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股票交易經紀人華爾街
『壹』 請問美國華爾街的股票經紀人的現狀
美國不是中國,人家的投資不是靠傭金戰,而且美國都沒有散戶,都是機構投資者,美國的投資基本上是以基金,投行為主;我們的這些壞習慣都是跟台灣、香港學的,但是台灣和香港都開始轉型了,傭金戰之後變成了服務戰
『貳』 求一個美國關於股票的電影,男豬腳是個股票經紀人,自己創辦一家股票公司,不過後來被FBI盯上了,就開
《當幸福來敲門》是由加布里爾·穆奇諾執導,威爾·史密斯、賈登·史密斯、桑迪·牛頓等主演的美國電影。影片取材真實故事,主角是美國黑人投資專家克里斯·加德納。
影片講述了一位瀕臨破產、老婆離家的落魄業務員,如何刻苦耐勞的善盡單親責任,奮發向上成為股市交易員,最後成為知名的金融投資家的勵志故事。影片獲得2007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的提名
『叄』 破產的華爾街股票經紀人如何從一個乞丐身上獲得繼續生活的勇氣的故事
《當幸福來敲門》
『肆』 華爾街是什麼,為什麼很多股票大師都在那裡
華爾街(wall street)是紐約市曼哈頓區南部一條大街的名字,長不超過一英里,寬僅11米,是英文「牆街」的音譯。荷蘭統治時,在這里築過一道防衛牆。英國人趕走荷蘭人後,拆牆建街,因而得名。 這里是美國大壟斷組織和金融機構的所在地,集中了紐約證券交易所、美國證券交易所、投資銀行、政府和市辦的證券交易商、信託公司、聯邦儲備銀行、各公用事業和保險公司的總部以及美國洛克菲勒、摩根等大財團開設的銀行、保險、鐵路、航運、采礦、製造業等大公司的總管理處。壟斷資本從這里支配著美國的政治、經濟。華爾街成了美國壟斷資本,金融和投資高度集中的象徵。
我去過兩次華爾街,第一次是以遊客的身份。那是傍晚時分,天上下著瓢潑大雨,雨水不停地倒灌進華爾街地鐵站,連鐵道上都滿是積水。所幸大雨不久就停了,我就小心翼翼地繞過積水,慢慢走上百老匯與華爾街的交界處,抬頭就看到了著名的三位一體教堂(Trinity Church);早在華爾街還是一堵破爛不堪的城牆的時候,它就已經是這附近的標志性建築了。
現在,三位一體教堂的正前方是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背後是美國證券交易所(AMEX),左右兩側都是高聳的寫字樓,只有周圍的一小塊地方還保存著17世紀的花園和墓地。從教堂門前穿越百老匯,就算正式進入了華爾街——這條街又短又窄,街口設下了重重路障,街心正在進行翻修,到處都是坑坑窪窪的積水。幾個荷槍實彈的警察如臨大敵地站在紐約證券交易所門前,他們的頭頂是一幅巨大的美國國旗。除此之外,這條街上的人似乎都是遊客,從他們的著裝和神態就看的出來。路邊的櫥窗並沒有寫著高盛、摩根士丹利或美林等如雷貫耳的名字,反而貼著咖啡館和健身俱樂部的廣告。除了德意志銀行,我在這里沒有發現任何一家投資銀行的名字,更不用說共同基金或對沖基金了。
總而言之,現在的華爾街只是一個旅遊勝地,經常有成群結隊的外國人帶著敬畏的表情到此一游,希望看看「全世界的金融中心」是什麼樣子;然而他們看到的只是一個荒廢的商業區,幾棟陳舊的摩天大樓,以及許多露天茶座或咖啡館。紐約證券交易所現在已經不允許遊客進入了,所以華爾街的旅遊價值也殘存無幾了。
後來我又去了一次華爾街,這次不是去觀光,而是到三位一體教堂聽牧師講道。這個教堂的建築非常獨特,一磚一石都值得仔細觀賞,外面的花園里還有著名的美國第一任財政部長漢密爾頓的墓。幾步之外就是喧鬧的街道,各種車輛日夜不息的經過,反而更加襯托出教堂本身的神聖與靜謐。據說,在華爾街還沒有淪落為旅遊勝地的時候,銀行家和基金經理們經常利用中午休息時間來這里做禱告,然後再回到證券市場的血腥絞殺中去。
