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金融如何結合
『壹』 如何應對金融危機對酒店業的影響
參考的建議:
一、 開拓新型市場
當前,國家採取10項措施、到2010年投資4萬億元人民幣拉動國內經濟;中國有9億多農民的消費群體,近期實行的家電下鄉優惠政策,就是專門針對農村市場的。我們酒店業也未嘗不可。我們可以不斷提高旅遊接待條件和服務,延長旅遊產業鏈,開發鄉村旅遊市場,一些有條件的酒店(或者和旅行社合作)開發價格優廉的旅遊線路產品,降低旅遊者的出行費用,吸引更多城市周邊地區及鄉村旅遊者出來旅遊,提振酒店市場。開拓假期學生市場,憑學生證享受一定的折扣優惠。開拓農村市場,到農村做宣傳,把農民的紅白喜事宴席拉到城裡的酒店辦。
二、 維護現有協議客戶及常客
穩定的客源是酒店生存、發展的必要條件,如何維護好這些客源呢?
根據客人消費額贈與消費積分或免費項目,銷售人員定期回訪客戶,保持良好的溝通,酒店舉辦相關促銷政策或文藝聯歡發函告知客戶。
提升酒店服務品質,延伸服務:贈送免費報紙、水果等;服務關鍵點控制與提升:周到的禮賓服務,便捷的前台服務,高雅溫馨的餐廳服務等;房間衛生質量控制與提升:衛生間整潔干凈、房間布局有個性和特色等。
三、 有效降低酒店經營成本
降低酒店經營成本,提高經營效益是酒店生存發展的根本之道。酒店屬於投資大、成本高、人員流動性大的行業。如何有效控制經營成本,提高經營效益,酒店必須做好以下幾點來有效管理和控制好運營成本。
四、 加快酒店信息化步伐
酒店信息化給酒店業帶來經營管理理念的變革。未來幾年,酒店業的競爭將主要在智能化、信息化、個性化方面展開。酒店信息化為酒店的經營管理者提供了及時准確的酒店經營數據,為決策者提供了決策依據。對於酒店來說,盈利是根本,要加快酒店行業的信息化步伐,就應當從能夠為酒店創造和提高經濟效益的項目著手。隨著網路的普及,建立一個基於Internet的全球酒店客房預訂網路系統已不是難事。無論是集團酒店、連鎖酒店還是獨立的酒店都可以加入成為該系統成員。賓客可以通過互聯網路直接訪問該系統,了解某酒店的詳細資料,填寫訂單並完成預訂和確認。
『貳』 金融危機對餐飲業有什麼影響
金融危機對餐飲業的影響主要有兩個大的方面,具體如下:
一、金融危機中影響餐飲業的外部因素
餐飲業屬於傳統基本生活消費行業,同時又屬於促進經濟繁榮發展的現代服務行業,正值中國餐飲行業大變革、大發展的時代,面對經濟發展的新困難必定受到影響。從宏觀環境來看,在當前金融危機的局勢從以下幾個方面因素對餐飲行業產生重大影響:
1、企業生產不景氣,消費從緊: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部分外貿企業訂單明顯減少,有的甚至已出現無法正常開工的情況。來談生意的客人少了,企業的招待減少。同時,企業為了節省開支、度過難關,到飲食店宴請的情況也明顯減少。
2、外來人員和流動人員減少:由於部分企業生產不景氣、效益差,用工比以前減少,有的甚至大幅減員,導致許多民工找不到工作,外來人員和流動人員比以前有所減少,導致就餐人數減少。
3、餐飲成本上升,利潤空間下降:目前,豬肉、食用油、糧食和煤氣等價格均有較大幅度上漲,致使餐飲業成本上升利潤下降,另外由於餐飲企業間的競爭導致菜品價格下降,利潤空間進一步壓縮。
4、房租費不斷上漲:餐飲業的經營用房絕大多數是租賃房,在經營收入中,很大一部分要用於支付房租費。在營業額下降,房屋租金成本日益上漲的情況下,房租費用已經明顯超過營業額15%的極限水平,在經濟困難時期,租金與營業額的比重將上升到餐飲企業無法承受的地步,是不少餐館關門停業的重要原因。
二、金融危機對餐飲業的其他影響
從空間上來說,在這次經濟危機中,那些外向型經濟比重較大的地區,由於工廠減產或關門較多,就業機會減少,財政收入下降,消費能力降低,其餐飲業受到的影響會大一些;而那些以國內市場為主導市場的內陸各省區,其餐飲業受到的影響要小得多。在當前金融危機爆發形勢下,上述因素對我國餐飲業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高中檔餐廳顧客減少盈利萎縮,部分企業倒閉
