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增價什麼意思
① 股票中的發行價,配股價,和增發價有什麼區別嗎
發行價通常指公司公司首次公開發行(IPO)股票時的價格,配股價和增發價是公司上市後實施後續融資時採用的兩種不同方式的股票發行價格。
配股是針對上市公司原有股東的,通常配股價格會明顯低於配股時公司股票的市價。
增發則是針對市場所有的投資者,增發價格通常是在增發前一段時間公司平均股價的基礎上打一個小幅的折扣。
② 什麼是增發價
指股票發行中按照定價增加發行量現象。
增發:就是已發行股票再增加發行一定的數額,投資者均可按增發價格購買,不一定中簽。配售就是你在買了該股的基礎上給你配售一定的數額。
定價增發:就是在定價的基礎上增加股票發行量。
增發的後果:
因為上市公司總資產不變,但是總股本數多了,平均下來股價就降低了。如果搞增發,原始股東因為沒有及時認購配售股,那麼該原始股東會有損失。
因為別人的成本降低了,他的成本相對就高了。但應有個緩沖,即你可在消息公布後,實配前賣出股票,等配股除權後再買回來,這樣就無損失。
(2)金融增價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增發的條件
(1)3個會計年度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平均不低於6%。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與扣除前的凈利潤相比,以低者作為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的計算依據;
(2)除金融類企業外,一期期末不存在持有金額較大的交易性金融資產和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借予他人款項、委託理財等財務性投資的情形;
(3)發行價格應不低於公告招股意向書前20個交易日公司股票均價或前一個交易日的均價。
市場作用
對國家經濟發展的作用
(1)可以廣泛地動員,積聚和集中社會的閑散資金,為國家經濟建設發展服務,擴大生產建設規模,推動經濟的發展,並收到「利用內資不借內債」的效果。
(2)可以充分發揮市場機制,打破條塊分割和地區封,促進資金的橫向融通和經濟的橫向聯系,提高資源配置的總體效益。
(3)可以為改革完善我國的企業組織形式探索一條新路子,有利於不斷完善我國的全民所有制企業,集體企業,個人企業,三資企業和股份制企業的組織形式,更好地發揮股份經濟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
(4)可以促進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發展,特別是股份制改革的深入發展,有利於理順產權關系,使政府和企業能各就其位,各司其職,各用其權,各得其利。
(5)可以擴大我國利用外資的渠道和方式,增強對外的吸納能力,有利於更多地利用外資和提高利用外資的經濟效益,收到「用外資而不借外債」的效果。
對股份制企業的作用
(1)有利於股份制企業建立和完善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經營管理機制。
(2)有利於股份制企業籌集資金,滿足生產建設的資金需要,而且由於股票投資的無期性,股份制企業對所籌資金不需還本,因此可長期使用,有利於廣泛制企業的經營和擴大再生產。
對投資者的作用
對股票投資者的作用 從股票投資者的角度來說,其作用在於:
(1)可以為投資者開拓投資渠道,擴大投資的選擇范圍,適應了投資者多樣性的投資動機,交易動機和利益的需求,一般來說能為投資者提供獲得較高收益的可能性。
(2)可以增強投資的流動性和靈活性,有利於投資者股本的轉讓出售交易活動,使投資者隨時可以將股票出售變現,收回投資資金。股票市場的形成,完善和發展為股票投資的流動性和靈活性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③ 社融增量什麼意思
社會融資規模是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創新性指標,就是指實體經濟 (不包括非金融企業和個人) 從金融體系獲得的資金量。
【拓展資料】
社會融資總量,就是金融業對實體經濟的年度新增融資總量,既包括銀行體系的間接融資,又包括資本市場的債券、股票等市場的直接融資。
起源:
2011年以來,「社會融資」一詞頻頻出現在與金融調控有關的敘述中。2011月初,中國人民銀行召開年度工作會議,提出「保持合理的社會融資規模」。2011年1月30日央行公布的《2010年第四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進一步提出,「在宏觀調控中需要更加註重貨幣總量的預期引導作用,更加註重從社會融資總量的角度來衡量金融對經濟的支持力度,要保持合理的社會融資規模,強化市場配置資源功能,進一步提高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
重要性:
社會融資總量將成為未來貨幣政策制定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參考指標。從長期來看,隨著金融深化和發展,我國以間接融資為主的融資體系將發生變化,直接融資規模及所佔比重會逐漸增加。而「十二五」期間,推動利率市場化以及金融創新等舉措的出台,也將推動直接融資的發展,因此從調控銀行信貸總量到控制社會融資總量是一種發展趨勢。
控制「社會融資總量」需要更多藉助市場化手段,提高對價格型工具的運用。隨著股市、債市等直接融資方式的發展,金融調控將更多運用市場化的調控手段。
內涵:
社會融資規模的內涵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金融機構通過資金運用對實體經濟提供的全部資金支持,即金融機構資產的綜合運用,主要包括人民幣各項貸款、外幣各項貸款、信託貸款、委託貸款、金融機構持有的企業債券、非金融企業股票、保險公司的賠償和投資性房地產等。二是實體經濟利用規范的金融工具、在正規金融市場、通過金融機構服務所獲得的直接融資,主要包括銀行承兌匯票、非金融企業股票籌資及企業債的凈發行等。三是其他融資,主要包括小額貸款公司貸款、貸款公司貸款、產業基金投資等。
社會融資規模反映的是我國實體經濟從境內金融機構獲得的融資總量,而外匯占款、外商直接投資屬於外部資金流入,因此不應計算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