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股票交易群
㈠ 有沒有股票交流群,求推薦
1真正的高手不會加這樣的群浪費時間。這群里不是騙子就是虧錢的散戶,你進去沒意義。
2,但凡是聯系你說可以指導你操作,賺錢事後分成的都是騙子,手段無非是網羅一群人,分成很多組,一組告訴一個熱點板塊的龍頭股,那總有幾組人會買對,開始信任他,然後這組人再分組,用同樣的手法繼續,至於其他買了虧損的,只是騙局的小白鼠。
3.真正想好好學習炒股,自己學好基礎面技術面籌碼面知識,構築一個穩定的交易系統
㈡ 求幾個股票免費交流群
建議你不要加那些股票群,都是些打廣告的,我覺得打廣告沒關系,主要要有實力,可是很多群裡面都是專做馬後炮的。如果你真想學點股票知識,可以去看看股票書籍,看看視頻,聽聽講課。或者是去用下那些簡單點的適合新手的炒股軟體,比如說華中私募就比較適合,而且華中私募有呱呱聊天室,你到341166房間就可以直接去聽課了,每天都有講課。
㈢ 怎麼找網上找股票交流群啊
都是騙子,高手是不會加任何群的
㈣ 誰幫我弄個股票交流群急需
158244465 行不行自己去驗證
㈤ 有什麼好的股票交流群啊,加我下
各種股票群要麼廣告,要麼忽悠,要麼詐騙,有真本事的都忙著賺錢呢,沒空帶你們玩,炒股要靠自己的冷靜分析。
不要與股市行情作對,不要為特定的需要去從事投機。
買進靠耐心,賣出靠決心,休息靠信心。
只要比別人多冷靜一分,便能在股市中脫穎而出。
不要妄想在最低價買進,於最高價賣出。
股票買賣不要耽誤在幾個「申報價位」上。
市場充滿樂觀氣氛,利多消息頻傳,股價大漲,連續上漲幾十個漲停板,連冷門股都出現漲停板時應考慮賣出。
股民大眾是盲從的,因此應在別人買進時賣出,在別人賣出時買進。
放長線鉤大魚,好酒放得愈久愈香。
以投資的眼光計算股票,以投機的技巧保障利益。
買股票如學游泳,不在江河之中沉浮幾次,什麼也學不會。
天天都去股市的人,不比市場外的投資者賺錢。
專家不如炒家,炒家不如藏家。
股市無常勝將軍。
賺到手就存起來,等於把利潤的一半鎖進保險箱。
分次買,不賠錢;一次買,多賠錢。
在行情跳空開盤時應立即買進或賣出。
許多股民時常隨市場大勢搶出搶進,沒有自己的投資主張,而造成無謂的損失。
初入股市的新手,最好從事長期投資,並選擇稅後利潤高,流通性好的熱門股票。
"剪成數段再接起來的繩子,再接起來一定比原來的短。"買賣股票,短線操作者最後肯定不如長期投資者的人獲利得多!
不準備做委託買賣時,最好遠離市場,天天到證券公司觀望行情的人,容易受行情變化及市場的渲染而作出錯誤的決策。
膽量大,心思細,決心快,是成功的三項條件。
股票新手不要急於入市,可以去游俠股市,通過模擬炒股先了解下基本東西,對入門學習、鍛煉實戰技巧很有幫助。
上升行情中遇到小跌要買,下跌行情中遇到小漲要賣。
行情漲了一段時期後,成交量突然破記錄,暴增或逐漸萎縮時,大概就是最高峰了!賣出時動作要快,買進時不妨多斟酌。
如果錯了一次買進的良機,就把它忘記,股市上的機會無窮無盡,只要你有足夠的耐心且保持鎮定,你總能抓住一兩次大行情。
投入股票的金額,不要超過可以承受損失的能力。尤其是對全額交割,更應特別小心。
以上漲三成作為賣出目標,這是制訂投資目標的基準,也是買賣股票方法之一。
放不過機遇,就躲不過風險。
股票沒有好壞之分,買股票就怕炒來炒去,見異思遷,心猿意馬。
買股票雖然不容易,賣股票也是一門大學問,許多股民很會買股票,卻不懂得如何賣股票。事實上,一個真正成功的股民,是懂得在最適當的時機賣出高價。
最大價下跌,或量大價不跌,如出現在股價大的漲幅之後,應斷然出局以保戰果,須知股價上漲必須有增量的配合。
每個已入市的股民,都應該製作一張買賣股票的記錄卡,親自記錄自己的買賣操作,可以加深失敗的教訓,這樣才能避開歷史的重演。避免重蹈覆轍。
什麼時候買比買什麼更重要,選擇買的時機比選擇買什麼股票更重要。
買進股票之前,先寫下五條支持你投資這家公司的理由,並隨時檢查,如果發現其中有三條理由已不存在,就應立刻賣出股票。
