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股票交易部門裁員
A. 華爾街的交易員為什麼都要換成機器人
在當今社會,人工智慧(AI)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相當比例的勞動力正在被機器所取代。過去幾十年裡,華爾街的交易員是萬眾羨慕的高薪「金飯碗」,而如今,華爾街交易員正在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裁員危機。在高盛集團中,這樣的事情正在上演:受到人工智慧的沖擊,高盛集團紐約總部的股票做市交易員由500人縮減至2人。
事實上,這樣的事情也不僅僅發生在高盛,人工智慧取代勞動力已經成為一種趨勢,越來越脫離人力資本的「無人經濟」已經成為未來商業的發展趨勢。在自動化、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手段的沖擊下,無人餐廳、無人零售店、無人加油站、無人KTV……等無人經濟應運而生。
無人經濟於2013年興起,得益於科學技術的進步,至今迎來了爆發式的發展。無人經濟相對於傳統經濟來說,是一種消費流程的創新。消費者體驗的是一種全自助模式,即從進店選擇商品,到支付完成離開這樣一個全流程的購物體驗,其背後的基礎設施都是運用技術來進行支撐的。無人經濟發展的背後體現的是消費者更快速便捷、品質多元的消費需求,「多元化、科技化、時尚化」是未來服務業的發展趨勢。無人經濟不僅能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而且還能提升經營效率,降低銷售成本,有著十分廣闊的發展前景。
「無人零售」的核心是無人化,這既是優勢,也是其劣勢所在。雖然無人經濟異常火爆,但是無人經濟的商業模式也有其自身的脆弱性。我國無人經濟是建立在傳統產業鏈條的基礎上的,它只是將傳統的產業鏈條中的某個環節獨立出來,通過技術的配備,進行無人化。
B. 如何避免進入裁員名單,不被裁員
做個模範雇員,從不遲到,工作踏實認真,與同事關系融洽以前,這些優點足以讓你逃過公司的裁員 。可是現在不同了:經濟不景氣,職場規則改變了,要生存下去就必須適應新的變化。在需要為自己爭取機會的時候,許多人還心安理得地坐在辦公桌前他們並沒有意識到,一場裁員風暴已經來臨了。是時候收起你的牛仔褲了,想穿什麼就穿什麼的哲學已經被.com時代埋葬了。新的職場規則漸趨保守,形象顧問林女士解釋道。那你應該穿什麼呢?她建議:以你的老闆為標准。她總是穿西服套裝?那你就至少買兩套褲裝,讓她看到,你很在乎你的工作。如果她在周末上班的時候總愛穿針織服裝,比如毛衣什麼的,你也跟她學。但是,在參加公司外的商務會議時,一定要穿接近客戶風格的服裝。我們部門第一次去見一個新客戶時,我給在那兒工作的朋友打了個電話,向他打聽他們公司職員的著裝習慣,28歲的財務經理貝南說,我發現該公司職員的服裝都很正式,比我們公司要保守的多。所以我就穿了一身西服套裝,而我的其他同事呢,穿的都很時尚。貝南的做法顯然很明智。該客戶主動要求我的老闆讓我留下為他們公司處理帳目。他說:『她絕對是最專業的!』不用說,我也受到了老闆的大加贊賞。
C. 投資銀行的ECM, ED, CMD, 和IBD分別指的是什麼部門或職務 大概職責是什麼
1、ECM=Equity Capital Market 資本市場部門
為投資銀行部及其客戶提供市場分析,為客戶融資過程中的決策提供多種金融衍生產品的專業建議
2、CMD=Capital Market Department 資本市場部門,叫法不同
