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隻松鼠股票幾個漲停了
1. 創業失敗20次,最終將一袋堅果賣出百億,成安徽首富
在我國眾多的休閑零食品牌中,有一個品牌是家喻戶曉的,它就是:三隻松鼠,一個靠賣堅果發家的零食品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對食品的消費品質也越來越高,幾十年前,我們解決的是吃飽的問題,現在解決的是吃好的問題,人們不僅要吃正常的一日三餐,還要吃各種美味的休閑零食,而堅果就是人們最愛的選擇之一。
很多人都吃過「三隻松鼠」的堅果,但卻很少人知道這個品牌創始人——章燎原的創業故事。
中專技校生,白手起家,創業失敗20次
章燎原出生於安徽宣城的一個農村家庭,早年時,沒有接受過好的教育,在許多家長眼中,是個「壞孩子」,在他讀中專技校的那段時間,抽煙打架逃課,干過許多年少輕狂的糊塗事。
1995年,19歲的章燎原正式步入了 社會 大學,開始打工謀生,由於學歷不夠,又沒有專業技能,所以找工作比較困難。為了謀生,他賣過光碟、做過電工、開過餐飲店、跑摩的.....在 社會 底層摸爬滾打了幾年後,章燎原的生活境況一塌糊塗。
後來章燎原回憶說,在自己27歲之前,至少創業20次,很多事都干過,但都以失敗告終。
27歲後,章燎原打算找一份穩定的工作,於是他進入安徽詹氏食品公司做銷售員。盡管沒什麼學歷,但是章燎原非常懂營銷,是一個天生的銷售鬼才,而且工作期間也非常努力。章燎原從基層銷售員很快就升為了營銷副總經理。
章燎原人生的轉折之年在2009年,他參加了阿里創立十周年慶典,他見到了自己的偶像——馬雲。馬雲的演講,再次點燃了他的創業夢想,並讓他看到了電商市場的巨大機遇。
為了抓住電商機遇,章燎原嘗試在淘寶上開設了「殼殼果旗艦店」(一個賣堅果的線上門店),效果非常不錯。這次小試牛刀讓他信心大增,他決定單干、再次創業。
2012年春季,36歲的章燎原辭職,並組織了一個5人創業小團隊,在安徽蕪湖的一家民房裡,正式創辦了「三隻松鼠」,和之前一樣,也是賣堅果零食。
按照章燎原的想法,他要抓住電商風口,所以,三隻松鼠一開始就是在電商平台上銷售,沒有實體店。三隻松鼠上線後,憑借著優秀的營銷手段,很快就在網路上爆紅。
一袋堅果賣出一個安徽首富,今身價百億
2012年6月,三隻松鼠正式入駐淘寶、線上開售。而在當年的「雙11」活動中,這家入駐才五個月的堅果電商,一舉創下766萬的銷售額,足足10萬單,刷新天貓食品店的單日最高紀錄。
此後,三隻松鼠連年業績上漲,銷售額不斷創出新高,而在各個電商零食品牌中多次奪冠,成為「電商零食中的第一大品牌」。
根據三隻松鼠2019年報顯示,該公司全年營收為101.73億,首次破百億。誰能想到,靠賣堅果,能賣出百億的銷售額,讓多少行業汗顏!
迅猛崛起的三隻松鼠在獲得融資後,於2019年7月在深交所上市。上市之後,三隻松鼠股價連續十個漲停,累計漲幅達270%,市值超200億。作為三隻松鼠的創始人、第一大股東,章燎原的身價也一路飆漲,有媒體統計,他的身價在短短兩周內就達到了95億,一度成為安徽首富。
現在三隻松鼠的市值已經高達250多億。而根據今年4月發布的《2020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章燎原身價達15億美元(約合100億元人民幣)。
一個沒學歷、沒背景,白手起家的農村小伙,到如今坐擁百億身價的大富豪,章燎原的故事能給你帶來什麼啟發嗎?
