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理財產品時如何核實
❶ 如何購買銀行理財產品,需注意什麼
在打算購買理謹旦財產品的銀行開立銀行卡,或者理財銀行卡,辦理銀行卡需要本人身份證,不能代辦。如你打算在交通銀行購買理財產品,那麼就擾孝先在交行開立銀行卡。
開立銀行卡之後,就跟銀行的理財經理說明要開理財賬戶,購買銀行理財產品,跟他們了解清楚理財產品最低購買金額起點是多少錢。之後開立理財賬戶。
大部分銀行的網上銀行都支持網上購買銀行理財產品了,如開通有網銀可以自己在家通過網銀,簽署相關風險測評,之後進行購買!
往銀行卡裡面存入人民幣,然後登陸自己的理財賬戶,選擇購買自己打算購買的理財產品進行投資,如對銀行理財產品緩晌稿不了解,可以咨詢銀行理財經理,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他,比如自己打算買2個月左右保本保息的,就喊銀行理財經理幫找出相應的品種。
部分理財產品到期之後需要自己進行贖回或者有些會幫自動續期(簽有續期協議的話),這個自己要認真看產品的說明。
自己要提前了解理財產品的知識,不要全都聽信銀行理財經理的推薦,有時候他們會推薦一些風險比較大的產品給你。需要自己注意,以前經常看到一些老人購買的銀行理財產品都是虧錢的。
❷ 如何選擇理財產品,有哪些小技巧
理財產品的分類
根據《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令[2018]年第6號),理財產品按照投資范圍和投資比例不同,分為固定收益類產品、權益類產品、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產品和混合類產品。
1、固定收益類產品
投資於存款、債券等固定收益類資產的比例不低於80%。
2、權益類產品
投資於股票、未上市企業股權等權益類資產的比例不低於80%。
3、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產品
投資於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的比例頃侍殲不低於80%。
4、混合類產品
投資於固定收益類資產、權益類資產、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資產且任一資產的投資比例未達到前三類產品標准。
理財的小技巧:
1、關注理財活動
818、11.11、12.12理財活動
每逢818、11.11、12.12時,大的金融機構都會推出不同的理財活動,並帶來很多活動福利,包括收益率比較高的理財產品等等。強烈安利大家多多關注。
2、不同券商的專屬理財活動
除了大型理財節,很多機構還有自己的專屬理財活動,通過瀏覽金融機構的 APP ,或者公眾號、視頻號,看看是否有適合自己的投資機會。
3、關注長假前或季末、
年末的國債逆回購
長假前或季末、月末、年末
平時,國債逆回購的收益率基本與貨幣基金相當。但當臨近長假或月末、季末、年末的時候,市場上會出現資金短缺,金融機構就要利用短期融資工具獲得資金。這時國債逆回購的收益率可能大幅飆升,年化收益率甚至能達到10%以上。
我們可以選擇一些普通的理財方式:
1、銀行存款
將錢以活期或定期方式存在銀行。本質是借錢給銀行,銀行給你利息。最安全的理財方式,但缺點也很明顯,收益低。當前年化參考
1.65%~3.75%。
2、銀行理財
銀行發行管理的理財產雀沖品。投資方向以債券為主。收益從低到高排序:國有銀行(3.5%)<商業銀行(4.6%)<城商行、農商行(4.9%)。銀行理財不保本保息,收益浮動。尤其注意城商行銀行資質,出問題不保證剛性兌付。
3、公募基金
把資金委託給基金公司,專業機構幫你管理資金和進行投資。投資方向主要在債券和股票,基金公司會根據自己判斷談信,選品種、搭配比例。基金公司收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費。
一般而言,基金收益小於股票,大於債券,相對應風險小於股票,大於債券。
❸ 怎麼購買銀行的理財產品,具體步驟是什麼都需要哪些東西。
一、首次購買理財產品需要投資者本人攜帶本人身份證到銀行櫃台辦理,非首次購買可以通過網上銀行來辦理。
二、具體購買步驟如下:
1、風險測試:首先填寫投資者一份個人風險測試問卷。投資者需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情況照問題認真填寫。提示:不要讓銀行客戶經理代為填寫或者為了達到購買某款理財產品的風險等級而輕易修改分線測試內容。
2、擇風險等級匹配的理財產品。問卷填寫完畢,核算出您的風險承受能力分值以及對應的風險等級。請根據您的風險等級來選擇相匹配的理財產品。(一般理財產品說明書中會註明理財產品的風險等級,比如低風險,中風險或者用星級來表示風險)。
3、細閱讀理財產品說明書:
第一部分是風險提示。按照銀監會的規定風險提示會出現在最明顯的位置,一般為產品說明書首頁上方。會揭示產品的風險。在風險揭示中,要重點關注理財產品到期後本金及收益是否能夠保證。以及保證的比例或金額
第二部分是產品概述:在產品概述中會包括產品的名稱、編碼、產品風險等級描述、產品投資期限、投資及收益幣種、產品類型、認購募集期、產品規模、投資方向、產品起息日、到期日、到期兌付日、購買起點金額、理財產品的相關費用、收益支付頻率、收益計算方法、提前終止說明、理財產品展期(理財產品投資期限延長)的說明、產品到期最好情況、最差情況、備注(包括一些名詞解釋等)
4、在仔細衡量後決定是否購買理財產品,在客戶經理的幫助下填寫理財產品購買確認書,投資者本人需親筆抄寫風險確認書。
(3)購買理財產品時如何核實擴展閱讀
