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金融信息多少條
『壹』 c1類別金融數據包括哪些
C1類別信息主要為機構內部的信息資產。
《規范》將個人金融信息由高到低分為C3、C2、C1三個類別,
C3主要為各類賬戶密碼,
C2主要為賬戶、身份證信息、簡訊口令、KYC信息、住址等,
C1主要為開戶時間、支付標記信息等。
『貳』 消費者金融信息包括哪些
消費者金融信息包括個人身份信息、財產信息、賬戶信息、信用信息、金融交易信息及其他與特定消費者購買、使用金融產品或者服務相關的信息。
一,消費金融在不同的國家有著不同的發展路徑。我國的消費金融起步比較晚,1985 年建設銀行深圳分行發放了全國首筆個人住房抵押貸款,標志著我們國家消費金融的起步。
雖然我們國家消費金融起步比較晚,但是這兩年的發展速度非常迅猛,未來有可能我們國家消費金融的規模會達到世界首位。日本和韓國是亞洲地區消費金融起步比較早的國家,通過與日本、韓國的消費金融進行比較,我們能夠學習到更多的發展經驗,並從日韓的消費金融失敗案例中獲得更有價值的借鑒。
二,我們通過消費金融的主體、消費金融的徵信,消費金融相關的法律法規這幾個方面來對中國的消費金融與日韓的消費金融進行比較總結。
我們國家的消費金融主體主要由傳統的消費金融主體與互聯網消費金融主體組成。傳統的消費金融主體主要是商業銀行、汽車金融公司,還有持有牌照的消費金融公司。互聯網消費金融主體包括一些電商平台、網貸平台和第三方的助貸平台。
我們國家消費金融的徵信體系不完善,數據量龐大,數據零散缺乏有效的數據,缺乏統一的數據採集和共享機制。法律法規方面呢,還沒有專門針對消費者貸款的相關法規,消費金融的法律法規不完善。
三,日本的消費金融發端於零售業,在 20 世紀 50 年代初,日本開始由一些零售業開展按月分期付款的消費信貸服務,可以說日本的消費金融是零售業、流通業的商戶由於經營的需要自發產生的消費信貸服務。1960 年日本成立了第一家信用卡公司,日本信用卡的發放和使用也是由流通企業,零售企業主導的,像日本的世尊公司,西屋百貨。日本的商業銀行介入消費金融比較晚。從 20 世紀的 60 年代一直到 20 世紀的 80 年代,日本的消費金融不斷發展成熟。到了 20 世紀 90 年代,日本的消費金融主要由信用卡公司和消費金融公司主導。
日本消費金融的徵信體系比較完善,有三大個人徵信機構,這些徵信機構提供的信用信息呢只能用於對公民誠信情況的評估,不能用於僱傭和商業活動的用途。
『叄』 個人金融信息按敏感程度從高到低
個人金融信息按照敏感程度由高到低分為C3、C2、C1三個類別,比如銀行卡磁軌數據、賬戶交易密碼、個人生物識別信息等屬於用戶鑒別信息(C3),泄露慧絕後造成的危害最大;證件信息、交易流水屬於可識別個人身份與金融狀況的信息(C2);開戶伏碧嫌時間則屬於機構內部的信息資產(C1),危害性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