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理財 » 金融中介如何對付客戶逃單

金融中介如何對付客戶逃單

發布時間: 2023-07-28 13:17:10

Ⅰ 黑心金融中介日入過萬,他們靠什麼賺錢,以後貸款還敢找中介嗎


談到金融中介公司,在很多人的概念裡面都是高大尚,西裝革領。隨著市場的不斷變化,很多金融中介已經變得很隨便,只要有關系,有點資源,隨處都可以做成一個金融中介公司。

你貸款款,他賺錢,你給利息,他拿利潤,你貸得越多,他就賺得越多。

中介日入過萬,這幾乎很常見,也許在發這篇文章出來,會有很多金融中介的朋友來噴擊,做金融中介真有那麼好賺嗎?用金融里的一條行話講,做金融,你不狠,就永遠賺不到錢。

為什麼說是日入過萬,可是為什麼還是會有很多金融公司退出了市場,紛紛轉行呢?原因是,他們自尋短見,狠過頭了。那些很善良的金融中介,都是存活比較時間長的,有些三五年,甚至多的七八年了還一樣存在。

金融中介靠什麼賺錢?

1、產品推廣傭金

簡單點講,就是自己通過銀行或是其他的金融公司,或者金融平台,對接某些信貸產品或是金融服務,產品方給到相應的提成。在完成相應的產品推廣量或成交量的時候,產品方還會給出相應的獎勵。

推廣傭金,這是對於很多正規的金融中介來說是重要的一項收入來源。比如當時在2017年我們接平安銀行的宅E貸那款產品,我們公司拿到的利潤3.2%,業務經理那面拿0.1%,給到市場其他金融業務1.8%-2.2%之間。

如果是自己接單的話,那麼放款100萬,自己就可以賺到3.2萬,如果是下面的業務接單100萬,那麼們至少也可以賺1萬。也許你會覺得貸款100萬太多,這款產品是針對有房貸的客戶,也就是隨便一套房子幾乎都是過百萬,最少的也會有三五十萬。

我記得最牛的一個人,三天時間放了4000多萬,也就是提成都拿了一百多萬。在當時,這款產品火爆了全國,如果當時沒有嚴控,可能還會更火。現在這款產品也還有,只是相對當時來說,利潤會比較低,條件會比較苛刻。

這種推廣給傭金的產品,還有很多中介公司達不到與銀行合作的條件,那麼只好通過很多不同的APP網貸來做單。或者,很多都是同行拋單,接單後將客戶拋給同行能做的金融公司。

如果是自己隨便代理個貸款平台的話,很多都是可以談利潤,有固定按單給,或是按點數給。市面上很多產品都可以給到1%-3.5%之間。每天只要資質好的客戶,一兩個就足夠自己賺了。

2、客戶服務費

有貸過款的朋友都知道,如果自己通過銀行貸不下來的,只能找到金融公司或是金融中介,雖然能搞下來,但中間幾乎都會給3%-8%的服務費用。

目前來講,很多良心的金融中介,幾乎都是在3%-6%之間。還有很多黑心的金融中介,先收服務費,後幹事,費用至少在10%-30之間,多數會在15%這樣子。

也許你對這數字沒有感覺,舉過簡單的例子。比如你現在通過銀行那面貸不下來,你找中介,中介會讓你找徵信,講你的條件,然後給你做方案。之後告訴你可以做,不過需要收取6%的手續費。

什麼概念?就是說你貸下來30萬,那麼就得給出1.8萬的手續費。別忘記了,利息還是利息,手續費是你給他們中介服務人員的。假如利息是一分八,那麼你這30萬每個月的利息就是5400一個月,最長分三年的話,5400*36個月,利息就得194400元。加上服務用18000元,貸這筆30萬的錢,3年時間總利息212400元,這下你明白了什麼?

