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交易獲利的倫理
㈠ 股票是怎樣賺錢的
在實際的股票交易市場中,股票贏利的主要方式有兩種,分別為通過買賣之間的差價獲得收益或是通過股票紅利獲得收益。但是一般來說,通過買賣交易之間的差價賺取收益,是 投資者獲得股票投資收益的主要方式,一般無需投資者手動進行計算,在股票賬戶的盈虧之中可以直接顯現。
炒股應當如何賺錢:
1.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倒差價,在股票的價格較為低廉時買入,在較為高位賣出,這是最為普遍的方法。但是要一定的知識儲備以及經驗。
2.還有一些方法是通過打新債或者是打新股的方式來賺錢。這種方法比較看運氣,打新不一定能中簽。
3.靠分紅賺錢。這種一般是有巨量資金的人做,賺錢的收益率不高但是比較穩定,時間跨度也比較大。
(1)股票交易獲利的倫理擴展閱讀:
什麼是股票:
股票是股份證書的簡稱,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是股份公司為募集資金發行給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也是一種永不償還的有價證券,股份公司是不會對買股票的人償還他的本金的。
股票可以轉讓、買賣,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但是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出資,也要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一旦買入了股票,股票持有者的資金只能通過股票的轉讓來收回。
通俗的來講股票是什麼的話——股票就是你花錢投資一家上市企業成為這家企業股東的證明,既然是股東公司賺錢了你就可以獲得股息和分紅,公司虧錢你也要承擔虧損。如果不想當這個股東了,股份還可以轉讓和買賣。
在股市中,股份公司會根據普通投資者的不同需求,按照不同的標准將股票分為幾種類型。我們通常說的股票是指在上海和深圳交易所掛牌上市交易的A股,A股也被稱為流通股、普通股、社會公眾股。
股票的最小單位是「股」,我們看到的股價體現就是1股的價格。最小交易單位是「手」,一手就是100股。
㈡ 炒股短線暴利的關鍵是什麼該注意什麼
股票交易短期獲利的關鍵在於選股能力和持股能力。首先是持有心理學。事實上,很多投資者喜歡做短線交易,但大多隻賺10%,甚至不到5%,就匆匆拋售。因此,他們永遠不可能在短期內賺取巨額利潤,看到利潤就會離開。70%以上在國外做過心理測試的人都是這種投資策略。當他們獲得利潤時,他們的投資心理變得保守,在利潤不高的情況下很容易迅速結束。用投資術語來說,當人們在盈利時,人們的風險偏好就會降低。
最後需要提升技能。當手中的股票在短期內盈利時,就需要放大手中的股票的利潤。擴大利潤的關鍵是增加頭寸,為強勢或盈利的股票增加資金。莊家為了達到炒作的目的,必須讓低價買入的散戶在中途賣出股票,以減輕上漲的壓力,同時提高股東的平均價格,從而便於經銷商的手段實施,達到暴利的目的。
㈢ 急!!!經濟倫理案例分析
經濟倫理:就是人們從事經濟活動所必須遵循的倫理道德的基本准則,是直接調節和規范人們從事經濟活動的一系列倫理原則和道德規范。倫理思想不是一般的經濟倫理道德,而是其根本原則、核心和精髓;它是法的哲學內涵,是法形成的倫理道德的原理和依據,是人們認同和內化法律法規的道德基礎。
案例:
我國某些電信企業為了佔領市場份額,竟然用起了最卑劣的手段----砍斷競爭對手的通信電纜。這起電纜遭砍事件,源於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在四川省遂寧市的白熱化競爭,雙方因為通訊市場佔有量發生的短兵相接已不是第一回。遂寧聯通開拓市話業務的咄咄逼人之勢,最終導致了中國電信遂寧分公司有關人員付諸「割纜行動」。
據聯通方面反映,雖然電纜搶修好了,但是又出現一個新問題:在遂寧電信所屬的公用電話上,撥打聯通的市話,計價器顯示高於正常收費幾十倍。「電信的做法,其實就是讓人不敢打聯通的市話,間接擠垮我們。」遂寧聯通負責人說。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初創年代,出現一些超出社會正常價值觀念和道德容許程度的現象是難免的。這就是所謂「現代化的代價」理論。 這個理論倒是可以解釋不少現實問題。從屢見不鮮的外資、私營企業主對員工搜身事件,到行業老大為攫取巨額壟斷利潤,不惜囤積居奇和聯手限價以擠垮競爭對手,再到此次中國電信遂寧分公司冒著觸犯刑律的風險,砍斷其他公司的通信電纜,如此道德淪喪、誠信盡失的商業行為若要蔓延開來,現代化的代價也未免太大了。
相反,美國「微軟拆分案」,美國司法部啟動了強大的法律攻勢,連環訴訟搞得蓋茨焦頭爛額。面對政府的「百般刁難」,微軟公司還是不緊不慢地應訴、答辯、聘請律師配合調查、積極地與司法部達成庭外和解,甚至涉訟期間還推出了風靡全球的 Windows XP操作系統,讓人們看到了巨型跨國企業的風范與涵養。
案例分析:
如果「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話,微軟公司完全可以憑借自己的技術力量,使美國政府的所有電腦陷入癱瘓,因為它的產品已滲透到了政府最尖端的情報、國防系統。 政治經濟學理論還告訴我們,像微軟這樣規模的寡頭企業,已經可以通過各種途徑實際操控政治,這是資本主義的金錢本質。但是,微軟公司既沒有採取技術手段,也沒有採取政治手段,而是冷靜地選擇了法律抗爭。
價值尺度: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如果取之有道而至富貴,那才是真正的「貴」,即實現了不只是「經濟人」同時也是「道德人」、「社會人」的價值。現代市場經濟當然是以利益為驅動機制,但同樣要求「見利思義」,「義然後取」。那種不管義不義,先賺了再說,賺錢才是硬道理的行為是要不得的;那種有錢能使鬼推磨,「鬼附勢慕利」的「錢神論」是要不得的;那種只有黑心才發財、專取不義之財的行為更是要不得的。
「得民心者得天下」
從商家來說,贏得顧客就一定能夠贏得市場,企業就一定能夠蒸蒸日上。
辦企業的宗旨:「服務社會,富強國家」。這一宗旨充分體現了儒家「以民為本」的觀點,具有普遍性。 「經營的目的是為社會服務,利潤乃是服務的報酬」。尊重消費者,理解顧客,最突出的表現就在於為顧客提供優質服務上。
然而,至今有的商家仍不知「以民為本」的道理。有的坑害顧客,最終顧客越來越少。這就是「失民心」所帶來的經濟惡果。
我國建立市場經濟制度的時間還不長,與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規體系尚在建設、完善之中,但這並不能成為中國企業可以背棄商業道德、莫談經濟倫理的理由。
同業經營者不再野蠻地割砍對方電線,而變成了中國電信分拆後的若干電信企業相互之間訴訟纏身,應感到萬分欣慰。
經濟倫理,距離我們並不遙遠。
㈣ 如何熱衷慈善,關注倫理道德
根據歷史學家的說法,「在古代或中世紀,沒有一個猶太學者致力於對經濟事實和傾向做詳盡的解釋……沒有一個猶太人曾寫下過關於經濟行程的著作」。
為什麼被稱為全球第一商人的猶太人這么忌諱談到經商的問題,而他們又總是在奮力爭取商業的成功,同時也在被認可的行為准則和道德規范的邊緣活動,而他們的財富又引來了這么多人的爭議呢?
