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的代表性技術有哪些
Ⅰ 金融科技ABCD:人工智慧、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
近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主任工程師、金融科技負責人韓涵在「2018中國金融科技產業峰會」上正式發布了《中國金融科技前沿技術發展趨勢及應用場景研究報告》,詳細講解了A(人工智慧)B(區塊鏈)C(雲計算)D(大數據)四大技術發展趨勢及在金融行業的落地應用方案,預測了金融科技七大未來發展趨勢。
科技悄然改變金融行業生態
一是互聯網金融快速興起,對傳統金融行業帶來巨大沖擊。首先,互聯網技術極大拓展了信息傳播的渠道、方式,大幅減小了信息不對稱的現象,擴展了金融服務供需雙方的客戶群。其次,互聯網金融模式下,交易雙方直接在網上進行互動,打破了時空上的限制,提高了交易效率,減少了中間環節與中間成本的消耗。再者,互聯網利用先進的技術實現資源高度實時共享,能夠使業務處理逐步實現自助化、自動化與系統化,使交易更加便捷、有效。
二是大量非金融企業進入金融行業,金融市場主體出現顯著變化。一方面大量科技企業藉助金融科技發展契機,積極獲取金融牌照,跨界提供金融服務,「科技+牌照」成為趨勢。另一方面,大量具有To C服務經驗的傳統企業,發揮用戶規模優勢,通過用戶數據資源與金融科技的結合,也積極跨界提供金融服務。此外,大量依託於金融科技的新興創業企業,成為金融市場的新興力量,在金融科技領域的技術和商業模式創新成為其核心競爭力。
四大技術落地金融行業
當前,「大智移雲」等新興科技快速演進,人類社會正在從信息化走向數字化和智能化。隨著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區塊鏈等新興技術在金融行業的深入應用,科技對於金融的作用被不斷強化,創新性的金融解決方案層出不窮,金融科技發展進入新階段。
其中,雲計算技術能夠為金融機構提供統一平台,有效整合金融結構的多個信息系統,消除信息孤島,在充分考慮信息安全、監管合規、數據隔離和中立性等要求的情況下,為機構處理突發業務需求、部署業務快速上線,實現業務創新改革提供有力支持。大數據技術為金融業帶來大量數據種類和格式豐富、不同領域的大量數據,而基於大數據的分析能夠從中提取有價值的信息,為精確評估、預測以及產品和模式創新、提高經營效率提供了新手段。人工智慧能夠替代人類重復性工作,提升工作效率與用戶體驗,並拓展銷售與服務能力,廣泛運用於客服、智能投顧等方面。區塊鏈技術能夠有效節約金融機構間清算成本,提升交易處理效率,增強數據安全性。
金融科技七大發展趨勢
隨著,金融與科技的不斷融合,金融科技將出現七大發展趨勢,韓涵表示,
雲計算技術發展已經進入成熟期,金融雲的應用也正在向更加核心和關鍵的「深水區」邁進。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的調研,已有過半數的金融機構使用OpenStack等開源雲計算技術。傳統計算、網路和存儲雲方案已經同質化,客戶需要的是上層PaaS甚至SaaS 能力甚至是業務和商業解決方案能力,有互聯網金融實際業務經驗、有生態合作夥伴的廠商更能得到客戶青睞。雲這個領域特別強調「吃自己的狗食」。
金融行業數據資源豐富,而且業務發展對數據依賴程度高。大數據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起步早、發展快,已經成為金融行業的基礎能力。當前,金融行業的大數據應用已經非常普遍和成熟,也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應用成效,最大的特點是數據資產化的 愈加凸顯、有深度的大數據分析變得越來越重要,用戶畫像和知識圖譜成為最重要的技術。2017年知識圖譜一下子火起來,除了傳統實體知識圖譜外,事件圖譜(描述動態關系)開始越來越重要,即實時性要求越來越高,時間就是金錢。另外,還有一個關鍵問題就是合法獲取數據,涉及法律、政策、技術、機制等問題,需要各方推動和努力,
