為部分金融業務提供技術支持,或者科技企業扮演技術服務或解決方案提供商角色。
第二階段:互聯新金融興起
2011-2015年是移動互聯網時代,智能手機的普及使得人們隨時隨地溝通成為可能,極大提高了網路利用的效率。
這一階段具體表現為傳統金融類機構搭建在線業務平台,對傳統金融渠道的變革,實現信息共享和業務融合。同時互聯網公司的金融化應運而生,使得移動支付成為可能。此時,互聯網在金融業的滲透率逐步提升,但並不改變傳統金融的本質屬性。
第三階段:金融和科技強強聯合
2016年至今人工智慧時代,雲計算、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慧等關鍵技術日益成熟,成為金融創新的重要推動力。
在這個階段,金融業通過新的科技改變傳統的金融信息採集來源、風險定價模型、交易決策的過程、信用中介的角色,大幅提升傳統金融的效率,解決傳統金融的痛點,如數字貨幣、大數據徵信、智能投顧、供應鏈金融。至此,金融和科技強強聯合,對傳統金融產生變革。
『玖』 金融科技未來五大發展趨勢有哪些
金融科技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金融服務與用戶場景緊密結合
全球金融科技投融資規模
2017全年,以金融科技公司上市潮為背景,全球金融科技發展指數(GFI)屢創新高,在11月達到了全年最高值193,並在12月收於次高點192。網路搜索指數更是一路大漲到405,較基準值漲幅達305%。
2017年全球金融科技領域至少發生649筆融資事件,同比增加8%;涉及資金總額約1397億元,同比增加19%。其中,中國有328筆融資事件,美國和印度各有101筆和63筆。最高融資金額97億元由中國互聯網保險平台眾安在線獲得。
網貸和支付的熱度貫穿全年,前者有134筆融資,總額在344億元左右;後者93筆融資,總額約265億元。汽車金融熱度攀升,全年雖僅有23筆融資,但涉及資金總額達到217億元。
中國金融科技營收規模分析預測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科技金融服務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金融科技營收規模為4213.8億元,同比增長了42.0%。到了2017年我國金融科技營收規模達到惹6541.4億元,同比增長55.2%。預計2018年中國金融科技營收規模將達到9645億元,未來五年(2018-2022)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32.26%,預計到2022年中國金融科技營收規模將達到29513億元。
中國網路資管市場規模分析預測
網路資管領域,2016年網路資管市場規模增速超過50%。中國網路資管規模超過2.7萬億元,預計2020年,中國網路資管將超過6萬億元。
中國金融科技發展趨勢分析
1、金融科技順應金融業的發展趨勢
2016年以來,我國網民數量增速趨緩,互聯網行業的人口紅利逐漸消失,互聯網金融依賴用戶規模快速增長的時代已經進入尾聲。而當互聯網金融企業從一味追求用戶數量到重新尋找行業發展的促進要素時,科技的重要性被更多的金融從業者發現。並且,隨著金融科技對我國金融改造的深入,我國傳統金融機構的生產體系正從一個封閉的體系走向一個開放的體系,金融的邊界被不斷拓寬,於是許多的金融科技企業,以其專業化、垂直性及對客戶和市場的了解,開始介入傳統金融機構的金融體系,成為金融領域的主要參與者。
2、金融科技基礎設施建設日趨完善
金融科技基礎設施的完善,促進線上信貸從只以互聯網為獲客手段的1.0階段上升為互聯網全流程管理的2.0階段。這些基礎設施包括:一是支付,移動支付的普及和發展將金融服務滲透到各個消費場景中,並且安全便捷地實現線上放款;二是徵信,多年來大數據的積累和反欺詐模型的不斷迭代使得線上大數據風控精準度提高;三是區塊鏈,區塊鏈技術有助於打破數據孤島,使不同金融機構的數據信息共通;四是生物識別,生物識別技術的成熟與發展使得線上用戶識別得以實現。
3、促進金融服務與用戶場景緊密結合
金融科技就其本質而言是新技術驅動的金融創新,它以前沿信息技術的巨大進步為前提,使得金融服務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讓金融功能更具場景化,大幅降低了金融服務的交易成本,彌補了傳統金融體系中包容水平不足的弱勢。
隨著金融鏈條的打通,金融科技會將鏈條的各個環節納入其優化的范圍,所以不可避免地會向非金融領域衍生,如電商金融、醫美分期等場景。在金融科技的推動下,金融與消費的界限逐漸模糊。金融科技企業通過生物識別、雲計算等技術將金融服務與用戶生活場景緊密結合起來,並通過收集和分析用戶消費產生的行為數據來不斷優化自身的金融產品,促進消費。
4、金融科技的用戶群體廣闊
2016年,中國金融科技所服務的目標客群中,電子支付用戶滲透率最高,其次是網路資管,二者滲透率都在60%以上。由於網路信貸的門檻問題,使得目前網路信貸網民滲透率只有22.8%。但實際上,滲透率指標僅統計真實發生過網路借貸行為的用戶。除此之外還存在大量准網路信貸用戶,各大網路金融巨頭均會對旗下所有用戶做提前授信的工作,所以這部分准信貸用戶也是金融科技在服務網路信貸行業時的目標客群,甚至於說,電子支付和網路資管用在很多層面上都是金融科技在網路信貸領域的用戶。綜上所述,不同於互聯網金融,金融科技的行業地位更加靠前,所以它能夠覆蓋的用戶客群更加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