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理財 » 家庭計劃理財怎麼做

家庭計劃理財怎麼做

發布時間: 2023-08-14 05:43:52

1. 家庭理財規劃方案

家庭理財規劃方案5篇

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順利、圓滿進行,通常需要提前准備好一份方案,方案是書面計劃,是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等。下面我給大家帶來家庭理財規劃方案,希望大家喜歡!

家庭理財規劃方案1

客戶家庭有房,有車,有銀行存款40萬,理財產品20萬元,家庭年收入40萬元,養車月支出1100元,其他生活支出5000元,客戶家庭年可支配收入約為22萬。兒子目前讀小學3年級,計劃讀完高中後送出國外留學。請問家庭有閑錢40萬怎麼規劃理財方案?

可以做好以下幾方面的理財規劃:

1、子女教育規劃:

客戶兒子在9年後高中畢業,客戶應該盡早為兒子積累留學資金,建議客戶纖悄通過基金定投的形式積累留學資金,月定投1萬元,假設9年內投資收益為6%,9年後客戶將積累約143萬教育資金。

2、養老規劃及家庭保障計劃:

客戶夫婦目前還年輕,但應盡早積累養老資金。建議客戶購買銀行代理銷售的分紅險積累養老資金及提供家庭保障,年保費支出10萬,假設15年後客戶夫婦退休,按分紅險5%的年投資收益計算,15年後,客戶將積累約215萬的養老資金。

3、投資規劃:

客戶現有閑置的40萬存款和20萬的銀行理財產品需要做進一步規劃,建議客戶留出5萬元存在工行的快益通里作為家庭應急資金,25萬元仍舊選擇固定收益類產品(銀行理財,貨幣市場資金,低風險信託等),20萬投資股權類產品以取得較高投資回報(銀行代理的股票基金,陽光私募基金,保險公司銷售的投連險等)。對這部分閑置資金的打理可以作為以後的養老資金及其他家庭重大開支。

4、對客戶家庭的其他建議:

建議客戶每年安排家庭旅遊,提高生活情趣;建議可以關注房市及貴金屬市場,在合適的時候投資房產和貴金屬。

家庭理財規劃方案2

李女士家庭月收入4000元,月節餘1500元;存款8萬元1個月後到期;國債5萬元1個月後到期;陽光理財計劃5萬元2年後到期,如何合理支配這些資產,產生更多收益?

根據李女士的家庭資料,理財師按不同的風險收益水平為其精心設計了4種理財方案,風險由低到高,投資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各取所需,比照我們給出的方案進行投資理財。

方案一:

收益高於銀行利率

1.每月節余的1500元購買貨幣市場基金,可隨時取用,預期年收益2.6%左右;

2.存款及國債到期後,合計13萬元,建議10萬元用於買憑證式國債(3年期),預計年收益3.3%;3萬元用於一年期定期儲蓄,預計年收益1.8%.

3.5萬元陽光理財計劃繼續持有,預計年收益3.5%.

綜述:該方案本金無風險且收益高於銀行同期利率,預期年收益為3%左右。

方案二:

本金風險很低

1.每月節余的1500元購買貨幣市場基金,預期年收益2.6%.

2.存款及國債到期後,建議3萬元用於一年期定期儲蓄;10萬元用於購買企業債或債券型基金,預計年收益4%.

3.5萬元陽光理財計劃繼續持有,預計年收益3.5%.