遇到虧損時應立刻了結,遇到賺錢時不要急於出手,但也不可貪圖到最後的最高價位。
投資股票千萬不要追價買賣。
看大方向賺大錢,看小方向賺小錢。
買賣股票是為了盈利,但要學會將盈虧置之度外。
股市由低谷反彈時,前三天仍為不穩定期,要看以後一周的走勢,才是決定股市是否遠離谷底的關鍵時刻。
唯有休息才能保障即得之利益,唯有休息才能養足精神,爭取下一回合的勝利。
忙於工作的股民,不妨選擇定量定時投資法。
可由"買少量、買多樣"來體驗股票賺錢之道。
市場往東,你最好不要往西,喜歡和市場做對的人沒有好下場。
不在大漲之後買進,不在大跌之後賣出。
黑馬股可遇不可求,投資勝票仍應以踏實為主。
不要因為一個升降單位而貽誤時機。
申購新股票要慎重選擇,股民吃虧上當的事已屢見不鮮。
投資人,為成功的投機;而投機人,乃失敗的投資。
若要在不安定中尋找安定,買進股票最好不要超過3~5種。
買進一流大公司的股票,乃是正確的,但應注意其未來的發展性。
會做股票的人,一年只做少數幾次就夠了;賺了錢而捨不得離開的人,終究會虧了老本。
股市裡買進機會多,賣出機會少。
對投資者而言,能利用較短的中期趨勢,要比做長期趨勢所得更多。
不在成交大增之後買進,不在成交量大減之後賣出。
㈥ 網易的老闆叫什麼名
丁磊:網易公司總經理
生平如下
一個人的生活就像在大海里航船,如果你連自己的目標都不知道在哪裡,那麼,任何風向對你來說都是不順的。
網路少年
人物背景:
丁磊:網易公司總經理
1971年10月生於寧波
1993年畢業於成都電子科技大學
1993--1995、5在寧波市電信局工作
1995、5--1996、5在Sebyse廣州分公司工作
1997年5月----至今 創辦網易
網易:
網易公司成立於1997年5月,是國內當今最有影響的互聯網公司之一,一直謀求成為中國數字生活與數字商務的起點。在短短兩年多的時間里,網易依靠其技術優勢連續在中國互聯網歷史上創造了若干第一:中國第一家提供中文全文搜索、第一個大容量免費個人主頁基地、第一個免費電子賀卡站、第一個虛擬社區,第一次網上新品拍賣,第一個中文個性化服務等等,兩次在中國最具權威性的CNNIC網站評比中被評為十佳網站之首,成為國內最受歡迎的網站之一。目前,網易已經拋棄門戶站點一貫的"大而全"的概念,圍繞數字商務進行大膽嘗試,目前已擁有一個成熟的數字商務平台和大量網上交易的人群,數字商務初具規模。
人物自白:
工程師夢想
今天有網易這樣一個公司,與我小時候的夢想是分不開的。從小我就非常喜歡無線電,初一我組裝了自己的第一台六管收音機,在當時那是一種最復雜的收音機,能接受中波、短波和調頻廣播。很大程度上,我也受了父親的影響,認為自己將來最驕傲的職業是能成為一個電子或者電氣工程師。讀大學時,我就選擇了成都電子科技大學。
上大學時,父母擔心計算機的長期輻射對人體會造成傷害,不支持我讀計算機,我就選擇了通訊專業。但我一直堅持著自己的理想,認為電子或者與電相關的學科都是我感興趣的東西,那時286開始在國內出現,我也漸漸認識到,計算機對人類的影響不會只是一種計算或者教學的工具。等到1993年我大學畢業時,我通過閱讀一些雜志了解到,計算機聯網已經在美國實現。
難盡其才的苦惱
畢業後,我回到家鄉,在寧波市電信局工作。和我同年分配進去的有16個人,許多都是來自名牌高校,人也非常聰明。很多人都認為,電信局旱澇保收,房子、工資都不錯,但對我來說,在那裡的兩年工作卻是非常地辛苦,同時也感受到了一種日益強烈的苦惱:我沒有辦法將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能夠在工作崗位上發揮出來。當時我在工作上做了許多創新,但單位制度本身並不很關心每個人的工作好壞和成績而被接受,而是你的資歷長短。這樣的工作模式我覺得有些不可思議,我始終認為,一個人應該關心自己的成長,在一個崗位上學到些什麼,而不是一些別的什麼事情。在電信局,我做了許多在同事看來毫無必要的事情,比如寫一些小的程序等,他們很不理解,說這東西可以去買,也可以請人來做。電信局許多系統都是基於Uni x的操作系統,也有專人維護,兩年裡我就研習了大量的Unix系統。