高中檔餐飲業受到金融危機明顯沖擊。在金融危機之下,一方面是老百姓下意識地捂緊了口袋不敢多消費,不少消費者已開始減少外出就餐,特別是上高檔餐廳用餐的次數;另一方面企業和行政部門壓縮了開支,公款消費減少。高端消費類所受的影響較大,其中對商務餐系列的影響最大;而與高檔餐館相比,中檔餐館影響更大,有的餐館每日經營額要下滑20%-30%。目前,雖然高中檔餐廳還沒有出現「倒閉潮」,但很多業內人士對未來生意不敢樂觀,不少企業仍在艱難地支撐,另外與旅遊服務相關的餐飲業壓力也明顯增加。目前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大環境下,餐飲業生存狀態可描述為:10%的生存與預期一致,20%在微利經營,30%在維持,40%虧本,目前餐飲業的凈利潤率平均已降至10%以內。
2、低檔餐飲火爆,無證餐飲單位抬頭
由於工廠減產,工人失業;股票、房產等投資收入大幅縮水,已經對消費者的消費行為產生重大影響。原來選擇中檔就餐場所的消費者開始到低檔餐廳就餐,致使低檔餐廳在金融危機中反而變得更加紅火;由於工廠倒閉,人員失業,低收入人群這一龐大的剛性消費群體的不斷壯大,致使成本更低的無證餐飲單位形成龐大的消費市場。
3、餐飲企業應對嚴峻考驗,採取各種方法「開源節流」
由於餐飲單位盈利下滑甚至虧損,部分餐飲企業已經開始大規模裁員,同時由於企業付給工人工資太低企業又出現招工不足的問題,從而出現缺人、招不到人同時存在的現象;部分企業為節省成本采購等級較低的原材聊,部分企業為維持生存從黑加工點采購原料,甚至購買腐敗變質和摻料,部分企業為維持生存從黑加工點采購原料,甚至購買腐敗變質和摻假的食品原料。
4、企業管理水平和衛生狀況下降
餐飲企業減薪和裁員,致使餐飲企業人員流動性增加,由於企業人員的變動直接導致部分餐飲單位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和食品安全狀況下降。
5、社會矛盾激化,易發生投毒等食品安全事件
一方面由於企業競爭激烈,壓低工人工資,失業人員增多,人員流動性較大。使餐飲業員工出現不平衡心理,甚至報復社會的心理;另一方面,由於人員流動性變大,單位內部管理與被管理者之間在認識和觀念上容易產生分歧,僱傭雙方容易產生矛盾,如果不能及時化解,就可能轉變為投毒動機。
『叄』 酒店業如何應對當前金融危機
問題一: 在美國華爾街金融危機的影響下,歐美、亞太的酒店投資者和經營者已經陸續感到了壓力,您認為這場金融危機將在多大程度上殃及到飯店業? 馬勇教授/博導(湖北大學旅遊研究院院長):金融風暴已經擴展到了全球,很多國家的旅遊業和酒店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沖擊,我國酒店業也不例外,不少酒店投資者和經營者已經感到一定的壓力。但單從中國飯店業市場來看,金融危機對我們帶來的負面影響並不大,目前我國酒店業仍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下頑強生存、緩慢發展。首先,從金融危機影響的地域范圍來看,上海、廣州、深圳等東南沿海一線城市由於經濟發展較快,國際化程度較高,在此次全球金融海嘯中受到的波及相對較大;而我國中西部大范圍地區由於國際化程度相對較低,在這場金融危機中受到的影響也相對較小。目前我國中西部地區酒店業仍然保持穩健之勢。從中我們可以看到,酒店業發展受到較大影響的一線城市和地區並不足以改變中國酒店業整體向前發展的局面。其二,從國家政策層面來看,由於中國政府不斷出台各種各樣的政策,擴大內需,以緩解金融危機對我國帶來的負面影響,保持國內經濟的持續增長,導致我國國內商務會展活動仍然呈現出頻繁之勢,這從我國經濟型酒店當前的高入住率和利潤率中就可見一斑。因此,總體看來,國際金融危機雖然一定程度上殃及中國酒店業,但程度不大,並不足以阻礙中國酒店業的持續向前發展。 問題二: 盡管國內一些熱點市場的平均房價有所上升,但入住率和平均每間可售客房收入都有所下滑,您認為這是否單純是金融危機的影響? 馬勇教授/博導:據來自攜程旅行網的統計顯示,10月份北京的五星級酒店平均預訂價格是1200到1400元,四星級酒店平均預訂價格為600到800元,同比9月份四、五星級漲幅在15%以上。