綜述:該方案本金風險很低且收益高於銀行同期利率,預期年收益為3.5%左右。

家庭理財規劃方案春殲3

專家建議說,40多歲的年齡應該學習「用兩條腿走路」——收益不僅來自於工資收入,投資也能固定增加您的財富。

事業有成家庭重在搏

個例重放:韓先生,40歲,每月家庭收入1萬多元,車房都有,購買了幾支股票型基金。決定拿3000元,用於保險投資,希望得到專家建議。

理財建議

專家:韓先生在經濟上、生活方式上都趨扒豎沖於穩定。子女的教育經費、贍養父母等方面是韓先生所考慮的,著手准備投資增值計劃是正確的。

理財規劃:建議除去必用資金,每月將收入的30%投向進取性、較有風險的投資或股票,20%作為保險資金,30%購買定時定額平衡型基金,20%購買黃金或其他較為穩定型基金。

投資風格:有較強的風險承受能力,投資品種多樣化,應該以進取型投資風格為主。

保險類型:意外險、健康險是必不可少的,另外,在有經濟條件的情況下,購買部分養老險。

單親家庭重在「穩」

個例重放:蔣女士,40多歲,月收入4000元,獨自帶一個女兒。雖然沒有供房壓力,但女兒面臨上大學的問題。

理財建議

專家:蔣女士的情況,應以「穩」為前提。但蔣女士的收入模式非常單一,擁有資金也基本處於儲存狀態,應該擴大理財方式,學會「把雞蛋放在幾個籃子里」。

理財規劃:將比較固定的存款轉成較有保障的國債或基金,以保證孩子上大學的費用;另外除去日常消費,剩餘的零散資金可投入貨幣市場基金及保險。

投資風格:應該以溫和進取型投資風格為主,在保障生活質量的同時,為自己買一些保險,防止意外事故打亂一家人的生活。

保險類型:為了孩子與父母著想,意外險要考慮得多些,同時在可能的情況下購買部分健康保險。

家庭理財規劃方案4

個案資料

我姓唐,35歲,在一家私企工作,稅後月工資14000元,有五險一金,每年14個月工資。先生37歲,教師,月薪5000元,每月房補900元,有五險一金。

目前有住房一套,兩居室,市值大概380萬,汽車一輛,市值20萬左右。房、車均無貸款。

每月基金定投1500元,現在市值8萬元;購買了理財產品25萬元,年收益率6%;活期存款65萬元。

家庭每月開銷5000元。只購買了最基本的意外保險。

財務狀況分析

唐女士家庭是一個中年的兩口之家,夫妻二人都有穩定的工作和收入。目前家庭稅後年收入26.68萬元,家庭年支出6萬元,自住房產市值380萬元,家用轎車市值20萬。金融資產共計98萬元,其中活期65萬元,定投累計的基金市值8萬元,銀行理財25萬元。目前無負債。

夫妻二人均有五險一金,商業保險只有意外保險。資料中沒有提到贍養雙方父母的情況,暫不做安排。

理財目標:打算今年要一個寶寶,需要准備多少錢?

將定投增加到3000元迎接寶寶

寶寶的到來會給唐女士的家庭增加很多的歡樂,同時也會增加家庭支出。一般情況,家庭每月2萬元的收入尚可負擔一家3口的生活開支,但隨著孩子長大,教育費用部分會逐年增加,假設小學到高中階段在國內上學,大學階段選擇出國留學的話,按照現在平均的物價水平,唐女士家庭至少要備出100萬元的資金(暫不考慮未來通貨膨脹和匯率變化)。這部分的資金需要現在就開始積少成多,通過長期積累把孩子的教育金儲備出來。

根據資金需求的長期性和持續性,建議由原來每月基金定投1500元增加到每月定投3000元,繼續選擇股票型或指數型基金,因為定投需要選擇凈值波動大的基金經過長期的積累才可以更好地達到增值的目的。從孩子出生到大學階段堅持定投18年, 假設平均年化收益率達到6%,經過測算可以攢下116萬的教育基金。

需要注意的是,在股市低迷的時候可以適當地提高定投金額以達到快速積累基金份額的目的,在快速上漲階段可以適當地降低定投金額甚至當收益達到一定目標後可以擇機贖回,通過調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資風險以及提高收益。