早在二十年前,許多金融機構就已經離開地理意義上的華爾街,搬遷到交通方便、視野開闊的曼哈頓中城區去了。華爾街附近擠滿了古舊建築和歷史文化街區,道路也像蜘蛛網一樣難以辨認,實在不太符合金融機構擴張業務的需求。「911」事件更是從根本上改變了華爾街周圍的格局,有些機構乾脆離開了紐約這座危險的城市,搬到了清靜安全的新澤西。現在,除了紐約聯邦儲備銀行之外,沒有任何一家銀行或基金把總部設在華爾街。在著名的「華爾街巨人」中,只有高盛和美林還堅守在離華爾街不遠的地方,其他巨人都已經搬遷到洛克菲勒中心、時代廣場或大中央火車站周圍的繁華商業區;即使是高盛和美林,也已經在曼哈頓中城區購置了新的豪華辦公室,不久就要徹底離開舊「華爾街」了。
但是,人們寧願把這一切稱為「華爾街」。在洛克菲勒中心的辦公室里,人們閱讀的仍然是「華爾街日報」;在國會聽證會上,美聯儲主席仍然關心著「華爾街的態度」;在大洋的另一側,企業家們的最高夢想仍然是「在華爾街融資」。無論地理位置相隔多遠,人們在精神上仍然屬於同一條街道——在這條街道上,所羅門兄弟曾經提著籃子向證券經紀人推銷債券,摩根曾經召開拯救美國金融危機的秘密會議,年輕的文伯格曾經戰戰兢兢地敲響高盛公司的大門(日後他成為高盛歷史上的傳奇總裁),米爾肯曾經向整個世界散發他的垃圾債券;在這些神話人物死去幾十年之後,他們的靈魂仍然君臨紐約上空,附身在任何一個年輕的銀行家、分析師、交易員、經紀人或基金經理的身上,隨時製造出最新的金融神話。這就是華爾街。
昨天晚上,我和一位共同基金主管共進晚餐。他已經在華爾街工作近三十年,兩鬢卻沒有一根白頭發,話語里還透著年輕人一樣的熱情與自信。他一邊喝著白葡萄酒,一邊興致勃勃地回憶自己在中國的經歷——「當我第一次到上海的時候,浦東還沒有一座高樓,現在它已經變成這個樣子了!」接著,他提到自己曾在台北出差的時候與紐約的證券分析師召開電話會議,當時台灣時間還是凌晨4點,窗外台風大作,整個酒店似乎都要倒塌下來,「那滋味可真令人永遠難忘!」他大笑著總結道。
在談到許多工作話題和政治話題之後,我問他:「你是一個華爾街癮君子(The Street Addicted)嗎?」我這樣問是有所指,CNBC有一個著名的證券分析節目,主持人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對沖基金經理,他寫了一本非常自大的書,名字就叫「華爾街癮君子」,也就是對華爾街上癮的人。每次我看到他的電視節目,就覺得他像個野人,拿著一隻香蕉跳上跳下地怒吼著,用尖銳甚至粗俗的語言喊出他對證券市場的看法,那種表情簡直可以讓好萊塢的所有喜劇明星黯然失色。許多人告訴我,這傢伙是個徹底的瘋子——不過大家還是喜歡看他的節目,分析師尤其愛看,他們覺得這個華爾街癮君子真是個了不起的超級智者。在這里,癮君子究竟是褒義詞還是貶義詞?我不知道。
出人意料的是,我面前的這位基金主管非常愉快地說:「是的,我就是一個華爾街癮君子。華爾街真夠勁。你知道,在這里,這么多富有才華的人在處理這樣巨大的財富,他們創造著效率,也賺取著金錢;但是最重要的是,我感到這一切都很有樂趣。」他喝完杯中酒,用激動的語氣繼續說道:「每天早晨,是什麼在支撐人們起床投入工作,去管理那些無窮無盡的資產,去為那些企業融資呢?如果你不熱愛華爾街,你根本不可能堅持下來!所以唯一能夠做出偉大事業的是對華爾街上癮的人,華爾街從事的一切工作,對這種人來講都如此有趣,以至於無論多麼繁重的工作,都不覺得累了。我不知道別人怎麼看,反正我願意做華爾街癮君子。我以此為榮。」
這是我聽過的對華爾街最崇高的贊頌。從前,我曾經聽許多人講過他們對華爾街的態度:贊許的態度,憧憬的態度,不屑的態度,乃至仇恨的態度。我曾經聽一個長輩這樣描述他心目中的華爾街:「在華爾街,即使資歷最淺的金融專業人員,都可以拿到6萬美元以上的年薪,這就是它令人仰慕之所在。」噢,或許是這樣的,在許多人看來,薪水是唯一令人仰慕的因素。我還記得在回答某家投資銀行的招聘試題的時候,一個朋友毫不猶豫地寫下:「我願意加入貴銀行,主要原因是我想賺一大筆錢。」她當然不是在開玩笑!那時,誰聽說過「華爾街癮君子」這個褒義詞呢?誰能想像有人竟然會如此發自內心地熱愛華爾街?
