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理財 » 牛市大金融怎麼樣

牛市大金融怎麼樣

發布時間: 2023-06-30 10:52:48

1. A股走大金融股行情之下,散戶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倉位

股票市場出現大金融行情,一般是有兩種情況,其一超大資金藉助大金融護盤拉升,發生在熊市或者猴市行情。其二就是在牛市初期階段,超大資金啟動大金融做牛市底部,而當前A股處於大金融行情屬於後者。

既然現在的A股啟動大金融行情是在牛市初期,主線都是圍繞金融三大板塊,保險、證券、銀行等拉升,當然周期板塊也是輪動的主要力量;A股啟動這兩大板塊是為了構築一個牢固的牛市底部,只要摸清楚大盤的大趨勢,大方向,操作上是非常簡單的。


要知道大金融股行情是漲漲停停的,並非是持續性拉升的,總體都是以震盪式上走,大漲一天就調整幾天。這個時候倉位太重,一旦看到調整資產縮水,決定會影響每個人的心態。

不可取的最大原因是,在牛市初期行情分化嚴重,風險還比較大,在這個時候梭哈持股,把炒股命運交給股市,這是非常不理智的倉位分配。

通過上面分析得知,面對當前A股在走大金融行情的走勢,最好的倉位分配是輕倉,用3成倉位參與金融行情,空倉和滿倉都是一種錯誤。

炒股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輕倉和半倉走過的,除非遇到熊市必須空倉,牛市加速期必須重倉或者滿倉,這個倉位分配一定要隨機應變,隨行情變動而調動。

2. 銀行,券商,保險同為大金融股,配置哪個價值更高

大金融板塊分別是銀行、券商和保險,在三大板塊當中絕對是要配資銀行股的價值更高,其次就是保險股,最沒有價值投資的是券商股。

為何同為大金融板塊,每個板塊的價值卻不同呢?主要是銀行、券商和保險都會有不同的特徵,因此會造成這三大板塊的價值差異,下面進行詳細分析。

銀行

銀行是股票市場當中最具有價值投資,安全性最高,抵抗風險能力最強的金融板塊之一,必然是銀行股的投資價值更高。

銀行板塊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估值低,銀行是躺著賺錢的行業,賺錢能力特別強,自然銀行股的業績會好很多,有業績內在價值也會提高,股價自然會漲起來。