協助IBD的證券承銷業務,評估和控制承銷風險,設計股票或者債券的發行結構,組織承銷團,協調市場推介路演,主導定價和配售,以及管理項目收入。
3、IBD=Investment Banking Department 投資銀行部門
投資銀行部主要從事投資理財,也就是皮包銀行。是銀行發展的高級階段,也是食物鏈的頂層。這個業務主要在譜銀行業務基礎上進行包裝整合,以效率或者效益的形式整合銀行傳統產品。因此很多成為金融衍生產品。
4、ED=Executive Director,執行董事
指規模較小的有限公司在不設立董事會的情況下設立的負責公司經營管理的職務,它本身作為一個董事是參與企業的經營董事會成員中至少有一人擔任執行董事,負有積極地履行董事會職能責任或指定的職能責任。
投資銀行:
投資銀行(Investment Banks)是與商業銀行相對應的一類金融機構,主要從事證券發行、承銷、交易、企業重組、兼並與收購、投資分析、風險投資、項目融資等業務的非銀行金融機構,是資本市場上的主要金融中介。
(3)高盛股票交易部門裁員擴展閱讀:
投資銀行是金融市場主要的服務提供者。
投資銀行是指傳統商業銀行以外的金融服務機構,區別於商業銀行的特徵是風險不隔離;
在美國,投資銀行往往有兩個來源:一是由綜合性銀行分拆而來,典型的例子如摩根士丹利;二是由證券經紀人發展而來,典型的例子如美林證券。
投資銀行的類型:
1、商人銀行
這種形式的投資銀行主要是商業銀行對現存的投資銀行通過兼並、收購、參股或建立自己的附屬公司形式從事商人銀行及投資銀行業務。這種形式的投資銀行在英、德等國非常典型。
2、全能型銀行
這種類型的投資銀行主要在歐洲大陸,他們在從事投資銀行業務的同時也從事一般的商業銀行業務。
3、跨國財務公司
隨著2008年金融危機的爆發,美林、雷曼倒台,而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也轉型為金融控股公司。
D. 高盛為什麼這么牛
因為他涉及到的領域眾多,資本雄厚。
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一家國際領先的投資銀行,向全球提供廣泛的投資、咨詢和金融服務,擁有大量的多行業客戶,包括私營公司,金融企業,政府機構以及個人。高盛集團成立於1869年,是全世界歷史最悠久及規模最大的投資銀行之一,總部位於紐約,並在東京、倫敦和香港設有分部,在23個國家擁有41個辦事處。
2017年6月7日,2017年《財富》美國500強排行榜發布,高盛集團排名第78位。 2018年7月19日,《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發布,高盛位列259位。
(4)高盛股票交易部門裁員擴展閱讀:
高盛最近高調派發公司福利。他們不僅給自己發巨額獎金,還舉辦了召集全球合夥人參加的合夥人晚宴。更奢華的是,上個月高盛把兩艘渡輪投入使用,航程連接高盛辦公樓和澤西城。
雖說高盛今年開始也在裁員,但是大摩、瑞銀什麼的都已經開始動手在裁高級董事、總經理級別的人,高盛只是傳出風聲,要裁哪個級別的還不明(大摩在公關節奏和掌控上明顯比高盛輸分)。但是高盛跟去年明顯不一樣。
其一,是管理層發獎金,今年高盛5位executive給自己發了總計7100萬美元的獎金,其中首席執行官勞埃德-貝蘭克梵有2100萬美元(200萬美元年薪,560萬美元現金和1300萬美元股票)。其他投行的CEO最多的也就是這個數的一半,所以貝蘭克梵這么鶴立雞群,肯定是故意的。
其二,是高盛傳統上本來有一個合夥人晚宴。這個晚宴,吃飯事小,單是一項:要把全球的合夥人都叫來參加,當然還包括配偶,還加上各路賓客,差旅費就很驚人。
參考資料:網路 高盛集團