通過前面的分析,猶太商人在經營中的一些謀略、商法和反映這些經營理念的小故事,我們會發現,在猶太人的商業活動中並不是沒有規則的。比如說他們的契約精神,一旦訂立了契約就會嚴格遵守,這樣既能使經營活動有序地進行,同時也避免了很多以後的糾紛和麻煩。正是由於這些規則的存在,才使得猶太人在他們活動的每一個地域范圍內取得了經營上的成功,積聚了巨大的財富,贏得世界商人的美譽。
猶太商人重視規則和法律,但又總是在規則和法律的范圍之內的邊緣上活動。他們既遵守了規則,又最大限度地利用這些規則。對於這一點的一個普遍說法是猶太商人善於利用法律的空子。
「雞蛋再硬也打得碎」。原因是無論如何,再密的雞蛋殼總是有縫隙的。
可見,世上並沒有十全十美的事。
猶太人衡量事物的標準是64分就算及格,100分為滿分。而實際上得滿分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夠及格的事物倒是不少。對於法律,也是如此。全國各地的法規或世界各國的法律,幾乎沒有能達到100分的最高水平。就連法律最為健全的法制國家,法律漏洞也不少。時常有人鑽法律空子,干盡壞事卻逍遙法外。滿100分的法律沒有,僅達64分的要求一定不少。想經商賺錢的人,不可能不去熟讀有關的法律。在本國經商的人,必須熟知自己國家的法律;在外國經商的人,必須熟讀所駐國的商業法規及有關的法律,相信一定能在人為的法規中找出漏洞,找出賺錢的方便之門,或者找出從事某項企業有利的規章。
在猶太人的商法中,有一條是不要受太多的束縛,敢於「創新」。各國的法律、條文太多,對商人來說,束縛太多,並不利於賺錢。在商人看來,約束越少越便於賺大錢!如何才能擺脫法律的約束,而又不受其懲罰呢?惟一的辦法是尋找法律的漏洞。
世界上所有的東西都不是完美的,更何況是人為的法律。完全健全的法律是不存在的,所以,只要你仔細研究,認真尋找,一定會找出不少的漏洞。這些漏洞對商人是絕對有好處的,它能使熟諳於法律的商人們既乘法律漏洞走方便之門,又藉助法律維護自己的利益不受侵犯。真是一箭雙雕,一舉兩得。政府奈何不了他,不得不保護其利益,而他們卻遨遊於法律之中,充分享受法律規定的權利而逃避一定的義務。
猶太人認為,沒有熟讀法律的商人不是個成功的商人。他賺不了大錢!
因為任何賺大錢者,是遵守不了法律的,他們太精明了。現有的法律無法束縛他們。老老實實地遵循法律條文、肯定是個頭腦守舊、不懂變通的古板的人,這種人不可能成為出色的商人。不讀法律,不懂法律的人根本不是商人,因為連法律都不懂,是不知道能如何保護自己的利益不受侵犯的。而商場上,利益侵犯是常事,所以這種人在初次交手中,就將被「吃」掉了。商場如戰場,這種人在戰場上是必敗無疑的,所以,不懂法律的人不是商人。他連自己都無法保護,更別提利用法律賺錢!