再有就是當股票市場出現拉升的時候,同樣也要藉助保險板塊的力量進行拉升盤面,保險對大盤的貢獻力量也是非常大的,這就是保險的價值。

總結

通過上面對金融板塊的分析,銀行最具有長期價值投資,其次就是保險板塊,再有就是券商,券商的價值唯獨在牛市,其餘行情最好是遠離券商,特別是熊市遠離券商股為好。

3. 大金融行情之下,券商股到底可不可以投資呢

券商股是股票市場特殊板塊,股票市場的晴雨表,券商股市的好壞決定大盤的方向,同時股市同樣影響券商股的走勢,所以券商與股市是相互相成的。

A股市場關於券商板塊能否投資,有這么一個說法“牛市抱緊券商股,熊市遠離券商股”,這句話已經很明白的告訴我們大家,券商股能投資的時候只有熊市之時。

所以券商類個股可不可投資,只要弄明白現在的A股到底是屬於牛市還是屬於熊市,只要證明當前的A股是牛市,券商類個股就可以投資。

2、打算中長期持有券商股的話,可以大膽投資,甚至可以重倉或者幫忙低吸持有券商股,只要券商股敢跌就敢買。

理由就一個,因為現在的A股處於牛市行情,牛市行情當中緊抱券商股是准沒錯的。

匯總分析

通過上面分析觀點已經很明確了,現在的A股已經處於牛市,而且是牛市底部,既然是牛市底部券商股中長期持准沒錯,但短期需要注意券商股回調帶來的風險。

總之對於券商類個股能否投資,記住一句話牛市大膽投資券商股,熊市遠離券商股,這就是投資券商股的真理。

4. 牛市的輪漲順序是什麼

經歷過06-07年牛市,也參與了14-15年牛市,發現牛市的上漲都是有規律性的,也確實是有順序的。

但是細心的股民都會發現,每一輪牛市的輪漲順序,除了券商先漲以外,鋼鐵最後以外,其實都在發生變化。

我們先看看 歷史 ,來看一下牛市上漲的一些規律,也可以幫助大家在未來,先人一步抓到牛市帶來的紅利。

不管是06-07年牛市,還是14-15年牛市,都是在極度哀嚎中啟動的。

所謂的極度哀嚎,指的是03-05年,12-14年都是漫長的熊市,三年左右的熊市,成交量的極度萎靡,人氣明顯的不足,板塊的嚴重低估,都是催生牛市的必要條件。

資金進入市場,需要的是明顯的價值窪地和上漲空間,同時,寬松的貨幣市場環境,也是很必要的。

熊市的結尾,一般是銀行股為首的大藍籌補跌作為標志。

到了牛市的初期,第一個顯著的特點,是量能的放大,市場開始活躍。

雖說不是所有的股民都解套,但是對於牛市前半年內買入的股票,都會有不錯的漲幅。

當有了一定的漲幅後,市場籌碼就會出現松動,對應的情況自然就是成交量放大。

交易的活躍,最直接利好的一定是券商,所以牛市的急先鋒一定是券商。

券商絕對不會在任何一輪牛市中遲到,即便僅僅是小牛市行情。

券商作為一個行情開始的標志,預示著行情的到來,各路資金緊隨其後,尋找合適的投資標的入場。

對於大資金來講,能夠入場的板塊必然是大市值的,對於小資金和游資來說,會選擇規模相對較小,成長空間擾皮老較足的板塊。

歷年牛市,第一類被資金關注的,除了券商,就是藍籌股,尤其是一線藍籌股。

在熊市末期,很多績優藍籌股已經被長線資金先關注,一旦市場啟動,就會出現籌碼供不應求的狀況,所以是被市場第一時間搶籌的。

小盤績優股表現最為搶眼,其次是二線藍籌會緊隨其後,這個階段其實沒有太多的板塊之分,各個板塊中的績優股和小盤股會相對比較搶眼。

當市場出現普漲後,一些後知後覺的資金也會跟風進入市場。

這個時候所有的優質個股已經有一定的漲幅,資金就會開始選擇題材股進行炒作,因為炒作題材只需要故事支撐,不需要業績來支撐。

因此,資金湧入的題材股開始活躍,而低價股和垃圾股因為也有部分題材的概念,而且價格較低,上漲空間大,會被一並炒作。

這個時候,權重股的第一輪漲幅會結束,進入盤整期,很多人會開始質疑牛市的級別和持續性,一部分資金會從權重股撤離,進行觀望。

大牛市中,一般在猶豫和盤整之後,都會開啟第二輪普漲格局,以中小盤個股的表現更為突出。

因為中小盤個股市值較小,後期拉升還有較大空間,權重股市值大,會出現滯漲。

牛市的末期,則是出現中小盤績優股和題材股滯漲,權重股補漲的格局。

當權重股出現高位的補漲,行情進入尾緩升聲,大盤未動,小盤股、題材股握拿、垃圾股紛紛開始跳水。

一般來說,券商是牛市的開始,鋼鐵和石油是牛市的結束。

歷年牛市,除了券商牛和鋼鐵牛佔了一頭一尾,中間還會有很多的板塊出現輪動。

以保險和銀行為首的大金融板塊和房地產板塊,雖說表現不俗,但牛市中總體漲幅是比較靠後的。

鐵路、基建、水泥、石油等板塊,雖說會出現輪漲,但板塊總體漲幅也是弱於大盤。

06-07牛市中, 漲幅最大的權重板塊是有色金屬,包括鋼鐵還有能源類 ,或者我們可以叫做資源板塊。

除了券商,為什麼會炒作有色金屬,其實邏輯也很簡單,因為當時沒有太多 科技 技術類的公司,是製造加工業最旺盛的時期,那資源本身就成了價值,任何的制葯加工業都需要,加上通貨膨脹對於資源本身漲價的預期,價格水漲船高,有色相關企業的利潤自然也會有大幅度的上漲。