人工智慧一般分為計算智能、感知智能和認知智能三個層次。從目前人工智慧在金融領域的應用趨勢來看,計算智能通過與大數據技術的結合應用,已經覆蓋營銷、風控、支付、投顧、投研、客服各金融應用場景。人工智慧最重要就是AI in all,傳統金融很多是「知道型」的業務,按規則、經驗辦事,很多簡單重復性工作被證明完全可以被AI取代(例如客服),認知型的業務目前看也可能機器不比人差(例如智能投顧、智能營銷)。那麼金融業最重要的是如何最大發揮人的價值。一是風險防範,AI演算法不一定完全正確需要人在樣本特徵准備或審核上來補充;二是金融創新,創新是門藝術,目前沒有證據表明AI在創新上有啥獨到之處,所以人的創新非常重要;三是發揮領域知識的價值,AI目前最大的缺陷就是它是沒有常識是不行的,知識會成為重要的競爭力分水嶺,知識圖譜、業務規則補充、業務數據標注這些都是產生知識的手段。
區塊鏈技術近年來一直受到廣泛關注,其技術公開、不可篡改和去中心化的技術屬性,擁有在金融領域應用的先天優勢,因為本質上區塊鏈就是一種經濟模式,主要解決非信任網路的記賬問題,如果說其他技術主要是生產力變革,區塊鏈更像是生產關系變革,我們有幾個判斷:
(1)區塊鏈的技術還沒有成熟到金融級,包括金融經常用的聯盟鏈有沒有技術問題,還是一個探索的過程,所以會看到並沒有大型的金融區塊鏈應用(非數字貨幣類)上線,嘗試很多,普及還早;
(2)因為區塊鏈不僅僅是技術,所以這一輪技術革命中區塊鏈的影響要遠大於其他技術,可能會有顛覆性的業務、技術或者企業出現,這個趨勢是不可阻擋的,有人說這是價值互聯網的春天可能並不過分;
(3)區塊鏈3.0叫去中心化應用就是應用生態將決定最後的贏家。目前公鏈和私鏈(或聯盟鏈)都有一些金融應用,但還不成氣候,應該勝負未分,這裡面大公司不一定有優勢,開源力量不可小覷;
(4)政策風險仍然很大,包括最近ICO還有代幣發行,有些可能就是偽創新。
國家高度重視金融風險防控和安全監管,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要「健全金融監管體系,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隨著金融科技的廣泛應用,金融產業生態發生深刻變革,以互聯網金融為代表的金融服務模式創新層出不窮。傳統模式下事後的、手動的、基於傳統結構性數據的監管範式已不能滿足金融科技新業態的監管需求,以降低合規成本、有效防範金融風險為目標的監管科技(Regtech)正在成為金融科技的重要組成部分。
利用監管科技,一方面金融監管機構能夠更加精準、快捷和高效的完成合規性審核,減少人力支出,實現對於金融市場變化的實時把控,進行監管政策和風險防範的動態匹配調整。另一方面金融從業機構能夠無縫對接監管政策,及時自測與核查經營行為,完成風險的主動識別與控制,有效降低合規成本,增強合規能力。可以預見,未來1-3年監管科技將依託於監管機構的管理需求和從業結構的合規需求,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成為金融科技應用的爆發點。
技術滿足需求的同時,也將在需求的驅動下不斷發展創新。金融科技應用在推動金融行業轉型發展的同時,金融業務發展變革也在不斷衍生出新的技術應用需求,將實現對金融科技創新發展的反向驅動。這種驅動可以從發展和監管兩條主線上得到顯著體現:
一是發展層面,新技術應用推動金融行業向普惠金融、小微金融和智能金融等方向轉型發展,而新金融模式又衍生出在營銷、風控和客服等多個領域的一系列新需求,要求新的技術創新來滿足。
二是監管層面,互聯網與金融的結合帶來了一系列創新的金融業務模式,但同時互聯網金融業務的快速發展也帶來了一系列的監管問題,同樣對金融監管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監管科技創新來實現和支撐。從未來的發展趨勢看,隨著金融與科技的結合更加緊密,技術與需求相互驅動作用將更加明顯,金融科技的技術創新與應用發展將有望進入更加良性的循環互動階段。
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區塊鏈等新興技術並非彼此孤立,而是相互關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大數據是基礎資源,雲計算是基礎設施,人工智慧依託於雲計算和大數據,推動金融科技發展走向智能化時代。區塊鏈為金融業務基礎架構和交易機制的變革創造了條件,它的實現離不開數據資源和計算分析能力的支撐。
從未來發展趨勢看,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區塊鏈等新興技術,在實際應用過程變得越來越緊密,彼此的技術邊界在不斷削弱,未來的技術創新將越來越多的集中在技術交叉和融合區域。
尤其是在金融行業的具體應用落地方面,金融雲和金融大數據平台一般都是集中一體化建設,人工智慧的相關應用也會依託集中化平台來部署實現。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正在形成融合生態,並推動金融科技發展進入新階段。