2. 2年蒸發270億,營收下滑、關店300家,三隻松鼠「瘦身」渡劫
撰文 / 張可心
編輯 / 楊潔
關店、縮減SKU、砍掉三個子品牌,正值壯年的三隻松鼠「跑不動」了。
近日,三隻松鼠公布了2021年年度以及2022年一季度財報。2021年,三隻松鼠營業收入自上一年跌破百億元後繼續下滑,微降0.24%至98億元。但公司的全年凈利潤提升36%,達到了4億元,是上市以來的最高值。
然而,根據財報,三隻松鼠在2021年第四季度開始出現虧損,期內虧損3100萬元。緊接著的2022年第一季度,盡管是包含春節在內的傳統銷售旺季,但公司營收還是同比下滑16%至31億元,凈利潤更是比上年同期腰斬,僅為1.6億元。
因此,三隻松鼠不錯的利潤表現並沒能給二級市場帶來信心。財報發布後的兩個交易日內,三隻松鼠股價連續下跌,合計跌幅為25.01%,兩天內市值蒸發了28億元。
業績重壓下,十歲的三隻松鼠到了不得不變的時候。從推進產品多元化到重新聚焦堅果產業,停止擴張線下門店,從電商品牌回歸傳統分銷路線,瞄準下沉市場,三隻松鼠原本向著「萬店」目標的一路狂奔,來了一腳「急剎車」。
但「網紅」三隻松鼠,能「嗑」得動「五環外」用戶嗎?
(圖/視覺中國)
三隻松鼠跌成「一隻松鼠」
三隻松鼠堪稱「慘淡」的成績單發布後,投資者劉明所在的投資群里瞬間「炸」了。「大家心情都很不好。有吵架的,有罵人的,群沒被封我都覺得不錯了。」他說。
去年10月,劉明以36.7元的價格買入三隻松鼠4.5萬股。但到今年2月,劉明說:「當時市場上傳言說公司四季度業績可能不好,再加上公司遲遲不發年度業績預告,我就覺得可能確實有問題。」2月底,劉明忍痛拋光了手上所有的三隻松鼠股票,持有了四個多月,他合計虧損了17萬元。但是他仍然覺得慶幸,「還好我跑得快。我拋的時候,公司股價差不多是33元,現在直接跌到了20元左右。」
截至4月29日收盤,三隻松鼠股價報22.16元,總市值為88.86億元,相較其兩年前巔峰期的360億元市值,已經蒸發了270億元。
「三隻松鼠跌得只剩『一隻』了。」劉明感慨地說。
三隻松鼠在2019年之前曾受到了「增收不增利」的詬病,但從2020年起,它卻走上了「增利不增收」的道路。2020年,三隻松鼠凈利潤3億元,同比增長26.21%;但營業收入為97.9億元,同比下降了3.72%。在2021年,它仍然未能扭轉這一趨勢。
三隻松鼠的營收下滑,明顯受到了線上紅利衰減的影響。
2021年,三隻松鼠的在線渠道依舊強勁,其來自第三方電商平台的收入在總營收中佔比為66%。但報告期內,其在兩大主流電商平台天貓系及京東系的營收分別下滑了22%和12%。
想當年,作為第一批網紅零食品牌,三隻松鼠曾吃盡流量紅利。三隻松鼠的創始人「松鼠老爹」章燎原曾在傳統堅果零食品牌詹氏食品工作過10年之久,在互聯網時代到來後,章燎原決定自主創業。2012年,三隻松鼠正式成立,而它成立後的定位就直接指向了「互聯網品牌」。
三隻松鼠成立4個月後在天貓平台正式上線。它憑借人格化的品牌策略,打造了「小酷、小賤、小美」三隻富含人格魅力的松鼠動漫形象,親昵地稱呼消費者為「主人」,將公司與消費者之間簡單的產品銷售關系,拓展為一種消費文化的闡述,從而獲得了不少年輕消費者的青睞。
登陸天貓平台的第一年,三隻松鼠便拿下了「雙11」零食特產類銷售額的第一名。此後三隻松鼠更是連續9年蟬聯了該品類銷量第一名的桂冠,期間曾創下半小時成交破億元的銷售奇跡,成為名副其實的零食品牌「超級網紅」。
三隻松鼠在電商平台所向披靡時,融資也拿到手軟。2012-2015年,公司完成4輪融資,融資總額合計超3億元。2019年7月,作為「電商零食第一股」,三隻松鼠登陸創業板後連收10個漲停板,同年公司營收破百億元,一時間風光無兩。