理財目標:想換一套三居室的房子(預計需要480萬元),以便有了孩子可以住得寬敞一些。

賣掉兩居貸款100萬換三居

目前唐女士家庭自住房產市值約為380萬元,想要換一套480萬元的三居室,考慮到家庭經濟情況,只能賣掉現有房產再進行購買,按照市值,資金缺口為100萬元。家庭目前無負債。

由於這部分資金需要一次性支付,所以建議唐女士利用個人住房貸款的方式來補充資金缺口。夫妻二人均有五險一金,可以申請公積金貸款共100萬,分20年還清。目前公積金貸款利率為4.25%,經過計算每月只需要還貸6192元(具體以公積金中心政策為准),利用每月家庭收入盈餘即可負擔,還可以提取公積金賬戶的余額作為新房子裝修費用。

理財目標:錢大部分都存在銀行活期,覺得沒風險,除了基金和理財產品,不知道應該買什麼比較好。另外想每年出去旅遊一次。麻煩幫規劃一下。

100萬資產分3部分進行配置

目前唐女士家庭金融資產活期65萬元,銀行理財25萬元,基金市值8萬元。唐女士有一些理財意識,但是活期存款佔比較大,影響了整體資產的收益。而且家庭成員除了意外保險沒有其他商業保險,保障明顯不足。

根據平衡型客戶風險承受能力的資產配置原則,要把資產分為核心資產、次核心資產、衛星資產,所以對應著把唐女士家庭的活期存款和銀行理財的90萬元分成3部分,首先應該備出3個月家庭緊急備用金約3萬元,可以投資在貨幣基金上,目前收益率在4%左右。

第一部分核心資產50萬元,可繼續循環投資1年期左右、收益在6%左右的穩健型銀行理財產品,這樣每年獲得的收益約為3萬元。其中的2萬元可以用於每年的旅遊基金,剩餘的1萬元給夫妻二人各自上一份終身壽險,終身壽險既提供保險保障,又包含儲蓄成分適合長期配置,兩個人每年交5000元,交20年,各自的保額大約在20萬左右,用來增加家庭保障。

第二部分次核心資產30萬元,投資在債券型基金上,根據現在的市場行情,可以選擇一些激進型的債券型基金進行長期配置,達到資產增值的目的。

第三部分衛星資產7萬元,可以階段性配置一部分大盤藍籌股票或者QDII基金,享受A股上漲與美國經濟復甦帶來的收益。

這樣的理財規劃把資產配置在不同期限、不同收益、不同風險等級的產品上,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提高資產總體收益率,用來改善家庭生活質量。

以上就是針對中年家庭有00萬存款的理財方案,總的理財原則是,在不降低唐女士家庭生活水準的情況下,把每月工資收入盈餘用於子女教育金的准備和房貸的支出,把家庭存量金融資產進行投資規劃,得到的收益用於增加保障以及提高生活質量。通過上述規劃,可以基本實現唐女士的家庭理財目標。所需要注意的是,隨著經濟環境、金融市場的不斷變化,資產配置需要不斷調整,這樣才能有效地降低風險,達到預期目標。

家庭理財規劃方案5

1.投資規劃

做好投資規劃前應該至少准備家庭3個月的生活費用大約3萬元作為應急備用金,從現有存款中提取。建議按照每月的必需支出1萬元為單位,錯期循環存為3個月的定期儲蓄。這樣既保證了流動性,又取得了比活期存款多的收益。現有基金賬戶3萬元重新調整,建議購買銀行基金組合,如交通銀行「基金營養組合」,其中標准成長型自成立以來回報24.3%。7天通知存款5萬元,利率僅1.49%,較低,建議購買銀行的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

2.還貸規劃

若商業貸款部分每月還2300元,每年還款27600元。為籌備創業基金,若前兩年每年還款3萬元,後3年每年還5萬元,預計5年後就可把商業貸款部分還完。

3.教育金規劃

國內實行九年義務教育,預計小學平均每年教育開支在1000元左右,初中為1200元。高中開始要交學費,重點中學費用則會貴一點,一般要貴500元,算上其他費用,一般高中的教育金開支在每年3000-5000元。大學教育才是教育投資的主陣地。