但到了14-15年,製造業已經趨於平穩,資源已經不再那麼稀缺,而 科技 興國的主線已經非常明確了,所以中小板和創業板中的 科技 股在這一輪牛市出現了極大的漲幅。

所以諸如信息技術,互聯網等行業出現了較大漲幅。

還有一個平時非常低迷,卻從來不會錯過任何一輪牛市的板塊,就是 軍工。

軍工企業是國家重點戰略企業,戰略地位極高,但是企業利潤並沒有特別大的體現,所以只有在牛市裡才會有特別突出的表現。

大消費概念,食品、飲料、白酒、醫葯,包括 旅遊 相關概念等 ,在牛市裡也會有不俗的表現。

牛市是會讓老百姓們變富起來的,哪怕僅僅是紙面財富,也會變相的催生消費需求,從衣食住行到吃喝玩樂,相關企業都是利好。

牛市中還有一個非常值得注意的板塊, 次新股。

次新股牛,牛市就在,次新股不行了,牛市就要走了。

行情中後期,由於所有的板塊估值都偏高,資金又不想離場,就會盯上次新股。

炒作次新股是純資金炒作,沒有任何理由,這部分最活躍的資金一旦撤走,標志著行情即將結束。

很多人直觀的感受是牛市確實是賺錢的,一到熊市裡就很快虧的不像樣子。

另外,有些人在牛市賺到了大錢,有些人卻只賺到了一些小錢。

從操作上來看,不要經常換板塊,換個股是上上策。

牛市的行情是資金輪動的,確實有一小部分人對於行情的輪動是能夠把握,但是絕大多數人,參與輪動都是失敗的。

板塊輪動在牛市前期切換較慢,上漲板塊較為集中,上漲持續性強,一般3-5天才出現輪動。

建議採取,早發現早追隨。

板塊輪動在牛市後期,會異常頻繁,往往1-2天就換品種,很難把握。

建議採取,守株待兔。

牛市是普漲格局,減少操作,在很多時候,可能賺的更多,沒有能力的不要刻意抓板塊輪動。

牛市裡賺不到錢的另一個原因,就是看不懂牛市。

上漲初期,懷疑是反彈不是牛市,到了中期,抓不住領漲板塊和個股,牛市末期,又因為貪婪沒有及時鎖定收益,結果滿倉被套。

應對牛市的最佳策略,就是控制倉位。

你可以滿倉在低位被套,但牛市到來後,倉位要懂得控制。

3000點以上開始逐步降低倉位,越漲越降低, 倉位控制的好方法就是了結利潤法

比如你投資的金額是20萬,一輪上漲後,變成了30萬,了結10萬利潤,另外20萬繼續。

如果大牛市,起碼可以漲幅100%以上,那麼利潤部分就有20萬,剩餘20萬本金可以繼續折騰。

這樣即便熊市裡遭遇腰斬,還是能保有不錯的收益。

很多人一直在討論牛市什麼時候來,因為距離上一輪牛市已經過去五年。

我想說的是。

我們要明白什麼時候股票「便宜」,什麼時候股票「貴」。

牛市就是股票從便宜到貴的過程,熊市就是股票從貴回到便宜的過程。

總體板塊估值,是決定股票「貴」還是「便宜」的最好參考依據。

估值低,就是便宜,估值高,就是貴。

便宜的時候買,貴的時候賣,准沒錯。

從目前來看,總體板塊估值是合理的,沒有便宜,也沒有貴。

也就是說,現在所處的位置,要麼就是在熊市中期,要麼就是在牛市中期。

如果從2018年的2440開始算,到3400點已經漲幅40%了,不算牛市嗎?

有些人說,不喜歡瘋牛,喜歡慢牛,但A股其實是長期處在慢牛通道中,只是慢的有點太慢。

給大家一個長期參考指標。

年K線,MA20均線,也就是20年線,是經濟命脈的上升通道線。

不知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親身經歷過2007年的大牛市,還有比較近的2015年牛市,談談自己印象比較深的體會。

牛市裡面賺錢不容易

印象特別深的是,自己看好的個股一直震盪,漲的比較少,其他股票瘋漲。於是決定改追牛股,剛賣掉持倉股票沒多久,就開始瘋漲。而原來的牛股卻開始下跌了…

踏錯幾次節奏,心態就崩了,而且牛市可能已經快結束。這樣反而在牛市裡面沒有賺到錢。

所以,在回答輪漲順序之前,我想強調,踏對行業板塊的節奏其實很不容易,往往結果是踏錯,而且一步錯,步步錯,心態一旦崩潰,基本就GAME OVER。

那麼,印象中的2007年大牛市,市場是怎麼漲的呢?

首先是券商大漲,這是牛市的先頭部隊,毫無異議,所以這一輪大家一開始應該買什麼板塊,不用再問了吧?

