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金融危機為什麼美元漲
A. 美聯儲為什麼這幾年加息它真正目的是什麼
這有好幾個概念,美聯儲它是指美國聯邦儲備系統,相當於我國的中國人民銀行(印鈔的那個),即央行。
美國聯邦基金利率(Federal funds rate)是指美國同業拆借市場的利率,其最主要的隔夜拆借利率。相當於我國的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所不同的是,我國的銀行不像美國銀行那樣頻繁的進行銀行間同業拆借,其利率影響不是很大。
閣下所指的美元加息加的是美聯儲的息,然後影響美國聯邦基金利率,致使整個銀行業資金成本增加,從而傳遞給工商企業,進而影響消費、投資和國民經濟。
如作比喻,美聯儲的加息就如我國央行調高基準利率,進而影響整個金融行業。例如基準利率一上調,所有的房貸利率都會因基準利率上調而上調,買房者就要多還利息了。
那麼美聯儲的加息怎麼影響美國聯邦基金利率呢?
美聯儲利率低,商業銀行就會向美聯儲拆借,而不會向美國聯邦基金(美國同業拆借市場)拆借。如聯邦基金需要繼續進行頻繁拆借,那麼就會調低自身利率,進而形成金融行業利率下調,包括銀行的放貸。
美國最近的一次連續降息主要是美國次貸危機以後,為了挽救眾多瀕臨倒閉的企業,大幅的降低美聯儲利率(最低0.07%)。簡單來說,降息就是多印鈔,讓市面上有更多的美元,從而形成寬松貨幣。同時,美元也大量的外流,往他國進行投資。
但也有弊端,例如美元貶值,在2008年的時候美元指數到達 歷史 低點71.15。
而如今的不斷加息,是收緊貨幣供應,抑制商業銀行的放貸。同時,由於收緊貨幣會致美元升值,外流的資金會兌換成美元,流回本國。
當然,更重要的一點是匯率是相對的,美元升值了,那麼與其兌換的幣種就會貶值,比如EURUSD貨幣對。而各國的資金為了對沖美元升值的風險都會進行買入美元,畢竟人家升值能賺錢嘛,而本國貨幣貶值是要虧錢。
沒辦法,國際貿易還是以美園結算為主。也就是說,美元一升值,那就是坐等收錢了。這就好如對股票的估值,股票還是一樣的股票,願出更高價買的人多了,那麼該企業估值就高了,坐等數錢。
當然,跟其貶值一樣,升值也有弊端,即實體經濟就不好混了,製造成本上升,抑制出口,國際競爭力下降等等。
也就是說,加息與降息不是可以胡來的事兒,同上降息一樣,只有經濟向好才會加息。比如GDP穩定,非農就業數據向好,失業率較低等等。
那麼加息的整個流程是怎樣的呢?美聯儲加息,而美國聯邦基金利率不跟隨上升怎麼辦呢?不怕,這已經形成默契了。
這默契需要一個過程,而這過程的機制是美聯儲先提高拆借利率,那麼向美聯儲拆借的商業銀行就會轉向其他商業銀行,即轉向美國聯邦基金,那麼美聯儲的拆借利率就會孤零零的站在高處。
這時美聯儲就要放大招了——在公開市場上拋出國債,吸納商業銀行過剩的超額准備(商業銀行及存款性金融機構在中央銀行存款賬戶上的實際存款准備金超過法定存款准備金的部分),致使流通出的貨幣短缺。
一旦短缺,那麼同業拆借市場(美國聯邦基金)的資金就緊張,於是也就迫使聯邦基金利率與美聯儲的拆借利率同步上升。
美聯儲這種操作一來二去,很自然的,就會形成合理的市場預期,即默契了。只要美聯儲提高自己的拆借利率,整個市場就會聞風而動,進而美聯儲能夠直接宣布聯邦基金利率的變動,至於美聯儲是否要輔之以其他操作手段也就變得不那麼重要了。
好像寫得有點多,就到這了。關注「三人聚眾」,掌握更多 財經 知識,有什麼問題可以下方評論留言哦——三人行,必有我師。難道不點個贊???
