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保障金融安全
① 如何防範金融風險,保障金融安全
防範金融領域的欺詐風險,就要加強金融監管,將金融活動納入規范化、法治化軌道。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保障金融安全。金融風險是指任何有可能導致企業或機構財務損失的風險。
金融欺詐案多數主要集中於國際貿易融資領域,國際貿易融資業務中的金融欺詐案件主要通過銀行的金融票據、銀行保函和信用證等信用工具進行,而且詐騙手段隱蔽、金額巨大,已形成國際化、集團化的趨勢。金融欺詐風險不僅會使銀行和進出口企業陷入曠日持久的法律糾紛中,造成銀行的巨額資金損失,更重要的是,還會影響銀行的國際聲譽。
② 如何維護金融安全和穩定的最新相關信息
維護金融安全,是關系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一件帶有戰略性、根本性的大事。
如果把經濟比作萬物生長的大地,金融就是滋潤萬物的河流。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金融業發展取得巨大成就,金融成為資源配置和宏觀調控的重要工具,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引導得當,河水自可哺育一方,而如果不加約束,也可能帶來災難。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反復強調把防控金融風險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採取一系列措施加強金融監管,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正是基於維護金融安全和穩定對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意義。
保障金融安全,前提是准確判斷大勢,精準識別風險隱患。總體看,我國金融形勢良好,金融風險可控,但也應清醒認識到,當前國際國內形勢依然較為復雜,金融運行仍面臨不少風險和挑戰。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經濟中的許多問題和矛盾轉移到金融領域,金融機構出現自娛自樂、脫實向虛的勢頭,金融風險呈集聚態勢。從國際看,國際經濟金融風險溢出不斷增大,經濟增長動力不足,「黑天鵝」事件頻現,影響全球經濟增長的一些不確定性,都有可能對我國金融安全形成沖擊。因此,防範金融風險,需要積極主動、耳聰目明,增強前瞻性。
防範金融風險,要堅持「守」。守住底線,才有底氣。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是金融體系功能正常發揮的基礎,也是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本質要求。堅持底線思維,應做好應對金融市場各種不利局面和極端情況的思想准備、政策儲備和工作準備,對潛在風險隱患,要密切監測、早做預案,對已經發現的問題,要及時出手、有效應對。必須做到心中有數、未雨綢繆,非法金融活動一律禁止、非法金融機構一律取締,不忽視一個風險,不放過一個隱患。
防範金融風險,也要勇於「攻」。要以攻堅克難的姿態,靠改革推動風險防範。從深層次看,一些金融詐騙行為屢禁不止、違法違規案件時有發生,與我國金融體制未能更好適應金融業發展需要不無關系,而要想從根本上破除風險滋生和積聚的體制根源,必須堅持全面深化改革。防範金融風險要標本兼治,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穩妥解決體制、機制和規制性問題,統籌協調、形成合力,深入研究並積極穩妥推進金融監管體制改革,加快建立符合現代金融特點、統籌協調監管、有力有效的現代金融監管框架。
③ 金融安全是國經濟安全的核心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在國家經濟安全的內涵方面,主要包括金融安全、資源(如石油、糧食和人才)安全、產業安全、財政安全、信息安全等。
在經濟全球化對國家經濟安全的具體影響方面,經濟全球化提畝帶戚高了國家經濟安全的地位,擴展了其內涵與外延,並使得經濟安全環境、經濟安全態勢更加復雜多變。
經濟全球化盡管有助於發展中國家維護國家經濟安全,但也加大了外部沖擊,加劇了其經濟、金融體系的脆弱。
(3)什麼是保障金融安全擴展閱讀:
保障國家經濟安全:
1、打擊金融犯罪。
組織開展了打擊信用卡犯罪、金融票證犯罪等專項行動,破獲了農業銀行北京分行票據案、郵政儲蓄銀行甘肅武威支行票據詐騙案迅陵等一批大要案,有效維護了國家金融管理秩序和金融安全。
2、打擊危害稅收征管犯罪。
偵破了涉稅「會戰一號」專案、「端窩行動」等一批大要案,重創涉稅行游犯罪團伙和網路,有力維護了國家稅收秩序和稅收安全。
3、打擊商貿犯罪。
組織開展了打擊各類妨害對公司、企業的管理秩序犯罪、擾亂市場秩序犯罪及職務侵佔、挪用資金等侵犯財產犯罪等專項行動,成功偵破了一批大要案,揭開了銀行間債券市場行業黑幕,推動銀行間債券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有效維護了商貿領域經濟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