E. 高盛盈利縮水50億,高盛集團在中國發展的怎麼樣
高盛公司長期以來視中國為重要市場,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開始就把中國作為全球業務發展的重點地區。
與在世界其他地區一樣,高盛在中國市場同樣擔當著首選金融顧問的角色,通過其全球網路向客戶提供策略顧問服務和廣泛的業務支持。近年來,高盛作為金融顧問多次參與在中國的重大並購案,如日產向東風汽車投資10億美元;戴姆勒-克萊斯勒向北汽投資11億美元;TCL與湯姆遜成立中國合資企業;匯豐銀行收購交通銀行20%股權;聯想收購IBM個人電腦部
F. 高盛集團有多可怕
可以通過經濟控制一個國家。
香港前金管局總裁,在2009年2月2日暗指匯豐銀行遭到操控。高盛自己寫了一個研究報告,報告說匯豐銀行的壞賬准備已經高達301億美元,虧損高達15億美元。報告出來,匯豐銀行一周內就跌了四分之一的市值,股價一周內下跌25%。
之後,高盛又寫了另外一份研究報告,希望做空中國石油,雖然包括申銀萬國、中信證券(600030,股吧)大力推薦中石油,但是以高盛為首的國際金融炒家發布相反的報道。因此香港的中石油H股一周跌了12.82%。
那麼高盛等銀行在2004年,在國有銀行要改制的時候,詆毀中國的國有銀行,宣傳中國國有銀行的股價不值錢。最後在這種宣傳下,其他投資者都沒有購買,而高盛卻以低價收購了很多股票。所以這就是為什麼他們佔有的美國銀行以一塊多錢的價格收購了建行上市的股權。
結果在2007年下半年,美國商業銀行對外宣布,由於次債危機,他們遭到重大損失,可是建行的上市呢,他們賺到了1300億。100塊乘以13億人口就等於1300億,就被這些大行席捲一空,相當於每個中國人出了100元。
在2007年的時候越南出現危機,但是高盛卻大量收購越南的股票,大量投資越南的企業。高盛對越南的評價有八個字,叫做:越南概念,亞股新寵。甚至高盛把越南納入了新鑽石11國。在高盛的力捧下,越南的股市和房地產飆升。
但是到了2008年4月,高盛開始做空越南,他們將所有資金全部撤出,股價大跌,樓價大跌,只有一個不跌,就是通貨膨脹高達25%。這就是一個隨意控制其他國家的跨國公司。
高盛的可怕,不在於它的強勢,而是它能夠短暫的容忍與寬容,但它的宗旨是長遠的貪婪。永遠要記住,高盛不是慈善家,更不是雷鋒。
(6)高盛股票交易部門裁員擴展閱讀
作為具有149年歷史的全球頂級投行,美國高盛集團一向高坐在金融神壇,在金融危機後依舊保持光鮮靚麗的金融麗人姿態,再加上巴菲特的垂青,一直被稱為「華爾街屹立不倒的燈塔」。
在中國市場,高盛一直不太受A股券商分析師界的待見,畢竟壞名聲在外,以至於不少人戲稱「高盛出來唱多了,是該拋的時候了!」。
高盛憑借它對國際政治經濟形勢的高度敏感性,早早盯上了中國。為了便於觀察研究中國經濟發展動態,制訂進軍中國資本市場的策略,1984年高盛在香港就成立了亞太地區總部。
此後,它便迫不及待地大搖大擺進入中國,推出了一系列的金融服務,包括股票、銀行、投資與借貸。它在中國各大經濟中心都有其公司與辦事處,可謂是過得風生水起。
G. 請問一下各位,前一段時間,是高盛由於期貨交易員的交易,瀕臨破產嗎
5月11日早盤,紐約股市的金融板塊出現了不同尋常的下跌,開盤不到一小時,拋售情況越來越嚴重,華爾街幾家主要銀行的跌幅創下幾日來的新高。據傳,全美第一大金融機構摩根大通突然損失了超過幾十億美元。又有傳言稱,這和一名叫「倫敦鯨」的交易員有關。