當時,章燎原稱,自己創業7年,每一個階段都在圍繞著線上的「流量」在拼速度和時間。2020年受到疫情影響,用戶的線上消費熱情再度被推高,三隻松鼠的股價也在2020年5月19日摸高至89.5元,市值達到360億元。
但實際上,在2018年「雙11」期間,三隻松鼠線上營收同比第一次持平,增長幾乎停滯。2019年,三隻松鼠的總營收超過了百億元,其中來自線上的營收佔比仍達到9成。但就在這一年,公司的凈利潤出現了下滑,同比下降了21.43%。市場普遍認為,隨著電商流量紅利消逝、在線獲客成本不斷增加,三隻松鼠的增長模式也逐漸摸到了天花板。
2020年,三隻松鼠天貓旗艦店全年的銷售收入同比下滑了28%。於是,在2021年,三隻松鼠並未公布平台旗艦店的銷售數據,改為公布「天貓系」及「京東系」全年營收,但仍舊難掩它在兩大平台上的銷售數據下滑趨勢。
在線上收入不斷下降的同時,三隻松鼠的銷售費用卻在逐年遞增。其中,平台服務及推廣費一直居高不下,從2018年的4億元一路增長到2021年的13億元,佔比也從27%擴大至64%。一時之間,「三隻松鼠就是在為平台打工」的言論在市場上流傳。
章燎原將公司的突破口瞄準了線下渠道擴張以及產品的多元化。2019年天貓年貨節期間,章燎原公開宣布,三隻松鼠將在一年內開出1000家線下門店,預計到2022年完成「線下萬店」計劃。
同時從2020年起,三隻松鼠已接連推出小鹿藍藍、鐵功基、養了個毛孩、喜小雀等子品牌,分別切入嬰童食品、方便速食、寵物食品、定製喜禮等細分領域市場。「章總有信心公司可以再造一個百億品牌,我們投資人自然就會有更多信心。」劉明向《 財經 天下》周刊表示。
對於凈利潤的增長,三隻松鼠表示,公司在戰略轉型期以「利潤產出」為導向,尤其是去年上半年,通過全渠道成本管控和供應鏈效率提升,帶來了利潤的增長。
但即使三隻松鼠賺的錢變多了,營收的持續下滑也仍然讓投資者們難以接受。
事實上,早在三隻松鼠公布2021年財報之前,良品鋪子已經提前一個月給市場敲響了警鍾。3月22日,良品鋪子公布2021年年報,公司於第四季度迎來上市首虧。但區別於三隻松鼠的「電商基因」,良品鋪子是起家於實體線下零售。「線下商業因為疫情的原因,虧損是情有可原的。三隻松鼠主打線上渠道,還能虧成這樣,是我沒有想到的。」劉明說。
同時,三隻松鼠對外表示,砍掉了除小鹿藍藍之外的三個子品牌。三隻松鼠雖然已經從電商渠道開始向全渠道轉型,但仍然「困於電商」。
一位業內人士對《 財經 天下》周刊表示,休閑零食行業在2019年迎來發展巔峰,除了三隻松鼠外,良品鋪子、甘源食品、華文食品等企業相繼上市。不過,從那時起,行業就開始顯露衰退趨勢。盡管在2020年上半年,市場上出現階段性的「報復性消費」,但加入該領域的玩家也越來越多,包括傳統零售品牌巨頭如洽洽瓜子、桃李麵包都紛紛入局,以及業內存在大量的工廠自有品牌等。「每一個細分品類上幾乎都有數以千計的商家在競爭,行業同質化嚴重。未來3-5年內整個行業如果無法做到產品創新、升級以及迭代,整個行業很可能持續衰退。」
萬店擴張,戛然而止
原本在線下發力狂奔的三隻松鼠,開始關店了。2021年全年,三隻松鼠「投食店」及松鼠聯盟店閉店總數分別為43家和288家,SKU縮減至200個左右。
三隻松鼠的線下渠道中,投食店為直營模式,店面主要選址在一線城市的核心商圈,平均店鋪面積200平方米,店鋪形象融合三隻松鼠IP設計,主打品牌體驗。松鼠聯盟小店則為線下加盟店,於2018年7月正式對外發布,平均店鋪面積只有50-80平方米。
截至2021年末,三隻松鼠共擁有投食店140家,實現總營收8億元,平均每家店年營收在570萬元左右;松鼠聯盟小店合計925家,三隻松鼠未披露門店總營收數額,但《 財經 天下》周刊注意到,三隻松鼠2019-2021年收入排名前十的門店皆為直營門店。同時,也有不少線下的加盟商們對外「訴苦」。