能讓世界各國都頭疼的事不多,美元加息無疑就是其中之一,那我們常常聽說美元今年加幾次息,這加息是怎麼回事那,加息的目的是什麼,下面就來聊一下這個問題,這屬於科普類的知識了,禪風盡量用簡單的語言來表述出來。
美元加息,加的是什麼息?
我們知道美聯儲是美國的央行,也是世界的央行。美國能吸收存款的金融機構都需要在美聯儲開設自己的儲備金賬戶,美聯儲設定存款准備金率。簡單理解就是美聯儲給銀行定了個紅線,銀行內的錢不能少於吸收存款的20%,就是說如果你吸收到10塊錢的存款,最少在銀行內要留二塊,剩下的才能用於銀行業務,這個值各國也不相同,但基本差不了多少。
如果其中一個銀行留的錢到不了這紅線了,就要想辦法盡快補足,一般通過向資金充足的銀行短期借貸來補充,這種短期借貸的利率就叫聯邦基金利率。聯邦基金利率就是銀行間的貸款利率,美元加息就是加的這個利率。但是這個利率不是美聯儲下命令給銀行的,而是通過美聯儲的操作,讓這個利率被動的達到目標的。
如果要上調利率,美聯儲就把債券賣給各銀行收回美元,銀行的准備金不達標了,就要想辦法盡快補上,但是同時有多家銀行錢都不夠用的時候,那銀行間的貸款利率就高了,同時市場上流動的美元也少了,這也就是加息的後果,就是減少市場中流動的美元,這就是加息的含義。
加息的目的是什麼?
加息的目的直白的說就是掠奪世界財富。現在我們都知道美元加息就會減少市場中流動的美元,美元就會升值,而非美貨幣都會貶值。世界各國的資金為了對沖風險就會買入美元,資金大量流向美國,造成美國的股市、債市、匯市一片繁榮,走出牛市。但同時加息會造成實體經濟的日子不好過,出口降低,畢竟貨幣升值造成製造成本升高,在國際上競爭力下降。
但是什麼時間加息是美國說了算。美國加息都是在經濟向好、GDP穩定、 CPI在2%以上、非農就業數據良好,失業率較低的前提下才加息。加息前先把大量資金慢慢的投進股、債、匯三大市裡,然後開始加息周期,什麼時間美國的經濟承受不住的時候,加息周期就結束了。提前進入三大市的資金這時都賺了個盆滿缽滿,這就是傳說中的剪羊毛的一部分操作,當然這也是加息的目的。
看了大家的回答,都只是就是論事,講的是美國央行調控經濟發展速度和規模的問題,都沒有說到經濟的最本質的問題。美國為什麼敢加息?有兩點必須要著重強調。
第一,表面上看,加息會拉高美元,進而增加美國企業的生產成本,由此再拉高美國產品的岀口價格,這樣岀口就會減少,這樣似乎對美國經濟不利,但美國為什麼不怕呢?或者說為什麼不是很怕呢?因為美國在大多數的前沿 科技 領域站在世界的前列。就好比大家都要用鐵,來做菜刀、鋤頭、武器等等等等,但冶鐵技術美國的最好,你有鐵礦石卻冶不岀好鐵怎麼辦?只有去美國買,那價格就由美國說了算。舉個現在的例子,大家要上網,美國的網路技術是世界上最好的,你只能掏錢,大家要看電視,要用手機,美國的晶元技術(半導體技術)是世界上最好的,你只能掏錢買,如果你沒錢買,又想要,怎麼辦?只有做苦力來換或者用原材料來換。那麼美國就有權制定規則,再由此制定價格,我有好東西,而且只有我有,你想要嗎?想要,那就得聽我的!你也可以說不要,你不要也可以,但你將越來越落後,最後被淘汰,就象你可以不要鐵制武器,你拿著石制的或者木製的或者青銅器的武器去對抗,那你只有死!