接下來的幾小時里,事情逐漸浮出水面。摩根大通銀行在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的季度文件中披露,3月底至今,公司的首席投資辦公室在進行信貸信用投資時遭受了20億美元的巨額虧損。雖然其他的收益在某種程度上會彌補一部分損失,但公司的企業和私人證券投資部門,二季度仍將因此虧損約8億美元,而之前摩根大通曾預計該部門二季度將盈利2億美元。
消息一出,紐約股市金融板塊加劇下跌。摩根大通股價收盤下跌9.3%至36.96美元。摩根大通的反應也算迅速,不僅是當日緊急召開分析師會議,C EO傑米·戴蒙本人也召開新聞發布會,誠懇道歉並表示此事件是公司的一次「重大失誤」,猶如「臉上被扔了雞蛋」。
戴蒙這么形容自己絕對不為過。「首席投資辦公室」是傑米·戴蒙一直引以為豪的部門,它負責「管理整個公司所有主要業務線的日常運營所產生的結構性利息、匯率和某些信用風險」。戴蒙多次宣稱這個部門足以對沖結構性風險,並投資於使公司的資產和債務處於更好的組合狀態的地方。
而所有的一切,都和一個代號為「倫敦鯨」的交易員有關。
這位叫布魯諾·埃克西爾的交易員在圈內早就知名。他任職於摩根大通的首席投資部門,每年都為摩根大通賺取約1億美元。今年,他為摩根大通建立了巨額的信用違約掉期(C D S)頭寸,在3月底之前空翻多賣出,押注美國經濟的持續改善將推升企業債的價值。由於他撬動了規模高達數萬億美元的債券市場,為自己贏得了「倫敦鯨」的稱號。
但是,樹大招風,多家對沖基金和其他市場參與方獲悉後投入了巨額對賭資金買入針對這些公司債券的違約保護。從4月初開始,局勢開始朝對埃克西爾不利的方向變化,摩根大通的許多衍生品頭寸開始受損,而對賭的對沖基金則獲利頗豐。
由於「倫敦鯨」賬下的頭寸損失越來越大,摩根大通不得不正式告知市場。在最初公布的可能損失8億美元盈利後,戴蒙承認,損失可能在年底進一步擴大至40億美元。實際上,在最近幾個交易日中,該項交易的損失已經進一步增長了50%至30億美元。
這30億並不是之前所說的摩根大通銀行在這筆交易中可能損失的30億美元,而是其將在第二季度盈利的數字,而這一數字已經包含了目前的損失。「摩根大通銀行的首席投資部門在過去的三年中凈賺了超過50億美元,」一名華爾街分析師表示,「即使這次損失驚人,但和摩根大通的盈利能力相比,仍然是可以承受的。」
針對已經出現的20億美元投資損失,摩根大通銀行目前正在採取相應的措施以避免損失進一步擴大。但這一努力目前看來似乎異常艱難。摩根大通面臨兩難選擇,一種策略是緩慢減倉,並在較長的時間段內逐步接受小額損失,最終完全清空倉位。另一種策略是「長痛不如短痛」,立即清倉結束這筆交易。第一種做法的風險是在逐步減倉的過程中,市場可能再度向著對摩根大通銀行不利的方向運行,從而使得最終總的損失更大。而第二種做法的風險將是摩根大通銀行短期內不得不接受巨額損失的事實,從而使得財報十分難看,也可能間接對其運營產生負面影響。
目前摩根大通銀行總共持有面值約1000億美元的跟蹤公司債券的指數衍生品。據知情人士稱,其負責該筆交易的首席投資部門對該指數的倉位主要以多頭為主,因此,一旦市場對這些衍生品標的物的信用狀況感到擔憂,那麼指數將朝著對摩根大通不利的方向運行,從而使得該筆交易的損失擴大。
而摩根大通將面臨的另一個嚴峻問題是,其所持的該筆交易佔全部交易金額的比例過大,這使得摩根大通銀行對該筆大額交易的操作會使情況進一步惡化。根據洲際交易所公布的數據顯示,所有該交易的未平倉合約總額為7850億美元,已佔到了摩根大通的1000億美元其中的12.7%。
「摩根大通的交易規模過大」T F M arket的信用衍生品交易員皮特說,「一旦他們的交易活動大到可以影響市場,他們就應該停止並且退出了。」
華爾街雖下調大摩盈利預期仍對金融監管說「不」