「線下開店不同於線上,肯定需要更多的品類滿足消費者一站式消費需求,同時也有助於公司通過產品線延伸提升客單價。」前述業內人士分析稱。
三隻松鼠也相應地進行了品類的擴張。「公司的SKU從2017年的200個左右一路增長,最高時總計達到近800個。」一位三隻松鼠員工向《 財經 天下》周刊透露。
但是,據某線下門店加盟商透露,「三隻松鼠沒能對線下多品類SKU輔以精細的運營和管理,最終導致線下門店經營壓力大,尤其是加盟商。」
「加盟門店裡的產品價格普遍比直營高,除非有大客戶或企業團購類業務,否則它們很難生存。」前述三隻松鼠員工認為。
(圖/視覺中國)
一位加盟商吐槽說,他在加盟三隻松鼠一年後不得不選擇了閉店。「除去疫情的影響,線上、線下產品價格體系不健全,對加盟商而言打擊非常大。」
據其表示,因為三隻松鼠起家於線上,「10個進店的年輕消費者中,起碼有一半的人會選擇打開線上平台進行比價。」此外,由於電商平台上經常有一些「滿減券」「百億補貼」之類的營銷活動,「可能算下來有些並不比門店便宜,但消費者依然會被吸引。甚至有些單品在電商平台上滿減後,賣得比我們的進貨價還要便宜。」盈利困難,再加上高昂的門店租金和人工管理成本,最終該加盟商只能虧損關店。
同時,過度擴張的產品品類,也削弱了三隻松鼠原本作為「堅果第一品牌」的屬性。堅果對三隻松鼠來說有多重要?過去,很多消費者一提到堅果品牌,就會想到三隻松鼠。而多年來,堅果一直是三隻松鼠毛利率和營收佔比最高的大品類,其最高時甚至給其貢獻了年度總營收的70%。
但在2021年,三隻松鼠的堅果品類營收僅同比微漲了4.3%,為50億元左右。相較疫情前的2019年而言,減少了4億元。報告期內,三隻松鼠主要擴展的產品品類如烘焙、肉製品、果乾的營收分別較2019年下滑了0.2%、15%和29%。
「現在誰還會認為『堅果=三隻松鼠』呢?」當被問及對三隻松鼠的品牌印象時,一位消費者反問。
三隻松鼠也意識到品牌力下滑的危機,以及過去線下門店粗放型擴張的問題。
2021年,三隻松鼠表示,要回歸建立三隻松鼠「以堅果為核心」的消費者心智認知,僅下半年就為此投入了超億元的品牌廣告費用,甚至影響了公司的短期利潤表現。同時,其宣布全面暫停門店擴張,並且大力度關停不符合長期定位、業績不佳的門店,聚焦優質門店的高質量發展。
這也意味著,章燎原原本的充滿雄心壯志的「萬店」目標,戛然而止。
網紅松鼠,嗑得動五環外嗎?
「網紅」三隻松鼠,開始回歸傳統銷售渠道了。
「未來,公司將加速線下分銷市場布局,快速推動全國縣級市以上和中下線市場覆蓋,推進KA渠道、傳統渠道、特通渠道、流通批市的經銷商組合開發。」章燎原在2021年度業績交流會上表示。
2021年10月,三隻松鼠罕見地在天津秋糖會上亮相,正式發布了自己的新分銷戰略,全力進軍線下主流渠道。秋糖會上,章燎原提出了分銷要做到「3年50億、5年100億」的目標。有業內人士透露,據說,當時曾有分銷商私下找到章燎原說:「從來沒見過一家公司做到了百億元規模,但線下分銷還沒有開始做。」
三隻松鼠看起來是下了決心。之後兩個月時間內,三隻松鼠定向開發了33款分銷專供產品,與近300家經銷商夥伴建立了合作,並入駐了永輝、沃爾瑪、大潤發等知名連鎖商超,覆蓋了全國近300個地級市。
根據三隻松鼠2021年財報,在報告期內,包括零售通、美團優選等平台分銷,以及線下團購業務在內的新分銷業務,整體實現營收16億元,同比增長38%。並且,新分銷業務毛利率達到24.4%,比2020年度公司的線下零售渠道毛利率還高1.5個百分點。
在零食品牌中,良品鋪子主打高端化布局,但原本瞄準線上年輕消費群體的三隻松鼠,開始通過傳統分銷渠道,想要轉身打造自己「國民零食」的定位了。
然而,三隻松鼠真能成功打入「五環外」嗎?