為什麼貸款總是會越滾越多,為什麼我們總是建議不要以貸養貸?你看懂這一個數據,你就明白為什麼欠款的情況下,量力而行,不要以貸養貸。

很多貸款都是等息本息,並不是先息後本,或是等額本金。因此,不管你還了多少期,就算是到最後一期,你的利息還是那麼多,你能想像到最後一期你實際的利息是多少嗎?答案是64.8%,也就是最後一期本金約為83334元,利息還得給5400元,這比高利貸還高利貸。

金融中介都是一次性收取你的服務費用,你同意了就做,不同意就不做。如果做下來了你反悔不給服務費用,那麼他們也會有其他的辦法讓你更加痛苦。

2017年網貸鼎盛時期,很多網貸中介收15%-30%,我見過收得最高的80%,真不知道是什麼樣的神人。按15%來計算,貸下來10萬,那麼1.5萬就沒了。其實,那些網貸自己都可以操作,很多客戶自己擔心自己操作不好,當然會有少許的專業知識,所以這點也是值得給別人賺。

當下來講,很多中介都是收取8%左右的服務費,以前叫中介費,後來被和諧了所以叫服務費。銀行將一款產品給到金融公司,銀行拿0.5%的服務費用,不通過任何櫃台放出來,就指定金融公司;金融公司業務將這款產品給到不中的中介服務,他們去接單,給他們3%點,中介收客戶6%-8%,這就是他們所賺的服務費。金融公司老闆給經理0.5%,公司賺0.5%,給業務員2%底價,他們自己去對接中介。

層層抽成,這就是你在中介服務公司那裡可以看到的銀行產品,在銀行那裡沒有這款產品。當然,還有一種方式就是金融公司自己將自己的資金託管給到銀行,然後由銀行作為背書擔保放出,中間雙方分利潤。

不管哪種,你都得支付這服務費用。有些服務費用只是信息差,有些服務費用,則是銀行與中介的結合。金融就是做信息,所以想要自己貸款省錢,那麼你得多了解這方面的信息。

在貸款之中,如果高於8%的服務用的,幾乎都是比較黑心。自己能談價的,多數會在4%-6%之間,畢竟,中介業務服務於你,快速幫你規劃產品,解決資金問題,所以該給的也得讓別人賺。

3、延伸產品或服務

去到金融公司,除了喝茶,談客服,就是在聊天。每天都有不同的同行上門,每個公司的產品條件不一樣,也就是同行有這樣客戶自己做不了的時候,那就會拋單。這種拋單,可能賺得會比較少些,但是相對來說,自己會比較輕鬆些。

比如金融公司給自己3%的底價,自己與客戶談6%的底價,那麼在收到這樣的客戶拋單的時候,就可以賺取中間的3%的利潤。假如客戶貸款50萬,那麼一單就可以賺1.5萬,一個月搞一單都可以過萬。

每個金融公司都會有很多的業務人員,每天都會有幾單或是幾十單,這樣日入過萬是很容易。就算只有十來個人的金融公司,也可以輕松的實現這個目標。

除了拋單,還有其他的延伸產品。比如辦信用卡,附帶貸款保險,客戶為了貸款幫他做保險規劃,養卡、支付、代還、過橋、代查徵信、資產規劃、估價、質押、倒賣等。金融本來就不是一個獨立面,只要是與錢有關系的,都可以關繫到。

比如之前一個朋友,除了貸款,每個客戶都幫他們額外辦理三五張信用卡,然後再裝一台刷卡機。辦信用卡,大概可以拿到200-500元不等,客戶每個月通過刷卡機刷卡,如果是10萬,那麼他一個客戶每個月可以賺取100元左右的利潤。

有些更黑心的,除了這些,還會辦信用卡額外收費用,所謂的什麼專屬渠道,只不過是網上隨便的一個鏈接。前面我也有講過關於辦信用卡收費詐騙的那些案例,想詳細了解的朋友可以翻我之間的文章。

很多人有一種習慣,就是貸款第一次,過不了多久還會貸第二次。缺錢是一個循環,很少有人走出來,這就是所謂的以貸養貸。也就是說,你找一個中介第一次,第二次可能你還會找他,中介在二次服務中,也可以賺取二次的費用。

貸款行業賺錢,懶人也多,很多人卻賺不到錢,為什麼呢?這點可能很多人並不理解,因為很多貸款從業人員賺錢太容易,所以花錢也從來不會考慮。每天該吃吃,該花花,白天騎上自行車,晚上還一樣泡酒吧。

現在很多貸款的客戶也知道這些,所以都會與中介談價,同時也會拿一部分的返利。很多人以為這個行業很賺錢的時候,今年網貸公司一下回到零點,這讓很多中間公司不得不退出市場。與銀行的那些合作產品,客戶都會要求返利,或是降點數。