1995年從電信局出來,我遭到了家人的強烈反對,他們認為電信局有非常好的發展前景,而我當時決定去廣州,舉目無親,前途渺茫。我去意已定,一心想去南方闖一闖,他們也是無可奈何。當時,外企靈活的制度、獎罰分明、沒有官僚習氣,對於許多年輕人來說,都是心目中的理想所在。
輾轉創業
在外企工作了一年,我又發現,天天干同樣的一件事情,對一個技術工程師來說並沒有多少樂趣。而且到1995年,公司上下還沒有人能夠認識到Internet對於信息工業帶來的突變和飛躍,我也又一次萌發了離開那裡和別人一起創立一家與Internet相關的公司的念頭。在當時我已經可以熟練地使用Internet,而且成為國內最早的一批上網用戶。
離開Sybase也是我的一個重要選擇,因為當時我要去的是一家原先並不存在、小得可憐的公司。但我當時非常有信心,相信它將來對國內的Internet會產生影響,也傾注了我滿腔的熱情。除了投資方外,公司的技術都是我在做。也許是在1996年我還只有技術背景,缺乏足夠的商業經驗,最後發現這家公司與我當初的許多想法發生背離時,我只能再次選擇離開我一手建立起來的公司。撇開管理上的原因之外,我幾乎從頭到尾目睹了它在中國電信對ISP的巨大擠壓下逐漸沒落,一年後就變得奄奄一息,無力挽回頹勢。1997年5月,我決定創辦網易公司。
網易的本土特色
與新浪、搜狐相比,網易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它的本土特色。我本人一直在國內長大;搜狐是張朝陽作為一個留學生攜風險投資在國內創立的一家公司;新浪網則是從一個軟體公司向一個互聯網公司的轉型,而且通過國際化的運作組成了一個很強的管理層,並在這一過程中引進風險投資。
網易從我一個人創辦起,沒有向銀行或朋友借一分錢,所有的創業基金都是我當年寫軟體時積攢下來的,我當時的想法就是要做一個中國的Internet公司,所以網易無論是它的取名還是Logo都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之所以取名網易,"網"是指互聯網公司,"易"在【易經】中的解釋是生生不息、博大精深,窮盡一切變化;"易"的第二個寓意是當初創立公司的1995年,上網還是很困難,速度很慢,14.4K 9600的Modem滿天飛的時候,我們期盼將來有一天上網會變得非常輕松容易。
走這樣一條路,我經歷了比別人更多的困難。首先是自身管理經驗的缺乏,我不可能一開始就組建一個很大的公司;其次是資金的問題,從未向銀行借過一分錢,全憑自己的滾動和積累;其三,在地域上,互聯網公司大都聚集在北京和廣州,廣州有163和網易,上海只有官方站點"上海熱線",我現在很自豪的一點就是在廣州的"Internet氣候"的形成過程中,網易起了相當大的推動作用。
把Hot Mail趕出中國
在創辦網易時,我大膽設想用163這樣的一個數字來注冊一個域名,因為這樣做不僅易記,而且不會像英文字母那樣容易混淆、難念。簡單打個比方,如果北京電話局當初的域名不叫Public.bta.net.cn ,叫作BJ16 3.com,可能就會變得人盡皆知,而且把城市、撥號上網的號碼和公司名稱都結合在了一起。很多時候就是這樣,最簡單的地方卻是許多人所想不到的。
另外,我當時預感到了Hot Mail這樣的形式在中國一定會流行,我就開始設想將免費郵件和163、263 這樣的數字域名結合起來,推廣到中國的每個家庭中去。今天這已成為現實,許許多多的人都在用163.net 、263 .net ,結果是我把Hot Mail趕出了中國。
不可否認的是,這兩方面的發展為網易奠定了最初的的原始資本積累。在網易的經營過程中,我一直在追求民族的特色,每當網易走出新的步子時,有人也許一時間看不出什麼調子來。譬如有些人堅持認為,中國的互聯網公司只須從美國模式 Copy,然後直接轉換為中國的模式就可以,但我們從免費個人主頁、免費郵箱到內容的建立和電子商務拍賣都大受歡迎,最近的拍賣中10天賣出萬130元的金長城電腦,這些都說明中國的互聯網公司應該辦出自己的特色來,才能真正有所作為。
