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理財 » 金融行業有哪些輿情

金融行業有哪些輿情

發布時間: 2023-07-06 13:52:04

㈠ 馬雲在金融圈桶了「馬蜂窩」,都引發了哪些輿論

像馬雲之前他就說過銀行不改變,那我們就改變銀行這件事,他說到了也做到了,而且我們是直接看到的結果,當然我相信更多的人對於這件事也是先看到了結果,然後才是聽到了這句話。而現在的馬雲依然是金句頻出,而且他現在依靠這些金句,甚至有出圈的這種跡象,他在這一次的外灘金融峰會上更是當面直接抨擊很多金融界的大佬,馬雲更是直言不諱的說道:“今天的銀行延續的還是當鋪思想,抵押和擔保就是當鋪。“我們必須改掉金融的當鋪思想,依靠信用體系。””

固然馬雲是成功的,他做的很多事也是我們有目共睹的,但也不代表他完全就是對的,要知道智者千慮還必有一失呢,我們只能是把這些問題留給時間讓時間來見證。

㈡ 2021年熱點金融話題有哪些

2021年熱點金融話題有2021年1月12日,央行發布2020年12月金融數據,2020年12月新增人民幣貸款12600億元,預期12100億元,前值14300億元。

社會融資規模增量17200億元,前值21343億元;12月M2同比+10.1%,預期+10.7%,前值+10.7%,M1貨幣供應同比+8.6%,前值+10%,M0貨幣供應同比+9.2%,前值+10.3%。

2021金融新聞

社融投放繼續減速。12月表外融資總規模下滑明顯,信託貸款或仍受行業監管收緊的壓制,未貼現承兌匯票與表內票據貼現呈此消彼長態勢。企業債券12月凈融資403億元,同比少增2222億元:相關信用事件仍對企業債券融資造成一定壓。

從近期信用債發行失敗的統計看,11月後信用債發行失敗案例數以及相關債券總額明顯上升;同時年末時點的信用債到期量有所增加。

並且連續下行的債券市場收益率也將部分企業發債融資需求延後。12月政府債券增7156億元,同比多增3418億元,財政融資仍是12月社融增長的主要貢獻因素。非金融企業股票融資同比多增694億元,「存款類機構資產支持證券」以及「貸款核銷」兩項數據本次暫未公布。

㈢ 2021年十個熱點金融話題分別有哪些

熱點一:流通產業的基礎性和先導性將進一步增強。「十四五」期間及以後一個相當長的時期,以商流為核心、物流為基礎、信息流為先導、資金流為支持,流通產業將不斷夯實支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基礎性作用。

熱點二:2021年消費品市場將快速增長,助推雙循環發展新格局。2021年中國疫情防控的勝利成效將進一步鞏固,經濟社會活動和居民商品消費、服務性消費將全面恢復到正常狀態,經濟增長、就業和居民收入增長將比2020年明顯加快。

熱點三:外貿企業出口轉內銷應對模式挑戰,融入國內大市場未來可期。通過出口轉內銷推動國內外標準的加快對接,實現外貿企業的轉型升級。

按照不同的標准,金融機構可劃分為不同的類型:

按地位和功能分為四大類:

第一類,中央銀行,中國的中央銀行即中國人民銀行。

第二類,銀行業金融機構。包括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村鎮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城市信用合作社。

第三類,非銀行金融機構。主要包括國有及股份制的保險公司、證券公司(投資銀行)、財務公司、第三方理財公司等。

第四類,在中國境內開辦的外資、僑資、中外合資金融機構。

㈣ 金融機構擠兌風波輿情處置方案

當前,金融業服務水平不斷提升,但金融機構社會聲譽、公眾評價上卻時常陷入負面境地。這一方面是由於金融機構直接面向民眾,其經營水平與金融消費者期待之間存在落差;另一方面與媒體在市場壓力之下的傾向性監督有關。市場化經營壓力促使媒體積極開展輿論監督,為百姓代言,但輿論監督時常面臨的種種風險(行政干預、法律訴訟、暴力阻撓等)也使媒體傾向選擇"安全"的監督對象。金融機構社會關注度高,又普遍重視聲譽成本,於是新聞媒體對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批評和監督就愈發密集。
金融輿情的擴大——網民的情緒傾向。《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中國網民60%人為30歲以下,他們表達意見往往帶有情緒性和隨意性。金融輿情多涉及公眾利益,容易引發貧富差距等聯想,造成話題被不斷炒熱,如不久前因銀行年報披露而引發的銀行"暴利"問題。
金融輿情的傳播規律——快速出現,迅速消退,常有反復。網路輿情來得快,可能因為一個帖子、一篇報道而突然形成焦點,但也退得快,網路熱點層出不窮。不過有的金融輿情在平息後,會在某一時刻再次因為新的由頭而爆發,如近年來銀行收費問題,就幾度出現、幾度平息而又幾度風波再起。
面對這樣的輿情現狀和特點,金融機構如何及時回應,成為關鍵。

