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股票交易所銅牛
㈠ 華爾街銅牛的來歷
華爾街銅牛是美國華爾街的標志,是一座長5米,重6.3噸的銅牛塑像。2009年11月17日凌晨,為了慶祝中美建交30周年,在奧巴馬訪華期間,美國紐約著名的地標「華爾街銅牛」旁升起了中國國旗。這是歷史上中國國旗第一次在華爾街銅牛前升起。
華爾街銅牛的來歷:
華爾街銅牛的設計者是一位來自義大利西西里島的藝術家,名叫阿圖羅·迪·莫迪卡(Arturo Di Modica)。莫迪卡來美國多年後,想做一件東西一鳴驚人,好出人頭地。他有一天突然想到華爾街是世界金融的心臟,如果有自己的作品放在這里定會引人注意。於是,莫迪卡開始創作一頭銅牛,打算在1989年聖誕節的時候擺在華爾街證券交易所前面,祝福股市來年一牛沖天。經過近兩年的運作,莫迪卡在1989年12月15日午夜,用一輛大卡車將他這頭重達6300公斤的銅牛,偷偷運到華爾街紐約證券交易所門前那棵巨大的聖誕樹下面,他盼望著第二天一早會發生奇跡。
次日一大早他跑到證券交易所邊上,果然他的銅牛已經被記者和警察圍得水泄不通,從外面根本看不到牛了。紐約市政府盛怒之下,要求莫迪卡趕緊把銅牛拉走。就在這時,百老匯大街南端的BORLINGGREEN公園的負責人找到莫迪卡,讓他把銅牛放到他們的公園里。莫迪卡打算把這座雕像出售給開價最高的買主,但買主必須將公牛雕像留在原地,並將公牛雕像捐贈給紐約市。現在銅牛成為紐約市的公共財產,不準任何人買賣,莫迪卡擁有肖像權。
㈡ GTA4中華爾街的大銅牛和紐約證劵交易所在哪呢
貌似沒有啊,但是LZ可以去下一個真實紐約的MOD
㈢ 美國霸氣的鎮股雕像華爾街銅牛,現狀如何
長久以來,人們都喜歡在某個事物上寄託感情,以此來將這樣的感情長久地保存著,而在其中,雕像就是人們最常用來保存情感的容器,就比如美國的自由女神像,表達的就是當地人對於自由的追求,就比如巴西的耶穌天父像,就表達了巴西人的信仰,還比如印度的團結雕像,也是體現他們對於團結的看法。同樣還有我們的關羽雕像,也是表達了我們對於忠義的認可,而今天我們要介紹的也是一個雕像,只不過這個雕像它代表的含義有些不同。
而這就是素質的體現,網路上有一些網友總是吹噓外國有多好,外國人多有素質,但也別一竿子打死,國外很多雕像頻繁被摸到掉色,其實也代表著他們同樣有素質問題,素質是得看個人的,希望不管是中國遊客還是外國遊客,都能做好自己就好。
㈣ 求紐約股票交易所的詳細介紹,如位置、布局、歷史等
界金融業的脈搏--股票交易所 華爾街11號,坐落的是鼎鼎大名的紐約股票交易所。別看這座只有7層樓的大廈普普通通,而且夾在高聳入雲的紐約摩根抵押信託大廈和歐文信託大廈中間,似有受壓迫的委屈之感,可它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力卻是巨大的。如果說華爾街是世界金融業的心臟,那麼股票交易所則是其脈搏,只要它輕輕一跳,國際經濟與金融界立即就隨其晃動。華爾街今天的顯赫,與股票交易所密不可分。
華爾街兩側本來綠樹成蔭,經過英國人的砍伐,只剩下幾棵孤零零的梧桐樹。1792年5月17日,24個經紀人在華爾街68號門口的一棵梧桐樹下簽訂了著名的「梧桐協議(The Buttonwood Agreement)」,成為紐約股票交易所這一著名機構的前身。他們商定以後每周用幾個上午在這棵樹下聚會,按照只進行相互交易、一律排除外人、服務按規定價格收費的「三條原則」進行活動,同時舉行了所有成員參加的拍賣。公眾對這種新的、相對保險的賭博活動給予了無限的熱情,無論刮風下雨樂此不疲。1817年,有組織的中介商們創立了紐約股票與交易委員會(NYS & EB)。
