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產品說的份額是什麼
Ⅰ 理財持有份額是什麼意思
簡單來說就是你所買的理財產品其一份的凈值並不是一元,超過一元凈值10萬元的理財產品其份額就是91082份。 若您購買的是凈值型理財產品,理財持有份額=購買金額/理財每份價格,封閉式理財的每份價格是不變的,一般為1元/一份,開放式理財每份價格是浮動的,投資者購買以交易日當天的價格計算。金額和份額是不一樣的。
(1) 資管新規規定金融機構所發行的理財產品都是以凈值來計算的,你現在所持的資產是以你持有的份額與理財產品的凈值來計算的,若現在其凈值比你所購時要大則為賺反之則為虧。
(2) 理財產品不都是百分百盈利的,根據理財行情價格都是上下浮動的。
資管新規發布以後金融機構發行的理財產品都是以凈值化,你申購理財產品10萬元,可能當時該理財產品的凈值已經不是一元,所以你的持有份額就不是10萬份,而是91082份,現在你贖回理財產品就是用你持有的份額乘以理財產品凈值就是你的資產,如果目前該產品的凈值大於你申購時的凈值就賺錢,反之就是虧錢。
拓展資料
如何挑選理財產品
要挑選理財產品的話,就一定要從自身情況出發,要考慮到自己的經濟能力和風險承受能力。不是越高收益的理財產品就是越好的,選擇合適的理財產品,獲得穩健的收益才是正確的理財方式。
在你挑選理財產品的時候,它的風險程度、安全性、流動性等等都是要考慮到的。當然,它的收益情況也必須要考慮到。
像你如果資金不多,又不希望承受太大的風險,而且還需要隨時用錢的話,就要選擇保本、活期的理財產品,像貨幣基金、國債逆回購,以及銀行存款等等。這些是你在挑選理財產品時應該選擇的。
而如果你有較充足的資金,而且流動性需求不大,又能承受一定的風險的話,就可以追求一些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像股票、黃金、期貨等等,都是你在挑選理財產品時可以選擇的方向。
Ⅱ 理財產品的金額和份額有什麼區別
一、意義不同,所謂理財持有份額就是指投資者對某種理財產品總數的佔比多少,是指買入理財產品的佔有率;而理財產品持有金額是指投資者的理財產品持有份額通過計算的價格。
二、表現不同,一般情況下理財產品的購買是直接用金額買入,再轉換成持有份額;贖回理財產品的時候再將持有的份額轉換為金額。
由於持有份額和持有金額本質上的區別,就會導致投資者買入理財產品之後,持有份額和持有金額是不一樣的。一般理財持有份額和持有金額是常見於基金理財中,在基金理財的時候,基金申購是以金額買入,轉換成份額;在進行基金贖回的時候,把份額轉換成金額。在基金投資的過程中,基金持有金額是可以根據持有份額計算出來的,基金持有金額=基金持有份額乘以基金凈值。
【拓展資料】
一、理財贖回份額是本金嗎
贖回份額並不是金額,而是是指投資者所持有的該產品的份額。在不考慮分紅再投資的情況下,基金贖回份額即投資者買入該產品時所持有的產品份額。
例如投資者買入1萬元某凈值型理財產品,買入當日的單位凈值為1,那麼投資者持有的產品份額即為10000/1=10000份,贖回時也是按10000份進行贖回。
不過凈值型理財產品的單位凈值是不斷浮動的,買入時的單位凈值為1,贖回時的凈值可能高於1,也可能低於1,所以贖回金額取決於贖回當日的產品單位凈值。
例如贖回時凈值上漲為1.5,贖回無需手續費,那麼投資者可獲得的贖回金額=10000份*1.5=15000元。反之,若凈值下跌為0.9,那麼那麼投資者可獲得的贖回金額=10000份*0.9=9000元。
贖回份額同樣都是10000份,當凈值上漲為1.5時,投資盈利5000元,當值凈值下跌為0.9是,投資虧損1000元。
由此可見,理財贖回份額的計算與本金相關,但並不等同於本金或預期收益,贖回份額*產品凈值=本金+預期收益,預期收益可能為正數也可能為負數。
二、持有份額怎麼少於本金
產品持有份額是根據本金來計算的,所以兩者並不相同,當產品凈值高於1時,產品持有份額就會少於本金。例如本金為1000元,凈值為2,那麼持有份額就只有1000/2=500份。
Ⅲ 理財產品中的持有份額是什麼意思
持有份額就是指一共買的理財產品的數量。
打個比方:如果理財產品是一塊錢一份額,買了1萬塊就是持倉份額1萬份。不一致的話,是因為銀行理財或者基金一般都是T+1天可以贖回。打個比方今天買入1萬份額,但是可用份額就是0,如果明天還是工作日的話,份額就變成了1萬份額。簡單來說,就是一個時間差導致持倉份額和可用份額不一致。