除了金融同行競爭,還會有同一個公司內業務人員的競爭。因此,很多業務人員為了完成公司的任務,保住職位,甚至可能零利潤做單,全部利潤補貼給客戶。每個月看起來是做了很多單,結果卻沒有賺錢。

自己答應客戶補貼的,如果不補貼,客戶就會揭穿自己的業務規則,這就會讓這個人在行業內很難混下去。同時,這也是公司禁止的規則,這會造成不良競爭。

看完這些,你對貸款有些什麼想法,以後還敢找那些貸款中介嗎?

很多中介為了得到客戶,會中各種不正常手段,寧可自己得不到,也不願意讓其他公司得到。所以很多客戶並非是資質差,多數都是因為找到了自私的中介,把自己的資質給損壞了。

一個客戶有房有車,因為不懂,找了一個中介,結果才貸了不到十萬元。來找到我的時候,我讓他打徵信一看,被那個中介給辦了七八張信用卡,擼了十多家網貸,直接給搞廢了。

Ⅱ 金融投資怎麼成交客戶

如何促進客戶成交
促進客戶成交的24種技巧:

方法是技巧,方法是捷徑,但使用方法的人必須做到熟倫生巧。這就要求銷售員在日常推銷過程中有意識地利用這些成交技巧,進行現場操練,達到「條件反射」的效果。

銷售是一種以結果論英雄的游戲,銷售就是要成交。沒有成交,再好的銷售過程也只能是風花雪夜。在銷售員的心中,除了成交,別無選擇。但是顧客總是那麼「不夠朋友」,經常「賣關子」,銷售員唯有解開顧客「心中結」,才能實現成交。在這個過程中方法很重要,以下介紹排除客戶疑義的幾種成交法:

1、顧客說:我要考慮一下。

對策:時間就是金錢。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1)詢問法:

通常在這種情況下,顧客對產品感興趣,但可能是還沒有弄清楚你的介紹(如:某一細節),或者有難言之隱(如:沒有錢、沒有決策權)不敢決策,再就是挺脫之詞。所以要利用詢問法將原因弄清楚,再對症下葯,葯到病除。如:先生,我剛才到底是哪裡沒有解釋清楚,所以您說您要考慮一下?

(2)假設法:

假設馬上成交,顧客可以得到什麼好處(或快樂),如果不馬上成交,有可能會失去一些到手的利益(將痛苦),利用人的虛偽性迅速促成交易。如:某某先生,一定是對我們的產品確是很感興趣。假設您現在購買,可以獲得××(外加禮品)。我們一個月才來一次(或才有一次促銷活動),現在有許多人都想購買這種產品,如果您不及時決定,會……

(3)直接法:

通過判斷顧客的情況,直截了當地向顧客提出疑問,尤其是對男士購買者存在錢的問題時,直接法可以激將他、迫使他付帳。如:××先生,說真的,會不會是錢的問題呢?或您是在推脫吧,想要躲開我吧?

2、顧客說:太貴了。

對策:一分錢一分貨,其實一點也不貴。

(1)液檔比較法:

①與同類產品進行比較。如:市場××牌子的××錢,這個產品比××牌子便宜多鬧棗亂啦,質量還比××牌子的好。

②與同價值的其它物品進行比較。如:××錢現在可以買a、b、c、d等幾樣東西,而這種產品是您目前最需要的,現在買一點兒都不貴。

(2)拆散法:

將產品的幾個組成部件拆開來,一部分一部分來解說,每一部分都不貴,合起來就更加便宜了。

(3)平均法:

將產品價格分攤到每月、每周、每天,尤其岩此對一些高檔服裝銷售最有效。買一般服裝只能穿多少天,而買名牌可以穿多少天,平均到每一天的比較,買貴的名牌顯然劃算。如:這個產品你可以用多少年呢?按××年計算,××月××星期,實際每天的投資是多少,你每花××錢,就可獲得這個產品,值!

