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理財 » 博弈和金融哪個好

博弈和金融哪個好

發布時間: 2023-06-20 08:57:16

㈠ 碩士留學計算金融專業哪個好

推薦下面兩個專業:
金融數學/統計
金融數學或者數理金融方向,簡單說就是用數學和統計的方法,來分析和解決金融問題,輔助金融風險預測和管理。由於涉及到數學的課程比較多,一般都要由商學院和數學系聯合進行授課,課程比例根據不同學校有所區別。
基本核心課程包括:隨機過程、期權和衍生品定價、數理金融、風險管理、計算機分析方法、金融統計、時間序列分析等。此專業對數學能力要求較高,建議本科學習數學、統計等相關專業的學生申請(但該專業方向也會錄取部分本科商就讀科、理工、計算機、經濟學背景的學生,但須證明自己在相關數學話題上的能力)。
金融工程
金融工程是金融、數學和計算機三個領域知識的結合,目前開設該專業方向的英國大學尚屬少數。主要核心課程包括:證券、期貨與期權,固定收入證券、投資組合管理、數理金融、金融工程、計量經濟學、博弈論、C++和MATLAB等計算機方法。

㈡ 什麼叫金融博弈請給出它的定義和解釋。謝謝

金融博弈論(Game Theory)是利用博弈論方法分析金融博弈論題。博弈理論主要研究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的決策參與者的理性決策行為及其決策均衡的理論。博弈分析的目的是使用博弈規則,預測博弈均衡。
銀行之間的聯盟與合作是一種合作博弈,它是在銀行雙方謀求共同利益的基礎上達成協議而形成的一個博弈,其優勢在於程序簡單迅速,成本較低。但是,由於合作博弈中不對稱信息的存在,容易導致合作雙方的道德風險 和逆向選擇 ,從而打破均衡。
銀行間的並購屬於一種不完全信息狀態下的非合作博弈的動態均衡。在由美、日、歐等少數銀行壟斷的世界金融格局中,寡頭銀行之間總是長期處於「競爭—協調—再競爭」的均衡博弈中,短期的合作博弈總被長期的競爭所打破。因為,首先打破合作均衡的總能從中獲得較大的利益。金融博弈論者認為,在激烈的金融競爭中,先行者具有先發優勢,先發優勢在競爭中獲得的利潤要遠大於追隨者;而且,先發優勢有利於先行者增大其在新一輪的談判、協調中的力量和地位,能進一步提高效益和增加競爭力。從實際情況看,在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金融結構大調整中,銀行間的競爭與並購總是多於銀行間的合作,其目的就是要在激烈的世界金融競爭博弈中搶佔先機,主導市場。