評級公司首先做出了預期回應。惠譽評級公司發表聲明,不僅下調摩根大通的長期債券評級,還將其列為負面觀察名單,理由正是聲譽受損可能帶來風險以及內部風險管理的種種弊端。惠譽說,目前導致虧損的風險敞口依然存在,且摩根大通的風險偏好、風險管理機制和風險監控機制都很成問題,這些勢必影響其日後的盈利能力,值得長期關注和評估。
標准普爾公司宣布維持對摩根大通的信用評級,但將其前景展望從「穩定」調為「負面」。
另外,部分證券機構也下調了對大摩的展望。「倫敦鯨」事件公布沒多久,野村證券便下調了摩根大通的股價預期,並將其2012年每股收益從之前預測的4.75美元下調至4.32美元。該機構認為,對摩根大通來說,資本損失並不是主要問題,真正有害的是聲譽受損。
「即使受到這一損失,我相信摩根大通銀行依然是最具盈利能力的金融機構之一。」眾議員金融服務委員會主席斯班瑟·巴切斯認為,「除非情況和我們所聽到的大相徑庭,我認為這一損失並不會影響到銀行的儲戶。」
但是,即使盈利損失對大摩來說是可以消化的成本,本次事件確實對摩根大通的聲譽造成嚴重影響。摩根大通一直是金融危機以來最大的受益者,CEO傑米·戴蒙本人作為金融危機中唯一倖存且獲利頗豐的銀行家,被華爾街引為翹楚。他一向反對嚴格的金融監管,這一次出事,相當於自己打了自己一巴掌,確實令其蒙羞。
H. 高盛辭職信:《我為什麼離開高盛
員工想辭職,按照規定和離職程序,應書面提交辭職報告。
辭職報告通常簡單就好,但是應該真實合理,並有比較充分理由,特別是想急辭職的,要說明原因,如果沒有特殊情況,一般法律規定是提前一個月的,可以參考以下範文。
辭職報告(範文)
尊敬的公司領導:
我因xxx的原因,目前無法繼續工作,經本人再三考慮,決定在X年X月X日辭職,特向公司提交辭職報告。 希望您能及時找到合適的人選接任我的工作。
辭職人:xxx 年月日
離職原因大體有以下幾方面:
1、感覺個人在公司發展的空間有限;
2、薪酬待遇與個人期望值有較大差距;
3、員工與領導層之間的互相信用程度較差,
員工與上司不容易溝通,想法得不到上司重視;
4、與領導人在公司理念上產生分歧;
5、企業人際關系過於復雜,導致員工情緒低落、心情郁悶;
6、公司發生改制、股東或主要經營者更換等,被調整離職;
7、個人原因(如自己選擇創業、離開企業所在城市、出國、考研等)選擇離職;
8、公司對員工的職業生涯規劃不清晰,在員工晉升、培訓、薪酬增幅、激勵、承擔更多工作責任方面與個人期望值有較大差距,員工感覺到成長機會較少而選擇離職;
9、辦公環境不佳,如有輻射、噪音、被動吸二手煙等;(這一項在女性離職原因中佔有一定比例);
10、合同期滿或項目(工程)到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規定
第三十六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第三十七條 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I. 我為什麼離開高盛
格雷格·史密斯(Greg Smith)
今天是我在高盛的最後一天。我在這里工作了近12年,可以誠實地說,目前高盛的環境是我所見過最有毒且最具破壞性的。
問題簡而言之就是,高盛的經營和賺錢理念始終讓客戶的利益靠邊站。這家公司已經與我大學畢業加入時不同了,我不能昧著良心說我支持它的立場。
盡管聽起來可能令人驚訝,但文化確實曾經是高盛成功的重要原因。高盛的文化曾經以團隊合作、誠信、謙遜、始終為客戶利益著想為中心。這種文化也是高盛在過去143年裡一直贏得客戶信任的法寶。
然後,當歷史今後書寫高盛時可能會說,高盛的文化在現任首席執行官勞埃德·布蘭克芬和總裁蓋里·科恩的管理下不再被掌握。我堅信,公司道德的淪落是對高盛長期生存最大的威脅。