沒人批評才最可怕
一個人想要實現自己的目標,除了勤奮之外,就是要積極進取和創新,絕對不會有投機取巧的捷徑,即使有所謂的" 取巧",在我這里都成了創新。從創業到現在,我每天都在關心新的技術,密切跟蹤Internet新的發展,每天工作1 6個小時以上,其中有10個小時是在網上,我的郵箱有數十個,每天都要收到上百封電子郵件。
當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我的特長是在技術方面,管理不是我的強項,我從不諱言這一點。最近網易也培養和引進了一些管理專家,他們在公司都佔有很高的股份,當然我是其中最大的股東。現在我需要做的就是要盡量地放權下去,安心做我的技術總監的角色。我個人非常欣賞施振榮的傳奇故事,20年前他創立了Acer , 企業一致持續發展到今天,不同的是,他做的是PC產業,我們從事的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Internet行業,而且我的商業經驗只有2年,所以我們的當務之急是引進一些國際化的專業人才,實現公司的快速發展。
網易4月份移居北京,很快建立了一支對公司未來發展充滿信心、積極向上的員工隊伍,網易沒有很多的股東在背後指手劃腳,我們致力營造一種開放的企業文化。網易也不存在一些歷史積淀或者創業者本身帶來的消極因素,在經理層會議上,我也經常受到批評,說我這里或者哪裡做得不對,我想別人能批評你,工作才能做得更好,如果某一天他們都不再說你時,那才最可怕。他們跟我在一起工作,從來不會把我看成是公司的老闆,而是視為公司中做一部分重要工作中的一員,大家一起為了一個向上的目標而努力。一個人的願望不應該超過整個公司的願望。以前我也經常意氣用事,有人就批評我,因為公司畢竟是一個商業化運作的組織。
尋找聰明的錢
國內對於融資過多片面的宣傳也有誤導,把創業變成一件包含太多投機行為的過程。對於網易這樣並不是藉助於風險投資起家的公司來說,我們也一直在學習融資,思考什麼樣的錢才是網易所需要的。我們希望找到一種聰明的錢,有些人會給你投錢,但他所期望的是你成為一種類似資本家的工具的角色,這樣做創業者離其原先的方向會越來越遠。
另外一種搞投資的並不想促進行業的發展,只是關心資本的盡快回收,短淺的目光使得他們急於兌現投資。投資有很多種,一種是對於種子公司的戰略幫助意義的,這樣的投資應該肯定;一種是多處撒錢,胡亂投資,對於這樣的投資要小心;還有的是投一把就撤,而且會附加很多苛刻的條件,比如說他投資100萬,就要求被投資企業年底的營運收入達到120萬,否則原先他所佔有的30%股份就要提高至60%等等,公司就成了一個不斷製造錢的工具,天天為這120萬而奮斗,並且隨時改變公司戰略而疲於奔命。
曾經有一位風險投資商找到我說:丁磊,我看過你的故事,1997年你開發免費郵件後曾到許多電信局游說,他們都看不到這一產品的前景而沒有買,你當時要是找到我,我給你投200萬美元,你自己去賣這個產品,那你現在一定就是中國的Hot Mail了。不過,現在我也可以給你投錢,但是到年底你的公司的廣告收入一定要達到200萬美元。我當時跟他說,中國目前的網路市場還沒有那麼大,而且我不想這200萬美元成為我奮斗的動力,我們的目標是希望能抓住機會為中國的互聯網做更多的事情,而且短時期內有些事情不一定就會帶來利潤。
我告訴他,1997年他如果來找我的話,會是第一個跑開的人,因為在當時這套系統還不賺錢。後來有一天他又遇到我,說他剛向一家公司投了200萬美元,今天又把它撤回來了。國內充斥了太多的這種缺乏戰略眼光的風險投資商,這樣一種環境下,把風險投資當作一個搖籃也非常危險。
Internet的機會
從內存、CPU、主機板、整機到軟體等,今天國內信息工業很少能處在國際領先的水平,在全球市場的佔有率更是低得可憐,但是在Internet上我們有寶貴的機會。我自己很深的一個體會是,我們將Hot Mail趕出了中國。國內的互聯網公司當然也可作進一步大膽的設想:為什麼我們就不能將雅虎趕出國內市場?