(4)贊美法:

通過贊美讓顧客不得不為面子而掏腰包。如:先生,一看您,就知道平時很注重××(如:儀表、生活品位等)的啦,不會捨不得買這種產品或服務的。

3、顧客說:市場不景氣。

對策:不景氣時買入,景氣時賣出。

(1)討好法:

聰明人透漏一個訣竅:當別人都賣出,成功者購買;當別人卻買進,成功者賣出。現在決策需要勇氣和智慧,許多很成功的人都在不景氣的時候建立了他們成功的基礎。通過說購買者聰明、有智慧、是成功人士的料等,討好顧客,得意忘形時掉了錢包!

(2)化小法:

景氣是一個大的宏觀環境變化,是單個人無法改變的,對每個人來說在短時間內還是按部就班,一切「照舊」。這樣將事情淡化,將大事化小來處理,就會減少宏觀環境對交易的影響。如:這些日子來有很多人談到市場不景氣,但對我們個人來說,還沒有什麼大的影響,所以說不會影響您購買××產品的。

(3)例證......>>
作為一個銷售人員,怎樣向客戶(沒有投資經歷)介紹金融產品,怎樣激發他的投資興趣,怎樣快速成交??? 10分
首先第一部:蒐集客戶信息,多多益善。第一次見面,大概給他講講你的理財產品特點,觀察他的表現,最主要的是留下他的聯系方式,住址!不超過五分鍾!!三分鍾一個人!第二部:在眾多的客戶信息中篩選出你認為意向強烈的客戶!第三部:電話約談,或上門拜訪!拜訪過程中,加深對客戶的了解,家庭成員,年紀大小,年收入等等信息!第四部:仔細分析客戶的需求點,然後對一個有效客戶有針對性的突破!純手打望採納!本人幾年前也做過你這個職位,希望對你有幫助
作為金融理財顧問,怎麼樣和陌生客戶交談
這是個過程,主要是准客戶開拓的方法和方向的問題?

新人階段,可以考慮緣故與陌生拜訪

緣故比較容易溝通,但要注意溝通清楚,雖然是親戚朋友,也不能因為為了簽一單,隨便糊弄親戚朋友,推薦他們不適合或者只對自己有利的產品,以免你若不幹了或者他們出險了保險不賠的窘狀;

陌生拜訪,比較鍛煉人的抗挫折能力和膽量、開口說保險的能力,但費時費力,前期的老前輩都是從陌拜開始;