高盛何以走到今天這個地步?因為它對領導力的定義已經改變。過去,領導層代表新理念、率先垂範、正確行事。而現在,只要你能為公司賺到足夠多的錢,你就能坐到管理者的位子上去了。
在高盛快速晉升的辦法有三個:第一,「掄起斧子砍」,這是高盛內部的說法,就是說服你的客戶投資你努力擺脫的股票或其它產品,因為這些產品看起來沒有很高的利潤;二,「狩獵大象」,說服你的客戶購買任何能給高盛帶來最大利潤的產品;三,交易所有流動性差、不透明、名字是三個字母縮寫的產品。
如今,從高盛的許多領導人身上都可以看出公司文化已經盪然無存。我參加的衍生品銷售會議上,沒有一分鍾是用來討論如何能夠幫助客戶的問題,人們光在那討論如何從客戶身上賺到更多的錢。
他們無情地談論如何剝削客戶令我反感。過去12個月,我已經見過5名董事總經理稱自己的客戶是「木偶」(muppet),有時內部郵件也這么稱呼,即使在高盛發生了諸如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起訴、「偉大的法布」、「算盤」、「上帝的工作」、卡爾·萊文等等一系列丑聞之後。
令我震驚的是,高盛的高層似乎無視這樣一個基本的事實:如果客戶不信任你,他們最後就不會再和你做生意,你再聰明也沒用。
我希望我的辭職能對董事會敲響警鍾。讓客戶再次成為你們的業務重心吧,沒有客戶,你們就賺不到錢。清理那些道德破產的員工吧,別管他們能為公司賺了多少錢。歸正公司文化吧,讓人們有正確的理由在這里工作。只關心賺錢的人不會讓公司長久,也不能長時間留住客戶的信任。
這封辭職信3月14日發表於《紐約時報》
(作者系原高盛執行董事兼歐洲、中東和非洲區衍生品業務負責人)
J. 高盛高管辭職信全文:我為什麼離開高盛
Greg Smith是高盛執行董事,高盛的美國股票衍生業務在歐洲、中東和非洲的主管。2012年他從高盛離職,其辭職信被刊登在紐約時報上,當時引發軒然大波。現在我們再來看這封信,對許多職場人士仍有裨益。下面是當時辭職信的全文。
今天是我在高盛的最後一天。我在高盛工作了12年,最初在斯坦福讀書時夏季來做實習生,然後在紐約工作了十年,現在在倫敦。我想我在這里工作了足夠長時間,能夠理解其文化發展軌跡,理解其員工和身份。說實話,現在的環境是我見過的最有毒和最破壞性的。
簡單一點來講就是,高盛的運行模式和賺錢理念把客戶的利益放在次要位置,但高盛是世界規模最大、最有影響力的投行之一,它與全球金融的相關性太高,不能夠這樣做。從我大學畢業入職高盛至今,這家投行已經發生了轉變,現在我不能夠問心無愧的說我同意這家投行的立場。
文化曾經是高盛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這一點對公眾來說似乎有點出乎意料。過去高盛的文化一直圍繞著團隊協作、正直、謙遜,以及永遠為客戶的利益考慮。文化是高盛之所以能成為一個偉大公司的秘訣,幫助我們在過去的143年一直贏得客戶的信任。過去高盛的文化不僅僅圍繞賺錢,因為這一點不足以使一個公司在這么長的時期里屹立不倒。高盛的人一直為公司感到驕傲,對自己所從事的事業充滿信仰。然而,在過去很多年,我環顧四周,發覺曾經使我熱愛這份工作的文化已不復存在,我不再為它感到驕傲,我不再對自己從事的事業充滿信仰。
但情況並不總是這樣。十幾年來,我面試並招募了一批批新人,悉心指導他們。我和另外9名同事被拍進一段招聘視頻短片,在全球各大高校播放。2006年,我從數千名應聘者中挑選出80名學生同事進入夏季實習計劃,訓練他們買賣和交易。
我知道,當我認識到自己不再能看著學生們的眼睛,告訴他們在這個地方工作有多棒,這時候就該離開了。
當歷史書中描述高盛時,它們可能會顯示,高盛在首席執行官Lloyd C. Blankfein和總裁Gary D. Cohn的管理下,失去了對公司文化的掌控。我的確認為公司道德品行淪落是對高盛長期生存最大的威脅。