想要做打造「國民品牌」,性價比是少不了。然而,三隻松鼠在近年來卻已經「偷偷漲價」了。不少消費者向《 財經 天下》周刊表示,已經「吃不起三隻松鼠了」,而社交平台上關於「三隻松鼠漲價」討論也不在少數。
面對外界對「漲價」的討論,過去靠代工起家的三隻松鼠,依舊沒有選擇自建工廠,而是表示,要通過建立「聯盟工廠」的模式進一步降低成本,即投資工廠的一條或多條生產線,切入上游供應鏈。「這樣三隻松鼠既不用蓋廠房,又能生產自己的東西,工廠則主要收取加工費和管理費的模式。」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聯盟工廠依舊屬於輕資產模式,而國內堅果市場高度依賴進口,「成本很難進一步壓縮。」
在朱丹蓬看來,未來切入「下沉市場」的三隻松鼠,即便真的想打價格戰,相比於競爭對手而言基本沒有多少優勢。
成立於2001年的洽洽食品,以洽洽瓜子品牌聞名,已經深耕了線下經銷商及KA賣場等渠道20多年。在2015年,洽洽食品推出山核桃和焦糖味兩種新口味瓜子,並在2017年推出黃袋的「每日堅果」,正式入局堅果市場。之後,洽洽的「每日堅果」持續迭代升級,發展出了小藍袋的「益生菌每日堅果」,以及每日堅果燕麥片等。
近五年來,洽洽食品堅果品類都保持了持續增長。在三隻松鼠堅果品類收入難獲新的突破時,洽洽食品的堅果品類營收在2021年錄得44%的增長,營收規模達到14億元。
同樣入局堅果市場的品牌,還包括鹽津鋪子、好想你、來伊份、良品鋪子等,但它們都已同樣深耕線下多年。
並且,在廣大的「五環外」市場,章燎原自己也公開承認過,在線下的500億元市場規模中,散裝堅果目前佔了一半。
「所以,三隻松鼠要如何與廣大散貨市場拼價格?」一位在四線城市經營了多年線下賣場的業內人士告訴《 財經 天下》周刊,相比一線城市,「五環外」的消費者們普遍缺乏品牌意識,「說白了,大家的產品都是進口的,東西都差不多,價格自然是消費選擇時的第一標尺。」
2022年,三隻松鼠已邁過其發展的第一個十年。章燎原親切地稱,三隻松鼠已到「壯年」。但如今,三隻松鼠也到了不得不擁抱變化的時候。
三隻松鼠的戰略轉型,幾乎是將原來「網紅電商品牌」路線推倒重來。公司表示,「階段性業績承壓是『轉折型』戰略的陣痛」。但是,經歷過痛楚後,三隻松鼠是否能邁過「坎兒」,真正走向長期高質量發展之路,還有待時間的驗證。
3. 三隻松鼠2019年7月融資的原因
國民零食第一股」三隻松鼠正在被資本拋棄。
9月30日,三隻松鼠發布了股東減持的預披露公告。
據報告顯示,NICE GROWTH LIMITED及其一致行動人GAO ZHENG CAPITAL LIMITED計劃將減持公司股份合計不超過2406萬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6%。
若按照9月30日收盤價38.44元/股粗略計算,上述股東最高可套現金額為約9.25億元。
公告一出,從9月30日收盤價38.44元/股,到10月8日開盤跌到了35.34元/股。
三隻松鼠股價下跌已經在這兩年逐漸常態化,如今股價相較於上市之後的最高價90元已腰斬至40元以下。
自去年開始,原始股東瘋狂套現,導致股價波動頻繁。但歸根結底上是三隻松鼠在商業模式和產品上一直問題不斷,企業的成長性和發展前景令人擔憂。
在產品高度同質化的情況之下,互聯網零食的競爭已經進入白熱化。三隻松鼠貼牌代工的輕資產模式導致生產環節不受控,產品上遑論建立護城河了,連食品安全問題都難以保障。
而高度依賴於線上渠道的商業模式更是同現下的電商新趨勢背道而馳。
如今電商流量紅利已然見頂,流量去中心化大勢所趨。乘著流量發家的三隻松鼠不得不面對現實,在新趨勢下摸索新的玩法,但三隻松鼠的轉型之路,註定坎坷。