從業1-3年的建議從已經成交的老客戶或者公司下發的孤兒單客戶中進行轉介紹,當然這中間需要你不斷的與客戶保持良好的溝通與互動。

從業3年以上,也是轉介紹為主,其他渠道為輔

祝你成功
金融公司里的業務員拉來理財客戶,客戶到公司買理財 怎麼進行交易呢?
現在的投資公司比飯店還多。具體要看你做啥類型的,一般的金融風險投資都是銀行第三放資金託管的,看你做啥產品了。
一個投資金融公司的盈利在哪些方面
這個要看你做哪方面的金融投資了,就拿我做的蘋果電子交易的代理商公司而言,賺取的就是客戶交易的手續費海金融行業做平台服務比較穩定而且收益還高,運營模式就類似於證券營業部
影響金融客戶交易行為的因素
這一部分詳細論述20世紀60年代以來的金融中介理論的主要內容及其發展過程。以中介形成與影響發展的主要因素為中線論述。跨期交易結果的不確定性可分為個人不確定性和社會不確定性,當面向個人的不確定性在某種程度上結合起來,即從結果上表現為經濟社會總體的不確定性時,社會不確定性就產生了。假定無論社會不確定性還是個人不確定性都是經濟社會所固有的,從某種意義講,個人並不能通過其他資源的使用就減少這些成本。Bryant(1980)和Diamond&Dybvig(1983)研究了在個人面臨消費不確定性時銀行類中介的作用。在他們的研究中,銀行負債是作為平滑消費波動的機制而出現的,而不是執行交易媒介的功能。銀行為家庭提供防範影響消費需求(路徑)的意外流動性沖擊的保險手段。Diamond&Dybvig(1983)模型(以下簡稱DD模型)的前提假設為:假定從投資機會中獲得的支付與消費者的期望消費路徑不一致,消費者的消費需求是隨機的。除非他們通過中介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消費沖擊,否則滿足這些隨機消費需求會要求消費者提前結束投資。Diamond&Dybvig(1983,1985)模型認為在投資者面對獨立流動性沖擊的經濟中,金融中介提供的存款合同可改進市場配置。而市場不能為防範流動性提供完全保險,因而不能導致有效的資源配置。實際上,DD模型的金融中介為個人投資者提供了一種風險保障。投資者可以利用金融中介來提高自己在孤立狀態下備用投資的可能性。一方面,他可以避免投資機會中固有的風險;另一方面,可以避免消費需要中固有的風險。在DD模型中,在沒有交易成本的情況下,投資者之間可直接訂立合約,以獲得與利用金融中介相同的投資結果。但是,由於道德風險的原因,這樣的私人合約會最終走向解體。Diamond&Dybvig假定活期存款是不能交易的,且沒有考慮其他證券市場。Jacklin(1987)和Haubrich&King(1990)也認為金融中介的存在依賴於上述假定。Hellwig(1994)和vonThadden(1998)考察了在Diamond&Dybvig模型中加入其他條件時銀行的功能問題。為了回應Jacklin(1987)、Haubrich&King(1990)、Hellwig(1994)和vonThadden(1998),Diamond(1997)發展了一個包含銀行和證券市場的模型,考慮了在市場上代理人有限參與的情況。文章的重點是關於銀行流動性的提供和市場深度的相互作用。代理人參與證券市場越多,銀行提供額外流動性的能力越弱。Allen&Gale(1997)考慮了金融中介的不同的平滑功能,也就是所提供的平滑跨代風險轉移機制。在迭代模型中,市場是不完全的,但是Allen&Gale指出,長期存在的金融中介是提供這種跨期平滑作用的制度機制。中介持有所有資產,為每一代人提供存款合約。在積累了大量儲備之後,中介為每一代人的存款提供獨立於真實紅利實現情況的不變收益。上述分析主要是針對個人的消費風險所引起的不確定性。投資不確定性會引起風險厭惡型的投資者進行多樣化投資,而金融中介可以減少個人持有多樣化組合的成本。這在下一部分會詳細分析。交易成本曾經是解釋金融中介存在的一個主要因素,正如BenstonGeorge(1976))所述:「這一行業(指金融中介業)存在的原因在於交易成本」。交易成本包括貨幣交易成本、搜尋成本、監督和審計成本等。其中搜尋成本、監督和審計成本放在信息與金融中介部分介紹。新金融中介理論的先驅格利和肖及其後繼者BenstonGeorge(1976)和Fama(1980)認為,由於金融資產交......>>
金融交易客戶須要寫的開戶資料
金融投資包含很多投資產品,開戶需要得資料也不盡相同,所以需要說具體一點才好說明,我簡單說下有關現貨得開戶流程,看是否是你要做得產品!

開戶流程:

1、登陸所選的現貨平台官網點擊實盤申請

2、填寫會員編號;

3、填寫個人的相關信息;(填寫帶星號的即可);

4、閱讀風險提示、開戶協議、客戶確認函;

5、驗證銀行信息;(以上這幾步,5分鍾即可搞定;到這一步,系統會通過簡訊的形式自動把交易賬戶和密碼發送到客戶手機上);

6、開戶審核(等待工作人員審核,審核期間會員單位的工作人員會聯系你補上開戶資料。具體資料有身份證正反面照片(照片需四角齊全)、個人上半身照片);

7、審核通過後,登陸建行網銀進行簽約綁定;

8、入金激活;

9、進入交易所交易客戶端就可以進行交易操作了。

開戶過程中需要的資料有:

激活交易賬戶須提供的激活資料:《客戶協議書》 《投資者確認函》 《風險提示書》 身份證正反面復印件 (清晰) 一張半身免冠正面照
怎樣成交大客戶
銷售是一種以結果論英雄的游戲,銷售就是要成交。沒有成交,再好的銷售過程也只能是風花雪夜。在銷售員的心中,除了成交,別無選擇。但是顧客總是那麼「不夠朋友」,經常「賣關子」,銷售員唯有解開顧客「心中結」,才能實現成交。在這個過程中方法很重要,以下介紹排除客戶疑義的幾種成交法:

1、顧客說:我要考慮一下。

對策:時間就是金錢。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1)詢問法:

通常在這種情況下,顧客對產品感興趣,但可能是還沒有弄清楚你的介紹(如:某一細節),或者有難言之隱(如:沒有錢、沒有決策權)不敢決策,再就是挺脫之詞。所以要利用詢問法將原因弄清楚,再對症下葯,葯到病除。如:先生,我剛才到底是哪裡沒有解釋清楚,所以您說您要考慮一下?