解決方案

多瑞科輿情數據分析站系統之金融輿情綜合解決方案通過融合最新的海量網路信息搜集、處理、存貯、全文檢索、中文處理和文本挖掘技術,可以7×24小時實時監控成千上萬的新聞、論壇、博客、微博的最新輿情信息,幫助用戶及時、全面、准確地掌握網路動態,了解自身的網路形象、提高自身的公關應變能力和重大事件處置能力。主要功能包括:
及時全面:高並發、分布式的爬蟲技術,確保金融行業信息採集全面與及時。
專業服務:專業的數據分析與技術支持團隊,適應金融行業事件信息的隨機性、突發性、高並發的特點,隨時解決用戶所需。
省時省力:內置數萬個較高影響力的重點網站,提供優先採集機制。
更加精準:獨有的關鍵詞與去重技術,使採集到的數據更為精準。
超強分析能力:強大圖表分析,動態提供各種業務數據,使金融行業用戶使用更直觀、更便捷。
應用領域:金融行業。

㈤ 銀行如何防範輿情風險

加強輿情及口碑監測,以下是銀行輿情及口碑監測方法:

1.重點監測銀行輿情多發媒體平台

網路時代,隨著金融行業的高速發展和客戶維權意識的增強,客戶對銀行工作人員的要求越來越高,而在實際工作中,部分銀行員工的確由於服務禮儀不夠規范,語氣態度生硬,缺乏人性化等問題,導致埋下了負面輿情的種子。

客戶但凡遭遇到「鬧心」事沒有得到滿意解決後,立刻就會在一些主流的社交平台、新聞網站宣洩個人情緒,形成廣泛傳播,這對銀行的聲譽是很不利的。因此,對於商業銀行而言,尤其要重點監測那些極易產生輿情信息的傳播渠道,比如一些重點新聞網站、重點微博微信賬號,影響力比較大的論壇(凱迪社區、貓撲、鳳凰、搜狐...),以及區域性重點網站論壇(京華網、紅網)等等。

2.監測銀行輿情相關行業網站

主要是對行業相關網站中涉及的境內外媒體、關注問題;行業領頭企業相關信息;行業領袖微博客相關觀點;影響行業發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如政策信息、相關聯行業動態等內容進行監測。

3.利用專業的輿情口碑監測工具

要做到早發現、早反應、早處置銀行輿情及口碑監測,就必須利用專業的輿情口碑監測工具增強輿情的敏感度,對涉及到銀行相關的輿情實時全網監測,既能通過設置關鍵詞監測的方式,幫助銀行及時了解與自身相關的輿情,了解用戶口碑和網民態度,發現敏感信息自動告警,還能對互聯網媒體、博客論壇等銀行輿情多發媒體平台進行24小時實時監測,掌握最新的輿情口碑變化趨勢,來自識微科技商情知識欄目。

㈥ 金融業如何進行輿情監測輿情監測服務包括哪些

金融業在近年來的輿情中不斷出現極易產生熱點的事件,不論是客戶、員工、爆雷,還是行業及新形勢下的輿論環境,對輿情的布防和管控都帶來了新的要求和難點。如果這些輿情矛盾不能及時處理,任其發酵,那金融企業的發展勢必受到阻礙,因此監測十分必要。這里推薦五節數據的輿情監測服務,基於金融行業傳播快、易於突發等特點,建議企業從以下幾點已有的問題突破:
1、內部輿情危機意識不到位,監控力度不夠:金融企業對輿情監測的重視度不高,沒有建立完善的輿情監測機制,簡單說,哪些涉及到金融的熱點監測詞也沒有較好的梳理,無法實時採集全網的相關輿情,獲取信息的手段較落後
2、應對、預警和公關體系不完善:已有的機構或部分,對於輿情應對體系不完善,在突發輿情負面時,無法自動、及時、迅速的分析全網信息,找到輿情的源頭,對傳播路徑進行進一步細化的分析,從而控制傳播節點,錯過事件最佳的處理時機。
3.?沒有專員對輿情進行監測,輿情的監測人員專業知識缺乏,輿情意識薄弱,這部分的培訓較少。

熱點內容
股票軟體查歷史持倉 發布:2025-02-02 09:47:03 瀏覽:116
參加期貨考試需要准備什麼 發布:2025-02-02 09:44:40 瀏覽:814
會通股票歷史交易數據 發布:2025-02-02 09:44:38 瀏覽:885
國家央行降息對股市有什麼影響 發布:2025-02-02 09:39:02 瀏覽:427
汽車晶元基金哪個值得買 發布:2025-02-02 09:38:27 瀏覽:981
為什麼炒股不如投資指數基金 發布:2025-02-02 09:34:10 瀏覽:657
股權回購和交割各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2-02 09:29:15 瀏覽:486
股權眾籌有什麼坑 發布:2025-02-02 09:29:08 瀏覽:593
5月3日漲停股票 發布:2025-02-02 09:24:01 瀏覽:412
炒股軟體如何提升盈利 發布:2025-02-02 08:20:24 瀏覽: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