2015年牛市也是中信證券先漲了3倍,才開始輪到其他板塊。

2007年還沒有TMT這類 科技 股,而且當年是經濟景氣周期的高點,最牛的是資源類企業,尤其是有色金屬,基本是10倍-100倍漲幅。

2015年處於經濟周期低點,有色其實沒怎麼漲,反而是TMT的股票漲幅最高。

2007年還有裝備製造出了很多的大牛股,那時講工業化、高端製造的故事,到2015年就沒有人玩了,一直跌很慘。

其實不用舉更多例子了。

這已經說明牛市裡面的板塊輪漲,不能刻舟求劍,覺得2007、2015年是這么漲的,那麼我就依葫蘆畫瓢,這肯定會出錯。 站在2020年,我認為出牛股的板塊就三個, 科技 、消費、醫葯。

傳統的有色、煤炭會因為牛市而上漲,但是的確缺乏想像力了,這么多年過去了,年輕的投資者加入市場,還會記得這些股票嗎?所以,資金不斷湧入的必然是具備想像力和炒作空間的股票。

科技 最符合這一點!

不用過多解讀,大家都很清楚中美貿易戰、 科技 戰的背景, 科技 興國的大背景下,必然會誕生萬億市值的 科技 巨頭!至於是哪只,我們不清楚,但是可以均衡布局幾只龍頭 科技 股,那麼還有10倍以上的想像空間!

消費是長期牛股

其實茅台這么多年一直走牛,這個例子就說明了高ROE消費類股票大概的風格。在牛市裡面,消費類股票一般都會跟漲,不會錯過行情。

醫葯有長期潛力

醫葯今年以來已經漲很多了,但是時間拉長來看,創新葯、抗癌葯、疫苗等類高 科技 的產品不斷推出,醫葯股也具備想像空間。所以,醫葯也是必然會出牛股的板塊。

其他行業板塊,比如有色、煤炭、銀行、地產、化工等等,會有短期行情,但都不具備長期想像空間,不建議去過多參與。

配置策略

1.牛市前期超配券商,均衡配置 科技 、消費、醫葯。

2.牛市中期超配 科技 ,均衡配置消費、醫葯。

3.牛市後期超配醫葯(會有防禦作用),均衡配置 科技 、消費。

不建議做板塊輪動的原因,一開始就說了,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基本做不到,往往做錯,那麼踏空的損失會更嚴重。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歡迎大家關注與交流!

不請自來,經歷過牛熊的人來說一下自己的感受

每次牛市板塊的輪動其實都不太相同,但一般都會有一個大致啟動的順序:

1、領先於大盤的板快:深市的創業板、中小板,其中大牛股開始頻頻出現,所謂先有牛股,再有牛市,去年的 科技 ,今年的 科技 、醫葯,牛股連連,不用多說了吧

2、短期風格切換開始炒作低PE的券商、銀行

3、低PE繼續輪動那就是地產、煤炭、有色、鋼鐵等二線藍籌,所謂的煤飛色舞

4、再重新輪動到題材股,各種概念這個時候基本上是普漲的階段,市場陷入瘋狂,低PE的短期熄火

5、題材全線拉升之後估值過高導致資金再度選擇,最終調倉換股至權重,低位權重最後一波補漲,也就宣告行情基本結束的時候了

附加一段牛市打油詩供參考:

券商瘋,券商瘋完銀行瘋;

銀行瘋,銀行瘋完保險瘋;

保險瘋,保險瘋完地產瘋;

地產瘋,地產瘋完有色瘋;

有色瘋,有色瘋完煤炭瘋;

煤炭瘋,煤炭瘋完垃圾瘋;

垃圾瘋,垃圾瘋完散戶瘋;

散戶瘋,散戶套在最高峰。

當然,在此之前還是牛股連連之後開始權重,之後低估值,然後煤飛色舞,最終群魔亂舞,千萬不要太瘋癲被套到最高峰哦

希望能幫助到你

5. 牛市來時,必備板塊是什麼,什麼板塊能推動牛市大盤上漲

如果A股牛市來了,必備的板塊是券商,但想要推動牛市大盤上漲,單靠券商可不行,必須要配合銀行、保險、石油等大金融股,以及各大周期股才能推動大盤上漲。

牛市來了,為什麼要必備券商板塊呢?