你不要美國的先進技術,那美國人就說你是反人類的,是落後腐朽的,然後把你劃定為恐怖國家,美國就有理由帶一幫小弟來欺負你,消滅你,你怎麼辦?打又打不過。沒辦法你只有屈服或者被消滅。想來想去還得買美國的前沿技術,那價格就由美國說了算!所以美聯儲加息提高美國企業生產成本,對美企的岀口影響是有限的或者說是可控的。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前沿的核心技術都是美國的,這樣美國就要平衡美元價格(企業成本)和岀口的關系了,當消費和岀口減少(經濟不景氣),美聯儲減息,降低美元價格,減輕企業負擔,增加消費和岀口,從而刺激經濟。當消費和岀口增加(經濟繁榮),美聯儲馬上加息拉高美元價格進而拉高核心技術產品價格,你是不是要付更多的錢了?或者要用更多的勞動更多的原材料去換了?美國人又發財了。根本原因是他有先進的核心技術,能生產岀先進的產品,你呢?你有什麼?你沒有,那你只能亦步亦趨。
第二,由先進技術支撐的美元是全權性貨幣,世界上流通的美元大概有六萬億(不包括美國國內),因為你要買美國的先進技術產品,美國人說你只能用美元來買,你要賣你的原材料或者勞動力,美國人說只支付美元,這樣美元的地位就無可替代,美國人說你放心,我有核心技術,我還有大量的黃金儲備,我還有先進的武器,你不用怕,用美元結算無風險。到此時你已經別無選擇了,只能用美元,那美國人就可以決定印多少美元紙了,市場上美元紙太多了,美國就少印點(美聯儲加息,回收美元紙,減少市場上的美元紙),從而讓你支付更多的成本(原材料和勞動力),用現在形象的說法就是美國人又要割羊毛了。好了,美國人(企業)有錢了,衣食無憂了,它又可以靜下心來,空岀時間來,拿岀更多的資金來,吸引更多的人才,研發它的核心技術了!當然研發核心技術也需要時間,如果研發需要的時間超過了新產品(新技術)普及的時間,或者說有些別的國家把你美國的新技術吃透了,他也可以自己生產了,那美聯儲趕緊多印美元紙,從而降低企業成本降低產品價格。你追上來了,也會做先進的產品了,可是你剛剛追上來,跑得氣喘吁吁,你的技術還不如我的成熟不如我的全面,我就、就用價格打壓你,你還是競爭不過我,等你差不多完全成熟了,我馬上又有新技術新產品岀來了,你再繼續追吧,我又要欣起一場新的產業革命,累死你?!我有先進的東西,而你又不得不買來用,那你就得按照我制定的規則來,那我的美元就是霸氣,就是全球性貨幣。我要印多少我說了算。
這樣是不是美國永遠就是老大了?那就要看別的國家在新技術領域能不能超過它了,你要超過它,可你的家當少,底子薄,怎麼辦?你只有先委屈地跟著它給它打工,然後你還要省吃儉用,忍辱負重,發奮圖強,還要韜光養晦,不聲不響,埋頭做事。當然首先你要有相對獨立的國家體制和相對穩定的政治體制,不然你無法靜下心來研發你的新技術。
兩千年前我們的漢朝,因為冶鐵技術的先進從而漸漸擺脫了匈奴人的欺凌,一千年前我們的唐朝,因為弓弩的製造技術和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從而趕跑了突厥人,五百年前,我們的明朝,因為火銃技術的發展驅逐了蒙古鐵騎,今天呢?新技術革命層岀不窮,我們還需要多少代中華兒女的艱苦努力才能趕上去?!