利用法律賺錢,是猶太人的又一成功得意的經驗。猶太人對法律的鑽研是有一定的深度的。還記得那個有關「從身上割一磅肉」的故事嗎?夏洛克是要用法律來打敗對方。契約上寫明割一磅肉,可是狡猾的夏洛克卻也有疏忽之處,沒寫明一磅肉是不是帶血的,最後因為這一無足輕重的細節疏忽,不但沒有解成心頭之恨,反而打輸官司,斷送了全部財產。
這是一個有關契約漏洞和鑽其漏洞的例子。在國外經商的商人,熟知所在國的法律,是等於取得了一張王牌,只要再加上一定的技巧,那麼就勝券在握了!鑽外國法律的漏洞,是非常有益於賺錢的。法律越不健全的地方,鑽其漏洞就越容易。
上面說的是利用法律的一個極端的例子,但遵守法律是商業活動中一個起碼的准則,如果不懂法律或不熟悉法律,那麼經營中必定會遇到大問題,或是違反了法律的准則,或是由於疏漏雨造成損失。在這一點上,我們不能不再一次佩服猶太商人的精明。
但游移於規則與法律的邊緣的度在哪兒呢?利用法律和違規之間有無聯系呢?有這樣一個關於違規的例子。
早年,沃爾夫森借了1萬美元把一個廢鐵工場辦成了一個贏利很高的企業。到28歲時,沃爾夫森的財產第一次突破了百萬美元大關。1949年他以210萬美元的價格買下了首都運輸公司,隨後沃爾夫森決定收購一個真正的大公司——蒙哥馬利·沃爾夫森公司。它在休厄爾·埃弗里的領導下,穩守著3億美元的閑置資產過日子。沃爾夫森的想法遭到埃弗里的拒絕,沃爾夫森在這場代理人之戰中敗下陣來。
沃爾夫森買下其他公司的股份(他一度是美國汽車公司的最大股東)之後,把主要力量投入興辦梅里特一查普曼和斯科特公司。這家公司被有些金融觀察家認作是聯合大企業之父,包羅了造船、建築、化工和發放貸款等方面的業務。公司的銷售總額達到5億美元左右,但這些性質各異的要素從來沒有真正成為一個整體,公司留下的是一條飄忽不定的經營軌跡。
在所有的收購和交易活動中,沃爾夫森常常同證券交易委員會發生抵觸。
該委員會訴諸法律,並獲得了針對他在出售自己的美國汽車公司股票時所做的虛假聲明的法院強制令,這個聲明曾使人誤解。證券交易委員會還以類似的理由就他在梅里特一普曼公司股票上的交易訴諸法律。沃爾夫森被裁定犯有偽證罪和圖謀妨礙司法罪。
沃爾夫森的交易始終處在這個或那個管理機構的審視之下。有一次他抱怨說,「像我這樣受到這么多調查委員會調查的企業家,在美國找不出第二個」。最後,在經營大陸實業公司——一家由他控制的公司的未記名股票交易時,言語不檢點終於把他推上了同證券交易委員會嚴重對抗的位置。這個管理機構面對日益增多的白領金融犯罪活動,正想開創一個懲處搞歪門邪道的金融家的先例。沃爾夫森是一個適當的人選:知名度高,受人尊敬,具有盡人皆知的金融權力。
在一份非同尋常的起訴書(這樣一種行為被歸人范疇也許還是第一次)中,證券交易委員會指控說,正當沃爾夫森出售未記名股票的時候。大陸公司發布了有利於他的新聞稿,聲稱公司已批准生產一種煙霧閥。換言之,沃爾夫森在發布股票行情看漲的消息,同時從中漁利。沃爾夫森反駁說,政府在捕風捉影小題大做,他的這種做法只是一種技術犯規。
而且他本人是無辜的,因為他只是按照他的班子和顧問們的意見行動。這一訴訟由合眾國代理人羅伯特·摩根索提出起訴。沃爾夫森所作的辯護,即:他是公開地和光明磊落地進行這次股票出售的,他是以自己的名義而不是通過國外替手帳戶進行出售的以及他甚至把這次出售向證券交易委員會報告過等等,都被駁回。最後,判定有罪,判處監禁1年。
到這個時候,梅里特一普曼和斯科特公司已在清算之中,他的企業帝國的其他部分也土崩瓦解。10年的股東訴訟和同政府打官司耗費了他幾百萬美元以及他的健康,最後還有他的自由。1969年春的一天,沃爾夫森因為在金融方面幹了像在人行道上吐痰之類的事情而鋃鐺入獄。至此,這個故事或許可以結束了。
然而,這還不是故事的結局,因為沃爾夫森在倒下時還掀翻了美國最高法院中的一個「猶太人席位」。
沃爾夫森在其事業順遂的年月里自然結下許多有權勢的朋友,其中特別是林頓·約翰遜和阿巴·福塔斯兩人。確實,在獄前不久沃爾夫森還吹噓過,他本來可以獲得總統特赦,這是「某個像任何人一樣接近」約翰遜總統的人向他提出來的。
沃爾夫森認為自己是精明、機靈、有良好的關系和影響力的,他的同伴也同意這種看法。然而,他卻越出了法律的界限,雖然只是那麼一點點,逾越了被認可的行為准則,使他的生涯在最高點上中止了,最後鋃鐺入獄。當然,沃爾夫森只能代表他自己,在猶太商人中,大部分人一直在恪守著法律和規則,雖然他們中的很多人在法律的邊緣冒險。這其中也有很大一部分和猶太人的歷史不無關聯。猶太人是一個流浪的民族,他們不能不在客居的環境中謀求生存,所以一方面,他們在主流文化和偏見歧途的夾縫中利用一切求得生存;另一方面,他們奉信譽為第一,因為每一個猶太個體的行為都會影響到整個猶太群體的形象和聲譽。這也許正是猶太商人重視契約、信守諾言、遵守時間的一個原因。
猶太商人在這方面的又一體現是做不漏稅的商人。要說起世界上的富人,猶太人是屬於首富無疑。猶太人在歐洲、美洲、亞洲……到處都有龐大的財產,按這些財產來收稅必然是一筆可觀的數目。好奇的讀者一定會問:「猶太人是不是也偷稅漏稅?」這句話要是被猶太人聽見了,他們一定會認為這是對他們的侮辱。他們又一句經商格言是「絕不漏稅」。
那麼,為什麼猶太人擁有世界上最多的財富,卻比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商人都重視交稅呢?原來,猶太人有一套他們自己的觀點,他們認為,納稅是和國家簽訂的「契約」,不論發生任何問題,都要履行契約。誰逃稅,誰就是違背了和國家所簽的契約。而違背「神聖」的契約,對猶太人來說是不可容忍的。