【拓展資料】
基金的申購、贖回自《基金合同》生效後不超過3個月的時間內開始辦理,基金管理人應在開始辦理申購贖回的具體日期前2日在至少一家指定媒體及基金管理人互聯網網站公告。基金贖回一般需要兩個工作日經過系統確認,之後再經過清算。基金申購贖回需要經過T+2日系統確認之後才能夠說是贖回成功。基金申購贖回需要經過T+2日系統確認之後才能夠說是贖回成功。所以一般開放式基金到是4個工作日左右。其他海外基金一般是10天以內。
銀行的理財產品和基金區別有:
1.提供服務的主體不同
銀行的理財產品是由銀行提供的,基金是由基金公司提供服務的。
2.監管機構不同
銀行的監管機構是銀監會,基金公司的監管單位是證監會,基金資產需要託管在具有託管資格的銀行,且其賬戶設立和運作均嚴格獨立於基金管理人和託管人。
3.購買門檻不同
一般銀行自營理財產品的購買門檻相對較高,一般在1000元以上,更加普遍的是1萬起購、5萬起購或者100萬起購的產品。而基金的購買門檻相對較低。公募基金的一般是1元或者10元起購,也有100元或者1000元起購的。
4.費用不同
基金的費用一般由認購費/申購費、銷售服務費、贖回費、管理費、託管費等部分構成。銀行理財除了封閉型理財提前贖回會產生費用,一般不收贖回費。其他幾種費用銀行理財也有,但通常費率會比基金低。
5.安全性不同
基金資產需要託管在具有託管資格的銀行,且其賬戶設立和運作均嚴格獨立於基金管理人和託管人;同時,證監會專門出台了針對貨幣市場基金的管理規定,對基金的信息披露也有嚴格要求。而銀行理財的資金去向的透露比較少。
6.流動性不同
基金在開放日靈活申購、贖回,不會因為基金申購和贖回的多少凈值發生變化;理財產品有的可以隨時買賣賺取差價,如股票外匯等;有的則需要在滿足期限里買賣,一般不可以贖回。
Ⅳ 理財產品份額指的是什麼
理財產品份額指的是你購買的份數,理財產品一般都是貨幣基金或者債券基金,基金都是按照份額購買的,加入還產品的單位凈值是1元的話,購買一份就需要1元錢,如果單位凈值是2元的話,購買一份就需要2元錢,也就是說不論你購買多少都是會按照最新單位凈值換算成份數的,每次單位凈值漲了你也就賺錢了。
Ⅳ 理財裡面的持有份額是什麼意思
理財持有份額是指持有理財多少份。
理財持有份額=購買金額/理財每份價格,封閉式理財的每份價格是不變的,開放式理財每份價格是浮動的,投資者購買以交易日當天的價格計算。
通常情況下,投資者買入理財產品的金額會直接轉換為理財產品的持有份額,在贖回理財產品的時候,持有份額又會轉換為持有金額。
拓展資料:
銀行理財產品是商業銀行在對潛在目標客戶群分析研究的基礎上,針對特定目標客戶群開發設計並銷售的資金投資和管理計劃。在理財產品這種投資方式中,銀行只是接受客戶的授權管理資金,投資收益與風險由客戶或客戶與銀行按照約定方式雙方承擔。
銀監會出台的《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對於"個人理財業務"的界定是,"商業銀行為個人客戶提供的財務分析、財務規劃、投資顧問、資產管理等專業化服務活動"。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按照管理運作方式的不同,分為理財顧問服務和綜合理財服務。我們一般所說的"銀行理財產品",其實是指其中的綜合理財服務。
按照標準的解釋,應該是商業銀行在對潛在目標客戶群分析研究的基礎上,針對特定目標客戶群開發設計並銷售的資金投資和管理計劃。在理財產品這種投資方式中,銀行只是接受客戶的授權管理資金,投資收益與風險由客戶或客戶與銀行按照約定方式承擔。
一般根據預期收益的類型,我們將銀行理財產品分為固定收益產品、浮動收益產品兩類。另外按照投資方式與方向的不同,新股申購類產品、銀信合作品、QDII產品、結構型產品等,也是我們經常聽到和看到的說法。
主要趨勢
其一,同業理財產品的逐步拓展,將原有外資機構和中資商業銀行之間的"銀銀"合作模式映射到國內大型銀行和中小銀行之間的同業理財模式。
其二,投資組合保險策略的逐步嘗試,產品的穩健與否並不在於是否參與了高風險資產的投資,而是在於投資組合的合理配置。
其三,動態管理類產品的逐步增多,投資方向和投資組合靈活多變和高流動性是該類產品的主要優勢。然而,該類產品的信息透明度問題值得關注。
其四,POP(Proct of Proct)的逐步繁榮,通過不同類型銀行理財產品之間的投資組合構建來滿足不同風險承受能力投資者的投資需求。
