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理財 » 有哪些因素推動金融創新

有哪些因素推動金融創新

發布時間: 2023-06-15 06:08:08

⑴ 引發金融創新的直接原因是什麼

追問: 這個是簡答題哦 多寫點哦 回答: 金融創新是一 個包括金融業多方面創新的總概括,它不僅包 括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方面的創新,還包括金 融業務方面的創新。就金融業務創新而言,它 又包括在金融工具、金融服務、融資方式、帳 務系統以及支付制度等方面的創新。在金融業 務創新中,金融工具的創新是基礎,如果沒有 金融工具的創新,也就談不上在金融其他方面 的創新。近20年來,國際金融市場金融業務 創新已成為金融變革的一股新的浪潮,給金融 業的發展帶來了極其深刻的影響。引起金融業 務創新的直接原因: 1.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現代化通訊技術的 迅速發展,為金融業務創新提供了客觀條件。 隨著國際經濟的發展和新興電子工業的崛起, 全球銀行業務發生著巨大變化。原有的業務經 營方式和方法已不能適應業務發展和機構增加 的需要,加之銀行業之間的劇烈競爭,迫使銀 行不斷改善經營管理和提高工作效率,這有力 地促進了銀行業務的自動化、電腦化。 2.金融國際化和自由化的發展,銀行間 的劇烈競爭,為規避利率、匯率風險而推出創 新業務。 3.國際資本移動、融資證券化帶來的信 用變革,引發了金融工具的創新。 4.逃避金融管制,也推動著金融業務的 不斷創新。 5.為爭奪市場,滿足不同客戶的不同需 求,金融競爭加快,推動著金融業務的創新。 隨著西方主要國家經濟的發展和產業資本的日 益集中,金融資本也更趨於集中和壟斷,銀行 業的競爭也越加劇烈,特別是離岸金融市場的 形成,這些城市和地區金融機構集中,又不受 所在地國家法律的制約。為了加強競爭力的需 要加快速增資的需要,銀行業之間積極擴大業 務范圍,擴大市場佔有份額,增加客戶來源, 開拓業務品種,增加資金來源,改善資產質 量,提高增收能力,增強其在國際金融市場上 的應變能力,從而不斷探索金融新業務和融資 的新方式。此外,為了佔領市場