在華爾街,我看到年過六旬的投資經理仍然懷著飽滿的精神研究新的行業、新的市場;我看到資深分析師一邊吃著簡單的午餐,一邊讀著像磚頭一樣厚的報告,甚至忘記了吞咽;我看到年輕的交易員在下班之後的Party上仍然在熱烈地討論交易策略,他們的臉上的笑容如此自然。國內的金融界並不是這樣的。整個亞洲的金融界都不是這樣的。我最好的朋友曾告訴我說,他最大的願望是在金融界苦熬幾年,賺到足夠的錢,然後「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難道金融不是你喜歡的事情嗎?」我困惑不解地問他。「當然不是!」他毫不猶豫地回答,「和所有人一樣,我學習金融,並且希望從事金融,只是為了賺許多許多的錢。難道你不是這樣嗎?」
難怪華爾街能夠一直統治著世界的金融界。難怪華爾街的銀行家、分析師、交易員和基金經理們一直代表著金融創新的最高水平。因為在這里,銀行家每天工作14個小時不僅是因為完成任務的壓力,也是因為熱情;分析師每天閱讀幾百頁研究報告不僅是為了拿到自己的薪水,也是因為興趣;交易員每天打幾十個電話、輸入上百個交易指令不僅是為了應付老闆,也是因為他們喜歡交易。總之,這里的人們對華爾街上了癮。我還記得自己的老師,一位曾經擔任某家著名投資銀行董事總經理的紐約人的話:「當我剛開始做債券交易員的時候,每天12個小時盯著屏幕,追隨著債券利率變動的軌跡。我知道對於一個不喜歡債券的人來說,這份工作有多麼枯燥;但是我喜歡。所以我根本不覺得這是一種折磨!」毫無疑問,他也是一個華爾街的癮君子。
從早晨7點到晚上12點,在華爾街(當然,這是一個廣義稱謂)的每一個金融機構辦公樓里,燈光都不會熄滅,電腦都不會關閉。在所有人都已安然入睡的時候,外匯交易員在聚精會神地做著某個遙遠市場的大宗交易;在所有人還沒有起床的時候,分析師已經喝著濃濃的咖啡,開始舉行例行晨會;在所有人都在與家人歡度周末的時候,投資銀行家正在三萬英尺高空的機艙里奔赴某一個新興國家,准備星期一和他們洽談IPO問題——對他們來說,這不僅是工作,也是生活和愛好。華爾街的王牌對沖基金經理會對著CNBC的鏡頭大叫:「我對這一切都上了癮!」
附帶說一句,當我喝完最後一杯酒,准備回家睡覺的時候,那位基金主管告訴了我一個他最喜歡的告別的方式(同時也可以用在見面的時候):兩個人的右手各自握成拳頭,堅定不移地互相撞擊,如此反復幾次,再揮手離去。「早先,這個動作代表『成交』;現在,它的含義是『我同意你的看法,我們堅定不移』!」在臨別之前,他微笑著說。
我同意他對華爾街的看法,也希望在若干年之後,我們的看法一樣堅定不移。無數對華爾街上癮的人組成了金融界——無數的財富在這里融合溝通,無數的資產在這里配置交易,無數人在這里辛勤勞動,從事他們為之上癮的世界。無論如何,願華爾街能夠使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而不是恰恰相反。
『伍』 2003年,一個神秘的華爾街股票投資商自稱來自未來世界,是真的嗎