(2)假設法:

假設馬上成交,顧客可以得到什麼好處(或快樂),如果不馬上成交,有可能會失去一些到手的利益(將痛苦),利用人的虛偽性迅速促成交易。如:某某先生,一定是對我們的產品確是很感興趣。假設您現在購買,可以獲得××(外加禮品)。我們一個月才來一次(或才有一次促銷活動),現在有許多人都想購買這種產品,如果您不及時決定,會××……

(3)直接法:

通過判斷顧客的情況,直截了當地向顧客提出疑問,尤其是對男士購買者存在錢的問題時,直接法可以激將他、迫使他付帳。如:××先生,說真的,會不會是錢的問題呢? 或您是在推脫吧,想要躲開我吧?

2、顧客說:太貴了。

對策:一分錢一分貨,其實一點也不貴。

(1) 比較法:

① 與同類產品進行比較。如:市場××牌子的××錢,這個產品比××牌子便宜多啦,質量還比××牌子的好。

② 與同價值的其它物品進行比較。如:××錢現在可以買a、b、c、d等幾樣東西,而這種產品是您目前最需要的,現在買一點兒都不貴。

(2)拆散法:

將產品的幾個組成部件拆開來,一部分一部分來解說,每一部分都不貴,合起來就更加便宜了。

(3)平均法:

將產品價格分攤到每月、每周、每天,尤其對一些高檔服裝銷售最有效。買一般服裝只能穿多少天,而買名牌可以穿多少天,平均到每一天的比較,買貴的名牌顯然劃算。如:這個產品你可以用多少年呢?按××年計算,××月××星期,實際每天的投資是多少,你每花××錢,就可獲得這個產品,值!

(4)贊美法:

通過贊美讓顧客不得不為面子而掏腰包。如:先生,一看您,就知道平時很注重××(如:儀表、生活品位等)的啦,不會捨不得買這種產品或服務的。

3、顧客說:市場不景氣。

對策:不景氣時買入,景氣時賣出。

(1)討好法:

聰明人透漏一個訣竅:當別人都賣出,成功者購買;當別人卻買進,成功者賣出。現在決策需要勇氣和智慧,許多很成功的人都在不景氣的時候建立了他們成功的基礎。通過說購買者聰明、有智慧、是成功人士的料等,討好顧客,得意忘形時掉了錢包!

(2)化小法:

景氣是一個大的宏觀環境變化,是單個人無法改變的,對每個人來說在短時間內還是按部就班,一切「照舊」。這樣將事情淡化,將大事化小來處理,就會減少宏觀環境對交易的影響。如:這些日子來有很多人談到市場不景氣,但對我們個人來說,還沒有什麼大的影響,所以說不會影響您購買××產品的。

(3)例證法:

舉前人的例子,舉成功者的例子,舉身邊的例子,舉一類人的群體共同行為例子,舉流行的例子,舉領導的例子,舉歌星偶像的例子,讓顧客嚮往,產生沖動、馬上購買。如:某某先生,××人××時間購買了這種產品,用後感覺怎麼樣(有什麼評價,對他有什麼改變)。......>>
在貴金屬投資公司怎麼才能知道客戶交易了多少手來算自己的提成
只有公司的後台和每個客戶的交易記錄可以看見!1,是在公司後台里查。2,是平時做好客戶的回訪工作,每天了解情況並記錄!
銷售技巧和話術
第一篇:銷售策略。

一、銷售過程中銷的是什麼?

答案:自己

1、世界汽車銷售第一人喬·吉拉德說:「我賣的不是我的雪佛蘭汽車,我賣的是我自己」;

2、販賣任何產品之前首先販賣的是你自己;

3、產品與顧客之間有一個重要的橋梁:銷售人員本身;

4、面對面銷售過程中,假如客戶不接受你這個人,他還會給你介紹產品的機會嗎?

5、不管你如何跟顧客介紹你所在的公司是一流的,產品是一流的,服務是一流的,可是,如果顧客一看你的人,像五流的,一聽你講的話更像是外行,那麼,一般來說,客戶根本就不會願意跟你談下去。你的業績會好嗎?