可見,在金融危機中,國內一些熱點市場的平均房價有所上升,但另一方面的數據也顯示,客房的入住率和平均每間可售客房收入都有所下滑,筆者認為,這並不單純是金融危機的影響。全球金融風暴的到來,使得酒店消費需求趨緩,各大飯店集團為了爭奪更加有限的市場資源,展開了更加激烈的競爭。國際飯店集團仍在加速中國擴張步伐,例如全球客房數量最多的酒店集團——洲際酒店集團(IHG)於今年9月17日在武漢簽署了一項協議,擬在華中的門戶城市武漢管理兩家高星級酒店。目前進入中國的國際飯店集團已有30多家。與此同時,本土飯店集團也在不斷展開激烈的競爭,經濟型酒店市場也呈現出一片紅火,漢庭10月16日在北京東單剛剛開業了一家豪華經濟型酒店,在試營業期間就做到了日日爆滿,入住率達到了120%到140%。而7天等經濟型酒店的入住率也都能達到一個讓人滿意的水準。可見,金融危機雖然帶來酒店客源在一定程度上的趨緩,但是它並沒有打亂中國酒店業市場依然正常的競爭秩序,反而帶來市場更加激烈的競爭,飯店企業應該將此次金融危機化作酒店業發展的動力,積極努力地探尋提升自己的服務質量和競爭能力途徑和方法。 問題三: 為了避開危機,很多酒店實際上已經推遲了開業時間,投資者也苦於沒錢,您認為這場金融危機的影響將持續多長時間? 馬勇教授/博導:隨著全球金融危機的不斷升溫,其惡劣影響逐漸從非實體經濟蔓延到了實體經濟,旅遊酒店業無疑也受到了重創。目前,很多酒店因為受到危機的影響,資金鏈斷裂而推遲了開業時間甚至是停產歇業,然而這種影響並不是普遍存在的,國內外仍然有一大批酒店在危機下「逆市成長」,如全球最豪華酒店亞特蘭蒂斯11月20在迪拜盛大開業,從試營業到正式開業的兩個月內入住率一直保持在80%左右,投資者稱酒店屬於中長期投資,他看好酒店未來的長遠收益;我國北京、廣州、上海等地的酒店業也因大型會展活動的利好影響而呈現出較好的發展態勢。因此,金融危機對酒店業的影響時間和影響程度並不是絕對的,這與當地的宏觀外部環境、市場區外條件等因素都具有較強的相關性。此外,從一般的規律來看,由於危機影響的滯後性,當前金融危機造成的影響持續時間可能較以往危機更長,危機的產業影響可能要持續到未來的3到5年甚至是更長時間。因此,酒店業要做好長期應對的准備,苦練內功,轉變經營理念和經營方式,以強大的生命力來抵抗危機的襲擊,將影響減小到最低。 問題四: 您覺得行業應該採取什麼樣的舉措來積極面對這場金融風暴?您對飯店業紓困有何建議?是多渠道營銷?創新產品?積聚人才……? 馬勇教授/博導:面對金融危機所採取的措施可以是多方面的。其一,可以調整產品結構,應對危機。例如漢庭酒店集團開始通過發展豪華經濟型、漢庭快捷、漢庭酒店等多種類型的酒店業態,來抵禦單一業態應對金融危機的風險;其二,加強融資,做大自己。如在國內外經濟放緩、金融風暴導致金融資本投資意願降低等情況下,7天連鎖酒店集團於2008年10月16日成功融資6500萬美元來抵禦風險;其三,加強合作應對危機,這種合作可以是飯店企業之間的戰略合作,也可以是不同行業間的戰略聯盟,例如2008年7月28日國內成立的首個低星級非連鎖酒店的跨區域聯盟——「星程酒店」就屬於前者;其四,轉變客源市場戰略。由於在金融海嘯的影響下,以國外客人為主的高端酒店比以國內客人為主的中低端酒店對金融危機的敏感度更高,因此,我們可以改變國內高端酒店的發展對國內市場長期忽視的理念,調整客源,同時適應國內外兩個市場。此外,在國內市場上,也要注重從一線城市向二三線城市的推進;其五,注重市場的多元化細分。由於專一市場應對金融風暴的能力較弱,飯店集團應加強元市場的細分,如重視商務會議市場、觀光旅遊市場、休閑度假市場等多種細分市場的重視,以增強抗風險能力;其六,靈活採用多種酒店經營運作方式。酒店業本身特有的脆弱性和資產的專有性決定了酒店經營極易受到外部環境的干擾,同時在經營風險發生時難以進行退出市場後的轉化。因此,有能力的飯店集團應實施多元化經營戰略,靈活運用各種租賃經營、收購兼並、委託管理、特許經營等方式化解危機,抵禦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