猶太民族是個流浪民族,沒有國家這個根,走到哪兒都要受人欺侮。受迫害的猶太人,必須處處小心保護自己。他們保證向國家納稅,無疑是為自己取得居住國國籍、受人尊重而交的學費。幾百年來,他們能在別人國家長期居住下去,並且賺得比本國國民更多的金錢,這其中的一部分功勞要歸於「決不漏稅」帶來的效應。
但是,猶太人「決不漏稅」並不意味著他們輕易地就交出不必要的稅款。
也就是說,他們絕對不會被人任意征稅的。這是由他們精明的經商頭腦決定的。猶太商人在做一筆生意之前,總是要首先經過仔細考慮,是否劃得來,先大概算出除去稅錢以外,他們能獲得多少純利潤。一般商人在算利潤時,總是把稅金算在裡面。例如,一個中國人說他獲利30萬,那其中一定包括稅金在內。而猶太人的利潤則是除掉稅錢的凈利。「我想在這場交易中,賺10萬美元的利潤。」當猶太人這樣說時,他所講的10萬美元利潤中,絕對不包括稅金。那麼如果稅錢為利潤的50%時,猶太人就必須賺取中國人所說的20萬美元的利潤了。如果說在「決不漏稅」上,猶太人有股「傻」勁,那麼計算除去稅錢的利潤,這實在是太合乎猶太人精打細算的風格了。
其實說決不漏稅的猶太人傻,也不合乎道理,下面來看這個例子。
某國人到海外旅行,由外地回來時,暗帶鑽石,企圖不通過納稅入境,結果被海關查出扣留,幾乎遭受沒收的損失。猶太人聽到這種情況時,大為驚奇,何不依法納稅,堂堂正正入境?鑽石的輸出費,一般最多不會超過7%,如果照章納稅,堂堂正正地進入國境,那在國內再把鑽石出賣時,只要設法提價7%就可以了,這樣簡單的數學計算誰不會,可見,猶太人的依法納稅實在是一個明智之舉。
事實上,猶太人表現出來的並不僅僅是明智。因為他們也知道,依法納稅而不漏稅,這也需要一筆很大的稅款。要是可能,誰不願意自己多賺點錢。
少交點稅。為了減輕「稅金」,猶太人不像一般「聰明」人那樣去逃稅,而是想出其他絕妙的為自己減稅的辦法。
由於猶太商人的歷史文化傳承,使得猶太商人在經營中有這樣一些道德准則。比如說重視群體,給予其他猶太人可能的幫助,樂於公益慈善事業等。
全球2600多萬猶太人,雖然不個個都是富翁,但是至少你不會見到有流落街頭、靠乞討為生的猶太人。只要你是猶太人,哪怕身無分文來到異國他鄉,只要當地有猶太人組織,只要你找到他們,你的吃飯住宿問題就立刻會得到解決。然而猶太人幫助他人並不是簡單的救濟。猶太人的精明之處在於,他們很快就會找一個願意幫助落難者的猶太商人。這個商人怎麼幫助自己的同胞呢?他的方法很妙,假如這是一個鞋商,他就對落難的同胞說,我的鞋店目前只在西邊發展,這座城市的東面還沒有分店,你就到東面開分店吧,我借錢給你去租店鋪,貨我也先提供給你,等你賣掉了鞋,賺到了錢再連本帶利還給我。你站住腳了(這應該沒問題,我會幫你站住腳),我就是你的長期供貨商。這種幫助人的方法是精明的,也只有猶太人能將它作為一個傳統長期堅持不懈。即使在幫助落難同胞時,他們也會動起腦筋來怎樣既幫助了同胞,又幫助了自己。這樣猶太人就不但幫助了落難者自立,同時又擴張了自己的生意。也正因為這種幫助人的模式對提供幫助者本身是有利的,所以這種慈善行為才能長期持久地延續下來。
我們可以看到,在現代的經營活動中,商業倫理是一個越來越被提及和重視的詞,因為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社會對於企業和經營的期望升值了,也許僅僅是達到法律的標准已經不被社會認可,已不能達到經營中所追求的利益。那麼在合法經營謀求利益和商業倫理之間又怎樣來平衡呢?
讓我們先來看看學術理論界對於這個問題的探討。
經濟倫理在西方是一個意義相當寬泛的用語,泛指人類經濟活動的一切倫理道德方面,其范圍涵蓋了生產、分配、交換與消費這一經濟運作的全過程,其問題既涉及微觀層面從事經濟活動的個人,更涉及中觀的企業組織和宏觀的政治經濟體制。西方對經濟倫理的關注從一開始就沒有局限於純理論層面,而是面向實踐,試圖把握、分析和解決經濟活動中現實的倫理道德問題,進而提高經濟決策和行動的倫理質量。
現代西方經濟倫理運動發端於20世紀60年代,當時一些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肆意污染環境、忽視安全生產、銷售不合格產品,這些不道德行為經媒體曝光後,引起了公眾的強烈反響,並在全社會引發了一場保護消費者權益運動。這一運動和當時興起的民權運動、女權主義運動、環境保護運動等遙相呼應,極大地喚醒了社會公眾的權利意識,動搖了他們對所謂合道德性的信念。
六七十年代爆發的形形色色的企業丑聞也引起了學術界的廣泛關注,特別是在水門事件後,華爾街的非法股票交易、一些大企業的非法政治捐款甚至向政府工作人員行賄等愈演愈烈,這促使學者們思考一些重大的經濟倫理問題,如經濟活動的道德內涵、經濟立法的道德基礎、企業的社會責任與道德地位、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的倫理辯護、利潤最大化原則的合理性及其限度、價值觀念和道德風氣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等等。對這些問題的探討使許多長期占統治地位的觀念受到挑戰,如關於經濟與道德無關、經濟活動只遵循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的觀念,關於法律和市場萬能的觀念,關於企業只對其所有者和投資者負責、而不是對其所有的利害相關者負責的觀念,關於經濟學研究要保持價值中立的觀念。
在八九十年代,經濟倫理學逐漸發展成為一門學科,1997年,著名的布萊克威爾出版公司出版了《經濟倫理學網路辭典》,標志著經濟倫理學成為學術界公認的相對獨立的研究領域。對經濟倫理問題的討論不僅改變了傳統倫理學的問題領域,而且對主流經濟學也產生了很大觸動。