6、你要讓自己看起來更像一個好的產品。

7、為成功而打扮,為勝利而穿著。

銷售人員在形象上的投資,是銷售人員最重要的投資。

二、銷售過程中售的是什麼?

答案:觀念。

1、賣自己想賣的比較容易,還是賣顧客想買的比較容易呢?

2、是改變顧客的觀念容易,還是去配合顧客的觀念容易呢?、

3、所以,在向客戶推銷你的產品之前,先想辦法弄清楚他們的觀念,再去配合它。

4、如果顧客的購買觀念跟我們銷售的產品或服務的觀念有沖突,那就先改變顧客的觀念,然後再銷售。

5、是客戶掏錢買他想買的東西,而不是你掏錢;我們的工作是協助客戶買到他認為最適合的。

三、買賣過程中買的是什麼?

答案:感覺

1、人們買不買某一件東西通常有一個決定性的力量在支配,那就是感覺。

2、感覺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影響人們行為的關鍵因素。

3、它是一種人和人、人和環境互動的綜合體。

4、假如你看到一套高檔西裝,價錢、款式、布料各方面都不錯,你很滿意。可是銷售員跟你交談時不尊重你,讓你感覺很不舒服,你會購買嗎?

假如同一套衣服在菜市場屠戶旁邊的地攤上,你會購買嗎?不會,因為你的感覺不對。

5、企業、產品、人、環境、語言、語調、肢體動作都會影響顧客的感覺。

6、在整個銷售過程中能為顧客營造一個好的感覺,那麼,你就找到了打開客戶錢包「鑰匙」。

四、買賣過程中賣的是什麼?

答案:好處

好處就是能給對方帶來什麼快樂跟利益,能幫他減少或避免什麼麻煩與痛苦。

1、客戶永遠不會因為產品本身而購買,客戶買的是通過這個產品或服務能給他帶來的好處。

2、二流的銷售人員販賣產品(成份),一流的銷售人員賣結果(好處)。

3、對顧客來講,顧客只有明白產品會給自己帶來什麼好處,避免什麼麻煩才會購買。

所以,一流的銷售人員不會把焦點放在自己能獲得多少好處上,而是會放在客戶會獲得的好處上,

4、當顧客通過我們的產品或服務獲得確實的利益時,顧客就會把錢放到我們的口袋裡,而且,還要跟我們說:謝謝!

五、面對面銷售過程中客戶心中在思考什麼?

答案:面對面銷售過程中客戶心中永恆不變的六大問句?

1、你是誰?

2、你要跟我談什麼?

3、你談的事情對我有什麼好處?

4、如何證明你講的是事實?

5、為什麼我要跟你買?

6、為什麼我要現在跟你買?

這六大問題顧客不一定問出來,但他潛意識里會這樣想。

舉個例子來說:顧客在看到你的一瞬間,他的感覺就是:這個人我沒見過,他為什麼微笑著向我走來?他的潛意識在想,這個人是誰?你走到他面前,張嘴說話的時候,他心裡想你要跟我談什麼?當你說話時他心裡在想,對我有什麼處?假如對他沒好處他就不想往下聽了,因為每一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他會選擇去做對他有好處的事。當他1覺得你的產品確實對他有好處時,他又會想,你有沒有騙......>>

熱點內容
元大期貨怎麼賺金 發布:2025-02-01 09:41:22 瀏覽:386
股票賬戶只能查3個月歷史 發布:2025-02-01 09:41:06 瀏覽:703
股票軟體中的成本價 發布:2025-02-01 09:33:25 瀏覽:625
股市估值低如何計算 發布:2025-02-01 09:31:48 瀏覽:79
質押預警線對股票的影響 發布:2025-02-01 09:08:30 瀏覽:308
股市穩定運行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2-01 09:00:38 瀏覽:202
2021買基金在哪裡買最合算 發布:2025-02-01 08:51:03 瀏覽:707
方正金融的電話多少 發布:2025-02-01 08:45:24 瀏覽:164
金融大廈房租多少錢租 發布:2025-02-01 08:36:36 瀏覽:898
震安科技的股票代碼 發布:2025-02-01 08:36:26 瀏覽: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