中國Internet的勃興還離不開政府的支持和網民的熱愛,像中國電信這樣的部門還應該進一步降低資費,制定一些傾向性的政策來扶持國內信息網路建設。從教育、收費、推廣、輿論宣傳、立法,國內需要更好的Internet氛圍。網易現在感到自己的壓力很大,一方面來自競爭,另一方面來自對自身的挑戰,在一種新的經營模式下,網易希望自己能走出新的步伐,而不會一味地去模仿國外互聯網公司的模式,或者Copy一些信息。
關於中國Internet發展的預言
Internet今後在國內的發展將呈現出這樣的幾個趨勢。首先是中文的Internet會成為世界上第二大語言的網站,中國有最大的人口群,因此誰也不會否認這一點;其次,Internet將向兩個方向發展,一個是寬頻(B ound Band),另一個是無線(Wireless);最終Internet會進入千家萬戶,就像電視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一樣。正是基於這三點,Internet在中國的前景無限美好。
按照樂觀的估計,到2003年,中國將有3000萬上網人口,當這3000萬上網人口不能從美國的網站上獲得所需要的信息時,人們會將目光投注到本土的網路。正像5年前的行動電話在普通人眼裡是一種叫做"大哥大"的奢侈品,但今天的行動電話卻成了幾乎可以普通人擁有的"手機",而且也經歷了從英文菜單到中文菜單的轉變。
懷抱理想
一個年輕人首先要有理想和目標,雖然每個人的天賦有差別,像我也感覺自己在技術方面愛動腦筋,有一點聰明之處,但如果沒有積極進取,沒有在技術方面不停摸索,我也不會有熟能生巧的本領和一些創新。尤其一個大學生離開了學校之後,一開始會感到非常迷茫,到某一家工作單位以為那就是自己的歸宿,但重要的是要懷抱理想,而且決不放棄努力。
在廣州創業時,公司除我之外只有3個員工,他們家都在廣州,每天最晚9點就回家了,我一個人趴在電腦前都要工作到1點、2點,就連坐在飛機上或者坐在計程車上,甚至是吃飯時,我想的都是Internet,女友對我這一點非常反感,說我心不在焉。但我認為,正是這樣勤於思索,很多事情才能想通,那時除了思考在一些重要的技術環節上突破原來的演算法提高效率之外,我還要關心公司的經營模式、市場推廣、銷售方式等。好在我遇到了一批非常好的同事,如果我有一個好的創意,我會把它像撲克牌一樣摔在桌子上,讓大家覺得這樣的組合很好,然後一起把事情做成。
人物印象:
用一個最形象的比喻來形容今天Internet的發展,它就像是一場新的圈地運動。正像當年西部牛仔抑或白人殖民者去征服新邊疆那樣一塊處女地一樣,在Internet領域,天才的網路少年們也忙於劃定自己的地盤,為網路世界制定新的規則。在這里,傳統的工業標准就像另外一個世界的法律一樣已經過時,想像力、大膽、智慧和自由精神統帥著一切。
26歲創立網易,已經是一家國內著名的互聯網公司總經理的丁磊看上去還是顯得太年輕,年輕得使人擔心。丁磊的弟弟丁波告訴我,丁磊是一個感情不善外露的人,整個創業過程中吃了不少苦,但從來沒跟人說起過,包括家裡人。幾年裡在外奮斗,直到他有一天成了網路名人,家裡人才知道他這些年來都幹了些什麼。讓丁波影響最深的一件事情是,有一陣子他想報考丁磊的母校--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徵求丁磊的意見,丁磊說,在成都,他忍受了四年潮濕的氣候,當然不希望自己的弟弟再去受罪,但是這樣的怨苦他從未跟家裡人談起過。