在西方經濟倫理運動的演進過程中,企業界無疑扮演了核心的角色。20世紀80年代,大多數西方企業開始明確企業的價值觀、信條和使命,制訂企業經營管理守則和行為規范,對企業管理人員和一般員工進行倫理道德培訓,建立企業倫理官員和倫理辦公室制度。1988年,由各大公司總裁組成的美國企業圓桌委員會把企業良好的倫理道德風氣看做是首要的企業資產,並以此促進美國企業界的觀念變革。進入90年代之後,西方一些著名的大企業包括波音、摩托羅拉、惠普、殼牌、賓士、菲利普等都花大力氣進行企業倫理建設。1994年,歐美日三方企業界領袖在瑞士通過了《康克斯圓桌委員會商務原則》,呼籲全球企業特別是跨國公司本著「共生」和「人類尊嚴」的理念,處理好企業與其雇員、客戶、競爭對手、所有人或投資者、供應商以及所在社區的關系,積極承擔相應的責任,而不能僅僅依靠法律和市場的力量去規范企業活動。這一原則為企業經營管理提供了倫理道德上的重要參考。
近年來,西方各國的政府和民間機構在推動經濟倫理建設方面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一些民間組織如美國的倫理資源中心、歐洲經濟倫理網路、英國的威爾士親王企業領袖論壇、瑞士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則經常就一些經濟倫理問題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的討論,使經濟倫理運動不斷向縱深發展。
其實在對待這個問題上,猶太商人自古就有他們自己的一套理念和處世哲學,這與我們現在提倡的企業倫理經營在某些地方有著共通之處。在他們看來,講求經營中的誠信是為以後的經營活動贏得資本。以謀求以後的生存和更大的發展。在他們看來,以善為本是經營中一大要則。本書所介紹的眾多猶太巨商的成功歷程,也許大家都會注意到,他們有一個共同舉措,即在發財致富中。注重解囊做各種善事和公益事業。
猶太商人如此樂於做善事,其實也是一種生意經。他們大量的捐資為所在地興辦公益事業,會贏得當地政府的好感,對他們開展各種經營十分有利。有些猶太富商由於對所在國的公益事業有重大義舉,獲得了國王的封爵,如羅思柴爾德家族有人被英王授予勛爵爵位:有些猶太商人還獲得當地政府給予優惠條件開發房地產、礦山,修建鐵路等,賺錢的路子從中得到拓寬。
猶太商人熱心捐款辦公益事業,除了民族的道德傳統以外,這還是一種營銷策略,為企業提高知名度,擴大影響,博取消費者的好感,起到重大作用,對企業鞏固已佔有市場及今後擴大市場佔有率將會產生作用。這種營銷策略已廣為人知和廣為企業所應用,猶太商人高明之處在於100多年前已率先採用。
此外,猶太商人的經營策略把「以善為本」作為一項重要內容,除了與其民族的歷史背景有關外,也是一種促銷的好辦法。人是群居動物,人與人關系的運用,對事業的影響很大,政治因得人而昌,失人而亡。企業因供應的商品或服務為人所歡迎面發財。可見,一切都離不開人。猶太商人明白這個道理,在一切經營活動中,與人為善,把人與人的關系處理好,成為他們成功與致富的秘訣。猶太商人的處世之道,是根據人類內心深處所潛藏的慾望予以利用。他們認為,人類的內心都有被人注目、受人重視。被人容納的願望。所以,與人相處一定要記住這一點。不管是對長官、同事、下屬或顧客、朋友及家人,要做到讓他們知道你在關心他們的一切願望。要實現這一目的的辦法,是用善意的、親切的、溫和的態度與人交往。那麼,對方也會以此相報,這豈不是達到了和諧相處嗎?有了和諧相處的環境和氣氛,相互之間就好商量和合作,做生意的條件也容易達成,這就是和氣生財的道理所在。
猶太商人還認為,不能與人和諧相處,不能容納別人的缺點和短處,是一個人乃至一個企業失敗的根源。你以蔑視無情的態度對人,即使對方不是與你針鋒相對,亦會對你敬而遠之。這樣,你會失去支持者或合作者,失去廣大的顧客,你的生意便會成為無源之水了。
在現代社會的企業經營中,遵守規則,重視倫理道德是社會對於一個企業經營認可的一大標准,也是企業謀求長遠發展必須關注的方面。所以我們說,現代經營進入了一個倫理經營的時代。這也是企業管理的一種軟化趨勢。
倫理經營,即符合社會倫理文化地從事企業各項活動。
㈤ 股票獲利來源有哪些
投資股票的獲利來源有二: 一是公司分配盈餘時股東所得的股利,一是股票買賣間的價差。
一、股利
當你所投資的公司賺錢時,會按照你持有的股份占所有股份的比例,分配利潤給你,此時你所獲得的利潤,就是股利。須注意的是,當公司不賺錢的時候,股東就可能完全領不到股利了。股利可分成兩種,一為股票股利;一為現金股利。
二、股票價差
當市場上對某支股票的需求量大於供給量時,該股票的價格就會上漲。所以,若投資人能低買高賣,就能賺取當中的差價。
(5)股票交易獲利的倫理擴展閱讀:
股票股利vs現金股利:
股票股利
假設A公司去年每股純收益為4元。公司董事會決定這4元用等值的股票發給股東,這就是股票股利。至於4元的股票股利相當多少股票。只有1000股。公司每股賺4元,表示你總共可得到約4000元的股利。由於股票的面值為一股10元,因此你可得到相當於400股的股票股利。持股總數將增加為1400股。
現金股利
援用前一個例子說明,若公司將你應得的4000元股利,用現金的方式發放,就是現金股利。至於你的股票則沒有任何異動,還是維持在1000股。
㈥ 股票到底是通過什麼收益的除了買賣差價還有別的嗎