其五,另類投資的逐步興起,藝術品和飲品(酒與茶)已逐步進入銀行理財產品市場的投資視野,未來的低碳概念、不動產和自然資源的投資將會成為下一個熱點。
Ⅵ 理財產品份額指的是什麼
理財產品的份額是指擁有多少分產品,好比一份是一元,你買了一元錢,就可以買一份,如果一份是2元錢,那麼你兩元錢才能買一份,根據你買的份額再乘以一份的金額,就是你現在的錢數
Ⅶ 理財產品的金額和份額有什麼區別
理財產品的成交金額與成交份額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成交金額=成交份額×每份面額。
因為有的理財產品份額,每份不是1元錢,可能是1.1或1.2元,所以成交金額和成交份額會不同,如果每份剛好也是1元,那成交金額和成交份額就一致了。
理財產品持有一般都說成持有多少份額。沒有說持有金額的。理財產品申購都是以金額買入,然後轉換成份額。贖回時在把份額轉變成金額。
拓展資料:對於銀行理財產品,人們一直有個誤解,以為銀行理財產品是有收益的儲蓄,不存在風險。事實並非如此,銀行理財產品的本質是金融投資產品,在流動性、風險、收益、交易方式等方面與銀行傳統的儲蓄業務有著較大的區別,收益具有不確定性,部分理財產品甚至會有損失本金的可能。
商業銀行個人理財產品分為保證收益理財計劃和非保證收益理財計劃兩大類,每種理財計劃根據收益和風險的不同又可分為:
(一)「保本又保息」的固定收益理財計劃,是指投資者獲取的收益固定,風險完全由銀行承擔,理財資金經營不善造成了損失,完全由銀行承擔。
(二)「保本不保息」的保本浮動收益理財計劃,是指銀行保證客戶本金的安全,收益則按照約定在銀行與客戶之間進行分配。
(三)「本息都不保」的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計劃,是指銀行不對客戶提供任何本金與收益的保障,風險完全由客戶承擔,收益則按照約定在客戶與銀行之間分配。
簡單白話解釋:
理財產品的金額:也就是你的本金是多少,
理財產品的份額:是用你的本金除以一份基金凈值,所得到的數量就是你持有該基金的份額。
Ⅷ 理財的持倉份額是什麼
理財持有份額是指持有理財多少份。理財持有份額=購買金額/理財每份價格,封閉式理財的每份價格是不變的,開放式理財每份價格是浮動的,投資者購買以交易日當天的價格計算。
通常情況下,投資者買入理財產品的金額會直接轉換為理財產品的持有份額,在贖回理財產品的時候,持有份額又會轉換為持有金額。
拓展資料:
申購與贖回
根據證券投資基金法第5條的規定,採用其他運作方式的基金,其基金份額申購、贖回的具體辦法,授權國務院另作規定。因此,本章所說的基金份額的申購或者贖回,專指開放式基金的基金份額的申購或者贖回。
基金份額申購,是指投資人按照基金份額申購價格,申請購買基金管理人管理的開放式基金的基金份額。
基金份額贖回,是指基金份額持有人按照基金份額贖回價格,要求基金管理人購回其所持有的開放式基金的基金份額。
開放式基金的基金管理人辦理基金份額的申購、贖回業務,是其重要職責之一。同時,基金管理人作為專業理財機構,應當將其工作重點放在基金財產的投資運作上,以最大限度的發揮其專家理財優勢。此外,雖然本法對基金管理人的資本、營業設施和人員有嚴格的要求,但辦理基金份額申購、贖回事務需要大量的人才、機構,需要強大的銷售網路和結算系統。為了使基金管理人專注於基金財產的投資運作業務,擴大基金份額的發售量,方便投資者辦理基金份額的申購、贖回業務,基金管理人除自行辦理部分基金份額的申購、贖回業務外,也可以委託商業銀行、證券公司等機構,利用其業務網路辦、理基金份額的申購、贖回業務。基金管理人委託他人代為辦理基金份額的申購、贖回業務的,應當與該機構簽訂委託代理協議,並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審查認定。申請開辦基金份額申購、贖回業務的機構,應當符合下列條件:沒有專門管理基金份額申購、贖回業務的部門;有足夠的取得基金從業資格的專職人員;有便利、有效的商業網路;有安全、高效的辦理基金份額申購、贖回業務的技術設施;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規定的其他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