資本正加速撤離
這次預披露公告上的減持股東NICE GROWTH LIMITED和GAO ZHENG CAPITAL LIMITED背後是IDG資本,是三隻松鼠的三大股東之一。
2012年,三隻松鼠成立之初就受到了IDG的青睞,屆時拿到的150萬美元一度堪稱中國農產品電商最大的一筆天使投資。隨後,IDG接連三輪出現在了三隻松鼠的融資名單里。目前IDG通過NICE GROWTH LIMITED和GAO ZHENG CAPITAL LIMITED合計持股18.37%,是除了創始人章燎原以外的最大股東。
2020年7月13日,三隻松鼠上市一周年,限售期滿之際,解禁的首個交易日還沒到來,減持公告先來了。
7月8日,三隻松鼠發布了第一個股東減持的預披露公告,宣布了NICE GROWTH LIMITED和GAO ZHENG CAPITAL LIMITED在半年內的減持計劃。半年過去,兩家公司共減持1249.8萬股,釋放了3.12%股權,套現金額約為6.68億。
今年上半年,IDG繼續減持。9月3日,三隻松鼠剛剛發布《關於持股5%以上股東減持股份計劃屆滿暨實施情況的公告》稱NICE GROWTH LIMITED和GAO ZHENG CAPITAL LIMITED在今年半年內通過集中競價、大宗交易的方式共減持了3.36%股權。按照交易均價,粗略估計套現6.5億。
三隻松鼠的第三大股東則是參與了B輪和C輪融資的今日資本。今日資本通過LT GROWTH INVESTMENT IX(HK) LIMITED持股14.38%,也在迫不及待地套現。
一年限售期解禁的第三天,即2020年7月15日,三隻松鼠就發布了預披露公告,稱LT GROWTH INVESTMENT IX(HK) LIMITED將在6個月內減持不超過公司總股本9%的股份。半年內,通過集中競價和大宗交易的方式共減持2.36%股權,粗略估計套現約5.53億。
一年半內,三輪大幅度減持之下,三隻松鼠的兩大原始股東已經陸陸續續套現了近20億,而新一波的套現還在路上。
據天眼查數據顯示,IDG資本和今日資本合計投資三隻松鼠2394萬美元,摺合人民幣約1.2億元。按照發布減持公告的9月30日的收盤價來計算,三隻松鼠的市值約為154.14億元,目前IDG資本和今日資本所持股份價值就超過了50億,加上三輪減持套現的近20億元,兩大原始股東的投資收益超過了56倍,可以說是賺得盆滿缽滿了。
資本獲利離場,散戶人心惶惶。
每次大幅減持的公告一出,都會帶著三隻松鼠的股價震上一震,達到一個新低。
三隻松鼠股價在2020年5月達到91.59元的歷史高點後,一路下滑,整體上呈下落趨勢。如今股價跌破了40元/股,市值也縮水超過一半,已經被後來居上的良品鋪子反超。
互聯網零食第一股風光不再。
成也流量,敗也流量
2009年,阿里10周年慶,供職於安徽詹氏食品公司的章燎原在杭州見到了馬雲。
聽完了馬雲的演講,他覺得「看到了一束光,點燃了另一種激情」,電商這種當時新興的商業模式強烈地吸引著章燎原,在他心裡種下了種子。
兩年後,章燎原依託於詹氏公司建立的網路堅果品牌「殼殼果」上線,一天的銷售額達到5萬,8個月後銷售突破1000萬,成為電商界異軍突起的黑馬,給了章燎原很大的信心,也更加使他確認了電商這個風口。
2012年初,經過再三考慮,章燎原提交了辭呈,開始電商創業。隨即三隻松鼠在安徽蕪湖注冊成立,初始核心團隊僅有5人。
三隻松鼠定位為「全國第一家純互聯網食品品牌」,主打細分品類堅果,提出了「森林食品」的概念,採用了輕資產「代工+品牌」模式,瞄準了線上戰場。