如果是公立大學本科,一般每年的學費大致在5000—6000元,另外算上生活費等其他費用,教育金開支至少在每年2萬元。按照讀到博士來算:公辦大學的需要總開支為188600元,民辦大學的需要總開支228600元。參照6.5%的通貨膨脹率,不考慮收入成長率,折現結果約50萬元。

按照該家庭實際情況,目前每年有10萬元左右的凈收入。建議拿出1/4的年儲蓄25000元做子女教育金准備,提前購買一份教育險或基金定投進行合理安排。按照投資收益率6.5%(保守估計,跑贏通脹),大概15年後可以提供的教育金為50萬元。

4.創業金規劃

該家庭每年有10萬元左右的凈收入,前兩年提前還貸款3萬元,為小孩准備教育金2.5萬元,兩年後可籌得9萬元存款,算上現在存款,屆時可以存夠創業啟動資金15萬元。

5.養老規劃

30年後,社保養老金替代率30%—40%是較實際狀態。要維持退休前生活水平,替代率至少達70%以上,因而需要及早進行養老規劃,可通過購買年金保險或每月堅持定投2000元,若年收益率9%,投資25年後,養老金預計可超過200萬元,是補充養老金的最佳投資渠道之一。

我在網站上看到貴報報道,也想為我和家人制訂一份理財計劃。

我和太太今年都是29歲。我在外企工作,稅後月收入8000元,年終獎2萬元。太太是公司主管,稅後月收入4500元,年終獎5萬元。這都是在扣除五險一金後。我們打算明年生個小寶寶。雙方父母都有基本醫保和商業保險,身體健康。

財產情況:在杭州市中心已購一套小戶型兩室住房,市值約180萬元,還有75萬元的房貸,50萬元公積金+25萬元商業貸,組合貸款20年,已還13期,每月需還5000元,已經辦理公積金按月代扣,實際需還2300元/月。還買了輛11萬元的小車。銀行里還有7天通知存款5萬元,應急金2萬元。

其他開銷:一是各項生活費,每月平均4000元;二是定投了兩年基金,每月1300元,只有5%左右的收益率,從本月起暫停,現賬戶市值3萬元;三是年保險支出,我和太太每年的總保費1萬元,涵蓋了重疾、意外和住院補貼,公司還有醫療商業險補充;四是車險每年3500元;五是贍養父母。過年雙方父母各1.5萬元,共計3萬元。

理財目標:建立起合理可靠的家庭理財保障體系,分階段為還貸、孩子教育、養老等做准備,能夠承受中低風險理財產品。

1.每年理財最低目標:跑贏通脹,能夠略有小成;

2.每年年底能提前還款3萬-5萬元(先將商業部分全還掉即可);

3.明年准備要孩子,為孩子存夠足夠教育金,即教育金的規劃;

4.2年後存夠創業啟動資金15萬元(3個月內能夠到位);

5.55歲退休時需要有中上水平的養老保障。


2. 家庭理財規劃如何做

說到理財,許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投資,其實理財不僅包括投資,還涉及到對家庭消費、買房、子女教育、養老等方方面面的規劃。

做好合理的家庭理財規劃,能提高家庭應對風險的能力,避免陷入「為錢所困」的窘境,保障自己和家人過安穩無憂的生活。

富姐兒認為,普通家庭做理財規劃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現金規劃。生活中很多地方都需要用錢,要從容不迫的過小日子就必須有一筆現金以備不時之需。這筆現金不用太多,留3-6個月的生活費就行了,能應付房租、伙食費、交通費、房貸、車貸等日常開支。

