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交易員手勢
⑴ 關於期貨交易中手勢的問題
照一定的規則,用喊叫並藉助手勢進行討價還價,通過劇烈競爭達成交易 的一種貿易方式。有人會將「買進」手勢誤 為「賣出」手勢;有人會在錯誤的價位購進合同;有人可能不夠謹慎;有人可能本該購買六月份期貨卻買進了三月份期貨,等等。今年已經可以使用電腦直接交易期貨了.
⑵ 看來很多兩個人手對手進行交易,其中談價錢的手勢是什麼
勝利的手勢,意思是這次合作很愉快。
⑶ 什麼叫股票中的搶帽子
所謂「搶帽子」交易是指證券公司、證券咨詢機構、專業中介機構及其工作人員,買賣或者持有相關證券,並對該證券或其發行人、上市公司公開作出評價、預測或者投資建議,以便通過期待的市場波動取得經濟利益的行為。
搶帽子是期市上的一種投機性行為。在期市上,投機者當天先低價購進預計期價要上漲的期貨合約開倉,然後待期價上漲到某一價位時,當天再賣出所買進的期貨合約平倉,以獲取差額利潤。或者在當天先開倉賣出手中持有的預計要下跌的期貨合約,然後待期價下跌至某一價位時,再以低價買進所賣出的期貨合約平倉,從而獲取差額利潤。
搶帽子屬於一種高風險的股票操作行為,除非經驗豐富者,最好不要輕易嘗試。
A股搶帽子大案:2011年12月10日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9日通報廣東中恆信傳媒投資有限公司操縱證券市場案等六起違法違規案。其中,廣東中恆信涉嫌以「搶帽子」手法操縱市場,共交易股票552隻,累計交易金額571.76億元,違規交易股票數量之多,創A股市場紀錄。
來歷
早期的證券、期貨交易都是交易員在交易池內喊價交易,用手勢加上高聲喊叫來報價,於是那些在日內短線炒作的交易員就要不停地舉手報價,那情形就像一群人在伸手搶帽子一樣(當然空中並沒有帽子),所以就把日內短線交易的手法稱為「搶帽子」。
界定
《證券市場操縱行為認定指引》第三十七條規定:「具有下列情形的,可以認定為搶帽子交易操縱:
(一)行為人是證券公司、證券咨詢機構、專業中介機構及其工作人員;
(二)行為人對相關證券或其發行人、上市公司公開做出評價、預測或者投資建議;
(三)行為人公開做出評價、預測或者投資建議前買賣或持有相關證券;
(四)行為人通過公開評價、預測或者投資建議,在相關證券的交易中謀取利益。
⑷ 關於外匯交易手勢
手勢代表的意義
在許多交易所內手勢是交易員溝通的重要方法。手勢有很多種,有些是特別的合約所專有的。不過,手勢基本上傳達四種基本訊息:
1.買或賣
2. 格:以不碰觸臉部的手勢傳達。
3.數量:和表達 格的手勢一樣,但是手置於下巴或額頭。
4.月份:雖然交易員通常交易下一個迴圈月份(3月、6月、9月與12月),但每月都有其獨特的表達手勢。
格
交易員的 格通常是最後幾位數或交易所內的電子布告欄所顯示的 格。如果交易員欲買入的手勢,您看到的是手背。如果交易員想要賣出,您看到的就是手掌。
數量
碰下巴表示個位數,碰額頭表示十位數。兩者合起來就構成 格。
⑸ 現在證券交易所的經紀人都還用手勢嗎
我國不用。但美國還用手勢,為了保留傳統。
⑹ 股票交易時那些穿紅背心的人是干什麼的
他們是券商的交易員,一般叫「紅馬甲」。所有的客戶交易指令都是通過電話、電腦、場外指令報給交易員,由交易員敲進交易所的交易主機內撮合成交的。場外指令是讓你買什麼,買多少,有特定的手勢。他們只是負責接受指令來撮合股票交易,股票價格是那些有錢的券商來「操縱」的 ,他們沒錢,操縱不了,現在不允許非法操縱股票價格哦!
⑺ 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股票交易大廳打手勢什麼意思
是在報價(在公開競價時)。
歐美,日本採用的是公開喊價的競價方式,按照規則,交易者在報價時要發出聲音,又要做出手勢。價格和數量的喊聲還要在報價人和要價人之間進行反饋,以減少誤聽誤看引起的差錯。
簡單說就是報價和要價
⑻ 老電影里描述炒股"在交易所不斷叫喊著比劃數字手勢「誰能解讀一下
你買彩票中大獎了是什麼體會炒股的人就是什麼體會。
⑼ 股票里買賣手勢會是怎麼算的
買賣股票時需要交納手續費:印花稅、傭金,過戶費、遠程通訊費。
印花稅是按成交金額的0.3%實際收取。
傭金各營業部的規定不同,成交金額3000元以上按0.15-0.3%收取(網上,櫃台不一樣),3000元以內統一收取5--10元,我所在的營業部就是收10元,通訊費5元按次收取,過戶費千股以內收1元千股以外按千分之一收取。
買100股若買高價股差別不大,只是後兩項(5+1)使平均成本會略有提高。若買低價股100股10元股票用1000元,傭金要出10元,與3000元以上成交額相比多花7元,平均下來不是貴了嗎?
幾項合起來買100股肯定比買一萬股成本高。
⑽ 請問證券交易所里總有很多人大叫打手勢,他們是什麼人又是在做什麼呢
是各證券公司派駐交易所的經紀人,負責按照客戶的指令買賣證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