也是2012年初,淘寶商城更名為天貓,開始培育「淘品牌」。6月,三隻松鼠成為了初代淘品牌。天時地利人和,不到5個月,就在雙十一交出了漂亮的成績單——三隻松鼠以766萬元的當日銷售額奪得了天貓堅果零食品類的銷售冠軍,一戰成名。
搭上電商紅利的快車,加上淘寶天貓的流量扶持,章燎原帶領著他的團隊打造一個年營收超過100億的互聯網零食品牌,創造行業神話,僅用了7年。
2019年7月12日,三隻松鼠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股價扶搖直上,接連十來個漲停,一時風光無限。
但命運的饋贈早在暗中標好了價格。2019年4月,三隻松鼠的第一份年報就暗藏玄機。年報顯示:三隻松鼠在2019年的營業收入為101.73億元,同比增長45.3%;而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卻只有2.39億元,同比減少21.43%。
雖然表面上看來市佔率高於同行,但處於增收不增利的尷尬境地,三隻松鼠的軟肋漸漸顯現出來。
某種程度上講,三隻松鼠的輕資產模式確實香,相比傳統食品企業在生產鏈、供應鏈上長期重點加碼布局,一身輕松,姿態靈活,以流量作為支點,短時間內用較小的成本撬動了極大的利潤。
換言之,三隻松鼠做的是互聯網流量生意。但三隻松鼠的根基不穩正是這種模式的一體兩面。
近三年來,電商平台的運營模式和發展階段都發生了變化,在有限的流量爭奪之下,流量成本越來越大,三隻松鼠的利潤逐漸被平台蠶食。
最直接體現在年報上的是,三隻松鼠的推廣費及平台服務費在連年翻倍增長,遠高於營收增長速度。2020年上半年三隻松鼠的推廣費及平台服務費增加超50%,達到了3.98億元,而這個數字在今年的半年報中已經增加到了7.21億元。
也就是說,三隻松鼠賺的錢一大部分都進了電商平台的腰包里。但這錢,又不得不出。
三隻松鼠的銷售渠道高度依賴於電商平台行業皆知。據悉,2019年三隻松鼠線上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重近87%,這個數字表明了三隻松鼠幾乎把收益all in在了線上電商渠道。相比之下,良品鋪子以線下門店起家,就算這兩年加重線上布局,也一直是維持線上線下五五開的局面。
踩著流量飛升的三隻松鼠已經慢慢被流量拴住了手腳。
三隻松鼠的另外一個「頑疾」就是「代工」問題。採用「代工+品牌」模式的三隻松鼠說白了就是「貼牌企業」,生產的關鍵環節靠代工,品控差,監管不到位,食品安全不可避免地存在隱患。
三隻松鼠接二連三被爆出食品安全問題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問題。今年5月,市場監管總局以「開口松子產品過氧化值(以脂肪汁)超標」通報三隻松鼠抽檢不合格。去年,黴菌超標、致癌物超標等問題也多次讓三隻松鼠陷入輿論漩渦。
截至2021年10月9日,三隻松鼠在黑貓投訴1059條投訴中,最高頻出現的就是在食品中吃出各種石頭、繩子、蟲子、蟲卵等異物,以及食物發霉、變質變味等問題。
三隻松鼠在生產端和終端銷售上均受制於人,能把握的唯有營銷,對於食品企業來說
4. 今天股市閉市怎麼回事
昨日
三大指數午後延續分化,滬指盤中重回3500點,創業板指跌幅收窄,食品加工、養殖業、白酒等大消費板塊全天強勢反攻,近期熱門板塊晶元半導體、光伏、鋰電池整體回調,兩市超3000家個股飄紅,成交額已連續14個交易日突破萬億,賺錢效應較強。
盤面上看:
1、豬肉板塊午後持續拉升,巨星農牧、湘佳股份等漲停,牧原股份、龍大肉食跟漲;
2、白酒概念午後持續走高,皇台酒業此前漲停,貴州茅台漲超2%,岩石股份、順鑫農業、捨得酒業跟漲;
3、食品加工板塊午後持續拉升,鹽津鋪子、金字火腿等多股漲停,三隻松鼠漲超11%,恆順醋業、天味食品跟漲;