近日,一篇關於「未來人類」的帖子在各大論壇引起網友熱烈討論,帖子宣稱美國股市出現一名奇異男子,選股必漲,贏利數千萬,在被警方抓獲後,該男子自稱來自未來世界,並且知道治療艾滋病方法。到目前為止,聯邦調查人員沒有能發現這名男子存在的任何記錄。
我大約於1997年3月份入市,迄今做股票11年了,而且還會做下去。中間因為要用錢買房的緣故,停頓過一段時間,但是看盤、復盤、分析研究是11年來從沒有間斷的。也曾看了一些股票方面的書籍,做了幾百萬字的筆記,感覺自己所下的功夫,即便不是最大的,也應該是萬里挑一,常人所不能及的。
一年前的美國股市大跳水,讓許多美國投資者輸了個傾家盪產,以淚洗面,痛不欲生,但卡爾森卻接連投資多個股票,他投資的股票總是在購買後不久就開始大漲,在不到半年的時間內,卡爾森就購買了126次股票,幾乎每股必漲,卡爾森至少贏利數千萬美元。
『陸』 為什麼像 華爾街之狼 華爾街 這類經濟類電影都講述的是股票經紀人的成功之路
你要去看股票經紀人的成功史,可不就是講這個
『柒』 請專業人士幫我解答一下,為什麼我看美國的電影里好像是 股票經紀人賺取的就是給客戶買入股票時的傭金,
你看到的電影里的那種是投資顧問,買入股票收益實現後分成。你說的中國的情況是證券公司傭金,是不同的收益來源。我們國家也有投資顧問,但是職業化的相對比較少,也不成熟,主要問題是很難獲得客戶信任,就像我們國家一般人不太信任保險業務員一樣。
《華爾街之狼》講的是金融犯罪的故事,美國的金融類產品比較多且復雜,股票經紀人當年可以通過虛假交易、虛假炒作騙取投資人的錢財,這種金融犯罪只要把材料做足,監管機關不太容易發現,所以美國一直實行的是抓到一例就嚴打一例,且由辯方舉證無罪(這在美國是很嚴厲的打擊手段,辯方一般無法舉證自己無罪)。中國的金融產品首先不夠豐富,很多投資也不是普通老百姓能夠涉足的,《華爾街之狼》中喬丹起家時候有一些投資人是毒梟之類,給喬丹的傭金比較高,原因是通過喬丹的投資運作洗錢,這在中國也曾經出現過。但是我們國家的規定是查到一個渠道就堵死一個渠道,而不僅僅是嚴打個案,因此我們國家金融犯罪沒有那麼猖獗,但金融管制也很嚴格,金融產品也比較少。
『捌』 股票經紀人怎麼運行的 華爾街之狼裡面 一通電話就把自己的錢投出去了 怎麼把自己賬戶告訴股票經紀人的
證券經紀人作為買賣雙方的中介人,是這樣代理客戶買賣證券的:它詢問證券買賣雙方的買價和賣價,按照客戶的委託,如實地向證券交易所報入客戶指令,通過證券交易所,在買價和賣價一致時,促成雙方證券買賣的成交,並向雙方收取交易手續費(傭金)。
客戶作為授權人,經紀人作為代理人,經紀人必須為客戶著想,為其利益提供幫助。經紀人所得收益為傭金。
客戶將金錢和證券交由經紀人保存,經紀人為客戶的准信託人。經紀人在信託關系中不得使用客戶的財產為自身謀利。客戶若想從事股票買賣,須先在股票經紀人公司開立帳戶,以便獲得各種必要資料,然後再行委託;而經紀人則不得違抗或變動客戶的委託。
『玖』 看完《華爾街之狼》關於股票經紀人有些不懂的地方
親,國外的證券經紀人制度和我們國內的證券經紀人制度是完全不同的;依您問題中美國為例,首先從事這個業務要考取牌照,然後才能展業在展業過程中也就是銷售過程中正常情況下其投資思路只是建議不負責盈虧,盼生活工作愉快~!