發股票本來是一種資金融集手段,通過發股票,籌集生產經營需要的資金又分散個人投資的風險。作為股民,你在股票上市發行時申購到股票投入的資金就構成公司的資本金,公司經營有效益,通過分紅給予回報,同時,由於股民的選擇,可促進資本要素對先進產業間的流動,股票本來應該是多贏的。
但由於上市公司分紅不規范,加上發行時基本是高市盈率溢價發行,目前除了基金及極少的部分股票,已經很難從分紅收回投資收益。因此,大部分投資者都是以賺取價差收益為目的進到股市中來,這就造成了股票交易的投機性泛濫。而在目前的股市中,相當部分大資金,為了謀取高額收益,不惜製造各種信息傳聞,利用資金優勢操縱股份漲跌,變成實際的莊家,而多數散戶也不管投資公司的基本面,一味以追逐莊家為投資方向,追漲殺跌,這就使資本市場確實有點類於賭場了。
雖然,在股市上漲時,出現看似大家都賺錢的情況。但其中部分人是通過股票出售獲得價差收益,這是實實在在的收益。而這部分人的出售,則意味有另外部分人在高位接手。這部分高位接手的股票,從帳面看也是賺錢,但它已經可能賣不出,一旦股價下跌,就變為實實在在的損失。更嚴重的是,由於在股市中,賺錢的主要還是機構與大資金,這就意味一般股民損失更大了。有一種說法是,一般的股民三成人賺錢,七成人虧本,恐怕這應該就是現狀了。
要使大家都能從這個市場賺到錢,這就需要改革。包括降低新股發行高市盈率,給股票一個比較合理的估值,規范公司的分紅規定,使公司能給股民一個實在的回報,鼓勵真正的投資者長期持股,另外,也應該加強股民教育,使股民能理性地對待投資,把選擇股票的標准轉回到注重基本面,注重價值投資上來,徹底改變目前過分投機的現狀,只有這樣,才能改變股市如賭局的現狀,使股票投資真正實現共贏。
㈦ 股票獲利來源有哪些
股票獲利的兩種來源
投資股票的獲利來源有二:
一是公司分配盈餘時股東所得的股利,
二是股票買賣間的價差。
一、股利
當你所投資的公司賺錢時,會按照你持有的股份占所有股份的比例,分配利潤給你,此時你所獲得的利潤,就是股利。 須注意的是,當公司不賺錢的時候,股東就可能完全領不到股利了。股利可分成兩種,一為股票股利;一為現金股利。下一節詳述。
二、股票價差
當市場上對某支股票的需求量大於供給量時,該股票的價格就會上漲。 所以,若投資人能低買高賣,就能賺取當中的差價。
股票股利vs現金股利
當你買進公司的股票時,即代表你成為該公司的股東。當公司賺錢時,股東自然可享有利益。所謂【股利】就是公司把所賺的利潤,分配給股東。
股利通常有兩種:一是股票股利;另一就是現金股利。即統稱所說的送紅股和派現金。
股票股利
假設A公司去年每股純收益為4元。公司董事會決定這4元用等值的股票發給股東,這就是股票股利。至於4元的股票股利相當多少股票?如果你只有1,000股。公司每股賺4元,表示你總共可得到約4,000元的股利。由於股票的面值為一股10元,因此你可得到相當於400股的股票股利。而你的持股總數將增加為1,400股。
現金股利
援用前一個例子說明,若公司將你應得的4,000元股利,用現金的方式發放,就是現金股利。至於你的股票則沒有任何異動,還是維持在1,000股。
領取股利
在滬深股市,股票的分紅派息都由證券交易所及登記公司協助進行。在分紅時,深市的登記公司將會把分派的紅股直接登錄到股民的股票帳戶中,將現金紅利通過股民開戶的券商劃撥到股民的資金帳戶。滬市上市公司對紅股的處理方式與深市一致,但現金紅利需要股民到券商處履行相關的手續,即股民在規定的期限內到櫃台中將紅利以現金紅利權賣出,其紅利款項由券商劃入資金帳戶中。如逾期未辦理手續,則需委託券商到證券交易所辦理相關手續。
㈧ 股市中獲利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亞當理論》讀後感之一 我們都想知道,而且我們都有自己的一套基本原則,一般情況下我們會想到「高拋低吸」,我們會想到「遵守紀律」,我們會想到「順勢而為」,我們會想到「波段操作」……可是這些所謂的原則我們真的能領會嗎?這些原則真的能使我們在股市中規避風險並獲得收益嗎?至少從目前的事實來看,絕大多數中小股民在股市中不能擺脫被宰殺的命運。 難道說上述這些原則有錯?筆者認為,要一分為二的看待這個問題:一方面,A股市場太不規范,很多政策要麼出台得莫明其妙,要麼就是治標不治本,政策面的混亂使得A股市場基本上處於無序狀態;另外一方面,我們也要從自身的角度去思考,我們遵守了那些原則嗎?我們真正領悟到那些原則的真正價值所在嗎? 很高興的是,筆者現在看的書,正是威爾斯·韋登的《亞當理論》,五萬字的書中始終論證的話題,就是股市獲利的基本原則。目光短淺者更喜歡有人能明確指出哪個點位、什麼時間進行操作,而請大家記住,在A股市場尤其是大盤的技術分析本身就沒有多大價值,因為「市場行為涵蓋一切信息、價格沿著趨勢移動,並保持趨勢、歷史會重復」這三個技術分析成立的假設根本就不成立。認識筆者的人都知道,筆者已經寫了三十五篇股市理念類的隨筆,因為筆者認為,股市中真正影響和決定著我們盈虧的,不是技術分析,不是政策面分析,而是理念、紀律和心態這些看似有些虛幻的東西。 那麼,我們不妨看看這個美國佬怎麼說。 本書中兩大核心理論「三角洲理論」和「亞當理論」是威廉史洛門提出來的,作者威爾斯·韋登花100萬美元買下了這兩個理論。擁有百年以上歷史的美國股市,技術分析和基本面分析資料鋪天蓋地,隨手可以拿出一大堆,為什麼威爾斯·韋登願意花100萬美元去購買這兩個理論?答案很簡單,因為有價值。 在書中,威爾斯·韋登寫到,「亞當理論指引你們用特殊的方式觀察市場,並指導你運用比較特別的方法從事市場操作。運用亞當理論的預測技術,操作者可以預估並確實見到行進的路線。亞當理論可以運用到任何時間結構。也就是說,可以運用到月線、周線、日線以及分時走勢。