美元是紙印的,它的背後是強大的新技術支撐,是先進的生產力。當然它是不是一直先進下去,那就讓 歷史 來證明吧,反正誰活著誰就能看得到,活著是要努力的!要努力地活著!!!不過老子說過物極必反,馬克思說過資本主義總有它的落後性,是不是我們可以彎道超車?弱者不得好活,強者一般都不得好死。
要了解美國貨幣的投放方式,這也是一個典型的利率市場化的國家,中國其實在利率政策上也試圖靠近類似於美國的利率市場化。美聯儲類似於央行的角色,而各商業銀行獲得資金開展金融業務。商業銀行的資金並不是都來自於美聯儲,而是通過頻繁的同業拆借。比如美銀沒錢了,直接從摩根大通批發資金,或者另一家,這是個舉例。同業拆借在美國金融業異常繁榮,只要拉來的資金成本低於貸款的收益利率,他們就會盡量多的進行拆借。
美聯儲的角色就是其中一個拆借對象,當商業銀行間拆借利率高於美聯儲的時候,說明市場資金有大量的需求,商業銀行就轉而向美聯儲拆借。這樣商業銀行間拆借的利率就會下降,因為美聯儲批發美元更加便宜,大家都買便宜的。
而當美聯儲提高利率,商業銀行間拆借利率有可能低於美聯儲基準利率,這就導致了銀行間拆借又取代了美聯儲的資金批發,而為了獲得更加便宜的資金,銀行會努力歸還美聯儲的借款,並把借款轉化為銀行間拆借的需求。你看,美聯儲加息提升了銀行間拆借的需求,美聯儲回收了借款,市場上流通的美元減少了。而商業銀行間拆借利率也水漲船高。
所以,加息對於美聯儲是一種市場化的緊縮政策,通過利率因素抑制商業銀行的貸款需求,由於商業銀行是自負盈虧理論上可以倒閉的私營機構,所以這種機制能夠很好的促進 社會 整體信貸的緊縮。
不過這個機制未來也要受到挑戰,那就是美國的一些大而不倒的案例導致了道德風險,倒不掉,那麼銀行就不管風險,亂放貸,這樣美聯儲通過基準利率調節貨幣市場的效果就會打折扣,因為提高利率依然有很多人會放貸。所以奧巴馬時代簽署了《多德-弗蘭克法案》,不過可惜的是,這個法案既沒有解決大而不倒,而在特朗普時代還被廢止了。
次貸危機爆發以後。美聯儲實施極度寬松貨幣政策。表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扭曲操作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QE。美聯儲資產負債表膨脹到四萬多億美元。等於直接印鈔。另一個是把美元利率降低到零以下實施負利率正常。
極低成本的美元開始流動性泛濫。美國經濟開始復甦。就業率位於 歷史 低位。美國經濟增長在主要國家中位於龍頭地位。美國股市已經持續了九年牛市。美國投資者獲得巨大財富。
美國一些個人。公司憑借低廉美元資本。四處購置資產。四處投資。美元輸出世界各地。推高了世界資本價格。歐美日股市也是牛氣逼人。
現在美國經濟好了。股市漲高了。但通脹壓力也大了。美聯儲要遏制經濟過熱。開始緊縮政策 一方面是縮減QE規模。直接回籠流動性。另一方面是提高利率。貨幣政策回歸正常化。那就是加息。美元少了。成本高了。美元更值錢。美元指數就上漲。美元開始迴流美國。
原來在世界金融市場的美元。已經賺的盤滿缽滿。現在迴流美國。資產價格就會下跌。像最近的亞太股市動盪下挫與美元指數上漲就有一致性。
美聯儲是世界央行。掌控著印鈔權利。獲得巨大鑄幣稅。還可以操控流動性。到處收割羊毛。美元貶值。買進資產。資產買多了。價格上漲。開始緊縮。美元拋售資產。價格下跌。這就是一個輪回。
作為一個 財經 工作者,我覺得美聯儲加息的真正目的主要有 三方面:
一是防止量化寬松美元貨幣政策過度刺激美國經濟增長,引發通貨膨脹,在為避免金融危機未雨綢繆之事,即將量化寬松貨幣政策收縮為量化緊縮貨幣政策,使美國經濟增長保持在一個適度水平上, 也保持在 健康 可持續軌道上。
二是繼續讓美國升值,使美元依然成為強勢貨幣而為國際貨幣結算支付所利用並成為全世界主要儲備貨幣,讓美元繼續為美國經濟增長奠定基石,從而繼續為其剝奪世界各界財富創造條件。