㈢ 博弈論和行為金融學的主要區別在哪裡

內容摘要:本文從行為金融學與進化博弈論的發展歷程分析出發,比較了這兩門學科中關於有限理性概念的區別與聯系。關鍵詞:有限理性內容摘要:本文從行為金融學與進化博弈論的發展歷程分析出發,比較了這兩門學科中關於有限理性概念的區別與聯系。 關鍵詞:有限理性行為金融學進化博弈 在行為金融學和進化博弈論中都有關於有限理性概念,那麼,這兩門學科中有限理性的內涵是否一致,本文從這兩門學科的發展歷程來說明有限理性概念的區別和聯系。 行為金融學中的有限理性的內涵 由於傳統的金融學是建立在理性人假設和有效市場假說兩大基石之上的,投資的目標是收益最大化,投資者之間無差別,他們都是對風險持厭惡態度的,並且面對不同資產的風險態度始終是一致的。但是,隨著金融學研究的不斷深入,人們發現金融市場上存在著大量無法用傳統金融理論解釋的異常現象;同時實驗經濟學研究表明,投資者在不確定條件下進行投資決策時並不總是理性的,隨著上世紀80年代心理學在研究人的非理性行為方面的重大發現,金融學便借鑒了心理學、社會學等研究成果,對證券投資者的認知偏差和有限理性行為及其深層次的原因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形成了創新的行為金融學。 行為金融理論從心理學對人類決策行為的研究成果出發,比較圓滿地解釋了金融市場上存在的一些無法用傳統金融理論闡述的異常現象,比較切合實際的闡釋了投資者在不確定條件下的決策行為,並由此否定了傳統金融學中的投資者完全理性的假設,提出了有限理性的概念。 經濟心理學家Slovic提出以來,早已超出了生物進化理論的使用范圍,現己被廣泛地應用於經濟領域、社會領域來解釋並猜測人的群體行為。 行為金融學中的有限理性的表現 普遍的售盈持虧傾向 售盈持虧傾向,即投資者願意賣出當前盈利的股票並繼續持有虧損股票的心理傾向,行為金融理論稱之為處置效應。 趙學軍、王永宏實證研究發現,中國個體證券投資者的售盈持虧傾向比美國投資者更嚴重;呂嵐、李學通過賣盈比例/賣虧比例和持股時間檢驗表明,中國股市同樣存在處置效應,與美國股市不同,中國股市的處置效應在年末相對增強,中國個體證券投資者的處置效應比中國機構投資者的處置效應更強烈;陳斌等通過問卷調查的結果顯示,在個體證券投資者處理套牢股票的方式方面,選擇長期持有,直到解套的投資者為數最多,選擇不斷補倉拉低價位的投資者數量次之,而選擇忍痛割肉者最少。上述對處置效應的研究反映了中國個體證券投資者的損失厭惡傾向,這會削弱投資者對投資風險和股票未來收益狀況的客觀判定。 總體上存在過度自信傾向 心理學家發現,人類往往過於相信自己的判定能力,高估自己成功的機會,把成功歸因於自己的能力,而低估運氣和機會等外因在其中的作用,這種心理偏差被稱為過度自信。 李心丹、王冀寧和傅浩採用統計分析方法,發現投資者進行了一些並非能帶來收益最大化的交易,在排除合法避稅、流動性需求和平衡收益與風險等三個可能影響因素後確定我國個體證券投資者進行上述非理性交易的原因是對自己的能力過度自信,故我國個體證券投資者進行投資決策時總體上存在過度自信傾向。 過度自信傾向對於投資者正確處理信息有直接和間接兩方面影響。直接影響是,假如投資者有過度自信傾向,那麼他們就會過分依靠自己收集到的信息,而輕視公司財務表的信息;間接影響是,具有過度自信傾向的投資者在處理各種信息時,重視那些能增強他們自信心的信息,而忽視那些有損其自信心的信息,以至於不願承認自己投資決策失誤,這會導致售盈持虧、對某些信息反應過度或反應不足、進行大量盲目交易等非理性行為。 顯著的羊群行為傾向 羊群行為是一種非凡的非理性行為,它是指投資者在信息不對稱的條件下,行為受到其他投資者的影響,模擬他人決策或者過度依靠輿論,而不考慮自己擁有的信息的行為。具體表現為大量的投資者在某段時期內買賣相同或相近的股票,同時進出證券市場。中國證券市場中存在著明顯的羊群行為,無論是機構投資者還是個體投資者,羊群行為均表現十足。施東暉根據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建立了用以檢驗羊群行為的回歸模型,並據此對中國證券市場進行檢驗,結果表明,在政策干預頻繁和信息不對稱嚴重的市場環境下,存在一定程度的羊群行為。證券市場上的羊群行為使投資者的買賣行為和證券價格變化具有聯動性和趨同性,從而導致個股價格變化和市場指數變化之間存在很強的相關性,引起大量的跟風和跟庄行為的出現,而這些行為往往被某些別有專心的莊家所利用,所以在我國證券市場上,大部分中小投資者成為莊家獲取暴利的

熱點內容
股票軟體查歷史持倉 發布:2025-02-02 09:47:03 瀏覽:116
參加期貨考試需要准備什麼 發布:2025-02-02 09:44:40 瀏覽:814
會通股票歷史交易數據 發布:2025-02-02 09:44:38 瀏覽:885
國家央行降息對股市有什麼影響 發布:2025-02-02 09:39:02 瀏覽:427
汽車晶元基金哪個值得買 發布:2025-02-02 09:38:27 瀏覽:981
為什麼炒股不如投資指數基金 發布:2025-02-02 09:34:10 瀏覽:657
股權回購和交割各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2-02 09:29:15 瀏覽:486
股權眾籌有什麼坑 發布:2025-02-02 09:29:08 瀏覽:593
5月3日漲停股票 發布:2025-02-02 09:24:01 瀏覽:412
炒股軟體如何提升盈利 發布:2025-02-02 08:20:24 瀏覽: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