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風金融有哪些理財產品
『壹』 暴風金融韋嬋媛跑路是真的嗎
是真的。2019年,衡余暴風集團陷入財務危機,韋嬋媛作為暴孫沖風金融的負責人,被指控涉嫌咐凱滾非法集資、挪用資金等問題,並於同年11月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此後,韋嬋媛失聯,被認為是跑路。
『貳』 2022暴風金融退錢是真的嗎
是。根據查詢相關公開信息顯示暴風金融線上通道完成60%退賠,目前仍在進行中而暴風金融將從2022年11月份起開銀頌始為大家安排兌付,兌付本金100%,直至全部兌付完畢。暴風金融一直以來很注重投資人的投資安全以及用戶體驗,此次平台整頓和停止線上業務,是秉承著保障投資者利帆基益鋒轎鄭為首的理念,希望能夠把損失降到最低。
『叄』 暴風金融退款是真的嗎
不是真的。暴風金融是一款很好的理財APP,在2021年時有消息稱金融APP可以進行退款,但是公安同時就出來辟謠了,那則消息為詐騙團伙發布,目的是騙取用戶個人信息及在暴風金融的理財密碼。
『肆』 暴風諾亞嘉興銀行洛陽銀行供應鏈金融「扎堆」爆雷,防雷就用這幾招
7月28日暴風金融官方微信發布消息,因馮鑫被捕,導致暴風金融平台部分P2P產品延遲兌付。天眼查數據顯示,暴風金融運營主體北京暴風成信 科技 有限公司由北京暴風融信 科技 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暴風融信」)全資控股,暴風融信旗下子公司還涉及開展商業保理、融資租賃等業務。
7月31日,暴風金融官方微信通知為維護用戶利益,決定恢復提現,調整了提現時間,即於每月1日、11日、21日(如遇節假日則順延至節後第一個工作日)三次開通提現通道,並通過APP或PC端發起操作。
而自7月初諾亞財富旗下承興國際控股(以下簡稱「承興」)的爆雷,在上周有了新進展,承興操盤供應鏈金融欺詐的內幕被21世紀經濟報道曝出,其從上游供應商采購3C產品後低價賣給電商平台,拿得到的應收賬款憑證做供應鏈融資,再讓自己的關聯公司以高價回購產品,形成自賣自買的閉環。
供應鏈金融緣何風險頻發?如何防範?
① 完善風控管理制度。 前面提到的某銀行產品經理告訴掌鏈,銀行對交易的驗真方式是多維度的,比如要看合同雙方的蓋章,在相關網站上檢驗發票真偽,對單據和報表進行審計,對其實際控制人情況、企業繳稅信息、交易及貨物流水等情況進行了解。他認為,「這些信息都是經過銀行人員多維度驗證的,造假難度很大,有些公司比較賴,錢還不上了,就說之前的合同是偽造的。如果造橡稿假那麼容易,那銀行系統早就出現問題了」。
事實上,銀行與貸款方發生金融借款糾紛的案件每一年都層出不窮。在中國裁判文書網搜索欄中輸入「金融借款合同糾紛」八個字,共搜索出3083135條判決信息。原本為中小企業打開融資新大門的供應鏈金融,有可能因為這些詐騙案件的不良影響導致其喪失對核心企業、金融機構的吸引力。宋華認為,既要保證供應鏈金融業務的真實性,又要遏制參與主體的機會主義行為,就應該在債項評級和主體評級兩個維度上加強信用管理,完善風控管理體系。
根據宋華的說法,債項評級指的是在充分掌握供應鏈上的企業交易所產生的債權債務關系基礎上,通過控制管理融資的行為過程來防範風險的方法;主體評級則指的是對經營主體進行畫像,尤其是對其交叉行為和關系網路的分析,幫助判斷融資方是否利用自己的關系網在融資過程中尋求便利。
陳盛東則重點談了確權方面的具體方法,他認為,要對應收賬款進行逐筆確權,不能打包確權;在這個過程中,對大金額的應收賬款進行重點核查,因為真實的應收賬款一般都是幾百或幾千萬,大金額的往往虛假;對應收賬款的確認應有篩選標准,存量的應收賬款通常附帶了很多價格條件,只有重構的有前置約定的應收賬款,才能順暢實現真正確權。
② 藉助金融 科技 賦能供應鏈金融。 在上周舉辦的銀保監會155號文研討會上,來自金融機構、央企、民企、保理公司、投資機構、金融 科技 企業的高管分享當下供應鏈金融業務所遇困惑時,都無一例外地主張提高金融 科技 的應用水平。物聯網、區塊鏈頻頻出現在大家口中,全線上打通的供應鏈金融實現形式和銀行間信息共享、互認平台建設幾乎成為整場研討會最核心的話題。
研討會上,某銀行一位高管講到,其碩士論文主題就是關於「區塊鏈技術在供應鏈金融中的應用」,他非常看好這種信息加密存儲技術,「它的保密性更好,方便大家各取所需信息,且能讓銀行、企業、平台以平等地位參與進來」,可惜的是,區塊鏈的概念普及程度仍然較低,連他所在學院的系主任都說區塊鏈技術只是一種噱頭。
不過,銀保監會下發的155號文中,明確提出「鼓勵銀行保險機構將物聯網、區塊鏈等新技術嵌入交易環節,運用移動感知視頻、電子圍數圓欄、衛星定位、無線射頻識別等技術,對物流及庫存商品實施遠程監測,提升智能風控水平」。在國內第一部針對供應鏈金融業務提出指導意見的政策中被提及,是對發展金融 科技 的官方認證。
事實上,我國金融 科技 企業的起步和爆發遠早於此,根據未央網引自中國金融 科技 企業資料庫的數據顯示,從2008到2017年間,專攻技術與信息處理的金融基礎設施類公司與金融信息服務類公司的數量增長都於2015年達到峰值,其中,金融信息服務類公司有薯如塌近1000家。往近了看,國內已有不少金融 科技 企業藉助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慧搭建底層平台,輸出給銀行與核心企業去做應收賬款的線上拆分與轉讓,以及服務貸前的線上反欺詐系統,服務貸後的7×24小時實時監控預警系統等。
看看我們現在「空空如也」的錢包,互聯網技術將人類生活從線下帶到了線上,開啟了移動支付時代;以此為鏡,金融 科技 也必將促使供應鏈金融走上電子化、全線上的道路。
(掌鏈傳媒 趙建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