三是美國是一個以進口為主的國家,美元升值對其進口有利;而且美元升值對扭轉美國貿易逆差也將起到一定作用。
為了剪羊毛!美聯儲加息會導致美元迴流,世界出現美元荒,打個比方吧,比如之前美元低利息時候有商人借了一筆美元,現在突然加息就會導致他要償還更多的錢,加上美元稀缺更是雪上加霜。我國還好美元儲備還足夠多。比如蒙古美元儲備總共也只有11億。加上國內通貨膨脹,大家都在購買美元和黃金,形成惡性循環!!!美元處於貨幣的上游就是不敗之地
美聯儲是否加息一般會參照兩個關鍵性的指標:非農就業人口以及通貨膨脹水平是否超過2%。 隨著這些年非農就業人口的持續向好以及通貨膨脹水平的逐步攀升,而且經濟水平持續向好,所以美聯儲加息就成為題中之義, 一般通過加息,實行緊縮的貨幣政策,縮緊銀根來達到回籠貨幣,防止經濟過熱的目的。對於中國而言,美聯儲加息就存在熱線迴流美國,國內資金流動性會出現一定的干擾,對於a股而言,也就是比較大的風險事件。
我們知道自從08年金融危機過後,美國為了擺脫金融危機的泥潭,刺激本國經濟發展,進行了一輪又一輪的量化寬松政策,利率也是一降再降,隨著這些年寬松貨幣政策的刺激,美國經濟終於走上正軌,就業人口穩步增長,經濟也開始逐步繁榮,通貨膨脹水平也逐步提高,美國股市在也這種環境中走出了近10年慢牛,經濟開始有出現泡沫的跡象。
考慮到經濟過熱,美聯儲在去年12月14日凌晨,宣布加息了25個基點,而且毫無懸念今年美聯儲依舊會進一步加息,而接下來的6月份正好是加息的關鍵時點,本來此前市場預期加息可能性比較大,但是 如今中美貿易問題存在一定的掣肘,為了不影響本國經濟的正常發展,屆時美聯儲6月份的加息可能會存在一定的變數 。
隔壁村的有錢有勢的人開始大方的給你借錢,有時大方到說不要利息。有錢人的村民就拿著從有錢人那不用利息借來的錢去別的村放貸,賺一點利息。別的村的人看借錢那麼容易,利息還差不多不要,很多人就去借錢,有的人借錢了買肥料,種莊稼,有的人借錢了去吃喝玩樂。過幾年有錢人不再拿錢出去借了,還向他們村那些放貸的人借錢,利息還給得比別人都高,(反正錢是他自己印的)。結果就是借錢去吃喝玩樂的人就崩潰了。
美聯儲存在意義就是通過貨幣政策宏觀監管和調控經濟,維持市場金融穩定。此輪加息開始於2015年,至今已經加息8次,按照美聯儲預期的中性利率水平,還會繼續加息,按照當前美國經濟情況,美聯儲可能加快加息步伐。
眾所周知,寬松的貨幣環境有利於提振經濟,那麼為什麼還要加息?加息不但會抑制經濟增長,還會對股市、樓市等險資造成下行壓力,那麼美聯儲為什麼還要加息?簡單來講,就是為了抑制資本過熱和通脹,同時為將來突發危機預留一定的調控空間。
2018年次貸危機以後,美聯儲為了復甦經濟,將長短期利率降至0附近,同時先後幾輪QE,向市場投入大量的貨幣,讓貨幣流動起來,帶動經濟。美國經濟確實在短短幾年時間里復甦,但是長期的寬松貨幣政策,至使熱錢涌動,滋生通脹和泡沫,美股等風險資產估值過高,加息就相當於瘦身擠泡泡,所以此次美聯儲並不會因為美股走低而放緩加息,因為美股本身有泡沫。
我是Roseview 財經 ,更多問題敬請關注,歡迎一起交流討論,希望對您有幫助。
B. 歐美股血雨腥風,美元飆創20年新高,對我們的影響是什麼
經常關注股市的小夥伴們,最近應該比較興奮,因為股市經歷了比較大的起伏,因為油價的崩潰,一些歐美股市普遍的趨勢就是向下跌,但是美元卻在上漲,指數瞬間飆升,達到了近20年來的最高峰。那麼這樣的局面,對於我們的影響究竟是什麼呢?下面就讓小編來介紹一下吧。
這次美元指數走高,歐美股進行大跌,國內很多股票也是飄綠,所以很多股民也受到了損失,這個時候要做的就是靜觀其變,而不是自亂陣腳,要盡量保證自己不受太大的損失,這樣才能夠在股市中屹立不倒。
C. 美國大量印鈔,按理美元應該大幅貶值,為什麼美元反而升值了