⑵ 促使金融創新的因素有哪些

很多中小微企業或者創業的個體非常需要一些金融服務,互聯網時代可以很好地融合金融服務發展,為更多需要金融服務的公司或者個體帶來便利,這樣就可以促使金融創新。

⑶ 金融業務創新的金融業務創新的主要原因

金融業務創新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這些因素可以分為規避風險、規避管制、提高市場競爭力等。 政府的嚴格管制是金融業務創新的一個重要誘因。凱恩(E.J.Kane)認為,政府多種形式的控制和管制,在性質上相當於隱性稅收,減少了金融企業的利潤,金融企業為逃避管制不得不進行創新。
1929--1933年經濟危機使得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盛行凱恩斯主義的國家干預思想。各國紛紛加強立法,對金融業進行嚴格管制,如美國通過的《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便是其中一個典型的代表。這種做法當然有助於穩定金融業,但也給金融機構,特別是銀行帶來了巨大壓力,造成了所謂的「脫媒」現象。
銀行等金融機構為了獲得更多的利益,就想方設法發掘金融監管的漏洞。開發新業務以維持生存,並獲取更大的盈利。可以說,金融創新中許多都是對政府管理的一種逆反應。 金融工具創新是業務創新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在金融市場上,工具創新總是處於先導地位。每一種新的金融工具的產生,總會伴隨著金融交易技術的革新,以及相應的金融機構的變化。
任何一種金融工具都是由面值、收益、風險、流動性、期限、可轉換性、復合性等特徵組合而成。金融工具創新就是通過對金融產品與服務的特徵予以分解和重新組合安排,使之適合經濟發展,滿足客戶的收益性、流動性和安全性需求。
金融工具創新是最引人注目的,也是內容最豐富的。例如,按創新金融產品滿足的需求,金融工具創新分為:
1.規避管制的產品創新。如可轉讓支付命令(NOW)賬戶、超級可轉讓支付命令(Super NOW)賬戶、自動轉賬服務(ATS)、回購協議、大額可轉讓存款單(CDs)等。
2.轉移風險的產品創新。如浮動利率債券、金融期貨、期權、利率互換等。
3.增加信用的創新。如信用額度、票據發行便利、平行貸款等。
4.增加靈活和流動性的產品創新。如附有認股權債券、垃圾債券、資產證券化等。
5.降低融資成本的產品創新。如租賃、歐洲貨幣、項目融資、貸款承諾等。 如何更好地為客戶著想,向客戶提供人性化、個性化的服務,是銀行服務創新的一大中心理念,也是銀行競爭的一大永恆主題。各大銀行都在客戶導向的指引下,不斷改進服務。
在存款服務方面,20世紀90年代以來,各大銀行相繼推出一系列方便客戶的措施,如「一米線」服務、「計時」服務等。2001年之後,一些銀行採用了免填單的做法,存款人到銀行存取款時,不用再像以前那樣繁瑣地先填一張憑單,抄下一長串數字的銀行卡號,而只需口頭報出存取款的數額,便可以迅速辦好有關手續。據有關資料統計,免填單業務平均為每位客戶節約2分鍾時間。
融資服務的創新主要集中體現在開發融資業務的快捷性與增加多項衍生服務方面,如招商銀行「易貸通」的推出便在傳統房貸、車貸的基礎上,衍生出了轉按、加按、贖樓、車位貸款,以及「周轉易」綜合貸款等多種優惠和便利,使客戶在一個品牌下可以享受融資一條龍服務。
理財服務的推出更是近來銀行服務創新的典範。理財業務集中了銀行在信譽、資金、人才、技術、信息等方面的優勢,幫助客戶進行財務規劃,設計不同的投資方案,以獲得最佳收益。開設理財工作室、設立理財中心、為客戶度身定製收益率高的理財方案已成為銀行參與競爭的又一有力手段。如中國銀行的「中銀理財」、工商銀行的「理財金賬戶」、農業銀行的「金鑰匙理財」、招商銀行的「金葵花」、交通銀行的「交銀理財」、建設銀行的「樂當家理財」等金融品牌都已經取得了不錯的市場效應,形成了自己的品牌。 商業銀行負債業務的創新主要發生在20世紀的60年代以後,主要表現在商業銀行的存款業務上。
①商業銀行存款業務的創新是對傳統業務的改造、新型存款方式的創設與拓展上,其發展趨勢表現在以下四方面:a.存款工具功能的多樣化,即存款工具由單一功能向多功能方向發展;b.存款證券化,即改變存款過去那種固定的債權債務形式,取而代之的是可以在二級市場上流通轉讓的有價證券形式,如大額可轉讓存單等;c.存款業務操作電算化,如開戶、存取款、計息、轉賬等業務均由計算機操作;d.存款結構發生變化,即活期存款比重下降,定期及儲蓄存款比重上升。
②商業銀行的新型存款賬戶個性化、人性化突出,迎合了市場不同客戶的不同需求。主要有:可轉讓支付指令賬戶(NOW);超級可轉讓支付指令賬戶(Super NOW);電話轉賬服務和自動轉賬服務(ATS);股金匯票賬戶;貨幣市場互助基金;協議賬戶;個人退休金賬戶;定活兩便存款賬戶(TDA);遠距離遙控業務(RSU)等。
③商業銀行借入款的范圍、用途擴大化。過去,商業銀行的借入款項一般是用於臨時、短期的資金調劑,而現在卻日益成為彌補商業銀行資產流動性、提高收益、降低風險的重要工具,籌資范圍也從國內市場擴大到全球市場。 商業銀行的資產業務的創新主要表現在貸款業務上,具體表現在以下四方面:
①貸款結構的變化。長期貸款業務、尤其是消費貸款業務,一直被商業銀行認為是不宜開展的業務。但是,在20世紀80年代以後,商業銀行不斷擴展長期貸款業務,在期限上、投向上都有了極大的改變。以美國商業銀行為例,以不動產貸款為主的長期貸款已經佔到商業銀行資產總額的30%以上;在消費貸款領域,各個階層的消費者在購買住宅、汽車、大型家電、留學、修繕房屋等方面,都可以向商業銀行申請一次性償還或分期償還的消費貸款。消費信貸方式已經成為不少商業銀行的主要資產項目。
②貸款證券化。貸款證券化作為商業銀行貸款業務與國債、證券市場緊密結合的產物,是商業銀行貸款業務創新的一個重要表現,它極大地增強了商業銀行資產的流動性和變現能力。
③與市場利率聯系密切的貸款形式不斷出現。在實際業務操作過程中,商業銀行貸款利率與市場利率緊密聯系、並隨之變動的貸款形式,有助於商業銀行轉移其資產因市場利率大幅度波動所引起的價格風險,是商業銀行貸款業務的一項重要創新。具體形式有:浮動利率貸款、可變利率抵押貸款、可調整抵押貸款等。這些貸款種類的出現,使貸款形式更加靈活,利率更能適應市場變化。
④商業銀行貸款業務「表外化」。為了規避風險,或為了逃避管制,還可能是為了迎合市場客戶之需,商業銀行的貸款業務有逐漸「表外化」的傾向。具體業務有:回購協議、貸款額度、周轉性貸款承諾、循環貸款協議、票據發行便利等。另外,證券投資業務上的創新主要有:股指期權、股票期權等形式。 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創新,徹底改變了商業銀行傳統的業務結構,極大地增強了商業銀行的競爭力,為商業銀行的發展找到了巨大的、新的利潤增長點,對商業銀行的發展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創新的內容主要有:
①結算業務日益向電子轉賬發展,即資金劃轉或結算不再使用現金、支票、匯票、報單等票據或憑證,而是通過電子計算機及其網路辦理轉賬。如「天地對接、一分鍾到賬」等。
②信託業務的創新與私人銀行的興起。隨著金融監管的放鬆和金融自由化的發展,商業銀行信託業務與傳統的存、貸、投資業務等逐步融為一體,並大力拓展市場潛力巨大的私人銀行業務。如生前信託、共同信託基金等,通過向客戶提供特別設計的、全方位的、多品種的金融服務,極大地改善了商業銀行的盈利結構,拓展了業務范圍,爭奪了「黃金客戶」,使商業銀行的競爭力大大提高。
③現金管理業務的創新是由於商業銀行通過電子計算機的應用,為客戶處理現金管理業務,其內容不僅限於協助客戶減少閑置資金余額並進行短期投資;還包括為企業(客戶)提供電子轉賬服務、有關賬戶信息服務、決策支援服務等多項內容。該業務既可以增加商業銀行的手續費收入,還可以密切銀企關系,有利於吸引更多的客戶。
④與中間業務聯系密切的表外業務,是商業銀行業務創新的重要內容,它們當中有很多都可以在一定的條件下轉化為表內業務。商業銀行發展、創新表外業務的直接動機是規避金融監管當局對資本金的特殊要求,通過保持資產負債表的良好外觀來維持自身穩健經營的形象。當然,表外業務也是商業銀行順應外部金融環境的改變、由傳統銀行業務向現代銀行業務轉化的必然產物。表外業務雖然沒有利息收入,但卻有可觀的手續費收入。從世界各國銀行業的發展情況看,表外業務發展迅猛,花樣品種不斷翻新,有些商業銀行的表外業務收益已經超過傳統的表內業務收益,成為商業銀行的支柱業務。目前,商業銀行的表外業務主要有:貿易融通業務(如商業信用證、銀行承兌匯票)、金融保證業務(如擔保、備用信用證、貸款承諾、貸款銷售與資產證券化)、衍生產品業務(如各種互換交易、期貨和遠期交易、期權交易)等。