其實牛市中必備券商板塊肯定是有原因的,不妨我們可以反思維來思考這個問題,牛市來了,對誰最有利?答案肯定就是對券商公司最有利,會讓券商公司賺得盤滿缽滿的。

大金融板塊推動大盤上漲會成為主要力量,而周期板塊會輔助金融板塊拉升指數,類似房地產、鋼鐵、有色、煤炭等等周期板塊會跟金融股合力拉升指數,共同出力推動大盤上漲迎來A股市場的牛市行情。

總結分析

股票市場想要迎來牛市,肯定要把大盤指數推高,而推高大盤指數是離不開金融板塊和周期板塊的貢獻,這些板塊是推動大盤指數的主力軍。當然一旦大盤走牛,對於券商是重點關注的板塊,也是成為牛市行情必備的板塊。

6. 銀行股影響指數的原因!A股走牛,銀行股的特徵與表現是怎樣的

上證指數沖上3300點,創下15個月以來的新高,銀行股也罕見地出現了一輪大漲。上證指數是整個股票市場的方向標,而其中銀行股一直是估值低、漲幅慢的板塊,分析銀行股的走勢對預判大盤走勢有著重要的意義。

銀行股在指數中權重很高

上證50的50隻股票中,有10家是銀行,滬深300的300隻股票標的中,銀行占據了26個席位,銀行股的權重在整個市場中非常高。全部銀行板塊的銀行股目前市值約10.39萬億元,佔A股總市值73.2萬億元的近七分之一,在所有板塊中佔比居首位。

銀行板塊如果走高,能夠帶動指數走高,提高整個市場的參與度和市場整體的賺錢效應,進而進入牛市,相應地,如果銀行板塊一直低迷,那指數和大盤都很難有所突破。

銀行股業績平穩、估值低,具備上漲條件

A股近四千隻股票的平均市盈率約是19.06倍左右,作為大金融的銀行板塊平均市盈率只有6.22倍,而其利潤排名和平均股息率指標一直排名靠前。由於體量大、業績預期低,銀行板塊一直是被低估的板塊。

根據同花順提供的數據,7月6日銀行板塊主力資金凈流入46.57億元,穩居行業板塊第一,且這個數據幾乎是第二位的有色冶煉板塊資金流入量的2倍,經此可以預判銀行板塊接下來的走勢有較大概率是向上的。在 歷史 上的幾次牛市前,金融板塊歷來是牛市的優先啟動板塊。

銀行板塊在牛市的特徵與表現

分析近10年來A股市場上銀行板塊的表現,銀行板塊整體大幅上漲的情形分別在2012年底、2014年底、2018年初以及2019年初出現,其中兩次是由於經濟復甦,兩次發生在流動性拐點時機,目前我國作為最早從疫情中恢復的國家,又正好處於流動性釋放階段,A股市場有極好絕佳的上漲空間。

縱觀近期銀行股的表現,有超六成銀行股出現漲停,不管是國有大行還是中小銀行均表現良好,為整個市場和其他板塊均提供了更大的空間和舞台。

總之,銀行股會在牛市中吸引各大長線機構的資金,基金、社保、養老保等機構資金的資金入場都會有力推高銀行股股價。每一輪市場的走高都離不開銀行股的推動,近期大盤表現良好、瘋狂拉升,離不開銀行股的強勢拉升,也說明了牛市走牛銀行股必牛。

熱點內容
股票軟體查歷史持倉 發布:2025-02-02 09:47:03 瀏覽:116
參加期貨考試需要准備什麼 發布:2025-02-02 09:44:40 瀏覽:814
會通股票歷史交易數據 發布:2025-02-02 09:44:38 瀏覽:885
國家央行降息對股市有什麼影響 發布:2025-02-02 09:39:02 瀏覽:427
汽車晶元基金哪個值得買 發布:2025-02-02 09:38:27 瀏覽:981
為什麼炒股不如投資指數基金 發布:2025-02-02 09:34:10 瀏覽:657
股權回購和交割各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2-02 09:29:15 瀏覽:486
股權眾籌有什麼坑 發布:2025-02-02 09:29:08 瀏覽:593
5月3日漲停股票 發布:2025-02-02 09:24:01 瀏覽:412
炒股軟體如何提升盈利 發布:2025-02-02 08:20:24 瀏覽: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