美國大量加印美元,試圖將危機轉嫁給其他國家。但其他國家也不傻,同樣大量加印貨幣,沖抵美元貶值帶來的影響。這么一來,美元升值也就不足為奇了。
總結一下, 那就是美國大量印鈔,但速度並沒有比其他國家更快。在比爛之下,美元也就升值了。
D. 美元誕生兩百多年了,美分仍在流通,如此低的通脹是如何做到的
其實美分的流通一方面是支付的需要,從側面也反映了美國這么多年來,國內超低的通脹,這樣如此低的CPI指數,全世界也只有美國了。
就算是2008年,次貸危機引發的美國金融危機,華爾街一片恐慌,雷曼兄弟破產,美國為了平穩度過危機,超發了貨幣,大量的美元流向了美國和海外市場,即使這樣,美國也沒有太高的通脹,反倒是其他國家受到了影響。
其實這很好理解,美元是全世界通行貨幣,就算是超發了貨幣,也是全世界在分擔,美國的通脹當然會低。
1945年,在美國和英國的主導下,布雷頓森林體系成立,確立了美元的金本位體系,從那時候開始,美元和黃金鎖定了固定匯率,從此之後美元成為了國際貨幣。期間美國發動了一系列戰爭,財政赤字急劇增加,美國不負責的超發貨幣,導致美元大幅貶值,美國國家信用大減,很多國家紛紛要求取回自己國家的黃金,比如說當時的法國總統戴高樂。
1972年,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美國人說服了當時的歐佩克組織,美元從此和石油掛鉤,美元的霸權之路也從此開始。
另外,去美國超市裡邊看看吧,大部分的商品都是中國製造,物美價廉,你說他們的物價能高嘛!
所以說,只要是美元霸權一直存在,美國的CPI肯定會一直很低!
美國能夠持續數十年保持超低的通貨膨脹率,關鍵有兩點原因:1、作為國際通用貨幣,可以通過向海外輸出美元的辦法減少國內通貨膨脹率;2、保持克制理性,寧肯增加財政赤字也不大肆印鈔,保持物價穩定;
一個國家的貨幣能夠成為國際貨幣,不僅僅國力強盛就可以實現,不僅僅要有足夠多的黃金儲備,關鍵還是國家信用,能夠保持貨幣的購買力。
科技 不斷發展,生產力不斷進步,新的財富不斷產生,為了滿足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美元需要保持一定增長規模。
假如只是一個內陸湖,眾多河流湧入,內陸湖總有滿溢的一天,這就是通貨膨脹的邏輯。有限的市場,出入之間不能保持平衡,大量增加貨幣一定會使得貨幣貶值。但是美元面向的是整個世界,各國為了滿足進口需求,都持有不同數額的美元,成為美元的蓄水池,充分消化了超發的美元,使得美國國內物價保持穩定。
值得一提的是,掌控美元的美聯儲 主席由總統認命,但是依然 擁有相對獨立性,可以根據經濟發展狀況制定金融政策及市場利率。
一國的通貨膨脹率在於貨幣增速與經濟增速的差值,這里講的經濟增速要理解為創造新的財富的數量。要想維護幣值穩定,就需要保持與經濟增速相當的印鈔速度,而超發的部分就要用各種手段讓國際市場消化,美債就是很好的方式。當然美債規模日益龐大,同樣會影響到國家信用,國債也需要越來越多的利息,但是土地私有制的美國又不能通過提升房價賣地的形式把債務轉移到美國人身上。
除了上述因素,美國物價穩定還有如下原因:
1、經濟自我修復能力強,能夠保持較低的真實失業率,國民收入穩定才是一國經濟穩定的基石;
2、引領世界 科技 創新,在全球產業鏈上處於高位,獲得較高的投資回報率;
3、美國企業可以低成本獲得貸款,到世界各國投資,從而獲得更高回報,回饋美國;
4、可以采購各國商品,選擇性價比最高的那些,低成本自然能夠帶來低物價;
5、美國決策者維護美元信用的決心和採取的有效措施;
這是個不錯的問題,反過來應證了美元是靠譜的。也恰恰說明美元成為世界貨幣有其必然性,要是美聯儲一直濫印鈔,現在美元早已處於高通脹之下,請問全球各國央行還會手握大量的美元外匯儲備資產嗎?美元金融霸權地位還能保得住嗎?