他是運用視覺反應的理論,簡單的k線圖就可以看得很清楚。亞當理論從事上述工作時只觀察市場本身所透露的信息......決不武斷.亞當理論是最簡單而且最純粹的概念。」 具體來說,是什麼含義呢?歸結來說一共有「十大基本原則」: 1、賠錢的部位絕不要加碼,或「攤平」。 2、在開始操作或加碼時,絕不能不同時設停損,以便在你萬一差錯時,你能出場。 3、除非是朝操作所要的方向,否則絕不取消或移動停損。 4、絕不讓合理的小損失演變成一發不可收拾的大損失。情況不對,立即退場,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5、一筆操作,或任何一天,不要讓自己虧掉操作資金的10%以上。 6、別去抓頭部和底部,讓市場把它們抓出來。亞當理論永遠抓不準頭部和底部……想去抓的人也抓不準。但是頭部和底部終於出現時……亞當理論只會錯一次。 7、別擋在列車前面。如果市場往某個方向爆炸性發展,千萬別逆市操作,除非有強烈的證據,顯示反轉也已發生(請注意,是已經發生,而不是將發生或應發生)。 8、保持彈性。記住你可能會錯,亞當理論可能會錯,世界上任何事情可能偶爾出差錯。記住亞當理論所說的是幾率很高的事,而不是絕對肯定的事。 9、操作不順時,不妨縮手休息。如果你一再發生虧損,請退場到別的地方去度假,讓你的情緒冷靜下來,等頭腦變得清醒再說。 10、問問你自己,你全身從里到外是不是真的想從市場中賺一筆錢,並仔細聽一些你自己的答案。有些人心裡上渴望著賠錢,也有些人只是想找件事做。「認清自己。」 我們要知道,在美國,技術分析在股市和期貨市場是能夠派上用場的,因為其交易制度相對規范得多,信息公布相對透明得多,我們中國的「三公」原則在美國基本可以適用。另外,美國施行嚴格的證券監管制度,對於內幕交易打擊十分嚴厲,逼著美國的投資者不得不認真研究基本面。因此,美國股市和期貨市場的技術面分析和基本面分析還是可以發揮巨大作用的。可是為什麼本書的作者威爾斯·韋登如此推崇這十大基本原則呢?我想,他的想法和筆者是一樣的,或者說,筆者的想法和他是一樣的——在理念面前,技術分析和基本面分析暗然失色。筆者一直認為,技術分析和基本面分析屬於武功的招式,而理念是內功,真正的武林高手都是靠內功戰勝對手。 在威爾斯·韋登看來,在美國股市和期貨市場里,技術分析和基本面分析的價值都不是很大。何況技術面混亂、業績造假成風的中國股市呢? 最後,請允許我摘錄一些精彩的段落: 一 「為了在市場上成功,我們應該投降」
「向市場低頭,是有放棄一切的意思在裡面,這表示我們將放棄關於市場的一切寶貴意見.判斷與結論。這件事情之所以這么難以做到,是因為我們之間許多人,經年累月投下無數心血研究市場,累積下來自以為與眾不同的高見。 換句話說,我們在自己認為了解的事情上,已有相當大的投資。特別是,但我們想到綜合兩者之長時,要放棄自己所學尤其困難。我們會問:「為什麼不可以呢?為什麼不可以兩種並用了?--亞當理論和我們的工具箱裡面已有的東西不能相容並濟嗎?」 可惜,就是行不通。除非我們了無掛礙的來接近市場,否則免談。我們可以這樣說:「亞當就像個嫉妒心強盛的情婦」。 他要求我們一無所知的接觸市場。 只要我們接近市場時,內心想到自己對她多少有點了解,那麼失敗的種子便已經種下了。這並不是說我們一定會賠錢。任何良好的系統和方法,幾乎都可以賺上一陣子錢。但是我們食古不化的本性,遲早會露出尾巴。(而且經常是很早就出現,不用等很久)。為什麼?因為市場不斷在變化,只有全然無知的人,因為擁有充分的彈性,才能適應時時刻刻的變化。要不是如此我們會為了保護某種倉位動彈不得:「他本來應該是這么走的」。胡說八道。真正重要的是它正在走哪一條路?現在怎麼走?用另一種方式說: 要在市場上獲得真正的成功,我們必須用五歲孩子的眼光來看它們。 二 能夠預測當然很好,不過當預測與現實背離時,我們必須跟著現實走。能夠分析當然很好,不過當分析與現實背離時,我們必須跟著現實走,知識豐富當然很好,不過但知識與現實脫節時,我們必須跟著現實走。而什麼是現實?很簡單,就是他目前實際的走向。 三 如果我們真的好好想一想,我們將發現,市場之中唯一要緊的,是目前他往哪個方向走。其他每件事都--完全--無關緊要。如果世界上每個系統和方法都說某一特定市場此刻應該下跌,而事實上他卻在上漲--那麼上漲才是目前的走向。這才是最要緊的事。 四 我們所不想做的事,是把我們的參數加諸市場之上.....我們不會想去告訴市場,它應該怎麼做。我們願意屈服在他目前的走勢之下。如果我們目前所做的正是他正在做的事,那麼我們肯定會賺錢......而這正是進出市場最要緊的事。 五 開門見山地說,務請忘掉頭部兩個字,忘掉底部兩個字。操作的時候,務必把目前的趨勢看作永遠不會結束!這教你鉗口嚼舌嗎?用另一種方式來說:你應該讓市場證明他已經做頭部或見底反彈。亞當理論總是猜不準頭部和底部……但是頭部或底部真的發生時它會告訴你趕快平倉。 這是一本好書,如果說K線形態分析、均線分析、KDJ、MACD、布林線、黃金分割、波浪理論等指標分析方法是《落英神劍》,如果說業績預測、市盈率分析、成長性分析、估值分析等基本面分析是《降龍十八掌》,那麼威爾斯·韋登所總結的「十大基本原則」以及筆者寫的三十五篇理念隨筆,則是《九陽真經》。《落英神劍》、《降龍十八掌》是很好的武功秘笈,但是如果沒有《九陽真經》這樣的書籍提供的雄厚內功,只怕只是花拳綉腿罷了。 ·油電漲價刺激大盤 持續增量才是關鍵·後市大盤重要時間拐點預測·如何應付大盤的持續萎靡? ·四大板塊、八大牛股搶先出爐·透過中石油看後市 ·5.12後資金進出絕密數據·行情發動前的重新洗牌 ·大資金長期潛伏煤炭股·還沒到大行情出現的時候 ·震盪!個股暗藏玄機!