Ⅱ 如何看待金融科技科技金融
對金融科技以及科技金融的看待是:
1、金融科技:
金融科技涉及的技術具有更新迭代快、跨界、混業等特點,是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技術等前沿顛覆性科技與傳統金融業務與場景的疊加融合。主要包括大數據金融、人工智慧金融、區塊鏈金融和量化金融四個核心部分。
金融科技重點關注金融大數據的獲取、儲存、處理分析與可視化。一般而言,金融大數據的核心技術包括基礎底層、數據存儲與管理層、計算處理層、數據分析與可視化層。
金融科技的應用:
金融科技中的智能金融技術,利用大數據及人工智慧技術來幫助傳統金融行業節省人力成本,減少員工重復勞動。我國人工智慧技術研究中的一些領域,比如演算法研究,已處於國際前列,藉助這一力量發展金融科技,更有利於與實際問題相結合,最終提升金融機構生產效率。
隨著大數據金融、互聯網金融以及區塊鏈技術的普及,金融科技的應用和發展可以讓更多的人尤其是貧困人口以更低成本、更為便捷地獲得金融服務,分享更多實實在在的改革成果。
Ⅲ 金融科技是什麼意思
金融科技是(金融)+(科技),指通過利用各類科技手段創新傳統金融行業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提升效率並有效降低運營成本。
二,近年來,金融科技業務不斷飛速發展。不論是三方支付快速佔領市場,還是銀行科技金融產品不斷投入到市場當中。我們可以看到不僅是國家持續的支持,同時一系列新技術都在金融科技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諸如《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 (2019-2021)》發布、金融科技10省市試點正式啟動、金融標准體系及實施取得顯著成效、數字貨幣體系漸成氣候、以監管沙盒為代表的金融監管科技落地生根、金融信息和數據安全保護更進一步、網貸行業合規轉型規范加強、商業銀行金融科技子公司全面開花、生物識別和區塊鏈等創新技術廣泛應用等等。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政策面還是企業面,都在金融科技的落地上持續地推進了行業發展。
二,政策推動金融科技發展早在2017年,深圳就出台了促進金融科技發展的相關意見。2018年,各地又陸續出台了金融科技發展相關的規劃和實施意見。各地政策對金融科技涉及的相關底層技術均有所提及,主要包括:人工智慧、大數據、移動互聯、物聯網、雲計算、區塊鏈、安全技術。從各地政策可以看出,金融科技已經成為驅動金融創新的支點。
三,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傳統機構和互聯網企業也紛紛布局金融科技,助力金融科技服務產業升級。金融科技助力產業升級其中螞蟻金服在產業端進行了許多嘗試,包括從生產端到流通端,乃至下游消費端的產業鏈金融服務,使產業鏈上下游的企業獲得普惠金融服務。京東金融則嫁接起銀行和供應鏈核心企業的橋梁,通過科技金融讓銀行的資金更安全地支撐於企業。騰訊將金融科技作為主打金融業務的品牌,並通過組織架構的調整,更多地參與到B端產業中去。
Ⅳ 生活中有哪些金融科技
用分期付款買手機,買房,買車,這手機,房子,車子就是我們生活常見的金融科技。金融公司的分期付款業務,助推金融科技創新發展,以此,才能錢生錢賺大錢發大財,以此,助推經濟向前快速發展。金融公司賺的是廣大消費者用分期付款買金融科技產品的錢。
Ⅳ 金融科技專業怎麼樣
這個專業大致還是屬於金融方向的專業的,得需要你有非常強的邏輯能力噢,我有一個學金融學專業的朋友說,這個專業跟她們學得差不多,對於理科生比較友好。
這個專業對於計算能力強的考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並且如果你選擇考研的話,金融專碩並不排斥跨考生,絕大多數學校很喜歡招收數學、工科等專業的跨考生,熱愛金融科技的人,相信自己的選擇,未來可期。
這是一個新興的專業,需要規劃好自己的路線,培養硬核的技能樹,若有志於從事高水平的人工智慧演算法或量化投資的工作,普通文憑的遠遠不夠的,還是得需要你深造。
但是你從事客戶經理啊之類的,也還是需要靠自己的口才能力的,但是哪一行業不都是磨練出來的呢?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