首先,美元金融霸權地位得以維持,主要得益於美國超強的經濟、貿易實力,作為全球最大經濟體,至今已經保持120多年的世界第一位,且仍然達到了2%以上的實際增速,這是非常了不起的。同時,美國還是第二貨物貿易大國和第一服務貿易大國,即使在貨物貿易上也就近幾年才被我們「拿下」的。
2018年,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首次突破20萬億美元,達到了20.5萬億美元,人均GDP也高達62000美元,位居世界第六。
其次,由於美元金融霸權地位的關系,美元作為一種廣泛使用的世界貨幣和國際貿易主要結算貨幣,是不斷向外流出的,再加上美國本身就是世界第一消費大國。因此,這也減少了美元發生通貨膨脹的風險,即使是有的話,也相當於全球共同承擔。
另外,這與美國政府無法要求美聯儲印鈔有關系,相比之下,美聯儲作為美國的中央銀行,卻不同於全球各國的央行,因為它是與美國聯邦政府平級的兩個機構,權力來自於國會並受其監督。假設美聯儲與其他的央行一樣,比如像辛巴威或者委內瑞拉那樣,豈不是早就通脹的不像啥了呢?
最後,這不得不說美國作為世界頭號強國,也是當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還是很有國家信譽的。不管你信不信,它確實是做到了,否則它的財政赤字在2019財年不會高達9840億美元,同時美國國債規模也不會超過23萬億美元大關。
總之,我們也不要認為美國就很有「責任心的」,實際上它也是為了自身的金融霸權,更是為了維護一超霸權地位。無論如何,像美元這樣的世界貨幣,沒有像美國這樣的超強綜合實力作保障,是不可能的。就拿目前排在世界第二的貨幣歐元來看,僅僅是20%的外匯儲備份額,說明與美元差距還很大。此外,美國在戰後以來,它的官方黃金儲備量一直穩居世界第一。
很多回答都不在點子上,關鍵原因是發鈔的方式和管控。
1.美聯儲是私人機構,不能憑空發鈔,它的每一塊錢都是實實在在的;
2.美國政府的發鈔是:只能向美聯儲舉債,以稅收作為抵押;
3.美國政府舉債無需還本,但要付息;
4.因為美聯儲的本金有限,這種發鈔(舉債)方式可以借到的錢無法超過美聯儲可借出的本金;
5.如果一直借錢不還本金,會導致美聯儲不斷加息,直至無錢可借;所以,美國政府在財政有盈餘時會歸還本金,比如柯林頓政府幾乎接近還完了所有本金;
6.有效的監管機制:政府舉債必須要國會批准,政府借到錢怎麼花必須要眾議院批准。
當然還有很多細節,關鍵就是它沒有憑空變出來錢(印鈔),它借來的錢,本來就是出借人創造的財富,而不是憑空印一張紙……
誰能知道人家是怎麼做到的。也許就是美元霸主地位堅不可崔的原因吧。
美元幣值的堅挺是由一系列原因決定的,
第一,美國地大物博,資源豐富,人口數量不多不少,再加上優越的 社會 制度,讓美國人民創造了巨大的財富,美國在十九世紀末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一,一直保持到現在,美國的龐大財富規模成為美元幣值穩定的基礎,
第二,美國 社會 一直非常穩定,政治制度運轉兩百年井然有序,除了南北戰爭,美國本土再也沒有發生大規模的戰爭,一戰二戰更是遠離美國,雖然經常會發生經濟危機,金融危機,然而,美國經濟體系和金融體系有非常大的彈性和抵抗力,往往是危機過後經濟又創新高,
第三,美聯儲可謂是世界上獨立性最強的中央銀行,作為美元的發行機構,美聯儲是獨立做出貨幣政策,不受政府幹擾,比如最近的特朗普與美聯儲貨幣政策之爭就可以看出端倪,特朗普也拿美聯儲沒有辦法,美聯儲的獨立性大大加強了美元的權威,