根據幣種不同理財產品包括人民幣理財產品和外幣理財產品兩大類。
1.人民幣理財產品
銀行人民幣理財是指銀行以高信用等級人民幣債券(含國債、金融債、央行票據、其他債券等)的投資收益為保障,面向個人客戶發行,到期向客戶支付本金和收益的低風險理財產品。
收益率高、安全性強是人民幣理財的主要特點。銀行推出的人民幣理財產品,大致可分為兩類。
(1)傳統型產品主要有基金、債券、金融證券等,此類產品風險低,收益確定,一般收益在3%左右。
(2)人民幣結構性存款該類產品與匯率掛鉤,與外幣同類產品從本質上來說沒有多少差異,風險略高於傳統型產品。人民幣理財產品更像是「定期儲蓄」的替代品。例如:交通銀行的「得利寶·深紅3號」以高息和貨幣策略吸引投資人眼光,這一款產品投資期限一年,分為人民幣、澳元、歐元三種貨幣投資選擇,產品收益率與「一籃子貨幣」(巴西、丹麥、挪威、土耳其)對美元的匯率表現掛鉤。如果在投資到期時,「一籃子貨幣」表現不低於期初水平,即使只是持平,人民幣產品就可獲得不少於10%的收益。
2.外幣理財產品
2008年,股票市場大幅波動,「保本增值」已逐漸成為理財新風向。在此背景下,各大銀行紛紛推出外幣理財產品迴避短期股票市場風險。
從銀行外幣理財產品來看,「多國貨幣」、「高息」、「短期」成為最熱門的宣傳詞彙。
(1)光大銀行2008年3月17日推出高收益外幣理財A計劃產品,其中美元一年期固定收益產品,預期年收益率為7.2%;港幣一年期固定收益產品,預期年收益率為6.5%;美元一年期固定收益產品,預期年收益率相比於銀行存款收益很誘人。
(2)荷蘭銀行曾推出「多元貨幣指數」掛鉤結構性存款和「一籃子強勢貨幣」掛鉤結構性存款兩款理財新品。「多元貨幣指數」掛鉤結構性存款,通過跟蹤全球包括澳大利亞、巴西等八個國家的貨幣表現,分享超額回報。
(3)招商銀行推出的「金葵花」安心回報之「匯贏3號」港幣3個月期理財產品,預期年收益率高達5.0%。
(4)光大銀行保本保收益的T計劃理財產品推出以來一直受到市場追捧,已推出的產品期限從八天、一個月、兩個月到四個月不等,預期年收益率分別達到3.3%、5.1%、5.4%和6.2%。
❹ 選擇理財產品都需要注意哪些數據或者信息
理財產品是指銀行、基金公司、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發行的一種綜合性的金融產品,它們的收益相對於存款更高,但風險也更大。選擇理財產品時,需要注意以下數據或信息:
一、理財產品的類型
目前市面上的理財產品種類繁多,包括貨幣基金、短期理財、長期理財、投資型理財等等,每種理財產品的特點和遲顫雹風險都不同。選擇理財產品時,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需求,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類型。
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
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是選擇理財產品時最關鍵的指標之一。收益率高不一定好,需要綜合考慮其他風險因素。在選擇理財產品時,需要了解產品的歷史收益率和預期收益率,同時需要關注一年期、三年期、五年期等不同期限的收益率表現。
三、理財產品的風險等級
理財產品的風險等級是指產品的投資風險的等級,一般分為低風險、中低風險、中風險、中高風險和高風險等級。在選擇理財產品時,需要了解產品的風險等級,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進行選擇。
四、理財洞罩產品的投資標的
理財產品的投資標的是指產品所投資的基礎資產,碼帆包括股票、債券、基金、房地產等等。選擇理財產品時,需要了解產品的投資標的情況,了解資產的質量和流動性,以及市場的變化。
五、理財產品的投資期限
理財產品的投資期限是指投資者需要將資金投入產品的時間長度,包括短期、中期和長期。不同的投資期限對應著不同的收益和風險。在選擇理財產品時,需要根據自己的投資需求和資金流動性等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期限。
六、理財產品的費用
理財產品的費用包括申購費、贖回費、管理費等。在選擇理財產品時,需要了解產品的費用情況,綜合考慮費用對收益的影響。
七、發行機構的信譽度
理財產品的發行機構的信譽度是選擇理財產品時需要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選擇有信譽的發行機構發行的理財產品,可以保證產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八、理財產品的流動性
理財產品的流動性是指投資者需要將資金從產品中贖回的難易程度。在選擇理財產品時,需要了解產品的流動性情況,了解產品的贖回規定和手續費等因素。
九、理財產品的適用人群
不同的理財產品適合的人群不同,例如,一些產品適合中長期投資,而另一些則適合短期投資。在選擇理財產品時,需要了解產品的適用人群,以便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
十、理財產品的銷售渠道
理財產品的銷售渠道是指產品的銷售方式和渠道,包括銀行、基金公司、保險公司、互聯網等。在選擇理財產品時,需要了解產品的銷售渠道,以便選擇安全可靠的渠道購買產品。
總之,選擇理財產品是一個綜合考慮各種因素的過程,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需求,結合以上因素進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