1853年,更名為「紐約股票交易所」的原紐約股票與交易委員會試圖控制整個市場,在1869年與其對手——公開(Open Board)交易所合並了。
到20世紀20年代出現新的上漲行情時,紐約股票交易所(New York Stock Exchange Inc)戰勝了所有挑戰,成為美國首屈一指的交易所,成交量佔美國上市證券交易的75%。1929年危機驟起以後的大蕭條使人們普遍喪失了對華爾街的信任,尤其是對紐約股票交易所的信任。美國國會在1933年的《證券法》中設立了聯邦披露的要求。而1934年的《證券交易法》將那些未被規范的交易所置於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監督之下。
作為全球最大和最重要的股票交易市場,紐約股票交易所以其近3000家上市公司和16萬億美元的總市值,成為監視世界經濟運轉狀況的中心。而紐約股票交易所股價綜合指數和選用在紐約股票交易所上市股票貶值的道·瓊斯股價平均數,則成為了解股市行情最重要的參考指標之一,成為衡量美國經濟甚至世界經濟的晴雨表。
今天,紐約股票交易所仍然在1901年至1903年建造的老房子里。其位於布羅德大街18號的正門依然富麗堂皇。這座早期愛德華式的建築體現了羅馬文藝復興時代的風格:6根凹槽的科林斯式的圓柱,裝飾華麗的三角門牆,上面刻著6個淺浮雕人像,分別代表農業、礦業、動力和設計等幾個方面。中間站著一個被稱做「誠實」的豐滿的女人像,兩旁有兩個較小的男人像接收並記錄別人帶給她的成果。
㈤ 紐約證券交易所與納斯達克交易所的區別
1、概念不同
紐約證券交易所位於美國紐約州紐約市百老匯大街18號,在華爾街的拐角南側。2006年6月1日,紐約證券交易所宣布與泛歐證券交易所合並組成紐約證交所。
紐約證券交易所是上市公司總市值第一,IPO數量及市值第一,交易量第二的交易所。在2005年4月末,NYSE收購全電子證券交易所,成為一個盈利性機構。
納斯達克證券市場由全美證券交易商協會(NASD)創立並負責管理。它是1971年在華盛頓建立的全球第一個電子交易市場。
2、上市成本不同
在紐約證交所上市的公司大多以資產規模大、市值大、發展歷史悠久的巨型公司為主,其上市標准比較嚴格、上市門檻較高。而納斯達克的上市公司多以高科技、具有良好成長性和發展前景的中小型公司為主,它的上市標准和要求相對於紐約證交所要寬松許多。
總體而言,在紐約證交所上市的成本要高出納斯達克很多,這里的上市成本包括申請上市的費用、參與上市的費用以及維持上市的費用。
3、監管制度不同
紐約證券交易所設董事會,董事會會員經選舉產生,董事會是交易所的領導管理和決策機構。董事會有權處罰和制裁一切非法交易行為。納斯達克實行公司制,有股東大會、董事會。董事會下設市場監察委員會(MSC),處理全國范圍內的市場案,專門負責對納斯達克場內交易的監管。
紐約證券交易所的市場監管主要包括對會員的監管和對上市公司的監管兩方面。納斯達克對市場的監管主要分為兩個方面:股票發行監管和交易活動監管。
㈥ 紐約證券交易所和倫敦證卷交易所的區別和聯系
你好,都是證券交易所,功能與性質和上交所、深交所相同,證券類如股票,債券交易的地方。
不同的是兩個國家的市場,掛牌標准不同,面向的投資者也不同。
㈦ 紐約期貨交易所和紐約證券交易所和紐約商品交易所有什麼不同
商品交易所主要交易原油、金屬等,期貨交易所交易棉花、可可、咖啡豆、糖
還有就是交易制度不一樣,但商品交易所的合約更長
㈧ 美國三大證券交易所是哪三大
1、紐約證券交易所