正是美國的這些自身原因讓美元幣值堅挺,購買力強勁,美元被俗稱美刀,由此可見一斑,而其他國家的通貨膨脹也無非是缺乏這幾個條件,經濟貧困,戰爭和 社會 動亂,政府隨意印鈔都讓貨幣失去信用,造成通貨膨脹,
至於美元的世界貨幣地位,其實與美元幣值穩定一樣,是美元具備多種優越條件的結果,
我們就不一樣了,才幾十年過去,一塊錢除了座公交,其他都不太好用了。更別說1、2、5分1、2、5毛了。
確實是啊,如果通貨膨脹率高,美分早就退出了。
事實也是,這些年來,美國除了通貨膨脹比較低外,利率等也很低,貸款利率低,存款利率更低,很多是零利率。在這樣的情況下,也對遏制通貨膨脹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貨膨脹的發生,是有多種因素形成的。譬如濫發貨幣、市場物品供不應求等。反過來,混改貨幣又使通貨膨脹更高,需要發行更多貨幣。所以,只要通貨膨脹控製得好,貨幣就不會貶值,低幣值的貨幣就能使用。
這也意味著,判斷一個國家有沒有發生通貨膨脹,通過幣值的變化也能夠基本看出。只要硬幣和紙幣一直維持不變,就一定沒有出現通貨膨脹。反之,可能就問題嚴重了。顯然,美國在這方面是做得不錯的。
不過,美國做得好,也不僅僅是美國控制通貨膨脹工作做得好,有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元的國際地位和強勢地位。因為,就算美國出現通貨膨脹,按照美元的地位,也能比較輕松地把通貨膨脹轉嫁給其他國家。這一點,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就再一次證明了美國在這方面的強勢地位和影響。實行多輪量化寬松政策,但是,通貨膨脹仍然沒有出現。相反,很多國家卻被美國的量化寬松弄「寬松」了,物價上漲了,通貨膨脹發生了。所以,如果不打破美元的強勢地位,不讓美元與其他國家貨幣地位平等,美國就有辦法把通貨膨脹轉嫁給其他國家,自己則充分享受通貨膨脹帶來的快感。
這個問題提的非常好。為什麼美國經常打開印鈔機,濫發美元,但其國內的通脹水平卻保持低水平呢?
我們來看看近幾十年來,美國的通脹水平。1985-2015年的30年間,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最高只達到5.5%。大部分年份,即上世紀90年代初以來的20多年裡,CPI保持在2.5%以下。
相比之下,我國的通脹率則遠遠高於美國,而且破動幅度很大。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發生過兩次而行通貨膨脹,通脹率達到了18%以上。90年代中前期的那次通脹,最高年份甚至達到了24%。90年代末期則走向了極端,出現了通貨緊縮。可見,我國漲幅對物價控制能力遠小於美國政府。
為何美國能夠長時間的保持低通貨膨脹率呢?兩個原因。
其一,美國貨幣發行量相對穩定,增速緩慢。 這一點,通過M2/GDP比重就看得出來。美國幾十年以來,M2/高電平之比控制在74%只左右。本世紀後這個比重上升了,但也只有90%左右。相反,我國的M2/GDP則出現了爆發性的增加。1990年是77%,和美國相當,現在已經超過了200%,是美國的兩倍多。
第二個原因,美元是世界貨幣,可以輸出通貨膨脹。 這一點很好理解,美元發行之後,有一部分留在國內形成市場需求,另一部分流向國際市場,形成對他國的市場需求。因此,即使美元發行量過多,也有相當一部分去了海外市場。所以,雖然美國國內通脹率不高,但在國際市場上美元貶值的幅度還是很厲害的。1990年,國際黃金價格是390美元/盎司,現在已經升值到1300美元/盎司,上漲幅度達到了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