這筆錢最好是現金、銀行存款、貨幣基金等流動性強,隨時能取出來用的資金。當然,如果有信用卡,那也能緩解一下本月的現金需求,增加一筆隨時能用的錢。

2、消費規劃。如果家裡有大額的消費需求,提前規劃能避免資金緊張的尷尬局面。像買車,可以計劃一下什麼時候買?買哪種車型?全款買還是貸款買?確定好之後,再根據預算進行相應資金規劃,到時候就能從容不迫的把心愛的車提回家啦~

3、住房規劃。對許多家庭而言,買房是很重要的事情。對於租房的人來說,買房之後就不用再為漲房租、反復搬家而煩惱;那些與父母同住的人,結婚後也渴望擁有自己的獨立居住空間。再加上,目前許多城市落戶、孩子上學等都與房產綁定,也讓大家的買需求變得強烈。

但買房是一筆動輒幾十、幾百萬的開支,需要大量資金和財力的支撐,一定要提前做好規劃。如果長期在一個地方工作,3-5年內沒有換城市的計劃,那可以考慮買一個自住房,盡量買靠近公司、上下班方便的地方。

根據房價及自己的實際情況計算出首付金額、貸款額度,並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選擇學區、交通、商業配套好的房子,這樣的房子未來保值增值空間也大。

4、保險規劃。人生中可能會出現各種意外,摔傷、車禍、大病等意外的出現會給我們的生活造成巨大影響,為了降低這一影響,我們可以適當配置一些保險來規避和轉移風險。

關於保險的配置方法,富姐兒之前單獨寫過幾篇文章詳細講,先給誰買?買多少錢合適?買那種劃算?都有講到,是純干貨!想看的話,在富姐兒公眾號後台回復「保險」可以查看。

5、教育規劃。中國父母普遍重視孩子教育,對許多家庭而言,子女教育支出是一大筆開支。而且教育支出沒有時間彈性和費用彈性,到了孩子上學的年齡就需要,費用也相對固定,有小孩的家庭需要提前規劃。

有一個公式可以計算家庭教育負擔比:

教育負擔比=屆時子女教育金費用/家庭屆時稅後收入*100%

如果教育負擔比大於30%,就應該盡早做准備。另外,孩子是在國內深造還是出國留學,所需的費用也不一樣,如果費用較多,那麼在孩子小學、中學時就可以開始准備了。

6、養老規劃。隨著年齡的增大,人的勞動能力和獲取收入的能力都會有所下降,再加上老齡化社會的到來,未來社會的養老壓力將越來越大,養老問題是我們不得不考慮的。對此富姐兒的建議是,首先在退休前買夠15年社保,退休後至少有一筆錢可領;其次,也可以自己存一筆錢用於養老,來保障退休後的生活質量。

如果做好了這一系列家庭理財規劃,不說大富大貴,至少也能達到衣食無憂的小康家庭水準了。人如果沒有了「缺錢」的煩惱,生活的幸福感將大幅提高。

所以,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幸福生活,除了努力賺錢,還得好好做理財規劃呀!

熱點內容
建設銀行萬家基金綁定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2-23 22:58:26 瀏覽:272
股權糾紛如何舉報訴訟 發布:2025-02-23 22:57:36 瀏覽:53
股票軟體哪個更好用 發布:2025-02-23 22:57:13 瀏覽:203
股票價格上漲對消費者的影響 發布:2025-02-23 22:47:20 瀏覽:456
基金20天賺多少錢 發布:2025-02-23 22:46:33 瀏覽:525
買基金和自己買股票哪個賺得多 發布:2025-02-23 22:44:56 瀏覽:118
一支股票因域名漲停 發布:2025-02-23 22:43:27 瀏覽:534
天宮一號股票軟體 發布:2025-02-23 22:37:41 瀏覽:163
大新股持有市值一萬元什麼意思 發布:2025-02-23 22:28:00 瀏覽:172
嘉實智能氣車基金怎麼樣 發布:2025-02-23 22:08:52 瀏覽: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