㈨ 股票交易的十大戒律
戒律一:不要把交易變成投資
當你買入一隻股票之前,你應當聲明你的目的是投資還是交易。如果是交易,那就要明確買進的條件和賣出的條件,當買進後促使股價短期上漲的因素沒有出現,你應該認賠出局,千萬不能找一個理由或借口把交易變成投資,把短期持有變為長期持有。這樣做,可能的結果會有很多,但幾乎都很差。
戒律二:損失來臨的時候,坦然接受它
投資者所做的最愚蠢的事莫過於假裝沒有損失。損失就是損失,在大多數情況下認賠比假裝沒有損失要好。我的意思是說,當買進的股票已經下跌了5個百分點時不要無視虧損的存在,安慰自己再等一等股價就會回升。如果你預先判斷的促使股價上漲的因素沒有出現,就應該及時止損出局,讓你的投資組合中賺錢的股票繼續高飛吧!
戒律三:不賣出就沒有利潤
賬面預期年化收益是毫無意義的,只有「落袋」才能「為安」,賣出手中賬面盈利的股票才能真正盈利,這是你在股市上致富的惟一途徑。
按照這一戒律,最安全的操作方法是固定投入法,也就是永遠把盈利拿出,放在穩妥的渠道里,只用原始的投入繼續你的股市冒險。如果虧損了,也不再追加投入。
戒律四:不要一次性買進
在買進股票時,我從來不會選擇一次性買進。我總是在看跌的時候買增值,小心翼翼地控制買進的節奏,以避免感情用事。同樣,我從不在同一時間投入大量本金。我意識到,在買進的時刻很容易犯錯誤,市場有可能在短時內下跌。幾分鍾之後就有可能出現讓這次買進變得很可笑的負面事件。
在的5月30日至6月5日的連續大幅下跌時,有不少貿然進場搶反彈的投資者,如果他們在某一時刻一次買進的話,短線會遭受重大打擊。而如果耐心一些,讓做空的動能多釋放一些,再小筆分次買進的話不僅不會損失,還可能短線獲利豐厚。
戒律五:找壞掉的股票,而不要壞掉的公司
有很多垃圾公司,它們的股票幾乎沒有投資價值;但也有很多好公司,它們的股票暫時價格很低。
你要做的是將壞掉的股票和壞掉的公司區分出來,找出那些質地不錯,但被市場暫時的不公正所擊倒的公司,大膽買進,等待市場最終作出公正的判決。而那些垃圾公司的股票就像超市裡的爛水果一樣毫無購買價值,大多數這樣的公司其股票價格已經顯得非常之低,但很可能就值那麼多錢,不要因為股價便宜就貿然買入,除非你超級幸運,否則很可能永無翻身之日。
戒律六:選擇行業中最好的股票
最物美價廉的股票往往是同類公司中最優秀公司發行的股票。
在某一行業的股票中做選擇時,不要計較它們的價格,一定要選擇最好公司的股票。市場經常過度信任公司實力較弱的股票並將其錯誤地定價,這樣的例子並不少見,而處於劣勢的公司幾乎不可能在競爭中勝出。
戒律七:手中不要持有太多的股票
分散投資是股市中惟一免費的午餐,但不要過分誇大分散投資的作用。
包含5、6隻不同行業股票的組合是大小適中的組合。你既可以自己操作,又達到了分散風險的作用。但如果數量太多,你就沒有充足的時間來關注公司的情況,也不可能進行正確的操作。
假設每周你花在研究一隻股票上的時間為1小時,如果持有5隻股票意味著每周你需要花5個小時的時間來做功課。而如果你持有10隻以上的股票,就需要投入10個小時以上的時間,你要問自己是否能抽出這么多的時間來放在股票上,畢竟我們不是專職的投資人。
戒律八:不要畏懼下跌
市場回落時,你也許會選擇暫時離場,認為此時的市場不宜投資,這其實是一個重大錯誤。大幅上升之後必然會出現回落,你應該期待調整的出現,而不應該在這個時候放棄市場。
市場就是在漲跌之間才有機會出現,回落有可能是投資的好時機。
戒律九:要耐得住寂寞
如果對市場看不清,不妨出來休息一下。
市場是浮躁的,太多的人在股市裡投入了太多的精力去追逐各種短線獲利的機會。成為其中的一員,難免會迷失方向。
有時,手持現金作壁上觀不失為一條良策。
戒律十:不要買入負債過高的公司股票
許多人會認為自己持有公司的股票,不管份額多少,好歹也是公司的股東。至少會擁有公司的一部分權益,但是任何時候都不要忘記,這是有前提條件的,那就是公司沒有大量的負債。
當公司經營狀況正常的時候,債權人不會有過多的表示;但如果公司經營陷入困境,無法及時償還債務,債權人就會出面來干涉公司的運營。
你必須承認當股東與債權人同時來瓜分公司財產時,債權人永遠要比股東優先,因而不要買入負債過高的公司股票。
㈩ 股票成交的原則都有哪些呢能具體說說嗎
價格優先原則價格優先原則是指較高的采購訂單優先於較低的采購訂單,較低的銷售訂單優先於較高的銷售訂單;對於相同價格的應用,首選第一種。計算機終端申請競價和板價時,除上述優先原則外,市場價格交易優先於限價交易。交易時間優先原則是指:口頭唱標時,按照中介經紀人聽到的順序進行安排;在計算機終端進行投標時,應按照計算機主機接受的時間順序進行安排;在競購信用卡時,它們按照中介經紀人看到的順序排列。無法區分順序的,由中間人組織抽簽決定。
在沒有充分信心的情況下,投資者可以採取批量購買和分散購買的方式,這可以大大降低購買的風險。但是,單獨購買的股票類型不應太多,通常少於5種。此外,應根據自身的投資策略和資金狀況,有計劃地實施批量收購。中長期買入股票的最佳時機應在底部區域或股價剛剛突破底部上漲的早期階段。應該說,這是風險最小的時候。雖然每天都有短期操作的機會,但我們應該盡量考慮短期底部和短期趨勢的變化,快速進入和快速退出,同時不要投入太多的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