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學里M值代表什麼意思
⑴ 關於貨幣銀行學中的M1, M2, M3的解釋
1. 狹義貨幣供應量,即M0+企事業單位活期存款;
2. 廣義貨幣供應量,即M1+企事業單位定期存款+居民儲蓄存款。
3. =M2+商業票據,金融債券等
在這三個層次中
一、反映居民和企業資金松緊變化,是經濟周期波動的先行指標,流動性僅次於M0;
二、流動性偏弱,但反映的是社會總需求的變化和未來通貨膨脹的壓力狀況,通常所說的貨幣供應量,主要指M2。
三、是伴隨著金融工具不斷創新制定的
金融學中的m1,m2,m3,m4都是貨幣層次的劃分
m0=流通中的現金;
m1=m0+個人信用卡循環信用額度+銀行借記卡活期存款+銀行承兌匯票余額+企業可開列支票活期存款;
m2=m1+個人非銀行卡下的活期存款+機關團體存款+農村存款;m3=m2+企業定期存款+居民人民幣定期儲蓄存款+其他存款(信託存款、委託存款、保證金存款、財政預算外存款)+外幣(摺合人民幣)存款;
m4=m3+貨幣市場基金份額十非銀行金融機構回購協議+非銀行企業持有的短期政府與金融債券+住房公積金存款。
MO、M1、M2、M3是什麼意思?
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劃分口徑可以把貨幣供給劃分為:
M0(現鈔):是指流通於銀行體系以外的現鈔,即居民手中的現鈔和企業單位的備用金,不包括商業銀行的庫存現金。
M1(狹義貨幣):M-0加上商業銀行活期存款構成。
M2(廣義貨幣):由M1加上准貨幣構成。准貨幣由銀行的定期存款、儲蓄存款、外幣存款以及各種短期信用工具如銀行承兌匯票、短期國庫券等構成。
我國參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劃分口徑,把貨幣供給層次劃分如下:
M0=現金
M1=M0+活期存款
M2=M1+城鄉居民儲蓄存款+定期存款+其他存款
M3=M2+商業票據+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
M1反映著經濟中的現實購買力;M2不僅反映現實的購買力,還反映潛在的購買力。若M1增速較快,則消費和終端市場活躍;若M2增速較快,則投資和中間市場活躍。中央銀行和各商業銀行可以據此判定貨幣政策。M2過高而M1過低,表明投資過熱、需求不旺,有危機風險;M1過高M2過低,表明需求強勁、投資不足,有漲價風險。
⑵ 金融學中關於貨幣M1M2分別代表什麼啊
M0、M1、M2、M3是用來反映貨幣供應量的指標。M1反映經濟中的現實購買力,M2同時反映現實和潛在購買力。
若M1增速較快,則消費和終端市場活躍;若M2增速較快,則投資和中間市場活躍。
M1過高,M2過低,表明需求強勁,投資不足,存在通貨膨脹風險;M2過高,而M1過低,表明投資過熱,需求不旺,存在資產泡沫風險。
通常,M2主要衡量經濟體系中投資市場與資本市場的買賣活動。
此條答案由有錢花提供,希望對您有幫助。有錢花作為度小滿金融(原網路金融)旗下的信貸品牌,為用戶帶來方便、快捷、安心的互聯網信貸服務,最高可借額度2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