⑷ 金融創新的動因有哪些

主要動因包括金融管制的放鬆、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追求利潤的最大化以及科學技術的進步。世界各國經濟體制的趨同為經濟全球化發展掃清了體制上的障礙。在今天的世界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國家認識到,只有選擇市場經濟體制,才能加快本國經濟發展的速度、提高本國經濟的運轉效率和國際競爭力。封閉經濟由於缺少外部資源、信息與競爭,而呈現出經濟發展的靜止狀態。計劃經濟體制則由於存在信息不完全、不充分、不對稱和激勵不足等問題,而導致資源配置與使用的低效率。
所以,不管是傳統的封閉經濟,還是起源於前蘇聯的計劃經濟都不約而同地走上了向市場經濟轉型的道路。由此而造成的各國在經濟體制上的趨同,消除了商品、生產要素、資本以及技術在國家與國家之間進行流動的體制障礙,促成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
科學技術的進步,尤其是信息技術的進步為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創造了物質基礎。目前的經濟全球化,有著重要的物質技術基礎,這就是代表當代最新科技的信息技術。信息技術的進步,降低了企業的遠距離控製成本。對於一個現代企業來說,其經濟的活躍程度,表現為企業的經濟活動半徑。而企業的活動半徑是與其所有權控制的成本負盈相關的,即:遠距離控製成本低,企業的活動半徑就大,從而經濟全球化的程度就高;反之,則相反。遠距離控制的成本主要是信息成本,在信息經濟時代的今天,多媒體技術的發展與網路經濟的誕生,使得這種成本大幅度下降,對於一家有能力進行全球擴張的企業來說,只要投入少量的信息處理成本,它的活動范圍就可以達到世界的任何地方。

⑸ 金融創新的原因是什麼

金融創新是為了規避金融風險和金融監管,更是為追求更大的利潤。

熱點內容
股票軟體查歷史持倉 發布:2025-02-02 09:47:03 瀏覽:116
參加期貨考試需要准備什麼 發布:2025-02-02 09:44:40 瀏覽:814
會通股票歷史交易數據 發布:2025-02-02 09:44:38 瀏覽:885
國家央行降息對股市有什麼影響 發布:2025-02-02 09:39:02 瀏覽:427
汽車晶元基金哪個值得買 發布:2025-02-02 09:38:27 瀏覽:981
為什麼炒股不如投資指數基金 發布:2025-02-02 09:34:10 瀏覽:657
股權回購和交割各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2-02 09:29:15 瀏覽:486
股權眾籌有什麼坑 發布:2025-02-02 09:29:08 瀏覽:593
5月3日漲停股票 發布:2025-02-02 09:24:01 瀏覽:412
炒股軟體如何提升盈利 發布:2025-02-02 08:20:24 瀏覽: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