4、鴻蒙概念午後回暖,傳智教育漲停,潤和軟體、拓維信息、新大陸跟漲。
今日指數回調,滬指小幅震盪上行,維持在3530附近,兩市從盤面上看都是溫和的上升態,但是從昨天開始,風格輪動的態勢以及逐漸浮出水面。大消費板塊和科技板塊今天的強力角逐依然,軍工在其中異軍突起。
操作上減倉觀望為主,今天許多科技股出現了科技突破的現象,注意是否是「假象」
5. 三隻松鼠股票為什麼沒有跌倒2塊錢為什麼三十多還要買
股票的股價是由投資者共同協商產生的。
因為買賣雙方都認可這個價格,所以產生這個市場價了。你認為可以跌到兩塊錢,你有你的理由,但是別人不認可。所以呢,就還沒有跌到兩塊錢。等到別人和你的觀點是一樣,也會跌到兩塊錢的。因為股票真正的價值幾乎為零。所有的市場價幾乎都是投資者給予的期望價值。
謝謝你的提問
6. 三隻松鼠廣告再次引爭議,為何該品牌的廣告屢屢出現問題
三隻松鼠廣告再次引爭議,為何該品牌的廣告屢屢出現問題?下面就我們來針對這個問題進行一番探討,希望這些內容能夠幫到有需要的朋友們。
這並不是三隻松鼠初次發生一季度營收下滑。2020年三季度和四季度,公司營收同期相比分別降低10.16%和25.9%。2021年一季度,公司營收盡管同比增加7.58%,但二季度再度下滑13.57%。全部前三季度,三隻松鼠營收累計70.70億人民幣,同比減少2.23%。
「匯報期限內,公司持續始自2020年根據『互聯網技術區塊鏈技術』環境破壞作出緊緊圍繞『經營規模與盈利』的調節。」三隻松鼠在三季報中表明。
但三隻松鼠的盈利是升高的,在2021年第三季度,屬於發售公司公司股東的純利潤為9042.89萬余元,同比增加18.29%;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累計4.42億人民幣,同比增加67.35%。
7. 三隻松鼠股票近期表現如何支撐位和阻力位在哪裡
三隻松鼠的股票代碼為300783。
2019年7月10日,三隻松鼠發布公告稱,將發行普通股股票,於7月12日在深百交所度創業板上市。
2019年7月12日三隻松鼠成功上市,被譽為「國民零食第一股」。
2019年7月12日,三隻松鼠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三隻松鼠」)終於在深交所掛牌上市,股票簡稱為「三隻松鼠」,股票代碼為「300783」,被媒體譽為「國民零食第一股」。
(7)三隻松鼠股票幾個漲停了擴展閱讀:
2012年三問只松鼠成立,其累計完成總額達750萬美元的兩輪融資,具體為:2012年3月獲得IDG資本150萬美元A輪投資,2013年5月獲得今日資本600萬美元B輪投資。
2014年,安徽三隻松鼠電子商答務有限公司再次獲得今日資本、IDG資本兩家境外基金第三輪1627萬美元(摺合1.2億人民幣)天使內投資,用於三隻松鼠智能一體化食品園項目建設。
2015年9月16日,三隻松鼠創始人章燎原在安徽蕪湖宣布,三隻松鼠已獲得第四輪融資,總金額達3億元人容民幣,三隻松鼠估值40億元。
8. 三隻松鼠市值
截至2020年6月30日收盤,其市值為305億。
9. 大神幫忙看一下,三隻松鼠這支股票,明天是繼續持有還是出貨,謝謝!
三隻松鼠這支股票今天漲停,但是上升趨勢能否繼續就看未來幾天能否突破前面78.24元的高位,如果能突破上升趨勢繼續,不能突破預計要走一波盤整行情,盤整後上升還是下跌,要等盤整趨勢走完後再確定。還有這幾天換手率很高,底部獲利籌碼上移,說明底部獲利拋售出貨,這個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