『拾』 華爾街之狼裡面,小李賣垃圾股的傭金是誰給的
最開始還是證券公司垮了以後 ,最開始是交易員 只提起交易傭金
後來賣的是垃圾債券 不是股票 那東西就是個幌子 一分錢都不值 所以每次有客戶買入 公司拿走客戶一半錢 交易員拿走一半錢 最後客戶血本無歸
《華爾街之狼》根據喬丹·貝爾福特的同名自傳改編,喬丹·貝爾福特30歲時被《福布斯》譽為「股市中的羅賓漢」,他在書中介紹自己的一生,2014年的《華爾街之狼》由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主演,演繹了美國傳奇股票經紀人喬丹·貝爾福特的人生經歷,片長達3小時。
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在《華爾街之狼》里的表演可謂自我糟蹋,可以視為對自己演技的「突破」,結果還是沒有打動奧斯卡評委會的評委們,沖擊2014年奧斯卡失敗。
《華爾街之狼》展現了喬丹·貝爾福特的傳奇人生,他22歲進入了華爾街工作,拿到股票經紀人證書的第一天就遇到了「黑色星期一」,股票大跌,失業後從細價股(垃圾股)起步,創建了自己的金融投資公司,憑借自己過人的推銷天分,他和他的團隊把公司越做越大,曾經3分鍾內賺取1200萬美元,31歲時就擁有億萬家產,當然,這些大部分都是靠違法獲得的,他詐騙、操縱股市,在股票泡沫的時代,大賺特賺。
而且喬丹·貝爾福特在生活上相當放縱,他和原配離婚娶回模特,他吸D、招J、K葯……沒有什麼惡習他沒有的。《華爾街之狼》的很多鏡頭都是極為大膽的,極為不被我國電影評審人員所接收的,有些鏡頭的展現,我覺得都屬於是病態的,可見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是多麼的糟踐自己來飾演這個角色的。
最終,喬丹·貝爾福特在違法邊緣的「生意」突破了底線,被FBI抓獲,為了少坐幾年牢,喬丹·貝爾福特把公司里和他一起創業的人供出來,法庭從輕判決,喬丹·貝爾福特坐牢3年,出獄後成為了著名的推銷導師,教導人如何識破金融投資詐騙。
一個人如果有能力,在哪裡都能出類拔萃,喬丹·貝爾福特遭遇了「黑色星期一」,在垃圾股里崛起了,被捕入獄,出獄後在導師界又崛起了,他的一生如此的傳奇,如此的大起大落,他享受了人間的極致奢華富貴,又成為了讓人不去上當的導師。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把這個傳奇的人演繹的如此的瘋狂,甚至有些不堪入目,喬丹·貝爾福特曾經想要「急流勇退」,但是他在演說的時候,又一次的被那種氣氛感染了,他又決定不走了。
當他剛涉及華爾街的時候,和他一起吃飯的那個小領導對他的影響很大,那個用拳頭捶自己胸口的動作在他之後的企業內部演說時候也被用到,這個領導對他的點撥,僅僅幾句話,就把華爾街的深奧全部展露,那種虛無的經濟成果是不存在的,但是人們卻以為自己很有錢——其實人們什麼都沒有,而經紀人的傭金確實貨真價實的。
在影片中,喬丹·貝爾福特曾經兩次「售筆」,第一次是和創業夥伴一起,喬丹·貝爾福特說「把筆賣給我」,他的一個同伴說「能給我簽個名嗎?」,貝爾福特說「我沒有筆」,於是同伴把筆甩給他,他很高興(他的同伴揭示了銷售的秘訣:啟發並創造需求);第二次賣筆,是在他出獄後的授課會上,他拿出筆,挨個的讓台下的人賣給自己,而台下的人沒有一個人能讓他滿意,為什麼?原因是:當年他和他的同伴是為了生存而創業,為了活下去而出來銷售,到了授課會上,坐在坐位上的人已經不愁活命了,是為了活的更好而銷售,所以不會用全力去銷售,不是為了活命而銷售,自然沒有正確的答案。
《華爾街之狼》很像《貓鼠游戲》(也就是《逍遙法外》),一個具有極強能力的人發展到極致就開始違法,入獄,出獄後走上正途。《華爾街之狼》中的喬丹·貝爾福特利用了人的貪欲,每一個人都想發財,喬丹·貝爾福特抓住了人們的這種心理,推銷垃圾股,進行詐騙,其實,如果人們沒有貪欲,心裡踏實一些,就不會有喬丹·貝爾福特的事業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