一位非常熟悉丁磊的朋友告訴我,她非常喜歡丁磊的性格,因為他沒有太多商人的城府和狡猾,而且有些孩子氣的天真和率直。現在的丁磊有時也覺得自己很累,非常懷念網蟲時代的快樂時光。丁磊很清楚自己的所長不是做管理,他曾學過6 個月的風險投資,最後還是擱置下來,決定請專業人士來操作。我當即表示了三點不必要的擔憂:其一,丁磊作為總經理,面臨著從一個技術專家到一個管理者的轉變;其次,網易原先深得網蟲們的喜愛,但要成為一個商業化的互聯網公司,服務對象更多地應該轉向大眾用戶;其三,丁磊是寧波人,有著非常好的商業頭腦,他也非常津津樂道創業資金全部來自自己賣軟體所得,沒有向銀行借過一分錢,但是對一個互聯網公司來說,謀求外來資本的支持才能迅速得以壯大。丁磊對此似乎表示了同意,他說公司也已經引進了一些專業化的管理人才,並且一直在進行融資,他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能向外界正式介紹他的管理團隊。丁磊心目中的理想是把網易做成像雅虎那樣的公司,當然不是去模仿雅虎,而是希望網易成為雅虎那樣一種有巨大影響力的國際性互聯網公司。在今天WWW被戲稱為"World Wide Waitting"、ICP被稱為"Interne t Copying Place"的時候,丁磊對於互聯網的理解頗有許多獨特之處。從免費個人主頁、免費電子郵件服務到虛擬網上社區,丁磊希望網易成為一家非常有本土特色同時將來又能產生國際影響力的公司。
丁磊最讓我震動的一句話是"當一個人連自己的目標都不知道是什麼時,任何方向對他來說都是不順的",話非常平易,但深得此中味道。丁磊說,他從未丟棄過自己的理想。采訪丁磊是我感到最困難的一次采訪,一方面,丁磊太忙,而且不是很善於言辭,只能約我下次抽時間從從容容地聊天而不是采訪;另一方面,丁磊可能覺得自己的經歷很簡單,幾句話就講完了自己的故事,讓我這一編故事的感到了尷尬。畢竟網易成立才 2年,丁磊也太年輕,不管是對於網易這樣的一家互聯網公司還是丁磊這樣的一位創業者來說,歷史都過於簡短,一切等待書寫
㈦ 股票群裡面的老師為什麼讓大家開香港戶去申購網易和京東股票
不要信什麼群里的老師,這些大多都是騙子。你要學習股票的話,老師就是巴菲特呀,你可以購買和巴菲特相關的書籍呀!比如說什麼滾雪球啊,價值投資啊,跟巴菲特有關的書你都看一遍以後你自然會啦。你還找什麼老師啊?
㈧ 有沒有好一點的股票群啊 我想跟他們多交流經驗。
這種群到處都是.一般都是你說一句,我說一句.一些虧多賺少的散戶再互相鬥嘴,即使有高手,你也很難分辨出.還有種就是推銷軟體的騙人的群. 真正的高手,會願意一個比自己水平差很多,又不認識的人交流嗎? 把你教會了對他有什麼好處? 不管做什麼,學手藝,學本領都要學費的,更何況是錢能生錢的金融市場. 如果是願意交流的,那肯定是自己水平還在摸索階段的.不然,自己都能穩定賺錢了,還需要交流做什麼? 你這種想法,適合去尋找一家慈善機構
㈨ 我加了一個股票交流群,也是不收費,老師了800多萬!說和我們共進退,我有點不相信
千萬不要相信他們的話,騙你沒商量,有那麼好的事情他們自己會賺得盆滿缽滿還會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