在我的職業生涯中,我有幸為全球兩大對沖基金、美國五大資產經理以及中東和亞洲的三個最具影響力的主權財富基金擔任過咨詢顧問。我的客戶擁有的總資產基礎超過了1萬億美元。我一直以來都以為客戶提供對他們有利的建議為榮,即使有時候這意味著高盛能從中得到的利潤相對較少。然而我的這一觀點在高盛越來越缺少擁護,這也是現在對我來講是時候離開的另一個原因。
高盛是如何走到今天這個地步的?高盛對領導這個概念的定義已經改變。曾幾何時,領導意味著理念、樹立榜樣以及做正確的事,而現在,如果你能為高盛賺到足夠的錢,你就能夠得到升職,更具影響力。
哪三個方法能迅速在高盛當上領導? 1)揮動公司的「斧子」,這是高盛內部的說法,指的是勸說自己的客戶投資股票或者其他我們自己極力出手的產品,因為它們看起來不可能有很高的利潤。 2)「獵象」。在英語中,這個字面意思的實際意義是:讓你的客戶——他們之中有些人胸有城府,有些沒有——進行一切能給高盛帶來最高利潤的交易。算我老派吧,我就不喜歡給自己的客戶推銷一款不適合他們的產品。3)為自己找到一個職位。坐在這個位子上,你的工作就是交易所有流動性差的含糊產品,這種產品有一個3個字母的首字母縮略語名稱。
如今,很多高盛領導人的做法讓人覺得,高盛原來的文化已經不復存在。我出席衍生品銷售會議,會上沒有花哪怕一分鍾時間來討論如何幫助客戶,而僅僅討論我們如何能夠從客戶身上賺取最多的利潤。如果您是一位來自火星的外星人並且參與到其中的一個會議,你會感覺到,客戶的成功和進步完全不是會議的議題。
高盛的人在討論如何剝削客戶時麻木不仁,這讓我感到惡心。在過去的12個月里,我目睹了5名董事總經理將他們的客戶稱作「提線木偶」,有時也會在內部郵件中這么說。即便在SEC就Abacus案件起訴高盛和Fabulous Fab,CEO說高盛做的是上帝的工作惹來麻煩,滾石雜志攻擊高盛是吸血烏賊後,他們還這樣說。不謙虛?得了吧。誠信?早就腐爛了。我不敢說那些行為是非法的,但有誰會明知投資不可靠或不符合客戶需求,卻依然將它推薦給客戶呢?
讓我驚訝的是,高盛的高層領導竟忽略了最基本的一點:如果客戶不信任你,他們最終不會選擇跟你做生意,無論你有多麼地聰明。
如今,初級分析師最經常向我提出的問題是「過去我們從這個客戶身上賺了多少錢?」每次我聽到這個問題就感到厭煩,因為這事實上反映了他們從領導身上學到的做事方式。讓我們想像一下10年後的高盛:這些整天被教導如何把客戶當作「提線木偶」、如何抓取眼球、如何賺取報酬的初級分析師,不可能成為對社會有用的公民。
我做分析師的第一年時,我不知道浴室在哪裡也不知道怎麼系鞋帶。我所接受到的指導就是要努力學習,搞清楚什麼是衍生品、學著理解金融、了解客戶和讓他們投資的動因、了解他們如何定義成功以及我們如何做能夠讓他們獲得那種成功。
我人生中最驕傲的時刻——從南非到斯坦福大學求學獲得全額獎學金、被選為羅氏獎學金在美國的終選角逐得獎者、在號稱猶太人奧運會的以色列馬卡比運動會上贏得一枚乒乓球比賽的銅牌——都經過了努力奮斗,沒有走捷徑。今天的高盛已經變得太注重捷徑,不夠重視成就。這讓我再也沒有好感。
我希望我的離開能夠喚醒現在高盛的董事會領導。再把客戶重新擺在你們生意的重點上吧。如果沒有客戶,你們一分錢也賺不到。事實上,沒有客戶,高盛都不能得以存在。把那些道德敗壞的人清理出高盛的大門。不管他們能為這家投行賺多少錢。把高盛的企業文化重新擺正,讓真正的人才有足夠的理由在這里工作下去,讓那些只關心賺錢的人在這個投行無法立足,讓客戶對這家投行的信任一直堅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