紐約證券交易所位於美國紐約州紐約市百老匯大街18號,在華爾街的拐角南側。2006年6月1日,紐約證券交易所宣布與泛歐證券交易所合並組成紐約證交所-泛歐證交所公司。
紐約證券交易所是上市公司總市值第一(2009年數據),IPO數量及市值第一(2009年數據),交易量第二(2008年數據)的交易所。在2005年4月末,NYSE收購全電子證券交易所,成為一個盈利性機構。
2、美國證券交易所
美國證券交易所(AMEX)過去曾是全美國第二大證券交易所,坐落於紐約的華爾街附近,現為美國第三大股票交易所。美國證券交易所大致上的營業模式和紐約證券交易所一樣。
但是不同的是,美國證券交易所是唯一一家能同時進行股票、期權和衍生產品交易的交易所,也是唯一一家關注於易被人忽略的中小市值公司並為其提供一系列服務來增加其關注度的交易所。
3、納斯達克證券市場
納斯達克,全稱為全美證券交易商協會自動報價系統,是一個基於電子網路的無形市場,目前大約有5400家公司在該市場掛牌上市,是美國上市公司最多、股份交易量最大的證券市場。
(8)紐約股票交易所銅牛擴展閱讀:
特徵
第一,證券市場是價值直接交換的場所。
有價證券是價值的直接代表,其本質上只是價值的一種直接表現形式。雖然證券交易的對象是各種各樣的有價證券,但由於它們是價值的直接表現形式,所以證券市場本質上是價值的直接交換場所。
第二,證券市場是財產權利直接交換的場所。
證券市場上的交易對象是作為經濟權益憑證的股票、債券、投資基金券等有價證券,它們本身僅是一定量財產權利的代表,所以,代表著對一定數額財產的所有權或債權以及相關的收益權。證券市場實際上是財產權利的直接交換場所。
第三,證券市場是風險直接交換的場所。
有價證券既是一定收益權利的代表,同時也是一定風險的代表。有價證券的交換在轉讓出一定收益權的同時,也把該有價證券所特有的風險轉讓出去。所以,從風險的角度分析,證券市場也是風險的直接交換場所。
㈨ 上海證券交易所門前有銅牛嗎
上海證券交易所門前有銅牛。
上交所兩年前在自己的大門口復制了一尊「華爾街銅牛」,這只銅牛名為「東方神牛」,體重高達6000公斤,比美國紐約「華爾街銅牛」重了近一倍。
不過「華爾街銅牛」一直在室外安放,而「東方神牛」卻被放置在上交所一樓大廳。上海黃浦金融中心一負責人當時表示,希望這座牛像能夠「在經濟不確定之際為中國人民帶來信心和好運」。
上海證券交易所是國際證監會組織、亞洲暨大洋洲交易所聯合會、世界交易所聯合會的成員。經過多年的持續發展,上海證券市場已成為中國內地首屈一指的市場,上市公司數、上市股票數、市價總值、流通市值、證券成交總額、股票成交金額和國債成交金額等各項指標均居首位。
(9)紐約股票交易所銅牛擴展閱讀
上海證券交易所地位前景
經過多年的持續發展,上海證券市場已成為中國內地首屈一指的市場,上市公司數、上市股票數、市價總值、流通市值、證券成交總額、股票成交金額和國債成交金額等各項指標均居首位。
截至2008年年底,上證所擁有864家上市公司,上市證券數1184個,股票市價總值97251.91億元。一大批國民經濟支柱企業、重點企業、基礎行業企業和高新科技企業通過上市,既籌集了發展資金,又轉換了經營機制。
邁入新世紀後,上證所肩負著規范發展市場的艱巨任務,也面臨著進一步推進市場各項建設的良好機遇。
憑借一流的硬體設施和浦東優越的區位優勢與強大輻射力,憑借上海經濟良好發展勢頭和特有的龍頭效應,憑借國企改革和金融中心建設對上海資本市場的積極推動,上證所將按照堅定信心、加強監管、保持穩定、規范發展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